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13 到此洗塵心~【大崎棟步道、大山背山、櫻花步道】霧雨行

 

日期:2011.11.13 (日)

天氣:濃霧、濛濛細雨

 

常在北部郊山各處走動的人,一定會在山徑中看過一句話

【登高非避世  到此洗塵心】

 

今天  在來過多次的大山背山

全程濃霧  不時下著小雨

繞行一圈  卻剛好不用撐傘

讓近來紛擾不安的塵心 

一路沈浸在濕溼涼涼的森林浴裡

 

在濃的化不開的霧氣中  慢慢洗滌著一顆心...

 

 

11:50 近日天氣不佳  眺望大山背山 早已被濃霧籠罩

 

竹34線的古廟~樂善堂,是一般訪客來此登大山背山的起點 (GPS h432m)

 

樂善堂簡介

 

樂善堂左側產道,可開車直抵大山背山附近的天壇寺(路窄不易會車),不消幾分鐘即可登頂

 

樂善堂前廣場

 

樂善堂前本有極佳眺望視野,出發時還有一點矇矓展望,繞行一圈後則早已被濃霧完全遮蔽

 

13:56 午餐後整裝啟登,取面對樂善堂的右側大崎棟桐花步道入口上登

 

回望大崎棟桐花步道入口

 

步道旁的荒廢古厝

 

涼亭  下方即樂善堂的左側步道入口 (GPS h465m)

 

拈花惹草

 

(台灣油點草)

(台灣油點草)

 

高頂農莊也已在濃的化不開的雲霧中了

(鄧麗君的大伯~大鄧伯花)

(大鄧伯花廊)

(高頂農莊之大旗崠古道地圖)

 

(九重葛花道)

(小黑人!)

(聖誕紅)

 

14:23 橫越高頂農莊步道上方馬路 (GPS h535m)

(冷飯藤)

(步道旁冷飯藤)

 

14:51 一路直行陡上步道後山徑左折(回望) (GPS h627m)

 

14:58 休憩平台 (GPS h636m) 

(蟲蘡)

(一粒一小蟲)

 

轉個彎後即將登頂


 

15:18 登頂大山背山

大山背山  標高705公尺  三等三角點五號早已遺失

(民國84年來訪時,就已來晚好多步...,已找不到三等原點基石了)

千岳俱樂部2007.01.06另立有新的三等三角點五號基石

(GPS h693m 262152 2732313)

(銅標N911控制點)

 

兩位小朋友看啥?

 

原來是牠!

(千岳俱樂部2007.01.06另立的新基石)

 

(台灣何首烏)

   大山背山登頂合照

 

沒想到今天霧雨中登頂者還不少...

 

15:42 原本想原路走大崎棟步道下山,把大夥叫回來改走產道下山

(內政部 N911 控制點)

 

15:46 正式下山囉

(大“旗”崠?!)

大山背山,又名大旗崠

登山口標示的【大崎棟桐花步道】,也就是所謂【大旗崠步道(大旗崠古道)】

果然濃霧裡揚起一支“大旗”?!

 

行車終點~天壇寺

早年來此遊客不少  可停車天壇寺內廣場

近年不知為何  天壇寺總是大門深鎖...

 

16:07 取產道左側叉路的櫻花步道緩上繞回大崎棟步道

 

回望櫻花步道叉路口

 

緩上櫻花步道

 

濃霧中蕭瑟的櫻花步道

 

16:18 由櫻花步道一路上坡接回大崎棟步道

 

回望櫻花步道與大崎棟步道叉路口

 

16:19 再次經過休憩平台

(白匏子)

 

16:29 尚未開放的新建涼亭

 

16:32 步道途中橫越小產道

 

(裡白楤木)

裡白楤木  五加科(Araliaceae)  刺蔥屬(Aralia)
別名:裡白蔥木、裏白蔥木、裏白楤木、楤木、刺楤、白刺楤、臺灣楤木
原產地:台灣、琉球、菲律賓

 

 

16:35 橫越高頂農莊上方馬路

若不走櫻花步道  產道下行由此條叉路繞行接回大崎棟步道應該更快

 

16:44 返回竹34線登山口上方涼亭

 

16:57 暫歇後漫步回到樂善堂附近竹34線旁涼亭 

 

17:05 開車賦歸 

 

結束一趟輕鬆愜意的.....到此洗塵心~【大崎棟步道、大山背山、櫻花步道】霧雨行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3)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3)

 

 

( 霞山、麥巴來山登山口回望霞喀羅古道約4.95K處  )

( 12:37 經5K里程指標 GPS h2033m)

 

( 記得去年還未有此木梯 )

( 12:52 經6K里程指標 GPS h1970m )

 

( 楢山(青山)駐在所前的駁崁 )

( 13:00~13:08 抵達楢山駐在所(青山派出所) )

楢山駐在所遺址,基地約610.21坪,標高1980公尺

楢山駐在所,設於大正11年(西元1922年),位於霞喀羅大山向東延伸的凸稜間,因附近盛產椎茸,原名為「椎山」,但當年筆誤寫做「楢山」。國民政府接收使用,改稱「青山駐在所」,直到民國58年,因房舍年久失修,不堪使用而裁撤。

 

 

 

 

( 松針地毯大道 )

 

 

( 13:20 經7K里程指標 GPS h1881m )

 

 

( 13:27 經殼斗科說明牌 )

( 13:33 經7.5K里程指標 )

 

( 13:48 經8K里程指標 GPS h1810m )

( 霞喀羅古道8K里程指標路段 )

 

( 14:02 經9K里程指標 GPS h1718m )

( 繩索吊橋 )

 

( 令小朋友又怕又愛的有趣繩索吊橋 )

 

 

 

( 14:15 經9.5K里程指標 GPS h1699m )

( 黃花鳳仙花 )

 

 

