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1 民國99迎向100~登福州山觀101跨年焰火秀

  ◄ 00:26 跨入民國100年的101

 

 

登高觀101跨年焰火秀已好幾回,每次都是小朋友興致勃勃,直說一年才一次,非看不可、不看可惜!

民國99迎向100,同樣在最後關頭,大人又臣服於小朋友的熱情,再次親臨現場感受震撼氣氛。

這次小朋友的二阿姨有事,我們就換個地點觀賞101跨年焰火秀,但同樣不忘登高跨年爬座山,在93高地福州山上揮別99迎向100!

 

22:05  出發

23:02  停車(61K)

→  93高地福州山觀賞101跨年焰火秀

00:47  賦歸

01:38  返家(120.8K)

 

人潮洶湧、只能看個熱鬧

留下記錄、只是存個記憶

 

這次專心看完焰火秀,再隨意拍幾張紀念照,為【民國99迎向100】,留下雪泥鴻爪記憶

 

           Happy New Year !  2011 !!  民國100年 !!!

 

        

         ▲ 23:14  第一個好角度,可惜已無回頭機會

 

23:20  福州山(93高地)山頂,人潮洶湧,無法取得好視野,登頂後回頭找其他觀景點

 

        

                 ▲ 00:11  專心看完焰火秀後,留下登高跨年紀念照  ▼ ▼ ▼

 

        

 

        

 

 

我們最後的觀景角度(人潮散去後)                                    ▲  101 【100 R O C】

 

        

 

 

▲  【福州山公園位置圖】觀景點

 

 

         

 

         

               ▲  跨年焰火秀之後漸漸回復沉寂的101夜景 

 

                           

               

                ▲   幾張【民國99迎向100~登福州山觀101跨年焰火秀】留影紀念照

 

         

           福州山(93高地)登山口

 

00:40  準備離開福州山公園(93高地)登山口,開車返程。

 

 

                          ▼ 精彩再回顧

        

 

        

 

 

20100320 獅仔頭山金毛杜鵑季環形遊 【續篇】

 

行程略述:

11:58獅仔頭山獅頭登山口-觀獅坪-12:54獅仔頭山前峰-叉路-防蕃碑-金毛杜鵑-稍探竹坑山北峰叉路-防蕃碑-叉路-古井-壕溝-15:25獅仔頭山-大土匪洞-小土匪洞-觀音洞(佛祖洞)-獅格坪-獅尾停車場-16:50隘勇線古道-菁礐池-17:25觀獅坪–17:55登山口

 

登山口附近仰望獅仔頭山

 

觀獅坪

 

觀獅坪

 

天梯

 

天梯

 

俯瞰觀獅坪

 

俯瞰觀獅坪

 

天梯

 

獅仔頭山前峰展望

 

金毛杜鵑

 

防蕃碑

 

金毛杜鵑

 

金毛杜鵑

 

金毛杜鵑

 

金毛杜鵑

 

金毛杜鵑

 

防蕃碑

 

往獅仔頭山步道

 

獅仔頭山

 

 

獅仔頭山

 

獅仔頭山

 

獅仔頭山

 

獅仔頭山

 

大土匪洞

 

小土匪洞

 

觀音洞(佛祖洞)

 

獅格坪

 

獅格坪洋蔥頁岩區

 

回眺獅仔頭山

 

獅尾停車場

 

 

隘勇線古道菁礐池

 

返回觀獅坪

 

20100320 獅仔頭山金毛杜鵑季環形遊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4160&prev=4170&next=4152
 

 

20100320 獅仔頭山金毛杜鵑季環形遊

 

2010/3/20 久違的新店獅仔頭山金毛杜鵑花季!

 

日期:2010.3.20(六)
天氣:晴轉陰
成員:一家四口(兒子:小四、小五)

10:03 出發。
11:03 轉入華城路(太久沒來、繞了一圈冤枉路)。

◎轉華城路–6.4K–車道轉窄–2.4K–紅瓦房(獅尾登山口叉路)–3.8K–廟宇–0.4K–獅頭登山口

11:53 車輛路邊排排放,已無空位,顯見今日獅仔頭山訪客眾多,還好一位山友正欲離去,客氣地示意我們可以“交接”車位了,感謝。
12:58 於獅仔頭山登山口出發。沒記錯的話,自獅尾登頂兩次,而自觀獅坪獅頭登頂應該是第四回了。
12:18~12:26 觀獅枰。今日天氣晴朗,伏獅景觀清楚可見,而去年年底新店市政府曾重新整修此地及獅仔頭山周遭步道設施,煥然一新。
12:33 第一段最長天梯下方,等待大批山羊隊人員下山,俯瞰觀獅坪也大多數是他們成員,大批人馬讓這裡顯得極為熱鬧。待人潮散去,攀爬天梯。在四年前及五年前的金毛杜鵑花季,也曾帶著兩個當時稚嫩的兩個小朋友攀爬此天梯,他們仰天看到長長天梯,幼時記憶也全部回來了。
12:48 陡升後上至平緩稜線。
12:50 抵達【大樟樹】景點。
12:54~12:58 抵達▲獅仔頭山前峰,海拔862.4公尺—獅仔頭山的最高點、無立基石,山頂已新建一座瞭望平台、並標示有【最高點】,幾位山友於此煮食午餐。暫歇眺景後續行。
13::02 叉路取左。
13:07~13:08 抵達防蕃碑,已新建一座休憩平台。 暫歇後取左續行。經一段新建木階步道下行後,進入睽違數年的赭紅色金毛杜鵑的花花世界。
13:30 本想縱走至竹坑山北峰(估算約60~80分鐘),不過先煮食午餐再說。期間兩位山友路過取往鹿母潭。午餐時天候遽變,濃霧掩至、寒意漸起,決定原路撤退。
14:27 繼續往前探一小段路。
14:48 撤回到金毛杜鵑花叢。
15:02~15:08 返回防蕃碑休憩平台。
15:12 退回主線岔路。
15:15 古井岔路,先取左下行。
15:17~15:19 古井休憩平台觀古井‧有兩位山友也隨後下來一看。
15:21 折返回到主稜岔路口。
15:25 續行經壕溝遺址,抵達▲獅仔頭山主峰,海拔858公尺、一等三角點,山頂亦新建一座與前峰相似的觀景瞭望平台,不過濃霧籠罩、四周已白茫茫一片。山頂幾叢金毛杜鵑盛開,不過山頂樣貌有變、似乎已不見昔日壯觀赭紅花叢,附近還可找到金毛兔腳蕨。
15:43 取直續行。
15:45 四叉路口。左路封閉,直行與右路則殊途同歸,取右路下行。
15:48 大土匪洞,在路徑右側。小朋友進洞當土匪。
15:56 繼續下行。
15:57 三叉路口。指標【回往大土匪洞15M、左往小土匪洞100M、右往獅尾格坪150M】。取左行。
16:00 三叉路口。
16:01~16:08 小土匪洞,小朋友取頭燈深入洞穴探險,還幫忙拍了幾張照片,不過可能因已崩坍、只能續入一小段路而已。
16:09 返回三叉路口,仍取直行。
16:11 觀音洞,雲霧中太陽偶爾現身,天氣又似乎漸漸轉好、霧氣略散,陽光偶灑。前行小徑,也有一大片壯觀岩壁。
16:24 原路折返
16:25 小土匪洞岔路口。
16:28 大土匪洞岔路口。
16:35 獅尾格坪,回眺獅仔頭山,仔細端詳也可找到隱蔽樹林間的瞭望平台。續行有【洋蔥】地形解說牌及實際岩片可觀察。
16:41 經左向大丘田山及粽串尖叉路(數年前一家四口均已分別攀登過此二座山)。
16:45~16:47 穿越出口路障,抵達獅尾停車場。暫歇後,沿水泥產道下行。
16:50~16:53 產道左彎處右入【古道 】,入口處有一座公廁。
16:57 經叉路,先取左。
16:58~17:04 菁礐池景點。
17:05 折返主線續行。路況大抵往上、偶爾下行,這也是去年底整修的昔日隘勇線,也是今日賞花之外的主要重遊目標。
17:25~17:38 返回觀獅坪。
17:55 登山口。
18:07 整裝後開車賦歸。
19:28 抵家。

 

【2010/3/20】 獅仔頭山天梯

 

【2005/4/5】 獅仔頭山天梯 (幼稚園中班、大班)

【2010/3/20】 獅仔頭山金毛杜鵑花季

 

【2005/4/5】 獅仔頭山金毛杜鵑花季  (幼稚園中班)

 

 

20100320 獅仔頭山金毛杜鵑季環形遊 【續篇】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4215

 

 

