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谷關七雄之白毛山(上)

2011.11.25 週五下班後,我們先趕到谷關,入住統一渡假村谷關溫泉會舘,準備隔日登谷關七雄之白毛山。

2011.11.26 早上6:30來到台八線約20K白鹿橋橋頭,把車停妥起程。此時的天空灰濛濛的,心情有點失望,最近幾個週末都沒藍天,好希望來中部見見藍天的說。

白鹿吊橋,全長249公尺,民國57年興建完成,橫跨大甲溪,又細又長,載重限200kg。我們一行七人不敢同時通過,分二批。

過橋後,橋兩旁都是一種葉子大大的果樹,想了好久,忘了它的名字,直到回程看到紅紅的莢果,恍然大悟,原來這裡種了好多鳳眼果,也就是蘋婆。

之後爬升一小段之字型山徑,來到像工寮又像住家的地方,養了七八隻狗,狂吠聲此起彼落,響徹山林。


 

珊瑚油桐,大戟科。

 

王瓜,瓜科。

 

 

6:55 穿過民宅,遠離吵雜的狗吠聲,進入往白毛山登山口的產業道路。這段路共2.7km,全程陡上,一點也不好惹。

 

 

大葉苦櫧,殼斗科栲屬。

沒有一顆果實完好的,應該都是松鼠啃食過的。我很好奇,這麼的刺,松鼠難道不怕嗎?牠是怎麼吃的?

 

 

7:37 一路走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還好只剩0.3km就到登山口了。

 

 

誰家的黃毛ㄚ頭?(感謝格友菊子告知!線茸毒蛾幼蟲。)

 

 

7:43 抵達白毛山登山口,休息十五分鐘。

白毛山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大甲溪南岸,屬谷關七雄中的老六,標高1522公尺。從白鹿吊橋起算,爬升總落差為1034公尺,到登山口已爬升了314公尺,走了2.7km,之後還要爬升720公尺,但路程只有2.2km,也算陡峭累人。

 

 

滿地各種殼斗科果實,大多破碎不堪。這種是反刺苦櫧?或火燒柯?(火燒柯)

 

金線蓮,小小的植株就長在步道邊,真替它捏一把冷汗,好擔心它被人踩到。

 

8:11 山徑邊發現第一株綠花肖頭蕊蘭,聞一聞它風信子般淡雅的馨香,頓時神清氣爽,精神百倍,士氣提升不少。

 

 

8:18 這段路陡升,路邊不少巨竹叢。

 

 

竹林下蘭花多,到處都是滿綠隱柱蘭的植株。

 

這些都是滿綠隱柱蘭的小苗,多得不得了,好令人驚訝!

 

 

假球莖深紫色,看起來像是長葉杜鵑蘭,這一路也不少。

 

 

長葉杜鵑蘭

 

 

綠花肖頭蕊蘭,更是多得不得了。

 

8:50 陡直的山徑一路有驚喜,讓人忘卻了汗流浹背的辛勞。

 

 

綠花肖頭蕊蘭盛開,株株秀麗馨香,一路相伴一路拍,不亦樂乎!

 

 

 

 

 

美麗的線條處處有,只看你會不會欣賞。登山若只挑戰三角點,遺漏了路程中的美麗,那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我喜歡邊走邊探索,美麗的、奇特的、有趣的…..一一不放過,一趟登山行,總是心靈與記憶卡滿載而歸。

 

 

 

9:00 來到3.4k處,展望良好,設有坐椅供休息,我們在此歇腳賞景十分鐘。

 

 

對山是去年登過的東卯山,山腳下的谷關大道院清晰可見。

東卯山是我的谷關七雄第一座,但我對它的印象不是很好。一路之字型的山路,無聊又單調,還爬得我在登頂前大腿抽筋。原本對白毛山也沒寄予厚望,沒料到一路賞蘭而上,令我大呼過癮,人還在路上,就誇口說此地可以再訪。

 

 

9:21 經過從登山口算起的1k處,是個小山頭,一堆亂石。

 

9:27 之後的路段比較好走,緩坡上下起伏,較陡的地方有繩索輔助。

 

 

 

這隻毛毛蟲十分有趣,左邊是正常情況下的樣子,右邊是受到驚嚇後,牠背上的黃毛向二邊分開,露出中間的黑毛。只要用登山杖輕輕逗弄牠,牠就會露出較多的黑毛。(褐帶蛾/黑胸帶蛾)

 

 

9:43 走在小小起伏的山徑間

 

登山慢行,悠遊自在,我知道山風輕撫我的臉,我把心交給山林,我像個開心的孩子回到了心靈的故鄉,充分享受山野樂趣。

 

 

後續行程:

登谷關七雄之白毛山(中)

登谷關七雄之白毛山(下)

 

 

 

 

 

 

 

 

 

 

翡翠水庫美景與茶山風光

2011.11.20 昨日下午及晚上未歇的雨讓我們取消了今日的爬山,可是,今日卻無風也無雨,秋高氣爽,那就開車來去台九線溜答吧!

台九線上沒啥車,慢慢開,慢慢賞景,讓山風拂面洗淨心靈,好舒暢啊!