( 巴氏鐵線蓮 )

( 黃裙竹蓀 )

 

( 14:43 經10K里程指標 GPS h1690m )

( 朝日駐在所遺跡 GPS h1690m )

朝日駐在所,基地約738.4坪,標高1720公尺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43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1)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54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2)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79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4)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1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2)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2)

 

霞喀羅古道: 全長23公里

藍色高度:參考山友記錄及說明牌整理

紅色高度:GPS實測記錄整理

0K          清泉石鹿端起點 (h1680m)h1685m
1K 
→           羅山林道南線叉路(麥巴來山登山口) h1714m
1.3K       田村駐在所(高橋遺址) (h1760m) h1752m 
3.05K     霞喀羅大山及佐藤山登山口(右) (h2020m) h1990m (霞喀羅大山:h2234m、佐藤山:h2332m)
4.95K     麥巴來山及霞山登山口(左) h2040m
6.4K       楢山駐在所 (h1980m) h1937m
10K        朝日駐在所 (h1720m) h1690m
10.2K     小溪水源
→          霞喀羅大橋 h1650m
11.7K     白石駐在所 (h1629m) h1623m
13.2K     白石吊橋 (h1290m) h1306m
16.05K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h1335m) h1354m (布奴加里山:h2125m)
16.5K     馬鞍駐在所 (h1410m) h1434m
18.5K     粟園駐在所 h1416m
→          木炭窯 h1406m
22.0K     尖石養老端叉路登山口 h1264m (23K 終點:h1295m)

 

 

 

( 霞喀羅駐在所(石鹿派出所) )

民國78年廢除派出所後而遺留至今

( 霞喀羅(石鹿)派出所: 基地約250坪、 標高1680公尺 )

( 過石鹿後往霞喀羅古道登山口小車道 )

( 兩週前的健行路線:養老~白石吊橋 )

( 今日健行路線:石鹿~白石駐在所(薩克亞金) )

( 大本山梗菜 )

( 小木通 )

( 石鹿端0K里程標示的霞喀羅古道起點登山口 )

( 霞喀羅古道美麗寬大柳杉林步道 )

 

( 青斑蝶 與 黃花三七草 )

( 09:59 經1K里程指標 GPS h1702m )

( 棣慕華鳳仙花 )

( 羅山林道叉路)

立有指標【直往霞喀羅大山登山口2.55K、回往石鹿登山口1K、左往羅山林道1K】

 

 

田村台  基地約1800坪  標高1760~1810公尺

 

『田村台駐在所,設置於大正11年(1922年),駐在所西側小山丘設有四門大砲,附近霞喀羅群四社都在砲火射程範圍內。由此地出發,另有一條「鹿場連嶺警備道路」,因此,田村台駐在所為一戰略要地。當年的基址面積達1,800坪,占地面積較廣,沿線駐在所的員警,都曾到此參加劍道比賽。在昭和年代,此地更成為了「山野調查」與「登山健行(大霸線)」所必經的重要休憩點,設有「酒保」供應所需糧食,以及生活物資等,可見當年的繁榮景象。 如今除駐在所大門坡道,及門前兩側的石砌駁坎依舊佇立外,周遭則是柳杉林立,大部份的基址已隱沒於荒堙漫草中。』

 

( 田村台駐在所遺址 )

 

( 陽光下燦爛的黃三七草小黃花佈滿山徑兩旁 )

( 10:37 經2K里程指標 GPS h1841m )

( 10:41~11:15 【霞道楓情】休息站 )

( 巨大楓樹枝葉間垂掛交配的曙鳳蝶 )

( 準備陡上一段石階路前的路 旁指標 )

【直往霞喀羅大山登山口 2K 40分、回往石鹿登山口 1.55K 30分】

( 高遶路段 )

 

( 高遶路段木梯 )

( 眺望樂山(鹿場大山)軍事基地 )

 

( 11:51 經3K里程指標 GPS h1990m )


( 霞喀羅大山登山口 GPS h1990m )

霞喀羅大山,又稱石鹿大山,標高2234公尺

立有三等三角點No.6240基石

另有山字森林三角點及頭前溪保護區界石柱

 

( 回望霞喀羅大山登山口 )

已攀登過霞喀羅大山三回

這趟就過門不入了

( 過霞喀羅大山登山口的陡下木梯 )

( 古道兩旁滿滿的高山藤繡球花 )

( 古道途中仍不時可見古老電線桿 )

( 12:17 經4K里程指標 GPS h2015m )

( 一段既寬敞又舒服的平緩古道路段 )

( 古道若無橋樑搭建 勢必難以一路挺進 )

 

 

( 悠悠霞喀羅古道 )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43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1)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54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3)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0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4)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1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4)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4)

 

( 路左朝日駐在所遺跡 )

( 朝日駐在所遺跡之前的黃花鳳仙花道 )

( 木橋下的水源 )

( 木橋下的水源 )

( 14:49 霞喀羅吊橋 GPS h1650m )

( 霞喀羅吊橋 )

( 14:56 經11K里程指標 GPS h1631m )

( 15:02 經11.5K里程指標 GPS h1624m )

( 15:06 抵達今日終點~霞喀羅古道11.7K處的白石駐在所(薩克亞金) )

 

白石駐在所廣場上的兩棟木造房舍

不是日據時期的舊屋

而是國民政府在原址上改建的房舍

改稱白石派出所

之前看MIT台灣誌印象中為破舊景象

今日觀之  建築近期應曾重新翻修過

( 白石駐在所,基地約佔地2,510.27坪,標高1629公尺 )

 