20091205 【油桐嶺、內溝山、翠湖、老鷹尖、老鷹尖南峰、水尾潭山】連走

 

日期:2009.12.05(六)
天氣:晴轉陰、寒冷
成員:一家四口

 

10:15 三合一選舉投票後出發[0k]。在大溪交流道因天氣及時間因素稍猶豫後,仍決定轉往內湖。
12:10 太久沒到附近爬山,繞了許多冤枉路,待經過康樂街261巷福安宮(74.7k),到達內溝溪生態館,時間也已經中午了。[75k]
此刻生態館也午休了,已經無法參觀,旁邊有明舉山步道(柿子山登山口)。我本來以為曾經爬過柿子山,回家查野史記載,才發現1999/6/6自己雖來爬過大尖坪山,但該回僅僅是“探柿子山”,所以表示應該還沒來過。下次再來補走,以前當然連內溝溪生態館也沒有,此地似乎變化不小,附近的山大概都是1997~2000年左右來爬的吧。
12:29 逛一會後回到生態館前的明山橋。[75.2k]。
12:34 繼續往前至明舉橋附近停車。[75.6k]
12:42 整裝後起步前行,再取右往北天宮叉路上行。
12:48 取小車道直行一小段路後,於電桿康樂幹66R6、再取右進入山徑。
12:53 經展望平台,回望101。
12:59 抵達油桐嶺。左往老鷹尖、水尾潭山,取右下行。
13:08 手腳並用陡上峭壁路,抵達岩峰高點。小朋友看到這種路,懶散的腳步又來勁了。
13:12 眺望後續行抵達▲大尖坪山(內溝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海拔173公尺,現在已經增設了休憩座椅。
13:32 此處不避風、不宜長歇煮食,與一名來此運動的當地女山友聊天後,續行至前方石桌石椅平台處,俯瞰左下方翠湖全景。
13:42 寒風陣陣中,繼續取左下行。
13:47 下抵翠湖,繞湖半匝、找處石桌石椅歇息及煮食午餐。
15:00 餐後沿山谷間路,取左朝老鷹尖方向前進。
15:11 經最後水源。
15:13 上抵稜線叉路,左回油桐嶺,取右木階路上行。
15:25 經老鷹尖南峰叉路,再直行陡上一小段路即抵達▲老鷹尖(老鷲尖)、北市三角點第55號、標高193公尺,展望還不錯。
15:36 循原路退回叉路。
15:39 取左一段路後抵達▲老鷲尖南峰H155M、擁有特殊的【僑六】基石。
15:50 仍原路退回。
15:57 再度回到▲老鷲尖,取右前方續行山徑,往後路徑就非大眾化路線了,路徑剛被清開不久,否則將行進困難。
16:04 經竹林。
16:05 陡下抵達叉路,取左行。
16:06 隨即棄直行較寬山徑,取右循路條鑽入小徑。
16:11 經701水泥基石,附近沿路很多類似水泥基石。
16:14~16:17 經小山頭,暫歇後左折下行。
16:18 接廢產道。
16:19 取右行至路底前,再取左拉繩陡上。
16:24 拉繩,急陡而上,經竹林後下行。
16:27 經叉路。左出康樂街275巷,取直往水尾潭山標示約10分。
16:30 抵達▲水尾潭山、北市都計四等三角點No.117、海拔156公尺,也有還不錯的展望。
16:45 續行可往大邱田東峰、大邱田山,今日不取、且時間亦不足,循原路退回。
16:47 回﹝16:27﹞叉路,改取右下行。
16:52 接廢產道,入口雜草叢生,若由此上登,不易找尋。沿廢產道取右下行。
16:53 抵達275巷路底,左邊有寶樹謝墓,附近則有電桿康樂幹78R10。
17:00 續行經左向池上土雞城。
17:03~17:05 經275巷之土地公叉路,取左漫步回程。
17:08 右下走一段溪床邊休憩步道。
17:10 經明眉橋回到馬路。
17:13 返回北天宮叉路附近停車處。[75.6K]

◎約略估算:275巷路底–0.5K–土地公–0.5K–明舉橋。

17:30 275巷路底開車返程[76.6k]。太久沒來,又走了一些冤枉路才終於接上堤頂交流道。
18:45 抵家。[140.6k]

 

▲ 12:48 北天宮旁山徑入口

▲ 12:59 油桐嶺

前方一峰途起—大尖坪山

大尖坪山登頂前的陡徑

大尖坪山山頂附近眺望101大樓

▲ 13:12~13:32 大尖坪山(內溝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海拔173公尺

大尖坪山現在已經增設了休憩座椅

大尖坪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大尖坪山眺望山景、清楚可見圓山大飯店

大尖坪山續行至前方石桌石椅平台處,俯瞰左下方翠湖全景

鏡頭拉近

▲ 13:42~15:00【翠湖畔】         寒冷天候、陽光乍現的翠湖

翠湖畔的閒情逸緻

翠湖(後方山頭為大尖坪山)

準備離開翠湖、前往老鷲尖

▲ 15:25~15:36 老鷹尖(老鷲尖)、北市三角點第55號、標高193公尺

▲ 15:39~15:50 老鷲尖南峰、擁有特殊的【僑六】基石、標高155公尺

 

老鷲尖南峰【僑六】基石的另一面字樣

老鷲尖南峰展望

▲ 15:57 再度登頂老鷹尖(老鷲尖)

▲ 16:19 接廢產道取右行至路底前,再取左拉繩陡上

▲ 16:26  前方山頭即水尾潭山

▲ 16:30~16:45 水尾潭山、北市都計四等三角點No.117、海拔156公尺

水尾潭山山頂全貌

水尾潭山回程,眺望老鷲尖來時路

▲ 16:52 下接275巷路底廢產道(入口雜草叢生,若由此上登,不易找尋)

回望275巷路底登山口

▲ 17:10 明眉橋下溪床邊休憩步道。

 

 

20090222 桃北山海景觀環遊《橫坑山南峰、大古山、小南灣山、中八仙、八仙》

 

◎日期:2009.2.22(日)  ◎天氣:晴  ◎成員:一家四口

【前言】台北林口小南灣山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塵封近30年後,上週為桃園賤腳隊姜前輩尋出;另台北市標高僅一公尺的八仙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則於近日為台南7777前輩找出。正好周日不想遠行,趁著風和日麗,來趟桃北山海景觀環遊路線,安排數座山峰、基石,看山看海一路悠遊拜訪,也感謝諸位前輩所分享的資料。

【登頂山峰及基石】

1.橫坑山南峰(橫坑山):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標高約170公尺。
2.大古山(太古山):聯勤測量隊一等三角點內補011號及三等三角點九六八號,另有一等控制點不銹鋼立牌,標高151公尺。
3.小南灣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另有一顆中石08水泥柱,標高146公尺。
4.中八仙(叭仙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3公尺。
5.八仙(下八仙):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1公尺。

【行程記錄】

一、橫坑山南峰(林口蘆竹):

10:50 北上中山高出桃園南崁交流道,左轉續行台4線往蘆竹南崁方向,行約1.5K後右轉桃3線,再1.9K經十字路口,取直續行。又2.4K再經十字路口,仍取直續行。隨後遇叉路,取右續行桃4線,計0.7K抵達左上往大古山叉路。先取右往靈穩寺方向直行,行約1.7K經桃北4線2K里程標示,再數十公尺抵達左大轉彎處溫墓旁登山口(電桿民聯分線52A)。
11:16 整裝後上行石階路,石階上方左側有溫墓,取右循路條偏右入雜木林上行。登山口附近有擺放菜餚食物,可能有人在此餵食流浪犬,但沿途並未看見任何犬隻。
11:20 上行雜草路後接寬大土路,先取右沿土路行一小段路,隨後取左上切,再度進入雜木林山徑,隨即上行進入芒草區。不久芒草區漸密,但視野也漸漸展現。
11:33 山路後段則腳踏厚芒而行,連小朋友也說人好像變高了,也看得更遠了,感覺有如"草上飛"。
11:37 抵達深溝,先偏左行再小心越過。
11:39 續行芒草區上行,抵達前輩名之▲橫坑山(橫坑山南峰)的山頂,立有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標高約170公尺,與北島地圖中的標高180公尺的橫坑山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座?﹝經查登山補給站全國基石資料:橫坑山南峰,標高176公尺,省政府圖根補點,地圖上橫坑山180山頭南350米山頭﹞。基石處已被清出一片空地,有趣的是草堆裡還發現遠自彰化而來的柯藝登山隊老舊路條。山頂正好有一棵不小的豬腳楠,兩個小朋友爬上樹說視野很棒。左方的幸福高爾夫球場走動的人影清楚可見,而前方的大古山及新建的瞭望台也一覽無遺。因此地臨近桃園國際機場,所以一直不斷會有飛機於頭頂飛越,也不斷傳來震耳的飛機聲響,是這裡特有的景象。
12:22 山頂風景好、整理後氣氛更佳,也多待了好一會,大夥也把一大包小蕃茄吃光了、休息夠了後才下山。小朋友回程時也把這條短短登山路、從登山口開始命名為:墳墓區、蕨類區、土路區、刺藤區、芒草區、山頂區。
12:27 下行出大片芒區。
12:28 經雜木林回抵寬大土路。
12:30 暫歇後右行土路,再左轉原路下切。
12:33 回抵登山口。見溫墓旁有往上續行石階路,只是不知可否上通土路?