一路開到過小格頭,約27公里處,右轉進入塗潭道路,入口處註明往永安社區」。此路沿途都是美麗的落羽松,在秋風吹拂下,微微轉黃,甚是美麗,可惜路邊電線桿太多,不好拍照未拍。

順著塗潭道路蜿蜒下行,翡翠水庫的青山綠水乍現眼前,如畫般的美景,叫人驚嘆不已,我忍不住在一處開濶地停車賞景。

 

 

停車細看,這裡正好有個路標與解說牌。

 

 

解說牌上說明:永安村過去為水底村,位於翡翠水庫水源保護特定區內,村境內有北勢溪橫越,主要道路有塗潭道路及直潭道路,可觀賞翡翠水庫上游全景。

 

 

旁邊是永安村步道,全長不到五百公尺。我順著步道登上高處,兩旁是茶園,視野遼濶,可以盡享翡翠水庫的湖光山色。

 

 

山邊的李白楤木開著一樹的白花

 

 

一群山友從步道出來,人人驚嘆,手持相機拍不停,此等美景毫不遜色於國外知名風景名勝。

 

 

 

我爬上茶園,拍下翡翠水庫全景,茶山配水庫,青山配綠水,如此絕佳美景,真是洗滌心靈的最佳之處。

 

之後我走了步道,享受這兒秋的靜謐,生態的美好。

 

 

好奇地拍下奇特的菇菇

 

 

大自然裡也有許多問號,無須大驚小怪,時間會證明一切。

 

回到步道口,水庫裡一艘巡邏船由遠方開過來,劃破寧靜的湖面。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船過終究會水無痕,把握當下最重要。

美麗的,留在腦海;不愉快的,放下!不要背負著負面情緒過日子。

 

 

在樂觀與悲觀之間,我選擇看到美好的部份。

 

 

青山綠水多美好,人生得意需盡歡!

 

 

啜飲一杯美酒,寄情山水,忘憂山林!

 

 

 

離開居高臨下的永安村步道,我的車子順著產業道路續行。路上除了跟我一樣少許的遊山玩水人士,安靜得很,孩童可以在馬路上嬉戲,茶農可以在路邊晒茶菁。


 

本想繞著水庫到坪林,路不熟,跟著山路繞呀繞,繞回到半山腰上,遇見幾個茶農在採茶。

 

 

我這個當年的採茶童工,如今早已20年不採茶,現在只管拍人家採茶。想起當年採茶的辛苦,倍感今日之幸福!

 

 

 

 

一心二葉的辛勞所換取的,是知福惜福!感恩當年採茶的辛勞,讓我知道要好好讀書,脫離貧窮。

 

順著塗潭道路繞一圈,我又回到台9線,再順著台9線開到坪林,由坪林上國道5號回台北,結束半日翡翠水庫美景與茶山風光的美麗饗宴。

 

 

 

 

 

 

 

 

 

雨中再訪烏來紅河谷

心葉羊耳蒜(銀鈴蟲蘭) ,值得為它魂牽夢繫的蘭花!

為了在最美的當下賞到她,2011.11.19 我又去了一趟紅河谷。

路程中沒有太多的留戀,一心只想看到她。這回總算比較認真走路,我有算過,一般從入口到工寮大約一個小時多點,我含拍花半小時多,總共要二小時。

說要專心追心葉羊耳蒜,路程中還是不免會被吸引人的小東西牽絆住,與您分享如下: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身體以褐色為主,但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的顏色偏綠,公的有明顯黃色縱斑,下頷有白色斑塊(母的較不明顯),腹部為淺灰色,口腔外緣為白色。

 

攀木蜥蜴不太怕人,遇到敵人會張開喉垂做伏地挺身式的威脅動作,模樣很可愛逗趣,客家人稱牠為「山狗太」

 

 

像不像小恐龍?

 

 

說牠像變色龍一點也不為過,你看牠隱身得多好啊!若不細看,很難留意到牠的存在。

 

梵天花,錦葵科。與野棉花不好分吔!

 

 

過了工寮後,我們續往熊空方向。約再走20分鐘,步道來到溪谷,此地無橋,必需涉水才能過溪。我脫下短筒雨鞋走過去,沁涼的溪水正好幫腳做spa,真想泡久一些。

若不想再往熊空越嶺前進,此地很適合休息野餐,溪水潺潺,潔淨清澈,澗谷幽靜,滿眼綠意,是心靈的搖籃,心的故鄉。

 

 

越溪後先經過一處美麗的杉木林,林下是濶葉樓梯草、冷清草及台灣馬藍的天下。前行不久,短暫的之字形爬升後,山徑沿著溪谷前行,從山徑邊的林間縫隙可以眺望水流淙淙的溪谷。

 

 

山徑邊的樹幹上長滿了一葉羊耳蒜

 

 

現在正值一葉羊耳蒜的花期,請參考:小巧可愛的小蘭 — 一葉羊耳蒜

 

 

除了開花的植株,還有好多好多小苗。

 

 

另一株樹上則長滿了大大小小棵的黃絨蘭

 

 

難得見到數量這麼多的黃絨蘭,它美麗的花朵請參考:黃絨蘭

 

本來今日打算走到熊空越嶺鞍部,下回再從三峽走到鞍部,二邊就接上了。

可惜在距離鞍部半小時左右腳程處,大中午卻天好黑,不想再冒險,趕緊回工寮午餐。

 

 

約二點煮好麵,外頭下起了滂沱大雨。幸好有這個工寮,得以舒服的在山中午餐。

我端著麵,蹲在這個門口,看著嘩啦啦的大雨午餐,所有的感覺都回到了小時候……。

那時住在一條龍式的平房裡,地板連水泥都沒有粉刷,屋頂的瓦片也沒有用水泥糊起來,每到下雨時,雨打在屋瓦上有如萬馬奔騰,錚錚作響,跟這個時候一樣…..。

小時候害怕下大雨,沒有水泥的地板到處濕濕黏黏的,有時家裡還會漏水,令人很不舒服。現在蹲在門口看下大雨,心情卻很輕鬆愉快,因為,所有遺忘在記憶深處的感覺,一一被挑起……好懷念!

