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3 大枝掛繡球花 〈全緣葉繡球花、全緣葉八仙花〉 (新竹尖石)

2020.06.13 大枝掛繡球花 全緣葉繡球花、全緣葉八仙花 (新竹尖石)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1).JPG

大枝掛繡球: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八仙花屬(Hydrangea)。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2).JPG

大枝掛繡球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菲律賓也有。

 

大枝掛繡球

攀緣性藤狀大灌木

莖粗長、分枝多

初生小枝常具蛛網狀毛茸

成熟枝條幾乎無毛

小枝和葉柄褐紅色幾乎無毛

 

常依附大樹而生

偶見生於巨石或山崖之上

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菲律賓也有)

1500~3200公尺中高海拔針闊葉混生林內

偶見生於巨石或山崖之上

 

花序外圍具八仙花屬的不孕花

瓣化萼片2~4不等大

兩性花~淡黃色、花瓣早落

新開的花可見大苞片

兩性花一開花瓣(淡綠色)即落

 

【大枝掛繡球】

學名:Hydrangea integra Hayata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八仙花屬 Hydrangea

別名:大枝掛繡球、全緣葉繡球、全緣葉繡球花、全緣葉八仙花

原產地: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菲律賓也有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3).JPG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4).JPG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5).JPG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6).JPG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7).JPG

大枝掛繡球花20200613(8).JPG

大霸尖山山景20200613.JPG

▲竹60線遠眺大霸尖山

魯壁山莊20200613.JPG

▲經竹60線魯壁山莊

 

 

〔本篇選取照片數:〔10

 

20200228 探訪《水雲瀑布》邂逅【鉛色水鶇】(雄鳥)及【黃鶺鴒】 (苗栗泰安)

2020.02.28 探訪《水雲瀑布》邂逅【鉛色水鶇】(雄鳥)及【黃鶺鴒】 (苗栗泰安)

鉛色水鶇20200228a(1).JPG

鉛色水鶇:鶲科 Muscicapidae、紅尾鴝屬 Phoenicurus。

鉛色水鶇20200228a(2).JPG

鉛色水鶇雄鳥,全身灰藍色,尾巴為栗紅色。

 

在相隔了十二年之久

終於有了再一次機緣

探訪神祕的【水雲瀑布】

也終於順利圓夢了…

於沿溪逆流而上途中

遇見了鉛色水鶇雄鳥

也邂逅了一隻黃鶺鴒

雖然距離都很遙遠

但還是有緣在晴朗天候中

留下了與它們短暫邂逅的身影

 

鉛色水鶇20200228a(3).JPG

 

「鉛色水鶇」活動於快速流動的溪澗

和河流的小型圓潤鴝鳥

常會進入水邊人類利用區

如水壩和堤壩

也會使用有遮蔭的渠道

雄鳥鉛灰色

有亮橙色尾羽

通常在棲息時上下扇動

雌鳥及幼鳥是棕灰色

腹部鱗片紋

尾羽上半部亮白色

 

【鉛色水鶇】

學名:Phoenicurus fuliginosus

鶲科 Muscicapidae

紅尾鴝屬 Phoenicurus

又名紅尾水鴝、鉛色水鴝

臺灣話稱石青仔

雄鳥全身灰藍色、尾巴為栗紅色

雌鳥及幼鳥棕灰色、腹部鱗片紋,尾羽上半部亮白色

 

鉛色水鶇20200228a(4).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5).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6).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7).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8).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9).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0).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1).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2).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3).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4).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5).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6).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7).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18).JPG

▲鉛色水鶇棲息在前方大石上(拍攝實際距離)

鉛色水鶇20200228a(19).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20).JPG

鉛色水鶇20200228a(21).JPG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a(1).JPG

▲拍攝鳥兒一段時間後、繼續往水雲瀑布前進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a(2).JPG

鉛色水鶇20200228b(1).JPG

▲再度遠遠見到一隻鉛色水鶇身影

鉛色水鶇20200228b(2).JPG

鉛色水鶇20200228b(3).JPG

黃鶺鴒20200228(1).JPG

▲往前途中邂逅另一隻黃鶺鴒

 

【黃鶺鴒】

英文名:Yellow Wagtail

鶺鴒科 Motacillidae

鶺鴒屬 Motacilla

活動於河谷、林緣、原野、池畔及居民點附近

從平原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均可見其蹤跡

 

