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跑了兩個地點賞花賞蝶,原本想碰運氣看是否能觀察到保育類黃裳鳳蝶,結果只看到約6~7個蛹,要看到成蝶、還要再等緣份。
不過後來小兒子在近晚時刻,發現一隻美麗的大紅紋鳳蝶,趕緊把我從合歡花叢招喚了過去,無法靠近蝴蝶、只能儘量拉近鏡頭、看是否抓的住至少幾張大紅紋鳳蝶美麗的倩影。
大紅紋鳳蝶 (學名:Byasa polyeuctes termessus)
鳳蝶科
大紅紋鳳蝶是大型的鳳蝶,翅展約 6.5 ~ 9 公分,外觀近似紅紋鳳蝶但本種體型較大,翅膀表面黑色,雄蟲後翅中央具2枚白色的大斑,後翅兩邊有紅斑排列,尾突端部有紅斑,翅腹面與翅表相同,雌蟲翅型較寬,紅斑較發達。卵呈黃褐色,表面有突起, 而幼蟲有褐黃色的肉質突起。
習性:雌蝶常把卵產在馬兜鈴類的葉背,而成蟲常常吸食花蜜做為食物來源。
發生期:1~10月,7~9月為盛季。
大紅紋鳳蝶 (又名:多姿麝鳳蝶)
屬大型鳳蝶
Byasa polyeuctes termessus
『前翅長約5.2~6.3公分,後翅中央處具有一大一小的白色斑紋,外側邊緣則摻雜著紅色斑紋,尾狀突起末端具紅色斑點為其辨識。在台灣產鳳蝶種類中後翅尾狀突起具有紅色斑紋種類僅兩種,另一種為聞名中外的保育類蝴蝶「寬尾鳳蝶」,其尾狀突起具兩條翅脈而顯得寬大,雖然兩者細看不難區別,但當兩者於棲息環境重疊的山區飛行時,乍看還頗為相似需多留意。
大紅紋鳳蝶廣泛分佈台灣全島,其主要棲息於山林環境,海拔分佈十分廣泛,從低海拔至2500公尺高海拔山區均可見,成蝶總是飛行緩慢優雅,一副有恃無恐模樣。原來,牠的幼蟲以港口馬兜鈴、異葉馬兜鈴、瓜葉馬兜鈴、大葉馬兜鈴等馬兜鈴科植物葉片為食,馬兜鈴因內含馬兜鈴酸,傳統中藥取其乾燥果實、根、莖部位作為療效(稱為馬兜鈴、青木香、天仙藤…),然而經醫學證實馬兜鈴酸代謝緩慢,易於腎臟蓄積造成腎絲球體及腎細胞間質纖維化,長期服用會引起腎衰竭等副作用,衛生署今已全面禁用。幼蟲攝食馬兜鈴的大紅紋鳳蝶或許也懂得這秘訣,這類鳳蝶有別於多數蝴蝶幼蟲採隱蔽色彩方式保命,牠們一身黑、白、紅色鮮豔配色正警告捕食天敵切勿嘗試;甚至連其成蝶身軀也十分耀眼,甚至散發特殊的氣味。』
◎ 網路參考資料連結
http://www.aec.gov.tw/www/emp/files/175.pdf
( 地點:新竹新埔 )
◎ 網路參考資料連結 (臺中市野生動物資料庫查詢系統)
http://www.tbn.org.tw/twd97/SpeciesDetail.asp?id=BF02006
大紅紋鳳蝶
學名:Byasa polyeuctes termessus (Fruhstorfer,1908)
類別:蝴蝶類 Butterfly
門名:節肢動物門
綱名:昆蟲綱
目名:鱗翅目 Lepidoptera
科名:鳳蝶科 Papilionidae
屬名:Byasa
保育等級:(無) (None)
特有性:(無)
生態習性:幼蟲攝食馬兜鈴類植物,成蟲出現於3~10月,飛行緩慢,喜訪野花,數量普遍。
棲地分布: 臺灣全島、中國大陸、印度東北部、中南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