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3 環紋蝶 ~ 難以接近的大型“獨行蝶”!

 2012.06.03 環紋蝶 ~ 難以接近的大型“獨行蝶”!

 

 

 

環紋蝶 ~ 難以接近的獨行蝶!

 

 

 

 

 

於登山途中,經常在通過竹林時,

 

總會看見竹林中快速穿梭著有點黃土色的大型蝴蝶

 

而且通常只是一隻單獨飛翔綠竹間

 

 

 

因環紋蝶是大型蝶類、翅長約5.5~6.7公分

 

所以很容易就發現它的蹤影

 

但其警覺性甚高、飛翔速度迅速

 

碰到的機會雖不少、

 

但好像從來不曾獵取到較完整的蝶影

 

 

 

上次在茶園坪步道竹林段、也遇過一隻

 

今天在石岡山途中及石硬山途中

 

也各遇見兩隻這種獨行蝶

 

照例無法在幽暗竹林中輕易接近及拍攝其近影

 

就算用長鏡頭也找不到好角度!

 

 

 

 

 

 

 

 

這隻是小兒子在果園裡找羽化蟬殼時發現的一隻環蚊蝶

 

兒子招手叫我趕快過去

 

 

 

剛過去時,小心翼翼遠遠拉長鏡頭拍攝

 

深怕驚動它、而再次錯失良機

 

 

 

小兒子說靠近拍呀、他剛才在它旁邊都沒問題呀!

 

 

 

 

 

 

 

 

於是躡手躡腳越靠越近

 

而吸著樹汁的蝴蝶

 

果真淡定而無視我們在旁邊對著它頻頻按著快門 

 

 

 

 

 

 

 

 

 

 

拍得盡興...

 

但唯一遺憾是一直等不到其展翅的姿勢

 

 

 

這是瞬間抓到唯一一張稍為展翅的蝶影 (風微微吹動時)

 

 

 

 

 

 

 

夥伴甘脆動手主動出擊

 

環紋蝶果真快速展翅數回

 

但展翅速度太快、仍難以抓住其瞬間影像

 

 

 

 

 

 

 

 

終於~

 

等到了這隻環蚊蝶翅膀大開

 

然而~

 

卻也一瞬間迅速飛離了...

 

 

 

 

 

 

 

 

換了幾個地方棲息

 

依然緊閉著羽翼

 

 

 

想再次嘗試讓它展翅

 

可惜~只要翅膀一張開

 

瞬間就快速飛走了...

 

 

 

 

 

 

 

 

看著它飛走後

 

又停在一個草坡上

 

 

 

剛剛它在樹上棲息時已曾再試過一次、

 

還是等不到好機會

 

這次就決定不再嘗試了

 

 

 

能乖乖讓我們拍下幾張近影

 

也應該滿足了!

 

 

 

 

 

 

 

 

夥伴說幾年前(2007年)在第二次登扇子排山並連走扇子排山西北峰時

 

曾遇見大批群聚的環紋蝶...

 

可是~我怎麼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呢?

 

 

 

 

 

﹝ 山行日期:2012.6.3  (日) ﹞

 

 

 

 

 

 

 

◎ 在網路查詢的環紋蝶科簡介資料
http://tw.blog.yahoo.com/post/post_html.php?mid=19282#

 

 

 

環紋蝶   (參考名稱:箭環蝶)

 

學  名: Stichophthalma howqua formosana Fruhstorfer
 
特  徵: 大型蝶類,展翅9.5~12.5公分;為台灣唯一屬於環紋蝶科之大型蝴蝶;翅型與斑紋非常特殊,極易鑑別;翅土黃色,雌雄斑紋色彩相同,但雌蝶體型較大,顏色較淡;翅緣黑色,亞外緣有稜形黑紋與翅緣相接;翅之腹面從外緣至亞外緣有1列魚眼黑環橙紋排列,中橫線及內橫線有三條黑色縱帶略呈平行。

 

生態習性: 幼蟲攝食禾本科的孟宗竹;一年一代,成蟲出現於4~10 月,飛行緩慢,姿態優雅,喜愛吸食新砍竹桿滲出之竹瀝,腐熟水果及動物糞便,數量不多。

 

分  佈: 臺灣全島低山區、中國大陸南部、中南半島。

 

 

 

 

 

另在台北蝴蝶導覽手冊【彩雲飛】則有以下的介紹:

 

『寄主植物:桂竹、孟宗竹、黃藤』

 

難怪總是在桂竹林中遇見它!