二、大古山(林口蘆竹):

12:40 開車繼續前行,不久抵達「毋忘在莒」水泥碑前的三叉路口,直行為軍營鐵門,右上則應可接往土路出口,此行未予探究。將車子直接調頭迴轉,續往下一個目標。車行回到大古山叉路,改取右上行。一路沿永漢高爾夫球場圍牆,行約2.2K抵大古山福德宮,取直續行0.2K左右後,停車左向土路出口,先步行前往左邊土路底的新建二層樓瞭望台、登高覽景一番,土路旁有地殼變動基準點。雖然此地已來過多次,但上一回造訪,可能已相隔兩、三年以上,相較之下此回周遭變化甚大,幸好右邊的大古山小山丘還安在,就順道一看。
13:08 步行抵達停車處土路的右邊墓地旁另一條土路,左入後於新設鐵柵門前左上小山丘,隨即抵達碉堡上的▲大古山山頂,立有聯勤測量隊一等三角點內補011號及三等三角點九六八號,標高151公尺,附近另有一等控制點不銹鋼立牌。此山曾造訪多次,印象最深刻的是2002/3/31帶著還不到三歲的大兒子來此一遊,卻碰上331地震,腳步搖晃差點跌落山頂碉堡洞穴(目前整地後已有加蓋)。此地景象丕變,山頂雖經整闢而清爽許多,卻新立有大水塔等,下方也經整闢而煥然一新。鐵柵門應該也是剛設立未久,後續建設完成之後,不知道登大古山會不會受到影響?  
13:14 原路下山,約1~2分鐘即回抵停車處。

三、小南灣山(林口):

13:16 開車循馬路繼續前行。下行經幸福高爾夫球場叉路後,抵達台106線里程1.5K處丁字叉路口(佳林站牌),取左行約1.5K,接台15線里程約20.4K處,取右沿台15線北上續行。台15線旁併行道路即台61線快速道路,但不需切入台61線,沿台15線一路北上至里程約15.3K處後,右轉北79線。行約0.1K遇叉路取左,再行0.4K遇叉路,取左上續行,再行0.9K左右,於左向叉路附近覓地停車。
13:50 步行出發,進入左向往軍營叉路,前輩已在入口處綁有路條及三角點指示記號。
13:52 行至第二根無名電桿,再取右上切。續行一路陡上穿梭小樹林之中,後段坡度則超過50~60度以上。整片山坡樹種單一、雜草不生,感覺很特別。
13:57 上稜後左行。
13:59 抵達碉堡前,再左繞至碉堡前方空地,抵達名字蠻美卻塵封近30年的▲小南灣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處,標高146公尺。附近另臥躺一顆中石08水泥柱,較圖根點來得更大支,費了點力氣把它與圖根點併立。
14:30 下山之前先至碉堡上頭看看,視野要較基石平台好上許多,左瞰下方軍營,右眺八里垃圾焚化廠大煙囪及海景。
14:33 原路下山。
14:41 回抵山徑出口。
14:43 回停車處。循原路回到台15線,取右續往八里方向北行。一路車行賞景,於左過關渡大橋後,再取右續行大度路。途中本想至關渡宮附近探查一番,未料差點被車陣所圍困,脫身之後回到大度路續行。一路可見反向往淡水、八里的車陣綿延不斷,大家似乎都趁變天前難得的假日好天氣,抽空午后舉家出遊。見龐大車陣嚇人,原先大兒子建議回頭走台61線,一路賞海景而回的意見,當然也就無法採納了。

四、中八仙(台北市):

15:46 於承德路七段大同公司對面右轉承德路401巷,只是沒想到這條路近年已"轉型"為單車天堂,自行車綿延不斷、圍繞四周,小心行車以妨擦撞。因自行車實在太多,看來沒有上萬輛也有數千輛,行車其間有點尷尬,決定棄車步行尋訪中八仙及八仙基石。
15:57 停車往前步行,於電桿八仙#3處左入田埂路,左向小山丘即中八仙基石處。沿田埂行至路底左轉數公尺後,再取右進入菜園,於鐵皮工寮前取左進入柚子園行十數公尺後入雜木林,不久即抵達小池邊的中八仙(叭仙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基石處,現場另有藍天隊2009.2.16新設置的『中八仙,標高3公尺』等新舊標示牌。
16:16 原路回程。

五、八仙(台北市):

16:20 返抵電桿八仙#3入口。本來應可開車前行尋訪八仙基石,但此地單車摩肩接踵、數以萬計,且時間尚多還是決定取左沿八仙產道漫步尋訪兼賞景。還好靠著前輩簡單所描述:
「水圳北邊的鋼骨堆積場」的線索及指北針,終於找到了八仙基石。
17:04 ▲八仙,土地調查局圖根點,現場已有藍天隊2009.2.16新設置的『下八仙,標高1公尺』標示牌﹝經查登山補給站全國基石資料:八仙,標高1.36公尺,圖根點;下八仙,找不到﹞。實際若由401巷前往,應該在通過中八仙登山口後,續行抵達水圳十字叉路口,取右路(指標:往承德路七段401巷620弄)沿北向水圳左邊續行,在接近路底前100多公尺之前,於鋼骨堆積場旁左下小徑(鋼骨堆積場對面為希望城堡土石處理場),順圍籬旁行約數十公尺,即可見右側緊靠著圍牆、仍可移動的圖根點。中間因隔著一道不窄的小水溝,除非穿著雨鞋或脫鞋涉水而過,否則要一躍而過、有點"危險"。原本之前山友前輩稱中八仙為『北市最低土地調查局圖跟點』,但八仙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新出爐後,那麼這『最低』稱號,可能就要易主了。若由鋼骨堆積場續行約100多公尺則是大度路北投貴子坑溪路口,也可由此而入、較為接近。但這條水圳路沙石車出入頻繁,經常揚起漫天灰塵,行走或開車其間要特別注意。
17:17 取原路回程。
17:40 經電桿八仙#3中八仙登山口,再步行一段路後回抵停車處。開車回程途中於重慶北路交流道南下中山高,續行再經桃園南崁交流道時,也正好繞行一圈、順利完成一趟桃北山海景觀環遊路線之山行。

 

 

1.橫坑山南峰,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標高約170公尺。

 

2.橫坑山南峰山頂樹上的展望(俯瞰幸福高爾夫球場等)。

3.大古山,聯勤測量隊一等三角點內補011號及三等三角點九六八號,另有一等控制點不銹鋼立牌,標高151公尺。

 

4.大古山碉堡山頂的展望(眺望新建二層樓瞭望台等)。

5.小南灣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另有一顆中石08水泥柱,標高146公尺。

 

6.小南灣山圖根點的另一個角度近照。

 

7.小南灣山山頂碉堡上的展望(俯瞰台灣海峽及八里垃圾焚化廠大煙囪等)。

8.中八仙(叭仙庄),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3公尺。

 

9.登山口附近眺望中八仙圖根點所在小山丘。

10.八仙,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1公尺。

 

11.八仙圖根點近照。

 

 

 

 

20081206 【大肚美人、雷霆波濤】走一條九份遊人罕至的絕美嶺線

 

  遠望基隆山雷霆峰山勢,有如大肚美人仰臥山海之間,逍遙自在悠閒安適;行於叢芒嶺線其間陡上陡下,迎面峰峰峭拔,又有如洶湧波濤,雷霆萬鈞氣勢懾人。今日隨興造訪,恰逢入冬最寒冷時節,中級山也紛傳雪訊,而九份山城天色詭譎層層烏雲,午后餐畢時正好雲開見日,太陽在雲縫間灑落一道道光芒,而冬日的芒花依舊串串閃耀伴隨遊人。登頂環顧四周無阻無礙的基隆山,山光海色依然風光旖旎。趕在太陽下山前,領教雷霆峰雷霆萬鈞之勢,走在峰峰相連稜間,在時間壓迫之下,迎面一座座矗立山頭,也變得異常高聳有如迎面大浪。

