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33) ~ 20130212 埔山﹝南和山﹞ (苗栗通宵) —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消基會(33) ~ 20130212 埔山﹝南和山﹞ (苗栗通宵) —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埔山20130212(9).JPG

( 埔山、又名南和山標高139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 苗栗通宵 ) 

 

  

◎《消基會》緣由:曾經拜訪過的基石山頭,突然有一天因各種原因而發現基石已消失不見,總讓人感到可惜,同時也慶幸至少曾有幸拜訪過它,如竹南尖筆山、竹東崩崁山...。同樣的,有些山林、拜訪的太遲,在近期還有基石存在消息,但造訪時卻已無緣,如苗栗下大窩山...,也同樣令人感到可惜,當然也令人扼腕。以上的基石類型,將整理至【消基會】篇幅中,即【消】失【基】石的彙總篇,記錄下這群曾經存在於山林的“硬”漢...。

 

  

◎2013.02.12:埔山(南和山),標高139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苗栗通宵)

 

 

說明:

2013年2月12日、繼續十數年來冬天探訪苗栗基石的行程,這一天天氣很冷、但順利造訪了苗栗通宵的五座山頭基石~大埤頭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82公尺)、圳頭肚(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89公尺)、車輪窩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130公尺)、埔山(又名南和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139公尺)、寮子湖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標高205公尺)。不料、當年成立【消基會】篇時,最不願見到的情形,竟在這一天探訪的五座山裡、連續出現了埔山及寮子湖山兩顆基石後來都消失的情況。經過近期幾次山友的記錄訊息,看來這兩顆基石都不得不遺憾列入【消基會】會員了...,就一起回首及幫它們記錄下曾經站立山頭百年左右的英姿了...,有趣的是幾次見到山友也沿用了我這個【消基會】用詞,呵呵,乍見時、會心一笑也...

 

 

﹝照片日期:2013年02月12日

埔山20130212(1).JPG

埔山20130212(2).JPG

埔山20130212(3).JPG

埔山20130212(4).JPG

埔山20130212(5).JPG

埔山20130212(6).JPG

埔山20130212(7).JPG

埔山20130212(8).JPG

埔山20130212(10).JPG

埔山20130212(11).JPG

埔山20130212(12).JPG

埔山20130212(13).JPG

埔山20130212(14).JPG

埔山20130212(15).JPG

埔山20130212(16).JPG

埔山20130212(17).JPG

埔山20130212(18).JPG 

 

 

﹝本篇選取照片數:18張﹞

 

20141101 詩意浪漫的蘭陽溪銀白花毯~濱芒花 ﹝宜蘭大同﹞

2014.11.01 詩意浪漫的蘭陽溪銀白花毯~濱芒花 ﹝宜蘭大同﹞

濱芒花(1).JPG

 詩意浪漫的蘭陽溪銀白花毯~濱芒花

濱芒花(2).JPG

 花容柔美、開在河床水岸的濱芒花

 

秋之浪漫~柔美的芒花最能彰顯

台灣的芒花季

除了從夏季開到秋色的白茅

每年通常由濱芒花揭開芒花季序幕

入冬後才由白背芒、台灣芒等芒花接棒

 

濱芒~為禾本科甘蔗屬植物

又叫「甜根子草」或「猴蔗」

常見於河床、沙洲和溪流兩岸

「濱芒」名稱便是由此而來

 

濱芒花(3).JPG

 

濱芒因其根部嚼來有甜味

而又有眾所周知的「甜根子草」美名

「甜根子草」的花色銀白如羽毛

花期在初秋便展開、直到秋末冬初

在登山旅途中

不用刻意追逐

每每都能在經過許多縣市跨越河流的橋樑之下的河床中

可以瞥見濱芒花的柔美倩影…

 

濱芒花(4).JPG

 

芒花家族的種類繁多

常常也讓人搞不清楚誰是誰

往年也在著名的賞芒地點追逐過芒光之美

如:五分山、魚路古道、九份山區等等

而這一天經過宜蘭大同泰雅大橋時

在對的時間點、對的天候中

我們又被橋下閃亮無垠的河床上銀白花毯給吸引了

每回登山去程

總是一不小心就被耽擱

這回同樣…

但稍作駐足總是值得的~

 

濱芒花(5).JPG

 

依據學者說法

台灣的芒花品種雖多

大致區分為五節芒、台灣芒、白背芒、高山芒、濱芒、蘆竹、蘆葦、白茅等

當中五節芒和高山芒夏天開花

台灣芒和白背芒則是秋天展花顏

 

濱芒花(6).JPG

 

而以溪流河岸為家的濱芒花

全台溪流都能見到

花開潔白如羽毛般柔美

擁有芒花家族最柔美花姿

加上濱芒常呈大片花海出現在河床沙洲

花容壯觀優美

甜根子草分布於海拔500公尺以下的溪流河床開闊地

一直到11月間都是其賞花佳期…

 

濱芒花(7).JPG

 

前幾次去台七線山區附近爬山

都是為避開車潮而取北橫公路前往

這次試試手氣

改走國道五號前往

但還是塞的一塌糊塗

但走不一樣的路總有不一樣的收穫

不說別的

光看到這一片美景

就值得了…

 

濱芒花(8).JPG

濱芒花(9).JPG

濱芒花(10).JPG

濱芒花(11).JPG

濱芒花(12).JPG

濱芒花(13).JPG

濱芒花(14).JPG

濱芒花(15).JPG

濱芒花(16).JPG

濱芒花(17).JPG

濱芒花(18).JPG

濱芒花(19).JPG

濱芒花(20).JPG

濱芒花(21).JPG

濱芒花(22).JPG

濱芒花(23).JPG

濱芒花(24).JPG

濱芒花(25).JPG

濱芒花(26).JPG

濱芒花(27).JPG

濱芒花(28).JPG

 

▲ 橋的另一邊則比較沒有那麼盛大花容

 