 

 

 

下午三點,雨勢轉小,其他隊的山友陸續離開,我們也收拾好準備下山。

 

 

這是工寮前的橋,我出來一看,嚇一大跳,第一次看到溪水暴漲是什麼模樣,橋下黃滾滾的溪水由上奔流而下,氣勢磅礡,有些嚇人!

我撐著傘,穿著雨衣,攀扶著繩索,小心翼翼地通過濕滑的木橋。連日的雨讓木橋看起來岌岌可危,搖搖晃晃。

當我心中正嘀咕著它的危險時,突然後面傳來:「啊!-」的一長聲。

回頭一看,夥伴掉到溪裡去了!他踩斷一根木片,整個人摔了下去。幸好有抓著繩索,人也沒撞到大石頭,不幸中的大幸。

我回過頭幫忙拿起他的登山杖,他很快爬了上來,褲子濕了半節,鞋子也被大水沖走了一隻。不過,好家在,人平安!

山中步道不需過多建設,但是,攸關生命安全的橋樑卻有必要。不懂政府對於古道步道的預算如何分配,為何這條人來人往的古道橋樑要由民間團體來承擔?

這條步道上的幾座橋都是由善心的山友自動自發揹鋼材、木板、水泥上山舖設,今日我們遇到了其中的好幾位,相信下回再走紅河谷,必有新的橋,感謝他們!

 

 

 

 

 

 

 

 

 

 

 

 

 

閒逛三峽插角地區

2011.11.13 夥伴說要帶我們去爬三峽雞罩山,車從三峽往大板根方向開,過大板根,轉入109乙,進入插角地區。

隨著產業道路的爬升,車子漸漸駛入雲霧之中。我們先去李山神宮,夥伴說這兒的視野很好,可惜今日霧茫茫,什麼也看不見。

李山神宮,很特別的廟宇,看起來還未完工,屋脊空蕩蕩,未見任何剪黏裝飾,外牆的顏色也很突兀。

 

 

我對廟宇沒興緻,倒是對一旁的菜攤興趣濃厚。這些蔬菜雖算不上有機,至少都是阿伯用心種植的,特別清甜。我特別買了茭白筍、薑、韭菜、芭蕉,滿足又得意!

 

 

離開李山神宮,續往雞罩山登山口,登山口在產業道路的最高點,有工寮及水池,如上圖。

帶路的夥伴可能忘了登山口,要我車子續開,開到柏油路的終點,不能再開了,只好停車逛產業道路,改由另一登山口上山。

 

 

 

這條產業道路少有人車出入,路邊長時間積水,蛙蛙家族已經在此定居生蛋。

 

橫帶人面蜘蛛(雌),成蛛,腹背黃色具黑色橫紋帶,腹面近末端桃紅色。

 

 

橫帶人面蜘蛛

 

 

濕濕的天候在原始的產業道路生態觀察,也挺不錯的!

 

 

野菰

 

野菰

 

 

某種山茶

 

 

穗花蛇菰,左公右母。

 

 

冇骨消的果實

 

 

爵床,爵床科。

 

 

土人參,原產熱帶美洲,常栽培於庭園並且逸出成雜草。

 

 

 

產業道路的盡頭有戶民宅,一對老夫妻住這裡。這是他們院子裡種的螃蠏蘭。

 

 

螃蠏蘭不是蘭,是多肉植物。


 

圓葉山梗菜,桔梗科。

 

 

綠花肖頭蕊蘭 ,蘭科。

 

 

綠花肖頭蕊蘭

 

 

芒草上的蟲癭

同蕊草,苦苣苔科。

 

 

山月桃

 

 

美人蕉

 

另一條登雞罩山的路因雜草叢生,溼漉漉的,大家決定放棄登山,循原路走回停車處。

 

 

回到停車處,雞罩山登山口附近有一蓄水池,裡頭滿池的臺灣萍蓬草與翡翠樹蛙

 

午餐吃乾拌麵與一鍋味增魚湯,因為我去竹圍漁港買魚 ,買太多了,請大家幫忙吃。

 

 

大飛揚草,大戟科。

 

 

待查。

感謝達人!粟米草 Mollugo stricta,粟米草科。

 

 

洋落葵,落葵科。

 

 

好大一棵菇婆芋,幾乎有二個人高。

 

 

我也去跟它比一比!

 

 

 

 

 

 

 

漫遊烏來西坑林道

2011.11.6 烏來西坑林道在桶后林道的半途。來時先經過孝義派出所,先停車辦理乙種入山證,車輛無需事先申請。辦完手續前行約3公里左右,就到了這個岔路口,入口被檔起來,這裡就是西坑林道起點。

我把車停在入口路邊,正好九點。原來出發時台北天候晴空萬里,沒料到進入山區居然烏雲遮日,幸好這條路非常平緩,也就且走且看。

 

小茄,報春花科珍珠菜屬。

 

 

路上遇到約三隊騎單車的朋友,邊騎邊玩,享受山林。

 

 

大頭艾納香,菊科。

 

 

花上一隻透明的蜘蛛,頭部有張鬼臉,好奇特!

