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潭古道

「灣潭古道」位於坪林與雙溪間;路,就沿著北勢溪支流灣潭溪前行。

我從來沒想過,台北近郊會有如此偏遠深入,層層疊疊山裡的古道。我們自台北出發,在坪林下高速公路,車子蜿蜒過一個又一個山巒,怱上怱下,滿眼的翠綠與層疊的茶園,途經久仰大名的漁光國小,再續行;一個多小時後,終於繞到一個雲深不知處的深山裡。

這次我們要走的灣潭古道,起點張家莊是一個露營地,景色秀麗優美,據說是遊客夏天露營的最愛。

 

有初冬暖陽的眷顧,藍天白雲下的我們輕鬆而愉快地展開這天的山中探索。

走在林蔭森森裡享受芬多精,陽光不時從林間輕瀉而下,空氣清新而芬芳

古道沿著溪流而行,一邊是蓊蓊鬱鬱的山林,一邊是翡翠般的青潭。

 

夢幻般浪漫的藍,讓人不忍挪移視線,我不禁驚嘆在這山中竟有如此美麗的景緻,彷如置身童話般的九寨溝,令人陶醉迷戀!

在這裡一定要放慢腳步,去享受與體會大自然的脈動,不然就錯過許多的美麗。山澗裡,滿坑滿谷的小紫花開得正熱鬧,它就是藍染植物-馬藍,它正用那蕾絲邊的花瓣招呼我呢!

古道邊坡上剛被山豬挖掘過的痕跡,看來是一陣混亂的覓食過後

又是一彎青潭映眼簾,碧綠的湖水如夢如幻!

 

旁邊的樹上有貼心的山友掛上說明,原來此湖就叫夢潭,果如夢中美景,只有願意拔山涉水尋訪桃花源的山友,才有機會欣賞到這如夢境般的湖水。

 

夢潭的另一側是一處開闊荒廢的梯田,上頭雜草盤根錯節,叢聚的芒花占據了良田,囂張地反客為主向我們招手,令我有種滄海桑田的無力感。遠處山腳邊的荒煙蔓草裡,有著一棟廢棄的宅院,想必是這梯田的所有者。

 

我們撥開草叢進入這棟石厝,院子剛剷除部份的雜草,地址為:雙溪鄉烏山19號。大門深鎖,早已人去樓空,對照荒廢的梯田,更令人不勝唏噓!

從石厝裡的石臼,用石板砌牆,用石柱做為屋樑,地上固定屋樑的基石,以及下圖中用石板做園圃的圍籬…….. 可顯示出這戶人家的不凡,在這樣的深山處能有如此講究的石厝不容易。我在我的想像裡,編織著曾經的開墾與榮景 ……….

 

 

石厝院子的一邊仍被芒草盤據,幸好另一邊剛清理過,因為對石厝的好奇,我們便在此歇息拍照與喝水。院子前的幾棵桂花及山茶花高大而茂盛,我們在桂花香裡談論著這兒歲月的滄桑…………..

 

離開石厝後,因沿溪的古道被坍方覆蓋,只得繞過石厝後的小山,小山雖不高,但冬天裡我的左膝突然不合作,下坡時的某個角度會痠痛,幸好只有一小段上山下山的路,沒有牽連大家。

 

古道貼近山壁,平緩幽靜

溪澗中不時有這樣翠綠的潭水映入眼簾

 

溼潤的澗谷地是蕨類植物的溫床,山蘇在這裡很容易找到滋養的靠山,就這樣大刺刺地趴在大樹身上盡情生長,一叢比一叢還繁茂。

我們在路邊搜索到一種蘭花,有股淡淡的馨香,大家紛紛駐足欣賞拍照。她的名稱叫「綠花肖頭蕊蘭」,在台灣主要生長在低海拔800-1600公尺的山區闊葉林下,是常見的地生蘭種類,雖不是台灣特有種,但能在此不期而遇,也算是收穫。

 

 

深幽的古道,只剩歲月刻劃過的路痕與滿地的落葉

時而山泉滴滴答答的落下,腳下的石頭溼滑無比

山中無甲子,走在森森林蔭中完全不知道外邊的狀況,猛然回首,才發現遠處山巔陽光普照

接近雙溪段的古道更為寬闊平緩,樹影婆娑,溪流慢淌,此時,只有大地與自己心靈的對語,是如此的平和與寧靜。

 

途經長滿青苔的小廟,我以為是土地公不在家,回來後查資料,才知原來是祭拜無主孤魂的有應公廟。

 

澄澈如鏡的湖水,把青山綠水及藍天白雲都收納進來

醉人心弦的湛藍潭水

倒映在水中的湖光山色更是如夢似幻,撲朔迷離

看來就像是相片錯置,虛虛實實的水中倒影

 

每挪移幾步,換個場景,又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在此駐足良久,猛按快門,我深深陶醉在這世外桃源的湖光山色中。

 

 

被秋風掃落的紅與黃,在古道上終究要凋零褪色,化做春泥更護花

 

 

 

灣潭古道的終點,隱約聽到汽車的引擎聲,終於驚醒沉醉在山野中的我。

 

前方為灣潭橋,橋旁有乾淨的洗手間,這裡已屬雙溪鄉,是今日行程的終點。但是,午餐後我們必需原路折返張家莊,因為我們的車還停在那裡呢!

在這一彎青潭邊上,又是男生們張羅午餐,一鍋熱騰騰的麵及一鍋香味四溢的羊奶頭雞湯,讓飢腸轆轆的我們得到最大的飽足。酒足飯飽,山風徐徐,我的心跟著白雲飄蕩在青山綠水間,徜徉在大自然的美好裡,快樂似神仙!

