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瘋媽祖(三)

前段行程:2012瘋媽祖(一) 2012瘋媽祖(二)

2012.3.24  中午12點半來到大肚的追分火車站,這個車站因站名吉利具知名度,我們特地進入瞧瞧,也順便休息。

此時,已經走了8個小時,30個小時未闔眼休息的我們,疲憊萬分!

匆匆拍了一張這具90年歷史的車站照片,大家都累得坐下來伸長腿休息。

 

 

沿途苦楝盛開,繁花一樹。

 

 

跟著媽祖鑾轎走到彰化是我們的目標,雖然我們幾位都是山友,但走硬梆梆的柏油路比爬山還累人。

走了十個小時後,腳步越來越沉重…….

 

 

在遶境隊伍中,每個人選擇自己參與的方式,五花八門,十分有趣!

上圖這位先生把幾天要用的家當裝入二只整理箱,騎自行車跟著遶境,方便環保有意義。

 

 

更多的人跟我們一樣,選擇徒步遶境,也許只陪走一段路,但心意虔誠,也挑戰自己的毅力。

 

 

隊伍沿著省道前進,就快接近彰化市界了!

中天新聞記者也跟著隊伍前進,親自走一段,報導更深入。

 

 

 

 

彰化的陣頭、神明、群眾紛紛等候在大肚溪邊恭迎媽祖聖駕!

 

 

 

 

越過大肚溪就到彰化市了!

 

 

用菜藍車推著家當遶境,不錯的選擇;還有把家當裝在整理箱中拉著走,也蠻酷的!

 

 

彰化市這頭迎接媽祖鑾轎的,除了陣頭、神明外,還有大批警力支援。不愧是全民瘋媽祖,政府民間都重視這個慶典。

 

 

彰化市的省道上,民眾排了長長的隊伍,除了恭迎媽祖鑾轎,同時也等待「鑽轎底」。

 

 

我喜歡這段路的分隔島,上頭種了一長排黑板樹,是一條美麗的綠色長廊,走起來心情愉快!

 

 

騎機車遶境

 

 

路邊到處擺著鮮花素果恭迎媽祖鑾轎到來,到處有茶水供應站。

 

 

排隊等「鑽轎底」的人龍

 

 

這隻戴墨鏡穿靴子的酷狗一路贏得大家的注目,酷斃了!

 

 

拖一只箱子遶境,很有流浪的味道!

 

 

進入彰化市之後,雙腳的使用時間越來越短,實在太疲累了,最後是靠意志力撐到彰化火車站,大約是下午三點多。

原本買晚上快8點回台北的自強號,去換了快6點的車票。

 

 

再累也要犒賞自己一下,換好票去吃有名的阿璋肉丸。

 

 

吃過肉丸還有將近二個小時,到火車站前的摩斯漢堡店休息,趴到桌上馬上睡著,睡了一個多小時,回程在火車上又一路昏睡到中壢才清醒。

30幾小時沒睡,從沙鹿走到彰化,走了將近30公里,雙腳走到有如綁了鐵塊般沉重。

但是,我很喜悅自己平安順利完成一天一夜瘋媽祖的體驗活動。

媽祖遶境活動躍升為國際性宗教文化盛事,整個活動動員大批人力物力,參與人數眾多,卻能井然有序,足見台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深感榮耀與感動!

 

 

 

 

 

 

2012瘋媽祖(二)

前段行程:2012瘋媽祖(一)

2012.3.24 媽祖神轎來到大肚市區,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整條馬路都是人潮。

 

 

只要逮到機會,就會有人「鑽轎底」,扛鑾轎的人或警察也會配合,隨時注意鑽轎民眾的安全。

 

 

神轎所經之處,鞭炮、沖天炮聲響震耳欲聾,感覺到連地板都在震動。

 

 

 

 

神轎一離開,志工們迅速把各種炮使用過的殘屑、紙盒等收拾在一堆,並快速還給馬路乾淨的環境。

井然有序的作業,讓人感受到台灣社會的進步,令我既感動又驕傲!

 

 

 

 

媽祖鑾轎所經路段沿途居民、商家都擺了馨香素果祭拜。

 

 

民眾自動排隊擋在媽祖鑾轎前,為的就是「鑽轎底」。

 

 

 

 

 

 

燃放鞕炮外,還施放五彩煙火。

 

 

大肚市區沿途不斷有民眾攔轎準備「鑽轎底」,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十分虔誠膜拜。

 

 

「鑽轎底」時,不可帶帽子,以示尊敬;也不能背著包包,以免被鑾轎撞到。

員警及工作人員會檢查民眾是否兩兩伏跪在地,身體及頭是否太高。

 

 

 

 

 

 

 

 

 

 

路邊隨時有民眾提供飲用水、點心給參與遶境的香客,滿滿的熱情令人感動萬分!