 

 

 

 

 

另有資料介紹:

 

『在蝴蝶的分類上,鳳蝶科成員的體型通常是最大的。但環紋蝶是蛺蝶科的成員,體型卻很大,多數的鳳蝶展翅都小於牠。恐怕得大鳳蝶一般大小的才能在體型上與牠分高下的。環紋蝶四片翅翼的腹面,各有五枚眼紋,合計二十枚,串成了美麗的項鍊。中文的蝶名裏,環紋蝶又稱「箭環蝶」。』

 

 

 

 

與基石共舞(9)~ 20120603 石岡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峨眉) — 鬼臉天蛾幼蟲

 與基石共舞(9)~ 20120603 石岡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峨眉) — 鬼臉天蛾幼蟲

 

 

◎2012/6/3:石岡山,標高39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峨眉)

 

〈 查詢地圖~石岡山應該大約是在新竹峨眉及新竹北埔交界附近 〉

 

 

 

石岡山、石硬山、四十二分山、內大坪山等這塊山域,可能是在新竹地區勤走多年,卻似乎有點遺忘的一隅。基石是登山的目標之一,但觀察動植物、尤其帶著小朋友,更是入寶山的珍貴寶藏之一。今天看了不少蝴蝶及奇花,這隻又肥又大吃著大青、類似某些鳳蝶幼蟲放大版的可愛動物,其實是鬼臉天蛾幼蟲。大部份蛾類的幼蟲少碰為妙,不過這隻就相對可愛又平易近人...。

 

 

 

 

 

 

 

 

 

 

 

 

 

 

與基石共舞(1)~ 遠望坑山 (台北貢寮) — 蝴蝶   《與基石共舞緣由》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7922

 

與基石共舞(2)~ 三坑山 (台北平溪) — 蝴蝶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8344

 

與基石共舞(3)~ 頭窩山 (苗栗通霄) — 蝴蝶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8345

 

與基石共舞(4)~ 大青坑崙 (新北樹林) — 螳螂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2600

 

與基石共舞(5)~ 塗潭崙 (新北石碇) — 螳螂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2989

 

與基石共舞(6)~ 加投山 (新北萬里) — 赤尾青竹絲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7801

 

與基石共舞(7)~ 頭湖 (苗栗西湖) — 大黃牛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7815

 

與基石共舞(8)~ 石岡山 (新竹峨眉) — 盲蛛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9266

 

 

 

 

與基石共舞(8)~ 20120603 石岡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峨眉) — 盲蛛

 與基石共舞(8)~ 20120603 石岡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峨眉) — 盲蛛

 

 

◎2012/6/3:石岡山,標高397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北埔)

 

〈 查地圖石岡山應該是在新竹峨眉及新竹北埔交界附近 〉

 

 

 

在拍石岡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與鬼臉天蛾幼蟲共舞的照片時,忽然發現基石圖根點刻面上有一點黑黑的東西,原來是屬於盲蛛一類的八腳ㄌㄡˋㄎㄚ動物。其實雖然經常在各郊山、中級山等山區走動,能有時間再予以記錄行程下來的機會實在有限,利用基石上剛好有各種不同的小昆蟲等動物,簡單記錄下時間長河中的一小段片刻山行印象,也是一個簡單回味方式及人生偶然機緣的浮光掠影...。

 

 

 

 

 

◎ 利用這個機會,就順便查詢一下在山裡經常看見的【盲蛛】真正的身份

 

『盲蛛目─在生物分類的階級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盲蛛目》,雖然也有八隻腳但不是蜘蛛,蜘蛛身體構造分頭胸、腹兩部分,盲蛛則頭胸部和腹部間無明顯分隔,大部分的盲蛛步腳細長,不吐絲。盲蛛依食性可分為植食性與肉食性兩種,植食性種類步腳細長,上顎及觸鬚無明顯特化,肉食性盲蛛步腳粗短,上顎及觸鬚特化成鋏狀之捕食構造。台灣已知有28種盲蛛。...』

 

◎網路資料來源:
http://gaga.biodiv.tw/new23/9411/166.htm

 

 

 

 

 

 

 

 

 

 

﹝ 石岡山,標高397,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新竹北埔) ﹞

 

 

 

 

 

 

 

與基石共舞(1)~ 遠望坑山 (台北貢寮) — 蝴蝶   《與基石共舞緣由》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7922

 

與基石共舞(2)~ 三坑山 (台北平溪) — 蝴蝶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8344

 

與基石共舞(3)~ 頭窩山 (苗栗通霄) — 蝴蝶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8345

 

與基石共舞(4)~ 大青坑崙 (新北樹林) — 螳螂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2600

 

與基石共舞(5)~ 塗潭崙 (新北石碇) — 螳螂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2989

 

與基石共舞(6)~ 加投山 (新北萬里) — 赤尾青竹絲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7801

 

與基石共舞(7)~ 頭湖 (苗栗西湖) — 大黃牛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7815

 

與基石共舞(8)~ 石岡山 (新竹北埔) — 盲蛛
http://tw.myblog.yahoo.com/jw!37PKic6fBBHkdNgZFg8-/article?mid=19266

 

 

 

 

20120606 斯氏紫斑蝶之《蛹與蝶》

2012.06.06 斯氏紫斑蝶之《蛹與蝶》

 

 

 

 斯氏紫斑蝶之《蛹與蝶》

 

 

 

 

 

(一) 自然觀察 ~ 斯氏紫斑蝶之蛹

 

【 照片日期:2012.6.3  (日) 】      

 

 

 

 

 

 

 

 

 

(二) 自然觀察 ~ 斯氏紫斑蝶

 

【 照片日期:2012.6.6  (三) 】

 

 

 

 

 

 

 

 

 

 

 

 

 

 

 

 

(三) 自然觀察 ~ 斯氏紫斑蝶簡介

 

 

 

 

 

20120602 孔雀豆 (相思豆) 開花

 

日期:2012.6.2 (六)

天氣:陰雨

 

孔雀豆又名相思豆,心形鮮紅的種子、人見人愛,極具觀賞價值

種子可作飾品,可製成項鍊、手環等飾品

 

 

一趟讓人念念不忘、令人回味相思的旅程...