 

在這裡走回頭路一點也不艱辛,早上迎著晨曦而來,下午追著斜陽而歸,一樣的景,不同的光線造就不同的感覺。

 

潔淨清澈的潭水依舊水面無波,靜靜地收納著山景。

 

將近五點回到出發處,我把一週的凡塵都散盡在這山林裡,汲取滿滿的能量,懷著對山林的不捨與依依,我知道我又將回到那燈火輝煌的都市裡庸庸碌碌過一週。帶著重返山林的期望與動力,我會認真地過每一天,等待著每一次的與自然交會…………..

 

回程,車子追著最後一抹的斜陽穿梭過一山又一山,蒼茫暮色中的大地一片沉寂,只有芒花在蕭瑟中搖手道別;天邊的色彩慢慢由橘轉紅,由淺藍轉為深藍。時空快速轉換,回到喧鬧的東區才六點多一點,初冬的天空已一片漆黑,但是,我的心,好像還遺留在那湛藍深處的夢湖………..

 

 

北埔一日遊

 

因為電影一八九五,讓我想要探訪北埔;重遊北埔,讓我想要重修"台三線"教案;重修"台三線"教案更要去北埔拍照與搜集資料。於是,經典志工北埔一日遊在2008.11.17 仁愛國小體育表演會後補假的星期一順理成章成行了。

 

感謝志工夥伴們對我的支持與信任,原本只想吆喝20人的,一不小心就報名了二十幾人,二十幾人就不如湊成一台遊覽車。最後我們這群志工媽媽加小朋友共39人,浩浩蕩蕩坐上遊覽車展開北埔一日遊。

 

夥伴們了解我對旅遊品質的要求,特別到處為我宣揚,讓我深感責任重大,行前真有點擔心辦不好砸了自己的招牌。很幸運的,我在網路上搜尋到的北埔旅遊服務中心不負眾望,我把夥伴帶到北埔後,就由該中心的魏先生承擔起在北埔的全天行程,吃喝玩樂他全包辦。他知識淵博學養豐富,加上風趣幽默的談吐,逗得大人小孩樂不可支,在談笑間不知不覺吸收了許多知識。

 

此行也讓我再次深感旅遊所提供的軟體重於設施,好的導覽人員,能將地方特色或小故事透過活潑趣味的方式抓住旅者的心及深印旅者的腦海,平凡的景色透過三寸不爛之舌天花亂墜的功力,保證能讓人笑開懷,滿意而歸。

 

先生為我們準備了內容豐富的投影片介紹北埔以及客家文化,有許多內容就連我這個客家女兒也不知曉。就像投影片上所介紹的這首客家人耳熟能詳的客家童謠-「伯公伯婆」,我從沒想過居然會取自三百年前的古詞。

「伯公伯婆」就是客語的土地公、土地婆,祂們好比是里長伯一樣,是台灣民間信仰中與大家最親近的神祇。這首童謠主要是描述久遠年代初一、十五拜土地公時,沒能準備較肥大的雞、鵝來祭祀,只帶了隻如蝙蝠般瘦小的鴨和狀似楊桃的瘦豬肉;本來也想飯後請土地公以醃漬的田螺下個酒,但卻忘了帶酒,還問土地公:我可以回去拿嗎?

原本嚴肅的信仰儀式,在這首童謠中卻充滿逗趣,這充分顯示出伯公伯婆在客家人心中就如同村內和善的長者,隨時都在身邊陪伴著我們,分享著我們的喜怒哀樂,祂無距離地親近所有人,時時呵護著我們。

到北埔不可免俗的,一定要進行擂茶活動,原本我想刪除這項行程的,但魏先生向我保證,一定不會讓我失望,可以認識最傳統道地的客家擂茶。

 

 

擂茶名稱的由來,據說是在三國時代張飛帶兵進攻武陵之際,因眾將士生病無法前進,當時有個客籍老軍醫便獻上家傳配方,眾將士服用後,湯至病除。張飛讚曰:「能得此湯乃『三生有幸』。」並賜名為「三生湯」,從此客家擂茶盛名就逐漸流傳開來。

正統的擂茶材料只有黑芝蔴、白芝蔴、綠茶粉、花生片四種,學藝不精的各地業者為了討好消費者,從此配方各異,紅豆湯、花生湯、綠豆湯、山藥、爆米香………五花八門的配料紛紛加入擂茶中,擂茶從此由養生茶變為八寶粥。

擂棒的材料選擇也要很講究唷!只能選擇油茶樹、芭樂樹及橄欖樹三種。主要是在擂缽中研磨時,擂棒的木料會一併研磨和入擂茶粉中,只能選擇對健康有益的特定木料。

將黑芝蔴、白芝蔴、綠茶粉、花生片四種材料放入擂缽中研磨至沒有顆粒,加入綠茶粉拌勻,用熱開水沖泡,即成了好喝的養生擂茶。

 

金廣福公館,國定古蹟,位於北埔鄉中正路六號,是一個由閩粵兩籍合作組成,兼具防番與土地拓墾功能的組織。約創建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它是清代墾拓今北埔、寶山、峨眉的一個據點,做為設立隘寮、派駐隘丁,防止原住民反撲的指揮中心,也是招收墾佃及徵收隘租的行政中心,是金廣福墾號的辦公室。

金廣福墾號是由官方主導補助,再由閩客籍人士合資而成的一個開發公司,其名稱之「金」取意為吉利、「廣」為廣東、「福」為福建。這在台灣早期閩、粵兩地互鬥嚴重情況下,堪稱少見,是台灣閩粵族群合作之典範。