  沿途俯瞰蛇行金水公路,稜間環視周遭山海景致,是突破一道道近乎垂直稜線落差的美麗回饋。而雷霆峰頂,備有360度展望招待來客,南子吝山、無耳茶壺山、半平山、燦光寮山....像一個個老朋友圍繞四周,俯瞰陰陽海、濱海公路宛若就在腳下。而回望故友之一的基隆山與來時路,則已變成一扇高大屏風,頻頻向我們招手,呼喚大夥趕快回來吧,天色要暗了。幸好回程並不用再陡上陡下,辛苦攀爬回到更高的基隆山頂,取雷霆峰前三叉路,一路陡下即可接行公路登山口。不過此條乾溝、芒草、雜木林串聯而成之捷徑,依然坡度陡峭而路況難料。夜幕低垂前鑽出叢芒返回馬路,剩下的就是安步當車,享受一路寒夜的點點燈火夜景與九份的美麗山色剪影了。

◎日期:2008.12.6(六)  ◎天氣:寒冷、陰晴  ◎成員:一家四口

13:00 福山宮(廟中廟)停車場午餐。
14:26 步行出發,沿途悠閒賞景,眺望無耳茶壺山、半平山及大肚美人山。
14:46 隔頂站停車場。
14:50 基隆山登山口石碑。建有小涼亭及觀景平台,滿眼芒花伴山色。
15:01~15:03 淵學亭涼亭暫歇,太陽正好自雲縫間灑落光芒、氣象萬千。續行依舊陡上石階路,再經兩座涼亭,一顆「共業主地界(顏雲年與蘇氏)」石柱。
15:25~15:33 陡上抵達基隆山(古稱雞籠山、外號大肚美人山),三等三角點No.1109,標高588公尺,亦立有涼亭一座。山頂環視無阻無礙,擁有360度視野好風光。眺望基隆山東峰、南子吝山、五分山等。時間不多無法久待山頂賞景,直行陡下芒草路,續行一路近乎垂直陡下。
15:55~16:03 經鞍部再陡上後,抵達台陽4號石柱無名峰,之前應該還有一顆台陽2號石柱,沿途並未發現。續行陡下,攀繩通過一道近乎垂直長陡坡,落差約二、三十公尺,俯瞰蛇行的金水公路。
16:16 抵達樹林間叉路。樹上釘牌標示(94.4.10),「直往雷霆峰(石尪山)約10分鐘,回往基隆山約60分鐘,右下往北34(左往台2水濂洞、右往九份)」。稍歇後續行上坡。
16:21~16:34 陡上抵達雷霆峰(基隆山東峰、石尪山),標高467公尺,無基石,亦擁有360度視野好風光。可惜今天無法久待山頂,要趕在太陽下山前,我們也要把握緊湊時間趕快下山。
16:38 陡下退回三叉路口。改取左行,下往水濂洞至隔頂之間的馬路登山口。
17:01 山徑一路陡下後出芒草區,取左行寬大雜草土路。不久大路變小路,最後一段還得鑽行芒叢。
17:07 天黑前鑽出芒草徑,下抵馬路登山口(左側電桿濂洞高幹17)。歇息後取右沿馬路緩上,天色漸漸暗了,回望山勢高聳的雷霆峰,也漸為夜色所吞噬。
17:30 天色已全黑,不走捷徑循馬路行,經LUCKY HOUSE、龍君兒金瓜石的家,抵達金水公路叉路口。取右續行。
17:39 經隔頂站登山口。
17:50 返回福山宮停車場,結束基隆山雷霆峰半日環走的精彩行程。

 

 

1.基隆山頂眺望光芒四射的五分山色。

 

2.基隆山頂眺望雷霆峰及俯瞰如蛇行般金水公路。

3.往台陽4號石柱無名峰及雷霆峰邁進。

4.過台陽4號石柱無名峰,繼續朝向雷霆峰挺進。

5.過台陽4號石柱無名峰後,攀繩通過一道近乎垂直長陡坡。

6.近眺雷霆峰及如蛇行般金水公路。

7.由不同角度欣賞無耳茶壺山及半平山(往雷霆峰途中)。

 

8.雷霆峰頂回眺基隆山及台陽4號石柱無名峰來時路。

 

20081115 《想念的山顏》晴空萬里,北插多崖行

 

從十幾年前的帶著幾許興奮與未知心情,自滿月圓出發初次登頂北插天山,其後相隔多年才又在東眼山路線見她第二面,終於在2005年第四回的首度攜子同遊北插多崖行程中,在極目四望的美好陽光下,一償宿願得以沉醉在北插山毛櫸變色盛宴歡愉氣氛中。心願已了,但緣份未盡,之後未有約期,卻每年仍有機會能看她一回。

2005年後有三趟在北插多崖的親子O形連走過程之中,幸運地都能巧逢美好天氣,感受年度山毛櫸變色夢幻氛圍。即使去年由小烏來古道西段風塵僕僕行經北插叉路陡下木屋遺址途中,也能在雲氣短暫消散時刻,一覽北插秋色。尤其得以佇立多崖山頭,盡情享受難得極目四望的視野,不論南方天際的大霸尖山,或是北面地標的101大樓,都能盡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

不管是運氣或者是默契,這回於不穩定天候中,再次尋得了上山機緣。總之,前方的層層障礙,一路的陡峭爬昇,都將化作盡情享受的過程。伴隨斑斕色彩、簇擁美景,也再次走向了詩畫意境。下一回,應該不用約定,也無需事先計劃,想念的季節來臨,將自然喚起我們的腳步,再一次融入北插山色之中。

黎明前摸黑出發,為的是換得逍遙一遊。車行途中群山逐漸為朝陽喚醒,插天山系、大霸尖山、那結連稜,如屏風般在南方一一矗立,清楚的視野與景致讓人不禁雀躍,這趟的展望依舊令人期望。經小烏來風景區進入登山口,停車場之後的鐵鍊,阻撓汽車如往昔般繼續上行,選擇停車場繳費或讓雙腳多熱身一段路,悉聽君便。抵達最後登山口前的緩升產道,讓雙腿多走了一段路,卻也讓雙眼得以好好欣賞無邊山色。

一路經赫威山、赫威山前峰、塔開神木、木屋遺址、北插天山、多崖山的老路線繞行而回,除了水源地之後至北插天山遇到比較多的山友外,去程與回程的路上卻是出乎意料的幽靜。上北插的天氣和時間要恰好,原本就不容易,而這次還是能夠在北插多霧的天候中,再次巧逢難得的好天氣,沿途盡是極目遠眺的舒暢與賞心悅目的歡愉,北插秋色也再度深深烙印心中。

◎日期:2008.11.15(六)  ◎天氣:晴  ◎成員:一家四口

05:40 出發。行車途中天色漸亮。
06:40 越小烏來風景區大門。
07:22 步行經最後停車場,右行跨過鍊條。沿途欣賞無邊山色。
07:43 經赫威神木登山口,續行取第二登山口右轉。途中遇兩位休息山友。
08:03~08:13 抵達▲赫威山,山字森林三角點,標高1150公尺。
08:18~08:20 抵達山徑右側高點的▲赫威山前峰,無基石,標高1148公尺。
08:22 叉路。右為腰繞赫威山前峰接往第二、三登山口叉路,取直。
08:40~08:41 經巨石水源處。
08:58 叉路,遇一山友攜一犬。取右。
09:17 叉路。右上接塔開神木約35分,取直。
09:22 叉路。左往東滿步道,取右往水源地。
09:27~09:37 抵達水源地。自此逐漸遇到較多的山友。
09:42~09:43 塔開神木。一位山友回程,告訴我們這是他上來近60趟以來,難得視野最好的一次。續行接叉路,取左。
09:47~09:49 木屋遺址。取左上往北插著名的陡峭、爛泥、天梯路段。小孩述說著去年南北插稜線縱走而下,遇見藍腹鷴的驚豔記憶。
10:27~09:35 岩壁,駐足展望,大霸尖山清楚可見。
10:37~09:44 峭壁路段,駐足展望山景。
11:11 前眺北插山顏。
11:17~11:18 南北插三叉路口。直往南插天山,取左。沿途欣賞美麗山色。
11:41~11:51 抵達▲北插天山,2-1125、2-1533,標高1727公尺。比起前幾回,這次山頂聚集的山友還不算太多,順便幫幾位萍水相逢的山友拍攝登頂照。暫歇後續行。
12:08 陡上小段峭壁。
12:13~12:47 抵達▲多崖山,山字森林三角點及保安林界水泥柱,標高1700公尺。已有幾位逆向而來山友在此享受360度展望,這是我們第三次在多崖山頂享受如此美好視野。上來不久,大霸尖山就漸為遠方雲層吞沒。續行前幫一位逆向而來的勁裝山友拍照,他也是最後一位反向而來的山友,告別後分道揚鑣。
12:51~14:06 林間午餐及休息。期間一些山友陸續經此下山,而原本的萬里晴空、美好展望,不久也已完全為雲霧籠罩。續行後雲霧中的山毛櫸傲骨,帶著蒼茫空靈之美,令人彷彿親身走入國畫世界裡。
14:46~14:47 鞍部三叉路口。直往樂佩山,取左下。
15:05 「真是人間仙境!」,小兒子仰望大樹、享受山林景觀,讚嘆說道。
15:08 經右向一處爛泥池。
15:14 溪溝。左向有小小瀑布景觀。
15:26 經左向木碳窯遺址。
15:30~15:42 過溪流。休息。
15:44 過溪流右轉而行。
15:51 叉路,「右往滿月圓約50分,回往多崖山約100分,直往叉路約25分」。取直。
16:04 過溪。陡上。
16:12 過溪,上行木橋後續爬陡坡。
16:16 叉路。左往水源地,右往東滿步道。取直上行。
16:22 叉路。右往拉卡山,取左。
16:23 接回﹝08:58﹞叉路。取直原路回程。
16:37 巨石水源處。
16:55 赫威山前叉路。取左下。
16:59 下接叉路。取右原路回程。遇1位原住民攜子入山,這是午餐後一路遇到唯二的人。
17:08 下抵第一、二登山口會合處。取左。
17:14 步出第二登山口,接產道。取左下。
17:25 回抵鐵鍊條產道登山口,天色已暗。停車場還有不少車輛,回程一路無人,原來山裡還熱鬧著啊。

