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山部落日出美景

2011.8.22 前一日因趕著登池有山,不敢依戀路上的晨光美景,今日早上大家相約5點起床,5:30外出去看雲海。

5:40 到達公路邊開濶處,空氣清新沁涼,山村靜謐,雲海迤邐,脫塵去俗,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金黃色的晨曦照耀在山頭上,喚起了一天的美好,心情也為之舒暢。

 

 

 

 

 

在滿眼綠意的山間看著天光晨霧的飄渺幻化,給人無限的放鬆與想像,任思緒在山間谷地自由自在飛翔。

 

 

 

 

 

 

陽光撒在雲霧上,露出叫人躍雀的光茫!

 

 

 

 

 

陽光照耀在山稜線上,鑲上一層薄薄的金框!

 

 

 

 

 

陽光照耀在山村裡,喚起人們一天的匆忙!

 

 

 

我喜歡在夏日的清晨,遠離塵囂,到高山上與太陽一起起床叫醒大地,讓心靈享有閒適與寧靜!

 

 

 

 

 

環山部落的日出與雲海不在觀光版的旅遊行程中,卻能叫遇見的人怦然心動,打從內心發出讚許。

美好的旅程往往在不經意安排的路上!

 

 

 

在環山部落路邊遇到的外來客-吊鐘花,很適應台灣中海拔的氣候,開得熱鬧滾滾!

 

 

 

 

 

 

 

 

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下)

11:45 正當陶醉在一片蒼勁高聳而幽靜的鐵杉林裡,怱然聽見有人邊下山邊叫喊:「風信子!」  不是夥伴們的聲音

抬頭一看:「哈!是爬山魚!」

愛爬山的魚是與我互動多時的格友,我們有多次錯身的記錄,今天第一次在高山上相遇,真是太開心了,二人見面先來個大擁抱再合照。
 

感謝爬山魚的貼心,她是長腿姐姐,與短腿的風信子合照,特別曲身與我同高,讓畫面和諧一點。

 

也很感謝偷偷向我通風報信的藏鏡達人,因為有了爬山魚與我同個假期登品田池有的訊息,才讓我們有在山中相遇的機會。

我們都是遊山玩水與拈花惹草的愛好者,在隔空互動多時後見面,沒有絲亳的陌生感,反而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既開心又興奮!

 

 

像珊瑚的菌類,珊瑚菌?

 

 

11:50 令人心曠神怡的鐵杉林

 

 

 

南燭 Lyonia ovalifolia var. ovalifolia,杜鵑花科南燭屬。

 

 

南燭,花萼裂片5;花冠壺形,裂片5,短,反捲,雄蕊10;子房略5裂。

 

 

 

長在鐵杉樹幹凹槽中的臺灣鬼督郵

 

 

12:32 三叉營地前許多筆直參天的鐵杉,長在嶙峋的岩壁上,蒼勁挺拔,叫人望之肅然感動!

 

12:40 抵達3.5K三叉營地,海拔3200公尺。此時,已經有夥伴登頂回來了,同時此刻天空也已烏雲罩頂。

夥伴建議我們留下大背包,輕裝去登頂。就在我與其中一位往三角點推進約100公尺處,天空開始滴雨,猶豫三秒鐘,二人決定放棄登頂回頭。只差15分鐘路程,可惜啊!

回到三叉營地拿出雨衣,豆大的雨點驟然飄落,不到三分鐘,雨勢大得四處白茫茫一片,站在一棵高大的鐵杉樹下躲了五分鐘雨後,決定下山。

天公不作美,帶著遺憾與不捨自我安慰:青山常在,安全第一!

 

 

沒登頂,還是要介紹一下池有山,不然有人不知道我登的是百岳吔!

池有山,海拔3303公尺,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47。屬於雪山山脈,與品田山、桃山、喀拉業山並稱武陵四秀,是新竹縣尖石鄉與台中市和平區的分界嶺;因山嶺西部草原有新達池、亞美池與品田池等數座高山池塘,故名。

 

 

13:57 走完鐵杉林段回到2K多,雨勢緩和,雲霧漸散,露出青翠的山巒。

 

 

雨後山景

 

 

14:18 回到陡下坡處,遠山氤氳靉靆,武陵農場朦朧溪谷間,一幅世外桃源景。

 

臺灣野薄荷,唇形科。

 

 

14:30 站在高山上享受雨後的清新,舒暢怡然!我容易在半路上被美景感動或牽絆,感謝夥伴們的容忍,允許我歇腳拍照。

 

 

 

掛在松針上的小水滴,多麼的晶亮剔透啊!