『白石又稱薩克亞金,泰雅族語Sakayachin意指可用做磨利刀鋒的亮白石頭。在1917年(大正六年)與1920年(大正九年)兩次霞喀羅群與日警的嚴重衝突之後(即所謂「霞喀羅事件」),薩克亞金社基於血親同盟的關係,曾展臂容納來此避難的部份霞喀羅群族人。而此處在警備道開通後更被日人視為重要的戰略據地,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設置薩克亞金駐在所,除辦公廳與宿舍之外,在東翼小丘上設有砲台、西側設有瞭望台,原基地四週並設有削尖木椿與夯土雙層圍牆,可謂戒備森嚴。自1926年「鹿場連嶺道路」系統完成之後,此地成為通往檜山方向的起點,與田村台並列為當時登山健行的重要驛站。國民政府於36年接收後改稱「白石派出所」,直至民國78年隨著最後一名駐警的離開,而正式終結了這條舊道的警戒色彩,取而代之的是行旅山間的人們休憩落腳處。』

 

『霞喀羅(Syakaro)一詞,在泰雅族語是「烏心石」的意思,因為這片頭前溪的上游流域盛產這種材質堅硬的樹木,約在250年前有一支泰雅族人從尖石鄉遷入當地,便以此為棲身之地,並用來為部族命名。』

霞喀羅事件,是台灣總督府推行五年理蕃事業中,最早期的武力衝突,也造成泰雅族抗日軍,在廣闊的山林戰場上,流離失所,留下了斑斑血跡.....。

『日治時代「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的開闢是起源於大正6年(1917年)的霞喀羅事件及大正9年(1920年)的第二次霞喀羅事件。當時,日本政府有感於霞克羅群及金納基群是最難征服的族群,因此在追擊霞克羅原住民的同時,於大正10年,開始開鑿霞喀羅警備道及薩克亞金警備道,沿途並設置密度冠於全台的警官駐在所。(平均每隔2.4公里設一個駐在所).....』

﹝霞喀羅事件﹞參考:
http://www.yamalin.com.tw/mumuyama/002-index.php?id=pintriqan001

 

 

霞喀羅古道有著前人的斑斑歷史軌跡

今日則是我們欣賞大自然美景與感受歷史氣氛的一趟豐富行旅...

 

 

 

 

 

( 觀音蘭 )

 

 

 

白石駐在所說明牌

【回往石鹿步道入口12K6Hr、左往養老步道入口 10K3Hr】

( 續行山路左折陡下、約1.5K經見返下至白石吊橋 )

( 15:27 原路折返 )

 

 

( 15:46 通過霞喀羅吊橋 )

 

 

( 16:10 通過繩索吊橋 )

( 公穗花蛇菰 )

( 母穗花蛇菰 )

( 18:01 經4K里程指標 )

全體在此戴上頭燈

螢火蟲也開始提燈出來了

( 戴上頭燈後摸黑續行 )

( 【霞道楓情】休息站 )

( 羅山林道叉路 )

( 寬大的霞喀羅古道不怕摸黑~好像每次來都要摸黑而回 )

    

( 19:22 返抵石鹿登山口 )

( 霞喀羅古道0K里程指標木樁 )

準備回程按慣例順道在清泉泡一下溫泉

讓雙腳好好消除一日奔波的疲累

...........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43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1)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54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2)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79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3)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0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1)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田村台~楢山~朝日~白石】

日期:2011.10.8 (六)
天氣:晴轉陰
成員:一家四口

本來聽到北部山區也在豪雨特報範圍,一顆想奔向古道的幽幽心靈,就變得有些憂心了。但探訪霞喀羅古道十數載,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卻是心中一直憧憬的一幕畫面、然而卻總是一直無緣。喜歡古道一路上的氛圍,每一幕、每一刻都是令人觸及心靈深處的感動,而這份幽情、希望在人馬雜沓的楓紅季節來臨之前,能夠一償宿願...。

