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5 瑞龍瀑布〈石崁湖瀑布、山坪頂瀑布〉 (南投竹山)

2017.11.25 瑞龍瀑布〈石崁湖瀑布、山坪頂瀑布〉 (南投竹山)

瑞龍瀑布20171125(1).JPG 

沿著竹山地區投52線經山坪頂前往瑞龍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2).JPG

投52線沿途茶園風光

  

2017/11/18再次來到南投縣竹山鎮繼續不知道已來探訪幾趟的登山行程,因鯉魚尾山實在不太好搞,雖然登上了三等三角點內補101號標高360公尺的基石山頭,但於另一側山頭的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卻因酸藤叢生、瘦稜危險而不得不放棄,也因費時探勘此山而導致原本預計順道前往的瑞龍瀑布之行、就只能暫緩了。相隔一週、因緣際會繼續安排瑞龍瀑布附近的山邊山(標高302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雲林林內南投竹山交界)及山坪頂山(標高308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南投竹山),因此沒隔太久時間,就順利順道完成了探訪瑞龍瀑布的行程了。瑞龍瀑布是加走寮溪的最後一個瀑布,上游就是太極峽谷,早期名為石崁湖瀑布,後來又以所在地名名為山坪頂瀑布,故總統蔣經國先生於民國七十年蒞臨巡視,見其狀如飛龍,特為之命名為「瑞龍瀑布」。瑞龍瀑布高度約為三十公尺,共分為三段,瀑布上游種有大片孟宗竹林,下游溪谷潺潺流水清澈,充滿大自然幽靜的氣息,沿途竹林風光則有如電影「臥虎藏龍」之美麗景色。瑞龍瀑布屬南投縣政府所轄,南投縣政府觀光處已於103年與105年,分別將加走寮溪所屬之瑞龍瀑布以下河段及杉林溪園區以下加走寮溪河段列為禁止水域,禁止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民眾前往時,勿從事水域遊憩活動。瑞龍瀑布位於竹山鎮坪頂里加走寮溪沿岸,距離市區十五公里,景色天成,七十四年及七十五年間加走寮溪中、上游豪雨造成土石嚴重崩落,為安全起見,暫行封閉,後經省林務局南投林管處重新完成森林遊樂區初步規劃,可惜九十年桃芝颱風又造成周邊環境嚴重毀損,故一直處於封閉狀況。前往瑞龍瀑布先經過215公尺長的瑞龍吊橋,再近距離仰望豐沛的瑞龍瀑布從30公尺高空奔落,採自然工法完工的景觀步道及平台,將於2017年底前啟用。

 

◎交通資訊:國道3號南下(竹山交流道下右轉)→台3線(集山路-大明路)→(竹山遊客中心左轉)自強路→(右轉)鯉南路→瑞興大橋前(左轉) →山坪頂停車場→步行20分鐘→瑞龍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3).JPG

▲瑞龍瀑布地理位置圖。 

瑞龍瀑布20171125(4).JPG

▲瑞龍瀑布導覽圖。 

瑞龍瀑布20171125(5).JPG

▲停車場至瑞龍吊橋標示460公尺。 

瑞龍瀑布20171125(6).JPG

▲回望步道入口及停車場。 

瑞龍瀑布20171125(7).JPG

▲前行不久即抵達棧道入口,右側有廁所設施、但似已荒廢。 

瑞龍瀑布20171125(8).JPG

▲棧道入口旁瑞龍瀑布介紹。 

瑞龍瀑布20171125(9).JPG

▲棧道入口標示往瑞龍吊橋400公尺。 

瑞龍瀑布20171125(10).JPG

▲回望棧道入口。 

瑞龍瀑布20171125(11).JPG

▲陡峭的棧道途中。 

瑞龍瀑布20171125(12).JPG

▲棧道沿途地面有星斗名稱、算算正好就是北斗七星,應該也是棧道之設計造型。 

瑞龍瀑布20171125(13).JPG

▲棧道出口與小水泥車道會合處。 

瑞龍瀑布20171125(14).JPG

▲遙望瑞龍吊橋。

瑞龍瀑布20171125(15).JPG

▲瑞龍吊橋前有小型停車廣場、小車可至。

瑞龍瀑布20171125(16).JPG

▲瑞龍吊橋前之說明牌。 

瑞龍瀑布20171125(17).JPG

▲瑞龍吊橋前刻有瑞龍瀑布之大石。 

瑞龍瀑布20171125(18).JPG

▲瑞龍吊橋前之瑞龍瀑布說明。 

瑞龍瀑布20171125(19).JPG

▲瑞龍吊橋橋長215公尺、寬1.35公尺。 

瑞龍瀑布20171125(20).JPG

▲前往瑞龍瀑布必經之瑞龍吊橋。 

瑞龍瀑布20171125(21).JPG

▲俯瞰瑞龍吊橋下方之加走寮溪、可見施工便道已被溪水沖斷。 

瑞龍瀑布20171125(22).JPG

▲瑞龍吊橋另一側之加走寮溪谷風光。 

瑞龍瀑布20171125(23).JPG

瑞龍瀑布20171125(24).JPG

瑞龍瀑布20171125(25).JPG

瑞龍瀑布20171125(26).JPG

▲抵達瑞龍吊橋另一側出口、往左續沿棧道前往瑞龍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27).JPG

▲瑞龍瀑布導覽圖。 

瑞龍瀑布20171125(28).JPG

▲回望瑞龍吊橋

瑞龍瀑布20171125(29).JPG 

▲前往瑞龍瀑布途中涼亭。

瑞龍瀑布20171125(64)

▲涼亭旁的小瀑布、豐水期應該可見到一道小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30).JPG

▲前往瑞龍瀑布步道終點之廣場與廁所、費時約20分鐘。

瑞龍瀑布20171125(31).JPG

▲瑞龍瀑布之週邊生態介紹。 

瑞龍瀑布20171125(32).JPG

▲瑞龍瀑布附近之生態圖文。 

瑞龍瀑布20171125(33).JPG

瑞龍瀑布20171125(34).JPG

▲於觀景台遙望瑞龍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35).JPG

▲觀景台俯瞰瑞龍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36).JPG

▲瑞龍瀑布之各角度拍攝畫面。 

瑞龍瀑布20171125(37).JPG

瑞龍瀑布20171125(38).JPG

瑞龍瀑布20171125(39).JPG

▲前往瑞龍瀑布之施工便道。 

瑞龍瀑布20171125(40).JPG

▲回望瑞龍瀑吊橋。 

瑞龍瀑布20171125(41).JPG

▲近距離欣賞瑞龍瀑布。 

瑞龍瀑布20171125(42).JPG

瑞龍瀑布20171125(43).JPG

瑞龍瀑布20171125(44).JPG

瑞龍瀑布20171125(45).JPG

▲峭壁上應是以前之棧道設施、已損毀。 

瑞龍瀑布20171125(46).JPG

▲一隻台灣獼猴在旁邊樹林窺視著我們。 

瑞龍瀑布20171125(47).JPG

瑞龍瀑布20171125(48).JPG 

瑞龍瀑布20171125(49).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0).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1).JPG

瑞龍瀑布20171125(64)  

▲瑞龍瀑布合影。

瑞龍瀑布20171125(52).JPG

▲欣賞瑞龍瀑布約35分鐘後、隨即原路折返(水中有一大群蝌蚪)。

 

瑞龍瀑布20171125(53).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4).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5).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6).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7).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8).JPG