 

 

沿途綠意昂然,野芭蕉夾道。

 

瓜馥木的果實,番荔枝科。

 

 

一輛車子停在林道邊,可能是林務局工作人員的車子。這裡也是車行終點,接下來的路徑比較狹小,雜草夾道,沿途偶有坍塌與小瀑。

 

 

經過山澗,路基被沖毀,林道有如河灘。

 

沿途很多各種根節蘭與羊耳蒜,羊耳蒜非花期,多數的台灣根節蘭也都花謝結蒴果了。

 

 

難得遇到如此鮮麗的一株台灣根節蘭,叫人眼睛為之一亮。

 

 

這裡還有多得不得了的叉瓣玉鳳蘭,但多數也花謝了。從長長的花莖與蒴果可以看出,花開時節的盛況。

 

 

據說西坑林道是日治時期軍用卡車通至宜蘭員山的道路,當時日軍在員山建機場,運輸人員、物資由西坑林道至員山。國民政府接收後,由林務局接管。

幾十年來人煙罕至,西坑林道回歸自然,大半路徑被植物占據,鬱鬱蔥蔥,山澗竄流,濕潤而原始,成了越野單車騎士及登山客的最愛。

 

 

山坳處泉水匯流,化為清澈小瀑嘩啦啦地流淌!

 

 

流向另一邊的山谷,卻驚見此處成了好幾台機車的墳場。

 

積水的林道上長了穗花斑葉蘭

 

 

 

 

這株不認識,但覺得它很特別!待查。

呵!果然特別,感謝達人解惑,它是尾唇斑葉蘭(大斑葉蘭),蘭科斑葉蘭屬。

 

 

又有一輛廢棄的機車在林道中間。是怎麼一回事?贓車嗎?

 

邊走邊觀察生態,11:30 來到3.9K處的阿玉溪瀑布群,往獅坑橋還有40分鐘,很想越溪過去再走個半小時,可惜我穿了可愛的Hollo Kitty短筒雨鞋,過不去,只好作罷!


 

這裡三溪交匯,水量豐沛而清澈。

 

 

 

 

夥伴們不想再走了,能在如此美麗的山水中午餐,人間一大享受呢!

 

 

我們停下來不久,一群年輕的單車騎士騎完後段往回走,我在溪的這頭觀看他們如何越溪。他們脫下鞋,扛著單車涉水,活力十足,讓人感覺年輕真好!

 

 

待他們都越過溪來,我們相互打招呼閒談。原來幾位來自新竹,都是同事,其中一位還是日本人。

我們煮了一鍋普耳茶,還有一瓶白酒、一鍋香煎豬肉、一鍋麵,邀請他們共飲幾杯。有緣千里來相會,山中相逢更是有緣。但他們都很客氣,淺啜一點酒、喝幾口茶,便與我們道別,期待下回有緣再相遇!

 

 

我們吃飯的大石旁,來了一隻螃蠏,我拿了一塊肥肉給它加菜並觀察它,它不斷用它的大螯夾肉送入口,那模樣真是可愛極了!

 

 

肉太香了,不一會兒又來了另一隻螃蠏來共享大餐。

 

 

龍珠,茄科。

這株龍珠在我午餐的大石旁,我見到一位男士走過去拍它,心想,可能是位觀察愛好者,但彼此沒有打招呼。

過幾天,有人在FB社群中po了這叢龍珠,還求救植物名,馬上被我揪出來。原來此人是生態社群中的朋友,台北的生態愛好圈圈不大吔!

 

 

 

DSC05367

雙花龍葵,茄科。果實鮮紅欲滴!

 

臺灣土黨參,這也是大石旁的植物。

 

 

 

下午1:40,起程往回走,還是習慣邊走邊張望。這株是針刺草。

 

琉球雞屎樹,茜草科。

 

 

烏來麻,蕁麻科。

 

 

 

 

 

臺灣車前蕨

 

 

下田菊,菊科。

 

 

一路叨叨絮絮閒扯,東張西望,悠遊到下午4:00才回到林道入口。

 

這一天雖然沒有新發現,但能徜徉在山林間,享受探索大自然的樂趣,過程已令人開心不矣!

 

 

 

 

 

 

 

 

 

新店獅仔頭山追花一日遊

2011.11.5 專程跑了一趟新店獅仔頭山,是這一季第四次來此,就為了欣賞美麗的新店當藥。

獅仔頭山,海拔859公尺,山頂有一等三角點基石,是新店與三峽的界山,因山形似臥獅而得名。今日天氣晴朗,登至觀獅坪仰望,形狀更像。

 

 

新店當藥是今日探訪的主角,詳請參考:新店獅仔頭山的新店當藥

 

 

從觀獅坪眺望大台北華城

 

 

觀獅坪往獅頭天梯的入口

 

 

讓許多人又愛又怕,接近90度垂直的崖梯,感覺直達天頂,但只有約三層樓高。

堅固的木梯,兩旁有繩索輔助,有點刺激,有點挑戰。只要贍大心細,安全無虞。

 

 

爬上第一段崖梯的視野棒極了,遠處山巒層疊,峰峰相連到天邊。

 

 

近處腳下是開濶觀獅坪

 

 

再登上兩段短短的崖梯就到稜線步道了

 

之後的步道緩緩上行,一路我們的眼睛像探照燈一樣,在步道二旁搜索,無意間教官發現了不起眼的蘭 — 秋赤箭 ,這是它的花。

 

 

秋赤箭的果實

 

 

拍完秋赤箭後,我們往土匪洞方向走。不一會兒,前方夥伴叫喚我們快往前,原來是綠花肖頭蕊蘭 開花了。

 

 

正當陶醉在綠花肖頭蕊蘭的清新脫俗中,前方又呼喊了!這次是發現了小巧可愛的小蘭 — 一葉羊耳蒜

這天走在獅仔頭山的心情好飛揚,一路有驚喜,快樂極了!