06:45 出發。
07:28 接台三線右轉南下,再左轉122縣道(南清公路)。
08:06 車行南清公路約25公里、過48K里程標示後,遇叉路、取左下往清泉。
08:10 清泉公共溫泉叉路,取右往霞喀羅古道一路繼續奔馳。這一條路比十幾年令人一路心驚膽顫的顛簸碎石子路況,相對已好走太多了。(h618m)
08:40 續行約10公里、經石鹿派出所遺址,暫停覽景憑弔,去年也在此拍了一些相片,還沒整理、卻又再度造訪了。(h1403m)
09:01 再行約3.5公里,抵達石鹿端0K里程標示的霞喀羅古道起點登山口(車程76.5公里,跟去養老登山口距離差不多,感受卻很不同)。最後這一段比較難行,尤其終點前約1.8K處的路基淘空段、時好時壞,需小心翼翼、以策安全。賞楓旺季,人車問題難解。(h1571m)
09:31 整裝後啟步,登山口附近的鐵線蓮,讓人驚豔。剛才終點前100公尺遇到3部中巴,看來今日古道不寂寞。
09:56 一路黃花三七草的小黃花盛開迎賓,也有巴氏鐵線蓮的倩影,夾雜在冷飯藤之間的“小西瓜”也惹人注目。
09:59 經1K里程指標。一路總感覺有便便味陣陣傳來,其實不是那位缺德山友、隨處便便,就是那一路的迎賓黃花三七草小黃花所散發的“花香”。難怪小黃花越多越燦爛,味道也越濃越難聞。(h1702m)
10:09 羅山林道叉路。指標【直往霞喀羅大山登山口2.55K、回往石鹿登山口1K、左往羅山林道1K】,這個指標與木樁里程標示明顯有些差異。(h1714m)
10:18 田村台駐在所。以前仔細憑弔過好幾回,路還很長、說明牌看一看後,繼續向前挺進。(h1728m)
10:23 經1.5K里程指標,遇到二位女山友折返。她們準備回登山口搭乘中巴轉往尖石養老、接駁一路走到養老的其他隊友。有接駁車、卻放棄了讓我們渴望而難以安排的連走機會,心中也為她們感覺可惜!
10:33 這裡同樣有山白蘭點綴山徑,但沒有養老端壯觀盛放。
10:37 經2K里程指標。(h1841m)
10:41~11:15 【霞道楓情】休息站,楓紅季節由此一路將是“楓景”不斷。今天為了節省時間,準備了飯糰作為午餐,趁飯糰還熱呼呼,就在這裡提早午餐。沒想到剛才錯過曙鳳蝶一閃而逝美麗身影,而現在就有兩隻曙鳳蝶在我們頭頂巨大楓樹枝葉間垂掛交配,為此又把背包放下,再多待一會觀察,但路還很長,還是不得不依依不捨離去。(h1874m)
11:19 陡上一段石階路,石階旁指標說明【直往霞喀羅大山登山口 2K 40分、回往石鹿登山口 1.55K 30分】。剛剛才經過 2K里程木樁指標,所以兩種指標明顯標示有異。(h1900m)
11:22 山徑左折之字而上,去年此處楓紅甚美。(h1920m)
11:28 高遶路段。地上一堆被割斷的路條,看起來反而零亂不堪。(h1958m)
11:32 經1.5K里程指標處開始陡上木梯,手腳並用一路攀爬,抵達上方平緩山徑。(h1972m)
11:34 高遶路段高點,山徑轉為下坡。(h1980m)
11:42 緩上坡,路旁有咬人貓。(h1970m)
11:45 棣慕華鳳仙花的小紫花滿佈山路邊。(h1974m)
11;49 鞍部空地,去年這裡可是人馬雜沓。左側小山頭應是地圖上所標示海拔2051公尺、無基石的石鹿大山。
11:51 經3K里程指標。(h1990m)
11:52 經路右霞喀羅大山(石鹿大山、標高2234公尺)登山口(h1990m)。續行一段平緩山路,陡下木梯之後, 就是一段既寬敞又舒服的平緩古道路段。(h1987m)
12:00~12:02 過長橋。兩旁滿滿的高山藤繡球花。
12:06 經3.5K里程指標。(h2000m)
12:17 經4K里程指標。(h2015m)
12:26 經4.5K里程指標。(h2032m)
12:33 經路左霞山、麥巴來山登山口。續行緩下。(h2040m)
12:37 經5K里程指標。(h2033m)
12:44 經5.5K里程指標。(h2002m)
12:52 經6K里程指標。(h1970m)
12:59 右側駁崁入口。去年已入內參觀過,今天時間緊迫,不再進入憑弔。(h1940m)
13:00~13:08 抵達楢山(青山)駐在所,說明牌上標示海拔1980公尺。此處是去年連登霞喀羅大山的行程折返點,也是登山口說明牌建議一日遊的折返點。(h1937m)
13:11 觀察路旁小野蘭後,經6.5K里程指標。(h1928m)
13:20 經7K里程指標。(h1881m)
13:25 跨過溪溝路。
13:27 經路左殼斗科說明牌。(h1858m)
13:33 經7.5K里程指標。媽咪在後頭欣賞台灣胡桃。再度聽見遠方山羌叫聲。(h1857m)
13:43 木橋前遇到一位獨行男山友已由白石吊橋折返,速度真快,應該很早就出發吧。
13:48 經8K里程指標。(h1810m)
13:55 經8.5K里程指標。(h1754m)
14:02 經9K里程指標。(h1718m)
14:05~14:09 通過一座有趣的繩索吊橋(約9.1K里程)。(h1707m)
14:13 續行上坡路經木橋,荒湮蔓草間平台上、突兀地設有一張椅子。山徑由此左折,是全程最不清楚的一小段路。續行通過上坡木橋,路況再趨平緩。
14:15 經9.5K里程指標。(h1699m)
14:15~14:22 喜見山徑兩旁成群令人驚豔的黃花鳳仙花。過木橋後仍是成群黃花鳳仙花,當然要好好欣賞一番,不過要注意夾雜其間的咬人貓。(h1700m)
14:30~14:37 賞花後才要續行,兩個小朋友突然自前方往回竄逃,原來前方山路中間有一群應是覓食的蜂群,體型不大不小,還會像巡邏蜂般挑釁人。猶豫片刻,決定分批靠右一個個噤聲慢行通過,還好沒事,差點被這群意外出現的不明蜂類壞了好事。
14:41 路旁一朵黃竹蓀。(h1698m)
14:43 經10K里程指標,隨即抵達路左朝日駐在所遺跡,說明牌上標示海拔1720公尺。(h1690m)
14:47 過橋,有水源可取用。(h1669m)
14:49 續行通過霞喀羅吊橋(約10.4K里程)。(h1650m)
14:52 經10.5K里程指標。(h1639m)
14:56 經11K里程指標。(h1631m)
15:02 經11.5K里程指標。(h1624m)
15:06 走了11.7公里的霞喀羅古道後,終於抵達今日終點~白石駐在所(薩克雅金)。續行山路左折陡下、約1.5K經見返下至白石吊橋,但這段路需陡下約300多公尺,一往一返應該會是古道最累人的一段路,還好半個月前已參觀過白石吊橋,今日至此為止,不留遺憾。見返駐在所應該也跟石楠駐在所、松下駐在所一般,已隱沒在荒煙蔓草中了吧。說明牌【回往石鹿步道入口12K6Hr、左往養老步道入口 10K3Hr】,回去還要6小時,真嚇人!沒想到今天終於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卻只能稍作停留,有點遺憾,還真想在這裡住一晚呢。(h1623m)
15:27 時間不多,原路折返。
15:39 經11K里程指標。
15:46 通過霞喀羅吊橋。
15:51 經10K里程指標的朝日駐在所。
16:01 又看見另一種小野蘭,光線昏暗花又小,很難拍照。續行經9.5K里程指標。
16:10 通過繩索吊橋。
16:12 經9K里程指標。山徑旁不少穗花蛇菰,公的母的都有。
16:20 經8.5K里程指標。
16:24 小朋友要媽咪噴灑隨身所帶噴劑,果然馬上見效、雙腿酸痛立刻消除。
16:30 經8K里程指標。
16:37 遇到山友返程處,卻已經相隔三個小時了。
16:39 經7.5K里程指標。(h1825m)
16:52 經7K里程指標。
17:02~17:15 楢
山駐在所(青山),暫歇、點心時間。這裡山深路遠,駐在所卻是民國58年才裁撤,令人難以想像當年景況。(h1937m)
17:25 經6K里程指標,樹林間古道光線昏暗,但約略可見天空呈現火紅色彩。半個月前少走了﹝1.5公里 X 2﹞,造就了今天得多走﹝11.7公里 X 2 ﹞的古道,但山不會虧待人,每一趟都不會讓人白走的。
17:45 經5K里程指標。路上偶爾有一絲絲霧雨。
17:49 經霞山叉路。(h2040m)
18:01 經4K里程指標。全體戴上頭燈。螢火蟲也開始提燈出來了。(h2016m)
18:12 經3.5K里程指標。
18:17 陡上木梯。
18:20 經霞喀羅大山登山口。(h1996m)
18:22 經3K里程指標。對面的樂山(鹿場大山)山頂的軍事建築,夜晚燈火通明的樣貌,真像一架飛在半空中的飛碟。
18:43 指標【回往霞喀羅大山登山口 2K 40分、直往石鹿登山口 1.55K 30分】處。(h1906m)
18:47 經2K里程指標,剛剛的1.55K立刻讓人空歡喜一場,距離反而又增加了。(h1866m)
18:56 經1.5K里程指標。
19:01 經田村台。(h1752m)
19:04 經羅山林道叉路。(h1744m)
19:06 經1K里程指標。(h1735m)
19:14 經0.5K里程指標。(h1697m)
19:22 終於返抵石鹿登山口,近12公里的最後2K卻要下降一半的高度,也令雙腳感到疲累呀。霞喀羅古道0K里程指標木樁躲藏在平台側邊角落,去年登山口平台上還有工作人員搭著營帳。(h1685m)
19:35 開車賦歸。登山口附近除停有早上就看見的一輛貨車外,另停有一輛休旅車,最後一輛卻是一部中巴,讓人有點疑惑,車上的人去了那裡呢。狹窄的小車道上開了一段距離後,竟有一輛貨車迎面開上來,大家嚇了一跳,還好會車地點剛好有個小空地。
19:55 經石鹿駐在所,路況轉好,心情也安了。(h1538m)
20:22~21:05 回到清泉,按慣例泡一下溫泉,讓雙腳好好消除一日奔波的疲累。(h618m)
21:48 接台三線。
22:30 抵家。