 

 

虔誠的長者

 

 

 

 

小鴻隊長與Emma

 

 

媽祖鑾轎抵達大肚永和宮前,民眾以大串的鞭炮迎接。

 

 

到處人山人海,氣氛歡騰!

 

 

 

 

大肚永和宮

 

 

志工們在永和宮旁準備了免費的午餐,我們在此填飽肚子。

幾處供餐點都使用免洗餐具,製造大量垃圾,若每個參與活動的人都能自備餐具更佳。我有自備唷!

 

 

路邊很多長柄菊,我在北部好像沒有見過!

 

 

請繼續跟我走到彰化唷!

2012瘋媽祖(三)

 

 

 

 

 

 

 

 

2012瘋媽祖(一)

2012.3.23 週五晚上搭11:30莒光號南下,凌晨2:45抵達沙鹿,參加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

我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平日對宗教活動沒興趣,但我樂意用開放的角度去體驗與了解媽祖文化,增廣自己的視野。

選擇在沙鹿加入,是好友柚子花的規劃,貼心的她去年參加過一次,用經驗為我們安排了這趟完美的一天一夜瘋媽祖行程。

果然是精心的規劃,下火車後,出站直直走,不到十分鐘就抵達天公廟玉皇殿。

雖是凌晨,天公廟前人潮洶湧,把廟埕擠得水洩不通,大家都在等待媽祖鑾轎的到來。等待的空檔我們先吃了志工準備的熱豆漿及油條。

 

 

清晨3:30前導開路隊伍到了,媽祖鑾轎快來嘍!

 

 

鑼鼓喧天,鞭炮聲此起彼落,震耳欲聾,街道兩旁站滿迎接神轎的民眾,整個沙鹿熱鬧得彷彿不夜城。

 

 

在眾人的引頸期盼中,媽祖神轎來了,人心都沸騰了起來。

 

除了各式相機,手機拍照不稀奇,搬出大螢幕的iPad才酷炫!

 

 

鞭炮、煙火不間斷,現場high翻天!

 

 

媽祖鑾轎從玉皇殿出來,要繼續出發了。可是,為何隊伍不動了?

原以為是有人搶轎,結果是熱情的民眾已經開始主動排隊「鑽轎底」,排隊的民眾非常熱情,隊伍延綿好幾百公尺。

我也在這個路段跪趴在人群中,體驗何謂 「鑽轎底」。

其實是信眾兩兩排隊跪趴,媽祖神轎則從跪趴的隊伍之上抬過,人只要趴跪,無需真有「鑽」的動作。

 

 

媽祖鑾轎被大批鑽轎底」的沙鹿民眾擋在半路上5點多,天未亮,我們比神轎早一步來到青山宮吃早餐。

好感恩啊!有稀飯、炒麵等熱騰騰的免費早餐填飽肚子。

 

 

用過早餐,快6點,天亮了,媽祖聖駕來到青山宮。

 

6:45來到顏清標立委服務處前,七爺八爺等陣頭來迎接。

 

 

媽祖鑾轎所到之處,各種陣頭、鞭炮、煙火排出陣仗熱情恭迎,好不熱鬧!

 

 

看這烏溜溜的進香旗就知,這位香客一定年年來遶境。

 

 

大約7:30我們來到顏清標立委的宅第,據說一年難得就這天可進入他私人的宅院。

 

 

顏家院子已擺好香案恭候媽祖鑾轎蒞臨

 

 

哨角隊來了,吹起了哨角,媽祖鑾轎快來嘍!

 

 

前導的隊伍真多,看熱鬧的人群擠滿顏家院子,只留了一個通道,我也是那看熱鬧的人群之一。

 

 

陣頭表演,我不懂意涵,純看熱鬧!

 

 

等了半個鐘頭,又下了一場雨,媽祖鑾轎終於來到顏家。

 

 

顏家院子裡的樹葡萄,看到有人順手就摘來吃,還說味道跟葡萄差不多。

 

 

樹葡萄的枝葉

 

 

媽祖鑾轎所經過之處,鞭炮碎屑舖滿地。

 

 

天氣不佳,毛毛細雨又刮著颼颼的海風,信眾熱情不減,人潮一路隨侍在神轎左右,虔誠之心令人感動。

 

 

路上隨時會遇到熱情的民眾準備好要鑽轎底」,鑾轎隊伍也都會慢速配合。

 

 

離開顏家後不久,由於時間延誤太多,鑾轎隊伍開始以小跑步速度前進。

我們進入加油站排隊上廁所耽誤了約十幾分鐘,出來後早已不見鑾轎隊伍。

我們一路快步行走,由沙鹿經龍井追到大肚,追了將近十公里,終於才追上,可見速度有多快。

 

 

11點,我在大肚街頭。

 

 

我生平第一次參加媽祖遶境活動,我以認識本土文化的心看待所有的活動。

對於很多宗教習俗我並不了解,但我誠心想知道,藉以增廣自己的視野與角度。

如果我的介紹有偏差或誤謬,敬請不吝賜教!