濱芒花(29).JPG

 

▲ 橋的另一邊之濱芒花景致

  

濱芒花(30).JPG

 

▲ 還是走回原本的橋邊欣賞陽光下燦爛壯觀的濱芒花景致

 

濱芒花(31).JPG

濱芒花(32).JPG

濱芒花(33).JPG

濱芒花(34).JPG

濱芒花(35).jpg

 

 也忘了在這裡駐足到底多久時間

才滿足地依依不捨繼續朝向台七線前進

正式登山去囉…

 

 

﹝本篇選取照片數:35 張﹞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下〉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下〉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2)

 羅馬縱走途中的羅馬神木(凱薩神木)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3)

  羅馬神木(凱薩神木)

 

 

超值行程~P形環走【馬武佐野郡山】、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下〉

 

羅馬神木﹝凱薩神木﹞前方為一塊平坦空地,越過神木巨大身軀走到空地再回望神木,那龐大壯觀挺立千年的身軀,讓我們直呼這一趟太值得了!於此煮食午餐,不久森林裡陽光漸漸消逝、也慢慢轉為迷霧森林的景觀了,甚至還有霧雨不時滴在身上。猜想老天大概也開始要趕人了,12:40 依依不捨再度揹起背包,起步返程!12:59再次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此時周遭的山景已完全被雲霧遮掩,短暫停留後、改取山頭左側另一條山徑下山,這條路的布條較多且較新,繞過大片高山芒海的上方而過,這時我們才能真正欣賞到如大海般的枯木秋芒美麗景致,這趟誤打誤撞的P行路線倒也不錯,只可惜群山已在雲霧縹緲間。 

由羅馬神木﹝凱薩神木﹞回至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途中,霧雨一陣陣地飄在身上,等到由基點峰左折下山,雖雲霧遮掩山景,卻也重新有了陽光照耀。13:24下切接回早上錯過的叉路口,13:29取左越過營地,再一路陡下。深秋季節花開的不多、就欣賞殼斗科植物及可愛松果了。14:00一路下到溪谷時,才發現僅花了一個多小時,就已從羅馬神木﹝凱薩神木﹞下切約五百多公尺、返回溪畔邊了。過溪後14:05~14:10花了五分鐘拍照,14:12漫步回到馬鲥橋邊停車處時,雨終於又開始下了起來,幸好此刻兩天行程已完美結束,空地旁邊有一輛後來才到、車窗貼著『羅葉尾山、馬武佐野郡山』行程標示的遊覽車,看來這支隊伍要從無展望的雨中、辛苦完成這趟羅馬縱走行程了,14:30整裝後開車賦歸。 

昨天走國道五號而來,今日則改走台七線回程,約花了一個小時由台七甲線接上北橫叉路,全程扣除在途中唯一一沒下雨的「巴陵古道生態園區」處踢踢腿、散散步,走了半個小時參觀園區外,總共還是花了將近四個半小時,將近晚上七點才終於在綿綿細雨中順利返抵桃園家…。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4)

 

▲ 羅馬神木﹝凱薩神木﹞前方為一塊平坦空地

越過神木巨大身軀走到空地再回望神木

那龐大壯觀挺立千年的身軀

讓我們直呼這一趟太值得了!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9)

 

▲ 於此煮食午餐

不久森林裡陽光漸漸消逝、也慢慢轉為迷霧森林的景觀了

甚至還有霧雨不時滴在身上

猜想老天大概也開始要趕人了…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2)

 

▲ 12:40 依依不捨再度揹起背包

起步返程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0)

 

▲ 12:59再次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

此時周遭的山景已完全被雲霧遮掩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1)

 

 ▲ 短暫停留後、改取山頭左側另一條山徑下山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4)

 

▲ 這條路的布條較多且較新

繞過大片高山芒海的上方而過

這時我們才能真正欣賞到如大海般的枯木秋芒美麗景致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0)

 

▲ 這趟誤打誤撞的P行路線倒也不錯

只可惜群山已在雲霧縹緲間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2)

 

▲ 由羅馬神木﹝凱薩神木﹞回至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途中

霧雨一陣陣地飄在身上

等到由基點峰左折下山

雖雲霧遮掩山景

卻也重新有了陽光照耀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3)

 

▲ 13:24下切接回早上錯過的叉路口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4)

 

▲ 回望早上錯過的叉路口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0)

 

▲ 高山破傘菊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4)

 

▲ 13:29取左越過營地

再一路陡下

深秋季節花開的不多、就欣賞殼斗科植物及可愛松果了

14:00一路下到溪谷時

才發現僅花了一個多小時

就已從羅馬神木﹝凱薩神木﹞下切約五百多公尺、

返回溪畔邊了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9)

 

▲ 美麗可愛的小木通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0)

 

▲ 過溪後花了五分鐘拍照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3)

 

▲ 14:12漫步回到馬鲥橋邊停車處時

雨終於又開始下了起來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4)

 

▲ 幸好此刻兩天行程已完美結束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5)

 

▲ 空地旁邊有一輛後來才到、

車窗貼著『羅葉尾山、馬武佐野郡山』行程標示的遊覽車

看來這支隊伍要從無展望的雨中、

辛苦完成這趟羅馬縱走行程了

14:30整裝後開車賦歸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6)

 

 ▲ 昨天走國道五號而來

今日則改走台七線回程

約花了一個小時由台七甲線接上北橫叉路

全程扣除在途中唯一一沒下雨的「巴陵古道生態園區」處踢踢腿、散散步

走了半個小時參觀園區外

總共還是花了將近四個半小時

將近晚上七點才終於在綿綿細雨中順利返抵桃園家…。

  

 

﹝本篇選取照片數:65 張﹞

 

 

 

 

﹝馬武佐野群山3D圖示﹞

 

20141128_馬武佐野群山_1

20141128_馬武佐野群山_2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上〉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0229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中〉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1243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下〉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1991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中〉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中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6)

