透過格子交流
認識了會打包帶編織的彭老師
短短三個多月的互動教學
一群媽媽們快樂學習心得分享
讓原本點頭之交的媽媽們變得熱絡而相互關懷
這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更感謝瑞埔國小提供校史室
我們擁有歡樂學習園地
志工班長—-與學校溝通橋樑
非常感謝她
感謝大家囉!
有妳們共學
幸福唷!
透過格子交流
認識了會打包帶編織的彭老師
短短三個多月的互動教學
一群媽媽們快樂學習心得分享
讓原本點頭之交的媽媽們變得熱絡而相互關懷
這是意料之外的收穫
更感謝瑞埔國小提供校史室
我們擁有歡樂學習園地
志工班長—-與學校溝通橋樑
非常感謝她
感謝大家囉!
有妳們共學
幸福唷!
這學期的最後作品—–採茶簍
種茶人稱採茶簍
魚村人們叫它魚簍
上回登山經過李子園工寮
嗯!應該取名採李簍
可見它在過去農村是多重要的日用品
學習編著這童年味的簍
從興沖沖到氣呼呼
體會了它的困難挑戰著我的雙手
美—–的確需要更多時間琢磨
綠色那個是老師的作品
幸好有老師的可依樣畫葫蘆
能編出兒時回憶
深深感到幸福與滿足
謝謝老師
一堆如米粉捲得亂成一團的回收打包繩
沒想到能編出漂亮的襪籃
婆婆自我學習編籃
替我收集一袋又一袋看了令我頭痛的打包繩
家裡堆積如山
壓力也隨之而來
不知道者一定認為可以編十來個
取出兩大袋整線
客廳佈滿亂繩
很是嚇人
沒一口氣完工怎行呀?
看著埋頭苦幹的成品
我笑了
原來它們一點也不多
一個底20*20 cm 高23 cm 的中型籃罷了
家中一袋袋粗細不同捲如泡麵的打包回收繩
能編什麼就編什麼囉
0.5cm線適合石疊編
唯一的白色就這樣編了面紙盒
廢物利用不錯吧!
一群社區媽媽共學編織真好
少了材料還可先讓過來用
完工囉
好有成就感
眼花撩亂吧?!
其實有規則對稱圖案不容易出錯唷!
父親是茶農
童年鄉村生活簡樸單純
我如一隻井底蛙
除了上學就是鄉居生活
這個採茶簍直覺它只能裝茶青
記憶中連父母都不常用它
母親說手採一心二葉高級茶才用的著啦!
一大片李子園旁的廢棄工寮
裡頭掛著採茶簍
原來這簍採收時裝李子啊
李子季過了
樹上零星一兩顆熟李
李樹下雜草叢生
至少三五年沒人照顧了
可惜
不曾體驗農耕辛苦者說的吧!?
歪歪斜斜的怪怪籃變成四平八穩的布籃
這才像樣嘛
打底方正
籃身就乖乖整齊囉!
廢物打包繩
就是要讓它變得吸引人的目光
為什麼相機包如此雪白
當然這是收集來的(唯一色)免費打包繩囉
石疊編法簡單就給它田字疊出要的包大小
兒子前陣子發現爸爸的淘汰相機竟然還能玩
從此那部"秀斗"相機成了兄弟最佳玩具
走到哪兒都帶著它
跋山涉水.機不離手
還好媽咪學編織
一個晚上像變魔術般變出袋袋來
走在三峽老街
很多人看我唷
這籃應該有十幾年了
閒置在曬衣間
提起來有點重
現在市場賣菜的當菜籃
一般家庭似乎用不著了
底部加入竹片
支撐重物
編這籃
只有住鄉下的媽媽.哥哥.弟弟愛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