雲霧飄渺的山巒,多美的一幅畫呀!

看看時間還早,我又一路落在隊伍的最後,戀著山與花,享受著我的自然對語。

 

 

阿里山薊?

 

 

長在山徑上的玉山抱莖籟簫與高山白珠樹

 

 

 

被雨水洗滌得清麗無比的高山白珠樹

 

玉山懸鉤子

 

 

就連樹幹上的地衣,色澤與姿態都美得叫人讚嘆!

 

 

14:52 回到1.5K處

 

 

15:10 剩下最後1.3K左右,休息了一下緩和雙腳下衝的壓力。

不一會兒,山林突然又被霧氣籠罩,天色漸暗,感覺情形不妙,好像還會下雨,趕忙快步下山。

4:00 回到登山口,再度大雨滂沱,幸好已回到柏油路上。

還有3.6K才能回到武陵山莊,雖然雙腳已感疲累,雨勢又大,我還是儘可能把雙腳轉速調到最快,在雨中快步前行,5:00回到武陵山莊。

這一路我雖穿著小飛俠雨衣,又撐了一把傘,但雨勢實在太大了,路面瞬間像小河般,走不到一公里,褲腳、登山鞋都濕了。每個人下山後,都成了落湯雞。

這趟登山行,二天都被午後雨淋得很狼狽。水扁!也是難忘的回憶!

 

 

感謝隊長的用心安排!登池有山,七人登頂成功,二人被我拖累,跟我一起鎩羽而歸!

很高興與大家共享登百岳的美麗路程!乎乾啦!

 

 

 

 

 

 

 

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中)

10:55 經過高山櫟解說牌與一棵枝幹繁茂的高山櫟。這一帶的高山櫟不少,我今年第二次見到它,很開心自己認得出來。

往品田池有的登山路上,對於這兒常見的幾種植物都立有解說牌,比如高山櫟、馬醉木、二葉松、鐵杉……等,讓登山者走這趟行程感性知性兼具。

 

巒大當藥 Swertia macrosperma ,龍膽科。

 

 

美麗的壺形花,它是誰?我猜它是杜鷳花科的南燭。回來後查證,我猜對了!吔!

 

 

11:02 過2K這段路沿途有許多高大的二葉松與箭竹林

 

欣賞翠綠的石松是美好的視覺享受

 

二葉松與箭竹

 

11:08 先下切一小段再爬升

 

 

看到花苞滿滿的巒大當藥,忍不住為它拍一張照。

 

 

哇!有錫杖花吔!今年遇到第二次啦! 

前一次在合歡山區與它相遇:長得很像水晶蘭的錫杖花

 

錫杖花

 

 

看起來像玉山石竹?雖然查過資料知道它與長萼瞿麥的差異,但沒有二朵花放一起比對,我還是分不出來。

 

玉山石竹

 

 

黃菀,菊科。

 

哪種薊?葉背白色。

 

 

一枝黃花

 

 

11:28 接近中午,對流雲發展旺盛,看起來不太妙,好像會下雨!

 

又遇到好大一叢花苞滿滿的巒大當藥

 

 

11:31 夥伴們已經超前我至少300公尺以上,我還在眷戀路邊的野花。

 

 

玉山金絲桃,金絲桃科。

 

 

 

 

11:37 進入鐵杉林

 

 

11:41 高聳參天的巨大鐵杉,忍不住擁抱它一下,享受它壯碩的安全感。

 

 

這段鐵杉林高聳密集,蒼翠蓊鬱,筆直參天,如果不是擔心變天,實在應該停步好好享受林中的芬多精

 

 

 

後段行程: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下)

 

 

 

 

 

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上)

2011.8.21 我們晚上住在環山部落的大正民宿,早上4:30起床,5:00吃早餐,5:30出發往武陵農場。山林被昨日向晚的一場雨洗滌得清麗無比,一路上,山間雲海飄渺,山頭旭日初昇,美得像夢般虛幻。

6:10抵達武陵山莊,整裝上廁所後出發,登池有山嘍!