金廣福公館的建築形式為兩進一院之四合院格局,其兩側還各有一條外護龍。目前正進行第二期維修工程,暫不開放參觀。

金廣福公館的大門是黑色的,魏先生要我們猜半天,原來是清朝官銜的象徵。

 

建築簡潔,沒有過多的裝飾,很傳統的客家民居。

 

金廣福公館旁邊的「天水堂」也是國定古蹟,是姜秀鑾的故居,現由姜家家族自行維護管理,目前仍有姜秀鑾後裔居住其中,不開放參觀。


 

要拍到庭院深深天水堂美麗絕倫的門樓,只能將鏡頭貼進牆縫中取景。

天水堂,建於清道光12年(西元1832年),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所建,可說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民宅建築,一般稱為姜家大房。天水堂乃是一座比例相當完美的客家傳統建築佳作。在所有客家建築物中是較少見到的,亦代表姜家與眾不同的貴族氣派象徵。

天水堂,為姜家的堂號「天水」是大陸在漢代時郡名,在今天甘肅省通渭縣。 由於姜秀鑾身為金廣福墾戶之首,於「討番」過程中,獲得北埔大部分的地業,故比照他在九芎林老家而興建的大形宅院。

姜氏家族脈延至清光緒年間,已是族裔丁旺,遂於光緒末興建另一新宅,一般稱為「天水堂二房」,以此有別於姜秀鑾創建的「天水堂大房」。「天水堂二房」是臺灣少見的「一堂八橫」民宅,屋宇雄健壯碩,外觀氣軒昂揚輝煌十分引人注意,只可惜宅第維護不如天水堂的古雅與華麗。

 

 

姜阿新宅,建於民國 35 年〈西元 1946 年〉,民國 38 年竣工,為仿歐式之巴洛克式建築,歷時三年餘完成,姜阿新老宅和金廣福以及天水堂接鄰,是一座以原木為主要裝潢的宅第,樓梯轉角壁飾木雕,窗櫺設計,巧思軒朗典雅不凡。當時姜阿新製茶事業如日中天,客戶遍及歐亞,因而建此豪宅,既可接待貴客,又可顯現商場魅力與舒適居家。

 

姜阿新宅整體的空間設計,外表華麗壯觀內部亦十分寬敞舒適,是建築上難得的經典作品,非常具有藝術價值。 1995年新光集團吳 東昇 先生,發起成立金廣福文教基金會,做為永續經營的北埔客家文化推廣中心。

 

在經過的巷弄外就可窺見姜阿新宅華麗的外觀,可惜幾次來訪都只能望門興嘆,期待有機會能遇到開放參觀的時間。

 

多數人到訪北埔總是穿梭在熙來攘往的街上,目光離不開小吃與攤販,忘卻了北埔豐富的知性與人文。要像這樣清靜造訪,只能選擇非假日,也才能真正品味老街的古樸風韻。

 

北埔慈天宮建於1835年,目前是縣定古蹟為粵籍墾首秀鑾自大陸奉迎來台,香火不絕,為北埔居民唯一信奉之神廟。廟內主祀觀音菩薩,配祀媽祖、五谷先帝、 文昌帝 君、三山國王、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東廊祀淡水同知李嗣鄴、姜秀鑾、姜榮華等之祿位。邇來香煙鼎盛,為地方宗教信仰中心,每年上、中、下元均有舉行祭典,祈求風調雨順、國泰平安。

 

 

看大夥兒專注的神情就知道魏先生的解說有多麼的精彩!

 

風景優美景致怡人峨眉湖青山綠水互相輝映湖中有小島白鷺鷥夜鷺、水鴨、鸕鶿喜好在此棲息停留,是賞鳥的好地方。照片中樹葉白了一層的地方,樓息了大群的鸕鶿,因為排糞量可觀,把小山丘上的樹葉都染白了

處的彌勒佛高72公尺,相當於24樓高,在峨眉湖的每個角落都看得到,是亞洲最大的彌勒佛像,據說內部是一座圖書館。

 

橫跨峨眉湖的細茅埔吊橋


 

在吊橋上欣賞波光粼粼的峨眉湖,碧波萬頃的開闊視野就如世外桃源。

 

 

 

 

 

這棟宅院在峨眉深具歷史,門首上書有「魯國世第」幾個大字,是當地富興百年茶廠的曾家所有。經過的當時只覺得擁有如此古僕門樓的宅院想必非凡,查資料後才發現果真不凡。

富興百年茶廠已在八十年初停廠了,留下偌大而空蕩蕩的蕭瑟,不只製茶業沒落,曾經是台灣早期重要經濟產業的樟腦,也不復當年,阿良頭樟腦寮是碩果僅存的一家。

 

 

走過繁華,走過歷史!

不管北埔或峨眉,因為曾經的過往,讓我們可以在此勾起一份悠悠淡淡的情懷,發思古之幽情,成就一段美好的旅程!