 10:24 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前眺望五岳三尖之一的【雪山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7)

 10:24 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前眺望百岳之一【佳陽山】

  

 

超值行程~P形環走【馬武佐野郡山】、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中〉

 

眼看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就在前方,卻又再度陷入與人同高的芒草陣中,一個轉彎忽見左側連綿群峰、拔地而起,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10:25眼前由左而右的壯闊群不就是雪山山脈的武陵四秀群峰品田山、雪山北稜角等,巍峨山勢一路逶迤至雪劍稜脈佳陽山等,在此轉折處透過一根倒木站立拍照,殊不知山頂視野更佳。10:31經同伴於山頂呼喊、10:34繼續完成最後一段路的爬升後,上山連休息兼找路砍路、總共費時兩個半小時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標高2368公尺、立有三等三角點6310號基石(GPS h2367m 281896*2696236)。山頂的視野極佳、山景更是一覽無遺,俯瞰武陵農場亦清晰可見,回望一路陪伴的南湖大山依舊相陪到底,中央尖山也在群山之後露出尖聳山頭,秋天的陽光也宜人,可說心曠神怡是也! 

登頂不久、雲氣漸起,雪山首當其衝、漸漸失去清晰面貌。我們還有羅馬神木(凱薩神木)重要目標要探訪,山頂休息拍照半個小時多,11:06也不得不揹起背包、拾起拐杖,往近期名聲逐漸響亮的羅馬縱走稜線挺進了。幸好,九月上旬已經單攻羅葉尾山完成,此去僅止於羅馬神木(凱薩神木),稍解氣象預測下午會變天的壓力。而且一路上不管是大片蕨類美景、巨木景觀,甚至一小段讓人回味昔日鑽行許多中級山的箭竹林滋味,都讓人驚呼連連。11:29於中午前抵達馬武佐野郡山最高點主峰、標高2379公尺、無立基石(GPS h2381m281992*2696920),山頭為一片寬敞平坦空地,11:37稍歇一會隨即續往前行,11:42再走約五分鐘即抵達羅馬神木﹝凱薩神木﹞(GPS h2376m 281931*269706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8)

 

▲ 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就在前方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9)

 

▲ 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前

眺望雪山山脈的武陵四秀群峰品田山、雪山北稜角等

巍峨山勢一路逶迤至雪劍稜脈佳陽山等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6)

 

▲ 前方即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1)

 

▲ 眺望點前方的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2) 

 登頂馬武佐野郡山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8)  

 馬武佐野郡山登頂合照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9)

 

▲ 10:34繼續完成最後一段路的爬升後

上山連休息兼找路砍路、

總共費時兩個半小時

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標高2368公尺、立有三等三角點6310號基石

(GPS h2367m 281896*269623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1)

 

▲ 山頂的視野極佳、山景更是一覽無遺

俯瞰武陵農場亦清晰可見

回望一路陪伴的南湖大山依舊相陪到底

中央尖山也在群山之後露出尖聳山頭

秋天的陽光也宜人

可說心曠神怡是也!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5)

 

▲ 11:06也不得不揹起背包、拾起拐杖

往近期名聲逐漸響亮的羅馬縱走稜線挺進了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4)

 

▲ 一路上不管是大片蕨類美景、巨木景觀

甚至一小段讓人回味昔日鑽行許多中級山的箭竹林滋味

都讓人驚呼連連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4)  

 登頂馬武佐野郡山主峰

 

▲ 11:29於中午前抵達武佐野郡山最高點主峰、標高2379公尺、無立基石

(GPS h2381m281992*2696920)

山頭為一片寬敞平坦空地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5)

 馬武佐野郡山主峰登頂合照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8)

 往羅馬神木(凱薩神木)途中巨木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1)

 

 ▲ 11:37稍歇一會隨即續往前行

11:42再走約五分鐘即抵達羅馬神木﹝凱薩神木﹞

(GPS h2376m 281931*2697061)

 

 

﹝本篇選取照片數:66 張﹞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上〉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0229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中〉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1243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下〉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1991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上〉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上〉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

 清晨07:36於勝光派出所附近的馬鲥橋停車整裝後起步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

 左轉沿著台七甲線往梨山方向走一小段路後,轉入右側護欄不明顯小徑,下切至大甲溪畔

 

 

超值行程~P形環走【馬武佐野郡山】、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

 

很拗口的山名、唸順了卻讓人很有感覺,爬上山頂的過程更是驚喜交錯、小驚大喜,而繼續前往的羅馬縱走稜線,巨木林立、更是驚喜連連,當見到凱薩神木(羅馬神木)龐然聳立眼前,只能說~值得!馬武佐野郡山!

有時人生不也是這樣嗎,得到了這樣,也同時失去了那樣,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只有對眼前的一切充滿感恩與滿足,小確幸的感覺必油然而生矣。

前一天的行程,已充滿意外的驚喜~又驚又喜,然而一日的舟車勞頓、餐風露宿、胼手胝足、披荊斬棘之後,迎接一早的陽光,也讓我們再次與遠方饅頭狀的羅葉尾山見面了。先順道走訪近期才被登山先進7777與Anderw兩位大師重新掀開面紗的思源埡口山,基石就在思源埡口思源亭附近3~5分鐘路程,立有一顆山字森林三角點,GPS量測高度1980公尺。隨後在晨光照耀、閃閃發光的玉山假沙梨紅色小果實歡送中,07:05 驅車前往台七甲線約50.5K里程處附近的馬武佐野郡山(馬武佐野群山)登山口(GPS h1827m 283339*2695754),準備一覽心目中其神秘面紗下的美麗容貌。

