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山區2011山友聚餐

山友們每年春天都相邀喝春酒聚餐,平日爬山零零落落,不一定大家都參加,但聚餐這天,大家總會儘可能出席。

今年的春酒聚會因大家都忙,一延再延,都已經接近暮春才舉辦。2011.4.30 這天,我們相邀來到我們口中的台北小溪頭,這裡是我們的秘密基地,我也說不上這是哪裡,每次都傻傻的跟著來,只管有山爬。 我只知道產業道路的一邊往赤腳蘭山,另一邊往直潭山。

爬山的人聚會不能只有吃吃喝喝,還是得活動筋骨流流汗,大哥帶我們走往赤腳蘭山方向,山徑和緩,林蔭森森,找蘭賞蘭,愜意怡人!

 

 

一葉罈花蘭,含苞未放。

 

 

山徑邊斑駁的指標

 

電塔前遇到的麥氏鐵線蓮,好多花苞,全數綻放一定很熱鬧!

 

 

好大一叢臺灣根節蘭

 

 

在這大山深處,居然有整齊的駁崁,令人好奇,看來這裡以前也是古道呢!

才走了一個多鐘頭,前面的夥伴就回頭,打算去眺望翡翠水庫,混滿早上行程,就可以喝春酒了。

 

 

才回頭沒幾步,路邊樹上掛了好大一叢蘭花。

 

 

轉頭又是一叢,不認得它咧?

感謝格友蘇sir,這是黃吊蘭。

 

近拍黃吊蘭植株。

 

有蒴果

 

 

這一路遇到好幾次大花羊耳蒜 ,已經為它作了專輯報導。

 

 

我不得不佩服自己的眼力,在林木森森、綠意盎然的林間,我居然可以看到十公尺外樹幹上長滿了蘭花。哈!我好像有特異功能。


 

撥開枯枝倒木與荊棘走前去瞧,是不是一葉羊耳蒜呢?

 

一棵樹幹上長得滿滿的,開花季節一定很可觀。

 

 

 

山薑

 

美麗的山薑花

 

 

遇上串串白風車似的花,它是大錦蘭,夾竹桃科攀縁性植物。

 

大錦蘭

 

大錦蘭

 

 

大錦蘭

 

我和教官遠遠落在夥伴後頭,大家已經去眺望水庫回來了,我們還在路上賞花。

 

 

好漂亮的花呀!長花厚殼樹 Ehretia longiflora紫草科。

 

長花厚殼樹

 

長花厚殼樹

 

長花厚殼樹

 

長花厚殼樹

 

待查(2)

感謝達人!是雙面刺 Zanthoxylum nitidum ,芸香科。

 

 

雙面刺,枝條、葉軸及小葉之中肋有短鉤刺;老莖條上平滑無刺。

老了沒刺,難怪我會認不得它。

 

 

眺望翡翠水庫

 

 

新店當藥

 

 

樹幹上的蘭花,可能是鳳蘭?

 

我們在一座大門深鎖的廟前聚餐


 

鍋碗、爐子具全,好像辦桌一樣。

 

 

 

 

在山上也不能虧待五臟廟,有麻油雞、湯粄條、二道肉片炒蒔蔬,還有夥伴們帶來的梅酒與葡萄酒。

 

 

山友山中相聚,幾杯黃湯下肚,越聊越起勁。

 

 

或許我們在山裡太囂張,觸犯了山神,平日能喝二杯的好友突然像中了邪一般,跟我說她手一直麻起來,快昏倒了。我趕忙請她到一邊休息,並為她按摩手,鄭董也過來為她收驚。過一會兒,說也奇怪,突然就沒事,看起來不像多喝。

又過了一會兒,好友又說她不舒服,四肢無力,快暈倒了。看來這兒不是久待之地,教官把好友揹離現場到車上休息,離開那個地方不久她就好起來了。

大家被這件事一攪和,也沒興緻再待下去,匆匆收拾離開。

我雖無特別的宗教信仰,但對天地間有些無形的力量也不敢輕怱,或許這次太隨便了,在廟宇前囂張歡樂,才會有奇異的事情發生,以後對有些地方還是要心存尊敬才好。

 

 

金錢薄荷 Glechoma hederacea var. grandis ,唇形花科。

 

 

金錢薄荷

 

 

 

 

 

 

 

復興鄉採五月桃

2011.5.21 我們到復興鄉下蘇樂採五月桃,果園位在大漢溪上游的河階上,四周山青水綠,風光怡人。

 

 

 

 

五月桃在採收前一個月要經過疏果、套袋,精心照料才有香甜的桃子,我特別請老闆娘拆開袋子給我拍照。

 

 

 

顆顆鮮紅欲滴,香甜誘人。

 

老闆娘指導我們如何採桃子,通常枝條末端的先熟,要從末端先挑,從袋子外看起來紅中透白的就可採,手握住桃子輕輕一扭,就採下來了。

 

 

禁不住五月桃的香氣,問老闆娘說可不可以請我們吃一粒,老闆娘說:「一斤要80元,請你們一人吃一粒我就划不來啦!」

話雖如此說,但老闆娘還是熱情的遞給我們品嚐,香甜多汁,真好吃啊!

紅通通的桃子,真是令人喜愛哩!看我拿在手上笑顏逐開,體驗採果樂真快樂!

 

吃過午飯後,我們一人揹了一個桶子來採桃子,東挑西撿,一棵樹換過一棵,就想挑到又大又甜的採回家,最後我採了5斤哦!