瑞龍瀑布20171125(59).JPG

▲慢行回程費時約30分鐘左右。 

瑞龍瀑布20171125(60).JPG

▲開車繼續探訪後段已解編之投52線鄉道,一路上先後遇到兩隻公藍腹鷴。 

瑞龍瀑布20171125(61).JPG

▲已解編之投52線鄉道後段終點標示、全長6.660公尺。 

瑞龍瀑布20171125(62).JPG

▲投52線鄉道回程沿途景致。 

瑞龍瀑布20171125(63).JPG 

▲投52線鄉道回程黃昏景致。

 ▲瑞龍瀑布地圖。

 

  

﹝本篇選取照片數:63張﹞

 

20171216 《小油菊》綿延的美麗黃色花牆 (雲林古坑)

2017.12.16 小油菊綿延的美麗黃色花牆 (雲林古坑)

小油菊20171216(1)

在濃霧中遇見美景~《小油菊》綿延的美麗黃色花牆。 

小油菊20171216(2)

小油菊:菊科Compositae,小葵子屬Guizotia。

 

在台灣各地登山過程中,除了登頂、摸基石的樂趣,更愉快地是能在旅程中意外邂逅美景或各種生態、珍貴古蹟等事物,今天在南投竹山、雲林古坑濃霧中穿梭爬山摸基石,於前往標高1000公尺以上茶園中的龍頭山時,就在濃霧繚繞的崎嶇山路中,瞥見了綿延的《小油菊》美麗黃色花牆,此刻當然要撥點時間、駐足欣賞一番了。雖然小油菊花海也常有機會欣賞,但在山中意外邂逅綿延一整山坡的小油菊黃色花牆,卻也讓人驚喜萬分…,這花牆的主人應也是性情中人吧,才會如此浪漫、在山中播下了這些美麗種子…。

 

小油菊(學名:Guizotia abyssinica)

菊科 Compositae

小葵子屬 Guizotia

 

小油菊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高原一帶,植株外型與黃波斯菊相似。株高約1公尺左右,分枝性強,花色為黃色,一般播種後50天即可開花,花期可維持至少一個半月。小油菊與太陽麻、向日葵、魯冰花和黃波斯菊同屬於黃色系列的景觀花卉。全日照植物,栽培管理容易,生性抗旱耐瘠,對土壤適應性強。台灣地區種植景觀花卉大都選擇於10月至12月間,種植方法與其他景觀花卉相同。

  

小油菊20171216(3)

小油菊20171216(4)

小油菊20171216(5)

小油菊20171216(6)

小油菊20171216(7)

小油菊20171216(8)

小油菊20171216(9)

小油菊20171216(10)

小油菊20171216(11)

小油菊20171216(12)

▲茶園中的龍頭山總督府圖根補點,破損嚴重的百年基石。

小油菊20171216(13)

▲龍頭山:標高1134公尺,總督府圖根補點。(雲林古坑)

小油菊20171216(14)

 

小油菊20171216(15)

小油菊20171216(16)

小油菊20171216(17)

小油菊20171216(18)

小油菊20171216(19)

小油菊20171216(20)

小油菊20171216(21)

小油菊20171216(22)

小油菊20171216(23)

小油菊20171216(24)

小油菊20171216(25)

小油菊20171216(26)

小油菊20171216(27) 

▲濃霧中的149甲線道。 

 

 

﹝本篇選取照片數:27張﹞

 

20171125 鐵道秘境木造百年驛站【石榴車站】《歷史建築》 (雲林斗六)

2017.11.25 鐵道秘境木造百年驛站【石榴車站】《歷史建築》 (雲林斗六)

石榴車站20171125(1)

石榴車站舊稱 「石榴班驛 」是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木造百年驛站。  

石榴車站20171125(2)

石榴車站是當年縱貫鐵路未通車就已運行的百年驛站。

 

於林內公園爬了龍過脈森林步道的南林內山及探訪了林內神社遺址後,轉往較熱鬧的斗六市區尋找晚餐地點,就在路途瞥見一個巷口有【石榴車站】指標,映入眼簾的第一個想法是,嗯~很特別的站名,接著直覺這座車站好像有點印象,是否也是跟先前記錄的海線五座古老車站一樣是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木造車站呢?!吃過晚餐後回頭返回斗六交流道準備北返之前,就繞進這個巷子探訪謎般的【石榴車站】~當然是對我來說囉不過這座車站位置有些偏離台三線主要道路,繞來繞去才終於抵這座靜謐的神祕車站。果然眼前出現的是一座古樸的木造樣式車站,停車參觀這座百年驛站,同樣感受著悠悠古意的氣氛,只是跟先前的「日南車站」等木造車站一樣,爬過山之後已入夜,只能拍拍〝夜景〞了。不過這個時刻有個好處,就是拍照不用清場,是一座空蕩蕩的小站氛圍,除了偶爾經過的列車和零星的下車旅客…。

石榴車站舊稱「石榴班驛」,是日治時期就一直存在的木造車站。於二次大戰後改名石榴,其創立之初的目的是軍需而非客運,因此是當年縱貫鐵路未通車就已運行的百年驛站。整個車站站體設計很簡易主要由事務室(辦公室)、信號室(行車運轉室)、宿值室(休息室)、廊下(走廊)及儲藏室等空間組成岸式月台兩座本站山側月台原為島式月台,後來降為招呼站之後,站內之側線已全部拆除,僅留下兩條通過線。過去曾因石榴生產的砂質品質優良,於日治時期要建造鐵路所需的砂石,皆來自石榴,遂有運輸砂石的「石碴支線」,因此也寫下了早期砂石運輸的一頁風光歷史。

 

 

石榴車站」的歷史:  

 

1905年10月15日(明治年間):設「石榴班驛」,石榴非植物石榴,而是鐵道上的石碴。

1908年9月19日(明治年間):因業務冷清,停止營業。

1941年:復設「石榴班信號場」。

1945年:後改稱「石榴班號誌站」。

1950年6月1日:由「石榴班號誌站」改名「石榴班車站」為三等站。

1955年3月1日:更名為「石榴站」。

1990年8月15日:由甲種簡易站降為招呼站,由斗六站管理。

2006年12月22日:石榴車站站房和周圍的職員宿舍以「石榴站車站及職員宿舍」之名登錄為歷史建築。

2012年12月:站房整修完工。

2013年9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石榴車站位置:斗六市榴北里文明路31號。

 

◎石榴車站通資訊:斗六交流道下往斗六方向,台三線右轉內山公路,中興路(雲55)右轉文明路右轉,見到車站指標再左轉即可抵達。

  

石榴車站20171125(3)

▲石榴車站舊稱「石榴班驛」,是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木造車站。 

石榴車站20171125(4)

▲2006年12月22日:石榴車站站房和周圍的職員宿舍

以「石榴站車站及職員宿舍」之名登錄為歷史建築 

石榴車站20171125(5) 

石榴車站售票窗口 往剪票口及月台方向看(石榴車站現為無人車站) 

石榴車站20171125(6)

石榴車站候車大廳僅有一排深咖啡色的木造座位 

石榴車站20171125(7)

石榴車站候車大廳極為簡易,僅有一排深咖啡色的木造座位 

石榴車站20171125(8)

石榴車站往入口方向看  

石榴車站20171125(9)

石榴車站車站內部一角   

石榴車站20171125(10)

石榴車站售票口(現在石榴車站為無人車站、是沒有辦法買票的喔)   