清晨07:36於勝光派出所附近的馬鲥橋停車整裝後起步,左轉沿著台七甲線往梨山方向走一小段路後,轉入右側護欄不明顯小徑,07:41下切至大甲溪畔。枯水期的溪水依然無法讓腳穿長筒雨鞋的山客輕鬆過河,小心翼翼、自行想辦法安然渡過暗藏危機的美麗小河,清晨氣溫尚低,萬一跌落溪水中、弄濕了鞋襪,接下來的行程痛苦指數可就要暴增了。07:47安然渡過溪水後,續行山徑就在左邊有點恐怖的連綿峭壁右側平緩處穿過,直行一段路、隨後再左折攀上森林中的美麗山徑,自此就一路盤旋上升、也一路迎接逐漸顯露的美麗壯闊高山景觀。

從來不小看也不忽略每一座山的攀登過程,因為別的山再怎麼美麗、再怎麼有名氣,每一座山永遠擁有它獨特的風貌,這是在別的山所永遠看不到的專屬於它的景觀與特色、也替代不了的。往稜線上美麗白木林攀登的過程依然陡峭,直至(09:02)一處寬闊轉折點、右下方有營地桌椅的地方後,山徑轉為平緩腰繞…。就在前方一段路的山徑右側,其實有一條不明顯的叉路口,往上切的山路明顯且較好走,奈何初訪、根本難以察覺這裡有叉路,還能不用砍路就登頂!錯過叉路、就這麼一路腰繞到有點受不了後,09:38持草刀循點位方向、取右上切,邊走邊砍陡上一段路後,終於硬切接上路況不佳的防火巷舊路條處,再沿著森林邊緣上切,這條路也有路條、雖不好走但也是有前人步履經過的路線,最後兩百多公尺的距離,讓我們差點為這座山大大扣分哪,呵呵。

眼看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就在前方,卻又再度陷入與人同高的芒草陣中,一個轉彎忽見左側連綿群峰、拔地而起,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10:25眼前由左而右的壯闊群峰不就是雪山山脈的武陵四秀群峰品田山、雪山北稜角等,巍峨山勢一路逶迤至雪劍稜脈佳陽山等,在此轉折處透過一根倒木站立拍照,殊不知山頂視野更佳。10:31經同伴於山頂呼喊、10:34繼續完成最後一段路的爬升後,上山連休息兼找路砍路、總共費時兩個半小時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標高2368公尺、立有三等三角點6310號基石(GPS h2367m 281896*2696236)。山頂的視野極佳、山景更是一覽無遺,俯瞰武陵農場亦清晰可見,回望一路陪伴的南湖大山依舊相陪到底,中央尖山也在群山之後露出尖聳山頭,秋天的陽光也宜人,可說心曠神怡是也!

登頂不久、雲氣漸起,雪山首當其衝、漸漸失去清晰面貌。我們還有羅馬神木(凱薩神木)重要目標要探訪,山頂休息拍照半個小時多,11:06也不得不揹起背包、拾起拐杖,往近期名聲逐漸響亮的羅馬縱走稜線挺進了。幸好,九月上旬已經單攻羅葉尾山完成,此去僅止於羅馬神木(凱薩神木),稍解氣象預測下午會變天的壓力。而且一路上不管是大片蕨類美景、巨木景觀,甚至一小段讓人回味昔日鑽行許多中級山的箭竹林滋味,都讓人驚呼連連。11:29於中午前抵達馬武佐野郡山最高點主峰、標高2379公尺、無立基石(GPS h2381m281992*2696920),山頭為一片寬敞平坦空地,11:37稍歇一會隨即續往前行,11:42再走約五分鐘即抵達羅馬神木﹝凱薩神木﹞(GPS h2376m 281931*2697061)。

羅馬神木﹝凱薩神木﹞前方為一塊平坦空地,越過神木巨大身軀走到空地再回望神木,那龐大壯觀挺立千年的身軀,讓我們直呼這一趟太值得了!於此煮食午餐,不久森林裡陽光漸漸消逝、也慢慢轉為迷霧森林的景觀了,甚至還有霧雨不時滴在身上。猜想老天大概也開始要趕人了,12:40 依依不捨再度揹起背包,起步返程!12:59再次登頂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此時周遭的山景已完全被雲霧遮掩,短暫停留後、改取山頭左側另一條山徑下山,這條路的布條較多且較新,繞過大片高山芒海的上方而過,這時我們才能真正欣賞到如大海般的枯木秋芒美麗景致,這趟誤打誤撞的P行路線倒也不錯,只可惜群山已在雲霧縹緲間。

由羅馬神木﹝凱薩神木﹞回至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途中,霧雨一陣陣地飄在身上,等到由基點峰左折下山,雖雲霧遮掩山景,卻也重新有了陽光照耀。13:24下切接回早上錯過的叉路口,13:29取左越過營地,再一路陡下。深秋季節花開的不多、就欣賞殼斗科植物及可愛松果了。14:00一路下到溪谷時,才發現僅花了一個多小時,就已從羅馬神木﹝凱薩神木﹞下切約五百多公尺、返回溪畔邊了。過溪後14:05~14:10花了五分鐘拍照,14:12漫步回到馬鲥橋邊停車處時,雨終於又開始下了起來,幸好此刻兩天行程已完美結束,空地旁邊有一輛後來才到、車窗貼著『羅葉尾山、馬武佐野郡山』行程標示的遊覽車,看來這支隊伍要從無展望的雨中、辛苦完成這趟羅馬縱走行程了,14:30整裝後開車賦歸。

昨天走國道五號而來,今日則改走台七線回程,約花了一個小時由台七甲線接上北橫叉路,全程扣除在途中唯一一沒下雨的「巴陵古道生態園區」處踢踢腿、散散步,走了半個小時參觀園區外,總共還是花了將近四個半小時,將近晚上七點才終於在綿綿細雨中順利返抵桃園家…。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

 

▲ 07:41下切至大甲溪畔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8)

 

▲ 枯水期的溪水依然無法讓腳穿長筒雨鞋的山客輕鬆過河

小心翼翼、自行想辦法安然渡過暗藏危機的美麗小河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9)