黃鶺鴒〔特徵〕

身體纖細,體長15~16cm

帶褐色或橄欖色、虹膜-褐色

嘴-褐色、腳-褐至黑色

 叫聲-為重複的叫聲間雜顫鳴聲

並非直線飛行

而是一上一下地飛行

行走時尾巴會不斷上下擺動
 

黃鶺鴒20200228(2).JPG

黃鶺鴒20200228(3).JPG

黃鶺鴒20200228(4).JPG

黃鶺鴒20200228(5).JPG

黃鶺鴒20200228(6).JPG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b(1).JPG

▲短暫時間駐足拍攝後、繼續往水雲瀑布前進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b(2).JPG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b(3).JPG

▲這應該就是往水雲瀑布途中的大石門瀑布吧?!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b(4).JPG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b(5).JPG

往水雲瀑布途中景致20200228b(6).JPG

▲小心越過這道峽谷、水雲瀑布就將掀開神秘面紗

水雲瀑布20200228(1).JPG

水雲瀑布20200228(2).JPG

▲終於在23年前(1997)及12年前(2008)兩度拜訪虎山後,

再於前幾天第三度拜訪虎山時起心動念,

於五天後順利完成了親訪水雲瀑布多年的心願

水雲瀑布20200228(3).JPG

▲水雲瀑布近影

 

 

〔本篇選取照片數:〔41

 

20200614 褐頭鷦鶯 (桃園觀音)

2020.06.14 褐頭鷦鶯 (桃園觀音)

褐頭鷦鶯20200614(1).JPG

褐頭鷦鶯:扇尾鶯科 Cisticolidae、鷦鶯屬 Prinia。

褐頭鷦鶯20200614(2).JPG

褐頭鷦鶯是一種常見的鷦鶯,樸素的灰褐色羽毛,隨分布區而略有不同色調。 

 

在觀音海邊灌木叢

巧遇褐頭鷦鶯

其實是被牠叫聲所吸引

才在回車途中發現牠…

 

【褐頭鷦鶯】

扇尾鶯科 Cisticolidae

鷦鶯屬 Prinia

 

【褐頭鷦鶯各個亞種的分布範圍】

 

褐頭鷦鶯(學名:Prinia inornata)

為扇尾鶯科鷦鶯屬的鳥類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位於印度德干高原

 

褐頭鷦鶯華南亞種

(學名:Prinia inornata extensicauda

在中國大陸

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

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地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

 

褐頭鷦鶯台灣亞種

(學名:Prinia inornata flanirostris)

台灣特有亞種

臺灣話稱望冬(bāng-tang)或布袋鳥(pòo-tē-tsiáu)

 

褐頭鷦鶯20200614(3).JPG

 

褐頭鷦鶯是一種常見的鷦鶯

樸素的灰褐色羽毛

隨分布區而略有不同色調

白而寬的眉斑和長長的尾羽

看起來好像鬆垮垮地黏在身上

繁殖鳥有黑色的喙和較短的尾羽

常見於各種棲地

特別是農地及濕地

不會去有樹冠層的林地

個性大膽

常躲在在灌木叢裡

但在裸露棲枝上鳴唱

鳴唱聲是重複的一連串昆蟲般的顫音

鳴叫聲包括各種吱喳聲和叮叮聲

也會用翅膀發出拍擊聲

 

褐頭鷦鶯20200614(4).JPG

褐頭鷦鶯20200614(5).JPG

褐頭鷦鶯20200614(6).JPG

▲切換拍攝模式時、鳥兒突然飛走了,只好再耐心等待一陣子…

褐頭鷦鶯20200614(7).JPG

褐頭鷦鶯20200614(8).JPG

▲等了好一會、只再拍到這一張,只好頂著烈日回停車處了

 

 

〔本篇選取照片數:〔8

 

遠山含肖篇(2) ~ 20200613 酒桶山〈大霸尖山〉 (新竹尖石) — 《二等三角點 No.1540》

遠山含肖篇( ~ 20200613 酒桶山〈大霸尖山〉 (新竹尖石) — 《二等三角點 No.1540》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JPG

 大霸尖山山勢磅礡壯麗,有「世紀奇峰」之美譽。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JPG

 大霸尖山外貌有如大酒桶,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

 

 

◎《遠山含肖》緣由:遠山含”笑”、有時遠山也含”肖”,有些山頭不管其上有立或無立基石,但山如其名,只要遠望此山,看到其維妙維”肖”的山形,就會對其山名由來會心一笑。”山”不一定要親臨其上,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遠望山頭、也是頗有山趣...。因此有機會再一一將此類有趣的山頭,整理至【遠山含肖】篇幅中...。