石榴車站20171125(11)

▲石榴車站為無人車站,連售票機都沒有,

因此除了使用悠遊卡付費,

從石榴出發一律採先上車後補票,

入口處有張貼公告提醒旅客上車後

記得要主動向列車長補票   

石榴車站20171125(12)

進站之石榴車站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13)

▲天橋上俯瞰石榴車站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14)

▲天橋上俯瞰石榴車站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15)

▲月台回望石榴車站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16)

▲月台回望石榴車站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17)

石榴車站在斗六站(南)及林內站(北)之間。  

石榴車站20171125(18)

石榴車站天橋及月台。  

石榴車站20171125(19)

▲10點20分左右正好有列車進站  

石榴車站20171125(20)

石榴車站月台鐵軌景觀 

石榴車站20171125(21)

▲石榴車站月台前廣場 

石榴車站20171125(22)

▲石榴車站旁的日式木造建築、應該是以前的職員宿舍吧 

石榴車站20171125(23)

▲石榴車站側面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24)

▲石榴車站另一邊側面外觀 

石榴車站20171125(25)

▲石榴車站站前廣場寬闊舒適、也是熱鬧西部鐵路上的「秘境車站」 

石榴車站20171125(26)

▲石榴車站站前全景(目前的石榴車站站房為整建過的樣貌)  

石榴車站20171125(27)

▲石榴車站留影 

石榴車站20171125(28) 

▲石榴車站站內被棄置的車票。

石榴車站雖是無人車站,

下車旅客還是習慣會將車票

放置於站內售票窗口前檯子 

舊石榴車站  

▲取自網路之之整修前的舊石榴車站樣貌。

 

過去曾有一段日子,

石榴車站被世人遺忘

也無人整理,

整個車站站房猶如荒廢搬

隱身在小巷內;

後來雲林縣政府接手之後,

將石榴車站進行大翻修,

也將早期的藍色站體

改造成目前所見的樣貌。

 ▲石榴車站地圖。

 

 

﹝本篇選取照片數:28+1張﹞

 

20171127 2017桃園第三屆花彩節〈大溪場區〉

2017.11.27 2017桃園第三屆花彩節〈大溪場區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

2017桃園花彩節大溪場區位於桃園市大溪區月眉路兩側農地。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

2017桃園花彩節大溪場區展出時間為2017年11月18日-11月26日

 

一年一度的「桃園花彩節」於10月28日起至11月26日分別在楊梅、中壢、蘆竹、大溪四大主場區,以及圓光寺、龍潭、平鎮三區副場區陸續登場。除了規劃有4大主場區加上3個副場區外,也結合AR科技,讓民眾可以體驗真實花海與虛擬花海結合的樂趣。每年的桃園花彩節均以大規模花海作為主打,各花區也打造有專屬特色花海。4大主場其中楊梅為漸層花海,中壢推出向日葵花海,蘆竹有首次出現的黃金大波斯菊,大溪則是可以一邊賞花海,一邊觀賞黃金稻田,每一處都各具特色。楊梅場區最早開跑,對於我們來說是也是車程最近的場區,10月29日已經去參觀過了,龍潭場區則因11月5日正好到龍潭郊區庭園餐廳參加小學同學會,結束後順道提前去賞花(龍潭場區活動期間:2017年11月11日-11月19日)。11月12日也因剛好因事經過花彩節平鎮場區(平鎮區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週遭農地)附近,而有機緣順道走走欣賞最後一天活動的花海美景。其實昨天(11/26)已是第三屆桃園市花彩節的最後一日活動了而最後一個展出場區是大溪場區,活動期間:2017年11月18日-11月26日。本來也沒計畫前來賞花,但剛好因緣巧合,在活動結束次日(11/27)正好有空檔,而且天氣轉為晴朗,就安排下午前往走走,在現場發現也有蠻多遊客趁週一非假日時間前來賞花,所以也頗熱鬧的。工人正在拆除活動架設的裝置藝術等作品,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週一也未開放,不過花海依舊歡喜迎賓,不受影響…。

 

 

◎以下為2017 桃園第三屆花彩節各廠區的活動時間及展出地點資訊:

  

【四大區主場區】 

楊梅場區:楊梅路三段239號(上湖派出所對面)
● 活動期間:2017年10月28日-11月5日
● 開放時間:每日09:00~16:00
● 展出地點:桃園市楊梅區楊湖路三段與高鐵南路路口旁農地

  

中壢場區:文興路、東芝路間
● 活動期間:2017年11月4日-11月12日
● 開放時間:每日10:00~17:00
● 展出地點:桃園市中壢區文興路與東芝路間農地

  

蘆竹場區:山外路外社橋廣場
● 活動期間:2017年11月4日-11月12日
● 開放時間:每日09:00~16:00
● 展出地點:桃園市蘆竹區山林路二段外社橋

   

大溪場區:月眉里農地
● 活動期間:2017年11月18日-11月26日
●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
● 展出地點:桃園市大溪區月眉路兩側農地

 

  

【三區副場區】  

圓光寺場區:圓光寺周邊
● 活動期間:配合中壢場區主活動時間2017年11月4日-11月12日
● 開放時間:每日10:00~17:00
● 展出地點:桃園市中壢區圓光一路與環保路路口旁農地

  

龍潭場區:上林自行車步道
● 活動期間:2017年11月11日-11月19日
● 展出地點:桃園市龍潭區上林自行車步道週遭農地
● 開放時間:全天

  

平鎮場區:高雙路底過嶺支渠步道兩側
● 活動期間:2017年11月4日-11月12日
● 開放時間:每日9:00~16:00
● 展出地點:桃園市平鎮區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週遭農地 

 

◎2017 桃園第三屆花彩節:
www.rs-event.com.tw/2017FCF/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

2017桃園花彩節大溪場區特色,可以一邊賞花海,一邊觀賞黃金稻田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4)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5)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6)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7)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8)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9)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0)

▲天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1)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2)

背景為那結山鳥嘴山連稜景致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3)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4)

2017桃園花彩節大溪場區【尋訪大溪桃花源】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5)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6)

花海中隱藏著幾顆愛心圖案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7)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8)

背景為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19)

我愛大溪【LOVEDAXI】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0)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1)

我愛大溪【LOVE】字樣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2)

我愛大溪【DAXI】字樣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3)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4)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5)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6)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7)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8)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29)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0)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1)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2)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3)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4)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5)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6)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7)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8)

午後和煦秋陽照射著美麗花海與黃金稻田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39)

花彩節大溪場區天空的藍天白雲也很可觀很特別 

花彩節大溪場區20171127(40)

 ▲今天的黃昏景致也很絢爛… 

 

 

﹝本篇選取照片數:40張﹞

 

20171127 【白茅草】一場晚秋浪漫飄逸雪景 (桃園楊梅)

2017.11.27 【白茅草】一場秋浪漫飄逸雪景 (桃園楊梅)

白茅草20171127(1)

有如雪景般的浪漫白茅草景致(背景:那結山鳥嘴山連稜)。 

白茅草20171127(2)

白茅:禾本科 Gramineae,白茅屬 Imperata。

 

好像是去年初次遇上這一大片美麗浪漫的【白茅草】,尤其是在晴朗的秋陽撒落的陽光下,有如一場晚秋柔軟飄逸的美麗雪景。今年沒有刻意尋訪,正好在東北季風充滿濕意後終於放晴的日子,選擇走這一條小路前往台66線朝目的地前進,因此有緣再度邂逅這場秋日美景。