2011.1.15  (六)  南下山旅回程順訪彰化二林當日的最後兩個目標 ~

 

(1) 浸水:標高17公尺,三等三角點內補No.149、

                     一等衛星控制點、三等三角點No.171(失) 

                                       (2) 浸水:標高14公尺,一等三角點   ( 備註:浸水兩個點位在不同的位置 ) 

 

當時天色已晚,為了趕路、基石最終是摸到了  

卻留下幾許相思...

 

 (唐) 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孔雀豆 

別名:海紅豆、相思豆、相思樹、紅木、紅豆、紅金豆、相思子

 

花期  : 4~5 月

  總狀花序單生或為圓錐花序,花序長 30 公分,

小花梗長 0.2~0.4 公分,花白色後轉變為淡黃色;

花萼鐘形,常光滑無毛,長約 0.1 公分;

花瓣 5 枚,線狀披針形形,長約 0.45 公分,光滑無毛,花絲長 0.25~0.4 公分;

雄蕊 10 枚,分離;子房線形、上位,長 0.2~0.25 公分,花柱彎曲,略短於子房。

 

 

 

 

孔雀豆可作藥用:全株均具有毒性,以種子和豆莢的成分最多

孔雀豆亦屬於觀賞樹種,常被種為庭園樹及行道樹,是值得多推廣栽培的觀賞樹

 

 

 

 

《孔雀豆》 
                                   
英文名稱:Circassian Bean,Red Sandalwood Tree,Coralwood,Redwood,Peacock Flower-fence,Barbados-pride

學名:Adenanthera pavonina Linn.

科名: 豆科(Fabaceae)  孔雀豆屬(Adenanthera)

別名:海紅豆、相思豆、相思樹、紅木、紅豆、紅金豆、相思子

原產地: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南部,東南亞熱帶地方栽培。

分布:臺灣於1895-98年首次引進,後又多次引進。各地作為園景樹零星栽培。

 

 

 

﹝ 行旅日期:2012.6.2  (六) ﹞

 

 

《孔雀豆》

莖 :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 40~45 公分,樹皮灰色,平滑,老樹時顏色較暗,易剝落;活的樹皮厚約 0.3 公分,草黃色,木材硬,紅色;小樹枝散生或密生小毛茸或光滑無毛。

葉 :葉互生,托葉很少超過 0.5 公分;葉軸在 40 公分以上,不包括頂生小葉的長度,光滑或有毛茸;羽片 2~6 對,對生,長 6~20 公分;小葉 3~9 對,互生,橢圓形、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 1.5~5.5 公分,寬 0.5~3.5 公分,先端圓或凹頭,基部略歪,圓或闊楔形,表面平滑,光滑無毛,背面散生小範圍的絲狀毛,葉脈明顯可見;小葉柄長約 0.1 公分。

花 :總狀花序單生或為圓錐花序,花序長 30 公分,小花梗長 0.2~0.4 公分,花白色後轉變為淡黃色;花萼鐘形,常光滑無毛,長約 0.1 公分;花瓣 5 枚,線狀披針形形,長約 0.45 公分,光滑無毛,花絲長 0.25~0.4 公分;雄蕊 10 枚,分離;子房線形、上位,長 0.2~0.25 公分,花柱彎曲,略短於子房。花期 4~5 月。

果實:莢果直至鐮刀形,有時會略扭曲,長 15~25 公分,寬 1.5~2 公分,光滑無毛,較有肉質,先端銳尖,基部漸狹,開裂後,較薄的瓣片螺旋狀扭曲,顯示出白色透明的內面;種子 6~15 枚,近圓形或三角狀倒卵圓形,兩面凸起,橙紅色至鮮紅色,徑 0.7~0.9 公分,厚約 0.5 公分,有光澤。果期 7~8 月。
 
特徵:落葉性喬木,幼枝葉被細毛,幼葉淡紅色。葉互生,總葉柄甚長,二回羽狀複葉,長 25~32 公分,羽片 4~5 對,小葉互生,具短柄,小葉片長卵形,長 2~3.5 公分,寬 1~2 公分,基部鈍狀略歪斜,先端圓形,有小凸尖。總狀花序多數組成圓錐花序,頂生,長  10~16 公分,花黃色;花萼杯形 5 齒裂;花瓣 5 枚,線狀披針形;雄蕊 10 枚,分離;子房上位,線形,花柱稍彎。莢果念珠狀彎曲,長 15~20 公分,寬 1.5~2 公分,開裂後常作螺旋狀卷曲;種子扁圓形或心形,兩面凸起,鮮紅色,徑約 1 公分,厚約 0.6 公分。花期 4~6 月。果期 8~10 月。