 

老闆娘很有趣,下午放著生意不做,請表弟來帶我們採桃子,自己跑去三光國小看水蜜桃王子公主選拔。

他們家的五月桃香甜好吃,才剛上市,下週會是比較佳的採收期,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體驗採果樂唷!

 

巴度果園 曾耀堂先生

地址:桃園縣復興鄉高義村蘇樂2鄰2-1號

TEL: 03-3912355, 0910-993041

交通資訊:北橫台七線過43公里左岔路下

 

 

桃子園裡的甜杮剛結果,與大大的萼片不成比例,好可愛唷!

 

 

採完桃子我們也隨後去三光國小湊熱鬧,看看水蜜桃公主與王子選拔。

 

 

 

 

現在的水蜜桃王子不用辛苦上山打獵,好像少了一點雄壯的英勇咧!

 

 

 

 

 

論長相,我直接投票給這位水蜜桃公主,美哦!


 

我發現我鏡頭不由自主對準她,真的够漂亮ㄋㄟ!

 

 

 

 

 

 

 

除了選美活動,現場還展示原住民竹編器皿。


 

我喜歡這個藤包,環保又好看!

 

 

 

 

 

以下來介紹我這一路隨意觀察到的植物:

臺灣魚藤 Millettia pachycarpa,豆科老荊藤屬。

我以為臺灣魚藤是豆科魚藤屬,居然不是,太令人訝異了!為啥要分類在老荊藤屬,而不是魚藤屬,令人好奇!

 

北橫路上到處可見臺灣魚藤開花,串串淡紫色的花趴在別人樹稍綻放,很美哩!

 

 

臺灣魚藤的果實裂開了,好像笑臉喔!

 

 

 

銀合歡也是北橫最近很顯眼的族群之一,白色毛球般的花和有如佛祖頭的花苞都很討人喜愛。

 

 

銀合歡的花與乾燥裂開的果莢

 

好像是肥豬豆,我從它胖胖的豆莢猜的。 植株高在駁崁上,無法近拍。

 

 

果莢乾了,是肥豬豆嗎?

 

桃樹下的鵝兒腸,葉片特別大。

 

桃樹下的通泉草

 


 

桃子園邊的金劍草

 

 

細葉蘭花參的小花,小到幾乎沒人看見它,小於0.5cm,我把它拍大了。


 

細葉蘭花參,桔梗科。植株通常長在雜草間,不容易看到。這棵長在果園邊的小徑上,剛好單獨一大株。

 

 

全身毛絨絨的盾果草 Thyrocarpus sampsonii ,紫草科。

 

盾果草的花也超小朵,應該小於0.5cm吧!

 

 

它很普通,我跟它超熟,陪我長大的花,還是要拍拍它。沒有人不認得它的吧!

 

 

 

 

 

 

猴硐賞國寶鐘萼木

2011.4.24 這天手上握著幾個賞鐘萼木的資訊,特地到猴硐來追國寶花。

 

 

 

鐘萼木,因為花萼形狀像鐘,所以被名為鐘萼木,又稱伯樂樹,自冰河時期就已存在。

 

 

鐘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鐘萼木科鐘萼木屬。落葉性喬木,可長到10公尺高,一般在四月份清明節前後開花。

 

 

因為樹高,要拍到美麗的花不容易,於是打聽到幾個比較容易拍的地點,按指示尋寶,有趣好玩!

一會兒又是過橋,一會又是左轉上坡,當然也走錯幾個路口,好不容易來到一個墓地前,果然鐘萼木就在墓前山坡邊。

 

 

我們來得有些晚,鐘萼木花期已近尾聲,多數不再鮮麗,也不好拍。瞧我們的夥伴,墊高自己,就為了拍到美美的鐘萼木花。

 

 

拍完墓地前的鐘萼木,下一個要找尋的目標在神社附近。找到神社位置,在附近繞啊繞,就是沒看到易拍的鐘萼木花。正想離開時,一對夫妻告訴我們,步道下方有一株鐘萼木的花還很鮮麗,於是拍下這幾張還算比較不錯的花。

 

 

 

 

 

 

這天天氣超好,在青山綠水間的猴硐特別有小城風韻。

 

 

第三個尋寶點在侯牡公路上,沒說幾公里處,只說大約開幾分鐘車,在路旁越過護欄,很容易拍。

我們的車子緩緩開著,眼睛努力盯著路邊瞧,轉過一彎又一彎,都沒找著。回過頭來想放棄,正要去爬山,在登山口遇到老山羊林文智,他告訴我們就在先前我們看到他車子的地方,於是我們又回頭去找。

雖然最後找到上圖這棵,的確很近,花況也不够好,但這個早上追花的過程有如玩尋寶遊戲,十分有趣!

 

 

賞完花11點多,來到猴硐煤礦園區。

 

看看裡頭關於鐘萼木的介紹:

臺灣的鐘萼木生長在海拔700公尺以下東北季風迎風面的陡峭山坡上,族群分布地區狹隘,全臺不到1000株,猴硐是鐘萼木分布族群最多的地區。猴硐國小後山、金字碑古道及侯牡公路附近都可以發現它。

 


 

白色的飛龍指的是輕海紋白蝶,又稱為大紋白蝶,之所以冠上輕海,是因為1937年日人輕海軍馬發現牠。輕海紋白蝶翅展5-6公分,翅面白色,比一段紋白蝶大,它的幼蟲只吃鐘萼木的葉子。春天翻開鐘萼木葉子背面,可以發現輕海紋白蝶的幼蟲,因此分布範狹窄。春夏雨季經常可見輕海紋白蝶成群飛舞,宛如飛龍,因此有人稱牠們為飛龍白粉蝶。

 

 

中午我們到金字碑步道口的涼亭煮午餐

 

 

涼亭旁很像繖形花科天胡妥屬的植物,不知道是不是乞食碗?

