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9 神代神木 (宜蘭大同)

2018.02.19 神代神木 (宜蘭大同)

神代神木20180219(1).JPG

神代神木位於嘉平林道旁,樹齡約2700年,胸圍約十幾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   
神代神木20180219(8).JPG 

神代神木有人站在旁邊陪襯,才能突顯其巨大身軀。   

 

不論高山或是中級山

若是行程中有巨木(神木)可探訪

總是更為吸引人前往造訪

像是~

佐得寒山南山木群

加羅山加羅神木(加羅湖)

南插天山南插之星神木

北插天山赫威神木群塔開神木

拉拉山之拉拉山神木群

西納吉山鐵杉神木

尖石鳥嘴山北得拉曼神木群

冬瓜山櫸木神木

大塔山水山巨木

馬武佐野郡山凱薩神木(羅馬神木)

阿溪縱走眠月神木(台灣第四大神木)等

(以上列舉行程都曾一一拜訪過了)

若是又有天然湖泊或是瀑布

那就更棒了…

 

而位於宜蘭大同的中級山【神代山】

登山沿途可順道造訪代神木及神代池

當然早就列為必登行程

只是因為一些因素

遲遲未能付諸行動

終於在今年狗年過年期間

在北部不穩天候之中

找到了晴朗天候空檔機緣

終於成行了…

 

而且晚成行有晚成行的好處

因為神代山早期屬冷門山頭之一

要攀登此山

要經由四季循嘉平林道上登

而此路線來回超過30K

路程遙遠

到訪山友不多

但後來經幾位前輩辛苦開闢新路後

再由當地原住民從茂安部落活動中心對面

開闢獵徑上登

而使得此路線成為登神代山最近的路線

且可順訪神代神木及神代池

因此我們才能順利探訪了

神代山、神代神木、神代池…

  

神代神木20180219(2).JPG

 

◎神代山:海拔1566公尺,三等三角點6222號,位大同鄉茂安村,嘉平林道附近。巨型神木、祕境神代池,還有百年歷史的加羅神社,都深藏在這片中級山領域之中。

神代池:於嘉平林道旁,是加羅湖群偏遠的一座湖泊,水質呈灰褐色,隱身在荒煙蔓草之中,寧靜優美,池水倒映樹影,湖光山色有如山中的一顆寶石。池畔泥沼圍繞,會陷入,親近時須小心。

神代神木:於嘉平林道旁,樹齡約2700年,屬珍貴的紅檜神木,胸圍約十幾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

  

神代神木20180219(3).JPG

 

其實神代山行程

由茂安部落起登仍頗為辛苦

嘉平林道早已荒廢且倒木處處

走起來實難以順暢前進

雖資料上說明來回約14.5公里

落差約1100公尺

為北部山友一日行程熱門路線

有神木級巨木、神代池山中湖等秀麗景色

原路來回含休息約10小時完成

而我們全程卻費時十二小時左右

從登山口起登後

歷經五小時辛苦攀登才抵達神代神木

登頂神代山更是起登後之

六個半小時以後的事

只能說此行有點意料之外的辛苦

但能一一完成探訪

神代神木、神代池、神代山

並欣賞中級山區豐富生態

實在也算是不虛此行、

非常值回票價了…

  

神代神木20180219(4).JPG

神代神木20180219(5).JPG

 

【行程簡述】

 

09:03 起登(台七甲線留茂安)

14:04~14:19 神代神木

14:42~14:54 神代池

15:32~16:37 神代山

21:05 返回台七甲線登山口 

 

神代神木20180219(6).JPG

 

神代神木屬珍貴的紅檜神木

胸圍約十幾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

位於嘉平林道旁

樹齡約2700年

若能有人站在神木旁陪襯

才能顯示出其巨大身軀…

 

神代神木20180219(7).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0).JPG

神代神木20180219(9).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1).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2).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3).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4).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5).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6).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7).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8).JPG

神代神木20180219(19).JPG

神代神木20180219(20).JPG

神代神木20180219(21).JPG

神代神木20180219(22).JPG

 

神代神木20180219(23).JPG

 