 

 

◎網路參考資料:
http://hljh.tcc.edu.tw/teach/%E6%A0%A1%E5%9C%92%E6%A4%8D%E7%89%A9/%e5%ad%94%e9%9b%80%e8%b1%86/%e5%ad%94%e9%9b%80%e8%b1%86.htm

 

 

20120606 親眼觀察【金星凌日】天文奇景

 

 

2012年6月6日上午六點十一分,金星會從太陽的東北側慢慢移進,之後太陽表面出現一個小黑點,也是一種「日食」。中午十二時四十八分時,金星將移出日面,全程歷時六小時卅六分。

6/6 早上比平常早起一點,想到了要看看【金星凌日】的天文景觀,但【金星凌日】比【日環食】還不容易觀察,又有雲層遮掩...;到底情況如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AM 6:34 沒想到好像努力拍攝成功一張了 )

 

因為相機有點歪斜,可能因此造成金星小黑點位置也歪斜了

 

( AM 6:34 這張照片應該有看到【金星凌日】了吧 )

( AM 6:35  小心眼睛... )

( AM 6:40 拍攝自新聞畫面 )

( AM 6:43 朝陽已上升至雲層裡了、好像沒機會了   )

( AM 6:45 太陽偶爾猶抱琵琶半遮面 )

( AM 6:46 雲層搗蛋、時間也來不及了,只好放棄繼續觀察了 )

( AM 6:49 雲層裡模糊的朝陽影像 )

( AM 6:49 雲層裡模糊的朝陽影像 )

( AM 7:08  拍攝自新聞畫面 )

( AM 9:25 利用一點時間再觀察看看... )

( AM 9:27 這兩張當下拍攝時、並沒感覺到金星的小黑點 )

 

不過照片上似乎有看到金星凌日的小黑點了  

 

( AM 9:46 繼續再努力一會、脖子都快歪了,實在不容易拍攝,放棄了! )

 

 

以肉眼加厚底片 ~ 實際上也看不清楚金星的小黑點

看照片時才發現有幾張似乎有拍攝到【金星凌日】的景象

 

( PM 9:58  拍攝自新聞畫面 )

( PM 9:59  拍攝自新聞畫面 )

( PM 10:00  拍攝自新聞畫面 )

 

【 日期:2012.6.6  (三) 】

 

【天文情報】金星凌日

2012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有許多的天文奇景都集中在這一年發生:

如:超級月亮、日環食、月偏食、金星凌日...等

今天 (2012.6.6) 上午六點十一分,金星會從太陽的東北側慢慢移進,之後太陽表面出現一個小黑點,也是一種「日食」。中午十二時四十八分時,金星將移出日面,全程歷時六小時卅六分。

早上比平常早起一點,又想看看【金星凌日】的天文景觀,但【金星凌日】比【日環食】還不容易觀察,又有雲層遮掩...。到底情況如何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還是先看一看網路有關【金星凌日】情報分享

 

 

 

【一】

金星凌日 日環食 月偏食三連發 錯過再等105年! 
 


一九五五年日環食,中央氣象局人員拍攝於台南氣象站,圖中可見太陽發光部分像一個圈圈。
圖/氣象局提供

從下周一開始,大約半個月內將有天文奇景「三連發」!五月廿一日有日環食、六月四日月偏食、六月六日金星凌日。但今天起鋒面接近,從明天到下周一都容易下雨,能否看到日食,得看老天賞不賞臉。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表示,日環食在下周一清晨日出時上演,只有苗栗通霄以北的西北部地區和金門、馬祖看得到像戒指一樣的日環食,其他地方可看到大缺角的日偏食。

 


二○○四年金星凌日,業餘天文愛好者蔡元生在高雄拍下此影像,圖中左方的黑點就是金星。
圖/中央氣象局提供

 
月偏食現象則在六月四日晚上,當天傍晚月出時右下側已有缺角,晚上七點零三分月食最大、八點零七分復圓。
 

六月六日的金星凌日,金星像是太陽面上的一個小黑點,從左跑到右。

鄭振豐提到,金星凌日就是金星行經地球和太陽中間,平均每兩百四十三年才會出現四次金星凌日;下一次金星凌日在一百零五年後,這次沒看到,就得等下輩子了。

月食可直接觀看,但鄭振豐提醒,日食絕對不能用眼直接看;如果要長時間觀賞,最好參與天文團體的觀測活動,如自備器材,則要在鏡頭前方加上觀測太陽專用的濾鏡或濾紙膜,才不會傷害眼睛。

氣象局將與中華電信合作,將本月三大天文奇景即時在氣象局網站上實況轉播。

 

◎網路資料來源:
http://share.youthwant.com.tw/D61025646.html

 

 

【二】

首頁 > 生活新聞2012-6-6
 
錯過金星凌日 再見等下輩子


金星凌日示意圖
〔記者林嘉琪、佟振國/綜合報導〕天氣放晴,民眾今天上半天將可一窺天文奇觀「金星凌日」!