  

◎2020.06.13:大霸尖山,標高3492公尺,立有二等三角點No.1540 (新竹尖石苗栗泰安交界)  

 

說明:    

宇老位在新竹60鄉道的20公里處路段,海拔高度約一千四百五十公尺,處在尖石鄉前後山之間,可欣賞前後山的美麗景致。每次經過宇老時,都會短暫駐足看看是否能見到老朋友~~大霸尖山的英姿。今天目標是霞喀羅古道生態觀察行程,也很久沒來這條以往熟悉的古道走走了,經過宇老時天清氣朗,又能見到外貌有如大酒桶,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的大霸尖山了。我曾於1993/10/10攀登伊澤山(三等三角點No.6251)、大霸尖山(二等三角點No.1540)、小霸尖山(無基石)、加利山(三等三角點No.6619),當年登頂大霸尖山的鐵梯已拆除,只能通過其霸基後象徵性地爬升了幾公尺、再續登小霸尖山。當年在中霸近眺大霸尖山雄姿的感動,猶歷歷在目…。遠眺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的大霸尖山,是否山如其名,像一個「大酒桶」呢。

 
  • 收藏 收藏 hover

    0

     
  • 推文 推文 hover
    +1

    1

  • 留言 留言 hover

    2

痞其林美食指南,2020超夯必吃蛋糕☞

 

﹝照片日期:2020年06月13日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JPG

 

大霸尖山海拔3492公尺,山勢磅礡壯麗,有「世紀奇峰」之美譽,自古是泰雅、賽夏原住民族的聖山;山形突出四面懸壁寸草不生,外貌有如大酒桶,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更因獨特的外型與特風被收錄在新台幣五百元的背面。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4).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5).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6).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7).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8).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9).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0).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1).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2).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3).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4).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5).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6).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7).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8).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19).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0).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1).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2).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3).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4).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5).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6).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7).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8).JPG

▲ 以上照片是在宇老之前所拍攝。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29).JPG

▲ 附近岔路口可通往李棟山莊、李棟山登山口(以前也登頂過不少回了)。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0).JPG

▲ 續行經過宇老觀景台、魯壁山登山口、魯壁山莊。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1).JPG

▲ 以下照片是在經過宇老之後所拍攝。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2).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3).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4).JPG

大霸尖山(酒桶山)20200613(35).JPG

▲ 大霸尖山(熬酒桶山、酒桶山),台灣山勢最霸氣的百岳高峰。

 

大霸尖山,位於臺灣新竹縣尖石鄉秀巒村與苗栗縣泰安鄉梅園村之間的一座山峰,主脊高3,492公尺。泰雅族語為「Papak waqa (Skaru語系)、 Papak wa’a (Spazi語系)、Papakwa’a (Klapay語系)」,大霸尖山與小霸尖山合稱為「Babo Papak」,賽夏族人稱它「Kapatalayan」。漢民族曾稱為熬酒桶山(《淡水廳志》1871),它的形狀如同一個圓柱,四面都是直立的懸崖,因此當地居民也稱之為「酒桶山」。光緒六年《臺灣輿圖並說》首見大霸尖山之名。(維基百科)

 

 

﹝本篇選取照片數:35張﹞

 

 

20200606 台灣厚距花 〈大蕊野牡丹〉 (新竹尖石)

2020.06.06 台灣厚距花 大蕊野牡丹 (新竹尖石)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JPG

台灣厚距花: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厚距花屬 Pachycentria。

台灣厚距花20200606(2).JPG

台灣厚距花屬本島特有種,中低海拔山區可見,6~7月是盛花期。

 

在台灣山區常見美麗的野牡丹

而台灣厚距花也是野牡丹科

看起來也一樣是很漂亮吸睛

淡粉的花色

與野牡丹相較

可說是少一分濃豔

卻又多了一分淡雅

 

【台灣厚距花】

學名:Pachycentria formosana

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厚距花屬 Pachycentria

別名:紅果野牡丹、翠牡丹、厚距花、大蕊野牡丹

屬台灣特有種

中低海拔山區可見

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

盛花期 6~7月

 

台灣厚距花20200606(3).JPG

 

