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絲路之旅記實 — 7/14 遊石頭城後回喀什

第十八天 7/14 塔什庫爾干石頭城-喀拉庫勒湖-蓋孜峽谷-穆罕默德喀什噶里麻扎-喀什(宿喀什)

今日全程約300公里。

 

昨夜我們住宿在海拔3200m的塔什庫爾干縣城。

雖睡得不算好,但很慶幸自己身體沒有特殊的感覺或狀況,代表沒有高山症。

塔什庫爾干是塔吉克族語,意指石頭城。

位於喀什通往中巴邊界的紅其拉甫的半途中,也是沿途最大的縣城,往來遊客都於此歇息一夜。

塔什庫爾干的地標是一座石頭城,位於縣城北的一處高坡上,海拔3240m,整座城呈方形,周長1300多公尺。

石頭城地處絲路古道要衝,是古代蔥嶺的絲路遺址,也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王都。

 

 

塔什庫爾干,除了一條國道穿越,縣城就屬這條路最大了。

兩旁的路燈正在裝設中,房舍也不多,畢竟是高原上的縣城。

 

 

早上我們去探訪石頭城,從石頭城入口的高處俯瞰縣城住宅,都是塔吉克族低矮的夯土傳統屋舍。

雪域高原的家,簡單樸素,蒼茫中帶著悲涼!

 

 

石頭城入口

 

 

遙望石頭城。

石頭城是新疆境內古絲綢之路上一個著名的古蹟遺址,也是絲綢之路中道和南道的交匯點,喀什、莎車、英吉沙及葉城通往帕米爾高原的數條通道都在此地匯合。

一說這裡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王城,分為內城和外城,外城方圓3600米,現只有露出地面城牆、炮台和居民住宅的遺跡輪廓。

內城保存較完整,古代城堡的規模依稀可見,內城主要由官府、軍政官員的宅地和佛廟組成。

城垣依地勢,用塊石夾土壘砌,起伏曲折,週長1300多米,城雖小,但地勢極為險要。

目前城門、城牆、城垛都保存完好,是中國三大著名石頭城建築之一。 

 

 

亂石堆裡的石頭城,走過悠悠歲月,獨留殘破的城牆孤零零地訴說著歷史。

 

 

 

 

我站在只剩斷垣殘壁的石頭城裡,緬懷歷史。

 

厚實的城牆

 

 

塔什庫爾干縣城裡的塔吉克族人

 

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皮膚白,深目高鼻,面貌像中東人。

男子喜歡戴羔皮高統帽,用黑絨作面,上綉幾道花邊,帽沿下翻時,可以掩雙耳和面頰。

女人所戴綉花棉面帽帶有後簾,可擋風保暖,喜歡在前面綴上成排小銀鏈。

男女都喜歡穿紅色長筒靴,靴尖翹起。

 

 

 

曠野中的回族墓(回程路上拍的)

 

 

曠野中的回族墓

 

相對於帕米爾高原的遼濶宏大,稀疏散布在高原上的塔吉克人住宅顯得特別邈小。

 

我們循著來時路回喀什,壯濶巍峨的山嶺百看不厭。

人生能有幾回能走上如此偉大的高原?我目不轉睛地看著窗外,毫不吝惜我的讚嘆。

 

 

我的心跟著車奔馳在帕米爾高原,恣意而飛揚!

 

 

DSC09313

經過常年積雪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

 

 

 

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歇腳

 

 

無限壯濶的雪域高原

 

 

紫花與綠草交織的美麗草原

 

 

回到喀拉庫勒湖

 

 

湖邊的父與子

 

喀拉庫勒湖畔的氈房

 

喀拉庫勒湖畔幾頂氈房,簡單而寧靜的生活。

 

 

喀拉庫勒湖畔

嶙峋巍峨的山體,望之儼然。

 

 

白了頭的高山頂,風起雲湧,雪花飄飄。

 

 

據說照片中河對岸的小土包,玄奘當年西行取經住宿過。

 

 

我對此說法抱持姑妄聽之。若真是玄奘居住過,歷史意義非凡,大陸相關單位怎沒加以保護及賺取觀光財?

