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三灣山塘背步道

2010.12.11  在三灣參加稻鄉柑香季活動後,午後來到鄉裡的山塘背步道。

 

 

山塘背步道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在苗栗三灣鄉,細細品味卻有悠遠的鄉村古舊情懷。

 

 

我在山塘背想起了先民唐山過台灣的墾拓艱辛,內心不由自主的感動起來,思想起從過往到現今的百年歷史,腦海像快轉的時光機,肅然起敬,沒有先人的胼手胝足,哪有今日豐富的人文,心存感恩!

 

步道邊橘子園裡的螳螂

 

這種小灌木植物常在農村見到,果實好像小蛋糕,它總讓我回憶起童年時光,但一直不知其名。待查(1)。

(感謝八股帥哥Mandy告知,這是冬葵子,又叫磨盤草,錦葵科。)

 

 

鹿藿,豆科括根屬。果莢成熟後爆開,烏黑的種子秥在果莢上,甚是可愛!

 

 

鹿藿,三出羽狀複葉。

 

 

步道經過傳統的伯公廟。

 

鄉村小徑舖上方塊磚,現代又不失古樸。

 

 

經過農家、經過古厝,我在時光隧道裡,怱古怱今。山塘背步道,不只是一條鄉村步道,也是一個農村的發展史。

 

所有的墾拓艱辛,已遠抛在時光隧道的另一頭,何其有幸,我只是一個緬懷者。

 

 

步道來到最高點,有個觀景台,遠眺獅頭山、加里山,觀景台邊還有一棵青剛櫟。輕鬆悠然的午後時光,只因與夥伴的志同道合而美好,無需知名的觀光景點。

 

 

12月的白晝漸短,把我的影子拖得長長的,突然想起北國的夏日黃昏,也有長長的影子。

 

 

小小的一圈,回到產業道路。身心靈所享的深呼吸,卻是深層的滋養。

 

好眼熟的灌木開花了,最近遇到好多次,怎也想不起它的名字。待查(2)。

 

 

農家的苦茶樹開滿花

回到停車處,客家80歲的阿伯留守山裡的家園,養雞鴨種植,維持先民墾拓以來的農耕生活,年輕的一輩早已下山到城鎮開拓他們不同世代的人生,人們的生活因科技進步正在迅速的轉變中,最終傳統會消逝………..

阿伯的身影,親切的客語閒聊,讓我在山裡有點激動。我活在過去與現代中,抛不去對過往的懷念,也捨棄不了現代的便捷…………

 

 

山塘背池塘快乾涸了,殘存的一點水,照映著週圍依舊美好的山林。這塊先民胼手胝足的山林依舊,人心不同了,僅存的人文,簡單的步道,不知何時會隨著池水的乾涸消逝………..

 

 

 

 

 

2010三灣稻鄉柑香季(下)

前段行程:2010三灣稻鄉柑香季(上)

 

2010.12.11  來到三灣客家庄,一定要品嚐客家米食。因為是免費品嚐,要吃糍粑自己搗,享受動手做的樂趣。我們請同行的二位壯丁輪流努力用力搗,我們這群人就靠你們了!

 

客家糍粑的吃法與一般麻糬不同,是由專人用手抓取一大塊放入調好的花生糖粉裡,再用筷子剪成小塊拈粉吃。

當我們快搗好時,工作人員交待我們要顧好自己的糍粑。沒料到當糍粑一放入盤子中,好幾雙筷子神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叉過來,想要夾走我們的糍粑。

我趕快開口護衛說:「阿婆!這是我的糍粑,俺剪好俺愛食的!」阿婆哪理我,筷子繼續靠過來。我只好一面用筷子拑住糍粑,一面喊夥伴快吃! 好像飢荒年代在搶食!

其實這場糍粑護衛戰十分有趣,弄得我哈哈大笑不已。不是我沒同情心喔!因為貪吃的阿婆吃太多啦!完全不理旁邊人的叮嚀,一大塊一大塊放入口,真擔心她噎著了,我故意護住糍粑逗弄她,看看阿婆貪婪的本性。

 

 

廟前舞台有才藝表演等各項活動

 

 

色彩繽紛的波斯菊花海,讓人陶醉在花花世界裡。

 

 

拿著相機東奔西走,相來相去,就為了找尋一朵最美的花顏,比蜜蜂還忙碌。

 

 

 

 

 

 

坐倚青山,擁抱花田,美麗的鄉村農舍!

 

三灣鄉長是Money大哥的同學,感恩他百忙中邀我們共進午餐,真是榮幸吔!

 

 

餐後大夥兒與鄉長合照,鄉長是右四那位,親切和善,沒有官架子。

 

 

炮竹紅,玄參科。


 

待查(1)。(感謝起低ㄟ達人!這是蘭嶼馬蹄花 Tabernaemontana subglobosa,夾竹桃科。)

 

 

蘭嶼馬蹄花果實像元寶,兩頭翹翹。

 

蘭嶼馬蹄花果實成熟裂開
 

 

 

二週前去日月潭自然觀察,在路上遇到開滿粉紅色花的樹,驚鴻一瞥,未及拍照。今日在路邊再次遇到,欣喜不已,但不知它的樹名?待查(2)。

(感謝起低ㄟ達人!這是洋紅風鈴木,紫崴科。原產地在熱帶美洲,1967年引起台灣,做為庭園觀賞及行道樹。)

 

漏斗型花一簇簇粉紅,像是風鈴掛樹稍,美麗動人!