 

 

13:30 起程走金字碑步道

 

 

芳線柱蘭,蘭科線柱蘭屬。

一路好多高大的鐘萼木

 

 

透著午後的陽光很美,但樹木高大茂密,很難拍出當下的美麗。

 

 

我愛逆光拍出的嫩綠

 

 

大株的鐘萼木林下,好多小苗。國寶吔!長這麼多小苗怎不移到這附近山區多種一些呢?

 

密林間的古道,走起來舒暢怡人。

 

 

 

 

 

到達金字碑。清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巡路至此,在山壁上題七律詩一首,以鎮嚴峻氣候,並貼上金箔,後人稱之為金字碑,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行至高處可眺望基隆外海,基隆嶼清晰可見。

 

邊走邊賞花,15:45抵達最高處涼亭,觀景後隨即下山。

 

 

回程望著猴硐國小附近滿山點點鐘萼木的花,感覺很奇妙。鐘萼木真特別,不知啥因偏要選擇長在這裡,長得滿山都是,離開猴硐只剩北部少數幾個地方零星的族群。

鐘萼木是國寶,更是瑞芳人的寶,每年四月總要吸引許多愛花人來此追花,為瑞芳帶來觀光潮。今天,我也在此追花尋寶,玩得開心不已。

 

 

 

 

 

 

合歡東峰賞玉山杜鵑摃龜行

2011.5.15-16兩天是自然觀察列車預定到合歡東峰賞玉山杜鵑的日子,期待了好久,不料出發前鋒面來襲,全台有雨。已經預定的行程攸關相關人員生計,不好臨時取消,也就按計劃出發。

行程路線為走雪隧,經台七甲、梨山、大禹嶺,住大禹嶺觀雲山莊。隔天一早上合歡山,再經由台14甲到埔里,繞從西部回來。

 

 

早上九點多經過南山村,無雨,稍停歇後續行。

之後的路段進入雲霧帶,雨後的山景清麗中帶點迷濛,美麗夢幻。過台七甲30幾公里處回望山下,白雲飄盪,彷如仙山勝境,夥伴們異口同聲驚呼:「好美啊!」

剛好經過一個大轉彎處有開闊的空間,於是請司機停車給我們下車拍照。

 

 

 

 

俯瞰山坳處房舍星羅棋布在綠野中,飄渺的雲霧讓村莊若隱若現,不得不驚嘆,真是一幅天上人間美景啊!

 

 

雲霧緩步輕移,柔美如棉絮,看得人心都酥軟了起來,心曠神怡!

 

 

 

 

 

 

台七甲路邊的野花多迷人啊!我們這群愛好野花的夥伴就是禁不起它們的招喚而來。車一停妥,大家就迫不及待奔向邊坡尋花訪草去。

 

 

我第一個衝向它的是,紫草科的台北附地草。

台北附地草的朵朵小白花大肆綻放在邊坡上,逗得我心花怒放,真是開心啊!

第一次遇見如此大量盛開,我捨不得挪移視線,好想跟著它的花踪,就在台七甲一直漫步下去, 真的是太美太浪漫啦!

 

 

高山通泉草也不遑多讓,用她淡紫色的花點綴一邊坡的浪漫,一樣很吸睛。

 

 

平地即將邁入初夏,但中海拔才春意正濃,百花齊放,那美麗的呼喚叫我意亂神迷,心頭小鹿亂撞,當下有個衝動,打算改天再開車上山來,放情山花賞個够。

我喜歡野花的清麗自然,這一路自然是拍了不少,改日再另行成篇分享。

 

 

思源埡口附近的山徑舖滿一地台灣杜鵑落花,用浪漫迎接愛花人。

 

 

青翠的山徑,浪漫的花毯,好美麗的自然觀察行。

 

 

 

一片廢棄的高山蔬菜園,驚喜處處,有白頂飛蓬、黑龍江柳葉菜、歐洲黃菀、高山通泉草…….好多好多平地見不到的植物。看見細微處的美,哪怕是一片雜草地也可以盡享自然觀察野趣。

 

 

滿滿的黑龍江柳葉菜綻放著小白花,多如天上的繁星,閃耀在大地上。

 

 

 

車子快接近梨山前,突然發現路邊爬滿了小白花,一車的人同時驚呼:「哇嗚!停車停車!」

 

一群人開心地蜂擁下車,鏡頭對著美麗的山薔薇拍了起來!

