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桃花源 — 馬祖(二十二) —  馬祖的路與街

 

看我拍這麼多老石板屋,有朋友好奇問:馬祖真是一個古老破舊退盡風華的地方嗎?

 

 

其實,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馬祖有迥然不同於台灣的風土人文,戰地背景的神秘,讓馬祖有如海上的桃花源,值得大力推展觀光。在許多建設方面也可以感受到地方政府的用心,尤其馬祖的道路建設最令我讚賞,高低起伏,綠樹成蔭,春天路旁一棵棵盛開的桃花,行在其中彷如走入令人神仙島國,悠然自在。退盡風華的石板屋有如神仙島國中的秘境,藏匿於某個未知的轉彎處,等待著你我的探索……….

 

 

馬祖改造後的街道,整齊劃一,也有7-11哦!

 

不同的是馬祖的7-11會有放假來此休閒的阿兵哥們!

 

這裡是馬祖目前最熱鬧的街道,有公車站,有補習班,有各種商店……..

 

地圖上的馬祖不如芝麻大,沒去之前以為是個小荒島,走一遭才知其豐富度。建議朋友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樣才不會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

 

海上桃花源 — 馬祖(二十一) —  牛角社區

南竿狀似犀牛,牛角社區位於南竿的東北角,於是得名。與馬祖其他社區同樣受到漁業蕭條與國軍銳減的影響,許多石厝均人去樓空,幾成廢墟。因為一群藝文工作者開始嘗試以藝術打造家園,又為牛角社區重新注入了新生命………

 

 

牛角美麗的灣澳

 

牛峰境廟

 

 

 

 

依嬤的店是一間在網路上火紅的懷舊餐館

 

依嬤的店裡傳統的復古風,讓人彷如走入時光隧道

看看店裡牆上名人的簽名就知有多火紅

 

依嬤的老店就在附近不遠之處

懷古的建築與傢俱,有回家的感覺,總是高朋滿座!

 

 

牛角的窗台或小角落,總會不經意發現用心的裝飾,純樸幽雅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到!

 

牛角社區是海上桃花源之旅的句點,入口有塊石碑引用杜甫的詩句: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春天的馬祖暖洋洋的,有各種鮮艷的花朵,也有飛燕,

有點慵懶舒服,又不失空虛!

真不愧為海上桃花源!

不滿三天的旅程:充滿美麗~豐富~懷念~

 

 

 

海上桃花源 — 馬祖(二十) —  馬祖酒廠與八八坑道

 

祖的香醇美酒遠近馳名,尤以馬祖老酒及八八坑道陳年高梁酒最受青睞。

 

馬祖酒廠成立於民國四十五年,位於南竿復興村牛角嶺山脊,復興村三面環山,北伸海峽,馬祖各種名酒皆引山坡附近之古井甘泉釀酒,井泉水質甘美,品質精純,酒味芬香馥烈,屬特級上品。

 

 

 

 

 

八八坑道於先總統蔣公八十八歲誕辰時興建完成,因此得名。原來是軍方戰備用途的戰車坑道,後來由於坑道中段塌陷,戰車撤走後,其適合的溫度溼度剛好用來存放酒。八八坑道距離馬祖酒廠僅幾百公尺遠,平常並不開放參觀,想參觀要先與馬祖酒廠預約。

 

 

陳年老酒必須存放至陰冷的山洞坑道中二年以上才能銷售,是福州風味十足的酒種。

走在坑道裡可以聞到香醇的酒香,讓人有種微醺的感覺。

 

 

昔日肅殺的八八坑道,今日醉人的美酒酒窖!

~物換星移~ 這就是馬祖!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九) —  南竿仁愛國小與大漢據點

 

我們會進入馬祖連江縣的仁愛國小主要是被他的生態池所吸引,早晨與夥伴探險,循著此起彼落的蛙鳴聲到此,看到如此多的青蛙正在求偶,不帶小朋友來觀察真是太可惜了,於是央求導遊空出一點時間給我們入內參觀。

 

 

可以這麼近距離觀賞到青蛙真是難得,不管大人小孩都趴下聚精會神看個够。

 

 

 

 

大漢據點就在北海坑道的對面,行程第二天去北海坑道時沒能順便參觀,改在第三天的早上來。

 

 

這裡是大漢據點的山頭上,弄個假人手持步槍有點怪異,是原本如此?是為觀光?反正很假很好笑!

 

 

我們從山頭上順著階梯往下走,走下階梯就可進入坑道。階梯兩旁用護牆圍起,好像迷你長城一般。不過,我想這階梯應該是為觀光用途而建的,在兩岸緊張的年代,海防可是很重要的。

面海的地方用大炮對準中國大陸,現在,只是觀光用罷了!