 

 

 

掌狀複葉,對生,小葉五葉。資料上說洋紅風鈴木春天開花,夏天長葉及果莢,夏秋枝葉繁茂,冬天葉掉枝枯。可是,我看到的是冬天葉子掉光,一樹繁花,難道是台灣的氣候與原生地不同才這樣嗎?

 

 

 

 

 

2010三灣稻鄉柑香季(上)

2010.12.11  苗栗三灣鄉舉辦稻鄉柑香季,還有花田可賞,我們一行人兵分三台車,風塵僕僕前往,去感受山城的純樸與客家風情。

 

太興奮!太早到了!尚未有人潮,迎接我們的是揹孫的稻草人婆婆! 鄉村味十足!

 

 

大會場地在鄉裡的大廟慈善堂前,週圍展示農產品,附近還有花田,感覺像是另類的大拜拜,熱鬧滾滾,鄉民忙進忙出。

會場旁展示了一些以稻草為材料所編製的手工藝,上圖作品呈現農民老夫妻農閒時在三合院前喝茶聊天,恩愛悠閒,讓人感受到鄉村生活的恬淡怡然。

 

 

創意十足的稻草編織作品,有小豬、烏龜、兔子…….。

 

招財貓

 

 

足足有二公尺多的大型編織,放在會場旁,令人耳目一新!

 

 

會場前有農產品展售及米食品嚐

 

 

 

柑橘類是農產主角,鮮甜多汁。好友麗琴是採購女王,一口氣買了一大箱柳丁,大約30幾斤,還買了十幾斤金桔,鄉長應該頒個"惠我三灣"獎杯給她!

 

會場前的稻田裡,三五成群民眾興致勃勃地紮著稻草人,挑起每個人住在內心深處的兒童,心情飛揚愉悅。

 

 

會場旁的花田是冬日最美的畫布,上頭開滿了百日草、波斯菊、向日葵,嬌艷的花姿叫人欣喜,無不駐留欣賞。

 

 

偌大的稻草堆放置在花田裡,勾起了許多人美好的鄉居生活記憶。農田與稻草,不再是困頓辛苦的象徵,而是對過往簡單純樸的懷念。

 

 

數大便是美!但,嬌艷得像熟女!

 

有了向日葵的妝點,嬌艷的花叢更具青春活力!

 

 

 

向日葵,就該開在藍天裡,才能襯托出它的陽光魅力!

 

花兒朵朵開,遊人也心花朵朵開,幸福洋溢的一幅畫!

 

 

 

夥伴們一起享受與大自然相遇的喜悅,童稚之心真情流露,我滿心的感動,認識你們真好!

 

試著拍小瓢蟲,小瓢像個過動兒,爬上爬下,我對焦對到眼睛都快脫窗,就是拍不好。

 

 

稻田裡好多好多這種雜草,我以為是某種莧科植物,查了半天,查不到。待查(1)。(感謝達人!這是小葉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藜科。)

小葉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農田短暫的秋冬休耕期間,迅速完成萌芽、成長、開花和結果的生命週期。而在農耕期間種子便進入休眠期,懂得配合農耕作息,不討人厭,堪稱最為貼心的小草。

同時,小葉藜也是一種可食用的野菜,幼芽、嫩莖葉都可炒食或煮湯。


 

逛逛稻田旁的菜園,也是一種田園樂。農家種的芥菜又大又肥美,還有皺葉子的品種,打從心裡讚嘆:ㄏㄢ 得人惜喔!(客語啦!到客家庄就要用客語OS!)

 

 

菜園裡的花,是不是也是一種蔬菜,之前好像有看過人賣。待查(2)。(感謝達人!這是赤道櫻草 Asystasia gangetica,爵床科。)

赤道櫻草是一種熱帶地區的路邊野花,環境適應力強,完全沒有病蟲害,不需噴灑化學藥劑,近年被台灣引進當作蔬菜用,因其富含微量元素,抗氧化活性高,又被稱為活力菜。

只是環境適應力強的外來種,會不會因為適應力太好,危害到原生植物啊?值得注意。

 

 

柳葉菜科,水丁香屬,比對的結果我認為是細葉水丁香,不知對否?

 

 

鵝兒腸 Stellaria aquatica ,石竹科繁縷屬。

 

 

蘄艾(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 ,菊科蘄艾屬。

 

 

九層塔的花

 

 

杜英,杜英科杜英屬。感覺比山裡的杜英的花還大朵!(感謝達人!這叫泰國杜英,難怪花比較大朵!)

 

 

後段行程:2010三灣稻鄉柑香季(下)

 

 

 

 

台灣油點草與大黃金花蟲

台灣油點草  Tricyrtis formosana,百合科油點草屬。台灣特有種,常見於中低海拔的潮濕地區。

 

遇到台灣油點草,大家喜歡戲稱它為「台灣有點吵」,聽起來有失台灣的高尚。

我比較喜歡戲稱它「台灣有點草」,可是,台灣有很多草吔!好像也不符實情。

不管如何!這些逗趣的戲稱叫人對它印象深刻,介紹過一遍就難以忘記。

 

 

 

台灣油點草,是因為花與葉片都具有油點,所以稱之。(拍照時忘了清場,回來後發現枯葉很礙眼,但,來不及了! 請大家多包涵!)

 

 

台灣油點草是陪我長大的植物朋友,那時家附近的崩崗下很多,當時對它的認識是,它是「涼草」,煮青草茶用的。

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到台灣油點草,這二年爬山在山溝中尋尋覓覓,只有屈指可數的幾次遇到零星族群。這次在獅頭山遇到好幾處大片長在路邊,真是喜悅幸福啊!當場驚呼!