白茅(學名:Imperata cylindrica),又名藗,為禾本科白茅屬下的一個種。在中藥中食用其根部,稱作白茅根,又稱作茅根、茅草根、絲茅、茹根,可清熱。通常分布於日曬良好的河灘或草原地區。

白茅草喜陽耐旱,生命力極強,極具侵略性,一旦被它佔據的地盤,其他植物就難有立足之地,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惡毒的十種雜草之一。白茅草的葉片長而柔軟繁殖力強再加上生長速度快,被佔據的地面會很快地就變成密不通風的一片草原。使用刀子或鋤頭雖然可能很容易就將白茅草地面上的禾桿和葉去除,但對白茅草而言這種除草方式只能算是表面功夫,因為不消幾天後,很快地又會由地下莖冒出新的葉子,只有砍除地上部份、對白茅的地下莖可說是完全沒影響。但同樣一件事情,不同角色的人總是會以不同角度來看,一大片白茅草花,行旅者看到這一大片白茫茫花海會欣悅不已,而同樣一片白茅草花看在農人眼裡卻是令其頭痛的場景哪。

雖說白茅草是令農人頭痛的植物,但白茅草柔軟、細緻的禾桿和葉子可以編綑得密而紮實,蓋在茅草屋的屋頂上不易露水,裝牆不易透風,冬天屋內可獲得保暖,是早期用來蓋茅草屋的最佳建材之一。白茅草葉的色澤嫩綠,摸起來柔軟,但葉面和葉緣都有細毛刺,可說是柔中帶刺,號稱什麼都吃的山羊,即使肚子餓時見到柔嫩的白茅草,卻是寧可餓著肚子也不去吃它呢。 

白茅草20171127(3)

白茅草20171127(4)

白茅草20171127(5)

白茅草20171127(6)

▲正好在晴朗的秋陽下再度邂逅這一片白茫茫美景。 

白茅草20171127(7)

白茅草20171127(8)

▲晴朗陽光下的白茅雪景感覺更是是柔軟而飄逸。 

 

白茅草20171127(9)

白茅草20171127(10)

白茅草20171127(11)

白茅草20171127(12)

白茅草20171127(13)

白茅草20171127(14)

▲一片白茫茫美麗景致的背景是那結山鳥嘴山連稜。 

 

白茅草20171127(15)

白茅草20171127(16)

白茅草20171127(17)

白茅草20171127(18)

白茅草20171127(19)

白茅草20171127(20)

白茅草20171127(21)

白茅草20171127(22)

▲今天的天空有著浪漫秋天的熟悉氣氛。

白茅草20171127(23)

白茅草20171127(24)

白茅草20171127(25)

▲地上白茫茫、天空也是白茫茫…很浪漫的晚秋氣氛  

白茅草之二20171127(1)

▲最後五張是手機版照片,感覺起來也很有氣氛…。 

白茅草之二20171127(2)

白茅草之二20171127(3)

白茅草之二20171127(4)

白茅草之二20171127(5)

 

 

 

﹝本篇選取照片數:30﹞

 

20171106 古拙【衷於自然】種子手作展 (新北新店)

2017.11.06 古拙【衷於自然】種子手作展 (新北新店)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JPG

進入展場入口前的展出作品(龍腦香種子手作)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JPG

旁邊有著一篇「衷於自然」的序文。

  

很難得有機會一次看到很多種類的植物種子,也可以欣賞許多很棒的種子手作創作,剛好有這個機緣、幸運沒有錯過這次珍貴展出。

  

展覽主題:王小杏老師植物手作展【衷於自然】 

展覽日期:2017/11/4~30 (每週五公休) 

展覽時間:13:00~21:00 

展覽地點:古拙31文創工坊(古拙咖啡店展場)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中央五路31號1樓 電話:(02)2218-3968

 

古拙咖啡展場雖然並不像一般藝文中心等展覽館有著廣闊空間,但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種子卻似乎能帶領我們走向無限的空間,展場主人楊老師是藝術家、也有著泡咖啡作點心的好手藝,品嚐咖啡看展覽、溫馨又舒適。王小杏老師的種子手作展,讓喜歡種子、愛好自然的人絕不會空手而回,光看玲瑯滿目的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本尊,就讓人收穫滿滿。基本上此次展出應該包括有創作、知識及國外等有關植物種子的相關內容,多走幾趟、多看幾回都不會令人厭倦的…。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JPG

▲進入展場入口前牆上的手作作品(狐尾櫚種子手作)。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jpg

▲古拙31文創工坊(古拙咖啡店),地址:新北市新店區中央五路31號1樓。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JPG

▲王小杏老師植物手作展【衷於自然】海報。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jpg

▲古拙咖啡店內張貼有之前各項展覽的作者及主題之海報等。 

植物手作展20171106(8).jpg 

▲先看手作展的展場全貌(之一)。 

植物手作展20171106(9).jpg

▲手作展的展場全貌(之二)。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0).jpg 

▲手作展的展場全貌(之三)。

「惡魔之爪-黃花單角胡麻」就在

照片中間靠左一點處掛著(標示在下面)。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1).jpg

▲手作展的展場全貌(之四)。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2).jpg

▲手作展的展場全貌(之五)。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3).jpg

▲旁邊張貼的內容「繁花似錦-愛美之人」。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4).jpg

▲手作展展覽盡頭的「隨緣自在」。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5).jpg

▲對應下一張的種子照片。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6).jpg

▲對應上一張的種子名稱。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7).jpg

▲進入展場右側展出不少的種子、

也有貼上種子名稱,

可一一認識它們。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8).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19).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0).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1).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2).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3).jpg

▲進入展場左邊則陳列著一個個可愛或充滿創意的種子手作作品。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4).jpg

▲有不少貓頭鷹的手作作品。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5).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6).jpg

▲貓頭鷹(狐尾櫚種子手作)。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7).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8).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29).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0).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1).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2).jpg

▲澳洲火焰木果實手作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3).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4).jpg

▲銀葉樹果實(俗稱菜包)加桃花心木果實軸心…等植物手作。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5).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6).jpg

▲旁邊張貼的內容「樸實自然-上帝之手」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7).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8).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39).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0).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1).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2).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3).jpg

▲有些種子曾在野外或山上看過,感覺很親切。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4).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5).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6).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7).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8).jpg

▲種子收集櫃(一)。 

植物手作展20171106(49).jpg

▲種子收集櫃(一)之1。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0).jpg

▲種子收集櫃(一)之2。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1).jpg

▲種子收集櫃(一)之3。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2).jpg

▲種子收集櫃(二)。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3).jpg

▲種子收集櫃(二)之1。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4).jpg

▲種子收集櫃(二)之2。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5).jpg

▲種子收集櫃(二)之3。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6).jpg

▲種子收集櫃(三)。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7).jpg

▲種子收集櫃(三)之1。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8).jpg

▲種子收集櫃(三)之2。

植物手作展20171106(59).jpg

▲種子收集櫃(三)之3。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0).jpg

▲認識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1).jpg

▲認識<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一)之1。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2).jpg

▲認識<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一)之2。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3).jpg

▲認識<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一)之3。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4).jpg

▲認識<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一)之4。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5).jpg

▲認識台灣植物種子(二)之1。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6).jpg

▲認識台灣植物種子(二)之2。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7).jpg

▲認識台灣植物種子(二)之3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8).jpg

▲認識台灣植物種子(三)之1 

植物手作展20171106(69).jpg

▲認識台灣植物種子(三)之2。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0).jpg

▲認識台灣植物種子(三)之3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1).jpg

▲認識台灣殼斗科植物種子。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2).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3).jpg

