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台東海岸遇見「墾丁之花」~棋盤腳 (台東成功)
▲< /span> 棋盤腳,玉蕊科(Lecythidaceae),棋盤腳樹屬(Barringtonia)
▲< /span> 棋盤腳,俗名:棋盤腳樹、墾丁肉粽、魔鬼樹
這幾年拍過了幾次「穗花棋盤腳」
卻還沒遇見名字類似的「棋盤腳樹」
以前數次的環島台東及墾丁山旅
其實也忘了到底是否見過它?
不過這次雖然環島登山行程匆匆
但還是掛念著是否能在台東有緣一見…
沒有機會與時間
去耐心尋覓夜間開花的棋盤腳
但在尋找【南成功】三等基石的一大早
卻幸運巧遇了棋盤腳樹的花與果~~~
【棋盤腳】Indian Barringtonia
學名:Barringtonia asiatica (L.) Kurz
科名:玉蕊科(Lecythidaceae)
棋盤腳樹屬(Barringtonia)
別名:墾丁肉粽、恆春大肉粽、
魔鬼樹、濱玉蕊、
水茄苳、水貢仔、細葉棋盤腳樹
原產於臺灣東、南部及蘭嶼海岸、
馬來西亞、澳洲及太平洋諸島
現分布於台灣北部、南部海岸林
蘭嶼、綠島亦可見。
棋盤腳為常綠喬木
樹高可達20公尺
樹幹常呈彎曲狀
樹枝平滑
葉大形
枝端叢生
長倒卵形
革質全緣
棋盤腳的葉片大而光滑
花期在五月至十月
自傍晚開始展開
凌晨盛開
於清晨受粉完便凋落
花瓣呈白色
大多是4片,有些為5片
雄蕊佔多數
約300至500多枚
雌蕊只有1枚
有「墾丁之花」的美譽
棋盤腳的名字來自於它的果實
最早幫它取名的學者
大概認為長得像棋盤的腳
所以稱呼其為「棋盤腳」
因為它也長得像肉粽
有人就叫它為「墾丁肉粽」
葉叢生於枝條頂端
葉片成呈倒卵形
主脈明顯且光滑、革質
葉長可達25至40公分
寬約15至20公分
幾乎看不見葉柄
總狀花序大型且頂生
花的直徑約10公分
有4枚花瓣為乳白色
雄蕊高達300至400枚
花絲上端為淡紅色
下端為白色很纖麗
多在夏季夜間開花
花開的時候
直徑可以有十公分長
小蕊比花瓣長
而且伸出花瓣之外
頂端的花藥是金黃色的
花絲的上半部是粉紅
而下半部是白色的
棋盤腳樹開花時間很短
主要是在晚間綻放白天凋謝
花朵的顏色是淺粉紅色
具淡雅幽香
到了白天多數的花瓣和雄蕊會先凋落
只留下一個長長的花柱
及綠色的「花萼筒」
隨著果實的成熟、長大
花柱會枯萎
花萼筒幾無變化
隨著果實的顏色由綠色轉為黃色
夜間開花的棋盤腳樹
被蘭嶼的達悟族人稱為魔鬼樹
因為它所生長的熱帶海岸
恰巧是珠光鳳蝶與蘭嶼角鴞經常出沒的地方
而這兩種生物在達悟族人心中
如同惡靈與惡靈的化身
加上蘭嶼的海岸多為達悟族人的墓地所在
因此族人對棋盤腳是敬而遠之
任何部位都不予取用
據說綠島那裡的人們則稱它為「夏欖」
而台灣各地的人們
又另外給予了它們一堆名字
隨著時代的演進
它美麗的花朵與深沉的香氣
應該會慢慢洗刷它「魔鬼樹」的稱謂吧
果實通常具有四個稜角
外型像古式棋盤的桌腳而得名
有4稜4面
少數是5稜5面
另也狀似粽子
又稱「墾丁肉粽」
果實構造與可可椰子相似
適於海漂及靠潮流傳播
核果有四個稜形摺角為陀螺形狀
由側面看像似肉粽
由上往下面看像似棋盤桌腳
果皮富纖維質
既輕且具漂浮性
可藉洋流傳播繁衍
是海漂型的成員
棋盤腳可做為熱帶海岸防風樹種
惟缺點是不耐寒冷
▲左邊這棵即是棋盤腳樹
現今因生育地經人為開發破壞
棋盤腳在台灣正逐漸減少
因此棋盤腳的保育
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
才能讓後代子孫
也能享有這珍貴的天然資產
放眼望去
四周盡是藍天及
雄偉的海岸山脈
南成功:標高46公尺,三等三角點730號
現已移位於台東縣成功鎮的
三民國民小學校園內
▲南成功三等三角點730號基石另一面
《墾丁棋盤腳花季》
棋盤腳樹在恆春半島,又有「墾丁之花」的美稱,並被墾丁國家公園列為瀕臨絕種的國寶級稀有植物,棋盤腳花的花期為每年5月至10月間,其中又屬6月至8月為開花最大期,讓暑假期間前往墾丁的遊客可於夜晚時分就近觀賞豔麗奪目的花姿,由於棋盤腳花有著純白4片~5片花瓣,並只擁有一枚雌蕊,但雄蕊多達300~500枚之多,故被戲稱為「男朋友最多的花」,棋盤腳花花苞於傍晚時分開始綻放,約兩個小時後完全盛開的花柱及花絲長達10公分,猶如夜間施放之煙火,隨後雄蕊便隨著花瓣一同慢慢掉落直至清晨僅存果實。
﹝本篇選取照片數: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