 

 

 

台灣油點草的花色白紫,高雅動人,雖是山花,但有蘭的優雅高貴。

 

 

 

台灣油點草的花呈喇叭狀,內散佈紫色斑點,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藥丁字著生,花柱與柱頭同長,子房光滑或近光滑,花期9-11月。

 

 

側看台灣油點草的花像是皇宮裡高雅的蠋台

 

 

台灣油點草的果實呈三角柱狀,長約2-4cm,光滑。

 

 

 

 

 

 

在台灣油點草葉子上散步的大黃金花蟲

 

大黃金花蟲體長14-17mm,體色金黃色具光澤,觸角黑色,前2節橙黃色,各腳黃褐色,脛節 以下黑色,好像穿色長靴,翅背有不明顯的縱向刻點及黃色縱紋。

 

 

當我和教官或蹲或跪在步道邊聚精會神地拍大黃金花蟲,引來不少人駐足多看兩眼,有人嘆息自己沒帶相機出門,有人跟著拍了起來!

自然觀察的樂趣是可以被感染的,有些人過去未曾發現探索自然的樂趣,一旦有機縁栽進去,一發不可收拾! (好像在說自己!)

 

 

台灣油點草把充滿自然風情的獅頭山之行點綴得豐富無比,讓我洋溢在驚喜、懷念、讚嘆中…….

 

 

 

 

 

 

由獅頭山的獅尾走到獅頭(下)

前段行程:由獅頭山的獅尾走到獅頭(上)

冬天的陽光溫暖和煦,走在綠意盎然的六寮步道自然觀察,享受探索大自然的樂趣,心曠神怡。

我們途中在民宅前轉進一條幽靜的小路,越過小溪谷,指標顯示我們將通往七星樟。

七星樟是二棵母子連心的樟樹,母樹胸圍5.7m,有5個分枝,子樹胸圍2.3m,有2個分枝。二棵樹的根部相連,有7根枝幹,如七星墜地,故名「七星樟」。是早期六寮村民的「伯公樹」,祀奉至今。「伯公」是客語的土地公之意。

 

 

七星樟旁有一棵如大腿粗的酸藤,被人用紅布條綁起來,樹齡很老。

老樹如同家中長者,歷經風霜雨雪,有說不盡的歷史人文故事,豐富著人們的生活記憶。

 

 

眺望翠綠山林,聆聽鳥兒歌唱,人在清新的綠意裡,怡然舒暢。

 

台灣何首烏,蓼科。葉的形狀、大小變化大,見到常會先愣住一會。

 

 

這是黑果馬(瓜交)兒嗎?葉縁無鋸齒狀,不像。黑果馬(瓜交)兒的果實會長成紅色嗎?

 

 

穿越悠悠古道,踩踏前人足跡。

 

 

穿過一大片光臘樹林,林下一大片紅果薹。

 

紅果薹,莎草科。

 

我們從七星亭走出古道,進入到有現代化柏油路的獅山古道,有一種古今時空錯亂的感覺。

 

七星亭旁的石刻佳言

 

 

獅山古道山芙蓉開,猶如村姑美女笑開懷。

 

 

今日一路走來遇到好幾次台灣油點草,為它拍了不少照片,決定另外成篇作專輯:台灣油點草與大黃金花蟲

大家喜歡戲稱它為「台灣有點吵」或「台灣有點草」,想起來讓人會心一笑,也幫助了記憶。

這是我小時候就認識的植物,那時家附近的山溝裡多得是,印象中爸媽採集好多回家煮涼茶。由於環境的改變,好久好久沒見到它了,爬山二年多,第一次遇見山壁邊滿滿都是,好驚喜!就像遇見老朋友那樣開心!

 

大頭艾納香,菊科。

秋冬是大頭艾納香的花期,山壁上垂掛了一大片,很難不引人注意。

 

大頭艾納香

 

 

大頭艾納香,總苞碩大, 所以稱為『大頭』,先端帶紫紅色,心花黃色。

 

 

紫葉酢漿草,學名:O.violacea 'Purple Lleaves',酢將草科。園藝上稱為幸運草。

 

 

這一段的獅山古道已拓寬為柏油路,古意盡失!但車輛稀少,不失為閒逛自然觀察的好地方。

 

路邊的菊花木不少,而且都很大棵,終於發現有豆莢,可惜長在高處,無法拍清楚。

 

 

來到望月亭,獅山古道的最高點,新竹苗栗的縣界。

 

經過望月亭之後,古道開始下行,並保留了青石舖成的石板路,沿著大石壁邊,古樸有味,彷如走入中國古剎名寺的神秘景緻中。過了大石壁之後,沿途老樹綠林蒼鬱,景色怡人。

 

 

大石壁上的石刻

 

古色古香的門樓與古樹

 

 

勸化堂,建於1897年,莊嚴古樸的佛寺,在獅頭山的寺廟中,規模最大。本次未細遊,下回再來參觀。

 

 

富麗堂皇的重檐歇山式屋頂

 

層疊屋脊,燕尾飛騰,氣勢軒昂。

 

在翠綠山巒間的佛寺,多了點莊嚴與清靜。

 

 

洋紫荊,蘇木科。

 

 

洋紫荊、羊蹄甲、艷紫荊,這三種常把大家搞得一頭霧水。我把查得的資料整理如下,希望下次見面不會再叫錯它們的名字。

洋紫荊:11月左右開花,葉茂盛,花集中頂生,花色粉白,花瓣窄而相互分離,雄蕊數3枚,果長而狹。

羊蹄甲:3月左右開花,幾無葉,花分散腋生,花色粉紅至紫,花瓣寬而相互重疊,雄蕊5(7)枚,果短而寬。

艷紫荊:10月至3月左右開花,葉茂盛,花集中頂生,花色艷紫,花瓣稍寬而分離,雄蕊5(7)枚,不結果。

 

 

從獅尾走到獅頭,花了三小時多一點,收穫滿滿外,無限美好,還留點意猶未盡的餘韻,心中一直惦記著,我還想再來……….