▲日本殼斗科種子大圖鑑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4).jpg

▲這顆來自國外的巨大種子大約有兩公斤左右重量,

王老師有告訴我們它是如何來到這裡。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5).jpg

▲緬茄果莢,

標示的「惡魔之爪-黃花單角胡麻」

在這粒果莢上頭掛著,

要到之前的全景照去找找。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6).jpg 

▲進入展場對面牆壁前展出的種子與手作。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7).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8).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79).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80).jpg

植物手作展20171106(81).jpg

▲古拙咖啡及這次「衷於自然」植物手作展杯墊。 

植物手作展20171106(82).jpg 

▲有幸與多才多藝的王老師、朱老師和江老師合影,

此行的美好ENDING,

當然也包括與古拙31文創工坊主人

楊正德老師愉快的閒話家常…,

滿滿的收穫。

 

後記:

此篇記錄撰寫及發表於2017/11/24,因為那時的十一月分相片數量已超過痞克邦允許的額度,所以先發表於其它網站,當時「衷於自然」植物手作展還在展覽期間,所以那時的展覽日期、時間等都還可作若欲前往觀賞之參考。而現在展覽已落幕,王老師的種子收集櫃含種子也已全部轉售給種子迷了…。

  

﹝本篇選取照片數:82﹞

 

20171125 林內神社〈林內公園〉 (雲林林內)

2017.11.25 林內神社〈林內公園〉 (雲林林內)

林內神社20171125(1)

林內神社神域盡頭的第三鳥居為重製的鳥居,現在作為濟公廟之牌樓,可行車於此處停車場停車。

林內神社20171125(2)

另一個角度觀看第三鳥居。

 

於南投竹山爬兩座山之後,決定再繼續南下至雲林林內鄉的林內公園摸黑加菜,走走有建設的龍過脈森林步道,加摸一座南林內山(標高166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至於林內山(標高233公尺,三等三角點一七八號)已於2011/1/22登臨過了。 當開車來到濟公廟前,看見眼前出現一座鳥居(重製的第三鳥居),才發現這裡原來也是日本神社的遺址(雲林縣景點類別:歷史遺跡),這下真是意外的收穫、一舉兩得了。

先沿著石階往下走,中途可以見到第二座鳥居(第二鳥居),下到入口處再沿馬路續走到電信局前方的丁字岔路口,可見到另一座鳥居(第一鳥居),因此這裡目前共有三座鳥居,好像之前還沒造訪過有這麼多座鳥居的神社遺址。其實這裡只有第一、二鳥居為原日本神社遺物,但鳥居上的瓦片已非原設計,而林內神社神域盡頭的第三鳥居為重製的鳥居,現在作為濟公廟之牌樓。近年來在雲林縣政府以及林內濟公堂的努力下,神社周遭環境基本上已修復的非常完整,林內神社遺址是目前全台灣神社殘跡中唯一具有三副完整鳥居的神社建築群(即原本的舊鳥居兩副與濟公堂鳥居一副)。

林內神社為臺灣日治時期位在臺灣台南州斗六郡(今雲林縣林內鄉)的神社,其創建為昭和十四年(一九三九)十月起,至翌年四月竣工,無社格。主祭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豐受大神,例祭3月3日。神社已於1957年損壞,改建為林內濟公總堂。鳥居則被增加綠瓦,改為林內公園牌樓。林內神社當時規模是路寬十六尺、石階一六六級,共耗費62,300人力,其工程浩大可見一般。日治時代,建造神社當時,是由日本政府下令,從級至下級分配職責,由保正(如今村長之位)、甲長(如今鄰長之位)負責監工,每一戶支援一名義務工,稱為勤勞奉仕,勤勞奉仕必須日以繼夜,血汗建造神社。

神社境內,原有四座明神系鳥居,至今僅存兩座。沿途景物多是由老百姓所奉獻捐贈的。有鳥居、常夜燈、春日燈、制札……等。另外還有神橋、水手舍、休憩所、狛犬。四副鳥居中有一副是木製鳥居,位於本殿前,而本殿樣式為流造。二戰後,政局混亂,神社之遺跡漸遭人破壞或拿走而日漸消失。直至民國四十六年左右,因行政機關建設,而將拆除遺留物,經有心人士商榷,決定將「林內神社」改為「林內公園」,使得鳥居得以保留下來。拜殿、本殿、水手舍、神橋、制札皆已不存,而石燈籠、春日燈多遭到破壞。原本殿所在之位置改建為濟公廟。近年來因加強觀光產業,已將神橋、春日燈、水手舍以及第三鳥居(現為濟公廟牌樓)修復。

 

林內神社20171125(3)

▲濟公廟旁、龍過脈森林步道入口處的石燈籠,刻有「奉獻」二字。

林內神社20171125(4)

▲龍過脈森林步道入口處的石燈籠上的「奉獻」二字。

林內神社20171125(5)

▲濟公廟前的石獅(石狛犬)。

林內神社20171125(6)

▲濟公廟前的另一隻石獅(石狛犬)。

林內神社20171125(7)

▲石獅(石狛犬)與濟公廟。

林內神社20171125(8)

▲濟公廟及位於兩旁的一對石獅(石狛犬)。

林內神社20171125(9)

▲濟公廟上方的「西天濟公活佛」匾額。

林內神社20171125(10)

▲穿過第三鳥居,俯瞰下方的第二鳥居等景物。

林內神社20171125(11)

▲回頭仰望第三鳥居。

林內神社20171125(12)

▲俯瞰昔日神社參拜道。

林內神社20171125(13)

▲回頭仰望昔日神社參拜道及上方的第三鳥居。

林內神社20171125(14)

▲右為林內神社的制札(重製後),左為林內神社水手舍(重製版)。

林內神社20171125(15)

▲林中國小前有一昔日之「手洗場」,為登山膜拜者的虔誠洗滌處。

林內神社20171125(16)

▲林內神社的「常夜燈」,

是當時很前進的照明設備、,約12座,

至今僅存四座,

座落於林中國小與淵明國中校門邊;

「春日燈」為燈台,

指小型的燈籠,

約有三十幾座,

現今只殘存數個下半段的石柱而已;

「揭示板」為今之佈告欄,

位於神橋旁,是林北村鄭而斌先生所奉獻,

板上告示子民要保持乾淨、禁止牛羊進入,

並要愛護花草、保持肅靜不得喧嘩。

林內神社20171125(17)

▲神社遺跡上頭的刻字均已被塗抹看不清楚了。

林內神社20171125(18)

▲第二鳥居全貌。

林內神社20171125(19)

▲左後方有為林內神社的制札(重製後)。

林內神社20171125(20)

▲林內神社原址為今林內公園、林中國小及淵明國中。

林內神社20171125(21)

▲第二鳥居,鳥居上的瓦片非原設計。

林內神社20171125(22)

▲穿過第二鳥居,往下走即可下抵石階入口的林內神社神橋(重製版)。

林內神社20171125(23)

▲回頭仰望第二鳥居。

林內神社20171125(24)

▲由第二鳥居下至石階入口之林內神社神橋(重製版)。

林內神社20171125(25)

▲繼續往前走即可見到第一鳥居。

林內神社20171125(26)