 

▲ 07:41 沒想到地圖上這裡也是標示「大甲溪」~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1)

 

▲ 07:47安然渡過溪水後

續行山徑就在左邊有點恐怖的連綿峭壁右側平緩處穿過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2)

 

 直行一段路、隨後再左折攀上森林中的美麗山徑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3)

 

▲ 左折攀上森林中的美麗山徑

自此就一路盤旋上升、

也一路迎接逐漸顯露的美麗壯闊高山景觀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1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7)

 

▲ 美麗搖曳的高山芒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2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2)

 

 ▲ 往稜線上美麗白木林攀登的過程依然陡峭

直至(09:02)一處寬闊轉折點、

右下方有營地桌椅的地方後

山徑轉為平緩腰繞…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8)

 

 ▲ 就在前方一段路的山徑右側

其實有一條不明顯的叉路口

往上切的山路明顯且較好走

奈何初訪、根本難以察覺這裡有叉路

還能不用砍路就登頂!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3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0)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6)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4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0)

 

 ▲ 紅面番(高山鼠麴草)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2)

 

 ▲ 錯過叉路、就這麼一路腰繞到有點受不了後

09:38持草刀循點位方向、取右上切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3)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5)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6)

 

 ▲ 邊走邊砍陡上一段路後

終於硬切接上路況不佳的防火巷舊路條處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7)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8)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59)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0)

 

 ▲ 再沿著森林邊緣上切

這條路也有路條、雖不好走但也是有前人步履經過的路線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1)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2)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3)

 

 ▲ 最後兩百多公尺的距離

讓我們差點為這座山大大扣分哪

呵呵~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4)

馬武佐野郡山20141102(65)

 

 ▲ 眼看馬武佐野郡山基點峰山頭就在前方

卻又再度陷入與人同高的芒草陣中

一個轉彎忽見左側連綿群峰、拔地而起

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10:25眼前由左而右的壯闊群

不就是雪山山脈的武陵四秀群峰品田山、雪山北稜角等

巍峨山勢一路逶迤至雪劍稜脈佳陽山等

 

 

 ﹝本篇選取照片數:65 張﹞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上〉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0229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中〉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1243

 

◎20141102 【馬武佐野郡山】P形環走、順訪羅馬縱走之【凱薩神木】〈下〉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7071991

 

 

20141102 又見可愛【小木通】~ 開花結果囉 ﹝台七甲線山區﹞

2014.11.02 又見可愛【小木通】~ 開花結果囉 ﹝台七甲線山區﹞

小木通20141102(12)

  【小木通】~ 毛茛科 鐵線蓮屬 ﹝台七甲線山區﹞

小木通20141102(1)

 【小木通】~ 毛茛科 鐵線蓮屬 ﹝台七甲線山區﹞

 

 將近一個月前才在梨山賞過美麗小紫花 ~【小木通】

這次又在台七甲線山區

爬兩天行程的第五座山、

也是這次行程的重頭戲時

再度邂逅更大一片的【小木通】

而且是開花又結果囉

 

小木通20141102(2)

 

 【小木通】

 毛茛科 鐵線蓮屬

 

莖光滑

2回3出複葉,紙質

葉柄基部癒合且膨大

小葉9-21,或更多

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先端銳尖或漸尖

基部1-3淺裂,鋸齒至重鋸齒緣

上表面光滑,下表面光滑或沿脈疏披毛

花紅或白色,花萼紫色4片,張開如方帽

  

小木通20141102(3)

 

它雖號稱小木通

 卻非「木通科」植物

 而是毛茛科鐵線蓮屬之植物

 所以也難怪心中會一直浮現

【鏽毛鐵線蓮】等“鐵線蓮”花朵的影像啊

呵呵…

   

小木通20141102(4)

小木通20141102(5)

小木通20141102(6)

小木通20141102(7)

小木通20141102(8)

小木通20141102(9)

小木通20141102(10)

小木通20141102(11)

小木通20141102(13)

小木通20141102(14)

小木通20141102(15)

小木通20141102(16)

小木通20141102(17)

小木通20141102(18)

小木通20141102(19)

小木通20141102(20)

 

 上次是在清晨拍攝的照片

這次則是在下山回程時的下午拍攝的

照完相片回到登山口

就開始下雨了

又是幸運的一日喔

 

以下為上次整理的【小木通】記錄

比較起來這次所遇見的花色更是“紫”啊

 

◎20141011 毛茛科鐵線蓮屬【小木通】美麗可愛的紫花 (梨山)
http://mtff98.pixnet.net/blog/post/394328309

 

﹝本篇選取照片數:20 張﹞

 

20141101 竹葉根節蘭 ﹝台七甲線山區﹞

2014.11.01 竹葉根節蘭 ﹝台七甲線山區﹞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

 【竹葉根節蘭】~ 蘭科 根節蘭屬 ﹝台七甲線山區﹞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

 【竹葉根節蘭】~ 蘭科 根節蘭屬 ﹝台七甲線山區﹞

 

 在天黑前匆匆趕路時

巧遇一大片美麗原生蘭

但由於時間有限

於潮濕昏暗的林子裡

只能快速按下快門

拍下幾張巧遇的美麗野生蘭

一則時間匆匆

二則光線不足

就拍多少算多少囉…

 

竹葉根節蘭20141101(3)

 

 竹葉根節蘭與台灣根節蘭長的很類似

又是會讓人誤認的一種根節蘭

不過這次看到的感覺還是明顯與台灣根節蘭有所差異

因此應該就是「竹葉根節蘭」啦

  

竹葉根節蘭20141101(4)

 

【竹葉根節蘭】

蘭科 根節蘭屬

地生蘭

植株高約40~50 cm

根莖匍匐,粗硬

假球莖小

假球莖間距寬約4~6 cm

其上生有3~4片葉

 

竹葉根節蘭20141101(5)

 

竹葉根節蘭外型與台灣根節蘭很像

兩者最大的差異是

「竹葉根節蘭」花莖根生而非腋生

葉較細長

植株不像台灣根節蘭般粗壯

花序短

花密集於花序頂端

萼片先端尾尖

Y形唇瓣上端兩邊皺摺突起

 

竹葉根節蘭20141101(6)

 

竹葉根節蘭的盛花期

資料中一說是9~10月

也有說是10~12月

  

竹葉根節蘭20141101(7)

 

 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頁中所介紹的竹葉根節蘭資料:

葉根節蘭(Calanthe densiflora Lindl.)