 

 

 

 

 

由獅頭山的獅尾走到獅頭(上)

2010.12.5  早上msn裡財哥說要帶我們去竹苗一帶玩,我隨即聯絡了教官。上車後才知,原來財哥要回苗栗參加小學同學會,順便帶我們到竹苗一帶爬山,真是感恩啊!

討論了許多行程後,我選了獅頭山。好久沒來,印象都模糊了。財哥載我們到獅尾的遊客中心,並說明了可以先遊水濂洞,再走步道到獅頭的勸化堂,下午在勸化堂碰面。一一交待清楚,就像大人要出門工作,安頓家裡的小朋友一樣。

 

 

水濂洞是獅頭山最大的天然岩洞,洞深數丈,雨水多時山泉順著岩頂滴流而下,像是一面水濂而得名。

明治35年,新埔枋寮人釋魏開大師在此發現天然大石洞,遂於洞內恭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洞內主祀釋迦牟尼佛,但沒有具體的廟宇建築,可以窺見早期獅頭山以岩洞為主的形式,古樸而自然。

 

水濂洞在遊客中心前方50公尺的溪谷邊,我們沿著邊坡濕潤的步道走下溪谷,無限期待與欣喜,我知道這樣的環境可以孕育許多豐富的植物。

果然才啟程一會兒,就見到步道邊有台灣油點草,我們高興的拍了起來,經過的阿伯見狀說:「下面還有更多喔!」讓今日的拈花惹草健行,有了令人喜悅的開始。

 

 

 

待查(1)。葉基兩邊不對稱,花序長長的,至少30-40cm,可惜花謝了!(達人認為是俄氏草,苦苣苔科。我起初也猜苦苣苔科植物,但被看起來長長的乾花序所困擾,至今仍對那長長的東西感到好奇。)

 

 

待查(2)。不斷滲水的山壁上,長了美麗的小花,大概只有0.5cm。(感謝達人指導!這是圓葉挖耳草,狸藻科。)

 

待查(2)。這是植株,葉子有點像浮萍。(圓葉挖耳草,狸藻科。)

 

 

這是什麼?不像黃金葛?也不像凡尼蘭?待查(3)。(謝謝達人指導!這是香港針房藤,天南星科。)

 

 

在往水濂洞的步道上觀察植物就耗掉將近一個小時,回到遊客中心都快12點了。我想走藤坪古道看鴨腱藤,遊客中心給我建議可以中途從藤坪古道切到六寮古道,再接獅山古道,告知這樣到勸化堂要3小時,我猶豫了幾秒鐘,決定挑戰看看。

 

 

鴨腱藤,蝶形花科。鴨腱藤是木質藤本,有粗壯的藤蔓和巨大的豆莢,是台灣最大的豆科植物,所以有「台灣第一藤」之稱。

 

 

鴨腱藤粗壯扭曲的藤是大自然裡展現力與美的線條,彎彎曲曲的藤纏繞著樹,面積廣大,錯綜複雜,己經理不出頭緒了。

 

 

別看鴨腱藤的藤這麼巨大,它的葉子可不大。長 2.5~5 公分,寬 1.5~3 公分,二回羽狀複葉小葉 1~3 對。

一般鴨腱藤生長在低海拔山區,由於可入藥,早年被人砍伐嚴重,又因過度開發,棲地遭破壞,平地已不多見,屬於珍稀藤種。

鴨腱藤烏黑的果實大如杯口,可做刮痧板,可做吊飾,炙手可熱,網路上一顆賣50元。聽來好賺,但我從未撿到過,如果哪天在山裡撿到,一定把它當傳家寶不賣。

 

鴨腱藤是藤坪古道上的第一景,拍過照後沿著枕木階梯上行,未敢多張望,深怕三小時後到不了勸化堂。雖然山勢不算陡,但連續的階梯也能讓人在冬天裡汗流浹背,通體舒暢。

 

 

爬升上山脊後,步道換成了自然的土路,在林蔭下走起來非常舒服。

 

從遊客中心上來,花不到20分鐘就到觀景台。我們上去張望了一下,可以眺望六寮地區,四週鬱鬱蔥蔥,我們看不出所以然,之後經由觀景台旁的枕木階梯下六寮古道。


 

奇數羽狀複葉的爬藤植物,我一直以為它是魚藤,應該不是。待查(4)。(真的是台灣魚藤,謝謝達人指導!)

 

 

不敢相認,是一直有個錯誤的認知,以為台灣魚藤一定有幼葉長得像上圖這樣。唉!換個裝就認不得!真糟!

 

 

這裡的枕木階梯在林間九曲十八拐陡下

 

 

圓葉雞屎樹,茜草科。

 

 

圓葉雞屎樹的葉背

 

 

枕木階梯下到底就進入六寮步道,約要十幾分鐘。

 

 

六寮步道邊山壁上的凡尼蘭(達人說很有可能也是香港針房藤,我查了二者的圖片,說實在,我還分不出來吔!)

