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5 可遇不可求 ~ 中秋連假前的最後一道美麗霞光
( 可遇不可求的落日霞光 )
中秋節連假前的最後一天上班日
白天的天空就令人感到非常特別…
藍天為底 白雲變換
傍晚時 美麗的落日霞光
果然又出現了
讓人駐足良久…
仰望著這可遇不可求的美麗景致
直到中秋連假前的最後一道美麗霞光謝幕…
( 以上為在兩個地點所拍攝的落日霞光景緻 )
﹝本篇選取照片數:60 張﹞
2014.08.17 [台灣鳳蝶] 海岸山脈北段意外辛苦小縱走途中邂逅的美麗驚歎號
( 海岸山脈北段意外辛苦小縱走途中的美麗驚歎號~台灣鳳蝶 )
爬了許多年山
這天算是初次與海岸山脈的親密接觸
而酸甜苦辣滋味也在這一天意外嚐盡…
原本不該這麼辛苦
但小縱走的每一座山
不是多年沒人走
(光是賀田山就得砍芒草硬砍一個多小時
才終於從天黑砍到天亮才登頂)
就是破碎產道讓我的一般轎車不敢輕易冒進
就這樣又多走了來回十幾公里的路
而這還不算從月眉山北側登山口到登頂的2.4公里單程山路呢
這趟五座山頭六顆基石的過程雖辛苦卻精采而豐收
有機會再回顧與記錄之…
↓ 話說海岸山脈北段小縱走半途登過了北月眉山聯勤內補三等三角點
再登頂北月眉山(南峰)三等三角點後
原路往返下山
回到產道續行…
( 北月眉山:標高479公尺,三等三角點No.4285,是後來才被山友找出來的一顆日本原點基石 )
↓ 眺望眼前的月眉山還在遠遠的地方
不是前面這一座
而是在後面高聳的一道稜線山巔…
↓ 好不容易又從早上 11:15 的北月眉山(南峰)登山口
繼續走到 11:58
才走到了月眉山北側登山口…..的叉路(而已)
哇~還要再上坡0.6公里才會抵達北側登山口0K里程起點處
↓ 但沿途眺望花蓮縱谷等美麗景色
卻是只有安步當車才能享有的福利啊
途中遇到一些鳥兒
而更多的是翩翩飛舞的蝴蝶…
↑當瞧見這隻蝴蝶時
就覺得牠一定是一隻很特別的鳳蝶… ↓
果然~非常難拍的鳳蝶
努力堅守了好一陣子
也暫時把登台灣小百岳 ~ 一等三角點的【月眉山】
先丟到一邊去…
果然牠成為我的【台灣鳳蝶】(雌蝶) 之初拍!
台灣鳳蝶
屬大型鳳蝶
翅長約 4.0~5.2 公分
特徵為 ~
與大鳳蝶相似
但本種雌雄蝶
1. 後翅腹面均大面積之紅色斑紋
2. 後翅均有小型尾狀突起
雄蝶~
翅背為黑色
無放射狀斑蚊
前翅腹面基部有橘紅色斑紋
雌蝶~
前翅基部有橘紅色斑紋
後翅中央具兩塊明顯隻白色斑紋
後翅背面肛角至外緣具橙色環狀紋
寄主食物 ~
柑橘類植物、飛龍掌血、樟樹
↓ 12:27 終於走到了月眉山北側登山口
↓ 但由月眉山北側登山口起點之0K里程木樁處
還有2.4公里的山路要爬
才能登頂…
( 月眉山:列名台灣小百岳No.90,標高614公尺,立有一等三角點及不鏽鋼一等衛星控制點立牌 ~ 花蓮壽豐 )
﹝本篇選取照片數:30 張﹞
2014.08.08 為盛夏福壽山染上金黃色彩的【貓兒菊】
( 為盛夏福壽山染上金黃色彩的《貓兒菊》 ~ 中橫梨山 )
福壽山的盛夏黃金花海 ~【貓兒菊】
已遠近馳名了
這次重返福壽山農場
貓兒菊也總是不時在視線中出現
雖然很可惜的是
此行並未見到令人驚嘆、一望無際的貓兒菊黃金花海
但仍然為旅程點綴了美麗色彩
喜歡追逐陽光的貓兒菊
就像陽光少女般燦爛有活力
只是若沒有注意到【貓兒菊】的特性~
「性喜逐陽光開花,日落便閉合休息」