祝福格友 平安!

 

 

請繼續跟我走到彰化唷!

2012瘋媽祖(二) 2012瘋媽祖(三)

 

 

 

 

 

 

 

 

 

坪林九芎根山訪蘭行

2012.3.18 與夥伴們相約到坪林九芎根山,是樹絨蘭的花季了,想遇見美麗的她。

但最先遇到的是黃苞根節蘭,成串亮黃的花朵在林中很搶眼,放眼望去很容易被發現。

 

 

黃苞根節蘭的植株不開花時與臺灣根節蘭、輻射根節蘭都很像,但若開花就容易分辨了。

臺灣根節蘭花期在秋冬,黃苞根節蘭與輻射根節蘭花期在春天。

 

 

黃苞根節蘭與輻射根節蘭的差異在於:黃苞根節蘭「有距」,輻射根節蘭「無距」

什麼叫「距」呢?就是花朵後方有一條長得像尾巴的構造,這種構造是花瓣特殊演化成儲藏花蜜的空間。

上圖花莖上方的花苞後方都拖著一條尾巴,那就是「距」,有距的就是黃苞根節蘭。

 

 

黃苞根節蘭的花多數處於愛開不開的樣子,讓人覺得很不過癮。

 

 

難得有一朵盛開的,給她一個特寫看仔細,美吧!

 

 

以前都沒發現這條山路上有心葉葵蘭,今天不知怎搞的,突然覺得到處都是。

我還沒拍過它的花,好期待五月花期!

 

 

 

一夥人在山路上走走停停,在一平坦處歇腳,猛一抬頭:「哇--!有蘭吔!」

怎麼那麼好啦!套格友蘇sir的說法是,走狗屎運遇到,得來全不費工夫!

 

 

是小巧可愛的狹萼豆蘭,它不開花的時候,長像跟伏石蕨沒有兩樣,難以分辨。

我經常在林子裡瞪大眼睛找,就是找不到狹萼豆蘭。

沒想到第一次遇到它,它卻長在高高的大樹上,我還是沒有機會觀察它。

據前輩的分享,狹萼豆蘭的根是肉質根,莖上沒毛;但伏石蕨的根及莖上有很多鱗片,而且伏石蕨會長出長橢圓形的孢子葉。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分辨兩者。

 

 

狹萼豆蘭長在離地至少五公尺高的樹幹上,淡黃色的小花開得熱鬧滾滾,整整繞著樹幹長了一大圈,迎著春風與和煦的陽光對我招手,而我,只能站在樹下眼巴巴的望著她留口水。

唉!只嘆腳太短,鏡頭不够長。幸好夥伴建偉有一支270mm的鏡頭,借來拍幾張大景,稍解我發癢難耐的心。

無法近距離欣賞,沒拍到特寫鏡頭,心中很不爽快,一路腦海不斷浮現那近乎上百朵在微風中搖曳的小蘭。

想想自己的心境,網路上說有人扛著長梯登山訪蘭,也就不足為奇了。

 

 

九芎根山,海拔610m,又稱死囝子坑山,登山口位於坪林金瓜寮溪產業道路底,山路沿途無視野,但路徑清楚良好,是訪蘭的好路線。

 

 

鳳蘭

 

 

一大串黃藤的果實被某種動物啃得只剩皮,黃藤果實如此酸,是誰的傑作?

 

 

走過幾次九芎根山,但從未拐入金紙崙山,今天進入一探。

沿途路跡算是明顯,但不如九芎根山寬敞好走。

自然原始的山徑更令人期待,一路大腳筒與樹絨蘭不斷,還有一些常見的地生蘭。

往裡走了約40分鐘後,山頂起霧,天色暗了下來,只好依依不捨回頭。

他日,可擇期安排早些出門,重點放在走金紙崙山,想必能找到一些驚喜。

 

 

大腳筒愛住在大樹上,若非樹倒,怎有機會看清它?

遇到長在倒木上的,當然把握機會觀察、寫真,再摸摸它厚實的葉子與小胖腳。

 

 

樹絨蘭也是喜歡住在大樹上的蘭,高不可攀!