 

 

﹝本篇選取照片數:23張﹞

 

20150719 台東利基利基山(海岸山脈)及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

2015.07.19 台東利基利基山(海岸山脈)及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

利基利基山20150719(8)

 ▲ 利基利基山,標高239公尺,三等三角點七六一號,屬海岸山脈 (台東卑南)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0)

 ▲ 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 (台東卑南)

 

這個暑假總算又有機會安排一趟花東四日行了

雖然遇到強大西南氣流的攪局

讓幾個目標錯失

尤其第二天的都蘭山走了約三分之一路程

依然在狂風大雨中鎩羽而歸

也因此在不佳的天候中悠遊摸基石

離開屬於海岸山脈、

位於台東延平與東河交界的都蘭山之後

轉往台東卑南輕鬆爬

也是屬於海岸山脈的利基利基山

這顆基石也是在雨中達陣

之後便順遊附近的臺灣以月世界為名之

四處景點之一的【利吉月世界】

也繼今年二月順路拜訪高雄田寮月世界】

有緣在東部造訪另一處月世界】

  

◎20150209 高雄田寮【月世界】步道之旅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420710977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

 

▲ 離開都蘭山登山口之後

車行台11線往南至160K取右行台11乙線

至台11乙線2.9K取右上行197線

上行約3.7K星星部落景觀咖啡前197線56K里程碑處停車

左入即利基利基山基石點位

  

利基利基山20150719(2)

 

▲ 在雨勢忽大忽小中左入坡地

撐傘抵達利基利基山基石處

這場西南氣流讓第二天行程

充滿了變數…..

  

利基利基山20150719(3)

 

▲ 利基利基山基石位於197線56K里程指標附近

  

利基利基山20150719(4)

 

▲ 利基利基山,標高239公尺,三等三角點七六一號

亦屬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現存三角點(三等以上)

108顆基石之一

 

GPS實測:264682*2523521

  

利基利基山20150719(5)

利基利基山20150719(6)

 

▲ 利基利基山附近的星星部落景觀咖啡

雨中不見遊客…..

 

利基利基山20150719(7)

利基利基山20150719(9)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0)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1)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2)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3)  

 

▲ 在雨勢忽大忽小中

離開利基利基山

順道轉往附近的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參觀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4)

 

▲ 往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途中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5)

利基利基山20150719(16)

 

▲ 往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途中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

 

▲ 此處不過橋

由右方小車道通往利吉惡地(利吉月世界)

 

利吉月世界20150719(2)  

 

▲ 通過利吉大橋

即可望見前方的利吉惡地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

 

  ▲ 通過利吉大橋後

可見到【小黃山觀景台】指標

觀景台似乎也看不到什麼景觀

反而利吉大橋前的視野比較廣闊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

 

 ▲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標示

  

利吉惡世界20150719(5)

 

 ▲ 利吉大橋紀念碑

  

利吉惡世界20150719(6)

 

 ▲ 順車道左轉續行不久

即抵達利吉惡地停車場及步道

  

利吉惡世界20150719(7)

 

 ▲ 吉惡地小黃山及週邊環境導覽】說明牌

 

利吉惡世界20150719(8)

利吉惡世界20150719(9)

  

▲ 利吉惡地設有木棧道

可前行深入約一、兩百公尺左右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1)

 

▲ 利吉惡地木棧道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2)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3)

 

▲ 【利吉惡地混同層的環境災害】說明牌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4)

 

▲ 利吉惡地【生態地質地形特色說明】牌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5)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6)

 

▲ 可能是植物已生長覆蓋

眼前的利吉惡地

似乎不及高雄田寮月世界的景觀震撼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7)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8)

利吉惡世界20150719(19)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0)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1)

 

▲ 【利吉惡地混同層的地形演化】說明牌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2)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3)

 

▲ 由此前往最裡面的觀景平台

因下雨之故

地面極為泥濘

雖然腳穿雨鞋

還是黏的兩腳泥巴…..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4)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5)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6)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7)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8)

利吉惡世界20150719(29)

 

▲ 【利吉混同層】說明牌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0)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1)