註:括弧內高度為GPS測量高度

 

 

霞喀羅古道: 全長23公里

藍色高度:參考山友記錄及說明牌整理

紅色高度:GPS實測記錄整理

0K          清泉石鹿端起點 (h1680m)h1685m
1K 
→           羅山林道南線叉路(麥巴來山登山口) h1714m
1.3K       田村駐在所(高橋遺址) (h1760m) h1752m 
3.05K     霞喀羅大山及佐藤山登山口(右) (h2020m) h1990m (霞喀羅大山:h2234m、佐藤山:h2332m)
4.95K     麥巴來山及霞山登山口(左) h2040m
6.4K       楢山駐在所 (h1980m) h1937m
10K        朝日駐在所 (h1720m) h1690m
10.2K     小溪水源
→          霞喀羅大橋 h1650m
11.7K     白石駐在所 (h1629m) h1623m
13.2K     白石吊橋 (h1290m) h1306m
16.05K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h1335m) h1354m (布奴加里山:h2125m)
16.9K     馬鞍駐在所 (h1410m) h1434m        ﹝17.2K 新坍方﹞
18.5K     粟園駐在所 h1416m
→          木炭窯 h1406m
22.0K     尖石養老端叉路登山口 h1264m (23K 終點:h1295m)

 

註:大致依實際所見估算里程,與馬鞍駐在所等處設立圖示所標里程累計似有差異(若有誤再修正)。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上)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7

 

 

(石鹿)

(霞喀羅古道0K里程石鹿步道入口)

(霞喀羅古道)

(田村台駐在所)

(楢山駐在所﹝青山駐在所﹞)

(繩索吊橋)

(朝日駐在所)

(霞喀羅吊橋)

(白石駐在所﹝薩克雅金﹞)

(白石駐在所說明牌:【 回往石鹿步道入口 12K6Hr 】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43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2)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79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3)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0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4)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1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大本山梗菜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462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馬藍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465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小木通 (毛蕊鐵線蓮)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476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黃花三七草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488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棣慕華鳳仙花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499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高山藤繡球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510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黃裙竹蓀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516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穗花蛇菰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522

☆20111008 霞喀羅古道花草篇 ~ 黃花鳳仙花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539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駐在所

 

 

 

探訪霞喀羅古道十數載

這一刻

終於

走向了悠悠白石駐在所

‧‧‧‧‧‧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1)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54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2)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79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3)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0

◎20111008 走向悠悠白石夢:霞喀羅古道行之【石鹿~白石駐在所】(4)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181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下)

 

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下 )

 

 

白石吊橋~往石鹿端方向行去

白石吊橋俯瞰薩克雅金溪

回望白石吊橋養老端方向

有如空中步道的白石吊橋

清泉石鹿端的白石吊橋另一頭

續行有片大岩壁

過白石吊橋往石鹿端走一小段路的最後折返處

回眺白石吊橋石鹿端

眺望白石吊橋

眺望白石吊橋

白石吊橋 (石鹿端)

薩克雅金溪

 

 

 

 白石吊橋 (養老端)

     ◄ ◄ ◄ 白石吊橋 (養老端)

 

15:40 在養老端橋頭暫歇後,原路返程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木橋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木橋 (登山口處往養老方向拍攝)

 

16:37 通過昔日需下切路段,還好路已修好了,既省時又省力

深谷中的白練飛泉

斜陽映照古道

 

20110924 ﹝霞喀羅翦影﹞ 古道.夕陽.歸人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795

馬鞍駐在所

 

17:10 通過新的崩塌高遶段

17:52 【20K】里程指標

 

18:17 返回霞喀羅古道石碑登山口。

18:20 22K里程指標登山口叉路。

在夜幕低垂中回到停處,整裝後開車賦歸。

 

沒想到車子卻發生了狀況...