氣象局與天文台將網路聯播

最近天空真的很精彩,日環食、月偏食後,讓天文迷引頸期待的天文奇觀金星凌日,於今天上午六時十一分登場,直到中午十二時四十八分結束。氣象局表示,今年與全台十六個天文台合作架設「觀測影像聯播網」http://61.56.12.32//),在室內就能看完整過程。

全程將從上午6:11到中午12:48

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表示,金星凌日是指太陽、金星、地球連成一直線時,從地球可看見金星在太陽盤面上成為移動的小黑點。今天上午六點十一分,金星會從太陽的東北側慢慢移進,之後太陽表面出現一個小黑點,也是一種「日食」。中午十二時四十八分時,金星將移出日面,全程歷時六小時卅六分。

金星凌日是相當罕見的天文現象,每隔二百四十三年僅發生四次,出現的間隔時間為八年、一○五.五年、八年、一百二十一.五年;上回的金星凌日發生在二○○四年六月八日,但當時受康森颱風影響,天候不佳,今年天氣情況則相當理想。錯過今天,下回要見金星凌日,要等一○五年。

暨大附中也參與連線實況轉播

各地的天文迷昨天都忙著準備器材。擁有天文台的南投國立暨大附中,出動四架天文望遠鏡,兩架設在天文台頂樓戶外,參與氣象局的全國連線實況轉播,兩架則在台中進行易地觀測,師生昨日進行天文望遠鏡等儀器最後測試、調校。

暨大附中天文社指導老師曾世佑說明,發現哈雷彗星的英國皇家天文學家哈雷,利用金星凌日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隨著科技愈進步,天文望遠鏡、衛星定位技術日新月異,天文學家利用兩地以上與準確的金星凌日發生、結束時間,測量地

球到太陽的距離,同時間易地觀測的目的是讓同學驗證前人辛苦觀測研究成果。

天氣部份,氣象局預報員謝旻耕表示,瑪娃颱風已轉東北方向朝日本南方海面移動,「加速遠離台灣」,對台灣已無影響。今起到週末,各地將回溫到三十二到三十三度高溫,各地上半天陽光露臉,但南部地區及中部以北山區,午後雲量會增

多,會降下午後陣雨。週末將是合適出遊的好天氣,但部份地區仍會出現午後陣雨,提醒民眾出遊別忘攜帶雨具。天氣到下週一又會出現變化,受到梅雨鋒面影響,又將轉為有雨天氣。

小叮嚀︰觀測太陽 切勿直視

先前有民眾直接以肉眼觀賞日環食,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國立暨大附中地科老師曾世佑建議今日想要觀賞金星凌日者,可使用天文觀測專用的鋁製濾膜,天文用品店可買到;或至五金行買電焊專用的護目鏡片,以策安全。

就算有防護,也不要連續觀測太陽逾一分鐘,讓眼睛充分休息,以免貪看天文奇觀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曾世佑指出,觀測太陽須注意強烈的紫外線、紅外線,可能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絕對不可以用肉眼直視太陽,也不可以透過望遠鏡、相機或任何光學儀器直接望向太陽,一般太陽眼鏡、曝光的傳統彩色底片、熏黑的玻璃也不被允許。

(記者佟振國)

 

◎網路資料來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6/today-life2.htm

 

 

【三】

金星凌日天文奇觀 持續長達6小時

東森新聞 – 2012年6月6日 下午12:46.

…錯過今天要再等105年的天文奇景「金星凌日」,在今天清晨登場,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今天雲層較厚,要觀賞到金星凌日可能得碰碰運氣,其實不只台灣,全球許多天文迷都引頸期盼,日本更有不少女性被夢幻的天文奇景感動,甚至不惜砸錢買下天文望遠鏡,說什麼也要親眼窺探。

金星凌日天文奇觀 持續長達6小時往天空一看,金星化為芝麻般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移動,天文奇景金星凌日,台灣時間今天清晨登場,路人通通化身抬頭族,因為錯過這次,得再等150年,NHK動畫解析:「所謂的金星凌日,就是太陽、金星、地球呈一直線,由於地球和金星的公轉週期以及傾斜角度不同,所以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可惜天公不賞臉,台灣一早天邊就浮現厚厚雲層,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說法,台北時間早上6點11分左右,金星從太陽表面左上角出現,接著緩慢朝右下方移動,一直要到中午接近一點,金星才會離開太陽表面。