 

▲ 離開最裡面的觀景平台往回走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2)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3)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4)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5)

 

▲ 入口涼亭內的說明牌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6)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7)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8)

利吉惡世界20150719(39)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0)

 

▲ 離開利吉惡地

於利吉大橋回望…..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1)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2)

 

▲ 利吉大橋的東45鄉道6K里程指標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3)

 

▲ 過利吉大橋的東45鄉道6.5K里程指標處

可以展望卑南溪前方的遼闊惡地景觀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4)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5)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6)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7)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8)

 

▲ 利吉大橋附近有瞭望台

  

利吉惡世界20150719(49)

 

▲ 過利吉大橋的東45鄉道6.5K里程指標

 

 

◎網路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90%89%E6%96%B7%E5%B1%A4

 

利吉斷層:

 

利吉斷層台灣東部利吉層上的斷層,沿海岸山脈西緣(卑南溪東岸)向南延伸為活動斷層中的第二類活動斷層,斷層為逆斷層,下盤在西側,北北東至臺東市北方轉東南走向。臺東鹿野瑞隆台地西側,經延平鄉、卑南鄉至海濱。斜角為向東南傾40-60度。總長約25km

 

 

◎網路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8%A9%E5%90%89%E5%B1%A4

台灣利吉層:

台灣利吉層,沿海岸山脈南段的西麓狹長地帶往北延伸到安通溫泉附近的樂合,長約70km,寬1-3km。

地理:

利吉層屬於混同層的一種,地形上則屬於惡地地形,處於易受地表逕流侵蝕和切割的泥岩層與礫岩層分布區,岩層透水性低,土壤貧瘠,常年無植被覆蓋,而容易因雨崩塌、產生蝕溝。因位處板塊邊界,常有複雜的錯動和剪移、但僅在露頭較好的地方可看到大致層理。他的層面常和剪裂面的方向一致,他的似面狀構造現象的排列則方向隨地而異,具有略呈南北走向與傾角陡峭。厚度為在一〇六一公尺以上。利吉層主體為泥岩,含有多種火成岩與沉積岩塊。其中基性和超基性的外來岩塊,可能來自深海的海洋地殼,稱做蛇綠岩系,大多具有摩擦痕以及剪移和倒轉的現象,直徑由數公分至數公尺不等,少部分岩塊為一平方公里以上。

歷史:

利吉層原分布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海洋沉積物、海洋地殼物質與火山物質,受板塊擠壓上升至大陸地殼之上。為古代海底盆地被擠出地表後所形成。因堆積海底生物遺骸的沈澱泥層,呈青灰色屬蛇綠岩系

 

 

﹝本篇選取照片數:65 張﹞

 

 

20140818 在花東縱谷風光與花蓮光復糖廠勝景中尋訪【打馬燕】 (花蓮光復)

2014.08.18 在花東縱谷風光與花蓮光復糖廠勝景中尋訪【打馬燕】 (花蓮光復)

打馬燕20140818(11)

 打馬燕標高108公尺三等三角點No.4295 (花蓮縣光復鄉)

打馬燕20140818(1)

 順道逛逛光復糖廠

 

    

 

◎2014.08.18:打馬燕,標高108公尺,三等三角點No.4295 (花蓮光復)

 

 

沿著花東縱谷南下尋找【打馬燕】這顆基石前,順道先去台11線旁的光復糖廠逛逛,也不辜負遠道而來的辛苦。只是淋著午後陣雨、逛完糖廠之後,還是找錯地點,還好最後修正路線,直驅私人房舍、穿過庭院繞到屋後,終於找到了被罩起來的三等三角點No.4295基石。找這顆基石,可利用瑞北教會】作為標的,但基石是在教會旁圍牆內,所以找到點位後,還是要繞道私人房舍與其庭院,才能見到這顆花東縱谷中的日本原點基石。還好坐在庭院休息的老人家雖然好像有點重聽,但人很客氣,指示了我們方向,看來他也應該有跟不少來找基石的人接觸過,所以一看到我們、就了解來者何意啊~呵呵。這附近除了有古色古香的光復糖廠,還有美麗的花東縱谷風光,此外打馬燕基石附近也不時有火車奔馳在高架的花東鐵軌上… ,而眼前的一切,也都是長途跋涉而來後,所得到的美麗回饋喔…。