還好~結局是安全脫險回到家

不過,卻損失兩個輪胎,幾千元就這樣飛了...

但是~能夠平安回家

就感覺幸運又幸福了

 

 

這一趟不管是霞喀羅古道還是回家的路上,真是每一公里都很珍“貴”呀!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上)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7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中)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8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中)

 

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中)

 

 

馬鞍駐在所剛好是此行中點,往起點(養老步道入口)及終點(白石吊橋)正好都是5K

回望馬鞍駐在所

 

 

原需下切此深谷,還好坍方路段已修好了 

12:58 舊坍方處已不用往右下切了,不過仍是落石危險區,快步通過。(h1370m)

回望舊坍方路段

木橋盡頭即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前的新木橋

13:08 【16K】里程指標

13:25 【15K】里程指標

 

武神駐在所

 

武神  面積約153坪  海拔1430公尺

武神駐在所,位在布奴加里山的西北支稜與對岸的見返駐在所,隔著薩克亞金溪兩相峙望,也互通著步道監視部落的動靜。本所原設於霞喀羅警備道路甫完工時的警力配置高峰期(西元1922年、大正十一年),但在五年之後即裁撤淹沒於林野間。武神原址座落於步道上方,分有上下二層,除基地駁坎與坡道部份尚稱良好,已不見任何建物遺跡。

 

待會要高繞通過照片中間的那座木橋

古道左折處高遶

 

本來武神至白石吊橋只剩1K距離,應該輕鬆好走,

沒料到最後一段路卻是今日最辛苦的路!

 

 

 

兩段天梯

 

 

 

 

最後一段陡上後,白石吊橋就要現身了

 

14:07 抵達白石吊橋

回往養老登山口9公里

直行白石派出所1.5公里

 

白石吊橋最初建於1921年(大正十年)

民國36年二度修建,橋寬縮改至90公分,總長145公尺

近年因慕名而來的人漸增,因而再次整修啟用

白石吊橋是一日遊的終點折返處

 

 

很可惜!

依橋上留言日期來看

剛好三天前有人千里迢迢跑來白石吊橋塗鴉

實在搞不懂~

為何喜歡來到山林的心靈

會忍心破壞山裡的美好?!

難怪路上也見到一些似乎還很新的零食袋、罐頭、咖啡罐...等垃圾

難免也令人聯想是否也是同一批人所丟棄?

真的搞不懂???

為何總會發生這種事?!

通過白石吊橋往石鹿端方向,再繼續探訪一小段路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上)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7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9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上)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

日期:2011.9.24 (六)
天氣:晴轉陰
成員:一家四口

已有一陣子未能盡情徜徉在中級山域一整日,想想現在仍不可太過折騰雙腳,奔波陡峭山路還是盡量避免。霞喀羅古道已經走過許多趟,清泉端的霞喀羅大山爬過三回,養老端的布奴加里山也登過兩次,但囿於全程23公里,若無接駁的話,只能半途折返。不過古道寬大平緩,走來舒適、又可享受美好山林氛圍,去年年底才走過一趟石鹿至青山駐在所段及順登霞喀羅大山的賞楓行程。今天就趁霞喀羅古道的冷門季節,改由尖石養老端、以漫步至白石吊橋為終點站,若時間許可、再往前推進還有1.5K距離的白石駐在所。

山深路遙、需要早早出發,奈何因種種因素,等到開車出發時,已經七點二十分了。想到當年七點就已起步攀登布奴加里山,養基布連走更是露宿登山口,五點多就已蓄勢待發,而現在大概還需約兩個多小時才能到目的地,令人有點猶豫,不過既然心念已動,仍一路向前挺進。於竹60線右轉養老叉路、約行7.7k後,於9:50抵達養老端登山口,途中接近養老山叉路時,遇到道路邊坡整修工程,幾個閃避會車才順利通過,沒想到在山行結束後,也因此而演出一段驚魂記。一到登山口、就令人傻眼,一座寬大嶄新休憩平台,佔據了原先的停車廣場。還好往前陡下碎石路一小段後,有一處土石平台,就在這裡停車。非賞楓旺季此處冷清到放眼望去只有我們一部車、四個人,果然今天可以盡情享受霞喀羅古道的清幽氣氛了。