 

 

之後一路經過土匪洞,下抵獅尾。再循產業道路往回走,抵達另一繞經山腰的步道入口。

這裡有一棟還不錯的廁所,以往我們都在這裡煮午餐,今日卻沒水,只好往前,另覓他處。

 

 

步道邊的馬藍正盛開

 

 

馬藍,爵床科。

今年拍過很多次了,但遇見色澤美麗的花朵還是忍不住為它記錄。

 

 

 

肉穗野牡丹

 

 

在菁礐遺址處,有木棧平台可休息,也有水源,我們在此午餐。

 

 

水源邊的大石上長了好大一叢長葉羊耳蒜(虎頭石),蘭科羊耳蒜屬。

 

 

長葉羊耳蒜,中低海拔常見的著生蘭,喜潮濕的岩壁及樹幹,假球莖歪卵形,一個接著一個生長,一個假球莖具有二片葉子。

 

 

冒出一支支長串的花苞,好令人期待啊! 花期大約在12月中至1-2月間。

 

 

虎刺楤木,五加科刺楤屬。

 

用過午餐,回到獅尾,續往粽串尖,想去看那兒的綠花肖頭蕊蘭是否已開花。

 

 

台灣根節蘭還在開

 

 

粽串尖的綠花肖頭蕊蘭全數未綻放,好可惜!

 

 

臺灣土茯苓,菝葜科。

 

 

臺灣土茯苓的花

 

 

之前粽串尖、獅子頭山賞花歡度百年國慶 ,單走一粽串尖就耗去三小時,這次不到一小時來回走完。

出了粽串尖,續走獅仔頭山腰步道。一路上遇到的長葉羊耳蒜都已含苞,雖尚未開花,但依然賞得心花怒放,期待不已!

 

 

國慶時開花的白肋角唇蘭,已經結蒴果了!

 

 

白肋角唇蘭

 

 

沒料到這兒也有叉瓣玉鳳蘭,快謝了!

 

 

山腰步道看起來不錯,老少咸宜,但這兒經年濕潤,木棧道長了青苔,變得滑溜無比,即便穿著登山鞋,好幾次差點滑倒。

 

 

我特別在一處山壁前駐留良久,用放大鏡瞧半天,為的就是它。

它是台北附地草?還是台灣附地草?

之前我的觀察,以為它是台灣附地草,但達人前輩要我再仔細觀察一次。說實在,沒有二株放在一起,我還是很迷糊。

 

簡誌上關於它們葉子的描述:

台北附地草:葉橢圓形近圓形,長2-3.5cm,寬1.5-2.5cm,中肋在上表面突起,而在下表面凹陷。

臺灣附地草:葉長橢圓形,稀匙形,長2-7cm,寬1.5-2.5cm,先端微凹具突尖,葉緣近平直,中肋下陷於上表面,而微凸出於下表面。

 

關於中肋的描述,真是咬文嚼字!

看起來的意思好像是台北附地草的是上凸,而臺灣附地草是下凹,但查了照片,似乎不是如此。

 

 

看葉子的大小很不準,會因土壤環境等因素而有差異。

 

 

它的中肋算不算「微凸出於下表面」?

 

忘了帶尺來量,但它的葉子明顯較長,跟我之前在台七甲看到的台北附地草很不同。

再次觀察,我依然覺得它比較像臺灣附地草。

 

以上都是我的推測,只能向達人前輩求救了!

 

 

四點多回到登山口停車處,看到新店當藥,忍不住又拍了起來,直到天色昏暗,蚊子大軍兇猛來襲,才依依不捨結束今日行程。

 

 

 

 

 

 

 

 

 

 

 

烏來紅河谷尋蘭野趣

2011.10.30 早上天空灰濛濛的,帶著山雨欲來的威脅感走烏來紅河谷。

秋冬季節慘淡,沒蘭,約了蘭花達人一起走還是沒蘭…….

 

 

一整個山坡的台灣鉤藤,欣欣向榮,現在是它的春天呢!

紅河谷只有前段有一小段階梯爬坡,之後沿途平緩好走,經過很多座便橋。

 

 

在視野開闊處眺望,山巒青翠,美不勝收!

 

 

沿途濶葉樓梯草或冷清草夾道,綠意昂然!

 

 

我喜歡駐立在濕潤山澗邊的大石前,期待著某種蘭花不經意出現我眼前。

 

 

一路東張西望,沒花(梅花)唱完換唱沒蘭(梅蘭)……..

 

 

突然間,前面的喊說:「有花了!」「什麼花?」「鬼滴搖(台語)!」

真的有鬼在搖,花梗搖搖晃晃,好難拍清楚!