 

 

一樣跟夥伴借270mm的鏡頭來拍,勉強留下生態照。

樹絨蘭,又叫赤色毛花蘭。具有粗壯的莖節,叢生,通常跟大腳筒長在一起。

 

 

滿滿的樹絨蘭花苞,盛開時的花團錦簇一定美不勝收。

 

今日的訪蘭行因午候天氣驟變而提早徹回,有著意猶未盡的遺憾!

心中一直懸念著,密林深處不知還有多少珍寶等待我去發現……..

改天,一定要再探!

 

 

 

 

 

 

 

 

陽明山訪花半日遊

2012.3.17 週六陽光燦爛,但遊山玩水的夥伴們全都有事。

怎可辜負大好春光,約了好友及老妹上陽明山享受訪花半日閒。

為了避開花季車潮,我由平等里上山,一路順暢到二子坪。

把車停在鞍部停車場,沿著百拉卡公路走到菜公坑山登山,這條路我每年都要走上好幾回,來看我熟悉的花草朋友。

 

 

二月中在山壁上熱鬧放煙火的臺灣胡麻花 ,現在換裝為蒴果期。

 

 

換傅氏唐松草放小煙火上陣,點點小白花,很難不引人注意。

 

 

台北菫菜一叢叢齊聚在邊坡上,花朵像成群的小白蝶在草地上歇腳。

 

 

台北菫菜蝴蝶似的花朵,美不勝收!

 

 

佛氏通泉草花色清麗迷人!

 

 

全身像刺蝟一樣的花:剛毅的溫柔 — 南國小薊

 

 

微觀之美

 

 

我太喜歡這一叢叢盛開的台北菫菜了,沿路讚嘆,沿路拍,心花怒放如花朵。

 

 

 

 

 

 

 

 

 

 

 

墨點櫻桃抽出磚紅色的嫩葉迎春!

 

 

大花羊耳蒜迫不及待伸展出它暗紅色的花莖

 

 

藍紫色的蘭崁馬藍亮麗綻放

 

 

開滿菜公坑山步道邊的蘭崁馬藍

 

 

虎婆刺大朵盛開

 

 

連續三年觀察菜公坑山的萎蕤(ㄖㄨㄟˊ),今年的生長狀況最好最多,到處可見植株冒出來。

 

 

幾乎還在含苞待放中,期待山中的翠玉白菜 — 萎蕤 (ㄨㄟˇ ㄖㄨㄟˊ) 盛開!

 

 

 

 

嘎嘎昆蟲網中比對到打瞌睡仍不知名的蛾。

牠有很棒的偽裝術,像是一片枯葉飄落在蕨類植物上,猜想可能是某種尺蛾。

 

 

回到菜公坑山第二登山口已是傍晚,小妹一家子爬完山來與我們碰面。

難得愛好大自然的三姐妹山中相逢,除了一起賞花,還嘰哩呱啦聊個沒完。

天黑後還相邀一起到竹子湖吃飯,正好避開賞花車潮。

 

 

 

 

 

 

 

 

 

 

苗栗火炎山自然觀察行

2012.02.11 我們一行人來到苗栗火炎山做自然觀察,大部份的夥伴都是第一次來,花了一點時間找到登山口。

原來登山口位於三義交流道附近台13線約55.3公里的高架橋邊,入口不明顯,我們錯過了回頭問人才找到。

 

 

往來中山高速公路行經大安溪路段都會經過火炎山,看過無數次火炎山,卻不知火炎山屬「自然保留區」,入內要提前向林務局新竹林管處申請。

 

 

遠望火炎山,山壁陡峭,土石裸露,草木稀疏,不知為何前輩們為何要選這個點?

進入步道後才發現,山中皆是高大的相思樹林,並非我想像的。人真的不能以事物的片面來做推論,往往誤導自己。

 

 

上行不久,右側岔路出現一個基點,走前一看,旁邊好心人士放了一張護貝的說明伯公岡山、H251M根點」。

什麼叫根點」啊?根點」才對吧!一群人七嘴八舌,哈哈大笑!

 

 

火炎山的地質以礫石為主,土質鬆散,長年受風雨侵蝕,地質脆弱,林務局特別放置警告標示,要登山人注意安全。

 

 

步道左側是卵石與砂土混合的山壁,看起來搖搖欲崩。

 

 

開濶處俯瞰大安溪谷

 

 

眺望遠處有如熊熊火燄的山體

 

 

在山稜上遇見一棵高大的無患子樹,綴滿黃綠交錯的葉子,美麗好看!