 

大棟山、青龍嶺步道

 

青龍嶺、大棟山坐落於台北樹林、桃園龜山交界處,屬於林口台地的脈稜。其中,大棟山是林口台地脈稜的最高峰,海拔405公尺,擁有一等三角點,名列台灣小百岳。

 

我們把車開到大棟山上,約莫10分鐘就輕鬆攻頂了,但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這天的行程是從大棟山步道走到青龍嶺來回,前後至少花了四小時。沿途林蔭森森、蒼翠蓊鬱,坡度起伏不大,是條適合全家健行踏青的好路線。

 

 

眺望龜山

林蔭森森的幽靜步道

 

途經雄偉壯觀的北靈宮,廟內供奉玄天上帝,其規模之大少見,部份尚未完工,但看起來停工已久。我們從未完工的後方進入,在裡頭穿梭良久才走到正殿。

青龍嶺,俯瞰大台北地區的絕佳景點

 

遠眺關渡五股及觀音山

蜿蜒的大漢溪穿越台北縣市,前方的高架即是台灣高鐵

 

南來北往的高鐵列車就在我的鏡頭瞄準之際在此交會,幸運!

 

到青龍嶺來踏青的人潮如織,人聲鼎沸,宛如市集,而事實上也集結了許多攤販在此,除了小吃攤,連蔬菜水果都有得買。卡拉OK的擴音器震天價響,這裡的喧囂吵雜掩蓋掉了山林的美好,甚是可惜!但或許也滿足了一部份人到此消費的慾求,對我來說,實在敬謝不敏!還是回到幽幽靜靜的山林懷抱自在些。

 

 

穿梭在陽光樹影間的暢然,只有能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心靈才能體會與享有。

 

我很享受悠然行走在這山中小徑,恬淡自然,我用心靈探索著自然界的花草樹木,怡然自得,無需大山大水,一樣可以享有驚喜與感動!

 

 

 

將近中午一點,我們回到大棟山的停車處,照片中左方的路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在這山上的附近,我們找了一間小廟解決民生問題。熱騰騰的麻油雞與麵線是山裡最佳的美食,再嚐幾口小酒,山友大師的開釋滔滔不絕,是另一番心靈的洗禮。或許是生活裡太多的理性壓抑感性,或許是觸動內心深處,也或許是酒精的催化,潛藏在我心深處的感性再也不敵理性,不自覺潸然淚下,無法掌控。對山友們有點抱歉,與他們相識未深,他們無法參透我因何而淚如雨下;也很感謝他們,包容我在這山中的盡情釋放。人生幾許無奈,當我的理性戰敗感性時,山友們!無需太多言語,就讓我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再瀟灑地一笑,很快地,一切又將隨風而去,因為我知道人生是沒有人在原處等妳的!

 

 

桃源谷

 

 

源谷昔名為綑牛仔山,位於雪山山脈主脊北段的灣坑頭山西稜和內寮山之間,是頗受遊客喜愛的健行路線之一,以長達三公里的綠草平緩山坡著稱,峰頂獨立標高為海拔554.7公尺,桃源谷大草原的坡地傾斜將近30度,迤邐400~ 500公尺,有如一張大自然用心編織的綠色地毯,天氣晴朗時從草原上可以360度的視野,東望太平洋、北眺龍洞岬。秋冬季節,強勁的季風為桃源谷帶來朵朵雲團,漫山的白背芒讓山風和海風吹拂成浪,構成一幅清新秀麗的牧野風情畫。(資料來源:東北角全球資訊網)

 

上個週日秋高氣爽,桃源谷映襯在藍天白雲下,綠草如茵。天時與地利,讓我得以幸福地坐擁宛如仙境的碧綠山巔,攬翠迎風,享受遺世獨立的幽靜。

 

 

 

碧草如茵的桃源谷,宛若陽明山擎天崗大草原,但這兒的山巒深入東北角,山海於此交會,多了幾分壯闊。

 

 

沿著稜線可以健行到草嶺

 

 

可以遠眺太平洋

 

鏡頭拉近,可以看到位在貢寮的核四廠

 

群山翠綠,層層疊疊,極目四望的遼闊,於身心靈都是一種解放!

 

 

 

 

 

遠眺太平洋上的龜山島

稜線草原美如世外桃源,景如其名。

 

 

 

秋風吹拂下的芒花有如白浪翻騰,有點蕭瑟與蒼茫!

穿梭在雲霧飄渺的夢境中 — 新竹縣五峰鄉

 

 

一個多月前因為心裡嘀咕別人亂停車,不小心就踩空而拐了腳,腳踝因此受傷復健至今。即使別人的行為造成我們的困擾,還是不要心存歹念得好,免得報應在自己身上,我因此而久久無法好好享受登山樂。

 

感謝山友們的體諒,沒拒絕我這個腳傷未復原之人,願意陪我一同遊山玩水,在這微雨的秋天享受山嵐美景,徜徉在山巒疊翠的人間仙境中。

 

 

 

因為氣象預報北部多雲有雨,我們一行決定往南到新竹,未料抵達竹東也開始飄起雨絲,對於造訪山野,總是比較掃興與失望。到達五指山時,雨勢不減,滴滴答答;遠方的山籠罩在雨的濛朧中,像是覆蓋著一層薄紗;真想掀起它,還我青翠。

 

撐起傘,走進蒼勁的杉木林,享受雨中的芬多精。

十分鐘後來到五指山的中指,山友說要拍三角點,我好心虛。用這樣走捷徑的方式登頂,好像沒啥可炫耀的;下回,我一定要紥紥實實走一遭,這次,就當來此探勘吧!

 

雨中登頂無法登高望遠,稍作休息便往回走。此時,雨勢小些,留在葉尖的水珠晶瑩剔透,是大自然的淚眼,閃閃動人!