 

 

阿里山鬼督郵(正確為香鬼督郵

 

看花就像阿里山鬼督郵,怎麼葉子看起來很不像?基部不是截形或圓形?

感謝達人指導!果然不是阿里山鬼督郵!正確為香鬼督郵

香鬼督郵  Ainsliaea fragrans ,菊科鬼督郵屬。莖直立,高35-60 cm,全株密被褐色毛。葉3-5,亞輪生於莖的中段或中下段,葉卵形至橢圓形,3-10 ´ 2-6 cm,葉全緣或稍呈波狀,葉基心形。頭花總狀排列,總梗長5-8 mm;頭花具3朵小花。瘦果稍扁平,密被毛;冠毛褐色。分佈於北部及東部低至中海拔山區。

 

 

心葉羊耳蒜,今日的主菜,可惜還不行上桌,三週後將再訪!

 

 

心葉羊耳蒜,蘭科羊耳蒜屬。不是一道嘴巴吃的菜,是大飽眼福的菜!

 

 

今日開伙的地方到了!綠野叢林中的五星餐廳!

 

跨過這座橋就是了!

 

 

山中五星餐廳。 空氣好環境佳的工寮,許多人都以此為踏青終點。

 

男煮外,二位大廚及一位助手!

 

 

什錦麵上桌嘍!

 

還有一大鍋香味四溢的麻油雞!

 

 

吃完一鍋麻油雞,想多走點路消耗卡洛里。微醺的感覺不錯,但過橋可就要小心了!

 

 

這是烏來麻,不是鳥來伯! 烏來麻 Procris laevigata,蕁麻科烏來麻屬。

 

 

走到往三峽熊空的溪邊,這是今日的終點。

 

 

溪流潺潺,潔淨清澈,幽靜宜人!

坐下來享受芬多精與負離子,順便解解酒意!


 

 

 

 

掉落在樹枝上的黃吊蘭

 

臺灣馬藍,爵床科。(最近瘋蘭,好幾次把爵床科的馬藍打成馬蘭。馬蘭,菊科。差很大咧!)

 

 

角桐草上有二隻盲蛛,大家行色匆匆,我只能隨便喀嚓一張就走,沒拍好!

 

 

回到工寮前的橋

 

 

回到第一座橋

 

紅河谷平緩易行,景色優美,適合全家大小來走,全程來回大約三、四小時。我們今日一路拈花惹草、東張西望,一日遊也剛剛好……..

 

 

 

 

 

 

 

 

大溪金面山追花行

看到格友們陸續在大溪金面山拍到新店當藥,今年追了好幾次摃龜的我,決定追到大溪去。

2011.10.29 早上9:00來到大溪美華里的金面山第二登山口,把車放在附近,再徒步前往位於阮家土雞城的第三登山口。

 

 

9:45 登山口在土雞城旁邊,一上山不久就進入孟宗竹林,好似電影「臥虎藏龍」裡的場景,一股俠女的豪情油然而生。

 

 

9:57 上到稜線,我說往右,夥伴說往左。跟著往左走了一會兒,覺得不對勁,回頭再看路標。哈!往左是往「金山面山」,眼花看成也是「金面山」。不去金山面山了,去金面山就好。

 

10:03 來到一個小山頭,有個「營林所」三字的基椿,不知何意?

 

10:20 登上一處開濶地,遙望南邊,家鄉龍潭在遠方,石門山、銅鑼圈台地、乳姑山清晰可見。離開再久,深深的故鄉情不變。

 

 

10:34 接下來的路程偶爾要攀爬,準備收相機了。但遇到了阿里山鬼督郵,先拍再說。

 

 

阿里山鬼督郵,菊科。

 

再來複習一下,鬼督郵之名的由來!

鬼督郵之名據明朝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釋曰:此草獨莖而葉攢其端,無風自動,故曰鬼獨搖草,後人訛為鬼督郵爾。

 

 

真不愧被叫鬼獨搖草」,我拍的時候一點風就搖晃得很厲害,無法對焦,只好提高速度打閃光,缺乏景深層次。

 

 

11:00 來到一處90度陡直的岩壁,還好只有二、三層樓高,還有盤根錯節的樹根與繩索輔助,小小挑戰一下。

 

 

當要跨過一處斜枝時,我趁機坐下來,居高臨下,山風習習,好舒暢,真想坐久一點呢!

 

 

12:05 遇到一株盛開的新店當藥,今日的主菜。

 

 

新店當藥,龍膽科。

 

 

透光的感覺嬌媚無比,可人的甜姐兒!

 

 

新店當藥,二年生草本,莖圓形,被毛,基生葉橢圓至倒卵形,開花時仍宿存;莖生葉對生,卵形,無柄。

 

 

花冠輪形,五深裂,白底具紫色斑,裂片中央具一黑紫色大蜜腺,花徑可達44mm,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頂生於上部枝條腋生。

我有偷偷沾點蜜來嚐,好香甜啊!

 

 

細數一下我今年追新店當藥的追花史:八月中旬在平溪九龍山往峰頭尖的稜線上遇到已抽花莖、含苞的新店當藥;二週後再去找它,因故未果。隔日轉往新店獅仔頭山,含苞中。國慶再去看,依然含苞。

日前看到格友在金面山拍到新店當藥,不想再摃龜與等待,決定跑一趟。沒料到在金面山上接到我老妹電話,說她人在獅仔頭山,新店當藥開了一山壁……..哇咧!

不是我太瘋狂,實在是怕誤了花期空悲嘆啊!