 

我好喜歡六寮步道,是幽靜的小柏油路,車輛稀少,邊坡上有豐富多樣的植被,叫人目不暇給。沿途林蔭森森,樹上、坡邊,到處垂掛著柚葉藤的綠簾,這裡一定是個動植物昆蟲的天堂,連我都覺得喜悅無比。

 

 

早田氏蛇根草,茜草科。(更正為蛇根草,早田氏蛇根草的花托上有瘤狀突起。)

 

蛇根草

 

台灣鱗球花,爵床科。

 

 

緊貼山壁的爬藤植物,好像很常見。待查(5)。(謝謝達人!這是台灣老藤,胡椒科。)

 

 

 

後段行程:由獅頭山的獅尾走到獅頭(下)

 

 

 

 

登新竹油羅山

2010.11.27  受山友大師的邀約,與他們家族親友一起去爬新竹油羅山。約好早上6:55在我家附近接我,不知怎的弄錯了鬧鐘,醒來都已經6:45了,嚇得我用極快速度準備好,奔出門的那刻電話已來催。一點疏失,急得自己滿頭汗。

車走北二高,下竹東交流道,到竹東市區轉122縣道往五峰,在122縣道34k附近過五峰大橋轉入63鄉道。於8:50到達花園派出所辦理入山證,照片中紅牆建築就是花園派出所。

花園村是個泰雅族部落,他們的祖先自更遠的大霸尖山等大山遷移到這裡。早期這裡滿山遍野長了「蓪草」,蓪草客家話叫「花草」,客家人稱這裡為「花草園」,後來就以「花園」為名。

 

 

 

在派出所前右行,過10K明隧道後於10.7K左轉往羅山林道。羅山林道為水泥路,平緩好走,轎車可直達第一登山口,這裡寬敞好停車。

 

 

羅山林道

 

 

停好車、備妥裝備,我們於9:30由第一登山口起登。

 

 

油羅山是座有點難度的山,海拔1764m,登山口約1200m,短時間要爬升五、六百米,是件很累人的事!

 

才起登就這麼陡,我一點都不敢大意。跟一群健腳走,不敢拿出單眼,只好用小DC記錄。

 

10:03 沿途經過的大多是杉木林,筆直的樹幹高聳參天。

 

這個季節的森林底層可見到不少紫金牛科植物艷紅的果實,這是百兩金。

 

10:08 終於有一小段平緩的山徑,踩著鬆軟的落葉,調整氣喘吁吁的氣息。


 

不名知的蘭花結果了

10:16 穿越一小片竹林

 

 

10:19 又是陡上的山徑

 

蛇根草,茜草科。

 

稀子蕨,碗蕨科。利用葉軸上的不定芽進行無性生殖。

 

10:32 年輕的爸爸真偉大,背著剛學會走路的兒子爬山。小朋友一路好奇地四處張望,從小就接觸山林,將來對大自然的感受力一定比較強。

 

 

10:34 哇!好陡啊!一路陡~陡~陡~,幸好今天的體能還不差!

 

 

待查。枝條頂端有紅色物,不知是花苞?還是蟲癭?

 

屯鹿紫金牛,紫金牛科。

 

屯鹿紫金牛的葉背披短絨毛,摸起來好舒服。

 

 

11:09 年輕夫妻與家族一起登山,爸爸背一個,媽媽牽一個,路程雖艱辛,同心齊走卻是喜悅的。

小男孩才剛要滿4歲,被大夥兒邊哄邊鼓勵,一路自己爬上山,小孩的毅力不容怱視。

 

 

 

11:29 大樹後的這段路是一小段平緩的稜線

 

11:37 來到一大片深邃蓊鬱的杉木林,幽靜而神秘。時間不早了,喝點水隨即前行。

 

山徑邊一大叢很像是花格斑葉蘭,花幾乎都謝了!

 

 

11:40 好喜歡這片杉木純林,留個影。

 

11:50 來到最後一段陡升路,雙腳越來越沉重,好像被綁了大石頭,舉足為艱。

 

 

12:00 正當覺得自己快不行了,突然路邊發現一隻青黃枯葉蛾。啊!救星!可以有正當理由歇腳拍照,很重要的是可以喘口氣!

 

 

12:03 油羅山我來啦!上山花了二個半小時,準標腳程,我有忍住沒拍花草喔!

 

 

油羅山標高1764公尺,有顆二等三角點基石和一顆森林三角點。

跟我合影的小朋友很喜歡我,把我當他的好朋友,回家時特別邀我和他同車,也邀我到他家玩,他有好多玩具要跟我分享! 好純真!好可愛!

最後,他在我懷中沉沉的入睡,直到我下車他都還在睡夢中。 他喜歡我,可能跟我平日做志工有關,常和小朋友接觸,懂得用小朋友的言語跟他溝通。

這次我有特別聲明,雖然他是山友大師的孫子,但可以不按輩份稱呼我為婆字輩,叫我阿姨感覺比較年輕啦!

 

有幸與大師家族同登油羅山,開心又幸福!

 

 

我們只在山頂喝咖啡、吃點心,沒把午餐帶上山。12:50 回到距離三角點約100公尺處的岔路,改道下第二登山口。

 

12:59 這段路比上山路更陡,幸好沿途有許多杉木與竹林可以攀扶兼煞車,不然鐵定會滾下去。

 

13:18 穿越大片桂竹林

 

 

13:26 穿越大片杉木林

 

 

山徑邊不時出現美麗的屯鹿紫金牛,讚嘆之餘,忍不住喀嚓一張!