 

 

1.往北插途中。

2.眺望北插山顏。

3.仰望北插山容。

4.多崖山北眺。

5.過多崖回眺北插山顏。

 

20081018 雲散天青後孤峰爭奇履崎嶇石燭路、層巒疊嶂間群山競秀迎峭拔中央尖

 

日期:2008.10.18(六)    
天氣:毛毛雨、太陽雨轉晴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石燭尖、九龍山、峰頭尖東峰O形遊﹞

08:00 開車出發。中途台106線土地公廣場,先行停車整裝。雲氣已提早籠罩,看來大勢不妙,小兒子怕我們反悔掉頭而回,連忙安慰大家,雲層很薄應該很快就會消失了。
09:34 抵達平溪國中,馬路兩側已停滿車輛。平溪國中裡傳來陣陣哨聲,看來今天學校裡面應該是正在舉辦活動,才聚集了這麼多車子吧。
09:44 停車位置幾乎被佔滿了,找個路邊較寬處停妥車,起步。左上平溪國中對面石階步道登山口,此刻毛毛細雨卻已提早飄落。
09:46~09:50 經平溪鄉瓜寮坑2號宅抵達叉路,木製指標:「左往慈母嶺1350公尺約45分鐘;右往石燭尖900公尺約30分鐘」。此次改取左拾級而上,沿舊台車軌道改建的寬大步道前行。
09:56 抵達慈恩嶺叉路前的木製指標:「左回106線道675公尺約15分鐘;直往廢房舍約207公尺約4分鐘、廢礦坑462公尺約10分鐘」。取右下行小徑(也可在更前方處右下另一條小徑)。
09:59 隨即經右向叉路,可下瓜寮坑3號、4號民宅,接回﹝09:46﹞叉路。順路左折而行,右下方溪水淙淙,途經右向小溪對岸隱藏林中的兩間房舍。一時陽光乍現,灑落林間小徑,說不定今天天氣會反常而"逆勢操作"、先雨後晴。暖暖陽光曬在身上,令人不禁暗自祈禱,心中也充滿了希望。
10:01 右過小水壩,停步賞景。一陣太陽雨飄落,也讓人心中一陣忐忑。往後若是得在雨中攀爬陡峭山徑,美景又為雲氣所吞噬,就未免大大美中不足,可能得擇日再來一遊了。
10:06 續行進入山徑。
10:07 經右上叉路,取直。隨即再遇右上叉路,仍取直跨過小溪澗,取直續行。
10:09~11:10 抵達石階叉路。取右濕滑而陡、長滿青苔的小石階路上行。溼氣頗重,雜草蔓生。
10:14 石階路結束,山路右轉,前方大岩壁下方出現三個石洞景觀。循徑右轉穿過一處小石洞,有山徑續行,應該可接上剛才那幾條右上的叉路吧。
10:23 賞景後,取石洞左路上行。
10:28~10:31 叉路。取右拉繩陡上岩路。
10:34~10:35 直上岩稜,開始出現不錯的展望。左眺中央尖、俯瞰慈恩嶺及其附近大片石壁,平溪國中亦清楚可見。
10:37 山徑直行,取右上岩石旁路徑。遠方傳來火車聲,回頭正好眺望平溪線小火車緩緩行駛而過。
10:40 拉繩通過小段岩石峭壁,左眺中央尖,仍是其西北面山容,更尖聳的另一面,要在更上頭的九龍山以後才得以瞻望。
10:44 經右側巨石,直行抵達▲石燭尖,標高420公尺。只能登臨其前方岩石山頭,石燭尖則立於其前,造型唯妙唯肖。石燭尖難以攀爬,只能就近欣賞。立於岩石之巔展望甚佳,於此佇立良久。其間偶爾下起一陣毛毛細雨,但雲層漸漸飄散,天氣應該有機會好轉。
11:05 續行無路,退回叉路。取右陡下或取左皆可續行,也可攀繩垂降下方山洞續行,以左線較平易近人。
11:07~11:13 通過石燭尖下方,仰望石燭尖又是另一種面貌。
11:19~11:22 下行瘦稜,又陡又滑,小心通過。左向石壁下有山徑來會,應該是之前的直行路線。
11:23 緩上而行,經右側大片壯觀石壁。
11:45 拉繩、經瘦稜再加一路陡上後,抵達樹林中的▲九龍山,標高490公尺,無基石。
11:50 續行下坡。
11:54 下抵鞍部後繼續上坡,不時穿過雙扇蕨叢生山徑。
12:05 山徑急陡而上。
12:14 陡上抵達左有突起岩峰之一小塊平緩空地。小心取左上攀岩峰,展望極佳,中央尖的西南面尖聳山容,也毫無保留的展現眼前,回頭還可眺望101大樓。天氣已確定轉為晴朗,決定於此午餐。
13:14~13:39 餐後準備續行,正好巧遇兩位來自中永和登山隊的男女山友逆向而來,其中一位邱前輩已年逾70歲,看來非常健朗,大家相談甚歡,多聊了好一會,也感謝前輩對兩個小朋友的勉勵。互相告別後,他們下往九龍山、石燭尖,我們則繼續沿稜陡上。
13:50~13:58 通過小段峭壁,再拉繩陡上後,抵達左往峰頭尖東峰、臭頭山,右往峰頭尖約70分鐘的稜線三叉路口。右眺峰頭尖連綿山頭看來不會好走,左向也是一路上下的陡峭路途。決定先取右往峰頭尖續行,也許下白石腳、菁桐坑回平溪國中,或者原路返程,經峰頭尖東峰回平溪國中。
14:06 續行山徑一路陡下,兩側雜草蔓生。在一處拉繩陡下的大片滑溜溜石壁上方,還是決定回頭了。畢竟時間已不充裕,且峰頭尖已去過兩次,而此行主要也是想沿途欣賞中央尖英姿,萬一天氣轉壞,或錯過峰頭尖東峰的展望,那就太不划算了。還是取左,一路悠閒賞景下山吧。
14:12 回抵三叉路口,取直往峰頭尖東峰方向續行。經一路瘦稜及處處陡滑石壁路段而下行,沿稜景致十分遼闊而壯觀。
14:42 經右側巨石,如沉思者;左向有一處樹林高點,取直續行。
14:43~14:50 急陡前一處展望點,前眺峰頭尖東峰、中央尖之尖聳山容,好一幅壯觀景致。前方的峰頭尖東峰,一峰突起,讓人懷疑待會要怎麼穿越牠?陡下後,續行通過大片雙扇蕨路段。
15:08 通過幾段瘦稜岩路,再一段陡上後,登頂▲峰頭尖東峰,標高550公尺,無基石。立於山巔,展望360度,環顧遠方已變渺小的石燭尖、慈恩嶺孤峰,還有令人震懾的中央尖山容,以及四周的連綿山景,真是一處視野遼闊的超級展望台。回頭仰望後方來時路,也是讓人看得驚心動魄。
15:25 續行下坡。
15:43 走走停停,一會穿過林投路段,一會拉繩陡下岩壁,隨後下抵一處平緩寬闊路段。續行,下接溪溝路。
15:56~16:00 通過大片濕滑斜石面路段,小心拉繩避免滑倒,再通過一處小石門。聽到下方兩位山友與先下到東勢格越嶺叉路的小朋友對話。
16:02~16:06 又通過一段濕滑岩石路段後,接上東勢格越嶺叉路。此處木製指標:「往峰頭尖90分鐘」,應該只有飛毛腿才有辦法90分鐘飛到峰頭尖吧。
16:12~16:14 抵達中央尖右向叉路。木製指標:「右往中央尖1650公尺約55分鐘;直往平溪國中1572公尺約37分鐘;回往峰頭尖2890公尺約96分鐘」,指標還是只能"看看"而已,不可遽信。
16:21 抵達一處木樁里程指標,左向有個大坑洞遺跡。
16:22 抵達雙土地公處。水量明顯較上周雨中行少多了,瀑布的水量也沒有上周奔騰氣勢。既然天氣依舊晴朗,更要在此好好泡茶歇息吃點心。
17:03 續行。
17:10~17:25 沿途陸續出現礦坑遺跡,邊走邊看抵達廢房舍叉路,暫歇。此處有無屋頂的廢棄房舍,歲月的痕跡處處。這次仔細到處觀察,大片空地上還有一畦畦菜園,上方也有續行山徑。
17:27 經慈恩嶺叉路,不久遇四人逆向疾行而來。
17:35 經左向去程下行叉路。
17:41 抵達叉路,左下石階。
17:43 經叉路再右下石階,回抵平溪國中對向登山口。
17:45 抵達停車處,天色也正好暗了下來。