 

 

一株山壁上的新店當藥,讓我在此為她陶醉、欣喜,人懸在山壁上,冒著危險瘋狂猛拍40分鐘。除此,還有附加價值是,未來一週的生活能量。

 

 

雖然已經與新店當藥打過照面了,新店獅仔頭山的花我追不追呢? 當然要追啦!如此美麗的甜姐兒,不去追她可惜吔!

 

 

10:50 金面山,海拔667公尺,因山形像鳥嘴,又稱「鳥嘴尖」,是大溪第一高山。

 

 

三角點旁邊的紅子莢蒾

 

 

有人在金面山頂拍到金線蓮,我找了找,也終於看到。但是,附近有人,不敢聲張,只能暗爽在內心,差點內傷。

 

 

 

怎麼看金線蓮的花就不是花,根本是山中精靈,有表情,有姿態,可愛極了!

 

 

特殊的花型、棲息地陰暗,是我練習拍攝的最佳麻豆。

 

 

 

 

有金線的卵形葉子

 

 

旁邊還有一株未開花的幼株

 

 

 

在山頂與我們聊天的登山客

 

 

13:50 回遇到新店當藥的地方午餐,我請夥伴先吃飯,我還要好好欣賞她、拍她。

 

 

 

DSC04655

為伊餓肚皮終不悔!

 

 

午飯後2:30由第二登山口下山。路上的苞花蔓,艷紅欲滴的果實好迷人!

 

14:55 無意間在林中又遇到一株金線蓮

 

 

 

15:02 回抵金面山與十三份山岔路口

 

 

?,蕁麻科樓梯草屬。

感謝達人!臺灣樓梯草

 

 

 

15:20 整山壁滿滿的毛苞斑葉蘭,已經結蒴果了。

 

 

馬藍,爵床科。

 

 

火熖桑葉麻(腺花桑葉麻Laportea aestuans ,蕁麻科桑葉麻屬。

 

 

深秋的下午,天氣暗得很快,三點多的溪澗古道走起來好像快天黑,趕緊加快步伐,於16:20 返抵第二登山口。

 

 

16:25 向晚斜陽金黃色的光芒穿透產業道路的樹林,幽靜而安詳。

今日的山中追花行,就結束在此地,感謝山花的熱情綻放,讓我帶著滿滿的喜悅與幸福的能量,踏上歸途………

 

 

 

 

 

 

 

石碇筆架連峰隨意走一段

2011.10.23 原本跟夥伴們預告,我這天不爬山,因為隔天早上在師大有一場EQ培訓課的教案介紹要主講,將近三百人的場次,一定要準備。

可是,耐不住陽光的誘惑,我反悔了!還是決定上山,早一點回家就好。因此,選定比較近又沒走過的筆架山為目標。

筆架連峰走完全程要一整天,我們決定今天走尾段就好,希望四點前回家閉關。

 

我們的車子穿過石碇國小,來到國道5號橋下員潭子坑橋附近的登山口。

9:25 走上登山小徑後,山徑沿小溪谷盤繞,好有fu喔!有小時候去某某坑的山間小徑古道味。

 

 

9:40 經過一座土地公廟 

 

 

9:42 經過一座古樸有味的水泥橋

 

橋上長滿青苔

 

過橋後,步道邊長滿了仙草。正值花期,仙草紫花在耀眼的陽光下隨風吹拂,美麗不輸薰衣草。

 

 

仙草花開燦爛

 

仙草 Mesona chinensis ,唇形科仙草屬。

 

 

仙草花

 

 

10:00 走上古樸的石階農路

 

 

石階農路的一邊是梯田菜園,一邊是清澈山澗。

 

 

石階通往「員潭子坑1號」民宅。現在,幾乎很難找到只靠徒步才能到得了的房子,這戶人家的進出只有這條路。

佛氏通泉草

 

 

山澗邊居然躲著一叢臺灣土黨參,在此相遇,有點詫異。

 

 

10:10 抵達「員潭子坑1號」民宅,老農夫婦在院子裡桃茶梗,熱情地招待我們喝茶。

我們略交談後,把午餐食材及炊具寄放在他們家屋簷下,準備登他家後山。

 

 

老農家門口剛收成的佛手柑及柚子

 

 

10:30 繞經老農家屋旁,進入登山路。山徑鬱鬱蔥蔥,原始自然濕潤。

 

 

林間鳥語啁啾,林木茂密,野趣十足,我們剛開始還東探西望,期待發現奇花異草。

 

 

10:49 後來發現山徑陡直崎嶇,需要靠繩索輔助,收拾起好奇心與相機,專心爬山。

 

 

11:10 爬山東張西望,人家走30分鐘登抵鞍部,我們花了45分鐘。從這裡左下可繞回石碇國小,右行開始筆架連峰。好不容易登上稜線,怎能匆匆下山,我們決定再右行一段路再折返。

 

11:20 走稜線路,比爬先前陡直的山徑有趣多了,一會兒繞過盤根錯節的大樹,一會兒繞過開著台灣山菊的山壁。

 


 

11:24 樹影婆娑,山風習習,多麼美好!走在山徑裡,我慶幸自己沒窩在家無心備課又懊惱。

 

 

11:30 在這個路標附近發現一大叢台灣根節蘭,拍照後續行。

 

 

11:45 稜線路不難走,崎嶇起伏間,隨時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

給自己設定目標,走到12點回頭。其實,心中很不捨,若不是因為隔天有重要主講,這麼好的天氣,實在應該多走一些。

 

 

?細辛,馬兜鈴科細辛屬。

 

 

大部份細辛都在春天開花,這裡的細辛秋天開花,比對不出來它是何種細辛?