 

小土包旁是莽莽大山,斜斜的土坡邊一條綿綿的蒼茫路。

從前沒有我們此行所走的公路,據說這條山徑就是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

若以此來看,玄奘曾住在這個小土包的可能性大增。

 

 

看似礫石遍佈的山坡,仔細看有石砌的民宅。

畫面中間有一個小紅點,那是一個人站在那裡。

很難想像,一輩子住在滿眼灰褐色的高山邊坡,什麼也沒有。

這是什麼樣的人生?超俗的修鍊?我無法想像,不可思議!

 

 

蓋孜峽谷塞車了,車龍排得長長的,車子都熄火了。

 

閒閒沒事的我,走到最前方去探究竟。

原來是道路坍方了,幾台小山貓正在搶通中。

 

 

在大陸旅行久了,我早已習慣半路塞車。或許有緣,才有機會細看這個地方。
 

 

 

也有緣認識排在我們車子後面的一家人,他們屬柯爾克孜族,住在阿克陶縣布倫口鄉。

其中會說漢語的男士名字好長,他叫:買買提吐爾遜. 孜牙吾丁。

他們一行六人,擠在一台小客車中,要趕去喀什。

 

 

柯爾克孜族小女生,只有國三年紀,看起來成熟美麗。

 

 

等待道路搶通的這段時間,後頭來了一群羊,馬上又成為我們追拍的目標。

 

牧羊人與車陣,古老與現代在狹路相逢。

 

 

 

穆罕默德.喀什噶里麻扎,位於距離喀什48公里的疏附縣。回程我們特地商請師傅帶我們去參觀。

麻扎,是伊斯蘭教聖裔或知名賢者的墳墓。

穆罕默德.喀什噶里,是11世紀出生於喀什的維吾爾族大學者,突厥語大詞典』的作者。

 

 

穆斯林認為麻扎具有神的地位和超凡的力量,每個穆斯林都應該對它朝拜,祈禱埋葬於麻扎中的聖徒之露魂幫助自己,以獲得今生和來世的幸福。

這幾位年輕美麗的女孩在穆罕默德.喀什噶里的棺木前開心合影,與我們的文化有很大的差異。

 

 

穆罕默德.喀什噶里麻扎附近都是這位學者後裔的墓葬群。

 

回到喀什,參觀地毯專賣店。圖案多樣、品質精美的地毯很吸引人,可惜當背包客,一條也帶不走,只能欣賞拍照嘍!

 

 

傍晚7點多回到喀什市區,重新找了東湖公園旁的銀河賓館,三人房150元。

 

 

晚上,徒步到附近吃燒烤。在中國,不管走到哪,路邊攤永遠是販夫走卒的最愛。

 

 

喀什美麗的夜景!

 

 

 

 

 

 

 

 

 

20120120上精選照片

年前忙得不可開交之際,感謝yahoo給我送上精選照片。

老實說,這幾張並非我心目中的精選。

但還是要感謝部落格小子的青睞,增加我部落格曝光的機會。

 

幾年來,部落格形成了另一個社交管道。

經由虛擬世界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而相邀共享山林,共同自然觀察。

現在,我的山友、觀察夥伴中,還不少人是從網友開始的咧! 誰說掛網不好?

網路運用得當,其實是很棒的學習與交友平台,開啟了人們不同以往的人際互動。

 

 

美麗梯田

看精選照片不如欣賞文章,敬請分享:元陽壩達梯田景區

 

元陽梯田美景分享:

元陽多依樹日出(一)

元陽多依樹日出(二)

元陽麻栗寨茶廠梯田

元陽菁口民俗村

雲南元陽老虎嘴梯田日落

再訪多依樹梯田日出

 

 

 

落花

 

 

 

 

 

樹的耳朵

落花及樹的耳朵二張照片的相關文章:烏來大桶山

 

 

 

話說前二天公司尾牙,我負責規劃與保管摸彩的獎項。

我在公司整理好每一包紅包或禮券,編號,按順序放入一個中型牛皮紙袋,再放入我的包包中。

其中有幾個獎項說好在現場給,號碼也就空下來。

到了餐廳,秘書把收齊的獎項寫上編號給我。

我到一個角落打開牛皮紙袋口,按順序插入每包獎項,牛皮紙袋沒離開我的包。

 