與花兒約會的時辰不對
還以為陽光少女怎麼爽約了…
↑ 黎明時刻貓兒菊花朵閉合
往天池遊覽時
花既未開
也就幾乎遺忘了她的存在… ↓
從更猛山步道鑽出登山口時
才驚訝發現貓兒菊花朵已盛放
今晨陽光燦爛
花朵雖不多
但也開得燦爛…
↑ 金黃色的貓兒菊與亮橙色的鳶尾射干共同為清晨的大地
染上美麗的色彩… ↓
更猛山登山口附近的貓兒菊綻放的最燦爛
雖然無法與心中期待的花海相符
但依舊讓人感到歡欣喜悅
↓這條通往更猛山的森林步道
因步道尚待整修
所以登山口有點雜亂
但卻為今日所觀賞較為熱鬧所在
所以就留下這張相片的景緻囉
福壽山露營區原本應該是金黃花海最壯觀之處
但今日相對沉寂、令人感到稍許遺憾
↓走入露營區旁通往藍茵湖的密徑…
↓回望藍茵湖入口、兩側也綻放著一小片貓兒菊花朵
藍茵湖風光
這裡的貓兒菊也是稀疏的綻放
【貓兒菊】 屬於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
【貓兒菊】雖然名字有個「貓」字
貓兒菊卻是一點兒也不像貓
它和台灣山區常見的法國菊一樣是原產歐洲
來台定居多年
早已適應台灣中海拔山區環境
【藍茵湖】終年不涸
可算是小型的高山湖泊
↓貓兒菊與台灣鈴蘭
( 福壽山露營區原本應該滿地金黃花海…貓兒菊也是稀稀疏疏 )
﹝本篇選取照片數:30 張﹞
◎網路連結參考資料(HOT新聞中心)
http://mbqb9ho65a.pixnet.net/blog/post/154396245-%E7%9B%9B%E5%A4%8F%E9%BB%83%E9%87%91%E8%8A%B1%E6%B5%B7–
%E8%B2%93%E5%85%92%E8%8F%8A%E7%81%91%E8%90%BD%E9%AB%98%E5%B1%B1
JUL 10 THU 2014
盛夏黃金花海 貓兒菊灑落高山
邱淑玲 2014/07/10
【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盛夏的寶島艷陽高照,不少遊人選擇奔向高山避暑度假。七月的福壽山農場,只要夏陽熱情露臉,露營區和天池沿線道路,便能見到迷你菊花—貓兒菊綻放。
追逐陽光開花的貓兒菊,現正進入盛花期。喜愛追逐陽光的貓兒菊,擁有一個貓般可愛的名字,不知為何,卻常被誤稱做「貓耳葉菊」。雖然名字有個「貓」字,貓兒菊卻是一點兒也不像貓,它和台灣山區常見的法國菊一樣,原產歐洲,來台定居台灣多年,早適應台灣中海拔山區環境。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貓兒菊儘管不是菊科植物中最美,小巧黃艷的花朵也不特別引人,卻以數量取勝,每年盛夏花開,便以「數大就是美」的花海氣勢,成為夏日中海拔山區最搶眼的花卉。盛夏的中橫公路沿線及福壽山均可見花蹤。
貓兒菊分布於台灣中海拔山區向陽開闊地帶,有一條或多條主根,莖直立或斜升,葉片倒披針形,開金黃色頭狀花,種子藉著風力傳播。特喜愛陽光,貓兒菊從初夏花開到十月金秋,7~8月花開最盛。它總是逐陽光開花,日落便閉合休息。
福壽山農場露營區是最佳貓兒菊去處。
台灣中海拔山區,是「陽光女孩」貓兒菊在台灣的家,福壽山農場、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武陵農場、合歡山區、中橫公路和新中橫公路沿線,以及馬祖南竿島草生地,均可見呈野化生長的貓兒菊,當中福壽山農場露營區周邊,花開最盛最美。