▲第一鳥居之丁字岔路口位於電信局前方,路口有「龍過脈森林步道、310M」指標。

林內神社20171125(27)

▲若由林內火車站前中山路直走,

中正路右轉,

右手邊看到鄉公所時,

左轉進公園路就會看到第一鳥居,

上方寫著「林內公園」,

就位於台三線旁。

第一鳥居是最明顯的入口標誌,

為目前尚保存之神社牌樓,

柱高約二十公尺,

柱樑上有龍虎,

圓柱上刻有「奉獻」兩字,

外表雄壯,

氣勢磅礡。

林內神社20171125(28)

▲第一鳥居石柱後方有刻字,已模糊不清(爬山後開車過來再補拍的)。

林內神社20171125(29)

▲第一鳥居另一邊石柱後方刻字,可見「奉獻」二字較為明顯。

林內神社20171125(30)

▲回頭至林內公園石階入口處,拍攝林內神社神橋(重製版)全貌。

林內神社20171125(31)

▲回到上方濟公廟第三鳥居前方的龍過脈森林步道登山口,繼續攀登南林內山

林內神社20171125(32)

▲南林內山,標高166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另有後人刻字一三四號。

林內神社20171125(33)

▲南林內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另一面。

林內神社20171125(34)

▲爬完山回到停車場,查詢一下資料,

發現尚遺漏探訪濟公廟後方的孔子廟,

日治時代神社已消失,

而目前正殿濟公廟

及後殿孔子廟,

正是昔日神社主體的位置

濟公廟為神社拜殿

孔子廟則為神社正殿。

林內神社20171125(35)

▲孔子廟外觀。 

林內神社20171125(36)

▲孔子廟內部一景  

林內神社20171125(37)

▲孔子廟前有石階,看起來應也是神社遺跡吧。

林內神社20171125(38)

▲孔子廟另一角度外觀。

林內神社20171125(39)

▲停車場前方有兩個四方大石,刻有「奉獻」二字。

林內神社20171125(40)

▲另一邊的四方大石,明顯刻有「奉獻」二字。

林內神社20171125(41)

▲兩個四方大石後面均刻有「林坤」二字,兩個四方大石不知是做什麼用途?

林內神社20171125(42)

▲停車場旁兩個四方大石全景及林內鄉夜景。

林內神社20171125(43)

▲濟公廟旁的龍過脈森林步道石階入口全貌。

查詢資料發現這裡還有一座紀念碑,

但爬山之前第一次往下走時並未看見。

而爬完山後再去踏查,

原來紀念碑已在雜草樹木堆中,

難怪剛才沒有看見,

況且是夜探、更易錯過。

林內神社20171125(44)

▲修復的林內神社春日燈。 

林內神社20171125(45)

▲豎立在石階旁的紀念碑,

碑後依稀可見當年所刻記的興建與竣工日期、

保正與日人監工的名字。

紀念日當天由神官

(林內國小教師兼職,舉家住在宿舍,位於今淵明國中)

擔任主祭,

儀式由神官拿一黏有長條型紙條的四角形竿子,

四方搖動揭開序幕;

接著開神殿之門、念祭文祭拜,

爾後的活動有神轎繞街或相撲,

甚至有時也有撒麻糬,

供民眾分食。

林內神社20171125(46)

▲離開石階步道、穿過雜草樹木,紀念碑就隱藏在裡面。

林內神社20171125(47)

▲豎立在石階旁的紀念碑,碑後依稀可見當年所刻記的興建與竣工日期、保正與日人監工的名字。

林內神社20171125(48)

▲紀念碑後的「林內神社建立紀念…」之刻字。

林內神社20171125(49)

▲紀念碑後的「昭和十五年四月…」之明顯刻字。

林內神社20171125(50)

▲紀念碑後的「昭和十四年十月…」之明顯刻字。

林內神社20171125(51)

▲紀念碑後刻字全貌。

林內神社20171125(52)

▲隱藏在雜草樹木後方的紀念碑。

林內神社20171125(53)

▲回到石階回看紀念碑處。

今天意外的林內神社之旅,

就探訪至此為止了。

 

 

﹝本篇選取照片數:53﹞

 

20171118 大葉山欖花叢間的可愛【綠繡眼】〈台中清水〉

2017.11.18 葉山欖花叢間的可愛【綠繡眼】〈台中清水

20171118綠繡眼(1)

大葉山欖:山欖科(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常綠大喬木,台灣原生種。

20171118綠繡眼(2)

綠繡眼:繡眼科 Zosteropidae繡眼屬,普遍留鳥,生活在海拔2100公尺以下之疏林。

 

 

在北部淒風苦雨的日子,能在中部享受燦爛陽光,是一種幸福,在無意之間欣賞大葉山欖開花,還能遇見一群可愛的綠繡眼,也是一種幸運。以前隨緣拍到綠攝繡眼,通常都是在欣賞櫻花或黃金風鈴木等樹木盛放花朵的時候,這還是第一次在大葉山欖花開之際,瞥見綠繡眼跳躍穿梭其間不過要在常綠大喬木大葉山欖濃密寬大葉子之間,抓取活潑好動的綠繡眼瞬間影像,著實不容易,而且是在匆匆短暫停留之際。還好事後檢視相片,大多數都能拍攝成功,令人感到幸運、幸福,也是美麗的山旅意外驚喜。

 

大葉山欖:

山欖科(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別名:臺灣膠木、驫古公樹、杆仔、山檬果。原產地:臺灣北部及南部森林、蘭嶼,分布:產臺灣北部及南端海岸與蘭嶼。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細裂縫或細溝裂,或略細小龜裂,皮孔灰褐色;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粗壯,富含乳汁,暗褐色,被紅褐柔毛,葉痕顯著。葉互生叢生於小枝先端,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 10~15 公分,寬 4.5~7.5 公分,先端圓或稍凹,基部鈍,厚革質,全緣且邊緣向後反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約有 7~9 對,幼葉兩面通常被紅褐色絨毛;葉柄長 2 公分。花單生或 3~6 枚簇生於葉腋,中形,白色或淡黃色,開放時微帶有香味,長約 1~1.5 公分,徑約 1 公分;花柄略長,長約 1~1.5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肉質,6 裂,排成 2 裂,外輪具有褐色毛茸,鑷合狀排列,先端鈍;內輪平滑,裂片呈覆瓦狀排列,扁圓形,僅具緣毛;花冠深 6 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 1~1.3 公分,寬 0.2~0.4 公分,先端鈍而有尖突,略有毛茸;能育雄蕊 12~15,僅排成 1 列,基部與花冠筒基部相連;子房橢圓形,6 室,每室有胚珠 1 枚,花柱單一,長度常超出花外。

大葉山欖為本地原生樹種,膠木屬植物常綠性大喬木,株高可達 20 公尺。其樹性極為強健,耐鹽、抗旱、抗風、耐濕,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加上其栽植、移植均甚易,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樹姿顯得美麗獨特,挺秀明潔,適於觀賞,其枝條斜向伸展,亦頗具層次感,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往往具有「葉痕」;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還被有褐色的細毛。

 