 種名densiflora

指“密花的”

指本種花朵密生成束

 故別名「密花根節蘭」』

  

竹葉根節蘭20141101(8)

竹葉根節蘭20141101(9)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0)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1)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2)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3)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4)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5)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6)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7)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8)

竹葉根節蘭20141101(19)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0)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1)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2)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3)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4)

竹葉根節蘭20141101(25)

  

拍攝匆匆是怕摸黑回程

不料因為路況差、不時要找路

落差也不小、距離也不短…

最終還是摸黑、辛苦爬回登山口~呵呵

 

若有興趣再深入了解此種原生蘭

可參考以下網站連結參考資料~

  

◎福星花園: 竹葉根節蘭
http://bruce0342.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5694.html

 

 竹葉根節蘭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508409&ctNode=7936&mp=353&kpi=0

 

    

﹝本篇選取照片數:25 張﹞

  

舍有基關篇(20)~ 20140816 吳全城 (花蓮吉安) — 《三等三角點No.4317》

舍有基關篇(20)~ 20140816 吳全城 (花蓮吉安) — 《三等三角點No.4317》

花蓮吳全城20140816(1).JPG

( 吳全城標高50公尺三等三角點No.4317 ~ 花蓮吉安 ) 

 

  

◎《舍有基關篇》緣由:其實還有一些基石,若要親身探訪、可得要“登門踏戶”,因為也有部份倖存基石是好好關在在房舍庭院裡面,通常都得要按門鈴、敲門叨擾主人,故以吾等害羞個性、比較不好意思打擾住戶,就儘量不安排拜訪此類基石。不過有時還是能有緣一親芳澤,像是偶爾因特殊原因或車程遙遠、好不容易接近點位,才知基石是在屋舍庭院之中,只好厚著臉皮(或仗著小孩子同行的“好處”),還是偶爾在有意無意之間,有緣邂逅房【舍】內【有】【基】石【關】在裡面的情況。另外,像在需要收費才能進入而看到基石的地方,如北埔綠世界、新豐小叮噹樂園、木柵動物園等等...,也同樣將之列為【舍有基關】成員。如有邂逅此類有緣一訪者,就逐一整理至【舍有基關】篇之中。

 

 

◎2014.08.16:吳全城,標高50公尺,三等三角點No.4317 (花蓮吉安)

 

 

說明:

根據網路查詢資料吳全城原位於花蓮壽豐鄉,現位移至吉安鄉,標高50公尺這顆三等三角點4317號基石目前位於福興四街一間民宅庭院牆邊,放在一堆雜物間,這顆基石是由南方吳全城移位約8.7公里流浪到此,依先進所述這顆基石還能夠保留下來,要感謝主人翁~一位退休地政人員...。這是今天所摸的最後一顆基石,天色早已暗了也很感謝這家人讓我們了了心願...

 

 

﹝照片日期:2014年08月16日

花蓮吳全城20140816(2).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3).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4).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5).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6).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7).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8).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9).JPG

花蓮吳全城20140816(10).JPG

 

 

 

﹝本篇選取照片數:10張﹞

 

20141026 牛欄河親水公園河畔的 【青剛櫟】與【圓果青剛櫟】

2014.10.26 牛欄河親水公園河畔的 【青剛櫟】與【圓果青剛櫟】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

 【青剛櫟】~ 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新竹關西﹞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4)

 【圓果青剛櫟】~ 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新竹關西﹞

 

 在親水公園河畔遇到低海拔的殼斗科植物

想不到仔細看

竟還有 【青剛櫟】與【圓果青剛櫟】兩種

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的植物

現在正是結果期

還好有堅果可以做為區分

以下照片中分別有這兩種低海拔殼斗科植物

看看能否區分的出來…

  

殼斗科植物20141026(2)

 

 【青剛櫟】

Ring-cupped Oak,Blue Japanese Oak

 

科名: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別名:白校欑、校欑、九欑(台灣‧福建),

青岡,青櫟,青栲(浙江),

石櫸(湖南),猴欑子、細葉椆(湖北),青剛櫟(江西),

青岡、青岡櫟(中國樹木分類學),

鐵椆(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青櫟,青栲,花梢樹,椆樹,九攢,寶椆,

椆校欑、白孝欑,九層、九層樹、九槽、九槽樹、椆

 

原產地:台灣、中國大陸、印度、韓國、喜馬拉雅山

 

分佈:台灣平地至海拔 1200 公尺之山區,

台北、台中、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石灰岩山地

 

葉:葉互生,但有時叢生於小枝條的先端,

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

長 5~15 公分,寬 3~5.5 公分,

先端漸尖或少數呈短尾狀,

基部鈍或圓,少數為寬楔形,革質,

葉緣上半部或近1/3處有具粗鋸齒,

表面無毛茸,背面有白色毛茸,

但老時毛茸脫落而形成粉白色的鱗痂,

因而看起來像帶白粉狀;

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

側脈 9~14 對,於背面顯著隆起,葉緣基部全緣,

幼葉被灰白色絹毛;

葉柄長 1.5~2.5 公分,無毛茸。

  

果實:殼斗杯形,像隻碗,

包圍堅果之1/3至1/2,

長 0.7~0.9 公分,徑 0.9~1.2 公分;