七月的福壽山農場露營區,貓兒菊總以美麗的金黃花海,讓席天幕地遊人驚艷。有趣的是,遊人黃昏時分入住營區不見黃花,隔日清晨在陽光中醒來,卻見環池營區周邊綻放成片黃花海。這可是盛夏到福壽山露營才享有的花海驚喜。
寶島今夏天氣酷熱,位處中橫海拔2200公尺山區的福壽山,盛夏涼爽宛如春日,加上有貓兒菊花海美景,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露營度假。賞貓兒菊花,得選在陽光燦爛露臉的大白天,逢上陰雨天,花朵呈半閉合狀態,猶如未睡醒的花美人。
福壽山農場
電話:(04)2598-9202
地址:台中縣和平鄉梨山村福壽路29號
網址:www.fushoushan.com.tw
全文網址: 盛夏黃金花海 貓兒菊灑落高山 – 全台四季花曆 – 熱門行程 – udn旅遊美食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7426#ixzz3737g7QqI
◎網路連結參考資料
http://kplant.biodiv.tw/%E8%B2%93%E5%85%92%E8%8F%8A/%E8%B2%93%E5%85%92%E8%8F%8A.htm
中文名稱:貓兒菊
英文名稱:Common Cat’s Ear,Spotted Cat’s Ear
學 名:Hypochaeris radicata L.
Hypochaeris ciliata (Thunb.)
Achyrophorus ciliatus (Thunb.) Sch.-Bip.
科 名:菊科(Asteraceae)貓兒菊屬(Clerodendrum)
別 名:歐洲貓兒菊、大黃菊(吉林)、小蒲公英河南)、黃金菊(河南)、假蒲公英、豚草、貓耳菊(應是貓兒菊的類音誤用)
原產地:歐洲
分 布:在中部地區的福壽山露營地、大雪山林道兩側、小雪山莊天池到神木一帶、武陵農場、新中橫公路沿線,以及馬祖南竿島草生地,均可見到呈野化生長的貓兒菊。
用 途:1.觀賞用:在福壽山農場露營地、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武陵農場、新中橫公路沿線,以及馬祖南竿島草生地,夏季群花盛開時,呈現一片金黃色花海,是盛夏
的季節中,特別迎接遊客到來的重要排場,在強烈陽光下,花朵綻放無遺,展現出山林的熱情。
莖:多年生草本,葶狀花莖高 15~30 公分,有一條或多條主根,莖直立或斜升,多數有分枝,長約 15~60 公分,頭花單一或二。
葉:葉全部基生,倒卵形,葉全緣至一回羽狀分裂,葉兩面均被疏毛;花莖上散佈有鱗片狀的小葉。
花:葶狀花莖高 15~30 公分,頭狀花金黃色;花冠徑約 2.5~3.5 公分,總苞多層,成覆瓦狀排列。特別喜歡陽光,每年從初夏花開到十月秋季,6~8 月為盛花期,盛夏
常迎著驕陽綻放,日沒後花朵也閉合起來。在陰天時花朵呈現半開半閉合狀態。
果實:瘦果具長喙,喙長 0.7~1 公分;冠毛淡黃褐色,兩層,外層短,單毛狀,內層長,羽毛狀,種子藉風力傳播。
特徵:貓兒菊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性喜陽光,葶狀花莖高 15~30 公分,有一條或多條主根,莖直立或斜升,多數有分枝,長約 15~60 公分,頭花單一或二。葉全部基生