 


 

6:25 經過武陵橋,橋下是七家灣溪。

 

 

過武陵橋後,我知道這段林道沒啥植物可拍,收起了相機專心走路,很快便超過夥伴們,一馬當先,走得很順。

7:30 抵達池有登山口附近,拿出相機等在路邊,本想幫山友們拍照,沒料到大家超捷徑上來,讓我撲了個空。

 

 

我們一團十人,在品田池有登山口前合影。

 

 

在登山口,有人去上廁所,有人補充體力,混到快八點才啟登。

登山口照完相後,我又把相機收起來,一路很乖地爬山。凡事起頭難,爬山也不例外,剛啟程前段之字型的山徑爬得我好喘啊!

 

8:50 經過一株巨大的腐木橫躺在山徑上,大夥兒開心地合影歇腳。

 

 

 

沿途每100m就有一個路標,1K的路標就在巨大的腐木附近。

 

 

9:40 通過一處休息平台,之後又是一路陡上的山徑。

 

 

10:00 隨著爬升高度,山景越來越開濶。

按捺不住想拍照的渴望,索興把相機掛在脖子上拍個够。

 

 

 

玉山小米草

 

 

山巒疊翠,視野遼濶,心情好舒暢!

 

 

蒼松挺立,傲視群山。

10:16 陽光燦爛,山路徒峭,累得登山人氣喘如牛。

 

 

回望武陵農場,在遙遠靜謐的翠谷中。

 

 

 

 

一枝黃花

 

我以為遇到了玉山石竹,原來它是長萼瞿麥。

 

 

長萼瞿麥 Dianthus superbus var. longicalycinus ,石竹科。

葉寬8nn以上,花瓣簷與花瓣柄相連處具髯毛。

 

 

 

時間過得真快,記得馬醉木的花剛開完不久,怎麼又冒出這麼多紅紅的花苞出來?

 

 

10:45 到達2K,經過一棵高山櫟,樹下有片寬敞的空地可休憩。二名揹負補給的山青與我們差不多時間出發,已早我們一步到此準備午餐,體力之好,令人佩服!

 

 

高山櫟 Quercus spinosa ,殼斗科櫟屬。

這一帶的高山櫟數量頗多!

 

 

臺灣藜蘆 Veratrum formosanum ,百合科。

 

 

10:47 接下來這段路上上下下,相較陡直的爬升路,好走許多。

 

 

後續行程:

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中)

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下)

 

 

 

 

 

 

 

 

思源埡口往南湖大山登山口710林道賞花樂(下)

林道上正是虎耳草科的高山藤繡球綻放的季節,走幾步路就能遇見一叢,白紫相間的花色,叫人在山中眼睛為之一亮。

 

 

紫色的是可孕花,外圍白色的是瓣化花萼。

 

 

我老妹說它是杜虹花和八仙花的合體,說得還真貼切呢!

 

 

放大來細觀它紫色的小花,具有長長的花絲,跟杜虹花真的很像。

 

 

秀色可餐! 花上停佇了不少蝶蛾昆蟲,醉倒在花間啦!

 

 

這個季節上中海拔山區,別忘了多看幾眼-高山藤繡球。

 

 

步道上還有很多蓼科蓼屬的植物,開了成片的小白花,不知是不是睫穗蓼?小時候見多了這種植物,覺得它很賤,從沒想過好好認識它。

 

 

其實它成片的開,也還蠻壯觀的!

 

黃金珠 Carpesium nepalense ,菊科天名精屬。

 

 

玉山假沙梨 Photinia niitakayamensis 薔薇科石楠屬。

 

 

阿里山十大功勞,小蘗科十大功勞屬。

 

 

秋鼠麴草?絲綿草?菊科鼠麴屬。

謝謝達人指導!是秋鼠麴草,可看其「葉基耳狀半抱莖」的特徵。

 

桑葉懸鉤子


 

我只注意到結實累累的懸鉤子漿果,甜甜的,很好吃,忘了看它是哪種懸鉤子!

 

因為隔天要早起登池有山,吃過午飯,我們設定走到下午3點回頭,這條6.7km的林道我只走到4.1km。

 

 

高山油點草,百合科油點草屬。

 

 

 

 

高山油點草

 

 

 

 

 

黃花三七草,菊科。

 

 

蘭科山珊瑚屬,無葉綠素的台灣原生腐生蘭。

它們靠根部與土壤中的根共生菌所形成的共生關係,幫忙植株分解和吸收腐植土當中的養份,平時植株隱藏於泥土中,想看它們只有等抽花莖時才看得到。

台灣有直立山珊瑚及山珊瑚二種,開花時植株均為直立型態,最高可生長到一公尺以上。這二種山珊瑚在外觀上很難分辨,其差異僅在於山珊瑚的花略小及花朵唇瓣基部不具小囊這二項微小的特徵上。

所以,我無法分辨我拍的是哪種山珊瑚?