全程歷時長達六個半小時,不只台灣民眾關注,鄰近的日本也帶起一波天文熱,從上個月21號發生日環蝕開始,緊接著這個月初又迎接金星凌日,日本除了天文相關用品比以往熱賣之外,也意外開發新族群,對天文觀測的著迷,天文用品業者:「很多女性對宇宙天文產生興趣,指定要買天文望遠鏡。」

如夢似幻的天文景觀引發廣大女性共鳴,不惜花大錢也要扛回笨重的天文望遠鏡,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德州,民眾同樣架起望遠鏡,好奇一窺金星凌日,畢竟百年難得一遇的天文盛事,全球天文迷錯過這次,可得再等下輩子。

 

◎網路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9%87%91%E6%98%9F%E5%87%8C%E6%97%A5%E5%A4%A9%E6%96%87%E5%A5%87%E8%A7%80-%E6%8C%81%E7%BA%8C%E9%95%B7%E9%81%946%E5%B0%8F%E6%99%82-044654518.html

 

 

【四】

金星凌日奇觀 天文迷掀觀測熱潮

公共電視 – 2012年6月6日 下午8:00

….今天上午有一個天文奇觀,就是金星運行到太陽跟地球的中間、產生金星凌日的現象;因為這種景象真的非常少見,下次出現的時間、是在105年後,所以很多人把握難得的機會、拿著特製的眼鏡觀測太陽;不只在台灣,全球各地大家都在抬頭看。

拿著特製的觀測眼鏡,小朋友校外教學、主題就是金星凌日,還有家長特別幫小朋友請假,就為了這個天文奇觀。左看右看,太陽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原來上面出現了一個小黑點,就是金星運行到太陽跟地球的中間了。小朋友發揮想像力,天文現象變得更精彩了,這回金星凌日是從早上六點11分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12點48分,如果錯過,得再等105年,因此全球各地也都掀起觀測金星凌日的風潮。

南韓的中學生,看到太陽長出黑點,忍不住讚嘆,美國洛杉磯,則是出動大型望遠鏡,還有人乾脆躺在地上欣賞金星凌日全程,澳洲雪梨也是大晴天,小朋友簡直上了一堂天文課。

◎網路資料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E9%87%91%E6%98%9F%E5%87%8C%E6%97%A5%E5%A5%87%E8%A7%80-%E5%A4%A9%E6%96%87%E8%BF%B7%E6%8E%80%E8%A7%80%E6%B8%AC%E7%86%B1%E6%BD%AE-120000633.html

 

 

【五】

天文迷爭睹「金星凌日」 彰化最清晰 
 
時間:2012/6/6 11:20

撰稿‧編輯:鍾錦隆   新聞引據: 採訪
 

   罕見的天文奇景「金星凌日」6日登場,台灣北部多雲,太陽在雲層裡若隱若現,仍可清晰看見太陽上金星剪影的小黑圓點。
  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金星凌日」今天(6日)登場,中央氣象局指出,上午台灣的觀測情況以中部、特別是彰化最清晰,可以看得到大多數過程;北部和南部由於雲量較多,只能從雲縫中斷斷續續看到。

  全台各地很多天文迷6日都起個大早,準備欣賞「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觀。所謂「金星凌日」,是指太陽、金星、地球連一直線時,從地球上可看見金星在太陽表面成為移動的小黑點。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指出,上午台灣的觀測情況以中部最清晰。天文站技士鄭振豐說:『(原音)中部地區可以看得到大多數過程,北部和南部都在雲縫中斷斷續續看到。』

  在中部地區,又以彰化的視野最佳,早上6時11分金星從太陽的東北側慢慢移進,彰化就看得很清楚。鄭振豐說:『(原音)根據氣象局合作的天文台,彰化高中天文台一開始就拍到很明顯的影像。』

  至於南部地區,由於雲量較多,只能間歇的從雲繨中看到,高雄小港在早上6時10幾分時,就已經能從雲繨中看到金星凌日;北部地區則是等到早上6時53分,才從雲縫中看到。

  金星凌日的過程將在中午12時48分時結束,到時金星將移出日面,全程歷時6時36分。

  氣象局表示,金星凌日是相當罕見的天文現象,每隔243年發生4次,出現的間隔時間為8年、105.5年、8年和121.5年;上次金星凌日發生在2004年6月8日,但當時受康森颱風影響,天候不佳。天文迷要是錯過這一回,下次要看到金星凌日,得等105年,也就是2117年才看得到。

 

◎網路資料來源: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58953

 

 

【六】

何謂凌日? 金星凌日?