 

13:32 一路快速陡下,差一點腳抽筋,休息一下下,沒事,繼續前行。我平日都是爬山兼拈花惹草,很少專心爬山,今天算是挑戰自己的體能。

 

 

14:12 一路穿越無數杉木林與竹林陡下,超過50度的斜坡叫人畏懼,幸好不是從這裡往上登,不然就算用爬也爬不上去。

 

 

14:21 感覺就快回到羅山林道了,林下長滿了翠綠的蕨類,叫人忍不住駐足拍照欣賞。

 

13:27 回到羅山林道,不用在陡~陡~陡~,心情頓時輕鬆不少。

 

下行約120分? 嘿!我才花不到100分鐘吔!今天我升級當健腳啦!

 

 

14:34 還要踢一段長長的林道才能回到停車處哩!

 

 

14:47 途經潔淨清徹的小瀑布

蓪草(通脫木),五加科。葉基七出脈,靠近葉先端再各自分成兩叉,形成Y字型的脈,與下圖的台灣八腳金盤很容易區分。

在林道上大家都走得好快,可能是肚子餓了。可是我想欣賞沿途的植物,只好邊快步走,邊看路二旁,我好忙喔!

 

 

台灣八腳金盤,五加科。

 

 

15:00 回到停車處。林道就踢了一個半小時,而且還快步走,也很累人吔!

第一登山口附近的這片山坳長滿了裡白楤木,全部一起綻放白花,美麗極了!

一回到停車處,大師家族的女眷們就開始洗手做羹湯,有肉羹麵、山藥雞湯,美味可口!我因早上匆忙出門,連碗筷都沒帶,只好厚臉皮借碗筷討飯吃,真是感恩吔!

16:30 準時下山,趕在天黑前抵達竹東,再循北二高回台北。

自從登東卯山大腿抽筋後,有點懷疑自己的體能。今天跟著健腳前輩一路專心爬山,順利挑戰油羅山,總算又拾回信心了!

 

 

 

 

 

 

暖暖荖寮坑步道

前段行程:暖暖十分古道

2010.11.27 中午在嶺頭土地公用過午餐後,我們循十分古道原路下山,途經規劃得美崙美奐的荖寮坑步道。繞進步道走一圈,短短一小時,看盡一個地方百年繁華與沒落的消長。

 

 

平面圖淺綠色線條是十分古道,深綠色的是荖寮坑步道。荖寮坑步道原是基隆暖暖區的荖寮坑古道,經市政府重新整建,於今年五月啟用,是一個寓教於樂的礦業生態園區,也是休閒踏青的好去處。

 

 

步道採生態工法,以枕木與碎石交替舖設,二旁保留原始自然的林相,行走其間陽光樹影交錯,古意悠遠,讓人有種無法言喻的綿長歷史情懷。

 

 

步道沿途不少斷垣殘壁,是先民的房舍遺跡。據資料記載,早在清同治年間已有漢人在此以提煉樟腦為業,樟腦業沒落後,改以茶葉與大青為主,並兼採礦,後因戰爭及產業的改變而沒落,最多曾有30幾戶人家居住於此。

 

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步道

 

步道邊的姬書帶蕨

 

 

步道修建得五星級,可惜人文解說著墨太少。

 

 

 

 

房舍經不起歲月的摧殘,只剩殘存的斷牆,隱沒在雜草樹林間。或許曾經被遺忘太久,沒人記得誰住過這裡,發生過什麼故事……..,生命生活的過往,只剩下簡單的幾個字「三合院遺跡」。

人,不過就是掉落歷史長河裡的一粒沙,很快就消逝得無影無踪,什麼都不留下。未知生,焉知死,我個人認為掌握生命當下精彩的活才最重要!

 

 

房舍遺址上,長了高大的九芎,用二隻台灣獼猴石雕高舉解說牌介紹九芎,雖然嶄新的石雕與古意的環境不搭,但九芎又叫猴不爬,倒也還算貼切。

只是,介紹房舍遺跡的人文點應該比介紹九芎重要吧!怎會前前後後找不到一份說明?失焦了!

 

歲月無情,斷牆無言,只剩青苔小草與石板牆相依偎!

 

有一點不勝唏噓,有一點悵惘,我努力地遙想過往,卻很難清楚拼湊出清晰的圖像。

 

 

豪華的枕木步道深入林間,是個豐富的生態寶庫。

 

 

飄零落葉滿地,一如散落林間頹圮的遺跡,塵歸塵,土歸土,終將虛無。

 

 

 

順著山勢而建的廢棄排煙管,已是青苔與蕨類植物的溫床。

 

 

廢棄的礦場辦公廳石厝遺址,躲藏在荒煙蔓草中。

 

令人費解的解說牌,叫台灣獼猴石雕扛解說牌是一怪,隨意用水泥糊在遺跡的門口是二怪,我個人覺得很突兀,不搭嘎。

 

 

石厝上的生根卷柏,恣意生長。

 

到處立有解說牌,是個豐富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踩著落葉尋幽,多了幾分懷古情愁。

 

 

步道上遇到一隻螳螂小朋友,把它以枝葉請到容易觀察的地方。

 

 

 

教官當即以臥倒之姿,享受拍攝小螳螂的樂趣!