 

 

山薔薇,薔薇科。

 

 

 

白色繖房或圓錐花序的山薔薇以花量取勝,春天裡好像一束束純潔秀麗的新娘捧花一樣,綴滿梨山。

 

 

 

 

 

 

 

這裡的人家流行種這種花,葉子跟松葉牡丹很像,花型卻大不同,同時盛開還挺好看的。

 

第一天行程感謝老天的配合,全程無雨,讓我們沉浸在高山野花的美麗裡,悠然忘我。

 

住觀雲山莊的第二天早上五點就起來去看高山櫟,只見灰霾的雲壓得低低的,地還是乾的。不料早上八點多上到三千公尺的合歡山開始起了大霧,高山上白茫茫一片,什麼也看不到,下車後更飄起雨來,幾陣風雨襲來,再高的興緻也被吹熄。

領隊計劃帶我們到松雪樓喝咖啡靜候雨停,不料咖啡要到十點才開賣,花沒得賞,連咖啡都沒得喝。

隨後上車往前行,中間停了一處賞花,除了風雨交加,路邊的野花也少得可憐,大家神情默默上車等早上訂的午餐便當送來。

之後車子開到武嶺休息上廁所,看著山上風雨不歇,閒閒沒事,便當熱騰騰,不到十點大家就開始吃便當,吃完便當車子繼續往前推進,中間在昆陽停留了十幾分鐘,天氣未轉好,續行。

原本說好視情況停車賞花的,但大家吃得飽飽,車子搖啊搖,全進了夢鄉,一覺醒來,啊!已經到了霧社,連經過清境都渾然不知。

哈!合歡東峰賞花行就這麼摃龜了!

 


 

沒賞到玉山杜鵑,至少拍張照。這是松雪樓前盆景中的玉山杜鵑,沒有花吔!

 

 

有花的也只有兩三朵,而且被風雨打得不成形。

 

 

霧社停車上廁所後,車子一路下山,領隊帶我們到日月潭看今年2月份剛啟用的向山遊客中心。

向山遊客中心以環抱日月潭為意象,由兩棟彎曲的建築物組成,一側是向山遊客中心,另一側則是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為避免阻礙基地後半部眺望日月潭的視線,二棟建築間以大跨距的半開放空間眺望日月潭,並以無邊的水景做為視線的延伸,令人耳目一新。

 


 

建築物線條簡單,採用木紋清水混凝土工法,質樸自然,並輔以草皮、水景,構成與大地和諧的環境。

 

 

沒有繁複華麗的線條,給人簡約舒暢的時尚感。

 

 

本建築開國際設計比圖標,由日本團紀彥建築事務所取得第一名設計。

 

領隊特別推荐我們來看會客空間的設計,以弧形隔牆圍成的廊道內空間即是。在這樣開放的空間會談,就著青山綠野,徐徐涼風,應該會非常舒暢吧!

 

 

環抱建築物四周的水景

 

 

由側面看與日月潭連成同一視線的水景,也好像一艘大船一樣。

 

 

有機會到日月潭,不妨來參觀一下向山遊客中心,感受國際級設計的時尚感,保證帶給您全新的視覺與空間體驗。

 

我的合歡東峰賞花行就在參觀完向山遊客中山後就打道回府了。

回想第二天行程,因天候關係,賞花團變成了觀光團,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從早上10點鐘吃過便當後,領隊答應的咖啡、西施肉圓、所長茶葉蛋,通通都跟玉山杜鵑一起摃龜了。

其實,每一趟跟「哇哇團」出來賞花都很開心,我好愛跟大夥一起享受遇見野花的那一長聲:「哇-嗚-!好美喔!」

 

此次摃龜,相約明年再來。嘻!我端午節還要再去!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四)

前段行程: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一)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二)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三)

2011.4.23  說好下山認真走路的,語未畢,眼前倒木上攀了滿滿的蘭花植株,怎可視而不見?可興奮著呢!

 

 

 

看起來像某種捲瓣蘭

 

 

 

 

期待花期再來相會,一定更興奮!

 

 

 

 

深山裡的華八仙潔白脫俗

 

 

藤花椒 Zanthoxylum scandens ,芸香科花椒屬。有開花喔!

 

說了不看花草,還是忍不住,好像那些花草跟我心有靈犀,一抬頭就發現高至少5公尺的樹上長了滿滿的蘭花,好像是某種捲瓣蘭。

 

 

15:40 中間真的很認真走了長長一段路不東張西望,至少有半個多小時。

 

回程教官又忍不住拍了那株開花的一葉罈花蘭

 

 

山徑上好多好多新冒出的這種植株,看起來應該是菊科的阿里山鬼督郵,株株都是又大又翠綠,花期的時候一定很可觀。

 

咦!石月也會有托葉?

 

哇!又遇到地上滿滿的馬陸,叫人頭皮發麻!

 

 

萎蕤,詳請參考:山中的翠玉白菜 — 萎蕤 (ㄨㄟˇ ㄖㄨㄟˊ)

 

 

竹林下的台灣排香

 

16:20回到登山口。上山五個多小時,下山1.5小時。不能怪我太龜速,實在是蘇sir家的後花園太豐富了。幸好不是跟蘇sir來,不然以他行軍的速度,我一定無法如此悠閒。

 

 

 

以下是在登山口拍的花草:

 

苦懸鉤子,薔薇科懸鉤子屬。

 

 

苦懸鉤子

 

 

苦懸鉤子

 

 

大葉溲疏,虎耳草科溲疏屬。

 

 

烏皮九芎,安息香科安息香屬。


 

烏皮九芎

 

 

回程往八五山方向走,經過數碼天空景觀餐廳。

 

 

據說數碼天空是高級的山中景觀餐廳,門口有警衛,想進去先要繳買路錢100元,可折抵消費,爬山的人什麼景觀沒見過,我不想花100元去看人工打造的景緻,路過知道就好。

 