 

這樣的坑道馬祖處處皆是,當年駐守於此的軍人們可能未曾想過,有一天這些坑道成了觀光休閒之地,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繞完坑道由此出來,這裡遙望過去就是北海坑道哦!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八) —  南竿鐵板聚落探險(下)

 

鐵板社區重要的商店街道主要位於面向南澳口的斜坡上,從公路邊的仁愛綜合市場延伸而下。

 

 

由於鐵板面向中國大陸的海域,戰略地位很重要,早年台灣與中國緊張對立的時期,在此地駐紮有重兵防衛,二十年前我家弟弟也是在此服役。

 

 

過去村民的經濟來源,除了早期依靠漁業維生外,商業與服務業亦相當重要,因為當時大量駐軍,軍人消費成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尤其是從台灣徵調來此當兵的年輕人們,每逢休假無處可去的情況下,就只能在此吃喝玩樂,於是因應軍人休閒和飲食的店舖可說是門庭若市。

 

 

隨著大量撤軍,居民失去賴以為生的消費群,陸陸續續遷移到台灣,這裡處處繁華落盡的遺蹟…………

 

我與夥伴在仁愛國小遇見一位阿兵哥,行色匆匆的他只有短暫的休假,但很高興他願意帶領我們到仁愛社區街上,否則我們一直陷在雜亂曲折的石板巷中。

 

街道上空蕩蕩的,只好向店家問路。

這裡有好幾間阿兵哥的秘密基地,就是網咖啦!

街道上唯一的一棟木造房,還有美人靠哦!

 

林義和古井,民國30年由馬祖傳奇人物林義和部隊所鑿。

 

 

這個角落叫 〔1+6口袋公園〕,這個不起眼的角落原先是個髒亂堆滿垃圾之處,經由社區居民自發性整理美化後,成為一個可以聚會休憩的空間。

 

好久不見這個招牌了,以前鄉村的雜貨舖若有掛上這個招牌,就會協助郵局收取要寄的信件及賣郵票。

 

鐵板商店街的入口處,我們在走步道時遇見過這一家的男士,他也給了我們一些指引。

步道邊的金銀花,嬌羞地綻放在晨露中。

 

探險完鐵板社區已是8點多,晨霧一直未散,這樣的天候,讓夥伴們擔心起回不了家。

 

道路的左邊是海洋,希望下回再來時,馬祖用蔚藍的海岸迎接我。

 

 

我用晨間將近三小時,細細閱讀了津沙與鐵板!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七) —  南竿鐵板聚落探險(上)

 

鐵板社區探險是一段額外的旅程,因為骨子裡有著對新環境的好奇,促使我想一探這個曾經繁華一時的小村落。其他夥伴只想走走步道,但我想深入探訪這個社區,很感謝夥伴佩慧願意陪我一闖秘境,短短一小時,卻有著滿滿豐富的回憶。

 

 

鐵板社區隸屬於南竿鄉仁愛村,舊地名為「鐵板」,因該村澳口的海床有一大片猶如堅硬鐵板的暗紅色之沉積岩,每當退潮的時候就會顯露出來,因此「鐵板」就成為這個聚落的名稱由來。

 

 

 

老頭將軍廟,查不到簡介及由來。

又濃又重的霧,天地只剩黑白色調。

 

建於1775年間的三君子廟,經國先生到馬祖時,這個廟就是他的臨時辦公室,裡面空間約莫四五坪大。

為使廟宇能華蓋容蔭,經年永青,由福建移植二株榕樹種於廟旁。民國73年為保勝蹟,美化四周環境,修整榕樹後命名為『神榕』。神榕下為經國先生約談會議之所,後方防空洞規劃有寢室,現在這一區域規劃為經國先生紀念公園。

 

具有140年歷史的天后宮

 

仁愛社區裡的巷弄非常不規則,初到此處的我們只能憑自己的方向感隨意穿梭,在有趕回津沙用早餐的壓力下,實在很匆忙刺激。不意間發現了這個社區發展協會的招牌。

張望一會兒,不見來人,我們就從這條通道進去,進入後才發現這裡像是有人居住之地,裡面放了一些社區簡介,我們隨意取閱,仍不見來人。在這蛋丸之島,想必也不擔心宵小,門戶可以放心地敞開著。


走出建築物,發現它可真特別,木構造,有美人靠,我的思緒馬上連結到貴州苗族的建築,還真類似呢!我不明白?他們的先祖來自何處?在這裡有這樣的建築型式,這應該不是閩東建築呀!