  

 

 

打馬燕20140818(2)

 

 【打馬燕基石前先逛逛附近的光復糖廠

此篇記錄主角雖不是糖廠

還是要先放兩張糖廠片來點綴一下囉…

光復糖廠有不少日式建築

很引人注目…

 

打馬燕20140818(3)

 

 花東鐵路~趁火車飛馳而過時,趕緊按下快門…

 

打馬燕20140818(4)

 

 花東鐵路~又一列火車飛馳而過…

 

打馬燕20140818(5)

 

 【打馬燕基石在私人房舍後面

 

打馬燕20140818(6)

 

 繞過私人房舍後面找基石,抬頭可見【瑞北教會】招牌

 

打馬燕20140818(7)

 

 繞到屋後找到了被罩起來的三等三角點No.4295基石

 

打馬燕20140818(8)

 

 打馬燕,標高108公尺,三等三角點No.4295 (花蓮光復)

 

打馬燕20140818(9)

打馬燕20140818(10)

打馬燕20140818(12)

打馬燕20140818(13)

打馬燕20140818(14)

打馬燕20140818(15)

 

 【打馬燕三等三角點No.4295基石的位置

 

打馬燕20140818(16)

 

 【打馬燕三等三角點No.4295~離開前回復原狀…

 

打馬燕20140818(17)

 

 離開【打馬燕三等三角點No.4295基石,原路繞過房舍… 

 

打馬燕20140818(18)

 

 離開【打馬燕三等三角點No.4295基石,回望私人房舍庭院,基石就在這間房子後面…

 

打馬燕20140818(19)

 

 【打馬燕基石附近的花東縱谷風光

 

打馬燕20140818(20)

 

 瑞北教會~【打馬燕基石在右邊圍牆內

 

 

 

﹝本篇選取照片數:20張﹞

  

20140816 聳立於花蓮平原的美麗小山《美崙山》

2014.08.16 聳立於花蓮平原的美麗小山《美崙山》

美崙山20140817(2)

  翌日(2014/8/17)清晨於海岸山脈北段賀田山山頂俯瞰聳立於花蓮平原的《美崙山》

美崙山20140816(1)

 美崙山公園入口

 

睽違數年的花東登山旅遊兼摸基石之旅

終於再度啟動

這次主要是規劃走花東縱谷(台11線)南下

再順道轉往台東濱海公路(台9線)

探訪雙胞胎基石遺珠《石寧山》之後

續沿台9線一路北返…

 

第一天直接殺到花蓮

先於花蓮市與吉安鄉造訪數座小山與基石

上次錯過的花蓮平原中聳立美麗小山~《美崙山》

還擁有全省少數幾顆的【一等天文點】

這次當然不容錯過…

 

美崙山20140816(2)

 美崙山公園停車場回望公園入口

 

 其實美崙山山頂目前應該有三顆基石可探訪

除了山頂的聯勤測量隊一等內補三角點008號、

亦為一等天文點的主要對象之外

附近尚有稱之為美崙山北峰的日本原點三等三角點771號

還有一顆亦為美崙山北峰的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

所以除了可以參觀昔日為花蓮八景之~八螺疊翠之美崙山風光外

還可順訪美崙山三顆基石

算是很划算的一趟輕鬆愜意行程喔 

 

◎美崙山(米崙山):標高110公尺,聯勤測量隊一等三角點內補008號(一等天文點) 

◎美崙山北峰:標高105公尺,三等三角點771號 

◎美崙山北峰:標高105公尺,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

 

美崙山20140816(3)

 回望美崙山公園入口 

 

17:01 由美崙山公園入口進入停車場後

整裝進入公園

17:30~17:45 登頂聯勤測量隊一等內補三角點008號(一等天文點)

17:48~18:16 尋訪美崙山北峰的三等三角點771號

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

18:26 返回停車場 

 