當摸彩結束,同事跟我對領時,發到最後,發現少了一個編號3號的紅包袋,裡面是現金15000元。

 

事後回想,領取時,我有點大意,沒有確認編號是否連號。

也沒有跟秘書配合好,發一個登記一個。

最後才發現,秘書的列表中,3號獎項未登記是誰摸到這個獎。

得獎人的存根聯還在他手上,他也說他沒領到獎。

 

我在現場請同事們檢查有無領錯獎,沒人回應。

回到辦公室再三檢查,也沒遺漏在桌上。

哪個環節出狀況,怎麼也想不通?

 

當晚一夜輾轉難眠,莫名奇妙損失15000,內心很自責。

隔天,領了自己省吃儉用的存款,補發紅包給同事。

財去,除舊,只能安慰自己,不好的運勢隨財而去。

花了15000元買體驗,告訴自己,以後再簡單的環節都要謹慎。

 

今天,心情隨著忙碌平復不少。

在此分享朋友們我花大錢買的經驗,不管大小事,事事都要小心謹慎!

我一個人花大錢買經驗就好,你們千萬別學我!

 

 

 

新春之際,祝福大家!

吉祥如意好運到!迎春納福接財神!

 

 

 

 

 

 

 

 

元陽壩達梯田景區

 2011.3.3 離開元陽前,我們再拜訪壩達梯田景區。

這裡本是觀日落最佳的地方,但我們只在元陽待二天一夜,無縁欣賞日落,來瞧瞧它壯闊的風景也不錯。



 

往景區小徑上的杜鵑花,花型美、色澤亮麗,真漂亮!

 

 

 

 走過一段小徑後,眼前豁然開朗,彷彿進入雲霧飄渺的仙境中,梯田若隱若現。


 

 

 

 陽光燦爛,雲霧快速飄怱遊移。


 

彷若在天上人間賞著美麗動畫,分秒在改變。


 

 

 

 

 

 

 

 

 

居高臨下欣賞,層層疊疊的梯田有如浪濤由天邊湧向眼前,氣勢磅礡,風韻獨具,叫人驚嘆欣喜,心曠神怡!


 

雲行至此,為水田披上薄紗,一片迷濛。

 


 

雲兒走了,山野開闊,陽光照亮梯田,也照亮了旅人的心,賞得人心花怒放。

 

 

 

 

 

 

我們在觀景台與步道間,賞著雲起雲湧,感受不同於日出日落的梯田風光,收藏美好的記憶!

 

 

步道邊的植物,琉璃草。

 

 

 

 

 

幾位哈尼族婦女砍柴歸來,身上揹負了大捆的薪柴,堅毅的身影令人佩服!

 

 

這麼一大捆薪柴幾乎掩蓋去她們的背影,够嚇人吧!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正好驗證哈尼族人與山水自然共存榮的善循環。

山頂是森林,山腰是房舍,山腰至山谷間開闢為梯田。

1300多年智慧的累積,值得我們用心看待學習。

 

 

 

春天的元陽,是觀賞梯田最佳的季節,同時百花盛開,走一趟美不勝收的旅程,保證畢生難忘。

 

 

 

我喜歡看當地人穿著傳統民族服飾,多麼獨特好看啊!

 

 

簡單的剪裁與色彩,卻能展現女性婀娜的身材。

她的背影美好,其實,是一位阿嬤呢!

 

元陽的旅程結束了,接下來敬請期待建水燕子洞喔!

 

 

 

 

 

 

 

 

 

烏來大桶山

2012.1.14 今天是總統大選的日子,早上投完票後看天氣還不賴,趕快呼朋引伴去爬山。

爬哪好呢?新店獅仔頭山和大桶山二選一,因為想拜訪蘭花。

獅仔頭山去過N遍了,大桶山還沒去過,那就來去大桶山。

新烏路往烏來方向,到忠治村左轉,通過村子,續行產業道路,一路美麗幽靜,先逛到盡頭。

 

 

 

在一個轉彎處,遇上一樹紅花。哇!山櫻花開了,春天來了!