 

 

每經過開濶處,我們就盯著火燄般的山體嘖嘖稱奇猛拍照。

走入火炎山的感受與在高速公路上遠眺的感覺截然不同,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有一份敬畏之心。

 

 

 

 

我們爬過一座又一座的小山峰,隨著山體的起伏上上下下,富變化的山路走起來一點也不累人。

山勢越來越高,也進入了火炎山的菁華地帶,宛若被利刃削過的陡直峭壁躍然眼前,面對奇特的地質景觀,忍不住快門按個不停。

 

 

紅土礫石裸露,彷彿大地被開腸破肚,令人怵目驚心。

 

 

 

 

好友帶了唸國中的兒子來共享這段行程,想必觀看如此壯潤地質的感受與收穫,必然勝過課本。

 

 

 

 

原本以為火炎山是單調的低海拔山區,不寄予厚望,卻出乎我意料,特殊的地質景觀讓大家一路驚嘆連連。

 

 

平常外出觀察都盯著植物瞧,難得夥伴們的焦點會轉移到風景上。

 

 

火炎山、大安溪谷一帶是台灣南北氣候的分界點,同行夥伴說這兒是陰陽界一點也不為過,登山口是晴天,山路轉個面向就變成冷風颼颼、雲霧飄渺的北部濕冷氣候。

 

 

 

 

上到海拔550米左右,山路開始在一座座小山丘的稜線上上下下,一會兒拉繩索上陡坡,一會兒又是下坡,冷風呼呼的吹,彷若在高海拔山上,夥伴戲稱好似登雪山。

 

 

 

 

別看小小的火炎山,上上下下不知幾個小山頭,走在強勁冷風吹拂下的稜線上,也是很恐怖的。

 

 

每個步伐都要很謹慎,深怕不小心就踩到滑動的石頭。

 

 

登上一個四週白茫茫的小山頭

 

 

隨即又要下坡

 

 

週圍山嵐飄渺,景緻優美!

 

 

9:20起登,一路觀察、拍照、賞景,摸到下午2:10才抵達火炎山三角點。

自然觀察團難得走如此遠的路程,而且登上三角點,可喜可賀!

我很喜歡這樣的行程,走走停停,拈花惹草,知性又健身,不亦樂乎!

 

 

火炎山,海拔602m,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基石。

 

 

從三角點下來後,我們循左側步道下山,剛好走一個O型路線。

 

 

下山的速度比較快,一點多小時就返回台13線55公里處,距離登山口只有幾百公尺。

走一趟看似不起眼的火炎山,卻在短時間內歷經晴天、陰天、煙雨濛濛、冷風刺骨…..,氣候變化之大實在出人意表。

 

 

 

 

 

 

 

 

 

 

 

 

上陽明山拜訪春天

2012.02.12 再度上陽明山,這回的天氣換成山下晴朗,山上雲霧繚繞。

在竹子湖附近遇見一道美麗的彩虹跨越山間,驚嘆中趕忙停車賞景。運氣很好,只剩一個停車位。

可是,待我停好車跑到觀景台,彩虹消失了。美麗只在一瞬間,怎能不把握當下!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美好絢爛的,若無法掌握當下,逝去的永遠回不來。

 

 

我喜歡把握初春的美好,上山與花草打招呼,享受山野帶給我清新的能量。

以下分享我的觀察,希望帶給您萬物甦醒的喜悅!

 

 

這是2/5觀察到的白花瑞香,含苞待放!

 

 

想說2/12再去看它開花,結果它還是-含苞待放!

不追了,它厚實油亮的葉子讓我對它印象深刻,以後再遇到,應該還認得,來年再去拍吧!

 

 

邊坡上的通泉草開花了,色澤鮮麗,捎來了春天的氣息!

 

 

晚開的山菊不想告別秋冬,依戀在邊坡上,想與春花爭艷?

 

 

七葉一枝花的小苗紛紛探頭,醒了醒了!

 

 

紅通通的嫩芽如嬰兒的臉龐般,稚嫩朝氣,真美好!

 

 

八角蓮探頭得早,連花苞都出來了,在春風中舞動他翠綠的身型,叫人愛不釋手!

 

 

傅氏唐松草與台灣胡麻花迎春放煙火,昭告天下,風光明媚燦爛的春天就來了!

 

 

喜歡我放的煙火嚒?我個頭不大,蹲下身軀你才看得見我!

 

 

細辛開花了!這麼暗沉的花色開在植株基部,您一定鮮少關注過它。

 

 

這是十大功勞,不要問我它住在哪裡,很多人聽到它勞苦功高的名字都想請它回家。

 

 

十大功勞也含苞待放,改天我再去拜訪它,記錄它美麗的花顏。

 

 

硃砂根的紅果子很吸睛,拍過N次我還是很喜歡它結實累累的豐富感。

 

 

這一年來,見過無數次這樣的植株,心想是插天山羊耳蒜嗎?好期待花期時能解惑!