台灣厚距花屬附生灌木

株高通常不過2米

莖光滑

葉肉質

橢圓形

離基3出脈

先端鈍或漸尖具鈍頭

略齒緣

兩面被短毛

頂生聚繖花序

花淡粉紅色、4數

花梗具2小苞片

雄蕊8、等長

漿果

 

台灣厚距花20200606(4).JPG

▲花粉紅、淡紫、淡紫紅色,花瓣四枚,長約七、八公釐

台灣厚距花20200606(5).JPG

▲莖光滑,常附生或匍匐

台灣厚距花20200606(6).JPG

▲著生或地生灌木,枝條有明顯皮目

台灣厚距花20200606(7).JPG

▲單葉對生,厚革質,橢圓形,長5~10公分,寬2~5公分,三出脈

台灣厚距花20200606(8).JPG

▲葉二面均有短毛,葉柄約1公分,全緣或稍齒牙狀

台灣厚距花20200606(9).JPG

兩性花,聚繖花序頂生,花萼有4齒裂,花瓣4枚,雄蕊8枚,大小相同,

花藥線狀橢圓形,後端有一短花距,花柱絲狀,柱頭鈍形或稍膨大。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0).JPG

雄蕊8枚,有大型的花藥,所以又名大蕊野牡丹。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1).JPG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2).JPG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3).JPG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4).JPG

台灣厚距花樹形不大,但全株有優美的質感、樹型及花色。

台灣厚距花20200606(15).JPG

▲通往瀑布的後段步道

 

 

本篇選取照片數:〔15

 

20200613 白頂飛蓬 〈一年蓬〉 (新竹尖石)

2020.06.13 白頂飛蓬 一年蓬 (新竹尖石)

白頂飛蓬20200613(1).JPG

白頂飛蓬:菊科 Asteraceae、飛蓬屬 Erigeron。

白頂飛蓬20200613(2).JPG

白頂飛蓬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在新竹尖石中海拔山區

邂逅美麗清新的「白頂飛蓬」

在過往山旅過程中

應該也不時能遇見它

但前一次的記錄

竟然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

屬於”菊科”的白頂飛蓬

依然頗令人驚豔…

 

◎20110618  白頂飛蓬
https://mtff98.pixnet.net/blog/post/275653334

 

【白頂飛蓬】

學名:Erigeron annuus  (L.) Pers. 

菊科 Asteraceae

飛蓬屬 Erigeron

別名:一年蓬、千層塔(江西)、治瘧草、野蒿(江蘇)、白頂飛蓬

原產北美洲、後來被引入世界其他地區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莖直立,有微毛

莖生葉為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基生葉呈蓮座狀

花開後枯萎

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

秋季開花

外圍兩層白色或略帶淡紫色的舌狀花

中央為黃色管狀花

 

白頂飛蓬20200613(3).JPG

 

白頂飛蓬原產於北美洲

屬於溫帶菊科植物

歸化於台灣 中、北部低、中海拔山區

生長在路旁草地或開闊荒地

 

白頂飛蓬20200613(4).JPG

 

白頂飛蓬可能因為花朵頗具姿色

而在早期被引進栽培

之後漸歸化野地

 

白頂飛蓬20200613(5).JPG

 

【白頂飛蓬】特徵:

分枝多,被粗毛,莖葉闊披針形至橢圓形,葉銳齒緣。

頭花1.5~2cm,心花黃綠色。

邊花(舌狀花)白色,長度約同等於心花總直徑。

 

白頂飛蓬20200613(6).JPG

白頂飛蓬20200613(7).JPG

白頂飛蓬20200613(8).JPG

白頂飛蓬20200613(9).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0).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1).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2).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3).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4).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5).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6).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7).JPG

白頂飛蓬20200613(18).JPG

▲停車場空地上叢生的白頂飛蓬

 

 

本篇選取照片數:〔18

 

20200606【東方狗脊蕨】葉面上有著許多容易脫落的小芽~不定芽 (新竹尖石)

2020.06.06 【東方狗脊蕨】葉面上有著許多容易脫落的小芽~不定芽 (新竹尖石)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JPG

東方狗脊蕨:烏毛蕨科 Blechnaceae、狗脊蕨屬 Woodwardia。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JPG

東方狗脊蕨布滿葉片的不定芽。

 