 

 

 

來到大桶山登山口已經10:30了,心想能走多少算多少,要登頂恐怕有點晚。

 

 

登山口的告示

 

 

拍拍翠綠好看的山蘇,剛起程就一路閒晃。

 

 

好大好大叢的大腳筒!

(如此美好的生態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哦!)

 

 

鳳蘭

 

 

虎紋隔距蘭

 

 

前段路非常寬敞好走,緩升。樹上地上都觀察,行進緩慢。

 

 

11:25 開始換成比較陡的枕木階梯步道了,一路上坡。

 

 

枕木階梯邊的蘭花,葉子約莫10cm長,2cm多寬,不知哪種蘭?

 

 

11:40 第一段平路,別高興太早,只有百公尺不到又要上坡了。

 

 

抬頭遇見美麗的菇菇

 

 

坡邊遇見一大片心葉葵蘭

 

 

滿地烏心石落花,留下它最後美麗的倩影。

 

 

11:55 指標指向羅宏山(落鳳山),這是哪?我不是在登大桶山嗎?

 

 

越來越多完好的烏心石落花滿地,乾脆拍個爽!

 

 

12:09 陽光小露臉,上去後又是一小段平路,我們在平路上喝了點小酒,吃了幾顆花生,哈拉了一下,在山裡,這樣就是-爽!

 

 

路邊好多好多山奈的果實,種子都不見了!

 

 

12:52 這個標示又變成指向大桶山東峰了,果如登山口的告示:標示有誤。每根木椿的標示都不同,令第一次來的登山客霧煞煞。

 

 

12:55 大桶山標高雖才916公尺,但落差有500多米,爬起來也很累人的。我穿一件短袖,爬得汗流浹背。

 

 

色彩鮮艷的菇菇

 

 

13:08 走一段稜線後,在往烏來山的指標處午餐。一人一個飯糰,切了1/4隻雞,一人二杯小酒。

本想酒足飯飽後就打道回府,但總覺得怪怪的,沒達成目標。剛好此時來了二位年輕人,他們要登頂,我們快速收拾好,2:00決定起程攻頂去。

接下來這段路程約40分鐘,一路在茂密的杉木林間爬升,沒拍照。

 

 

 

2:40 抵達大桶山與大桶山東峰岔路口,往大桶山東峰20m一分鐘,往大桶山165m五分鐘,先去大桶山。(原來這裡直行是往羅宏山)

 

 

三角點在右方,這裡有氣象局的雨量測量站。

 

 

直行往烏來駐在所?又是什麼地方?

 

 

二位年輕人比我們早些抵達,小姐~妳居然坐在三角點上!

 

 

大桶山,海拔916公尺。三等三角點No.4137號基石。

 

 

有緣山頂相遇,來張合照紀念。

 

 

在三角點停留10分鐘後,於3:00下山。

 

 

到東峰看看!哈!林蔭間一顆總督府圖根點基石,看不出為何叫東峰。

 

 

回程拍下來時一路陡上的茂密的杉木林。上山流汗,下山傷膝蓋。

 

 

3:30 回抵往桂山路岔路口

 

 

3:40 回抵午餐時的稜線,地上是一塊塊的豆腐岩。

 

 

4:30 回抵登山口

 

還好今天有遇到那二位年輕人,最後才會決定攻頂,有到達一個目標。

走完後覺得,其實登大桶山路程也不算長,上午10:30出發,下午4:30回抵登山口,休息至少用掉1.5小時,還一路拈花惹草,真正在爬山走路不超過4小時。

 

 

 

 

 

 

 

再訪多依樹梯田日出

千里迢迢繞過萬重山來到元陽,住在元陽二晚,若只看一次多依樹日出,那就太可惜了!

2011.3.3 在元陽的第二個早上,我們決定再去一次。

抵達景區架好腳架是7:00,天色還很暗,東方泛著魚肚白,星星月亮還高掛天空捨不得下山。

 

 

昨今二日日出的天光雲影很不同,我站在觀景台前歡喜等待。

冷冽的空氣中散發著等待群眾熱情的期盼,人人臉上洋溢著興奮與笑容。

 

 

 

 

山谷間梯田的水色隨著光影變化,色彩越來越飽和明亮。

 

 

 

 

雲霧在谷間緩緩湧動,我的心也跟著雲海飄移,不知接下來雲兒要玩什麼把戲?