 

過了數碼天空下坡不久,坡邊開了朵朵藍白色的花,忍不住請夥伴給我下車看,原來是鳶尾花。

 

鳶尾花

從產業道路上回望數碼天空的景觀餐廳,好嚇人啊!蓋在山頂邊坡上。

 

 

 

經過八五山天色未晚,大家對於這山中寬敞的120縣道起了好奇,於是想去探探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山中居然有如此寬敞筆直的道路及大橋。

 

不過,過橋不到幾百公尺就是道路終點了。告示牌顯示,本道路原計劃開闢到復興鄉高義,目前因經費不足,俟政府財源籌措情形及環境影響評估通過後,再繼續辦理施工。

哈!看完這段公告,我覺得我好像在大陸,台灣還得等有財源才修築道路?若說待環評通過我還相信。

 

 

道路終點右側十幾棟美崙美奐的房子,我還以為是某某渡假村還是民宿,但週六一個人影也沒,房子也很新穎,令人好奇!

 

 

呵!有門牌吔!回來後查了資料才知,原來這裡是2006年底完工的艾莉颱風重建遷村計劃,蓋給原住民朋友的房舍。蓋得還不錯哩!但怎好像沒人住的樣子?其中有的還輪為蚊子房。

 

 

屋前的花照開,但可能這樣的房子非原住民所愛,沒啥人來。

 

 

我順著馬路往回走,寬敞的公路除了我們,一個人也沒,山青水秀,寧靜詳和,想不通如此好的房舍為啥沒人住?

 

 

我慢悠悠地走在八五山大橋上,眺望美景,多棒的感覺啊!夏天來露營渡假多好!

拍一張自溪谷長上來的山黃麻,平常它都是高三、四層樓的大樹,難得我可以好好欣賞它的樹冠層。

 

 

民國91年2月完工的八五山大橋。政策沒想清楚就做,或政策沒連貫,浪費公帑也白做。

 


 

這是木通科的長序木通嗎?

 

 

 

 

 

 

 

草叢裡、草皮上、路邊,到處都有它的身影。

 

 

春天翠綠的青楓一點也不輸秋天的楓紅,為啥大家都追楓紅的浪漫?看不見青楓的活力?

 

 

青楓,楓(槭)樹科楓(槭)屬。葉對生,掌狀五裂,果實為雙翅果。

 

 

在大混山附近混了一天,混得還不錯,收穫滿滿,回來後心中一直惦記著那兒的花草,期待有機會可以常去看它們,真的是很棒的地方。

感謝蘇sir經常炫耀他家後花園的美好,今日總算見識到了,名不虛傳。超讚啦!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三)

前段行程: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一)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二)

2011.4.23  進入中海拔山區後,水晶蘭的數量多了起來,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叫人喜愛有加,情不自禁鏡頭對準她猛拍。

 

水晶蘭

 

水晶蘭,不是蘭,是鹿蹄草科植物。

 

 

長葉杜鵑蘭,是蘭。

 

長葉杜鵑蘭花苞

 

 

屯鹿紫金牛,紫金牛科。

 

13:08 爬一小段陡坡

 

 

待查(1)

謝謝達人!香桂 Cinnamomum subavenium ,樟科樟屬。

 

是不是某種菝葜?待查(2)

謝謝達人!阿里山菝葜 Smilax arisanensis,菝葜科菝葜屬。

 

 

阿里山菝葜

 

大武斑葉蘭,蘭科斑葉蘭屬。

 

 

黃根節蘭

 

 

已至花開末期,又被風吹雨打,只剩殘花!

 

待查(3)

 

待查(4)

謝謝達人!柱果鐵線蓮 Clematis uncinata var. uncinata,毛茛科鐵線蓮屬。

 

 

阿里山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忍冬科。

 

 

13:50 經過一處看起來是廢棄遺址的地方,可以明顯看出整齊的基礎。

 

 

美麗的蕨類,綠得很翠綠。

 

紅得很醉紅,自然的色澤令人喜愛。

 

 

 

斑紋好看的臺灣菫菜葉子

 

 

落花依舊鮮麗,為她留下美麗的花顏。

 

 

14:20 先前都在林中走,終於有開濶處可以探出頭眺望遠方的山頭,可惜我認不得這些山。

天空陰霾,雲霧繚繞。

 

 

總算我認得這個方向,往秀巒的宇老,可以看出公路經過的痕跡。

 

 

斷崖邊的杜鵑

 

 

14:23 再4分鐘就登頂嘍!晃了好久啊!

 

 

來不及看三角點先賞花,這是某種莢蒾。

 

美麗的西施杜鵑嫩芽

 

三角點邊的杜鵑,粉紅嬌美,可惜我不認得它。

謝謝達人!細葉杜鵑(志佳陽杜鵑)Rhododendron noriakianum ,杜鵑花科。

 

山風不配合,把花吹得搖頭晃腦,好不容易勉強拍到幾張能看的。

 

細葉杜鵑

 

 

細葉杜鵑的新葉

 

 

大混山,海拔1541m。我一路混了五個多小時才登頂,名符其實來大混。之所以龜速,實在是因為初入寶庫,新奇至極,目光所見都是奇花異草,叫我難以放過它們。

 

 

花草都還沒賞够,就被大哥催著要下山,他開始擔心我這樣下去會摸黑了。下山前,舉頭一看,什麼樹的新芽如此美麗?還冒出了花苞?