 

在礦場遺跡繞一圈後,回到步道T字型路口,循荖寮坑步道下山。

 

 

山林投(山露兜),露兜樹科。

 

 

蔓草叢中的斷牆,訴說著歲月的無情。

 

 

被大樹侵占的斷牆,無奈這片荒涼。

大星蕨,水龍骨科。


 

這片林木蓊鬱的山坡,處處是斷垣殘壁,可以想見曾經走過風華。

 

 

步道邊復育著成排台灣根節蘭

 

 

步道上常見或耳熟能詳的植物都立有解說牌,讓遊客漫步林木可享學習之樂。只是,植物會死亡或休眠,難免有些找不到植物,或者解說牌有誤,或許動用志工的協助,可以解決誤謬的問題。

 

黃獨,薯蕷科。

 

 

 

回到荖寮坑古道入口,也是十分古道的入口,這裡有一座涼亭,是產業道路的盡頭,停車方便,旁邊橋下有潔淨的潺潺溪流,實在是野餐郊遊的好地方。

 

荖寮坑,或許曾經興盛,或許曾經繁華,如今只剩古道悠悠,走一趟緬懷過往,看見歲月的輪替與消長。今日種種終將走入相同命運,也許有一點感傷,也有一點激勵,好好活在當下是真的!

 

 

 

 

 

 

暖暖十分古道

2010.11.27 自基隆暖暖循東勢坑產業道路走到底,就可來到「十分古道」登山口,這條古道又叫「淡蘭古道暖暖支線」。

是清喜慶12年(西元1807年)台灣知府楊廷理為平定海寇,循早期凱達格蘭人的狩獵山徑,開闢淡水廳(台北)與噶瑪蘭廳(宜蘭)間之軍事、商旅通道。

 

 

淡蘭古道暖暖支線自暖暖東行,越五分山鞍部,抵平溪十分寮,又稱「十分古道」或「暖東舊道」,再越嶺至頂雙溪,可接至草嶺古道進入蘭陽平原。

昔日暖暖為基隆河陸貨運集散地,平溪生產的藍靛、茶葉、煤礦經由暖暖支線挑送到暖暖,再從基隆河的渡船口運送到艋舺,轉口貿易到大陸銷售。

而暖暖支線上的荖寮坑石屋、煤礦及菁礐遺址,則紀錄著先民的生活,我將在下一篇介紹。

 

 

古道沿著溪谷前進,濕潤的環境蘊育著豐富的植被,剛起程不久就在路邊發現一大叢台灣根節蘭,叫人欣喜萬分!

 

 

台灣根節蘭

 

 

5分鐘後由溪左岸越溪到右岸

 

踩踏歷經悠悠歲月的石板古道,走入時光隧道,遙想前人胼手胝足、蓽路藍縷的艱辛。

 

 

琉球雞屎樹,茜草科。

 

 

 

 

船仔草(大仙茅),仙茅科。因為它的葉全緣而兩頭漸尖,彎曲弧度如河海中漂行船隻,被稱為「船仔草」。

這種植物台北郊山很多,很多人誤認為是颱風草,我起初也是,但它實際比颱風草大一號。後來有人不斷跟我洗腦說是竹葉根節蘭,但我還是滿頭問號,它跟格友拍到的竹葉根節蘭的基部生長方式不太相同啊?

堆了滿頭問號後,拍照回來查證。厚!二年來的疑惑終於解除,好想大聲吶喊:它是-船仔草

 

我從來沒見過它的花,每次觀察,它的花都爛掉了。它的花期在4-6月,明年一定把握時間看清楚它。

 

 

 

古道就是要保持原始山徑原貌,才能讓人發思古幽情。我喜歡踩著石板,想著古人挑擔前行的身影。

 

 

記得小時候家裡不曾買過木耳,幾天雨後,到山野裡採就有了。那時候,大自然就是家裡的冰箱。

 

燕尾蕨。有的葉子葉尖有開岔,很像燕尾。

 

 

圓葉雞屎樹,茜草科。

 

 

這段路毀損後,以枕木修復,古味盡失。若是能依循原材料,以石頭修砌,不是更長遠而具古意的作法嗎?

 

 

這是什麼蕨?原本就如此嗎?好像被黥面一樣!

 

一路觀察雞屎樹,除了圓葉雞屎樹外,其他的把我搞得一頭問號,嚇得教官想溜之大吉。

有哪位達人可以告訴我,這三張照片是不是同一種雞屎樹?

 

 

 

 

這棵雞屎樹的果實是白色的,第一次遇到。

 

 

以前的人生活過得不好,土地公也跟著窮,三塊石板湊合起來就成了石棚土地公,庇佑著古道上往來的旅人,提供旅者心靈上的慰藉。

 

 

角桐草,苦苣苔科。

 

 

最後一小段路有點陡,必須藉由繩索的輔助,大約幾十公尺後就上到越嶺鞍部了。

 

 

上到鞍部右邊有一座二百多年的土地公,續行往平溪十分寮;往左則是往五分山。這段古道全都翻修成現代的石材階梯,古意全無。我們往五分山繼續前行。

 

 

 

粉黃纓絨花,菊科。

 

往五分山的步道邊芒花搖曳,白浪層層,煞是美麗!

 

 

葉子長得像柚葉的一種爬藤植物,待查。

 

 

站在高崗上,遠眺層疊的山巒峰峰相連到天邊!

 

 

秋風吹白浪,芒花迎旅人。走在步道上有股淡淡的悵惘,秋風告訴我,一年將盡,歲月匆匆!

 

 

全株長滿毛與刺的植物,不知叫啥?