探訪密藏深山中的裡埔瀑布後

在改往北橫公路回程途中

遇見了特別的蕨類~~東方狗脊

東方狗脊英文名稱「Oriental Chain Fern」

意為「東方鏈蕨」

東方狗脊蕨是屬於能夠自我複製的植物

東方狗脊蕨的葉面上

會著生許多容易脫落的小芽

這些小芽剛成長時呈綠色或粉紅色

成熟後轉為紅褐色

這些被稱為「不定芽」的小芽

是東方狗脊蕨無性繁殖的方式

一旦成熟落地如遇適合環境

便會長成新的植株

 

【東方狗脊 】

學名:Woodwardia orientalis

烏毛蕨科 Blechnaceae

狗脊蕨屬 Woodwardia

 

東方狗脊在台灣多分布於中、低海拔地區

除可做園藝造景植栽,亦具藥用價值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4).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5).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6).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7).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8).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9).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0).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1).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2).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3).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4).JPG

▲東方狗脊布滿葉片的不定芽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5).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6).JPG

▲由背面拍攝東方狗脊蕨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7).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8).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19).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0).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1).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2).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3).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4).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5).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6).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7).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8).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29).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0).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1).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2).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3).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4).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5).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6).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7).JPG

東方狗脊蕨20200606(38).JPG

東方狗脊蕨(山景)20200606(39).JPG

東方狗脊蕨(山景)20200606(40).JPG

▲回程轉往北橫途中的黃昏山景

 

 

本篇選取照片數:〔40

 

 

20200516 三爪假鬼筆 〈紡錘形假鬼筆〉 (新竹尖石)

2020.05.16 三爪假鬼筆 紡錘形假鬼筆 (新竹尖石)

三爪假鬼筆20200516(1).JPG

三爪假鬼筆:籠頭菌科、假鬼筆屬。

三爪假鬼筆20200516(2).JPG

三爪假鬼筆是一種長相奇特的菇,很容易就可以識別。

 

三爪假鬼筆是一種長相奇特的菇

通常在地上群生

正常的狀況有三隻紅色爪子

很容易識別~~~

鬼筆目在幼時呈卵蛋形

從外觀無法辨識其成熟度

孢托還未伸出時

也無法辨別身分

只能耐心等待此神奇蛋破蛋而出時

才會知道裡面藏著什麼種類

聞起來有惡臭

 

【三爪假鬼筆】

學名:Pseudocolus schellenbergiae

籠頭菌科 Clathraceae

假鬼筆屬

別名:紡錘形假鬼筆,爪哇假鬼筆

原產地:台灣,日本,中國,紐奧

分佈:低海拔竹林

 

三爪假鬼筆20200516(3).JPG

 

三爪假鬼筆最初也是半埋土裏的蛋

破蛋而出後

伸出橘色、橙黃色、紅色爪子

其實還可能會有四到六爪的

只是比較少見

 

三爪假鬼筆20200516(4).JPG

三爪假鬼筆20200516(5).JPG

三爪假鬼筆20200516(6).JPG

三爪假鬼筆20200516(7).JPG

三爪假鬼筆20200516(8).JPG

三爪假鬼筆20200516(9).JPG

▲三爪假鬼筆隱藏在一片綠色葉片之間

三爪假鬼筆_風景20200516(10).JPG

▲步出密林、眼前豁然開朗

三爪假鬼筆_風景20200516(11).JPG

三爪假鬼筆_風景20200516(12).JPG

▲此時五月中旬的中級山區,猶可見五月雪的”殘雪”景觀

 

 

本篇選取照片數:〔22

 

20200606 【原生蘭之美】貓尾蘭 〈廣葉軟葉蘭〉 (新竹尖石)

2020.06.06 【原生蘭之美】貓尾蘭 廣葉軟葉蘭 (新竹尖石)

貓尾蘭20200606(1).JPG

貓尾蘭(花柱蘭):蘭科、小柱蘭屬。

貓尾蘭20200606(2).JPG

【貓尾蘭】的花莖頗長,花苞從莖頂抽出之後向上伸長,略微彎曲

 

此趟由尖石前往探訪裡埔瀑布

在轉往竹60-1線途中稍事歇息時

往山中小水泥道走走

巧遇一株美麗的原生蘭花【貓尾蘭】

查詢既往記錄

雖然貓尾蘭應該算是較常見的原生蘭

卻只是第三次記錄而已

而且已相隔多年了…..