綠繡眼

繡眼科 Zosteropidae繡眼屬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普遍留鳥雌雄鳥同色群聚性為小群、中群。別名: 暗綠繡眼、青笛仔(台語);古又名:鶯、黃鳥、繡眼、流鶯、粉眼。生活於平地至中海拔的疏林、田間樹籬及果園中,市區的行道樹及公園都很常見,也會造訪都市陽台的盆栽。活躍於樹木或灌叢的枝葉之間,族群數量極普遍。活躍於樹木或灌叢的枝葉之間,在非繁殖期常以數十隻成群活躍於樹木或灌叢的枝葉之間,在山區時則常與小型畫眉類混群。以花蜜、漿果、水果、樹芽等為食,也會獵取昆蟲及毛蟲。飛行時會發出清脆而急促的「唧以—唧以—」聲,小群在樹端覓食時,會發出慵懶帶轉音的「讀咿—」聲;繁殖期常會在清晨時發出十餘音節的響亮鳴唱,單獨休息時,有時會唱出極富旋律的低吟。

  

20171118綠繡眼(3)

20171118綠繡眼(4)

20171118綠繡眼(5)

20171118綠繡眼(6)

20171118綠繡眼(7)

20171118綠繡眼(8)

20171118綠繡眼(9)

20171118綠繡眼(10)

20171118綠繡眼(11)

20171118綠繡眼(12)

20171118綠繡眼(13)

20171118綠繡眼(14)

20171118綠繡眼(15)

20171118綠繡眼(16)

20171118綠繡眼(17)

20171118綠繡眼(18)

20171118綠繡眼(19)

20171118綠繡眼(20)

20171118綠繡眼(21)

▲大葉山欖樹全景,只有這一張相片沒有綠繡眼身影(也許躲藏在樹叢間,但也太小找不到)。

 

20171118綠繡眼(22)

20171118綠繡眼(23)

20171118綠繡眼(24)

20171118綠繡眼(25)

20171118綠繡眼(26)

20171118綠繡眼(27)

20171118綠繡眼(28)

20171118綠繡眼(29)

20171118綠繡眼(30)

20171118綠繡眼(31)

20171118綠繡眼(32)

20171118綠繡眼(33)

20171118綠繡眼(34)

20171118綠繡眼(35)

20171118綠繡眼(36)

20171118綠繡眼(37)

▲以上每一張照片都有綠繡眼身影(除了大葉山欖全景那一張外),您都有找到了嗎? 

 

 

﹝本篇選取照片數:37張﹞

 

20171118 《苦楝果》十一月的幸福天空〈台中清水〉

2017.11.18 《苦楝果》十一月的幸福天空〈台中清水

20171118苦楝果(1)

苦楝:楝科(Meliaceae)楝屬(Melia)落葉喬木,台灣原生種 

20171118苦楝果(2)

《苦楝果》十一月的幸福天空〈台中清水〉。 

 

苦楝,楝科(Meliaceae)楝屬(Melia),落葉喬木,為台灣原生種擁有一個很悲情的名字,在春夏之交盛放的苦楝花,一樹如夢似幻的淡紫,也讓人們總愛以「紫花樹」來稱呼它,與苦情的花名完全無法聯結在一起。在北部東北季風強勢來襲的淒風苦雨的日子,南下來到藍天白雲陽光燦爛的中部,也遇見苦楝的另一種美,是十一月幸福的天空。

紫花樹,是苦楝最美的別稱,它還被稱作「苦苓」、「旃檀」、「楝樹」、「金鈴子」及「森樹」屬於楝科楝屬落葉大喬木。每當春天到來,苦苓樹便以淡雅的漂亮紫花征服大地充滿著浪漫氣息。苦楝樹在春夏之際開淡紫色花,花朵非常細小,卻帶有獨特香氣。結出的果實10月成熟,熟時為橙黃色,是早年鄉下孩子竹筒槍的子彈,也可以入藥。

 

苦楝的花:

春夏之交開花,花為圓錐花序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無毛或幼時披鱗片狀短柔毛,短於葉或約與葉等長;花為兩性花,芳香,長約1公分;花萼綠色,鐘形,5深裂,裂片卵形、長圓狀卵形或披針狀,頂端急尖,全緣,兩面均有毛,表面披短柔毛,合生,長約1.5公釐;花瓣4-6枚,紫色或淡紫色,卵形、長圓形、倒卵狀匙形或披針形,平展或反曲,離生,兩面披毛,常為表面較密,全緣,長約1公分;雄蕊 10-12枚,紫色或暗紫色,具縱細脈,無毛或近無毛,管口有鑽形,長約6-8公釐;狹裂片10枚,2-3齒裂;花絲10枚,合生成筒狀,長約7-8公釐;花藥10枚,長橢圓形,頂端微凸尖,縱裂,與裂片互生,著生於裂片內側;子房上位,近球形,無毛,5-6室,每室胚珠2顆;花柱細長,頂生,柱頭頭狀,頂端5裂,不伸出雄蕊管。

 

苦楝的果

果實為核果,卵形、球形至橢圓形,頂端偶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痕,具光澤,綠色,成熟時灰黃、淡黃色、橙黃色或黃褐色,氣特異,味酸、苦;內果皮木質;果肉淡黃色,較鬆軟遇水浸潤顯黏性;4-5室,每室內有種子1顆,長約1-3公分,寬約8-15公釐;種子橢圓形或卵圓形,綠黃色或黃棕褐色,4-6棱,直徑約1-1.5公分。

 

 

20171118苦楝果(3)

20171118苦楝果(4)

20171118苦楝果(5)

20171118苦楝果(6)

20171118苦楝果(7)

20171118苦楝果(8)

20171118苦楝果(9)

20171118苦楝果(10)

20171118苦楝果(11)

20171118苦楝果(12)

20171118苦楝果(13)

20171118苦楝果(14)

20171118苦楝果(15)

20171118苦楝果(16)

20171118苦楝果(17)

20171118苦楝果(18)

20171118苦楝果(19)

20171118苦楝果(20)

20171118苦楝果(21)

20171118苦楝果(22)

20171118苦楝果(23)

20171118苦楝果(24)

20171118苦楝果(25)

20171118苦楝果(26)

20171118苦楝果(27)

20171118苦楝果(28)

 

 

  

﹝本篇選取照片數:28張﹞

 

 

奇基篇(40) ~ 20060820 五指山〔二等三角點1116號﹞(新竹竹東) & 20070924 獵狸尖〔三等三角點1116號﹞(新北坪林)

奇基篇(40) ~ 20060820 五指山〔二等三角點1116號﹞(新竹竹東) & 20070924 獵狸尖〔三等三角點1116號﹞(新北坪林)

五指山20060820(14) 

▲五指山,標高1061公尺,二等三角點 No.1116 (新竹竹東)

獵狸尖20070924(8) 

▲獵狸尖,標高705尺,三等三角點一一一六號 (新北坪林)

 

《奇基篇緣由》  

過往拜訪的基石山頭,偶爾會遇見比較特殊或奇怪的基石,有的可能算是【稀品】,有的則像是郵票或鈔票的【變體】版,如《小烏來山》的山字森林三角點之【山】與【森林三角點】兩面是相鄰的,屬於極為罕見的【奇】特【基】石。而有些則是山名或點名極為特別,如《戲棚跡》土地調查局三角點‧‧‧,諸如此類的【奇】特【基】石,將逐一整理至【奇基篇】之中

 

 

◎ 2006/08/20 五指山:標高1061公尺,二等三角點 No.1116,另有一顆台灣省政府頭前溪水源38基石 (新竹竹東)

◎ 2007/09/24 獵狸尖(樹梅嶺山、籟狸尖山獺狸尖山):標高705公尺,三等三角點一一一六號 (新北坪林)

 

  

昨天是11月16日、特別的日子又讓我想起兩座三角點編號都是1116號的山頭,於是去翻找了這兩座山的昔日山行照片。整理好照片,時間已晚,沒能在11月16日寫好記錄,今天就再接再厲了。把這兩座山列在【奇基篇】,其實只是代表性的兩座,因為想起二等三角點和三等三角點之間有特殊的關係,就是會有號碼重複的情形,至於為何會有重複號碼,說來話長,又得去研究三角點的來龍去脈了。不過既然不是研究三角點的專家,寫太多的話、可能就會有更多謬誤之處,畢竟日本三角點原點的設立已是百年左右以前的事了,有很多三角點專業知識,也有一些還待研究澄清之處,所以就簡單敘述二等三角點及三等三角點會有重複號碼的奇特狀況,也順便追憶以前的山行舊照,回想數十年的登山過程,每一座山每一顆基石都連結了每一階段的人生啊!