 

仁愛社區曾經繁榮一時,但在馬祖轍軍後,居民銳減,巷弄間隨處可見傾頹的石頭屋。

 

繞來繞去的巷弄把我都搞糊塗了,一度陷入迷魂陣中。

 

 

 

 

殘垣斷牆成了種植防風最好的依靠。

茼蒿花

我還是要強調馬祖的生趣昂然令我很是驚訝,只要一點土地,一個角落,都能種出肥美的蔬菜及美麗的花朵,人對土地的依戀與親密,展現無遺。人性本質當如此啊!不管在貴州山區或馬祖小島,我都看到人們對土地的充分利用,人與土是如此之親近。

 

正當我們陷入迷魂陣中,遠處陣陣『嘓-嘓-』聲吸引了我,跨越這片菜園走上階梯,啊!仁愛國小在此,原來這兒有個生態池,正值蛙兒結婚望季,『嘓-嘓-』求偶聲不斷

 

馬祖南竿仁愛國小,嘿!我們是台北市仁愛國小的吔!

離島的仁愛國小也流行花草,大片薰衣草開得熱鬧!

教室旁還有一整片牆的金銀花,好久不見了!真想念金銀花,小時候家附近的田野間到處都是,香香的花朵是我扮家家最好的材料呢!曾幾何時,它卻成了記憶中的植物,得特別尋找才得以一覽芳踪!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六) —  津沙-仁愛晨霧裡漫步

 

在津沙的這一晚過得很古早,寧靜得誰家駡孩子都一清二楚,只好早早上床。說早,對鄉下人來說可能也不算早,晚上10:00進入夢鄉。

 

 

早上會醒來是因為隔壁的夥伴開始盥洗了,這時才5:30,若在都市裡,現在還是睡得很深沈的時候。可是此時推開窗,我卻捨不得再回到被窩,寧靜安詳的小漁村罩著一層薄紗,有著一份神秘的美等待我探索呢!

 

 

這裡真的是〔一家有動靜,全村皆知曉〕,不到6:00,不用鬧鐘,大家都梳洗完畢不約而同走出戶外。我們決定依前一晚的約定,去走步道。

 

總算見識到馬祖的霧,濃得廟旁的山都看不見。

 

這是我們要走的津沙-仁愛風景步道起點。

 

美麗自然的石板階梯。

 

 

 

這些石板階梯帶我們從津沙聚落回到環海公路,途中在半山腰有一些完全荒廢的民居,不是門牆傾倒,就是爬滿薜荔,人去樓空的無奈全展現於此。

 

 

 

 

小徑旁生態依然豐富蓬勃,是不是可以為沒落的津沙重燃希望?

 

破曉的時刻  像霧般的美彩
可愛的鳥語  喚醒睡中大地

溫暖的晨光裡  親蜜的漫步
可愛的露珠  已陶醉綠茵中

記得這首歌嗎?鳳飛飛的〔碧城故事〕,清晨走在這裡,會讓人想唱這首歌!

 

 

清晨的這條公路幾乎沒有車輛行走,可以任我們悠閒地漫步

路邊一個小小的水庫,在馬祖,有很多個這樣的小水庫。

一群人就這樣走在霧裡閒逛閒聊,好不快活!

 

看到雲霧裡尚未發芽的樹枝,會讓人以為是冬天,其實這時正值春天呢!

 

 

過了這個軍營就到仁愛聚落了。

 

就在這個叉路與夥伴們暫時分手,他們直行,我跟佩慧從右邊小路進入社區探險去。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五) — 南竿津沙聚落民宿

津沙原名「金沙」,因為澳口一片美麗金色沙灘而得名。曾經是昔日馬祖人口最多漁村之一,由於六十年代以後馬祖地區漁業沒落,人口外流,漸漸人去樓空、殘破凋零。獨留金色沙灘及海岸岩石,伴隨著幾戶人家,成為一座被遺忘的幽靜村落。

 

 

津沙保存著很多完整的閩東式古厝,臨港依山而築,錯落有致的石頭屋舍,呈現馬祖最美的建築美學。在村落巷弄中漫步,是一種特殊的空間體驗。山坡上荒廢的老石厝,襯著山海寒風別具淒美。

 

津沙這條街道或許曾經繁華,從殘破的店面留下的字跡可以遙想當年。

 

 

 

空蕩蕩的街道獨留這間傳統的雜貨店。

 

殘破的店面,人去樓空。

 

 

 

最近幾年津沙被劃定為聚落保存區,政府出資修繕倒榻殘破的古厝,地方人士集資裝璜與經營。充滿古早風情的「老酒工坊」,是村中唯一可以品嘗地方美食與休閒小憩的據點。我們的晚餐及早餐都在這裡解決,除了那間苟延殘喘的雜貨店,這裡是唯一能讓旅客消費的地方。

 

 

 

 

聚落中現有「觀海山居」、「澳中民居」與「古街客居」三棟民宿,可以讓旅客體驗居住閩東石厝的感覺。我們這群就包下了「澳中民居」與「古街客居」這二棟。

 

 

 

 

我們在津沙的家就在這條巷子裡,出了巷子就是那條沒落的街道,街道邊的一個閘口出去就是沙灘,感覺寧靜簡單而悠閒!