 

 

白肋角唇蘭喜歡在中肋劃一道明顯白線,就像我小時候,喜歡把課桌中間劃一道楚河漢界,隔開同座的臭男生。

 

 

蘭崁馬蘭的小藍花很優雅浪漫,它也是早春的主角。

 

 

小茄,它才是正牌的報春花,因為它屬報春花科。

 

 

台北菫菜,葉近心型。

 

 

如意草,葉基闊心型。

以上兩種都是菫菜科小草,步道邊的小蝴蝶。

二年前剛觀察時,總是搞不清誰是誰。

看多了才發現,整體氣質兩者完全不同。

如意草的花比起台北菫菜小很多,一眼就能分辨。

唉!明知照片會騙人,還把所有小花拍成一樣大,把自己弄得糊里糊塗!

 

 

這些是如意草,它的花很小,直徑約1cm。

 

 

施丁草,去年五月初拍到它開花,現在才二月初,它還是在開花。

好令人訝異與好奇,到底是花期長?還是早開?

 

 

莎草揮舞著一支支綠線綠的仙女棒,彷彿對我說:「拍我!拍我!」

濕地上一大片綠油油的莎草,很難抗拒它的美麗!

 

 

大自然的奇妙常出人意表,葉子上怎麼長了一排杯子,您見過嗎?

這是樟科植物上長的蟲癭(ㄧㄥˇ),是昆蟲注入刺激植物生長的激素等物質,引起植物異常增生的結果。

 

 

有的蟲癭像小蓮霧

 

 

有的蟲癭像小水滴

想了解更多關於蟲癭的知識,請參考:蟲癭-昆蟲操空植物蓋的秘密基地

 

 

紅楠(豬腳楠)的花苞裹著金黃色苞片迎春

 

 

等不及的小綠花偷偷地探頭

 

 

紅楠滿樹金裝的花苞令人期待,陽光燦爛時的一樹繁花。

 

 

春天的腳步近了,您去拜訪春天了嗎?

希望您在我這兒嗅到春的氣息,循著它們的美麗與春天來一場愉快的約會。

 

 

 

 

 

 

 

 

 

 

 

山水雲霧八煙聚落

2012.2.5 親山水工作室的水哥邀請李瑞宗教授在陽明山八煙的綠峰山莊舉辦中橫五十」專題演講。

演講完畢,李教授特別帶領大家逛綠峰山莊對面的八煙聚落。

八煙聚落,座落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屬新北市金山區重山村。

經過陽金公路無數回,我從不知這裡有個質樸美麗的小村落,小而美的山水景色出人意表,叫人驚艷!

 

八煙聚落現有十來戶人家,跟所有農村一樣面臨人口老化,年輕人都往都市裡去。老人家無力耕作,水田漸荒蕪,水圳漸枯竭。

直到二年前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來到八煙,在林務局補助下,推動八煙聚落營造計劃,才重新找回八煙的美麗………..

 

 

 

 

「八煙出張所」就是八煙聚落的在地服務站。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租下這個具有特色的人文空間,主屋保留濃厚古味的砌石牆,屋側的閒置空間作為有機教學與相關課程的生態教室,透過空間再造,提供在地民眾與遊客更緊密的服務。

 

 

八煙南高北低,水源來自大屯山系。源源不斷的山泉是聚落得天獨厚的資產,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洗滌池。

這裡不僅是衣物、蔬果的洗滌場所,也是聚落重要的資訊站。

在沒有媒體的年代,誰家娶媳、誰家母豬生小豬……,所有的資訊都透過這裡來交換。

 

 

現代奉茶。我看到的不只是茶,還有人情味。

 

 

另一戶人家的洗滌池

 

 

李老師一邊為大家解說本地人文,一邊與村人寒喧話家常。

 

 

村民家中傳統又具古早味的廚房

 

 

好懷念的廚房用品,您見過嗎?

以前年節蒸粿用大灶,為預防鍋與蒸籠間縫隙熱氣的流散,就用這種器具圍起來。

我小時候家裡還有在用,中間用竹篾圍成二個圓圈,再以稻草編製而成,幾乎遺忘在記憶深處的廚房用品。

誰還記得它的名稱?請告訴我一下,我完全忘記了!