 

 

 

 

 

 

 

就在我們拍山珊瑚拍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突然天空飄雨了,只好收拾起相機,趕忙往回程走。

雨勢雖不大,但雜草叢生的林道濕漉漉的,待走出山徑,早已全身濕透,狼狽不堪。

 

 

 

 

 

 

 

 

思源埡口至南湖大山登山口710林道賞花樂(上)

2011.8.20-22 三天兩夜,我們十人相約到武陵登池有山。因為單攻池有,所以設定一天來回,前後二天就成了輕鬆的拈花惹草行程。

 

第一天早上6:20台北集合出發,原以為這麼早出門交通一定順暢,沒料到要轉入國道5號時,被車水馬龍的情景嚇一跳,車速只有4-50km/時。原來週末大家都怕塞車都早出門,還好只擁塞了一小段路。

到宜蘭大同與桃園來的另二部車會合後,走台七甲到思源埡口。10:30抵達南湖登山口思源埡口停車場,已經停滿了車,只好把車停在路邊。整裝後出發,預計走一段登山口前的710林道。

這天的天空好蔚藍,陽光好燦爛,空氣好清新,心情好愉悅!請您跟我一起在山林中拈花惹草,享受大自然美的饗宴!

 

 

蔓烏頭 Aconitum fukutomei var. formosanum,毛茛科烏頭屬。

 

蔓烏頭的花好像小矮人的毛線帽

 

 

 

 

 

 

 

 

穗花蛇菰雌株,蛇菰科,寄生植物。

 

穗花蛇菰

 

 

 

琉璃草  Cynoglossum furcatum ,紫草科琉璃草屬。

 

琉璃草

 

放大來看,琉璃草的果實是由4個小堅果組成,每個小堅果上面都佈滿倒刺毛,會把小堅果黏在人的褲管上,跟著人們旅行,達到傳播的目的。

 

 

戟葉橐吾或高山橐吾?菊科。

謝謝達人!是戟葉橐吾

高山橐吾:基生葉腎形,先端鈍或近於截形;頭花數目5-11,排列鬆散。

戟葉橐吾:基生葉戟形至心形,先端漸尖;頭花數目多於15,排列緊密。

 

一隻擬金花蟲正在吸食橐吾花蜜

 

 

老鸛草,牻牛兒苗科。

 

 

巴氏鐵線蓮 Clematis parviloba subsp. bartlettii ,毛茛科。

 

巴氏鐵線蓮

 

巴氏鐵線蓮


 

 

生機盎然的蕨,長滿了樹幹。

 

 

台灣羊桃 Actinidia chinensis var. setosa ,獼猴桃科。

 

這個季節山上到處掛滿果實累累的獼猴桃,好想跟猴子要一顆來嚐嚐,可惜還沒成熟!

 

 

矮菊,菊科。

 

 

矮菊

 

 

 

待續……………

 

 

 

 

 

 

 

 

 

太平山翠峰湖環山步道一日遊

2011.8.3 早上5:10開車出發,接了夥伴直奔宜蘭太平山,抵達收費處才八點多。此時的陽光正和煦,天空正蔚藍,山風沁涼,空氣清新,有種逃離酷暑的暢快,真叫人心曠神怡!

 

翠峰湖停車場旁的虎杖花開得熱鬧非凡,雌花桃紅亮眼!

 

雄花白晰低調!我一視同仁,為它們拍下藍天版的花容。

 

我們今天是來拈花惹草的,選擇從步道東側入口進入。

 

 

翠峰湖環山步道全區導覽圖

 

 

步道邊歷經風霜雨雪焠鍊的大樹,蒼勁挺拔,樹型姿態優美!

 

翠峰湖是海拔1840公尺的高山湖泊,位於太平山與大元山之間,水源滙集附近山區雨水而成。

 

 

夏日遠離火爐般的都市來到清涼舒適的翠峰湖環山步道避暑最愜意,走在步道上尋花問草,看山嵐飄移,聽鳥語,聞花香,與夥伴共享自然野趣,人生一大樂事。

 

 

步道有土石路,也有階梯棧道,平均海拔在1850-2000m之間,平緩好走,老少咸宜,全長3.9km。

 

 

 

 

步道邊的泥碳苔,柔軟翠綠,像是為大地舖上一層綠地毯,摸起來觸感好極了。

 

 

有些泥碳苔的植株不知是不是老化了,顏色會變成褐紅色?