 

◎20150801 貓尾蘭 ﹝苗栗泰安﹞
https://mtff98.pixnet.net/blog/post/434579939

◎20170709 第二度邂逅【貓尾蘭】 (台南楠西)
https://mtff98.pixnet.net/blog/post/459768565

 

【貓尾蘭 】(花柱蘭)

蘭科  小柱蘭屬

中文學名:廣葉軟葉蘭

 

貓尾蘭20200606(3).JPG

 

【貓尾蘭】的花莖頗長

花苞從莖頂抽出之後向上伸長

略微彎曲

花苞初期的顏色是綠色的

中段則為黃色的

最下層開花時則會變成紅色的

因此花由底層往上層陸續開放

一柱花莖上就會同時

出現綠黃紅三種顏色了

 

貓尾蘭20200606(4).JPG

 

 【貓尾蘭】花如其名

一長串的花莖

就如同貓咪的尾巴

花苞極小

大約只有2mm而已

 

貓尾蘭20200606(5).JPG

貓尾蘭20200606(6).JPG

貓尾蘭20200606(7).JPG

貓尾蘭20200606(8).JPG

貓尾蘭20200606(9).JPG

貓尾蘭20200606(10).JPG

貓尾蘭20200606(11).JPG

貓尾蘭20200606(12).JPG

▲忽然來了一陣雨、趕緊先回車上躲雨

貓尾蘭20200606(13).JPG

貓尾蘭20200606(14).JPG

貓尾蘭20200606(15).JPG

貓尾蘭20200606(16).JPG

貓尾蘭20200606(17).JPG

貓尾蘭20200606(18).JPG

貓尾蘭20200606(19).JPG

貓尾蘭20200606(20).JPG

貓尾蘭20200606(21).JPG

▲匆匆走在山徑中、不經意很容易就會錯過了…

貓尾蘭20200606(22).JPG

▲竹60-1線途中景觀

 

 

本篇選取照片數:〔22

 

20200530 【原生蘭之美】乍看貌似魚骨刺的 〈南嶺齒唇蘭〉 (宜蘭大同)

2020.05.30 【原生蘭之美】乍看貌似魚骨刺的 南嶺齒唇蘭 (宜蘭大同)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JPG

單囊齒唇蘭:蘭科 Orchidaceae、齒唇蘭屬 Odontochilus。

單囊齒唇蘭20200530(2).JPG

單囊齒唇蘭為地生蘭,中段成魚刺狀,花期5~8月。

 

< 原文記錄為單囊齒唇蘭

經格友指正應為南嶺齒唇蘭、感謝!

文章題目已修正

內容仍暫為單囊齒唇蘭資料

尚待更正 2020.8.1 >

 

此趟山行由北橫起點台七線0K

橫貫北橫繞行了北台灣半圈

在宜蘭大同1000多公尺的中級山林

邂逅小巧乍看貌似魚骨刺的

台灣原生蘭花~~單囊齒唇蘭

深山林下天色昏暗

努力留下其可愛倩影~~~

 

【單囊齒唇蘭】

學名:Odontochilus inabae

蘭科 Orchidaceae

齒唇蘭屬 Odontochilus

地生蘭

 

喜生低中海拔潮濕山澗岩壁上或碎石上

常成群聚集

盛花期5~8月

 

單囊齒唇蘭20200530(3).JPG

▲即將登頂此行第二個、也是終點山頭基石前途中

單囊齒唇蘭20200530(4).JPG

單囊齒唇蘭20200530(5).JPG

▲回程邂逅小巧的原生蘭花~~單囊齒唇蘭

單囊齒唇蘭20200530(6).JPG

▲單囊齒唇蘭:花莖頂生,花序穗狀

單囊齒唇蘭20200530(7).JPG

▲花序長10cm以上,軸上密被毛

單囊齒唇蘭20200530(8).JPG

▲唇瓣先端2裂,裂片長方形;中段深裂呈魚刺狀

單囊齒唇蘭20200530(9).JPG

▲唇瓣基部具單一囊狀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0).JPG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1).JPG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2).JPG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3).JPG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4).JPG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5).JPG

【單囊齒唇蘭】

地生蘭。植株長達30cm,莖肉質,盤旋向上,有節;葉互生,卵形至橢圓形,紙質。花莖頂生,穗狀花序,長可達10cm 以上;花序軸密被毛;花萼紅褐色,具白色網紋;唇瓣Y形,基部具單一囊袋,中段成魚刺狀,先端裂片長方形。花期5~8月。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6).JPG

▲比大小~~單囊齒唇蘭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7).JPG

▲拐杖旁的單囊齒唇蘭

單囊齒唇蘭20200530(18).JPG

▲幽靜的中級山回程途中

 

 

本篇選取照片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