 

 

 

 

天光為水田上色,抹上珍珠亮彩,美麗的色澤令人心醉。

 

 

一陣風兒吹來,吹不皺如鏡的水面,卻也為水田添一抹紅暈,令人驚艷!

 

 

 

 

陽光露臉了,含蓄地爬上山頭,沒有引起太多的歡呼。

 

 

它卻悄悄地改變了水田的色彩

 

 

灑下金碧輝煌的金粉

 

 

 

 

水田變得像帝王般貴氣,璀燦奪目!

 

 

 

 

田埂是流暢的線條,一幅人間最美的抽象畫。

 

 

 

 

永難忘懷那一日拍攝的心情,覺得自己的胸懷與天地同享壯濶。

能够站在如此不可思議的美景前,想起來都會微笑!

 

 

 

 

 

 

 

 

 

 

 

 

 

 

 

 

 

 

 

 

我一直從7:00拍到8:00,太陽高掛,人群漸散。

心情隨著雲起雲湧變化,也跟著此起彼落的快門聲high到最高點。

 

 

前一日的美景:

元陽多依樹日出(一)

元陽多依樹日出(二)

 

 

 

 

 

 

 

 

 

 

雲南元陽老虎嘴梯田日落

老虎嘴梯田是元陽梯田中,山勢最險峻、地勢最宏偉、面積最大、視野最壯觀的梯田景區,觀光客來此,就為欣賞美麗的日落。

 

 

2011.3.2 傍晚時分,我們抵達海拔1600多米的觀景台,當這壯濶的梯田美景映入眼簾時,震撼人心,叫人驚嘆!這偉大的幾何藝術,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人潮一波波,每個人都找尋自己心目中最佳的賞景位置,等候夕陽西下的梯田美景。

 

 

今日景區有點霧濛濛,不是理想的攝影條件。但所有人遊興不減,大家都守在觀景台等候。

 

 

這密密麻麻幾何線條組成的梯田,叫人眼花撩亂,哈尼族人怎麼辦到的?怎麼分哪塊是誰的田地呢?

 

 

哈尼梯田的構成是:山頂為茂密的森林,山腰是哈尼村寨,從村寨邊至山腳河谷則是層層梯田。這種組合,展現了哈尼族人對水循環利用的智慧。

 

 

 

 

哈尼族居住地方,是崇山峻嶺的雲南哀牢山區,雖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但陡峭的地形不適宜農作。

哈尼族憑著堅忍不服輸的天性,先在山坡上挖掘出數千條溝渠,將四季長流的山泉導入溝內,解決農田的灌溉問題,接著以石砌牆、土作埂、築成田、種水稻。

哈尼族人隨山勢地形變化闢墾梯田。坡度緩者闢大田,陡坡地則闢小田,甚至連溝邊坎下畸零地也不放棄。

這些梯田大者寬達數畝,小的只有臉盆大,遍佈於海拔144m至2150m的山嶺,坡度在15度到75度之間。歷經數十代,1300多年的墾闢,層層疊疊、宏偉壯觀。

梯田四季景象分明,春天儲水泡田,山水交相輝映的幾何圖案是攝影者的最愛;夏天青蔥的稻子佈滿山野,秋天遍野金黃,冬天則為枯寂的褐色世界。

 

 

夕陽斜照,春風輕撫,梯田水面波光粼粼,金光耀眼。

 

 

大自然裡的幾何圖畫

 

 

無限旖旎,無限瑰麗!

 

 

 

 

 

 

看了這些線條,您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不可思議呢?下田像走迷宮一樣,會不會找不到路啊!

 

 

 

 

 

 

 

 

夕陽美不美無所謂,單看這些壯濶的梯田風光就值回票價了!

 

 

 

 

 

 

 

 

天空灰濛濛的,夕陽不够絢爛。但我永遠記得,這天傍晚與夥伴共同期待美景的美麗心情!

 

 

 

 

 

 

 

 

 

 

 

 

 

 

 

 

 

 

清晨慢遊白湖畔

2010.7.16 清晨6點,走出蒙古包,北國夏日美好的陽光照在位於高山的白湖畔,柔美的光線令人神清新氣爽!