◎網路資料來源:(奇摩知識)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0301369

凌日是天象中「食」的一種!
其原理與日食很相似,是內行星從地、日間通過,我們見到一個黑點在日面緩緩掠過,
如水星凌日,金星凌日即是。

水星和金星是內行星,它們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水星的軌道和黃道面之間有七度的夾角,每年五月和十一月地球經過水星軌道的昇交點和降交點附近時,如果水星剛好下合日,就會發生水星凌日的現象。水星的體積雖比月球大,但距離地球較遠,因此它凌日時的影子不能到達地球。而且水星與太陽相較,水星直徑大約只有太陽的二百八十五分之一,所以我們用望遠鏡以投影法觀測水星凌日,僅能見到一顆小黑點從太陽面緩緩地掠過。

水星凌日上次在1999年11月16日,下次預計會在2003年05月07日發生,而金星凌日現象由於公轉周期較長等因素故較為罕見,相隔約105年一次再8年又一次,接著需等121.5年再見到一次,然後再8年又一次。金星凌日上次在1874年及1882年,預計未來會在2004年6月8日及2012年6月6日發生。

 

 

【七】

金星凌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04年的金星凌日。金星凌日是指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行星金星直接從太陽的前方掠過,成為太陽表面的可見暗斑 (並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陽對地輻射)的天文現象。當凌日發生時,從地球可以看見金星是在太陽表面上移動的一個黑色暗斑。這類凌日的時間通常以小時計 (2004年和2012年的金星凌日持續的時間都超過6小時)。凌日類似於月球造成的日食。雖然金星的直徑幾乎是月球的4倍,但是因為它比月球更遠離地球,並且通過太陽前方的速度也比月球慢,因此以在太陽前掠過時形狀更小、速度更慢。通過觀察金星凌日,科學家可以利用視差的原理計算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

金星凌日是罕見但可以預測的天文現象。它們以243年的週期重複相同的模式。金星凌日發生的模式是「成雙成對」的,相鄰的「一對」金星凌日事件之間間隔8年,而不同的「兩對」事件之間則有漫長的121.5年和105.5年的間隔。這種週期性反應出地球和金星公轉週期的8:13和243:395軌道共振的事實。

最近的一對金星凌日事件是2004年6月8日和2012年6月5-6日。之前的一對是1874年12月和1882年12月,而在2012年之後,下一對的金星凌日會發生在2117年和2125年的12月。

要安全地觀測金星凌日,可以採用和觀測日偏食時相似的保護眼睛措施。如果不做安全保護措施就直視太陽表面(光球)的話,會迅速對眼睛造成永久性的嚴重傷害。

◎網路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7%91%E6%98%9F%E5%87%8C%E6%97%A5

 

 

20120602 雨中蝶舞 《青斑蝶、紫斑蝶》

2012.06.02 雨中蝶舞 《青斑蝶、紫斑蝶》

 

 

 

 

日期:2012.6.2 (六)

 

天氣:陰雨

 

 

 

 

( 在細雨中追逐半小時多、終於拍得一張比較成功的紫斑蝶展翅照片 )

 

 

 

 

 

一天陰鬱的天候

 

雨忽大忽小又忽停

 

小兒子去參加學校烤肉活動、

 

並計劃著探訪曾由其它路線探訪過數回的大金山

 

另外三個人則一路往南追尋奇蹟

 

沒想到~跟每次的隨興出門一樣

 

意外收穫滿滿

 

越晚越精彩

 

......

 

 

 

 

 

 

 

 

 

 

在武靴藤(羊角藤)旁的一大片澤蘭中

 

一群彩蝶翩翩飛舞

 

當它們展開翅膀時

 

就可以更清楚發現~

 

是一群夾雜著有 《青斑蝶、紫斑蝶》的雨中蝶舞...

 

 

 

 

 

 

 

 

 

 

 

 

 

 

 

 

 

 

 

 

 

 

 

 

 

只可惜~

 

追逐半天、成果不佳

 

尤其一直想抓住紫斑蝶展翅的影像...

 

 

 

望著快速飛翔展翅、停歇時又立刻合上翅膀的一隻隻蝶影

 

想抓到瞬間美麗倩影...

 

卻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紫斑蝶在分類學上為鱗翅目、蛺蝶科、紫斑蝶屬

 

展翅寬度約 6~9 公分、屬中大型蝶種

 

 台灣現存四種紫斑蝶

 

 

 

剛好有說明資料簡介這四種紫斑蝶

 

而今天眼前飛舞著的蝴蝶有那幾種...

 

一時間實在也搞不太清楚啊 ~

 

 

 

 

 

(1) 端紫斑蝶

 

 

 

 

 

 

(2) 圓翅紫斑蝶

 

 

 

 

 

 

(3) 斯氏端紫斑蝶

 

 

 

 

 

 

(4) 小紫斑蝶

 

 

 

 

 

 

 

 

小兒子在烤肉活動期間也有不錯的收獲

 

自行計劃走以前不同的路線登頂

 

果然成功找到了又變了一個不同樣貌的 ~

 

 

 

大金山(食水坑山),標高354公尺,三等三角點No.980

 

 

 

 

 

 

 

 

 

 

 

( 大金山(食水坑山),標高354公尺,三等三角點No.980 )

 

 

 

 

20120602 武靴藤 (羊角藤) 淡黃小花及斯氏紫斑蝶幼蟲

 2012.06.02 武靴藤 (羊角藤) 淡黃小花及斯氏紫斑蝶幼蟲

 

 

 

【 武靴藤  (羊角藤) 】

 

 

 