 

 

1.﹝10:15﹞大岩壁下方石洞景觀附近的小石洞,有續行山徑。

 

2.﹝10:22﹞大岩壁下方的石洞景觀。

 

3.近觀造型唯妙唯肖的石燭尖奇岩。(10:44)

 

4.﹝11:05﹞石燭尖前方的小山洞,可攀繩垂降而下。

 

5.﹝11:19﹞下行又陡又滑的瘦稜,小心通過。

 

6.﹝11:23﹞緩上而行,通過右側大片壯觀石壁。

7.遠眺慈恩嶺、中央尖連稜及前方的峰頭尖東峰山容,氣勢不凡。

8.在層巒疊嶂間迎向尖聳峭拔的峰頭尖東峰及中央尖。

9.近眺孤峰突起的峰頭尖東峰。

10.峰頭尖東峰岩頂前眺中央尖峭拔山容。

11.﹝15:08﹞峰頭尖東峰岩頂回眺後方來時路,也是令人看得驚心動魄。

 

 

20081010 攀中央尖邂逅彩虹世界、越濛濛雨遁入奇峰幻境

 

日期:2008.10.10(五)    
天氣:晴轉雨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憑眺慈恩嶺、彩虹中央尖、雨淋臭頭行、悠悠雙伯公﹞O形遊

10:46 國慶日連假,路況必然有點塞,花了近兩小時才到達平溪國中。預估下午這塊地區的天氣也不好,不過為滿足小兒子的"中央尖"之夢,已拖了一陣子未能成行,一路拖泥帶水還是啟程"迂迴"來到這裡。
10:56 整裝後出發。
11:04 兒子漏了重要東西,回車取物後重新回到登山口起步。
11:07 循石階步道上行,經平溪鄉瓜寮坑2號宅抵叉路。木製指標:「左往慈母嶺1350公尺約45分鐘;右往石燭尖900公尺約30分鐘」。回眺薯瑯尖、石筍尖等一串尖頭峰連稜。
11:09 取右續行。計劃由石燭尖、九龍山、峰頭尖東峰,繞行臭頭山、中央尖而回。
11:12 經民宅瓜寮坑3號、4號,沿屋右步道續行。一位老婆婆在忙著種菜,一隻狗則忙著對著我們狂吠,還好綁在有一段距離的屋簷下。
11:17 經右向大片山谷菜園,循徑左上竹林。續行無路,原來被竹林上方路條誤導,下竹林繼續直行。
11:18 路徑右向出現水管及淙淙溪流。
11:20 抵達山徑叉路。右路有水管延伸向前,先取左上。
11:22 接回舊台車軌道改建的寬大步道路線。木製指標:「左回106線道675公尺約15分鐘;右往廢房舍約207公尺約4分鐘、廢礦坑462公尺約10分鐘」。仔細考慮後決定改走慈恩嶺路線,先上中央尖再說。
11:25 暫歇後,取右續行。
11:30 經右向下行小徑,取直續行。右下方一路有溪流、深潭景致,也有幾位遊人釣客悠哉其間。
11:33 抵達叉路口。木製指標:「左上往中央尖1500公尺、慈母峰1公里、孝子山900公尺;回往平溪國中1公里」。取左上階梯路,往慈恩嶺續行。
11:38 經濕滑石階,左為大片垂直壯觀岩壁,路徑草長濕滑。回想夫妻二人第一次來此已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了,兩個兒子幼年時期也曾造訪,邊走邊回味。
11:41 與1女2男隊伍在狹窄岩壁下方的濕滑步道上交會而過,步道峭壁旁繩索支柱有一部份不太穩固,用手支撐時要注意。
11:42 通過石壁,經傾倒樹枝。
11:46 抵達慈恩嶺下方叉路平台,暫歇。
11:49 媽媽留守平台,由我帶著很想爬上慈恩嶺的兩個小朋友取左攀崖上登。
11:51 好不容易把兩個兒子拉上峭壁。回想幾年前再次經過此地時,我們曾想一人揹一個爬上來,不過記得那時輔助繩索搖搖晃晃且老舊,只好放棄,也只能獨自上登覽景了。
11:54 登頂▲慈恩嶺(慈母嶺),標高385公尺,無基石。岩石山頂高度雖不高,卻正好可環顧四周,展望甚佳。中央尖、薯榔尖、石筍尖等尖峰個個不遺漏,俯瞰平溪附近景致,連平溪線小火車也清楚可見。
12:10 飽覽風光後原路下山。回到峭壁上方平台,一群老老少少遊客,可能誤認此路通往孝子山,穿著恨天高鞋子的奶奶扶著小三孫子要攀上崖壁,經詢問後,原來只是打算走走山徑而已,誤會一場。他們取孝子山方向而去,我們也經一番折騰後下到叉路平台。
12:21 暫歇後,往孝子山方向續行。
12:25 陡上一小段峭壁路。孝子山方向不時有山友循徑而來,交會而過。不過還好,大概只有遇到十幾人而已。
12:35 左遇叉路,取右向下行路。
12:36 抵達三叉路口。木製指標:「左往慈母峰160公尺約15分鐘、觀音禪寺980公尺約32分鐘;右往中央尖950公尺約31分鐘」,藍天隊釘牌:「右往中央尖約50分」。小兒子還打算先走完孝子山群峰再過來。一方面時間不夠,而且他們也已在"小時候"爬過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了,所以這次才改從慈恩嶺過來以節省時間,記得大兒子甚至兩個月大時就被我們首次揹上慈母峰了。
12:38 好一會小兒子才打消念頭,取右往中央尖續行。這裡的木製指標很明顯是有問題,不足參考。還是要以登山記錄或山徑中登山隊的釘牌為準,有經驗者還好,無經驗者可能會被誤導。
12:47 先下後上,緩步來到平台處,暫歇。沿途山徑陸續出現枕木步道,與十幾年前的印象有異,應該是近年有進行步道整建工程,沿途樹上不時可見施工內容的說明牌。
12:53 上到山徑高點。木製指標:「左往中央尖990公尺約33分鐘;回往孝子山1000公尺約35分鐘」,小朋友也已經發現木製指標的繆誤。山徑左折,循稜續行。