 

 

一朵艷紅的菌菇長在泥碳苔中,像是一盞小枱燈。

 

 

原始林區的棧道上打滿了ㄇ字型鋼筋,避免木棧道濕滑,真是貼心的設計。

 

 

白木林,是火災後留下的殘餘枝幹,經過風吹日曬及雨淋等作用,樹皮逐漸剝落,白色的木質裸露出來,所形成的特殊景觀,夾雜在蓊鬱的林間,傲然挺立,甚是好看。

 

 

步道上最多的是臺灣龍膽,寶藍色的筒狀花開得比別處大而鮮艷,很能引人目光。

 

 

一叢比一叢美,忍不住一叢拍過一叢。回到家檢視照片,拍了好多臺灣龍膽啊!

 

 

臺灣龍膽,龍膽科龍膽屬。

 

 

 

 

 

 

 

巨木的樹心已腐朽,剛好跨在步道中,形成一道有趣而特殊的拱門。

 

 

以原木裁切的步道踏板,為防止遊客因濕滑跌倒,特別烙上格紋,像不像剛煎好的牛排呢?

 

 

一顆站在步道上的巨木,多處已中空,像不像張開大嘴揮手的鐘樓怪人呢?

走在森林裡,可以有無限的想像,任思緒天馬行空一番,趣味十足!

 

 

解說牌上說明,這高聳的白木叫集材柱,是翠峰湖伐木集材的中心,當年翠峰湖附近的檜木透過蒸汽集材機及吊材滑車吊掛至此。

 

 

登高遠眺,翠峰湖像個葫蘆形,有二個湖區。

 

 

環山步道圍繞著翠峰湖,可以盡覽她不同角度的美。

 

 

徜徉在林蔭小徑裡,觀花觀湖,悠然漫遊,享受充滿芬多精的一日遊。

 

 

傍晚5點離開翠峰湖,回程路上遇到一大群台灣獼猴,有猴爸、猴媽、猴寶寶,好大一個猴家族,一點都不怕人,守候在路上或路邊,好像等待餵食。

難得遇上猴群的我,開心地想看牠們,為牠們拍照。夥伴好緊張,叫我車窗別開太大,免得牠們跳入車內。好可惜!我的相機沒電,只拍了一張,否則可以好好記錄牠們可愛的模樣。

猴群會聚在路邊,因為已到了晚餐時間,可能一直以來有遊客餵食牠們。山上野果多得是,牠們自會去覓食,我就親眼看牠們採路邊的玉山懸鉤子果實來吃。我們上山遇到牠們,還是別餵食比較好,免得牠們變成一群懶猴,失去自己覓食的能力。

 

 

 

更多太平山區的花花草草分享:

太平山區的植物(一)

太平山區的植物(二)

太平山區的植物(三)

綠色的蘭花 — 惠粉蝶蘭與腳根蘭

著生杜鵑

 

 

 

 

 

 

 

 

平溪九龍山、峰頭尖、臭頭山O型走一圈

2011.8.13 這天想去平溪尋花問草,沒有設定路線,放心地把行程交給資深夥伴帶,不料賞花行變登山訓練,被操得很慘,連走7個小時沒飯吃。

我們早上8:30自平溪國中起程出發,前一小時還很悠閒,過了照片中的岩壁後,一路上下又上下,不知越過幾個山頭。所經之處大多是陡峭的山壁,很多地方需要四肢並用攀爬,短腿一族的我,常常不是蹬不上去,就是蹲下來腳踏不到下一階,只好坐溜滑梯用滑的。唉!山陡人也抖啊!