,倒卵形,葉全緣至一回羽狀分裂,葉兩面均被疏毛;花莖上散佈有鱗片狀的小葉。頭狀花金黃色;總苞多層成覆瓦狀排列。瘦果具長喙,喙長 0.7~1 公分;冠毛淡黃褐色,
兩層,外層短,單毛狀,內層長,羽毛狀,種子藉風力傳播。在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主要花期為 4~10 月,盛開於 6~8 月,有迎接盛夏的意味,群花盛開時,呈現一片金黃
色花海,望眼林道兩旁的貓兒菊,是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在盛夏的季節中,特別迎接遊客到來的重要排場,在強烈陽光下,花朵綻放無遺,展現出山林的熱情,但在陰天時
花朵呈現半開半閉合狀態。
2014.08.31 《燦爛秋陽下的閃亮毬蘭》與烏來捲瓣蘭上演爭相輝映的「一樹雙蘭秀」
( 不是蘭花的《毬蘭》 ~ 桃園復興山區 )
毬蘭名字雖然掛有一個“蘭”字
但它實際上並非屬於蘭科植物
而是屬於蘿藦科(Asclepiadaceae)毬蘭屬(Hoya)
但她圓滿亮麗的造型
特別討人喜愛
尤其有陽光加持時
閃閃發光
很美的花…
其實毬蘭已經算是在山林中常遇到的植物了
不管有開花的還是未開花的
總是在登山過程中
似乎隨時都有邂逅的機會…
這次在這棵大樹下聽著潺潺溪水聲中乘涼
不僅發現了樹上秀氣的烏來捲瓣蘭
毬蘭也是不遑多讓
同時上演爭相輝映的「一樹雙蘭秀」戲碼…
當然樹上寶物還很多
如石吊蘭、兔腳蕨等等…
雖然PO過幾次毬蘭記錄了
但這次對於這一樹的毬蘭
以長鏡頭拉近的方式拍攝
再加上燦蘭陽光的加持
感覺似乎特別有靈氣而亮麗
令人感受十分舒服
於是就順手記錄下這一天的逑蘭邂逅記…
↓ 仔細瞧瞧樹中有烏來捲瓣蘭及毬蘭上演爭相輝映的「一樹雙蘭秀」
( 燦爛秋陽下的閃亮毬蘭 )
﹝本篇選取照片數:20 張﹞
2014.08.31 蘭科石豆蘭屬 —【烏來捲瓣蘭】
( 又稱為“一枝瘤”的《烏來捲瓣蘭》 ~ 桃園復興山區)
雖然開花時綻放地似乎還蠻壯觀的
但如果沒有仔細瞧
這一朵朵淡黃色的花兒
也很容易就錯過了…
很慶幸站在這棵滿身是寶的大樹旁乘涼
抬頭仔細端詳
原來大樹中除了毬蘭…
還有不少“一枝瘤”
又稱為“一枝瘤”的烏來卷瓣蘭
學名:Bulbophyllum macraei
為蘭科石豆蘭屬
花淡黃色
花瓣前端帶紫色
繖狀花序
豆蘭屬的葉子
一般說來都蠻小的
而烏來捲瓣蘭卻是其中異數
其葉長卵形或橢圓形
長可達10~18公分、寬3~6公分
厚革質、帶光澤
鈍頭或微銳頭
要在這眼花繚亂的樹叢間
看到這些淡黃色小花
對有心的人來說,似乎很容易
對一般人而言,好像也有點難…
花其實也不算大
淡黃色的花兒
在無法靠近、高懸在河流上的樹幹上
得要努力把鏡頭拉近
才能勉強拍到她的倩影
同樣在樹上的毬蘭
相對就似乎好對焦、好拍些了…
花莖纖細
黃綠色
花 2~5朵
集生於頂端成繖形花序
側萼片線狀披針形
花序從假球莖側出、細長
繖形花序、黃色
側萼片線狀披針形
側花瓣紅紫色
唇瓣甚短、黃色
其名字雖稱為~烏來捲瓣蘭
實際上全島各地海拔500~800公尺的山區皆可見到
是豆蘭屬中分佈最廣的物種
也是豆蘭屬中算是較常見的一種
﹝本篇選取照片數:20 張﹞
◎網路參考資料(烏來卷瓣蘭Bulbophyllum macraei)
http://www.orchid.url.tw/myflowers/bulbophyllum/macraei.htm
