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1 【豐鄉國小】校園內神社遺址 (新竹橫山)
▲進入豐鄉國小(1983年廢校)校園即可見道路右側立有神社遺址圖片。
▲豐鄉國小校園神社參拜道遺址舊照。
早年爬山常經過竹35線鄉道,而位在竹35縣鄉道旁的豐鄉國小,校園後山有一座騎龍山,也曾在2005年4月5日造訪。這些年似乎每次來都有一些變化,早年經過時當然只是荒廢的校園,其後整建為大山背人文生態館,這次因緣際會因竹東五峰大塞車轉往竹35線逃離可怕車陣,而再有機緣重返此處。此回因偶然見到一張陳列的圖片,才驚覺原來這裡也曾經建有神社,當初爬騎龍山的石階步道就是當年的神社參拜道,上面的平台就是原神社本殿。由於之前剛好花了少時間、陸續記錄了山旅過程曾造訪的日本神社遺跡,既然豐鄉國小校園內曾建有神社,雖然只剩參拜道遺跡可稍微感受神社氛圍,但還是以【神社】為主,記錄今日意外之旅的其中一個過程囉。
豐鄉國小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小學,前身是日治時代「橫山公學校」的大山背分校(小學)。於日本大正年間,由當時大山背保的保正(村長)彭金玉先生,因村內弟子就學不便,而聯合了南昌及豐田等地的保正,向上級爭取在此設立了此分校。大山背分教場(分校)設立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於昭和十八年(1943年)改制為豐鄉國民學校。台灣光復後,改名成為豐鄉國小。著名的漫畫家劉興欽即是畢業於豐鄉國民學校,其創作的「阿三哥與大嬸婆」漫畫人物,現在已經成為橫山鄉內灣遊憩區的形象代言人,在這裡也可以見到他的許多創作與故事。
一進入原校門入口,右側的登山石階步道即是原神社參拜道,石階相當寬闊及古樸,與上面環山步道上的石階感覺不同。根據資料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時,曾在校門口左側建造了一座神社供人參拜,這條寬闊古樸的舊石階,原來就是當年神社遺留下來的參拜道遺跡了。六年之後台灣光復了,日本神社也被拆毀了,神殿則未留下任何遺跡。查詢網路相關資料,根據現存於展覽區內的一塊捐獻興建神社之芳名錄碑,似乎此神社是約建於昭和11年(1936年),其餘相關資料則不詳。
在原校園內展覽室中,有擺放著一塊風化得很嚴重的石碑,可惜這次沒注意到。根據資料,在石碑底端有著模糊的「昭和拾壹年四月」字樣,還有「寄附者芳名」(寄附者即捐錢者之意)幾個字,也可以見到「神社」兩字,由石碑上的年代推測,神社可能是建於昭和11年(1936年),從上面的姓名、金錢及「寄附者」、「神社」這些文字,它應該就是一個記錄捐地捐錢建立神社及學校的石碑。這次有看見一些陳列的珍貴舊照,可以讓人遙想當年神社及校園樣貌。
▲豐鄉國小校園內神社參拜道遺跡圖片。
▲豐鄉國小校園展望的山色景致。
▲寬闊古樸的神社參拜道遺跡。
▲先去參觀原校園內的陳列作品、前次來還沒有這些內容。
▲豐鄉國小歷史:1923~1983年,之後歷經數次改造。
▲2014年之後則再蛻變為大山北月(景觀餐廳)。
▲豐鄉國小原教室走廊。
▲就是這張劉興欽畫作讓我驚覺原來這裡曾建有神社。
▲神社文字記錄。
▲豐鄉國小古老照片(曾經的校舍及操場舊照)。
▲豐鄉國小古老照片(右上圖片即神社參拜道舊照)。
▲豐鄉國小古老照片(校舍及神社參拜道舊照)。
▲豐鄉國小古老照片(豐鄉國民學校開校式紀念、昭和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豐鄉國小古老照片(校舍舊照)。
▲豐鄉國小古老照片(後方似乎就是昔日的鳥居)。
▲就是在這裡找出上面這些舊照的、很容易就忽略錯過。
▲現在的校園景致及大山北月景觀餐廳。
▲回到原校園入口、拍攝今日記錄的主題~神社參拜道遺跡。
▲原神社參拜道。
▲原校園入口。
▲原神社參拜道俯瞰。
▲原神社參拜道俯瞰。
▲參拜道上方平台即原神社本殿、已改建為水塔。
▲平台(原神社本殿)俯瞰。
▲逃學步道、可通往騎龍山(標高510公尺、總督府圖根補點)。
▲騎龍山山徑入口、非大眾路線。
▲騎龍山入口標示往騎龍山約10分。
▲本想順道再次登頂,但上行山徑不久即窒礙難行且裝備不全、只好放棄折返。
▲騎龍山山徑折返途中。
▲逃學步道繞行一圈至另一邊的校舍後面。
▲經原校舍後面步道繞行一圈。
▲返回原神社主殿平台水塔處。
▲原神社參拜道各個角度拍攝照片。
▲原神社參拜道各個角度拍攝照片。
▲原神社參拜道各個角度拍攝照片。
▲大山北月(原豐鄉國小)入口。
▲停車場也立有資料及珍貴舊照圖片。
▲劉興欽及鍾石妹介紹。
▲停車場旁的看板全貌。
▲大山背休閒農業區導覽圖。
▲這裡曾建設為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停車場旁石碑)。
▲豐鄉國小(大山北月)地圖。
﹝本篇選取照片數:4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