 

 

 

老天爺憐惜我不遠千里而來嗎?下得停車處,雨歇雲起飄怱變化,滿眼的壯闊與清新。我想化作一隻鵬島,飛翔在山顛,翱翔在天際。

 

 

在這白雲深處躲藏著一間民宿,名字叫「山居歲月」。來此之前,我很難想像在這樣的高山上會有人經營民宿,看來懂得享受悠閒的人越來越有品味,才會挑上這坐擁山色的小屋,讓心靈沐浴在深山中。

 

 

 

 

在「山居歲月」前眺望遠山

 

 

 

山居歲月」旁看到一排熟悉的樹,也許久未親近山林,有點不確定就是山楜椒,採得未熟的種子搓搓看,味道近似楜椒,沒錯!正是泰雅原住民的傳統香料-馬告,就是山楜椒,嚼起來透著桔香清涼,沒有一般楜椒的辣與嗆。

 

 

 

車子行經一處幽靜的竹林小徑,清爽而寧靜,不禁令人想起詩人王維的竹里館:

獨坐幽篁裡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我願自己也有一份閒情逸緻,放下匆匆,享受恬淡與寧靜!

 

 

山中無法紀,山友為了拍照,大剌剌地把車停在三叉路的中間,過往的車輛只能左閃右躲。走進大自然,大家的心胸寬闊包容,幸好沒被埋怨或按喇叭!此時的我,對這行徑的紀錄興趣濃於路旁的景緻,為山友記下囂張的一筆!

 

五指山,遠眺看似和緩,爬一趟可要耗費好幾個小時。

 

野菰,沒有根,不長葉,沒有葉綠素,不過卻可以開出需要消耗大量養分的花朵。而且,還可以結出數以千計的種子到處繁衍,因為它會吸附在寄生植物的根部,吸收寄生植物辛苦製造的養分,供其開花結果,而這些倒楣的寄主,多半是禾本科植物,例如:五節芒、甘蔗、颱風草等。

 

在一休息處,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仔細觀察,植物豐富。除了野菰,還有魚腥草、台灣百合…………。我喜歡在曠野裡搜尋,探索會令我眼睛發亮的植物世界。

 

山裡的雲霧變化萬千,轉個彎是一景,一回眸又是一景。位於五峰鄉桃山村的白蘭部落是白雲的故鄉,在高海拔的山區,白雲就在眼前繚繞,如夢如幻,令人陶醉迷惘!

 

 

 

這裡是網路上人氣極旺的民宿「山上人家」,到這裡可以住宿、喝下午茶、賞雲海、享受森林浴。上山的車輛絡繹不絕,因為地方有限,進去停車要收費,每個人頭也要收費,我們只來看熱鬧,留張照片到此一遊便離開。

 

 

享受山野可以不必拘泥場所,大自然裡處處是美景,處處可停歇。我們選擇在這個「雲深不知處」的路邊駐足,解決我們的民生問題。

 

 

在這個小團體裡,男生們總是熟練地張羅午餐,我只管當美女雲遊去,到處搜尋我的花花草草。就在這個路邊棚架裡,有熱騰騰的湯麵,有香煎豬肉、炒蒜苗,有花生,有小酒,還有山友大師耐人尋味的一席話;我帶著微醺,細細聆聽與思量,酒欲醉人心不醉,在這迷濛的山裡,我默默地享受著自己的心靈對話。

 

 

 

不起眼的鬼針草與紫花霍香魝,成片也是一種美!

 

青牛膽,瓜科,別名為山瓜或毛瓜。遠遠的,我被它的小黃花所吸引,初見並不知道它的名字,但確定是瓜科植物,拍攝回來後就很容易查到名稱了。

 

葉似韭菜的韭蘭,別名:紅玉簾、風雨花、花韭,紅菖蒲、假番紅花

 

 

 

人生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作選擇,我們總以為自己做了最好的安排,也的確我們為自己選擇了一條當時認為最美好的路。但這條路一定一路順暢,美麗如昔嗎?當時認為最好的抉擇一定不猶豫後悔嗎?

我以為抛下台北的陰霾可以享有新竹的陽光,可是新竹卻回以我微雨,看似不如意的選擇,卻又能意外走入雲霧飄渺,如夢似幻的美景中,是得?是失?抉擇沒有絕對的完美,在人生路上,只要每一段歷程都真真實實去走,自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爬磺嘴山

 

初秋的假日,兒子選擇了他老爸的懶散休閒方式,不願陪我爬山,我獨自參與格友Money的爬山活動。

 

隨著小男孩的長大,我希望他們忙碌的老爸有更多時間參與他們的成長,也讓平日繞在他們身邊叨唸的老媽我有點屬於自己的空間,早上7點鐘,我悄悄地離開睡夢中的他們,享受二十年來難得獨自出遊的一天。

 

Money大哥看到我獨自前往,馬上變更原本輕鬆的行程。改去哪裡?我弄不清楚,也不想問清楚,跟前輩出門,我儘管享受輕鬆自在。

 

車子行經大直、故宮、至善路,這一段我還認得,接下來的地方就陌生了。應該是往金山萬里方向走吧!我這麼想著。從未走過這條路,一路上我喜悅地東張西望。車子經過風櫃口開始下坡,途經靈泉寺及幾處古道的入口,這一路好陌生、好新鮮!

 

最後來到一個路的盡頭停好車,Money大哥指著前頭的二座小山問大家,要爬這邊繞一圈下來?還是爬最高的那座磺嘴山?還警告我說若能爬完磺嘴山下來,就能去爬玉山了。其實,我一點概念都沒有,只覺得眼前的山不比合歡山北峰可怕呀!帶著小孩都能爬合歡山北峰了,我自己來爬磺嘴山應該更不是問題,於是,我接受了這場考驗。

 

(回來後我查資料才知道,我們停車的地方屬於萬里鄉大坪村,是一處山區的小平原。)

 

這裡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管轄的區域,據說磺嘴山屬於生態保護區,入山是要登記申請的。我們循著水流豐沛清澈的水圳前行,我不禁暗自驚嘆:好純淨清澈的水啊!原來台灣還有這麼多美好的地方!