 

 

所經過的大岩壁

 

 

10:50 遇到第一顆三角點,九龍山,海拔510米。

之後夥伴說要繼續往峰頭尖出發,一路還是沿著稜線上下又上下,驚險指數超高,我連相機都不敢掏出來,一路才拍了三張照片。

11點多,遇到山友大師家族一群人馬從峰頭尖過來,原本他們想循九龍山、石燭尖回到平溪國中,但夥伴說有一條更快的路,一群人跟著我們回到離峰頭尖不遠的鞍部下切溪谷。

原以為一個多小時總該走到午餐地,沒料到下午二點了還在溪谷間,所經之處雜草莽莽,民宅已廢棄,山徑被牛踏成爛泥路,走起來無比艱辛。

2:30抵達東勢格13號民宅,詢問屋主,翻過臭頭山再到平溪國中還要一小時,又累又渴,只好向民宅討山泉水喝。民宅前是大片美麗的草原梯田,但想到還有一個小時山路要走,一點拍照的勁都沒有。

喝足水,拖著疲憊的身軀,樂觀地想著只剩最後一點路就能回到停車處,邁開步伐,果然在預期的時間內抵達。

好長一段時日,走入山林的目標都放在山花上,很久沒有好好爬山,今天一口氣從早上8:30走到下午3:30,整整七小時,累到快虛脫。

雖然很累,還是很感謝夥伴的安排,為我們登百岳之行暖身,我本週末將小試身手去爬池有山!

 

 

 

辛苦還是有代價的,就在汗水淋漓,疲累不堪的時候,聽到前方大夥齊聲讚嘆:哇!好美喔!

感謝老天賞我們一大叢盛開的艷紅鹿子百合,嬌艷欲滴開在山徑邊,能够如此親近它的美麗,大家都驚喜萬分!

 

 

上週我們到大溪白石山賞艷紅鹿子百合 ,當時艷紅鹿子百合才零星開幾朵在山壁上,就已經令人心滿意足了。今天雖走得又累又餓,但盛放的艷紅鹿子百合有如一劑強心針,頓時忘卻了疲累,趕緊拿出相機為它寫真。

 

 

 

艷紅鹿子百合是國寶級的原生植物,瀕臨絕種,需要大家的愛護與保育。目前,已進入它盛開的季節,請遇到它的朋友,盡情讚嘆它的美、為它寫真就好,不要把它帶走,讓我們每年到山裡都能欣賞到它的美麗。

 

 

 

 

即將凋謝的艷紅鹿子百合,紅斑轉為紫色,依然亮眼!

 

 

 

 

 

 

謝謝賞花!邀您一起來疼惜台灣生態!

 

 

 

 

 

 

 

 

白石山賞艷紅鹿子百合

艷紅鹿子百合 Lilium speciosum var. gloriosoides ,百合科百合屬。

艷紅鹿子百合反捲的白色花瓣上布滿艷紅色的斑點,像鹿紋一樣,艷麗動人。因過去人們過度的採集,造成數量銳減,被列為嚴重瀕臨滅絕植物。但,好家在!所剩的大多生長在人們不易到達的峭壁上,加上大家的保育觀念越來越好,數量有增加的趨勢喔!

 

 

2011.8.7 我們懷著雀躍的心來到大溪白石山,想要一睹它美麗的風采。

艷紅鹿子百合又叫七夕百合,每年的七夕開始開花,昨天是七夕,想來是對的時間,但山路上有山客告知,花期還要二週,心情有點失落。

但還是不能因此放棄,努力地在山壁上尋尋覓覓。眾裡尋他千百度,突然,山壁上出現一朵白中帶紅的花朵,令人喜出望外,有如打了強心劑般興奮!

 

 

為了拍好艷紅鹿子百合嬌美的身影,我又學起了山羊爬壁,忍受著黃藤的刺刺,貼在山壁邊小小的容身處,克難架起腳架拍攝。由於地勢受阻,鏡頭受限,無法選擇角度,也無法很穩固支撐腳架,最佳狀態也只能拍到如此。

 

 

 

 

花瓣向後翻捲是艷紅鹿子百合的特色,看起來像燈籠,美麗動人!

 

 

我們先走過大山壁,由下向上欣賞艷紅鹿子百合的花姿,再登上稜線,居高眺望。

 

藍天白雲,山林青翠,視野遼濶,是登高遠眺的最佳時刻。

 

 

稜線上的爬藤植物,沒概念是哪科的。待查。

謝謝達人指導!青棉花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虎耳草科。

 

 

 

 

艷紅鹿子百合長在懸崖峭壁上,冒險探頭出去才能賞到花。

 

 

把整個人掛在斜斜的山壁邊可以很安全穩定的拍到它,目前大多在含苞狀態,預估未來1-2週內會陸續盛開。

 

 

艷紅鹿子百合有最美麗的東亞百合美譽,在台灣原生百合中,花色最為艷麗動人。

 

 

僅見於北部基隆嶼、石碇、深坑等低海拔山區

 

 

 

 

 

 

 

 

 

 

 

 

細葉麥門冬 Liriope angustissima ,百合科麥門冬屬。

訂正:麥門冬 Liriope spicata 

 

 

麥門冬的花很小,但很美麗。

 

 

 

 

 

毯蘭

 

 

毯蘭的植株不起眼,花卻令人驚艷。

 

 

 

 

 

山上的五星級休息站,有山風及笑語,無限愜意!