學 名 : Bulbophyllum macraei
中文名稱 : 烏來捲瓣蘭 ,一枝瘤
產 區 : 台灣 ,斯里蘭卡 ,越南 ,印度 ,日本
植株大小 : 15 ~ 25公分
花 徑 : 4公分
花 期 : 夏季 ~ 冬初
花 壽 : 7 ~ 10天
氣 味 : 無
日 照 : 中光
栽培難度 : 容易
烏來卷瓣蘭
科學分類
界:植物界 Plantae
科:蘭科 Orchidaceae
屬:石豆蘭屬 Bulbophyllum
種:烏來卷瓣蘭 macraei
二名法
Bulbophyllum macraei
烏來卷瓣蘭(學名:Bulbophyllum macraei),為蘭科石豆蘭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網路參考資料(福興花園)
http://bruce0342.blogspot.tw/2011/07/blog-post_24.html
烏來捲瓣蘭 Bulbophyllum macraei (Lindl.) Reichb. f. 蘭科
豆蘭屬植物的葉子,一般說來都蠻小的,烏來捲瓣蘭卻是其中的異類-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長可達10-18cm,寬3 -6c m ,厚革質,帶光澤,鈍頭或微銳頭。花莖纖細,黃綠色。花2-5朵集生於頂端成繖形花序。側萼片線狀披針形。烏來捲瓣蘭葉形較一般豆蘭屬的姊妹大上很多-長10多公分,寬3公分以上。花序從假球莖側出,細長;繖形花序,黃色花3-5朵。側萼片線狀披針形。側花瓣紅紫色,唇瓣甚短-黃色。雖稱烏來捲瓣蘭,卻在全島各地(海拔500 -800公尺山區)都可見著,是本屬中分佈最廣的物種。分布區域廣,在豆蘭屬中算是較常見者。
2014.08.30 【影音紀錄】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 ~「風城FUN風箏」
( 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 ~「風城FUN風箏」)
今天會“誤闖”南寮漁港
巧遇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 ~「風城FUN風箏」活動
一切都是意外
本來要從內灣往尖石後山而去
結果被內灣幾陣雷電交加的超大暴雨
一路逼到台68線
往南寮漁港西邊濱海方向才擺脫大雨
看到漁港廣場有幾個造型特別的大風箏
便隨興錄了幾段影片
並剪輯起來
既是機緣巧合
就把它整理起來囉…
動態的影片…
【記錄影片】 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 ~「風城FUN風箏」
…. (請開啟喇叭、不過風城的風聲有點大喔)
( 長度3分29秒 )
點綴幾張比較特別且巨大的「風城FUN風箏」照片…
﹝本篇選取照片數:6 張﹞
◎網路資料來源(新竹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www.hccg.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58764
發佈日期: 103.08.26
發佈單位: 新竹市政府