美崙山20140816(4)

 

 步行進入美崙山生態公園

  

美崙山20140816(5)

美崙山20140816(6)

 

 美崙山生態展示館

  

美崙山20140816(7)

美崙山20140816(8)

美崙山20140816(9)

 

 美崙山森林公園導覽圖

  

美崙山20140816(10)

 

 美崙山森林公園沿途可見到蝴蝶等等生態… 

 

美崙山20140816(11)

美崙山20140816(12)

 

 取小徑上切續行(回望)

  

美崙山20140816(13)

美崙山20140816(14)

美崙山20140816(15)

美崙山20140816(16)

美崙山20140816(17)

美崙山20140816(18)

 

 沿途部分路段有不錯的展望

 

花蓮觀光資訊網所介紹的美崙山公園:

『美崙山聳立於花蓮市平原中,昔日為花蓮八景之-八螺疊翠

海拔高度108公尺,面積五十餘公頃

東臨蔚藍寬闊的太平洋

美崙溪從西蜿蜒流過山腳下

是花蓮縣民晨昏運動健身的好去處』

 

http://tour-hualien.hl.gov.tw/Portal/Content.aspx?lang=0&p=005040001&area=3&id=45

  

美崙山20140816(19)

美崙山20140816(20)

美崙山20140816(21)

美崙山20140816(22)

美崙山20140816(23)

 

 一路往高點上行

 

美崙山20140816(24)

 

 此處附近有美崙山北峰的三等三角點771號

及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

回程再尋找

先繼續上行…

 

美崙山20140816(25)

美崙山20140816(26)

美崙山20140816(27)

 

 抵達高點之休息展望平台

基石立於平台柵欄外的雜草叢生小山頭中

 

美崙山20140816(28)

 

 美崙山山頂展望

  

美崙山20140816(29)

美崙山20140816(30)

美崙山20140816(31)

美崙山20140816(32)

 

 美崙山:海拔110公尺,聯勤測量隊一等內補三角點008號(一等天文點)

旁邊另有一等衛星控制點不銹鋼立牌

  

美崙山20140816(33)

 

 美崙山一等天文點 (聯勤測量隊,民國七十五年)

  

美崙山20140816(34)

 

 美崙山聯勤測量隊一等內補三角點008號被包覆在裡面

跟其它類似基石一樣地留有四個小洞

可讓山友摸到基石及拍拍照

  

美崙山20140816(35)

美崙山20140816(36)

 

 美崙山:聯勤測量隊一等內補三角點008號

  

美崙山20140816(37)

美崙山20140816(38)

美崙山20140816(39)

美崙山20140816(40)

美崙山20140816(41)

美崙山20140816(42)

美崙山20140816(43)

美崙山20140816(44)

美崙山20140816(45)

美崙山20140816(46)

美崙山20140816(47)

美崙山20140816(48)

美崙山20140816(49)

 

 美崙山聯勤測量隊一等內補三角點008號立在山頂休憩平台旁小丘上

 

美崙山20140816(50)

 

 下山時回望美崙山基石所在雜草山丘

 

美崙山20140816(51)

美崙山20140816(52)

美崙山20140816(53)

美崙山20140816(54)

 

 回程尋找三等三角點771號及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

  

美崙山20140816(55)

 

 先發現美崙山北峰的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

  

美崙山20140816(56)

美崙山20140816(57)

  

 繼續尋找三等三角點771號

 

美崙山20140816(58)

 

 找到了三等三角點771號

這顆基石比較少人報導

依前輩資料

此基石是由南方營區移位約550公尺到此的

  

美崙山20140816(59)

美崙山20140816(60)

美崙山20140816(61)

美崙山20140816(62)

美崙山20140816(63)

 

 美崙山北峰的花蓮林區B016大理石柱位於涼亭前方

  

美崙山20140816(64)

美崙山20140816(65)

 

 造訪完三顆美崙山基石後原路下山

  

美崙山20140816(66)

 

 返回美崙山公園入口

  

美崙山20140816(67)

 

 整裝後開車繼續下一個行程(美崙山公園入口) 

 