 

 

走近這座怎麼看都像隻大青蛙的大石堆,卻名為「爺爺石」。據說從白湖渡假村一帶欣賞,真的像老爺爺的臉。

二位童心未泯的夥伴爬上爺爺石,正好對照了它的大小。

 

 

爺爺石前面,許多大自然愛好者在此搭起營帳。夏天杭愛山區夜晚只有個位數溫度,南方人一定覺得露營太冷了;可是對整個冬天氣溫在零下三十幾度的蒙古人來說,這樣的天氣正舒服呢!

 

 

湖畔有解說看版介紹白湖的魚、鳥。哈!全都是蒙文,像天書一樣!

 

 

湖面如鏡,湖畔沒有多餘的人工設施,很純淨的一片天地。

 

 

風景秀麗,空氣清新,靜靜地享受這片悠然,心情很平靜喜悅!

 

 

在繽紛的都市裡,可以追尋的東西很多,人卻很空虛;在廣袤的曠野間,天地很簡單,心靈卻很富足。

我的旅行,喜歡找尋心靈的一片舒適淨土。

 

 

湖畔的這片沙灘也許看起來很普通,但卻是全蒙古最大的。

 

 

再往前這片是火山岩石塔林。

 

 

坑坑洞洞的火山岩塊像極了黑乳酪,被人一塊塊地堆疊成塔,像是一個個熬包,形成很特殊的風景。

 

 

 

 

 

逛完火山岩石塔林,我們折返回住宿的蒙古包。沿著湖畔,再次欣賞這片寧靜的大地。

 

 

 

 

 

恣意搭在草原上的蒙古包,有如飄落草原的白雲,與牛羊一起點綴著草原。

 

 

草原上的豆科植物

 

 

草原上的某種薊

 

 

令人留戀的外蒙古白湖!

 

 

回到我們住宿的湖畔蒙古包,夥伴正提著寶特瓶要到湖邊取水。

 

在這裡,完全沒有現代化的享受,沒有衛浴,沒有馬桶,用水要到湖邊去提。夏天的夜晚還冷得要命,晚上得要升柴火取暖。

猶記得睡前大家相互提醒,起來別忘了添柴火,結果一夜蒙古包裡的六人不斷起來,柴火旺得霹哩啪啦響,熱得踢毯子,清晨沒人添柴火,空氣迅速冷洌,冷得叫人打哆嗦。這麼原始的生活,只有到蒙古才能體驗到。

 

用過早餐後,依依不捨離開白湖。什麼物質文明都沒有的地方,卻够特別,叫人永生難忘!

 

 

經過小鎮,廚娘福氣小姐說要去銀行領錢。這間房子就是銀行啦!看到沒?外蒙古國的銀行跟農舍一樣簡單。

 

 

註:因為生活太豐富,外蒙古旅記停筆一年,之後還有雲南及新疆絲路行程,全都卡在半路上。拜天氣不佳之賜,讓我無法上山,沒了爬山行程要記錄,就帶大家回味我的行旅嘍!

 

 

 

 

 

 

 

 

 

 

大混山與李崠山遇到的蘭花

早開的阿里山根節蘭,是山林裡最亮眼的明星,一群夥伴擠在它旁邊,排隊等候拍照,鎂光燈閃爍不停!

 

 

阿里山根節蘭,蘭科根節蘭屬。分佈於海拔500-2000公尺,花朵約5-6cm大,白中帶紫,清麗動人。

 

 

總狀花序,約6-7朵花,鬆散排列。萼片略相似,白色,背面常帶紫暈。

 

 

 

 

 

花瓣線狀常橢圓,白色;唇瓣寬卵形,先端短尾狀,白色。

 

 

 

 

假球莖叢生狀。葉2-3片,橢圓狀倒披針形,長30-50cm,寬4-7cm,銳頭,上表面具光澤。

 

 

 

 

這株葉子看起來比較像反捲根節蘭,可是,怎麼也冒花苞了?