發佈類別: 休閒生活
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 8/30、8/31南寮漁港草皮登場
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 8/30、8/31南寮漁港草皮登場新竹市是風的故鄉,新竹市政府與新竹市特技風箏運動協會為慶祝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特別在8月30、31日連續兩天下午2點至5點,在新竹南寮漁港草皮廣場舉辦「風城FUN風箏」系列活動,市長許明財歡迎喜愛逐風的市民朋友踴躍來到新竹市南寮漁港吃海鮮、看海景、吹海風、FUN風箏。
許市長表示,新竹市因為風大而有風城之稱,得天獨厚擁有全國最好的放風箏場地,近年來推動風箏運動不遺餘力,今年特別結合「103年新竹漁鱻產業文化節」及「103年新竹風城魚鱻購物節」活動,在新竹南寮漁港草皮廣場辦理一系列的「風城FUN風箏」活動,歡迎市民朋友帶著親愛的家人一起到南寮漁港享受美食、美景,看特技風箏表演。
新竹市特技風箏運動協會理事長洪建發指出,今年的竹塹風箏節特別邀請到北中南地區極具特色的頂尖好手來到新竹市進行特技風箏表演,現場還有長度分別達50公尺的章魚、25公尺臉譜造型風箏、可愛動物造型風箏等十餘種特殊造型風箏、大型軟體風箏施放,另有還有彩繪創作風箏競賽、親子百人放風箏活動及小朋友最喜愛的「糖果風箏」施放等。
有別以往,今年活動還邀請「嘉蒂絲肚皮舞團」及長期在十八尖山表演的「James薩克斯風樂團」現場演出,增添南寮漁港海洋熱鬧動感的氛圍。另外,8月30、31日活動期間,民眾可以憑7、8月的統一發票十張兌換「天燈造型小風箏」一只,每日限量200只,送完為止,而活動募集所得發票將轉送給弱勢團體。
新竹市總工會在8月30日也在活動現場舉辦的勞工子女風箏彩繪活動,歡迎勞工朋友在週末假日攜家帶眷踴躍前往參加。
新聞資料提供單位名稱: 公關與新聞科 聯絡人:劉明珠
聯絡電話:03-5216121#469
◎網路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826004791-260405
新竹市風箏節 特殊風箏齊亮相
新竹市政府與新竹市特技風箏運動協會慶祝2014新竹市竹塹風箏節,將於30日和31日連續2天下午2時至5時,在新竹南寮漁港草皮廣場舉辦「風城FUN風箏」系列活動,將有多款特殊造型的風箏飛上天,精彩可期。
新竹市長許明財表示,竹市因為風大而有風城之稱,得天獨厚擁有全國最好的放風箏場地,本周末將在新竹南寮漁港草皮廣場辦理一系列「風城FUN風箏」活動,歡迎市民帶著家人朋友一起到南寮漁港享受美食、美景,看特技風箏表演。
新竹市特技風箏運動協會理事長洪建發指出,今年竹塹風箏節特別邀請全國頂尖好手來到新竹市進行特技風箏表演,現場還有長度分別達50公尺的章魚、25公尺臉譜造型風箏、可愛動物造型風箏等10多種特殊造型風箏、大型軟體風箏施放,另還有彩繪創作風箏競賽、親子百人放風箏活動及小朋友最喜愛的「糖果風箏」施放等。
30、31日活動期間,民眾可以憑7、8月的統一發票10張兌換「天燈造型小風箏」1只,每日限量200只,送完為止,活動募集所得發票將捐贈給弱勢團體。
2014.08.24 [永安漁港自行車道] 徜徉在天與海之間御風而行的暢快!