10:20 起步,往回至登山口叉路。先到嶄新休憩平台看看後,再往右上行叉路,此處為霞喀羅古道【22K】里程指標,霞喀羅古道全長為23K,其里程標示是由石鹿端的0K至養老端的23K,每0.5K立有一個木樁里程指標。(GPS h1264m)
10:36 霞喀羅古道石碑登山口。(GPS h1282m)
10:47 【21.5K】里程指標。
11:00 【21K】里程指標。(GPS h1334m)
11:38~11:48 木炭窯。(GPS h1406m)
11:49 【19K】里程指標。
11:58 途中欣賞巴氏鐵線蓮,山白蘭...。
12:08 粟園駐在所。此處有一段美麗竹林路線。(GPS h1416m)
12:17 【18K】里程指標。(GPS h1420m)
12:28 左側有叉路。
12:30 遇到坍方路段,往左高遶。這是新的坍方,不是幾年前看到的那個舊坍方路段。
12:35 往左高遶。(GPS h1433m)
12:43 下接坍方處另一端古道。
12:43 【17K】里程指標。
12:47 ~12:52 馬鞍駐在所,此時竟然還有四位山友比我們還晚出發,不過腳步飛快,已於此時追了上來。大家閒聊一陣,他們暫歇午餐,我們則先行告別、往前續走。(GPS h1434m)
12:58 舊坍方處已不用往右下切溪谷了,不過仍是落石危險區,快步通過。(GPS h1370m)
13:06 通過木橋,橋尾左側即布奴加里山登山口。連這裡都有木橋,不需如之前下切溪谷,省了不少時間。(GPS h1352m)
13:08 【16K】里程指標。
13:25 【15K】里程指標。
13:33 武神駐在所遺跡。(GPS h1304m)
13:36 【14.5K】里程指標。
13:40 古道左折處,前方不通。原來這裡要往左上切高遶。本來武神至白石吊橋只剩1K距離,應該輕鬆好走,沒料到最後一段路卻是今日最辛苦的路,真是行百里半九十!(GPS h1304m)
13:55 上切高點、通過木橋,先走過第一段陡下天梯,再繼續陡下第二段天梯。
13:59 轉為平緩山路。(GPS h1306m)
14:07 一小段左折陡上後,白石吊橋終於現身了。隨後戰戰兢兢通過有如天空步道的白石吊橋到另一端。看看時間果然不太夠用了,雖然只剩1.5K即可通過見返、到達白石駐在所,不過還得爬升約300多公尺,得費時約1小時。還是安安份份在這裡好好吃頓午餐吧。休息時,往前續走一小段,可回頭眺望白石吊橋,再續行則是幽暗竹林,今日就到此為止了。(GPS h1306m)
15:18 餐後整裝回頭再次通過白石吊橋。吊橋上欣賞山景俯瞰溪谷,天色雖有些昏暗,還好沒有下雨。
15:40 在養老端橋頭暫歇後,原路返程。
15:58~16:00 高遶結束。
16:07 隊伍一直變化,此時剛好帶頭的媽媽驚見一隻公藍腹鷴,牠當然快速竄離,其他三人只好抱著羨慕心情繼續走了。
16:14 【15K】里程指標。
16:30 【16K】里程指標。
16:32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GPS h1354m)
16:37 通過左側昔日下切路,路已修好了,省時又省力,以前這條下切路,曾走過三回。
16:44 通過已修好的崩壁路段,小朋友往左探昔日下切路,路徑好像已經看不太出來了。(GPS h1374m)
17:00~17:05 馬鞍駐在所。點心時間。這裡是養老出口至白石吊橋中點站,距離兩端剛好都是5公里。
17:07 17K里程指標。
17:07~17:10 通過新的崩塌高遶段。
17:22 【18K】里程指標。
17:27 粟園駐在所。
17:30 一個轉彎,我和走在前面的大兒子驚見一隻公藍腹鷴帶著三隻母藍腹鷴往前小跑步,幾秒鐘的時間,卻讓我們欣喜不已。這下今天只剩小兒子沒親眼目睹藍腹鷴了,不過他倒不在意,上次在巴福越嶺只有他一個人看到一隻公藍腹鷴帶著一群母藍腹鷴,甚至連帝雉都看過了。
17:52 【20K】里程指標。
18:05 【21K】里程指標。最後一段路天色已昏暗,螢火蟲也一隻隻飛出來幫我們點燈了。
18:17 霞喀羅古道石碑登山口。
18:20 【22K】里程指標登山口叉路。左轉至空地停車處。整裝後開車賦歸,開了一前段碎石顛簸路面,卻老覺方向盤怪怪的。過養老山叉路口後找較寬路段停車檢查,發現左前輪竟然洩氣洩得扁扁的。拿出充氣工具,嘗試打氣,還好輪胎有漸漸漲起來,只能將就繼續開下去。七十幾公里的歸鄉路,因必須隔幾公里將慢慢洩氣的輪胎再打氣,一路上共停車努力九回。不幸中的大幸,還好終於順利安然返家。第二天檢查後,原來是被一根約4~5公分的彎曲鐵釘刺到,看來有可能是在養老山叉路之前的修路工程所用散落的鐵釘。因輪胎已被損傷、無法補胎,只好花幾千元將前面兩個輪胎一起換掉,這一趟不管是霞喀羅古道還是回家的路上,真是每一公里都很珍“貴”呀!

 

 

備註:

 

一、霞喀羅古道路線資料(馬鞍駐在所圖示)

 

紅色時間:石鹿步道口(起點) → 養老步道口(終點)

藍色時間:石鹿步道口(起點) ← 養老步道口(終點)

高度:參考山友記錄整理

 

石鹿步道口(起點)h1680m (30分) 1.3公里 (20分)~田村h1760m(50分) 2.2公里 (30分) ~霞喀羅大山登山口h2020m(30分) 1.7公里 (30分) ~松下(越嶺點)~ (20分) 1.7公里 (20分) ~楢山(青山)h1980m(20分) 3.6公里( 30分 )~朝日h1720m (50分) 1.7公里 (70分) ~薩克雅金(白石)h1629m(30分) 1.2公里 (60分)~見返~ (20分) 0.6公里 (40分) ~白石吊橋h1290m (20分) 1公里 (20分) ~武神~ (40分) 2.1公里 (40分) ~馬鞍h1410m(30分) 1.4公里 (30分) ~塔拉卡斯(粟園)~ (60分) 3.7公里 (60分) ~養老步道口(終點)h1295m

 