13:00 開始抓螞蟥,除了我以外三個人的雨鞋上均抓到好幾隻。
13:03 續行緩稜,抵達兩張木椅平台處,暫歇吃點心。
13:09 休息期間,細雨開始飄落下來。
13:12 暫且不管這陣細雨,沿稜續行。
13:14 經左向小山頭,山徑右折下坡。枕木步道忽而出現、忽而消失。跟著小朋友後頭走著走著撞到頭了,眼冒金星。
13:27 上上下下終於來到中央尖岩壁下方,陡上石壁路。
13:30 來到真正岩壁下方,眼前一道垂直岩路。
13:34 第一段,小朋友腳不夠長,一路搶在前面走的他們,得由我先翻上垂直陡壁踩好踏點,才能順勢將他們一個個拉上來。
13:36 兩段垂直壁後,中間喘口氣。
13:41 再攀上最後一道陡壁,終於翻上中央尖稜線。左往中央尖山頭,右往臭頭山。先取左行。
13:42 抵達▲中央尖(平溪中央尖),標高580公尺,無基石。細雨霏霏之中賞景,別有一番風味。偶有陽光,但四周雨線明顯。果不其然,右手邊平溪山城上空彩虹乍現,站在中央尖之巔,享受彩虹之美,還真不是事前規劃就能遇上的啊。這大概是我們經常天候不佳,也不按牌理登山,卻常常可以得到的回饋,不過也得付出些許代價呀,因為這場雨即將把我們包圍在進退兩難之境。
13:57 回到稜線叉路,取直續行往臭頭山方向。
14:00 穿越如皇帝殿般的岩石稜線,此處也已設置安全輔助繩索,視野極佳。左方的連綿山脈雲霧縹緲,前方的峰頭尖連稜呼之欲出,右方來時路、平溪周遭山景清楚可見。雨絲不斷飄落,還有如此美景可賞,也算不枉雨中走這一遭了。妻小三人先下稜續行,獨自佇立山巔覽景,黑壓壓雨線逼近,又有陽光乍現,果然彩虹再次出現,也越來越完整而跨越整個平溪山城上空。
14:05 在彩虹還未消失前,得趕緊下岩稜追妻小了。
14:21 一段下坡路後,細雨霏霏終於轉為滂沱大雨,停步穿上雨衣。
14:26 冒雨續行。
14:30 路徑左折續行下坡,又濕又陡。
14:39 短暫出現燦爛陽光下的太陽雨特別景象。
14:42 下抵三叉路口,木製指標:「回往中央尖390公尺約13分鐘、慈母峰1800公尺約60分鐘;左往臭頭山590公尺約20分鐘;右往平溪國中約60分鐘」。此鞍部地點,溪水淙淙,本是用餐好地點,奈何雨下不停。
14:47 左上續行。
14:52 遇上山徑倒枝,穿著雨衣懶得取刀,只好硬鑽而過,就請下位經過的山友幫忙清理了。
14:53 稜線指標處。木製指標:「右往臭頭山990公尺約33分鐘;回往中央尖625公尺約30分鐘、平溪國中2288公尺約76分鐘」,而藍天隊釘牌:「左往東勢格約70分、臭頭山約15分」。藍天隊指標才是正確的,但木製指標太明顯,小朋友先看到33分不免疑惑,告訴他們要看釘牌才對,雨中爬山總免不了三心二意、特別計較呀。
14:58 續行。山徑右轉。右向尖尖的大片石壁山頭,特別引人注目。
15:00 遇人面蜘蛛來擋路,可由下方低身鑽過,就不打攪牠了。< br>15:01 抵達叉路。木製指標:「左往東勢格山約70分鐘;直往臭頭山280公尺約10分鐘」,樹上藍天隊釘牌:「左往東勢格山約60~70分、直往行臭頭山約5分」。取直續行。
15:12 抵達▲臭頭山,也叫東勢格山,標高476公尺,三等三角點No.1008。山頭景象與我昔日印象似有頗大差別,前方露出一角,正好眺望峰頭尖東峰連稜景致。雨勢暫歇,也正好脫下雨衣暫歇。離開臭頭山前,腳上的碼蟥卻一直抓不完。
15:44 續行,雨又下了起來,之後雨未再稍歇。
15:47 下抵三叉路口,取右續行經竹林。
15:55~15:57 過小溪,路稍有崩塌,雨中踩爛泥,抵達東勢格越嶺三叉路。回平溪國中需取右溯溪而過,再接上續行步道。
16:00~16:03 經大片野薑花叢,大雨之中只能聞香不下馬。
16:11~16:14 雨中頻頻過溪,抵達左向峰頭尖東峰、峰頭尖叉路。藍天隊釘牌:「左往峰頭尖約180~200分」,木製指標則標示:「左往峰頭尖90分鐘」,時間錯的很明顯而離譜。取右續行過溪,再接山徑。
16:18~16:20 抵達中央尖右向叉路。木製指標:「右往中央尖1650公尺約55分鐘;直往平溪國中1572公尺約37分鐘;回往峰頭尖2890公尺約96分鐘」。看峰頭尖的時間標示,就知道木製指標實在不太可信。
16:28~16:29 抵達一處木樁里程指標,左向有個大坑洞遺跡。
16:32 抵達雙土地公處。右方過溪的土地公空間較大,正好可遮雨休息,背包內的食物總算可以全部取出來,在此悠閒的用餐。雨越變越大,真是感謝土地公,讓我們還能悠閒待在山中。山徑左側一道飛瀑,也不知是否因這場大雨才現身的?黃昏時刻,濛濛雨中,連光線都呈現暈黃詭異顏色。溪水也漸呈混濁,還好我們也已經取水用餐完畢了。
17:32 揹上背包、穿上雨衣、加撐把傘,續行。臨走前,感謝土地公,順手將貢桌擦拭的比來時還要乾乾淨淨。
17:40 沿途陸續出現礦坑遺跡,雨中來到礦場遺址叉路,暫歇。此處有無屋頂的房舍,長長的駁坎牆壁,歲月的痕跡處處。
17:50 經慈恩嶺叉路。天氣不佳夜色提早來到,雨中漫步,但不打算取出頭燈了。
18:02 叉路口。取原路左下石階路。
18:08 回抵平溪國中對向登山口,右轉續行回到停車處。雨又轉大,連整裝都很困難。只好稍微整理,再開車找地方換裝歇息後再賦歸。