( 永安漁港海邊夕陽餘暉景致 )
正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我既「樂山」
當然也「樂水」囉
呵呵~~~
話說已有一段時間未騎上鐵馬
享受御風而行的暢快感了
在北部騎單車有山線與海線兩條路線
這些年來也大致多少都騎過了
而對我們來說最方便的主要海線路線
就是永安漁港綠色走廊自行車道及至南寮漁港十七公里海岸線自行車道了
基本上這整條自行車道往南一直到苗栗後龍的綠光海風自行車道
再跨過中港溪的自行車道濱海路線
之前也大致都已享受過騎鐵馬御風而行的暢快感覺了…
今天突然懷念起騎鐵馬在海邊吹海風、曬陽光、看落日、聽海濤…的感覺
也是差不多夏末秋初的季節到了
炙熱的陽光應該也收斂不少了
於是扛起鐵馬
決定就到最近的濱海路線【永安漁港綠色走廊自行車道】
從白天騎到黑夜…
走吧~~ 走吧~~
↓ 綠色隧道自行車道
車道兩邊都有海濱植物~海檬果
上回看海檬果開花時
一整樹白花也極為壯觀美麗
↓ 據說造型是“大蝦子”的觀光魚市大樓
↓ 遙望彩虹橋
↓ 新的設施~【好客莊園】
我是不是太久沒來了呀
↓ 這裡是以前的永安雪森林舊址
海邊的馬路已被海沙淹沒了
右邊的小山頭有一顆【笨港】基石
也是所摸過海拔最低的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已經摸過兩次了
今天就不再去“捐血”了…
夕陽餘暉的海邊
總是特別的美
也特別地令人若有所思…
時光飛逝~
以前我們也偶爾會這樣子踏浪而行…
當然~
現在也會…
輕輕哼起一首久遠的歌~
「 我又回到那大海邊,大海還是和昨日一樣…..
並肩拾起小小貝殼… 」
能見到落日沉入海平面的畫面~
可遇不可求…
走吧~路燈已點起
就不再留戀了…
台灣真是寶島
隨時可上山
也隨時可下海呀…
﹝本篇選取照片數:60 張﹞
後記:很久沒有記錄【鐵馬遊蹤】了,就隨興寫個一篇囉…
2014.08.19 立有雙日本原點的花東四日行終極目標 ~【石寧山】 ﹝台東長濱﹞
( 石寧山:二等三角點No.1205及三等三角點七九三號,標高147公尺 ~ 台東長濱 )
石寧山之所以成為這一趟花東縱谷四日行的唯一一座位在台東的山
而且是最後一座目標
還特別將行程由台九線轉到台十一線
乃是因為它是近年一直想要完成
算是具有特別意義的一座山吧
其實每一個人在登山過程都可尋求自己喜歡的樂趣
同時它也可帶給我們各種不同而多元的收穫
石寧山為個人定義【雙胞胎】原點基石山頭中
(如果資料沒有遺漏或錯誤的話)
它可能是我在本島所完成的最後一座雙日本原點基石山頭
也是列在第25座登頂的雙基石山頭了
至於個人定義的【雙胞胎】原點基石山頭
請參看【雙胞胎】篇文章內說明
茲摘錄說明如下~
《雙胞胎基石山頭定義》
山上的基石百百種,有兩顆併立的,也有三顆以上併立的,若要將山字森林三角點、水源保護區界水泥柱等列入,其實不在少數,算是《異卵雙胞胎、異卵多胞胎》吧,但屬於﹝原點一等三角點、二等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組合的雙胞胎基石山頭卻屬稀品,尤其像尖筆山、西勢湖山等,雙基石皆已消失無蹤,更使此類稀罕山頭越來越少。【雙胞胎】基石系列篇,就是整理屬於﹝原點一等三角點、二等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組合的《同卵雙胞胎》基石山頭。在【雙胞胎】原點基石定義中,是以新竹芎林石頭坑山雙基石相距約100公尺,為個人定義【雙胞胎】原點基石的最大距離範圍,所以如托血山等就不在【雙胞胎】原點基石對象內,其它合乎個人定義的山頭對象計有25座,而實際上現在已經又少了幾座了。