 

前行不久就進入林木茂密的森林區,小徑蜿蜒在溪谷邊,水聲淙淙,濕潤的山澗綠意盎然,清新脫俗,我愛極了這樣的地方!

 

 

40分鐘後我們離開溪谷,開始一段較為陡峭的山路,即使才10來分鐘,但足以讓人汗水淋漓。


 

鹿崛坪山,海拔645M。

 

左二的阿伯是路上臨時加入的,短暫的相逢也是縁。我們背後的山就是我們的目標,感覺上有點高,但我樂觀以對。


當我們靠近這窪水時,突然有一隻鳥因受到驚嚇而振翅起飛,據山友說這個水池有時會有成群的候鳥,今日無縁看到。

 

這段小徑泥土鬆軟,地上不時出現偌大的牛腳印,聽說這裡有自由放養的野牛。

上磺嘴山的前段路在林蔭下,舒適宜人。

接近頂部是一片莽莽草原,小徑淹沒在高過人的芒草中,除了必須奮力撥開草叢才得以前行,還要注意腳步有沒有踩穩,幸好穿了長袖,否則走一趟下來必會傷痕累累。

 


當在芒草叢中奮戰時,我覺得自己有如誤闖叢林的小免子,最後好不容易殺出重圍,重見天日,累得我坐了下來,動也不想動。其實,爬到山頂享受壯濶的草原與藍天是很令人感動的,辛苦還是有代價。

 

磺嘴山,海拔912M。

 

 

Money大哥說地上的這條是防迷線,是國家公園為了防止登山客迷路而設置的。因為這裡天氣很不穩定,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在雲霧中,有了這條指引線,就可以讓登山客找到下山的方向。

 


下到半山腰已是下午一點多,就地在一個平緩的空地野炊。何大哥說得好男主外,女主內」,看他的架式就知道,我可以儘管享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悠閒,他的香煎鹹豬肉有口皆碑,配上Money大哥的小酒,可讓我差一點醉倒在這山林裡。

 

山菊,從數百公尺到一千多公尺山谷、溪澗等陰溼地方常見的植物,有數種近縁種,常大面積聚集生長。由於葉型與八角蓮類似,讓我誤以為見到的是八角蓮,幸好懂得「於不欵處有疑」,回來查圖鑑後確認路上見到的是山菊。

 

酒精的作用讓腦袋有點茫然,簡簡單單的,無法去思考太多,我帶著微醺下山,靜靜地踏穩每一個步伐跟著走,直到回到溪澗邊,終於清醒了。

 

這片平緩的草原曾經是梯田,田埂還依稀可見,山腳邊前人墾拓時堆砌的石坎仍在,但已被淹沒在荒煙蔓草中,滄海桑田,令人不勝噓唏。

 

小小的土地公,依然孤獨地守護著這片人去樓空的山野。

 

再度回到林木森森的小徑享受芬多精,此時完全清醒的我,身心靈均輕鬆無比。當然,最要感謝何大哥的憐惜,一路幫我把背包背下山,歐巴桑搖身為深受寵愛的小女子,內心有著無法言喻的開心!

 

四點多,回到北基農田水利會大坪圳幹線,全程走了六七小時。我也很意外不常爬山的自己有毅力可以走完,Money大哥說我可以去爬玉山了,我不敢多想,只期許自己可以在忙碌中把握每一次機會,盡情享受大自然

 

我還是要非常感謝同行的每一位夥伴,因為你們的照顧,讓不常爬山的我可以更有毅力挑戰自己的體能。今年最開心的事,就是能認識各位登山前輩,帶領我重享大自然的懷抱!

 

 

 

合歡山北峰的野花

台灣噪眉(金翼白眉)

 

在合歡山北峰登山口發現的金翼白眉,為台灣特有種,也是台灣產畫眉科鳥類中,分布於海拔最高處之鳥類。

大抵棲息於海拔2,000~ 3,000公尺附近之溫帶林,曾在合歡山海拔 3,200公尺高地有觀察記錄。不過冬季亦曾降遷至海拔 1,000公尺附近山區,為普遍的留鳥。

金翼白眉常三、兩隻活動於灌木叢裡,亦喜出現於山區部落,或登山小屋旁撿食垃圾,以果實、昆蟲為主食。性不懼人,鳴唱宏亮,常發出圓潤、宏亮之哨音,有時亦會發出似鈴聲之「啼、啼、啼……」之連續音。

 

 

黑斑龍膽

黑斑龍膽,臺灣特有種,分布於北、中部中央山脈中高海拔以上開闊草生地及岩礫地,合歡山上由克難關至昆陽一帶有採集紀錄。黑斑龍膽為一年生草本,屬於陽性植物,多生長於裸露地或岩屑地,偶而亦長於路旁,為乾生植物的序列,不喜水性,對土壤需求性不高,以西向或南向最適宜。

 

 

玉山石竹

 

玉山石竹,別名:玉山瞿麥、低石竹。為康乃馨的同科姐妹,外形亦相似。其莖直立細長,高15~ 30c m,常呈叢生狀。葉子亦細長線狀,對生,基部稍抱莖。四季皆可看到它深粉紅色的花朵,花瓣五枚,花從細長的花萼筒中伸出,先端有如撕裂狀般的長爪;花莖甚長,上有1至數朵花。蒴果圓筒狀,初期綠色不明顯,成熟時先端呈5裂。分布於海拔13003100公尺