 

 

1.往慈恩嶺途中步道旁的大片垂直壯觀岩壁。

2.慈恩嶺仰望中央尖。

 

3.攀爬中央尖陡壁(1)。

 

4.攀爬中央尖陡壁(2)。

5.攀上最後一道陡壁,終於翻上中央尖稜線。

 

6.中央尖,標高580公尺,無基石。

 

7.中央尖眺望平溪三尖之薯榔尖、石筍尖及連綿山頭,俯瞰來時路、慈恩嶺。

8.中央尖之巔,彩虹乍現!

 

9.回眺慈恩嶺(慈母嶺,標高385公尺,無基石)。

10.離開臭頭山前,腳上的碼蟥卻一直抓不完。臭頭山,標高476公尺,三等三角點No.1008。

11.臭頭山眺望峰頭尖、峰頭尖東峰連稜。

 

20081011 重重天梯直上刀山劍嶺、連連驚歎登覽奇峰怪石

日期:2008.10.11(六)    
天氣:晴轉雨
成員:MYMM夫妻及兩個兒子(小三及小四)

 

一趟精彩又驚險的【后厝山、石霸尖、小霸尖、鳥嘴尖、鳥嘴岩】雨中O形遊

10:15 這陣子平溪一帶午後天氣並不好 ,這段時間也不打算造訪附近山區。但小兒子對平溪"尖"峰興致頗高,我也好久沒走這些路線了,因事仍拖泥帶水才出門,看來塞車、淋雨還是免不了的。
11:22 北二高因北宜高回堵,我也賭錯了,錯過深坑交流道,只好塞到福德隧道,趕緊下到南深路再左轉台106往石碇方向。路上發現草刀未帶到,評估山徑路況,決定此行先走走﹝大溪墘-蚯蚓坑山-石霸尖-來回小霸尖-鳥嘴尖-鳥嘴岩-皇帝殿北峰石階步道﹞共有三個"尖"的路線。
12:23 皇帝殿北峰石階步道登山口啟登(台106線54K附近)。但不走這條石階路上山,先由永定坑站牌退回大溪墘站牌。
12:28 大溪墘站牌左上石階步道,左側民宅為石碇鄉蚯蚓坑5號。
12:32 穿過天鳳宮,壯碩的一隻黃狗迎面而來狂吠不已,男主人不理我們,等了好一會,還好一個小女孩幫我們吆喝,才得以小心翼翼通過。經左向墳墓,進入小土路,山徑旁開滿了野薑花。
12:34 抵達叉路。右向雜草山徑後方有一幢樓房,應該是通往雲台山道路的叉路。取左上行。
12:42~12:44 再次抵達叉路。右向沿溪而上有一道小瀑布。路口釘牌說明:「左往蚯蚓坑山約80分」。取左陡上。
12:51 小碎石山徑易滑,一路陡上後切上一道落差處來到支稜,山徑右折仍舊陡上。穿越林投盤踞路徑,大片雙扇蕨中敞開一條既滑且陡的路。
13:02 偶而回頭俯瞰,一路穿越林投、雙扇蕨混生路段,來到竹林區,右向正好眺望尖聳小霸尖。
13:04 爬上石壁,左上。雨絲比預估提早飄落。
13:09 經山徑高點下行,來到大段垂直壁前。
13:18 順利上攀,再右繞危稜處,順利通過。
13:20 右眺小霸尖,越來越有氣勢。
13:22 抵達架有水管梯子的垂直壁下方。小朋友在前面嘗試爬梯陡上這段峭壁,似乎很困難。而我雖記得這條路很陡,卻一點也不記得古早時候爬這條路時,曾通過這麼多峭壁嗎?大概時間相隔太久沒印象了,或者是路況已有所變化。雨勢正好轉大,先下撤前方平台處,撐傘穿雨衣,先避開這陣大雨再說。
13:41 雨隨著烏雲飄去而暫歇,脫下雨衣再嘗試爬梯,感覺還是有點危險。再仔細一瞧,卻發現左邊也有路可繞過大石壁上切。
13:44 取左繞行陡上,雖也不是很好走,但總比峭壁路好多了。
13:48 上切至峭壁上方稜線。
13:54 左行經山徑高點,緩下再右繞上巨石。
13:59 抵達▲蚯蚓坑山(后厝山、後厝山),標高44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樹林之中無展望。老婆發現掛在背包上的柺杖掉了,一路下切尋找幾乎回到峭壁上方才終於拾回。
14:24 續行。不久,再遇天梯。
14:26~31 小朋友又無法獨力上攀了,只有這時候他們才願意讓我先走。先攀上天梯,再一個個拉上來。
14:36 路徑上上下下,又遇前方"極陡"路段。攀爬而上右眺小霸尖,角度特別壯觀。小兒子看了一眼,丟下一句話:「好帥啊!」,又繼續手腳並用一路上攀。
14:42 回眺下方的蚯蚓坑山。真的不記得大溪墘上石霸尖有拿~莫~陡啊,垂直峭壁有拿~莫~多啊,尤其雨中攀爬,實在刺激。
14:48 一段平路後,問前面的小朋友路況,大兒子回答:「前面又有很陡的坡了,不過是"泥土"的陡坡!」。
14:54 攀上最後一段水管天梯,終於爬上左往鳥嘴尖、右往石霸尖稜線叉路。
14:58 喘口氣後取右續行。還在想難道在自虐嗎?看來只有瘋子會在這個時候到這個地方爬來爬去。沒想到迎面也來了一家四口,不過他們好像是由皇帝殿北峰石階步道來回,隨行的也是兩個兒子,年紀看起來應該比我們的小孩稍長些,稍聊後分道揚鑣。
15:01 抵達▲石霸尖(皇帝殿東北峰),標高537公尺,無基石。山頭中間隆起一大塊滑溜泥土,小心路過容易滑倒。雨暫歇,趕緊取出"午餐"煮食,不必再用隨身麵包吐司充饑了。山頂處稍退回可眺望後方峰頭尖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右向小霸尖、皇帝殿連稜則被樹木遮掩,僅隱約可見。直行可續往小霸尖、皇帝殿東峰,右向則另有條小徑,路口釘牌說明:「往蚯蚓山、大溪墘站」。
15:42 時間不多,餐畢取直續往小霸尖。
15:47 抵達叉路。左往皇帝殿東峰,取右陡下,拉繩通過陡峭石壁。印象中近年曾有山友攀爬小霸尖發生不幸,囑咐小朋友千萬要小心!
15:53 鞍部叉路。指標:「右往蚯蚓山、大溪墘站」。取直上行,再拉繩通過一段陡峭石壁。
15:57 抵達▲小霸尖(迷你霸尖),標高520公尺,無基石。往左側山頭可眺望皇帝殿連稜,右側林中山頭則釘有山水雲的「小壩尖,海拔520M」牌子,可前眺峰頭尖。
16:04 原路下山。
16:14 回抵﹝15:47﹞的三叉路口。取左原路回石霸尖。霧氣瀰漫林中,雨卻沒有停歇之意。
16:20 穿過雙扇蕨山徑,經▲石霸尖,續行。
16:25 經左下蚯蚓坑山峭壁叉路,取直續行。
16:30~16:32 接皇帝殿北峰石階步道最高點,路口指標說明:「左下石階路往106公路、永定煤礦站、大溪墘約45~50分」,另有小天下不鏽鋼釘牌:「直往鳥嘴尖25分、鳥嘴岩30分、永定坑山70分、106公路53.9K登山口約80分」。原本左下石階即可輕鬆回抵登山口,但鳥嘴奇岩放在心中好幾年,還沒機會看祂一眼。雨雖未停,至少不是滂沱大雨,時間也夠我們經鳥嘴尖、鳥嘴岩,經電塔保線路接回石階步道,再摸黑而回應該也沒問題。這種事好像常做,偶爾會把輕鬆的山爬得很刺激,就為了那一眼吧。取直續行。
16:34~16:37 岩稜叉路,應取左下切,但續行卻也有路條。為確保無誤,先取直前探。
16:43 岩稜又濕又滑,老舊的少許路條漸漸消失。比對地圖應該是一條下山的路,趕緊快步回程。
16:47 回到叉路,取右陡下,沿途也有岩稜路線。
17:01 一路下行抵達鳥嘴尖左下方平台。再由左側繞過而上,登頂▲鳥嘴尖,標高510公尺,無基石。此刻黃昏之際登頂雨中巨岩之巔,雲霧縹緲,前方石霸尖、小霸尖等群峰,在氤氳雲氣中忽隱忽現,有如國畫般美景,好一幅山在虛無縹緲間的景致,大夥都說:值得!
17:10 可惜還要趕路。續行路口小天下指標說明:「下往鳥嘴岩約5~10分」。陡下續行。
17:19~23 又是一連串拉繩陡坡垂直而下,終於下到▲鳥嘴岩下方平台。抬頭右轉剛好看到樹上指示:「抬頭看!」。往右側再抬頭一看,哇!真是唯妙唯肖啊!當場看到巨岩如巨鷹之造型,只能說真是太神奇了。詢問大夥一路冒雨陡下,棄大道繞遠路,辛苦來看一眼鳥嘴岩,值不值得啊?不分老小均異口同聲:「太值得了!」。再怎麼值得,路還是要趕,再抬頭看一眼,鳥嘴岩因天色也漸漸黯淡了,走吧!
17:27 經電塔深美-龍潭線025。
17:31~32 經叉路。樹上指標說明:「下往永定坑山約35分、永定煤礦站約45分;回往鳥嘴尖約15~20分;左往皇帝殿北峰登山步道出大溪墘」。四年多前一家四口曾順路單攻造訪過永定坑山(建設廳礦補2183,H248M),今天正好不必再次拜訪。取左續行。
17:45 抵達電桿深美-龍潭線024。雨中戴上頭燈。
17:48 續行,天色已幾乎全暗。
17:51 保線路出口接石階步道。脫下又濕又髒的手套,取右下行石階。奇怪?黑暗之中續行石階路卻硬生生被一大堆樹枝擋住,完全沒辦法繼續走,令人頓時疑惑不已。印象中這條路曾因天災毀損過,難道就是這裡?未免也太湊巧了吧!回頭順石階路上行,果然接到另一條石階路。不過黑暗之中一個重心不穩,正好脫下手套的右手指,被不明有刺植物連刺三針而流血,多帶了幾道小傷口而回。
17:58 黑暗中找到石階正路,右轉戴頭燈摸黑拾級而下。經過這條皇帝殿北峰石階步道登山口無數次,可能是不想走石階路或找不到時機,遲遲未來造訪,去程還不肯先走這條路,沒想到第一次走就是撐傘冒雨戴頭燈摸黑而回。
18:18 回抵皇帝殿北峰石階步道登山口,順利走完全程。也許機緣巧合,這條台106旁抬頭可望、架勢十足的稜線,今日走來特別令人感到精彩萬分,也再次留下讓人極為深刻的山旅記憶!

 

 

1.﹝13:03﹞大溪墘上登蚯蚓坑山、石霸尖,峭壁處處。

2.﹝13:22﹞一段天梯下方,小朋友仰頭思考要如何上登?

 

3.蚯蚓坑山(后厝山),標高44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13:59)。

4.﹝14:22﹞過了蚯蚓坑山,還是要面對天梯的挑戰!

 

5.登覽奇峰怪石前,需過重重天梯。

 

6.﹝14:36﹞攀爬石霸尖峭壁途中近眺小霸尖。

 

7.石霸尖(皇帝殿東北峰),標高537公尺,無基石。

8.石霸尖眺望雲霧飄遊間的峰頭尖連稜。

 

9.小霸尖(迷你霸尖),標高520公尺,無基石。

 

10.黃昏之際鳥嘴尖眺望來時路—雲霧縹緲間的石霸尖、小霸尖連稜。

11.﹝17:20﹞仰望鳥嘴奇岩。唯妙唯肖的造型,真是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