 

 

 

大武斑葉蘭,蘭科斑葉蘭屬。

 

 

連續二年,都無緣拍到大武斑葉蘭鮮麗的花朵。賞花要即時,唯有算準時間、挑對地點,才有機會賞得美美的花,好花還是值得追的!

 

 

二裂唇莪白蘭,迷你的附生蘭,若非有達人指點,我鐵定當它是雜草!

 

 

二裂唇莪白蘭

 

 

黃根節蘭,在根節蘭中花朵最美麗的蘭,期待春天再來賞它。

 

 

馬鞭蘭,我最近剛學會辨識它的植株。假球莖近球形,頂生一葉,葉片狹長橢圓形,薄紙質,綠色或青綠色,有些葉片有黃斑。

 

 

寒蘭,沒有高人指點也鐵定當成禾本科雜草。

 

 

鳥嘴蓮,蘭科。

 

 

 

 

 

 

2012元旦李崠山大混山登山會師(下)

前段行程:2012元旦李崠山大混山登山會師(上)

12:15 昔日駐在所遺留的寬濶平台,上頭長滿了高聳參天的杉木,林蔭下正好做為我們一行19人的午餐場地。

冷颼颼的天,有暖呼呼的冬陽,還有夥伴們的歡聲笑語,在這片森林裡,熱情洋溢!

 

 

大哥在山中開伙煮麻油雞,麻油爆炒老薑,香氣四溢,彌漫在山中……..

 

 

 

放了9瓶米酒的麻油雞,在冷颼颼的山中吃起來暖胃又暖身!

 

 

 

另有一鍋麵和一鍋芥菜雞湯,營養豐富又健康!

 

 

山中的天氣變化萬千,前幾分鐘還是光影斑駁的晴天,稍不留意,猛然驚覺,怎麼霧氣彌漫了?

13:40 快速收拾好,二隊人馬分道揚鑣,大師家族續往李崠山爬,我們則往大混山前進。

 

 

離開時,拍下駐在所駁崁,這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駐在所。

百年前的日治時期,李崠山到大混山這條山徑是理蕃隘勇線,駐在所密佈。如今,只剩昔日遺留的駁崁平台,世事變遷,遙想當年風華,灰飛煙滅,令人不勝噓唏!

 

 

指標顯示,往大混山登山口剩60~70分鐘,代表我們可以一路賞花慢行。

 

 

13:47 美麗夢幻的迷霧森林

 

 

 

 

 

 

 

14:02 第二個駐在所遺址

 

 

14:12 第三個駐在所遺址

這條路具有歷史人文上的意義,有關單位應該做個解說牌讓登山客了解,否則,這裡的故事很快就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楓紅點點,值得駐足構築自己心中最美的畫面!

 

 

 

 

 

樹幹上爬滿了成千上萬朵菇菇,真是奇特!

 

 

15:00 第四個駐在所遺址

 

 

15:02 抵達大混山,我因今年已二度登頂,今日繞過旁邊的乾溝。

乾溝旁一株高大的楓香紅艷艷,迷霧山林頓時亮眼了起來。

 

 

 

 

 

15:04 由右方的指標往上,二分鐘就抵達大混山三角點了。

 

 

 

 

15:12 經過亂石堆

 

 

遇見一株早開的阿里山根節蘭,一群人為它著迷,圍在它旁邊猛拍,至少耗了十分鐘。

 

 

 

 

屯鹿紫金牛,紫金牛科。

 

 

16:05 離開迷霧森林,煮茶歇腳。

 

 

16:30 抵達大混山登山口,結束7小時含賞花吃飯的李崠山縱走大混山會師活動。

 

 

回程往數碼天空及八五山方向走,車子爬上最高點,怱見遠山雲霧繚繞,夕陽餘暉打在雲朵上,泛著金黃色彩,好美的風景,趕忙停車拍照。

 

 

前方山上的建築物就是數碼天空

 

 

一年之始,我以踩踏山林做為美好的開端,但願新的一年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同樣祝福我的格友們!健康快樂!