台灣旅遊景點 – 四方通行介紹的美崙山:

guide.easytravel.com.tw/scenic/919

 

『美崙山又稱為米崙山,位於美崙台地西南方,主要由礫石堆積而成,海拔108公尺。由於美崙斷層系統中越靠東側橫移分量越大,而北端之七星潭高地與南側之美崙山分別向北南不同方向橫移,斷層出露地表的形狀一般不會呈直線,而會有彎曲,因此平移斷層移動時,在斷層轉彎處就會造成斷層兩側地塊產生分離或擠壓,分離的區域就會下陷成湖,擠壓處則會造成隆起形成山脊,美崙山即為兩側帶有橫移份量之界線斷層造成之聚合型楔形橫移斷層之終端轉換平衡的結果。 美崙山所出露之礫岩大多為變質岩,推測在20萬年前台地尚未形成之時,本區域為花蓮溪與美崙溪長期沖積而成的沖積扇,在造山運動的作用下,使美崙斷層被民意斷層切成東西兩側而隆起形成今日的樣貌。 美崙山座落於花蓮市東方,極易抵達,猶如花蓮市的看家山及重要地標;山腰上規劃為美崙山生態公園,園區內蘊含多種植物,是花蓮人享受寧靜、散步、運動健身、賞景、探索自然之處,亦可俯瞰花蓮市區、遠眺花蓮群山,與花蓮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美崙山20140816(68)

 

 離開聳立於花蓮平原的美麗小山《美崙山》

於夜幕低垂、下著綿綿細雨的天候中

繼續花蓮基石之旅…

 

美崙山20140817(1)

 

  翌日(2014/8/17)清晨於海岸山脈北段賀田山山頂

俯瞰聳立於花蓮平原的美麗小山 —《美崙山》

 

 

 

﹝本篇選取照片數:70 張﹞

 

20140817 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的完美停泊點~【花蓮山】

2014.08.17 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的完美停泊點~【花蓮山】

花蓮山20140817(11)

  花蓮山~由黃昏景致漸漸走入夜幕低垂時刻…

花蓮山20140817(21)

  花蓮山:標高77公尺,三等三角點728號,另有一顆中央研究院三角點 (花蓮壽豐)

 

 花了一整天時間由天未亮砍路攻上賀田山

直至將近黃昏時刻才由月眉山漫步走回北月眉山叉路前方不遠處的停車處

完成意外的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

 《賀田山、北月眉山、月眉山北峰及小百岳月眉山》四個基點之後

最後一站就是讓人身心可以得到盡情舒緩的【花蓮山】了

 

 

【花蓮山行程記錄】

完成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 《花蓮山、賀田山、北月眉山、北月眉山南峰、月眉山》之後,開了十幾公里月眉產道回到台11線、取左再次回到花蓮山叉路,於黃昏時刻穿過狹窄的荒廢小路、磨著夾道植物直接行車約0.58K至路底廢棄軍營,基石就立於營舍左(北)側約2公尺的草地上。花蓮山,也同樣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標高77公尺,三等三角點728號基石。據說這一顆基石原本由山友保管,好像才搬回來重立沒有多久,另外附近草叢中還有一顆70年8月中央研究院三角點(資料上是寫為No.137,實際看起來比較像是No.132,待確認),也順利摸到今日第五及第六顆基石。花蓮山的視野極佳,在此處登高欣賞黃昏的花蓮及太平洋景致,一直到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的美麗夜景出現…,而這也是辛苦一天後莫大的享受…。巧合的是這一晚住宿於花蓮吉安,翌日清晨窗外晨光照耀下的遠處連綿山巒,竟就是今日讓人雙眼雙手雙腳也不信的意外之旅?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 《花蓮山、賀田山、北月眉山、月眉山北峰、小百岳No.90月眉山》的連綿山頭呢…。

 

花蓮山20140817(1)

 

 完成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

《賀田山、北月眉山、北月眉山南峰、月眉山》之後

開了十幾公里月眉產道回到台11線

取左再次回到花蓮山叉路 

 

花蓮山20140817(2)

 