武靴藤其最大特色就是蓇葖果木質

 

外形像古代的一種靴子,故名【武靴藤】

 

而它們兩兩相連,又像一對羊角,又稱【羊角藤】

 

 

 

此外其果實裂開時,種子頂端長了許多絨毛,整齊排列於果莢內

 

當風一吹動,銀白色的絨毛如同降落傘一樣地展開,帶著種子到處飛翔

 

飛行一段距離後絨毛與種子會分離,種子掉落而散播

 

 

 

 

 

 

花期:5~9月

 

果期:10月~翌年1月

 

羊角藤 有很多別名:武靴藤、匙羹藤、金鋼藤...等 
 

 

今天是6月2日、非果期時間

 

但能欣賞到武靴藤淡黃色花朵

 

也是雨中散步的一大收獲

 

 

 

 

 

 

 

 

武靴藤 (羊角藤)  原生種

 

 蘿藦科(Asclepiadaceae)

 

武靴藤屬(Gymnema)

 

分部於台灣全島,台北、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屏東的山坡、路旁灌木叢中

 

 

 

 

 

 

 

 

 

 

 

 

 

 

 

 

 

 

 

今天很幸運在細雨中遇見許多植物、花朵...

 

在武靴藤附近發現一隻蝴蝶幼蟲

 

而斯氏紫斑蝶 ~ 單食性,寄主植物:羊角藤

 

 

 

看著附近大片澤蘭有一群不同的紫斑蝶、青斑蝶翩翩起舞...

 

那這隻蝴蝶幼蟲應該就是斯氏紫斑蝶的幼蟲了

 

 

 

 

 

 

 

 

 

﹝ 行旅日期:2012.6.2  (六) ﹞

 

 

 

【武靴藤】

 

英文名稱:Taiwan Cowplant,Australian Cowplant

 

學名:Gymnema sylvestre (Retz.) Schultes

 

科名:蘿藦科(Asclepiadaceae)武靴藤屬(Gymnema)

 

別名:羊角藤、匙羹藤、金鋼藤

 

原產地:台灣、中國

 

分佈:山坡、路旁灌木叢中。

 

莖:纏繞木質藤本,莖伸長,粗壯,圓柱形,灰白色;小枝細長,水平伸展,有細柔毛。

 

葉:單葉對生,卵狀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鈍,薄革質,全緣;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光滑無毛,中肋凹下背

 

面隆起,細脈明顯;葉柄圓柱形,有毛茸。

 

花:花多數,淡黃色,呈腋生繖形狀聚繖花序,花序具毛茸;花柄細長,花萼小,裂片卵形,先端鈍,毛緣。

 

果實:果為蓇葖果,木質,呈紡鎚形,長尖卵形,種子白色冠毛,扁平。

 

 

 

◎網路參考資料:
http://www.hljh.tcc.edu.tw/teach/%E6%A0%A1%E5%9C%92%E6%A4%8D%E7%89%A9/%e6%ad%a6%e9%9d%b4%e8%97%a4/%e6%ad%a6%e9%9d%b4%e8%97%a4.htm

 

 

 

 

20120602 可愛小繡球 ~ 風箱樹開花了

 

 

風箱樹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

茜草科  風箱樹屬

英名:Buttonbush

別名:水拔仔、水芭樂、珠花樹、小楊梅 

分佈:台灣北部平地到低海拔濕地或圳溝邊

特徵:

落葉性水生小喬木

葉對生或3枚輪生,長橢圓形,革質,長9-18cm,寬4-9cm,葉柄紅色

頭狀花序,長筒狀花冠,白色花冠

莖幹直立,多分枝

 

 

 

 

風箱樹是早期先民重要的護堤植物,將其種在溪流土堤邊

穩定堤岸防止崩塌和侵蝕,也庇護溝渠裡魚和兩生類

過去分布於台灣北部平地到低海拔溼地或圳溝邊

因農地開墾、溝渠水泥化後,已消失於北台灣大部分地區

根據調查風箱樹已屬於 ~ 台灣珍稀的水生植物 

 

有資料說明目前野生的數量僅僅剩下不到100株

因此風箱樹已是一種瀕臨絕種的水生植物

風箱樹本身不產種子,所以更是極待保護的樹種

目前大多的風箱樹是以插枝或高壓法行人工繁殖

在保育人士的推廣之下

已經可見於學校生態池或人工濕地

 

 

 

風箱樹為水生植物

因葉子形狀和質感和芭樂很像

所以又稱之為「水拔仔」或「水芭樂」

 

 

 

 

 

風箱樹的小型花多數集結成圓球狀的頭狀花序

很像一個個小繡球

其小花所露出的先端黃色棒狀物

是雌蕊的柱頭、用來沾黏花粉

 

大約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

風箱樹會開滿整樹白色的花

花朵會散發出一股特殊清香

 

 

 

仔細看還有點像一隻隻長著兩個小黑眼的可愛小動物探著頭...

 

 

﹝ 行旅日期:2012.6.2  (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