薯豆 Elaeocarpus japonicus,杜英科。

 

 

伏牛花,茜草科。

 

14:40 不看不看了!下山專山走路! 沒有人會相信我,但我真的有收斂很多吔!

 

 

後續行程: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四)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二)

前段行程: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一)

2011.4.23  早上11:30經過一棵倒木,半腐的倒木上長了好幾株濶葉根節蘭,開著白裡透紫的花,己經進入尾聲了,不再鮮麗,但不影響大家對它的喜愛,依舊鎂光燈閃個不停。

 

 

今年已經介紹過闊葉根節蘭 ,但美麗的花百看不厭,也拍不膩。這附近東一叢西一叢,叫人目不暇給,我們在花叢間奔忙,就想留下最美的花顏。

 

濶葉根節蘭

 

濶葉根節蘭

 

這一大叢不知什麼蘭?長如竹葉的葉子,從照片看會讓人誤以為是某種月桃。待查(1)

感謝蘇sir黃花鶴頂蘭

 

 

黃花鶴頂蘭

 

黃花鶴頂蘭已經抽出花苞了

 

黃花鶴頂蘭前一年的蒴果

 

一大叢白花的濶葉根節蘭

 

 

披針葉茉莉花 Jasminum lanceolarium ,木犀科素英屬。拜之前在鵝公髻山自然觀察(二) 不斷出現在眼前之賜,果然名字這麼難記的植物也能一眼叫出名字了。

 

 

高嶺斑葉蘭 Goodyera foliosa ,蘭科斑葉蘭屬。

 

??蘭,待查(2)

感謝達人及蘇sir長葉杜鵑蘭

 

 

長葉杜鵑蘭的花苞

 

 

大武斑葉蘭 Goodyera daibuzanensis ,蘭科斑葉蘭屬。

 

 

石縫間腿胖胖的蘭,待查(3)

待查(3)

 

花似伏牛花,無刺,當然不是無刺伏牛花,因為在塔曼山賞花九 來自山林的感動久久 遇過。心想,那應該跟伏牛花同科,不難查。結果,錯了!還真比對不出它的名字。待查(4)

感謝達人!真的就叫無刺伏牛花吔!茜草科。

台灣植物誌第一版曾經把葉子細長的"無刺伏牛花",視為"無刺伏牛花"的變種,
稱為"細葉虎刺"( Damnacanthus angustifolius var. stenophyllus  )。第二版就將"無刺伏牛花"與"細葉虎刺"合併了。

 

 

無刺伏牛花

 

 

無刺伏牛花

 

待查(5)

 

12:12 遇見一棵長滿瘤的樹,同時在附近吃午餐。

 

 

好晶瑩潔白的水晶蘭

 

 

 

終於腦筋轉過來了,我的相機螢幕可以翻轉,幹嚒我趴,叫相機趴就好了,況且林下這麼潮濕。

用相機趴下所拍到的水晶蘭柱頭是灰紫色的,如果是阿里山水晶蘭,柱頭是黃色的。

 

 

彎進一條不知用途的小路,有片小平台,石壁邊長滿了一大叢濶葉根節蘭。

 

 

濶葉根節蘭

 

 

旁邊還隱藏一個大山洞,有點陰森恐怖。

 

又遇到一株長葉杜鵑蘭

 

長葉杜鵑蘭

 

 

長葉杜鵑蘭

 

哇!我從來沒這麼懶過,一下擺了5個待查。 這些都是亳無頭緒,不知從何查起的植物,只好請求達人協助嘍!

 

 

樹幹上長了馬勃,像不像佛的腳趾?

 

 

大混山真是一座生物寶庫啊!讓我們在山裡驚喜連連,行進緩慢,寶貝多到目不暇給,差點山都被我們翻過來了!

 

 

後續行程: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三)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四)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一)

2011.4.23  早上9:15抵達位於新竹尖石鄉那羅村的大混山登山口。

三月份興沖沖報名格友蘇sir舉辦的大混山李崠山連走,因天候之故未成行,今日特來圓夢,想探深蘇sir口中的他家後花園。

 

 

竹林邊的寶鐸花

 

 

長行天南星,天南星科。

 

 

 

地上有西施花的落花,舉頭一望,果然樹梢開著西施杜鵑,可惜拍不到。

 

 

一葉罈花蘭,抽出花苞了,好令人興奮!

 

啊--!樹幹上爬滿了馬陸,根部也是,這是什麼情況啊?

 

 

被雨打壞的長裙竹蓀

 

9:49 雨後翠綠濕潤的林間,令人期待!

 

 

10:02 經過一大片桂竹林,林下長滿了紫金牛科植物的小苗,但我眼睛比較感興趣的是蘭花。

 

 

這應該是某種山螞蝗的小苗,步道邊也不少。

 

哇!有够興奮!一直遇到一葉罈花蘭。

 

只是大多數才抽花苞出來

 

 

10:17 遇到一棵大樹,好大喔!有機會成為巨木!

 

10:20 又遇到一叢一葉罈花蘭,而且有開花吔!真是太開心了!

 

 

 

一葉罈花蘭盛開的時候好像一隻胖大鳥張著大嘴喔!

 

 

 

 

 

蘇sir家的後花園果然沒令人失望,隨便眼睛一瞄就有蘭花,真是塊寶地吔!