而以這樣子的整理方式或將之列為登山目標
其實可以讓自己在登山過程中隨緣尋找樂趣…
也能讓自己持續走向山林…
13:40 在六十石山賞花登山後
由台九線轉往橫貫海岸山脈的公路~台30線
13:48 穿越全長2660公尺的玉長隧道
這條隧道貫穿海岸山脈
是一座很重要的隧道
而這條公路也稱為『玉長公路』
13:58 已經看到東岸的太平洋了
13:58 接上台30線 35K.333 公里終點
也就是台11線的叉路口了
由此路口先右轉循台11線南下
先登過石寧山後再掉頭北上回程
14:03 右轉小產道叉路
行約 1. 2K 遇工寮
右轉叉路
這條叉路就像髮夾彎一般要大迴轉
路口有電桿:界橋分線 27
回望右邊來時路
小路前半段路況不好
後半段居然轉為好走的新鋪平整水泥道路
14:09 續行約 0.3K 抵達產道盡頭工寮
有一隻狗綁在狗籠旁
另有兩隻應該是雙胞胎小狗
不僅不會狂吠、而且搖著尾巴
領頭帶著我們往右前方的登山口而去
14:12 石寧山登山口起登
還好路況還不錯
應該是有農民在開墾之故
路徑有稍作整理
運氣還算不錯
14:23 順利登頂石寧山
◎2014.08.19 石寧山:二等三角點No.1205及三等三角點七九三號,標高147公尺 (台東長濱)
GPS實測:H158M 291125 * 2569228
依慣例於山頂基石周遭
稍作整理
天氣太熱
此刻已滿身是汗了
↑ 石寧山登頂合照
石寧山山頂兩側皆可俯瞰大海~太平洋
14:53 原路下山
14:57 很快就回到登山口了
14:23 原路接回台11線叉路
左轉沿台11線往花蓮方向北上回程
15:10 經有諧音的地名~膽曼
15:11 繼續北上、經烏石鼻
一路休息了好幾回
並在長濱午餐、蘇澳晚餐…後
走國道五號、經雪山隧道
續行接國道三號南下
直到晚上十點多才終於回到了桃園家
﹝本篇選取照片數:68 張﹞
2014.08.23 長相怪異的蟬 ~ 窗耳胸葉蟬 ﹝新竹尖石﹞
( 長相怪異的蟬 “窗耳胸葉蟬” ~ 新竹尖石山區)
在山林中常聽到蟬鳴
也遇過不少種類的蟬
而這隻長相怪異的蟲
也是一隻蟬喔
具保護色的窗耳胸葉蟬
跟樹幹顏色相似
要發現牠有點不容易…
至於為何叫作 ~ 窗耳胸葉蟬?
看來首先得好好認識牠…
【窗耳胸葉蟬】
『 (葉蟬科 / 耳葉蟬亞科)體長13-19mm,頭部背面灰褐色具顆粒狀突瘤,兩複眼內側有綠色分布,前胸背板後緣有一對褐色耳狀突起,小盾板灰褐色,端部黑褐色,前翅近前緣有一條黑白色的斜帶,近後緣翅端有一枚白色短斑,合翅時相連,翅面灰褐色具綠色如苔蘚的雜斑,各腳脛節淡褐色,密生小突瘤。本種分布於低海拔山區,體型碩大,發現於月桃類植物,體表呈苔蘚或地衣狀,外觀如樹皮但個體具變異,上圖新鮮豔麗的個體,成蟲5-12月出現但數量不多。本屬有3種,從外觀不容易區分,另2種為
Ledra bilobata Schumacher, 1915 –
Ledra kosempoensis Schumacher, 1915 』
以上資料取自嘎嘎昆蟲網
◎窗耳胸葉蟬
http://gaga.biodiv.tw/9505/x76.htm
↑窗耳胸葉蟬 ,頭部扁長
前胸背板具耳狀突起
翅面有如苔蘚或地衣狀的肌理
↑ 以手指對照窗耳胸葉蟬尺寸大小 ↓
當窗耳胸葉蟬停在樹皮上時
由於斑型及顏色太像樹皮了
要發現及看清楚牠的模樣
還真需要一些運氣和眼力啊…
↓ 順便看看窗耳胸葉蟬另一面的樣貌
知道牠的名字為何叫作『窗耳胸』葉蟬了嗎?!
﹝本篇選取照片數:1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