 

 

臺灣根節蘭,最近每週上山一定可以看到的蘭花,整整開了一整個十月。

 

 

請分享:台灣根節蘭

一點多回到「員潭子坑1號」民宅的院子午餐,吃飽循原路回停車處取車回家。

回到台北正好四點,下車前摸遍包包,找不到家鑰匙,家裡沒人,打電話給老爺,人跑到高雄出差去,二個兒子在上課,還好女兒在台北,跟同學在採買,我請她快快買好回家幫我開門。

我只好在坐在大樓前等門,順便腦袋順一順隔天演講的內容,順著順著……夢周公去也…….

等到快五點,終於女兒回來。原本要早回家備課的,誰知沒帶鑰匙出門…….

還好志工當久了有底子,隔日不辱使命,順利完成任務!

 

 

 

 

 

 

 

 

東滿步道(二)

前段行程:東滿步道(一)

聽到前方夥伴的呼叫聲,原來是發現國寶級的菱形奴草」了!

 

 

菱形奴草」是被農委會評估為嚴重瀕臨絕種的國寶級寄生植物,以從愛好生態觀察的前輩那兒習得的觀念,不該讓它的地點曝光,以免遭到破壞。

但是,它就長在人來人往開放的步道邊,讓人為它捏冷汗的地方。

如果不讓大眾知道它的稀有,會不會有人因為無知好奇而去撥弄它,導致它的傷害?

假設乾脆立個解說牌公諸大眾,說明它的稀有珍貴,會不會得到比較好的對待?

如果台灣是個「自律」很高的社會,公諸大眾,大家一起來維謢絕對比較好。

可惜,台灣還是「他律」比較高的社會,怎麼做才好?真讓人陷入兩難。

 

 

我相信我的格友們都是「自律」很高的人,有智慧去了解我之所以分享,是期待透過你我的認識它,進而去愛護、珍惜它。

也請您有機會實地欣賞到「菱形奴草時,千萬別去碰觸撥弄它,留下它美麗可愛的影像就好。

 

 

 

 

 

菱形奴草,大花草科。被列為嚴重瀕臨絕滅保育等級,目前只知在蓮華池及東眼山有分佈。

一年生草本寄生植物,8-10月萌芽,11-12月開花結果,1-8月為落葉期。

 

 

它多寄生在海拔600-800公尺,殼斗科植物的卡氏櫧根部,植株呈倒圓錐形,高僅3-5cm,有個杯狀托的構造與樹根融為一體。根部深入被宿主體內奪取養分以養活自己,自己不行光合作用。

所以,它一旦離開那棵樹,它就活不成,請千萬千萬別把它帶走。

 

 

這就是菱形奴草的宿主,殼斗科的卡氏櫧 Castanopsis carlesii

 

 

我的夥伴都熱愛大自然,站在菱形奴草前,大家都驚喜萬分,感嘆造物之神奇,山林中怎有如此可愛的小精靈?

 

 

 

 

 

好可愛的造型,像彩色筆,也像小朋友的奶瓶。

 

 

 

 

 

 

它現在剛萌芽未久,顏色像新生嬰兒般粉嫩,可愛極了!

再過一段時間,開完花凋零前,柱頭變得黑黑的,像小朋友的彩色筆一樣,也十分逗趣。有興趣可參考:順遊蓮華池

 

 

中午,在一片杉木林下午餐。22度C的空氣,鳥語啁啾,涼風習習,豐富的佳餚美酒,有前菜、主食與水果,棒極了!

賽神仙的一頓五星級的視覺、味覺、觸覺、味覺、聽覺享受,人生夫復何求?

 

 

 

 

針刺草,爵床科。

 

馬陸。想認識它,請看這篇好文:馬陸自述

我拍的馬陸與他介紹的不同種,別問我拍的叫什麼?但如果您知道,請告訴我。

 

酒足飯飽後再去逛山徑,在山邊又發現一處心葉葵蘭,葉子非常典型。

 

在另一棵卡氏櫧的根部又發現一些零星的菱形奴草

 

 

 

 

下田菊,菊科。

 

 

午後的斜陽照在禾本科植物的花穗上,好看!

 

 

角桐草,苦苣苔科。

 

 

DSC_0276

與金線蓮喜相逢 ,笑聲滿山谷。 我們在這裡又趴又臥至少半個小時,感謝夥伴建惟幫我和教官留下這專注的鏡頭!

 

 

金線蓮,蘭科。

 

 

這張是建惟拍的,旅遊鏡也能拍出這麼讚的畫面,技術不錯哩!

 

一葉羊耳蒜,蘭科。

 

請參考:我先前拍的一葉羊耳蒜

 

 

日本鳶尾,鳶尾科。

 

 

回程再賞山芙容,變色了!

 

山芙蓉變成柔柔粉紛的淡紅色


 

大麗燈蛾

 

 

 

 

5點多,帶著滿足的笑意走出東眼山林道,向晚的天空絢爛美麗,一如我的心情。

我知道,今天在山中帶回的能量,足以讓我在未來一週想起來就微笑。

我的腦海中都將是可愛的菱形奴草與美麗的金線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