 

 

 

晚上八點多的巷弄間儘是家家戶戶電視的聲音,嚴格的說,其實沒幾戶人家。

我住「澳中民居」這棟,是由舊民居重新裝璜整修的。一樓是一房一廳一衛,二樓二房一廳。房子外頭是堅固的石板,裡頭卻是木隔間,一人起身活動,驚動全棟樓。

這是二樓的起居室,小朋友們聚精會神盯著電視看。

我與二個兒子住這間三人房,寬敞舒適,盥洗要下樓,很有家的味道。

 

清晨窗外的遠山籠罩在一片迷濛裡,總算見識到馬祖的霧。

 

 

 

 

 

 

 

 

前一天戲水的沙灘,早晨也陷在迷濛的雲霧中。

 

 

 

洋槍大炮已然過往,此刻搖身為最佳的裝飾品。

 

 

早上八點,戲水的沙灘已完全被漲潮的海水所淹沒,孩子們看了嘖嘖稱奇,不用書本,他們知道了大自然潮汐的變化。

 

巷弄間數不盡的繁華過往,如今大多人去樓空,或僅留斷垣殘壁,令人不勝唏噓。

 


 

褪色的春聯,斑駁的門扉。

訴不盡的前塵往事…………….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四) — 南竿津沙海灘

 

南竿津沙村舊名為金沙,因為澳口海灘佈滿著金色耀眼的細沙。這片沙灘其實不大,不用五分鐘就漫步完了。但是,這片只暫時屬於我們的天地,卻讓孩子們渡過一個最美好傍晚

 

從住宿的民居到這裡不超過二百米,進入就是津沙海灘了。

 

放眼望去,整個沙灘小而美

旁邊有一點岩岸,滿足有的孩子喜歡在石縫間翻攪

 

沒有任何其他遊客,這裡只屬於我們。

悠閒踏浪!

 

 

沙,可以創造無限的可能。


沙,可以在上頭豪邁作畫。

可以堆沙堡!

 

 

可以挖隧道!

 

也許他們將來有人真能成為隧道工程師呢!

 

 

 

戲水、玩沙話家常!

此刻真是快樂又滿足!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催促再三,大家都很難在如詩如畫的夕陽下抽離這美好的海邊!

 

 

大自然的誘惑力十足,隔天一早5點多,這群孩子起個大早,又衝向這片沙灘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三) — 南竿北海坑道

 

北海坑道位於鐵板社區,入口有一個軍營,出發前弟弟特別交待,20年前他在這個營區服役,要我為他多拍幾張這附近的照片。不管當年抽中「金馬獎」有多苦澀,經過歲月的洗禮,如今都轉化為難忘的記憶,我想,他一定很想知道曾經走過的地方,如今的樣貌……….

 

進入鐵板社區後的下坡路段,下到底右邊是仁愛國小,左邊就是軍營入口及北海坑道景區入口。

進入北海坑道景區入口的左手邊就是軍營,弟弟當年應該就是在這裡服役吧!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風景區管理處眺望右手邊是另一個景點  —  大漢據點

若不進風景區管理處再往前走,就是北海坑道了!

 

 

想必這些景觀設置都是為了加強觀光資源吧!

 

 

1968年,國軍基於戰略需要,在南竿、北竿與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並命名為「北海案」作戰工程。

 

 

南竿北海坑道為一深入山腹,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為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需耗時30分鐘。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海底坑道,在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出動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缺乏,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其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目前已開放遊客參觀,但白天時需配合潮汐的漲退,才能進入參觀活動。

照壁後就是坑道入口

剛進入坑道口

 

旁邊都是這樣一間一間的

看到水道嘍!

走在坑道裡可以感受到當年官兵揮汗挖鑿的艱辛!

 

號稱「鬼斧神工」,且設計用來停放大型船隻的南竿北海坑道,卻因為建造當時沒有計算潮差,鑿好之後根本無法使用而被封閉,直到民國七十九年,以軍事觀光景點名義對外開放。從大漢據點眺望,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已被封起來的船隻入口。

 

 

 

 

 

 

參觀完畢往出口走嘍!

 

 

 

 

 

 

出口的轉角處

 

 

 

上坡離開嘍!

 

 

 

希望弟弟及在此服役的朋友看完能勾起你那濃濃的回味,不管曾經酸甜或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