 

 

我在這叢一葉罈花蘭邊就耗掉十幾分鐘拍照欣賞,只有愛好者才能體會其中的快樂興奮!

 

 

大混山其實不難走,但我們走得有够慢,因為一路尋找奇花異草,只差沒把山給翻過來。

 

 

10:44 自然原始的環境才能孕育豐富多樣的物種,處處有驚奇,令愛好自然探查的我們瘋狂欣喜。

 

 

薄葉細辛 Asarum caudigerum,馬兜鈴科細辛屬。

 

地下莖有毛。葉三角形,稀卵形,密生毛,漸光滑,基部略成耳狀;葉柄密生毛。(資料來源: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花枝上有一對對生之葉;萼片先端長尾狀。
 中央山脈之中、低海拔森林中。

 

 

這兒的林下也有不少水晶蘭吔!

 

 

 

 

小椒草,胡椒科。

 

11:00 遇見一棵巨木,樹洞被火紋身,燻得焦黑一片。這種現象不只在此有,在別的山也見過,眾人議論紛紛,是獵人上山打獵不小心引燃的?還是為了清除蛀蟲?

 

 

一葉罈花蘭的量多到好像以前欠我的全部一次還清,目不暇給,眼花繚亂。

 

 

七葉一支花

 

 

後續行程: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二)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三)

尖石大混山尋花樂(四)

 

 

 

 

 

再訪桶后越嶺步道(三)

2011.4.10  走一段古道,歇息在溪畔聽著山風呢喃綠水合奏與鳥兒的歌唱,酒足飯飽閒扯,這是何等愜意悠閒的假期啊!

 

溪水潺潺,自然的節奏。

 

酒足飯飽後,再度去找尋奇花異草。抬頭一望,這是什麼蘭啊?一片大葉子包覆著一支花莖,花已謝了。

謝謝達人!這是心葉羊耳蒜(銀鈴蟲蘭)。它的花是綠色的,很美,花期在10月上旬。

 

 

這棵樹上也有蘭花吔!有二串花苞,還有一大叢植株。好可惜啊!我的單眼沒電了,不能用長鏡頭拍下它的美麗。

 

只能站上大石頭上,仰著頭,雙手伸得長長的,用小DC來記錄。瞄準半天,忍住不能發抖,還是很難拍出好鏡頭。我的手和脖子都好酸好酸啊!蘭花,妳為什麼要爬到那麼高的樹上開花啦!

 

 

除了高掛樹上的那一叢,低點地方還有三支花莖吔!

 


 

這是什麼蘭呢?長長的莖,有分枝,葉子長在莖的先端平展開來,花莖自葉腋抽出,花朵白中帶淡粉紫紅,花徑大約2公分。

查了好久,原以為是石斛屬的,不得解,擱置了二週。感謝達人的協助,告知答案。大惑得解,人生一大樂事。

 

 

原來是絨蘭屬的赤色毛花蘭(樹絨蘭)

 

葉子好大片,植株躲在蛇木的根部,它是一葉罈花蘭。

 

 

小心翼翼撥開葉子一瞧,哇!有花苞吔!雖還沒有開花,但好興奮喔!

 

 

烏來真是蘭花寶庫,隨便樹上就能找到蘭花。這應該是一葉羊耳蒜吧?從認識怎樣的植株是蘭花,到能辨識它是某種蘭花,需要一段觀察時間,我才進級到看到一株植物大約知道它是不是蘭科。(達人證實是)

 

書帶蕨是山蘇的草裙,山風一來,書帶蕨搖曳,山蘇就跳起了草裙舞。

 

臨溪的桶后越嶺步道給了植物最佳的生長環境,濕度足够的空氣孕育了許多蕨類與蘭科植物,隨便眼睛一瞄,就能找到各種蘭花。

 

 

大花羊耳蒜,花苞已經抽出來了。


 

 

抬頭一看,另一棵蛇木上,又是一株蘭花。

 

 

找到二顆大大的蒴果,花期可能在冬季。

 

根據它的莖判斷,應該是石斛屬的。可能是長距石斛。(達人證實是)

 

腐木上的蘭花,植株不大,對它沒概念。

 

 

好大一叢!可能是台灣根節蘭吧?沒花我就認不得了!

到烏來找蘭賞蘭有如玩尋寶遊戲,山裡到處藏有蘭花,有地生的、著生的,叢林中、石頭上、樹上,到處都可能找得到蘭花。我在山裡享受著小時候沒過足癮的尋寶,而且還是3D立體的喔!

我們於2:20起程原路往回走,路上當然還是不忘享受尋花之樂。

 

這個季節也是細辛的花期,細辛的葉比花好看,它的花很低調,以不起眼的綠色或暗紅色躲藏在植株的基部,得要撥開葉子才賞得到。


 

插天山細辛 Asarum chiatienshanianum,馬兜鈴科細辛屬。

 

 

 

 

尋寶我在行,長在5公尺高樹上的蘭花也逃不過我的眼睛。只是沒有長鏡頭可以拍清楚,有些可惜。

達人說應該是扁球羊耳蒜。

 

青山綠水伴我行,心曠神怡樂逍遙。

 

顏色鮮艷的蟲蟲

 

 

在土石流沖刷過的河床,一株我不認得的植物上頭占滿了小金龜在用餐。

謝謝達人!這不起眼的植物叫揚波,馬錢科。

 

 

阿里山卷耳

 

 

4:00 回到距離起點不遠的金毛杜鵑花叢,隨後起程回家。

 

 

回程一路上望著山谷下叢叢白花怦然心動,有股強烈的慾望想知道它是啥花。突然,車子行進間閃過一樹白花,我大叫:「墨點櫻桃!」 一路的困惑頓時解除。

我在路上遇見老朋友了,夥伴問我要不要拍,當然要啦!遇見老朋友哪能不下車打招呼的。

 

 

墨點櫻桃

 

墨點櫻桃

墨點櫻桃

 

墨點櫻桃

 

教官比我還興奮,拍得不亦樂乎!