苞鱗合生成 7~11 條同心環帶,

環帶全緣,被絹毛,

只包住堅果的基部;

堅果橢圓球形,前端尖銳,光滑,

長 1~1.5 公分,徑 0.9~1.2 公分,

先端圓鈍;種臍突出。

  

殼斗科植物20141026(3)

 

【圓果青剛櫟】

 Globse Glans Oak

  

科名: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別名:圓果椆、球果櫟

  原產地:台灣及香港

 

 分佈:產臺灣海拔中北部及東部低海拔山區 400~1,500 公尺之森林中

 如谷關、佳保台、眉原、洛韶、天祥及霧社等地

 

 葉:葉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

少數亦有卵狀披針形者,

長 5~10 公分,寬 2.5~4.5 公分,

先端漸尖,略帶短尾狀,

基部鈍或圓,革質,

葉緣上半部有鈍鋸齒,鋸齒多向內彎;

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

側脈 7~10 對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

表裏兩面近似光滑無毛;

葉柄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果實:果實為堅果,殼斗瓶形,

長 1~1.5 公分,徑 1.4~1.8 公分,

苞鱗形成 9~11 條同心環,有灰色柔毛;

堅果近似球形,長 1~1.8 公分,徑 1.2~1.7 公分,

先端有尖突狀種臍,基部圓鈍。

 

殼斗科植物20141026(4)

殼斗科植物20141026(5)

 

▲ 圓果剛櫟

 

殼斗科植物20141026(6)

殼斗科植物20141026(7)

殼斗科植物20141026(8)

殼斗科植物20141026(9)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0)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1)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2)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3)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5)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6)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7)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8)

 

▲ 青剛櫟

 

殼斗科植物20141026(19)

殼斗科植物20141026(20)

 

 ﹝地點:牛欄河親水公園~新竹關西﹞

 

 

 ﹝本篇選取照片數:20 張﹞

 

 

 

◎網路參考資料(青剛櫟)
http://kplant.biodiv.tw/%E5%9C%93%E6%9E%9C%E9%9D%92%E5%89%9B%E6%AB%9F/%E5%9C%93%E6%9E%9C%E9%9D%92%E5%89%9B%E6%AB%9F.htm

 

【青剛櫟】

英文名稱:Globse Glans Oak

學名:
Quercus globosa (W. F. Lin & T. Liu) J. C. Liao
Cyclobalanopsis globosa W. F. Lin & T. Liu
Cyclobalanopsis globosa Lin & Liu
Quercus globosa (Lin & Liu) Liao

科名: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別名:圓果椆、球果櫟 

原產地:台灣及香港

分佈:產臺灣海拔中北部及東部低海拔山區 400~1,500 公尺之森林中,如谷關、佳保台、眉原、洛韶、天祥及霧社等地。

用途:1.圓果青剛櫟多屬小喬木,蓄積不多,故木材尚未開發利用,山區民間有用之種植香菇者。

莖:高可達 10 餘公尺,徑 30~50 公分;小枝條光滑無毛,暗紫色,有顯著的皮孔。

葉:葉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少數亦有卵狀披針形者,長 5~10 公分,寬 2.5~4.5 公分,先端漸尖,略帶短尾狀,基部鈍或圓,革質,葉緣上半部有鈍鋸齒,鋸齒多向內彎;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7~10 對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表裏兩面近似光滑無毛;葉柄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花:雄性花呈葇荑花序,多生於枝條的先端的葉腋,長 6~8 公分,水平伸展或近似下垂;雄花杯形,長 0.15~0.2 公分,徑 0.25 公分,花被片 3~7 枚,鈍卵形,表裏兩面近似光滑無毛,邊緣有毛茸,雄蕊 4~11 枚,大多為 5~6 枚;花絲光滑無毛,花藥 2 室,縱裂;雌性花花被 4~5 裂,裂片長約 0.25 公分,寬約 0.2 公分,子房具 3~5 枚花柱,柱頭於先端膨大。花期 2~4 月。

果實:果實為堅果,殼斗瓶形,長 1~1.5 公分,徑 1.4~1.8 公分,苞鱗形成 9~11 條同心環,有灰色柔毛;堅果近似球形,長 1~1.8 公分,徑 1.2~1.7 公分,先端有尖突狀種臍,基部圓鈍。

特性:常綠喬木;幹皮青灰褐色,縱向細縫裂,小枝光滑。幼葉革質,平滑無毛,卵形至卵狀橢圓形,先端短尾漸尖,基部圓形,長 5.5~9 公分,寬 2.5~4 公分,上半部鈍鋸齒緣,側脈 6~8 對,兩面平滑。殼斗碗形,徑約 1.3 公分,具 9~11 環帶,被絨毛;堅果球形,徑 1.2 公分。 生態分布:分布香港。外形頗似青剛櫟,但本種之幼葉平滑無毛,葉緣具鈍鋸齒,殼上具 9~11 環帶以及堅果球形,仍頗易區別。

 

 

◎網路參考資料(青剛櫟)
http://kplant.biodiv.tw/%E9%9D%92%E5%89%9B%E6%AB%9F/%E9%9D%92%E5%89%9B%E6%AB%9F.htm

 

【青剛櫟】

英文名稱:
Ring-cupped Oak,Blue Japanese Oak

學 名:
Quercus glauca Thunb. ex Murray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青岡-中國樹木分類學)

科 名: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別 稱:白校欑、校欑、九欑(台灣‧福建),青岡,青櫟,青栲(浙江),石櫸(湖南),猴欑子、細葉椆(湖北),青剛櫟(江西),青岡、青岡櫟(中國樹木分類學),鐵椆(中國高等植物圖鑑),青櫟,青栲,花梢樹,椆樹,九攢,寶椆,椆校欑、白孝欑,九層、九層樹、九槽、九槽樹、椆