言歸正傳,爬山摸基石過程,有時會發現怎麼我爬過某個三角點的編號基石,為何後來又摸到另一顆同樣號碼的三角點編號基石呢?

簡單敘述三角點的歷史,資料摘錄自網路資料,若有謬誤之處、再請指正。

 

【三角點簡介】

三角點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三角測量的基準點,在地籍測量來說,其就是土地測量標石。其種類有許多種,較為人熟知就是日治時期土地調查局所埋設的測量基點,共分四等,一等通視範圍為四十五公里,二等為八公里,三等為四公里,四等圖根點則為二公里。日本人以上述基點為依據,逐年完成臺灣地區堡圖之製作,藉以鞏固對臺灣地區的控制權,並期望將台灣真正納入其版圖。

西元1898年日本人在台灣成立臨時土地調查局,並於西元1900~1904年完成三角測量,以台中公園內89號三等三角點為原點,建立了第一個座標系統,開始台灣大規模之土地測量。三角點的號碼為漢字直刻,由苗栗鍋鼎山一號至澎湖大礁山一一六0號。上述稱為臺灣的地籍測量原點(大多分佈在平野或淺山丘陵)。這階段完成基本土地測量,埋設三等三角點標石 1028 顆(因用途為地籍測量,故俗稱「地籍三角點」)、圖根點標石約 2300 顆,製圖成果為「臺灣堡圖」。

西元1909年(明治42年)為製作全島地圖,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部(陸軍的「陸地測量部」)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一等三角點大地測量作業,於西元1921年完成一等點的測量西元1919及1929年分階段開始二等三角的測量,並於西元1936年全部完成;西元1921、1930年則分階段開始進行三等三角點的測量,西元1939年全部完成,三角點的號碼則為阿拉伯數字橫書,此為大地測量原點(多位於林野深處,人跡罕至之地)。這階段實施了數次更正式、更詳細的三角測量,埋設一等至三等三角點標石共約 1176 顆 (俗稱「陸測三角點」,因繼日本本土之後測量,故編號也相接),製圖成果為「臺灣地形圖」(前後發行 1:25000、1:50000 兩種)。

民國六十五時內政部為重測地籍圖,乃委託聯勤測量署進行全省各等級基本控制點的全面檢測,補設了部份三角點,稱為內補三角點,簡稱內補點。這些先後埋立的三角點為方形石柱,材質有花崗石、觀音石、青石、混凝土等;大致依種類、等級不同而有大小差異。狹義的三角點由測量範圍的大到小可分為一等三角點、二等三角點、三等三角點和四等三角點 (圖根點、圖根補點)。

 

 

◎彙總一等三角點、二等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的資料如下:

 

【一等三角點】材質:花崗石,設立單位陸地測量部長寬尺寸18公分見方

刻字南面刻「一等三角點」、北面無編號

二等三角點材質:花崗石,設立單位:陸地測量部,長寬尺寸15公分見方

刻字:南面刻「二等三角點」、北面刻阿拉伯數字編號 (No.1021 至 No.1697)

等三角點(陸測)】材質:花崗石,設立單位:陸地測量部,長寬尺寸15公分見方

刻字:南面刻「三等三角點」、北面刻阿拉伯數字編號 (No.4130 至 No.7558)

【三等三角點(地籍)】材質:花崗石,設立單位: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長寬尺寸15公分見方

 刻字:南面刻「三等三角點」、北面直刻國字小寫數字編號(目前三角點成果表可見1號~1160號)

 

由以上刻字編號可知、二等三角點:1021~1697號,三等三角點1~1160號及4130~7558號,所以重疊號碼範圍為1021~1160號(若擴增範圍則為1000至1199號,但資料並無這些基石存在)。但有些號碼不一定有基石存在,也有不少基石已遺失,所以現存二等三角點及三等三角點有同樣編號的可能就越來越少了

 

例如:

溪南尖 2-1024  &紅淡山 3-1024

直潭山 2-1045 & 汐止五指山 3-1045

丁火巧山 2-1063 & 磺嘴山 3-1063

紅毛埤山 2-1096 & 外員山 3-1096

大貢占山 2-1097 & 西山 3-1097

竹東五指山 2-1116 & 獵狸尖 3-1116

水社大山 2-1134 & 土庫岳 3-1134

落鳳山 2-1137 & 大崎頭山 3-1137

 

 

﹝一、五指山:照片日期_2006.08.20﹞

 

◎五指山:標高1061公尺,二等三角點 No.1116

另有一顆台灣省政府頭前溪水源38基石 (新竹竹東)

 

這是目前找到此山最近一次的攀登照片

難道我有這麼久沒來爬了嗎?

超過十年了?!

 

竹東五指山第一次攀登日期:1995/05/01

於2000/10/21、2002/08/312004/06/22

及2006/08/20 再陸續至少五度登頂吧…

  

五指山20060820(1)

五指山20060820(2)

五指山20060820(3)

五指山20060820(4)

五指山20060820(5)

五指山20060820(6)

五指山20060820(7)

五指山20060820(8)

五指山:標高1061公尺,二等三角點 No.1116 (新竹竹東)。 

五指山20060820(9)

五指山20060820(10)

五指山20060820(11)

五指山20060820(13)


五指山20060820(12)

五指山20060820(15)

五指山另有一顆台灣省政府頭前溪水源38基石。

五指山20060820(16)

五指山20060820(17)

五指山20060820(18)

五指山20060820(19)

五指山20060820(20)

 

﹝本篇選取照片數:20張﹞

 

=====================================我是分隔線=====================================

 

﹝二、獵狸尖:照片日期_2007.09.24﹞

 

◎獵狸尖(樹梅嶺山、籟狸尖山獺狸尖山)

標高705公尺,三等三角點一一一六號 (新北坪林)

 

獵狸尖第一次攀登日期:1999/09/12

這次行程為第二次拜訪…

  

獵狸尖20070924(1)

獵狸尖20070924(2)

 

獵狸尖20070924(3)

▲獵狸尖:標高705公尺,三等三角點一一一六號 (新北坪林)

獵狸尖20070924(4)

獵狸尖20070924(5)

獵狸尖20070924(6)

獵狸尖20070924(7)

獵狸尖20070924(9)

獵狸尖20070924(10)

獵狸尖20070924(11)

獵狸尖20070924(12)

獵狸尖20070924(13)

獵狸尖20070924(14)

獵狸尖20070924(15)

獵狸尖20070924(16)

獵狸尖20070924(17)

獵狸尖20070924(18)

獵狸尖20070924(19)

獵狸尖20070924(20)

 

 

﹝本篇選取照片數:2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