  於黃昏時刻穿過狹窄的荒廢小路

磨著夾道植物直接行車約0.8K至路底廢棄軍營 

 

花蓮山20140817(3)

 

  基石就立於營舍左(北)側約2公尺的草地上

  

花蓮山20140817(4)

 

  花蓮山:標高77公尺,三等三角點728號,另有一顆中央研究院三角點

  

花蓮山20140817(5)

花蓮山20140817(6)

花蓮山20140817(7)

花蓮山20140817(8)

花蓮山20140817(9)

花蓮山20140817(10)

花蓮山20140817(12)

花蓮山20140817(13)

花蓮山20140817(14)

花蓮山20140817(15)

 

花蓮山20140817(16)

 

 花蓮山登頂合照 

 

花蓮山20140817(17)

 

   據說這一顆基石原本由山友保管

好像才搬回來重立沒有多久

  

花蓮山20140817(18)

花蓮山20140817(19)  花蓮山20140817(20)

花蓮山20140817(22)

 

 另外附近草叢中還有一顆70年8月中央研究院三角點

(資料上是寫為No.137,實際看起來比較像是No.132,待確認)

也順利摸到今日第五及第六顆基石

  

花蓮山20140817(23)

花蓮山20140817(24)

花蓮山20140817(25)

花蓮山20140817(26)

花蓮山20140817(27)

花蓮山20140817(28)

花蓮山20140817(29)

花蓮山20140817(30)

花蓮山20140817(31)

 

 花蓮山的視野極佳

在此處登高欣賞黃昏的花蓮及太平洋景致

一直到夜幕低垂、華燈初上的美麗夜景出現…

而這也是辛苦一天後莫大的享受…

 

▲ ▲ 沒法拍出完美夜景照片

就意思意思拍個氣氛囉…

 

▲ ▲   眺望花蓮吉安夜景

  

花蓮山20140817(32)

 

  眺望花蓮吉安夜景

 

花蓮山20140817(33)

花蓮山20140817(34)

花蓮山20140817(35)

 

  眺望花蓮大橋

 

花蓮山20140817(36)

花蓮山20140817(37)

 

 19:27 再度開0.8K左右的廢棄軍營小車道

返回台11線叉路口

準備到花蓮市找個過夜的地方…

 

花蓮山20140817(38)

 

  20:02 在花蓮吉安眾多的平交道之一等候

今天才深刻覺得這裡的平交道真多呀

 

花蓮山20140817(39)

 

 巧合的是這一晚找到的住宿地點位於花蓮吉安

明天窗外的景致將令人意外又驚喜…

 

花蓮山20140817(40)

 

 在花蓮吉安買晚餐

一不小心就逛到人潮洶湧的一處夜市

應該就是地圖上標示的【自強夜市】吧

 

花蓮山20140817(41)

花蓮山20140817(42)

 

 翌日清晨窗外晨光照耀下的遠處連綿山巒

竟就是今日讓人雙眼雙手雙腳也不信的意外之旅~

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

《賀田山、北月眉山、月眉山北峰、小百岳No.90月眉山》的連綿山頭呢…

 

花蓮山20140817(43)

 

  海岸山脈北段《賀田山、北月眉山、月眉山北峰、月眉山》連綿山頭

 

花蓮山20140817(44)

 

  花蓮山獨立山頭(左)及

海岸山脈北段《賀田山、北月眉山、月眉山北峰、月眉山》連綿山頭(右)

  

花蓮山20140817(45)

 

  花蓮山獨立山頭(左)及

海岸山脈北段《賀田山、北月眉山、月眉山北峰、月眉山》連綿山頭(右)

  

 

﹝本篇選取照片數:45 張﹞

 

 

20140817 《小百岳No.90~花蓮月眉山【2】》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初航記

2014.08.17 小百岳No.90~花蓮月眉山【2】》岸山脈北段小縱走初航記

月眉山20140817(63)

 

  月眉山山頂全貌

 

 月眉山:標高614公尺立有一等三角點,位於花蓮縣壽豐鄉 

 

月眉山20140817(65)

 

 

 