 

 

高山白珠樹

高山白珠樹,杜鵑花科,原生種,產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2500公尺以上的高山草原和崩塌砂礫地。多年生木質匍匐狀,受到風剪作用的影響,甚至平鋪在地面。肉質萼呈鮮白色,多汁微甜可食用,是布農族在高山地區補充水分的主要野生植物。除了人類以外,高山森鼠及多種鳥類都會吃食本種之花萼。

 

台灣野薄荷

 

野菊

 

高山薔薇

 

一枝黃花

 

玉山金絲桃

 

合歡山相關行程:

登合歡山北峰(一)

登合歡山北峰(二)

 

登合歡山北峰(二)

 

在山麓休息風大,雖然此刻已8:40,陽光出來了,但風口仍冷,不適合久留。爬了一個多鐘頭後,好像身體適應了些,儘管山路陡峻,我們仍找出自己的定律,險惡的陡坡不再是惡夢,走幾分鐘休息一下,讓心跳持續在一定的速度內,這樣就比較有往前衝的毅力!

 

這一小段路很陡峭,他們卻沒再哇哇叫了。

小兒子一馬當先。

 

看似柔軟翠綠如地毯,實際上這是一遍低矮的箭竹林,山青草綠,甚是好看。

我們已渡過最陡最險的陡坡,立足在比較平緩的山頂上,遠遠如羊腸般的台14甲公路就在似近又遠的另一個山頭。

 

大兒子說他被這些山巒騙了好幾次,眼看爬到頂快達成目標了,怎麼又出現另一山峰,無止境似的挑戰讓他越來越洩氣。

我們一直以為這塊大的反光板會是目標,拖著疲憊的步伐努力地朝它前行,結果它只是旅途的過客,一塊高山反射板,據說是指引飛行用的。


 

爬上山頂看見無止境的前行路,小兒子賴皮地坐在路中間。

 

經過一番鼓勵,他們雖嘴裡抱怨著,還是拖著沉重的腳步繼續走。

天啊!連綿的青山何處是盡頭啊!

 

有山友鼓勵說,快到了,就在前面不遠處。是啊!我好像看到了,可是,這段還算平緩的山路仍是緩坡,舉步維艱啊!

唯一促使自己前行的動力,就是眼前這樣的美景。說實在的,每當停下來休息,享受沁涼的山風,壯濶山巒盡收眼底,還真令人無比舒暢!

爬過這個山頭就到了,加油啊!

 

每一次休息,二個兒子就開始抱怨,我都告訴他們:這裡很平緩,如果你不想爬就在這裡等我,媽咪我決定要攻頂去了。

結果大兒子功虧一簣,果然在此,離三角點10分鐘路程的地方放棄了,隨著其他夥伴下山去!

感動啊!看到目標了。

 

一回頭,我家小兒走捷徑,半山坡上那個小黃點是他吔!他雖一路哇哇叫,終於也攻頂了,此刻做媽的我真是為他的毅力與堅持感到驕傲啊!我家宅男小兒也能登上百岳嘍!

在三角點眺望山的另一邊,左邊拍一張。

右邊再拍一張

 

2008年8月24日早上9:40,我在高3422米的合歡山北峰上,第一次登上百岳。

所有的夥伴都下山了,我趕快去幫其他山友拍照,拍完就有人手回報我,幫我跟小兒子留下這歷史的一刻。

 

北合歡山(又稱合歡山北峰)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32。北合歡山3422公尺,屬於中央山脈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花蓮縣。北合歡山南方有西合歡山,北邊連接畢祿山。其特色為合歡群峰最高,不過因為中橫公路支線經過,很容易攀爬。登頂途中高山草原綿延不絕,景色壯麗;山頂視野遼闊,可以遠眺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

所謂合歡群峰指的是合歡山區七座山峰,分別是:合歡主峰(3,416公尺)、合歡山北峰(3,422公尺)、合歡山東峰(3,421公尺)、合歡山西峰(3,144公尺)、石門山(3,236公尺)、石門北峰(3,278公尺)、合歡尖山(3,217公尺)(前五座更名列台灣百岳之中)。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登泰山而小天下,環顧四週,所有景物都在腳下,真的很感動,有人在此啜飲香濃的咖啡,有人煮食泡麵解飢,有人呈大字型躺在地上。賞景的悠閒,拍照的興奮,而我則有時間壓力,必須快馬加鞭趕上先下山的夥伴,搶拍幾張照片後匆匆下山。

眼前這條細細的長路就是我的回程,略為下坡的路段可以讓我加快速度。

平緩的山坡很快走完,接下來就是陡峭的下山路了。

 

遠方雲霧繚繞的是立霧溪山谷

 

這樣的下坡路段一點都大意不得,陡峭險峻,很多時候我必須蹲下身體,讓腳先著地。其中一段路上一位十來歲的小朋友蹦蹦跳跳下山,我看了心臟都快跳出來,一不小心可是會直接跳到山腳下的呀!

回來後再檢視照片,看到這樣的路段還會腿軟。也許因為事前知道不多,才有機會造就這段難忘的登山之旅!

 

快下到登山口時,我一度差點走錯路。因為山路是人走出來的,而有許多是錯誤的嚐試路線,很容易誤入歧途。幸好一路拍照,觀察力也不差,當跟著山友走入一區松樹林時,直覺告訴我來時未經此地,馬上提出質疑。愛山的人似乎更了解互助的重要,大聲一呼,馬上有山友指引正確方向,順利的在11:30回到登山口,結束了我的百岳初體驗!