 

路旁還有一株台灣山桂花,紫金牛科山桂花屬。

 

 

台灣山桂花

 

 

回程車子沿著桶後溪畔行進,看著春意濃濃的山巒,內心起了欣欣向榮的澎湃感,要離去很不捨,我的心在山裡是如此的踏實與滿足……..

 

 

 

經過桶後溪U型大轉彎

 

 

5:00 回到孝義派出所

 

 

孝義派出所前二隻可愛的狗寶寶,還在喝ㄋㄟ ㄋㄟ 階段喔!

 

 

孝義派出所旁大門深鎖的是內洞林道的入口,林務局有管制,為了怕原始森林遭破壞,只有當地原住民可以進入。但是,遊客若徒步,可以自內洞林道12-12.5K中間的步道上來。請參考:烏來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與內洞林道

 

桶后越嶺步道是條老少咸宜的步道,我們走的這天一路都有山友自宜蘭礁溪方向走過來,算是平易近人的路線,又可享受輕鬆跨越台北宜蘭的樂趣,值得一遊。

但,想去的朋友,別忘了在去之前的3-60天上網向新竹林管處申請喔!

 

 

前段行程:

再訪桶后越嶺步道(一)

再訪桶后越嶺步道(二)

 

 

 

 

 

 

再訪桶后越嶺步道(二)

2011.4.10 上午10:40 再經過一處高架木棧道,這裡也是先前嚴重坍方之地。


 

坍塌地的山崖邊正復原中,台灣百合長了出來。

 

 

桶後越嶺的申跋因為擁有良好的居住環境,長得又肥又壯,得人惜!

 

 

申跋的佛燄花序,有點像眼鏡蛇的頭吔!

 

小椒草,胡椒科。

 

又肥又壯的申跋,忍不住想為它寫真。

 

金石榴,野牡丹科。

 

 

10:53 桶后越嶺步道全程大部份都是如此好走的康莊大道,沿著桶后溪邊前行,走起來怡然舒暢。

 

 

步道上掉了一地的石月花,但植株攀爬在高高的樹冠層綻放,拍不到它。

 

10:58 距離步道口2904公尺,估計只要60分鐘,我們一路拈花惹草,已經花了100分鐘。


 

滿山春色綠油油,遍地野花笑盈盈,豈能負了大好春光行色匆匆?

 

 

欣賞威氏聖蕨翠綠的新葉

 

 

11:00 通過3K標示

11:03 溪谷的新綠在陽光下閃耀亮麗,叫人忍不住讚嘆與多看二眼。

 

光影交錯的林下,舒適美好,我用緩緩的步調與怡然的心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春天,就該像溪畔的殼斗科植物,盡情綻放一樹米白的葇荑花序,燦爛自己,也把熱情傳遞給山林。

 

 

 

11:20 有些人選擇到桶后來騎腳踏車,除了享受風光,我想也有一份挑戰的樂趣。


 

有些路段雖崎嶇,放慢步伐牽車又何妨?放慢速度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光。

 

11:24 看到騎士間彼此的等待與相互照應,共享美好的旅程,騎車已不單純是體能的挑戰。

 

 

蛇根草的花與果

 

 

出發不久,教官說他的相機出現電量不足的警示,我還慶幸自己有另外一顆電池。但拍完上一張,要換電池時才發現,我的另一顆電池沒帶。真是晴天霹靂啊!愛拍照的人沒了相機會頓時手足無措。

單眼相機沒電了,幸好還有一台小DC備用,可是,我知道自己不滿意它的近拍功能,心情還是有點失落。

 

 

這台小DC是去蒙古時為了拍壯濶的大漠風光而買,拍風景的功能挺強的,有時不輸單眼。

但要拍像小椒草這樣的小植物,就略遜一籌了!此行之後的照片都是小DC拍的,畫質略差,敬請包涵。


 

三葉山芹菜 Sanicula lamelligera ,繖形科。

 

 

 

 

11:45 抵達烘爐地山登山口

 

溪邊風光明媚,溪水潺潺,吹著涼風,聽著鳥語,愜意極了,大家決定在此埋鍋造飯,不想走了。

等待午餐的時間,我決定繼續享受我的探索之樂,去找找蘭花。

 

 

有距吔!黃苞根節蘭

 

 

 

樹上的蘭花,可能是一葉羊耳蒜。

 

 

過了半個小時回到溪邊,享受飯來張口的幸福。

 

 

一鍋麵、一鍋香煎豬肉,還有山裡現採的野菜,就著山風鳥語,這是一頓五星級的野餐。

 

舉頭是一株高挺的蛇木,在藍天白雲下奮力向上伸展,美麗的線條給人無限寬廣的想像,望著它,我的心靈在山野裡也無限寬廣自由。

 

 

前段行程:

再訪桶后越嶺步道(一)

 

後段行程:

再訪桶后越嶺步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