◎網路資料來源(歐都納小百岳網站)
http://taiwan100mt.com/mountain.php?mountain=90

『月眉山又名米棧山,隸屬花蓮縣壽豐鄉;西隔花蓮溪與中央山脈相望,東臨太平洋,是海岸山北起花蓮溪以南的第一座一等基點山峰。早期全山荒蕪難行,近年林務局闢建寬廣的月眉山步道,坡度和緩,登山山友有如過江之鯽。步道總長4.8公里,三角點正巧位於途中2.4公里處,值得一探。登頂途中,太平洋海天一色及花東縱谷平疇綠野、白鷺點點盡入眼簾,景緻美不勝收!惟沿途樹蔭較少,夏季酷熱難當,須做好防曬。

◎登山交通:開車╱由台9線至壽豐後,轉往怡園渡假村方向,過米棧大橋左轉193縣道,於標示32.7K處右上5.15K即南段入口;前行約4.2公里至稜上林務局標示牌,即為登山口。或由台11線右入海岸山脈稜脊產道,經遠雄悅來飯店到達北段入口。

搭車╱可搭花蓮客運往月眉國小站下車,再步行至登山口。』

 

月眉山20140817(61)月眉山20140817(62)

 

 月眉山登頂合照

 

花蓮月眉山被列為台灣小百岳編號90號

 

  月眉山20140817(64)  

 

 在月眉山山頂休息好久

睡吊床

躺木椅

大夥累的人仰馬翻頂

掌握時間拼命休息…

 

14:58 整裝準備原路下山了

 

月眉山20140817(66)

月眉山20140817(67)

月眉山20140817(68)

月眉山20140817(69)

月眉山20140817(70)

月眉山20140817(71)

 

 

 15:09 再怎麼依依不捨

也要離開月眉山

下山囉…

 

月眉山20140817(72)

月眉山20140817(73)

月眉山20140817(74)

月眉山20140817(75)

月眉山20140817(76)

月眉山20140817(77)

月眉山20140817(78)

月眉山20140817(79)

月眉山20140817(80)

月眉山20140817(81)

月眉山20140817(82)

月眉山20140817(83)

月眉山20140817(84)

月眉山20140817(85)

月眉山20140817(86)

月眉山20140817(87)

月眉山20140817(88)

月眉山20140817(89)

月眉山20140817(90)

月眉山20140817(91)

月眉山20140817(92)

月眉山20140817(93)

 

 16:07 返回月眉山北側登山口

 

月眉山20140817(94) 月眉山20140817(95)

 

 16:07 月眉山北側登山口旁的電桿編號

~ 哈囉高支#135-21

 

月眉山20140817(96)

月眉山20140817(97)

月眉山20140817(98)

月眉山20140817(99)

月眉山20140817(100)

月眉山20140817(101)

月眉山20140817(102)

月眉山20140817(103)

 

 17:23 回經北月眉山南峰掛有路條之登山口

 

 

月眉山20140817(104)

月眉山20140817(105)

 

 17:24 回經北月眉山南峰自行決定的登山口

 

 

月眉山20140817(106)

月眉山20140817(107)

月眉山20140817(108)

月眉山20140817(109)

月眉山20140817(110)

月眉山20140817(111)

 

 17:56 漫步返回停車處

  

月眉山20140817(112)

 

 18:12 開車回台11線途中

再次經過賀田山登山口

 

月眉山20140817(113)

 

 18:19 俯瞰遠雄海洋世界

 

月眉山20140817(114)

月眉山20140817(115)

月眉山20140817(116)

月眉山20140817(117)

月眉山20140817(118)

月眉山20140817(119)

 

 18:23 遠雄悅來大飯店指標

  

月眉山20140817(120)

 

  18:24 返回台11線

左轉經9K里程標示處

繼續探訪今天最後一座美麗的山頭~花蓮山

 

花蓮山,也同樣位於花蓮縣壽豐鄉

標高77公尺,三等三角點728號基石

據說這一顆基石原本由山友保管

好像才搬回來重立沒有多久

另外附近草叢中還有一顆比較少人提及的三等內補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