 

 

延伸閱讀:

青山伴我行 — 清境往合歡山

登合歡山北峰(一)

合歡山北峰的野花

 

 

登合歡山北峰(一)

 


2008.8.24 早上七點,來到合歡山北峰登山口,八月天的山上寒氣逼人,氣溫大約10度多一點,冷得直打哆嗦的我們,期待的是儘快出發以暖和身體。

 

呵呵!看我家大公子包成這副模樣,就知道有多冷,他把帶在身上的幾條毛巾全包在頭上了。

 

在公路上看起來山頭不遠,而且溫和平緩,原以為只要爬點坡很快就到達了。我對合歡山完全不了解,這是第一次親近他,也就這樣傻傻的跟著爬。

才剛上路不到100公尺,小兒子就叫:不行了!他面色凝重的對我說:我有點喘不過氣來。從未帶他爬過大山的我,一點也不敢大意,但又不願就這樣放棄,只好一邊讓他休息,一邊給他心理建設。

 

問明最後是原路折返後,我就請其他夥伴不要管我們,我們依自己的速度走多少算多少,其實心理多想挑戰完全程啊!

我們母子二人就這樣走走停停,為顧及兒子狀況未明,不敢冒然催太快,只要他叫不行,我就讓他休息,我們幾乎是爬10公尺休息3分鐘。在兒子休息的時候我就拍拍眼前的美景及野花,沒有虛度時間。

 

這一路都是陡峭的山壁,要說有路,那是人們硬走出來的路,一條沒有規則的山路。

山很陡,但天很藍,景很美,為了山頂更漂亮的風景,我要兒子一定要堅持下去。

 

我們二個墊後,所有的夥伴都已在60度的半山腰上,要追趕顯得更是辛苦。

 

每一次停歇,轉頭都是浩瀚的山景,景色秀麗,視野遼闊,很有青藏高原的Fu。

哥哥打電話給我,說他在半山腰上。看到沒?他像螞蟻那麼小。

把鏡頭拉進後,終於看清楚了!看起來不過這麼一小段路,但要追趕可真不容易!


小兒子被我連哄帶騙的騙到半山腰,一張臉臭得很。他怪他老爸出差去,沒能陪他留在清境民宿睡到自然醒。

 

兒子一路哇哇叫,其實也我很無奈,一顆愉快的心被攪到快發飆。還好,青山綠野是最佳的鎮定劑,遠眺山巒疊翠,清風徐來,心理與生理同時得到調適與轉換,很快的我們才又有了再出發的勇氣。

 

回首來時路,隱沒在草叢間,人站在稜線上,有一種進退維谷的恐懼。

 

往前看,看不見山路,只見小如螞蟻的人影在山巔。


爬到後來是五步一小休息,10公尺一大休息。這樣的山路對我們而言真是一種體能與智慧的挑戰,必須用心以對,才能選到一條平順好走的路!

 

為了激勵他,也減少他抱怨的機會,我有時會運用一點策略。「Jimmy! 等你休息够了你再繼續走,媽咪先爬到上面那邊較平的地方照相!」通常他不會賴在原地太久,很快就會追趕上來,這樣我的耳根可以清淨一會兒

 

一個小時又15分鐘過去了,終於追上了大兒子。

此時山更陡了,我開始擔心起下山該怎麼辦?我會不會像坐溜滑梯那樣滑下去啊?真是憨人有憨膽,呆呆的不問山況就來爬大山,百岳排名第32的大山吔!

小兒子又爬不動了,坐在那裡的他心裡一定很怨恨媽媽把他帶到這大山上。

 

休息足够了,終於擠出一點笑容。

 

能在這麼遼闊的山嶺上欣賞美景,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休息够了,照片也拍足了,後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挑戰呢!

 

 

合歡山相關行程:

登合歡山北峰(一)

登合歡山北峰(二)

合歡山北峰的野花

 

 

 

青山伴我行 — 清境往合歡山

 

清晨不到6點,曙光已射向遠處的山頂,山坳間仍暗濛濛的。我們一家三口已準備好行囊,準備要跟其他夥伴往合歡山出發,車子開動時才6:10。

 

車行在台14甲公路上,高山盡收眼底,天藍山也藍。

我心,飛揚在浩瀚的蒼穹,開濶如這片清明的藍。

 

 

 

隨著車子蜿蜒在更高處,路邊開始出現蒼勁挺拔的杉木,時而雄偉,時而蒼桑。

人有時候必須抛棄凡俗,遠離塵囂,走進寬廣的天地間,你才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學會謙卑與放下 。

 

難得有機會上到3000米以上高山的我,此刻只有驚嘆與感動!

黃色的護欄出現,代表合歡山到了。孩子嘟嚷著應該冬天來合歡山賞雪,但我發現我更愛夏季的合歡山,他有著青藏的豪邁與蒼茫!

 

在合歡山莊停車,室外的氣溫僅有10.8度,對高山外行的我們輕裝上來,只有一件薄外套,冷得直打哆嗦。

來此不是為了拍照到此一遊,我們的目標是合歡山北峰。

 

 

我愛山,但從未挑戰過大山,聽說同行夥伴有人要去爬北峰,不假思索就報名,直到在登山口前,我還沉醉在這片美景中,殊不知嚴苛的考驗才正要開始呢!

 

 

延伸閱讀:

登合歡山北峰(一)

登合歡山北峰(二)

合歡山北峰的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