註:說明牌上的「楢山(青山)~1.7公里~朝日~3.6公里~薩克雅金(白石)」,其里程應該是顛倒誤植。

 

 

二、彙總整理:

(1)自清泉溫泉池叉路口至登山口約13.5K   (2011.10.8 資料)

(2)自竹60線叉路口至養老端【霞喀羅古道22K里程指標】叉路登山口約7.7K   (2011.9.24 資料)       

(3)霞喀羅古道: 全長23公里

藍色高度:參考山友記錄及說明牌整理

紅色高度:GPS實測記錄整理

0K          清泉石鹿端起點 (h1680m)h1685m
1K 
→           羅山林道南線叉路(麥巴來山登山口) h1714m
1.3K       田村駐在所(高橋遺址) (h1760m) h1752m 
3.05K     霞喀羅大山及佐藤山登山口(右) (h2020m) h1990m (霞喀羅大山:h2234m、佐藤山:h2332m)
4.95K     麥巴來山及霞山登山口(左) h2040m
6.4K       楢山駐在所 (h1980m) h1937m
10K        朝日駐在所 (h1720m) h1690m
10.2K     小溪水源
→          霞喀羅大橋 h1650m
11.7K     白石駐在所 (h1629m) h1623m
13.2K     白石吊橋 (h1290m) h1306m
16.05K   布奴加里山登山口 (h1335m) h1354m (布奴加里山:h2125m)
16.9K     馬鞍駐在所 (h1410m) h1434m       ﹝17.2K 新坍方﹞
18.5K     粟園駐在所 h1416m
→          木炭窯 h1406m
22.0K     尖石養老端叉路登山口 h1264m (23K 終點:h1295m)

 

註:大致依實際所見估算里程,與馬鞍駐在所等處設立圖示所標里程累計似有差異(若有誤再修正)。

 

 

◎20081123 美麗的連結、縈迴的山韻《養老山~基那吉山~布奴加里山~霞喀羅古道~環走》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2369

 

◎20101218 霞喀羅古道Y型楓情遊記 ﹝霞喀羅大山、楢山駐在所﹞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7615

 

 

竹60線途中

 

 

20110924 台灣鐵線蓮 — 串鼻龍 ﹝上宇老﹞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923

 

眺望大霸尖山

霞喀羅古道登山口

 

 

由22K指標叉路上行啟步

10:36 霞喀羅古道石碑登山口。(h1282m)

石鹿端的0K至養老端的23K路線說明圖示

 

就是喜歡古道這樣的感覺

血藤子

 

11:00 21K里程指標。(h1334m)

 

小瀑布

 

< font color="#c00000">▲ 11:38~11:48 木炭窯。(h1406m)

木炭窯遺跡

11:49 19K里程指標

20110924 遙望俯瞰大片巴氏鐵線蓮開花﹝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75

 

20110924 馬蘭﹝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82

 

20110924 青牛膽﹝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88

20110924 長梗盤花麻﹝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63

20110924 霞喀羅古道九月迎賓花~山白蘭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59

12:08 粟園駐在所。此處有一段美麗竹林路線。(h1416m)

 

粟園  基地約410.89坪  標高1500公尺   

粟園一帶舊稱塔拉卡斯(Tarakkis),曾是泰雅族基納群所居住的塔拉卡斯社,Tarakkis指的就是其主食之一的小米。 其間高大鬱閉的叢生竹林,恰是人類活躍於此的最佳證明。因為桂竹與泰雅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舉凡屋舍的建造、山區飲水的用管,到竹簍編織、口簧樂器.....,缺竹不可。日人亦曾於1919年(大正八年)在此設置頗具規模的塔拉卡斯警官駐在所,並延續使用至民國48年後才告撤廢。現地竹林裡猶可見到寬綽的原址基地與部分夯土圍牆。

 

馬鞍駐在所附近讓人印象深刻的竹林路段

 

不禁讓人聯想到電影「臥虎藏龍」裡得情節

武林高手在竹林中飛躍過招.......

 

12:17 18K里程指標。(h1420m)

12:30 遇到坍方路段,需往左高遶。這是新的坍方,不是幾年前看到的那個舊坍方路段

新的坍方路段,只留下中間一小段原來的路基

坍方路段下方深谷

 

12:43 下接坍方處另一端古道,回望坍方路段

12:43 17K里程指標

12:47 ~12:52 馬鞍駐在所。(h1434m)

 

馬鞍  基地約407.86坪  標高1460公尺

馬鞍駐在所遺址,位處養老山西稜小鞍部間,建置於1922年(大正十一年),而於1959年撤棄,以最早開墾立戶的泰雅族人Mawan為名。現地仍留有大門石階,依稀可見的夯土牆垣等遺跡,撤棄後間生著緋寒櫻、長梗紫麻等植株與蔓藤。由於早年香菇栽培熱潮緣故,此處為一大面積的楓香造林地,但隨著時事更迭,佈滿山谷俱已成蔭的楓香成林,已不做香菇栽植用材,卻反成為最佳的賞楓據點。不論是春初的嫩綠新芽、或是深秋寒涼的黃葉繽紛,晚冬的蕭索枯枝,都令來往路過的旅者,不由得地停下腳步,留戀沉醉在一片徐然幽遠的境地中。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中)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8

◎20110924  每一公里都很珍“貴”的霞喀羅古道清幽行【養老~白石吊橋】(下)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5029

☆20110924 台灣鐵線蓮 — 串鼻龍 ﹝上宇老﹞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923

☆20110924 霞喀羅古道九月迎賓花~山白蘭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59

☆20110924 長梗盤花麻﹝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63

☆20110924 遙望俯瞰大片巴氏鐵線蓮開花﹝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75

☆20110924 馬藍﹝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82

☆20110924 青牛膽﹝霞喀羅古道﹞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4888

 

編修:2011.10.11

編修:2011.10.25

編修: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