原 產 地:台灣、中國大陸、印度、韓國、喜馬拉雅山。

分 布:台灣平地至海拔 1200 公尺之山區,台北、台中、南投、高雄、花蓮、台東,石灰岩山地。

用 途:1. 木材用途:木材淡黃褐色,材質堅韌,心邊材區分明顯,彈力大,耐摩擦,在重構造材方面常被做為建築及車輛用材;農具用材方面是主要是做為器具柄用材。2. 庭園綠化樹種:青剛櫟樹冠濃密,為良好之園林樹種,具觀果、觀葉、景園樹、防火樹、行道樹功能,常被種為綠籬、防風用。3.食用:種子富含澱粉,可供烤食,但本種種仁苦澀,不堪食用;是松鼠類動物的最愛,台灣黑熊也愛吃青剛櫟的果實。4.工業用途:樹皮及殼斗富含鞣質可提取鞣質供工業用。5.藥用:性味:果實:苦、澀、平。效用:果實:止渴,破惡血。治泄痢,產後出血。

莖:樹形高大,高可達 15~ 20 公尺,徑 50~80 公分;樹皮淡灰褐色,多不開裂;小樹枝伸長狀,有皮孔,但光滑無毛。

葉:葉互生,但有時叢生於小枝條的先端,倒卵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 5~15 公分,寬 3~5.5 公分,先端漸尖或少數呈短尾狀,基部鈍或圓,少數為寬楔形,革質,葉緣上半部或近1/3處有具粗鋸齒,表面無毛茸,背面有白色毛茸,但老時毛茸脫落而形成粉白色的鱗痂,因而看起來像帶白粉狀;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 9~14 對,於背面顯著隆起,葉緣基部全緣,幼葉被灰白色絹毛;葉柄長 1.5~2.5 公分,無毛茸。

花:雄花序呈葇荑花序狀,斜上昇或下垂,長 4~6 公分,帶黃綠色澤;雄花長 0.25~0.3 公分,徑 0.2 公分,花被片 5~6 枚,外面先端有柔毛;雄蕊 4~8 枚;花絲細長,花藥二室,縱裂;雌花生長於枝條上部葉腋,一梗常有花數枚(多為 2~4 枚)。花期 1~3 月。

果 實:殼斗杯形,像隻碗,包圍堅果之1/3至1/2,長 0.7~0.9 公分,徑 0.9~1.2 公分;苞鱗合生成 7~11 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被絹毛,只包住堅果的基部;堅果橢圓球形,前端尖銳,光滑,長 1~1.5 公分,徑 0.9~1.2 公分,先端圓鈍;種臍突出。

特 性:常綠喬木、中喬木,樹冠傘形,高可達 15~ 20 公尺,樹皮灰褐色,嫩枝被黃色毛茸。最大的特徵在它的葉子,上半部呈鋸齒狀,下半緣則平滑。殼斗碗形,鱗片排成 7~11 輪環,被絨毛。堅果橢圓形。它的幼樹較好陰,成樹則宜植於日照充足處,其萌芽力旺盛,枝葉需酌加修剪,以促生長勢強,並防止病蟲害,移植略難,成樹需先行斷根,幼樹則需適量修剪根部。

 

20141026 【台灣大蝗】揹揹樂~台灣最大的蝗蟲 ﹝新竹關西﹞ 

2014.10.26 【台灣大蝗】揹揹樂~台灣最大的蝗蟲 ﹝新竹關西﹞ 

台灣大蝗20141026(7)

  【台灣大蝗】~ 台灣最大的蝗蟲 ﹝新竹關西﹞

 

 【台灣大蝗】  Chondracris rosea

 蝗科

 為台灣最大的蝗蟲

 

 雌蟲體型比雄蟲大

 體長 ~ 雄50-65mm、雌75-87mm

 體色為鮮艷的綠色

 

複眼下方具一條黃色縱紋

 觸角淡褐色

  

台灣大蝗20141026(1)

 

▲ 頭、胸具凹凸不平的瘤斑

 各腳脛節外側紅褐色

 後腿強壯善於彈跳

  

台灣大蝗20141026(2)

 

 ▲ 本種為台灣最大的蝗蟲為台灣最大的蝗蟲

 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

  

台灣大蝗20141026(3)

 

 ▲ 成蟲於秋季出現

 

台灣大蝗20141026(4)

 

 ▲ 成蟲夜晚會鳴叫

 以後腳和前翅磨擦

 發出「唰沙」「唰沙」的聲音

 

台灣大蝗20141026(5)

 

 ▲ 體長 ~ 雄50-65mm、雌75-87mm

 頭、胸部寬大

 體色綠色

 各腳脛節紅褐色

  

台灣大蝗20141026(6)

 

 ▲ 頭部正面有4條縱向稜脊

 上唇寬大擬態兩排大牙

 下次要注意看~

 表情非常生動有趣

  

台灣大蝗20141026(8)

 

 ▲ 在晴朗陽光下常出現在山區逛馬路

 常出現在馬路上的狀況

 可能是取暖的一種行為

  

台灣大蝗20141026(10)

 

▲ 台灣大蝗 雌大雄小

 所以揹揹樂的下面應該就是雌蟲

 上面較小隻的就是雄蟲囉

  

台灣大蝗20141026(11)

 

 ▲ 牠們終於不堪其擾

 慢慢往樹葉陰暗處移動了…

  

台灣大蝗20141026(12)

台灣大蝗20141026(13)

台灣大蝗20141026(9)

 

 ▲ 台灣大蝗會用牠的前足擦拭眼睛 

腿節內側有一個膜質的聽覺器官

 像人類的耳朵一樣

 能感知外界的聲音

  

台灣大蝗20141026(14)

台灣大蝗20141026(15)

 

﹝地點:牛欄河親水公園﹞

   

 

﹝本篇選取照片數:15 張﹞

 

 

 

◎網路參考資料(蝗蟲圖鑑 – 嘎嘎昆蟲網) 
http://gaga.biodiv.tw/new23/9311/k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