 

 

我們順著田間的水泥路往村子裡走,享受田野綠意的美好,找到變動歲月中不變的風景。

 

 

 

 

石砌的駁崁因此地長期受東北季風的滋潤,長滿綠油油的土馬騌。

 

 

土馬騌,屬於苔類無維管束植物,俗名大金髮苔、獨根草,是森林底層的耐蔭植物。

我喜歡它的茂密與綠意,好像充滿想像的迷你森林,每次遇到總忍不住多看幾眼,享受它那清新翠綠的視覺。

 

 

有著一兩百年歷史的三合院祖厝跟禾埕前茄苳老樹一樣,充滿著開枝散葉的故事,不斷在上演。

 

 

這也是洗滌池!清澈的泉水汨汨流淌,活絡了再造的舊農村。

 

 

八煙聚落因地處偏僻開發不易,因而保留了少見的水梯田。經過重新社區營造,不但保留了聚落特色、生態景觀,也為聚落注入新生命。

 

 

有機種植的推廣,同時也保留了生態景觀。

 

 

看到小朋友在田間撈蝌蚪,躲在我記憶深處的童趣頓時湧現,好幸福的滋味啊!

 

 

有青蛙蝌蚪,也有蟾蜍蝌蚪。

 

 

鋪設上石板的田埂讓人更容易親近水田,享受水土的帶給人的親切踏實。

 

 

踩踏在綠油油的石板間,夥伴們興奮地說:這才真的像在走春!」

的確!翠綠的土馬騌鑲嵌在石板小徑上,春意濃重,令人心曠神怡!

 

 

架高在砌石基礎上的灌溉水圳,叫「浮圳」。

 

 

走在「浮圳」邊,懷想昔人種田、巡田水的清苦農耕生活,更感恩現在的衣食富足。

 

 

對面山上是五星級的八煙會館,而這裡的水田在詩畫中,擁有的景觀也是五星級的。

同樣的五星級,我比較喜歡悠遊自在無拘無束的自然風光。

 

 

老師帶領大家繞水田走一圈,這美麗的風景讓人好感動!

所有人都走入了詩畫裡,成為美景的一部份,景美、心開懷,這一幕的喜悅不輸走入名山大川。

 

 

歷來未被搬移的田中石,正好襯托了山水之美!

 

 

我被這個角度吸引住,感覺自己好像來到陽朔美景中,快門按個不停。

 

 

 

 

 

 

 

 

 

 

 

 

 

 

 

 

原本在抓蝌蚪的小朋友見我們一夥人到此處,也跟了過來。

我聽見最小的小朋友喊出:「好美喔!」,心中又是一番感動。

好棒的景!能够讓一個學齡前兒童打從內心讚美。好幸福的孩子!能够徜徉在美景裡!

 

 

社區營造為農村注入新契機,也為人們找回遺忘久遠的鄉土情。

不仿找個悠閒的日子,走進八煙,享受這兒的恬淡,看看這兒山水雲霧,回憶與阿嬤共渡的鄉居……….

 

 

 

 

 

 

 

 

 

 

 

 

 

 

 

 

台北雲海

2012.2.5 早上八點多開車經由平等里上陽明山,平等里一帶籠罩在濃霧中。

心想:氣象報告今天是晴天啊!會不會繞過一個山頭變成好天氣呢?

果然到了陽明山前山公園附近見到了陽光,到小油坑停下來休息看景,哇!好令人興奮,台北市在雲海中吔!

 

 

把鏡頭拉近來看,雲海壯濶,美不勝收!

 

 

小油坑停車場能見到的景有限,我立刻趕往巴拉卡公路的觀景台。

壯濶的大景,遠處如波濤的雲海中露出紗帽山及101大樓的尖塔,台北市整個籠罩在雲霧中。

 

 

乍暖還寒,大量水氣蒸發凝結在高空,而我衝破雲端上到高山,就看到這幅雲海美景嘍!雲海,就是層積雲的頂部。

下回,找一個雨後放晴的雲霧天上山,或許有機會遇到這麼令人興奮的美景喔!

 

 

 

 

 

 

拉近鏡頭,可以看清在雲海中的紗帽山及101大樓尖塔。

 

 

 

 

 

 

跟著主人到觀景台看雲海的狗狗

 

 

 

 

我喜歡牠壯碩的身材,一副憨厚的樣子。

 

 

可愛的牛頭犬,又叫老虎狗,我把牠叫成虎頭狗,笑翻我們家的小朋友!

牠主人說這種狗兒不好養吔!還是欣賞別人家的狗兒就好,好不容易把三個小孩拉拔大,我不想再照顧狗兒子!

 

 

 

 

 

 

 

 

 

 

大年初六新店獅仔頭山賞花行

2012.1.28 大年初六,無雨,陰陰的天。邀好友Grace Lin上山走春。

她是童子軍團長,我一直想把新店獅仔頭山介紹給她,或許這兒適合她帶小狼來此辦野外活動。

我們十點才從台北出發,停好車登到觀獅坪已經快12點了。

山下天氣陰霾,來到海拔七百多米的觀獅坪反而天空不那麼灰暗,白白的雲霧輕飄飄的,無風的空氣沁涼清新,感覺舒暢無比。

我們在這兒坐了好一陣子,閒磕牙,看別人歡樂,享受難得的清閒與自在。

 

 

有一家人三代同堂來此野餐,年輕的爸媽開心地揮舞著綵帶奔跑,自由自在展現歡欣的一面,好溫馨快樂!