 

五分山氣象站的大圓球就在前方,但我們的行程就此打住,心繫著午餐要煮麻油雞。

 

 

 

 

 

輕鬆悠遊,享受追蝶樂。出遊何需目的地,最美的風景在路程上。拍台灣黃蝶。

 

 

  

姬紅蛺蝶

 

 

 

回到鞍部的嶺頭土地公午餐,旁邊有立碑說明這是一座具二百年歷史的土地公,是十分古道最具有人文的遺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拉高,處在荒山中的土地公跟著搬遷,像路程中遇到的石棚土地公就搬家了。而位於人潮往來處的土地公則跟著人們一起蓋大房子,各種豪華土地公廟宇相繼出現。這座土地公廟位在還算熱門的登山路線上,當然也要加個大廟棚,讓往來的登山客有個歇腳處。

我們今日就接受土地公的接待,利用它的大廟棚下煮麻油雞麵線及玉米味增湯,迎接到大陸雲遊旅行一個月歸隊的財哥。

土地公廟後方有座小山頭,叫槓子寮山,不用一分鐘即可登頂,沒展望,上去隨便瞧瞧沒拍照。

飯飽酒未足,帶著意猶未盡原路下山。

 

 

 

後續行程:暖暖荖寮坑步道

 

 

 

 

 

順遊蓮華池

2010.11.21 在桃米村紙教堂前看到指標往蓮華池,好奇地問了一下當地人距離還有多遠,沒想到只有十幾分鐘車程,當下就決定順遊此地。

蓮華池並非觀光聖地,而是農委會的林業試驗所,早在民國七年即已成立,當時是日本藥用植物的栽培實驗地。現在區內林木蒼鬱挺拔,是中部中低海拔僅存最完整的天然濶葉樹林,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態,吸引著喜愛大自然的朋友們前來駐足觀賞。

 

 

我們能停留的時間有限,只選擇閒逛生態池及肖楠木屋方向。

在看導覽圖時,我向夥伴們提及12月初的自然觀察列車會來蓮華池看殼斗科植物,旁邊熱心的遊客阿伯說:「你們要看蝌蚪啊!到生態池這邊看。」頓時臉上好幾條線,只能偷笑!

 

 

 

這不是玉山紫金牛嚒?學名:Ardisia cornudentata Mez,沒錯啊!在東卯山標示為「雨傘仔」,這裡變成了「鐵雨傘」。教官說:「鐵雨傘是雨傘仔的老爸!」

玉山紫金牛的俗名好幾個:雨傘仔、鐵雨傘、萬兩金。可是,有人把硃砂根的俗名叫萬兩金,雨傘仔又是另一種植物……..,這些單位為什麼不統一中文名稱的標示?把我這初學者搞得滿頭問號。

 

 

小月桃,薑科月桃屬。

 

步道邊幾棵高大筆直的檸檬桉,叫人不由自主地抬頭仰望。觸摸厚實的樹幹,有份踏實的安全感,實際上大樹養護著環境水土,的確能讓人安然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檸檬桉,桃金孃科。葉片具有濃郁的檸檬香氣,可提煉精油。

 

 

 

赤皮,殼斗科椆屬。高高的樹,超難觀察的,只能看到它黃褐色的葉背。

 

 

紅粉撲花,含羞草科。

 

 

一隻紅嘴黑鵯躲在密林間的枝頭上歌唱,唱得我心花怒放!

 

 

水丁香,柳葉菜科。

生態池觀察正在恩愛中的魅影細蟌

 

 

 

直幹相思樹,豆科。有趣吔!葉子比一般相思樹大一號。

 

 

肖楠木屋,於1994年以蓮華池研究中心35生肖楠試驗人工林之疏伐木興建而成,於1996年正式啟用。

 

 

我們循著肖楠木屋邊的步道繼續往前觀察,一路林木蓊鬱,陽光樹影交錯,空氣清新舒暢,盡情享受森林浴的洗禮。

 

 

厚葉鐵線蓮,毛茛科。這裡真多,可惜不是花季,無縁看到花朵。

 

 

我一路想著要找殼斗科的果實,或觀察殼斗科,無奈這兒的樹有够高,什麼也看不到。

 

 

不遠處突然傳來夥伴的呼叫,發現好東西了。在林間殼斗科植物的根部發現不少菱形奴草。


 

猶記得二個月前幾位格友分享到蓮華池拍菱形奴草,事隔已久,實在不敢奢望這次來還能看到,沒想到它依然長得如此完好,令人興奮!

 

 

菱形奴草,大花草科。被列為嚴重瀕臨絕滅保育等級,目前只知在蓮華池及東眼山有分佈。

 

 

菱形奴草,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8-10月萌芽,11-12月開花結果,1-8月為落葉期。

 

這次來看到的柱頭都已乾黑,慢慢的即將凋零。有黑黑的柱頭,看起來好像小朋友的彩色筆喔!

此行能遇見國寶級的珍稀植物,真是超值又感恩!

地上撿到的殼斗科果實,我猜是火燒柯的,不知對不對?

 

 

山龍眼的果實掉滿地

 

 

錫蘭橄欖的果實

 

 

 

琉球雞屎樹,茜草科。

 

秋天的中部山林清爽宜人,二天二夜的奧萬大賞楓行,除了走訪奧萬大,還拜訪了桃米生態村的紙教堂,順遊了蓮華池研究中心,意猶未盡!大家相約春天再來蓮華池露營、看螢火蟲……….。

非常感謝領隊小鴻,身兼數職,讓夥伴們擁有最難忘而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