 

 

 

下午二點多,陽光依然炙熱,遠處山區已雷聲轟隆響,趕緊下山去。

 

 

回到百吉隧道口新開幕的五星級7-11,上個廁所換件衣服出來,豆大的雨啪啦啪啦滴下來,好險!幸好沒淋到雨!

 

有機會經過這兒,不妨停下來欣賞這間五星級的7-11,寬敞明亮,停車空間大,地下室有乾淨的廁所,應該是鐵馬族及登山客的最愛,走進去有種置身日本的錯覺,好舒適!

 

 

延伸閱讀:

三姐妹撈山花 — 爬慈湖白石山(一)

三姐妹撈山花 — 爬慈湖白石山(二)

 

 

 

 

 

 

 

 

 

 

 

 

烏來內洞賞花行

2011.8.6 預計梅花颱風的外圍環流會給北台灣帶來豪大雨,早上六點臨時通知取消今日的爬山之約。但到了八點多,無風也無雨,太陽與藍天漸漸露了出來,夥伴不甘寂寞,臨時相邀爬山去。本想颱風天留在家寫格子的我,臨時想到可以去烏來內洞看看大腳筒有沒有開花,也就欣然答應出門。

我準時搭上公車到了集合地,夥伴才說他的車子有問題,我只好又搭了公車回家開車。在路上夥伴又來電,說他因為諸事牽絆,要我跟教官去就好。 天啊!夥伴今日諸事不順,好像犯沖了一樣。最後,當然沒放過他,提議的人不去怎行。

終於在延後20分鐘的情況下,三人順利集合往烏來出發。

 

可能因天候之故,內洞遊客不多,雨後清新,一路輕鬆賞花,悠然自得。

不過,我真的今年錯過了大腳筒蘭的花期,坪林九芎根山賞花行 摃龜,來內洞也摃龜,明年一定要記得,花期在7月中。

沒賞到大腳筒蘭,但卻意外遇到正值花期的長苞斑葉蘭。長苞斑葉蘭開在邊坡上,我只好學山羊爬壁,依靠著小樹枝,冒著危險拍下美麗的花姿。

 

 

長苞斑葉蘭 Goodyera grandis,植株高約30-60cm。莖圓柱狀,甚粗,淡綠色。葉子紙質歪斜長橢圓形,有三條明顯的主脈。花莖被密毛,向上漸轉紅褐色。萼片外被密毛,紅褐色。花期在七、八月間,分佈於全省低海拔地區。

 

 

 

長苞斑葉蘭的花好像一隻隻正起航飛翔的燕子,花型美麗!

 

 

格友蘇sir最會拍蘭花,把花的細節拍得超清楚,請參考他的毛苞斑葉蘭

 

 

 

 

 

 

 

 

這裡的白鶴蘭也開得很美,在坪林九芎根山賞花行 剛介紹過,就不再多談。

 

 

烏來山青水秀,環境濕潤,許多台灣原生的野生蘭在這兒都能發現,實在是個蘭花天堂!

 

 

林務局在正鋸除步道邊的枯木,為遊客的安全考量是正確的,但枯木上住有野生蘭,就這麼把野生蘭一起鋸下來,蘭花的家園被毀了,好令人心疼!

這段被鋸的枯木上住滿了蘭花,橫躺在路邊,我們把它扶正,希望林務局善待這些野生蘭,讓它繼續在山林裡有個好歸宿。

 

 

這段被鋸下的枯木上也一大叢類似鳳蘭的植株。我不懂,有蘭花長在上面,為什麼一定要鋸除?如真有遊客安全上的考量要處理,也該有對生態教育比較正面的作法,這樣粗糙的處理,總之我是心疼的。我不懂,這只是我的想法。

 

 

圓葉山梗菜,桔梗科。

 

苞花蔓,茜草科。

 

 

 

 

苞花蔓鮮紅色的果實

 

 

賞過花,附送一隻顏色鮮艷美麗的雙星錦斑蛾。

 

 

延伸閱讀: 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與內洞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