 

 

 

 

 

 

 

 

2012元旦李崠山大混山登山會師(上)

2012.1.1 元旦與大師家族相邀登山會師,原本計劃去三峽熊空越嶺至烏來紅河谷,但因北部天候不佳,改登尖石的李崠山與大混山縱走。

二隊人馬在竹林交流道附近會合後,浩浩蕩蕩來到竹60往八五山岔路口,大家在此換車。

大師家族8人體能好,由大混山往李崠山上登;我們一行11人,有人要拈花惹草,選擇由李崠山往大混山走。大家相約在一處昔日駐在所的杉木林聚餐吃麻油雞,再交換回車鑰匙,下山後各自開車回家,不用走回頭路。

 

 

9:30我們這隊把車開到馬美部落登山口,9:40起登李崠山,全程2031m。

 

 

登山口前一棵山桐子結滿串串艷紅的東實,好吸睛啊!

 

 

 

 

 

9:50 在海拔一千六百米的中海拔,天氣雖冷,卻也很快走得全身熱呼呼,走不到500公尺,已經熱得脫外套。

 

 

踩踏在舖滿落葉的山徑上,心情與雙腳一樣輕快。

 

 

10:03 距離李崠山古堡1294m。一路緩坡,卻也走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我熱得只穿一件短袖。我好喜歡冷冷的天穿短袖爬山,清涼舒服極了。

 

 

楓葉落滿地,猶如舖了紅地毯,美麗浪漫!

 

 

色澤翠綠的葉狀地衣

 

 

10:26 到達薄葉虎皮楠指示牌,距離李崠山古堡700m。

 

 

八角金盤,五加科。

 

 

10:41 剩下最後二百多公尺山路了!

 

 

林間舖了滿地黃橙橙的落葉,好美啊!

 

 

美好的視覺,一定要用鏡頭收藏它的美麗。

 

 

李崠山古堡到了!高聳的牆外舖滿落葉,讓厚實的古城堡多幾分思古幽情!

 

 

 

10:53 李崠山古堡大門

 

 

李崠山,海拔1914公尺,有顆一等三角點。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此建立李崠隘勇監督所,修築堡壘,配備兵力,設置大砲,監控附近三光、秀巒、玉峰等泰雅部落。泰雅族人曾在此地與日本軍警發生過激烈的戰役。

 

 

 

11:00 拍完合照後,下行往大混山出發。

 

 

薄霧籠罩,朦朧美好,山徑在林間緩下。

 

 

濕潤的路邊長滿了斑紋鹿蹄草植株,數量多得驚人!

 

 

無刺伏牛花,茜草科。紅果仍在,花苞已出來。

 

 

11:28 經過寬濶的乾溝,迷霧森林裡,無比幽靜,享受著芬多精與奇花異草,心情暢快。

 

 

11:34 從李崠山往大混山走,山徑在稜線上緩緩起伏下行,破空處長滿了一個人高的箭竹。

 

 

 

 

長柄千層塔,蕨類。

 

 

11:52 這裡有幾處臺灣杜鵑純林,我喜歡它茂密的枝幹線條,在薄霧中很優美。

 

 

 

 

11:56 經過杉木林,陽光露臉了!光線由林間灑下,金黃耀眼,挑動人飛揚的心!

 

 

 

 

12:02 我真喜歡這段路,走在林木茂密的山巔,腳下踩踏著鬆軟的落葉,眼睛搜索著花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耳畔傳來聲聲鳥語,好快活的行旅!

 

 

 

 

12:10 陽光與我們玩躲貓貓,時而露臉,時而躲在雲後,我們隨著光影的變化而歡呼、興奮!

 

 

美好的光影!美麗的森林!

 

 

一路可見無刺伏牛花的紅果,第一次見到寥寥一兩顆就興奮地拍它,越往下走越多,哇!這株是滿樹的紅果。當然,第一次拍的照片就,刪了!

 

 

12:15 筆直茂密的杉木林很美很美,林間透著灑落的斑駁陽光,瀰漫著淡淡的輕霧,不自覺心情愉悅到高點,步履也輕快了起來! 

 

 

前頭傳來夥伴們吵雜的歡笑聲,哈!令人興奮!與大師家族一行人碰頭了!二位帶隊的大哥實在內行,算計得剛剛好。

 

 

這片美麗寬濶的森林,就是我們今日中午的山中五星餐廳。

 

 

我們吃得有多好,請續:2012元旦李崠山大混山登山會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