 

 

 

 

 

 

往獅頭天梯入口邊的馬醉木準備好滿滿的花苞迎春,待它全數張開壺形宮燈似的小白花,一定非常美麗!

 

 

要開始綻放嘍!

 

 

拍一串早開的馬醉木花朵,讓您喜歡上它的脫俗優雅!

這麼美的花,但它的莖葉及種子都有毒喔!

 

 

馬醉木,杜鵑花科。

 

 

 

傅氏唐松草,毛茛科。台灣特有種。

分佈於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區,常見於陰暗潮濕之森林底層及森林邊緣。

我喜歡它潔白中帶點粉紅的花朵,也喜歡它翠綠色像小鴨掌似的葉子,令人看了很舒暢的植物。

 

 

馬醉木附近的邊坡上不少,我以前從沒注意到它,季節對了,它就出來打招呼。

 

 

虎耳草科的「落新婦」也開花了,也跟馬醉木是鄰居。以前,我也沒留意它長在這裡。

同一條山路走了N回,每次還是有新發現,這就是大自然吸引人的地方。

 

 

臺灣菫菜,菫菜科。

 

 

這也是臺灣菫菜!

 

 

臺灣菫菜的葉子圓心形,先端圓頓。川上氏菫菜跟它長得很像,但川上氏的葉子先端尖。

 

 

2011年11月初新店獅仔頭山追花一日遊 來過,那時的崖梯是舊的,這次來剛更新過,看起來更堅固安全。

 

 

我喜歡邊爬崖梯邊東張西望,看看山壁上有什麼奇花異草。啊哈!臺灣胡麻花開了,美麗的花仙子來報到了!

 

 

臺灣胡麻花,黑藥花科。(自百合科分出)

 

 

東瀛珊瑚,山茱萸科。正值結果期,獅仔頭山數量頗多!

 

爬上崖梯後就算爬上獅頭頂,我先帶好友去看這兒頗多的金毛杜鵑,期待三月再來看它美麗艷紅的花朵。

 

 

我順道找了先前在林下發現的好朋友-滿綠隱柱蘭,期待5月花開再來找它。

 

 

步道邊的細辛也準備開花了,花苞因泥土流失而裸露。

 

 

已超過百年歷史的防蕃紀念碑

 

 

防蕃紀念碑前,一枝馬醉木花悄然綻放,身型優美。

 

 

2011年11月初來拍過小巧可愛的小蘭 — 一葉羊耳蒜 ,已結蒴果。

 

 

前回來獅仔頭山po文,格友回應我正確的標高是858公尺,還說我沒拍這顆一等三角點可惜。

實在是我來太多趟了,沒想到要拍。既然寶貴,這次特別再做一次記錄。

 

 

山下霧茫茫,山頂卻陽光燦爛而溫暖,白雲在藍天下快速挪移,可惜山不够高,看不出雲海。

我和好友在此晒著暖陽,看著遠方雲霧飄渺,天南地北話家常,悠閒自在而愜意。

 

 

之後我們經土匪洞往獅尾格坪前進,在路上又遇到幾株盛開的臺灣胡麻花。

 

 

臺灣胡麻花

 

 

臺灣胡麻花

 

 

 

 

小菫菜 Viola inconspicua subsp. nagasakiensis ,菫菜科。

 

 

無地上莖。葉線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花期時呈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平截,疏淺圓齒緣,基部常齒緣;葉柄長 6-15  cm;托葉披針形, 3/4 部份與葉柄合生。

 

 

花常暗紫色,偶淡紫或白色。

 

 

 

我們走到獅尾格坪後,再繞山腰步道回到觀獅坪。此時,三代同堂的家庭還在這裡野餐玩樂,好個開放歡樂的家庭!

在觀獅坪略喝水休息後下山,5點結束行程,快樂赴歸。

今日上山真開心,許多小花開始綻放,讓人感受到春天來了!要準備追花嘍!

 

 

 

往獅仔頭山有免費小巴,起點在新店市公所門口,終點在獅仔頭山登山口,每天6班車,固定班次。

新店市公所門口出發時刻:6:40, 8:30, 10:20, 13:10, 15:00, 17:00

獅仔頭山登山口回程時刻:7:20, 9:10, 11:00, 13:50, 15:50,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