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氏紅淡比,學名:Cleyera japonica var. morii
茶科,紅淡比屬。臺灣特有種。
去年,一個蟬叫得震天價響的夏天傍晚,在步道上與森氏紅淡比相遇,那時還不認識它,是它的花香吸引了我。
這種花香香的樹,葉子長得很像榕樹,夏天開花,這是我初識它的印象,也自此產生了好奇。再次相遇,我滿頭的問號,它叫什麼?那時候我不太拍植物,但會欣賞。幾次相遇後,偶然間在網頁上發現,它叫森氏紅淡比,我真是開心極了。
想要認識植物,總有個相識的縁由促使自己有動力。敏銳的眼力與嗅覺,常促使我與植物有個美麗的邂逅。
森氏紅淡比的葉子真的跟榕樹超像的,但是,森氏紅淡比的新葉是紅色的唷!
森氏紅淡比的花與茶花很像,有五朵白色的花瓣,花直徑大約一公分,會散發出淡淡的幽香。
森氏紅淡比是日本的日蓮教信徒常在供桌前擺放的敬神植物之一,日文稱之為Shikimi,日本漢字為[樒柫]。
其實,從名稱來看,它也很日本,因為最先採集到這種植物的是日治時期的植物學家、人類學家-森丑之助(1877~1926)。
森丑之助,號丙牛,1877年1月16日 生於日本京都是五條室町,他從小體弱多病,卻嚮往浪跡天涯,就讀長崎商業學校時,即輟學棄家,長年流浪外鄉。1895年5月,日軍接收台灣後,年僅18歲的森丑之助便以陸軍通譯的身分抵達台灣,此後30年他積極的進行台灣原住民的調查研究。森丑之助被公認為「番界調查第一人」,其所展開的調查、攝影、民族誌標本與資料的蒐集工作,範圍涵蓋人類學、植物學、地理學等,目前台灣高山植物學名冠上其名的至少20餘種,如森氏杜鵑、森氏菊等,他曾出版「台灣番族志」一卷,「台灣番族圖譜」兩捲等書,台灣番族志和台灣番族圖譜的出版,震撼了學術界,社會大眾對於台灣原住民文化也才有了全新的了解;1915年布農族的「大分事件」讓森丑之助體認到原住民問題不能以鎮壓方式來解決,因此提出建設「番族樂園」,也就是原住民自治區的計畫,雖然布農族各部落頭目支持此項計畫,但總督府卻不認同。
1923年森丑位於東京的家在地震中被毀,各界紛紛募款欲幫助他繼續完成原住民的研究,森丑卻打算用這筆資金來建設他認為更重要的「番族樂園」,而在捐款雙方意見不合的情況下,援金暫緩,社會上也興起了對森丑不利的批評和攻擊,同時身體健康狀況也大不如前,就在事業與健康都不如意的打擊下,森丑之助於1926年6月9日 搭船返回台北的家中,7月3日 深夜,他就在一艘航行台、日間的輪船上投海自殺,得年49歲。
台灣的高山植物以森氏為名的至少有二十多種,如:森氏杜鵑、森氏山柳菊、森氏佛甲草、森氏當歸、森氏柳、森氏紅淡比、森氏唐松草、森氏豬殃殃、森氏蕁麻、森氏菊、森氏薊、森氏苔、森氏櫟、森氏鐵線蓮、森氏鐵蕨、森氏毛莨、森氏古綿草等等。這樣一個對台灣植物學與人類學有著偉大貢獻的人,如今究竟有多少台灣人認識他呢?
花香四溢的森氏紅淡比的果實,是昆蟲和鳥類喜歡取食的漿果,也是蜜源植物,所以常會招蜂引蝶。
我在北投中正山停車場裡一棵森氏紅淡比樹上,至少觀察到十幾種昆蟲,我把這棵樹稱做[紅淡比餐廳],所有的昆蟲都來到這棵樹上開party與用餐,好不快活!
這位來用餐的客人叫黃星姬山天牛,翅背紅褐色密布黃色斑。
大星椿象埋首努力吸取蜜汁
高砂紅天牛也很愛紅淡比,樹上好幾隻。
大星椿象家族也來了不少
許多小螞蟻也來進餐,每隻占一朵花,盡情享用。
臺灣小綠花金龜,藍色。
臺灣小綠花金龜,綠色。
黃肩長腳花金龜
燈蛾害羞地躲在葉背用餐
最上面一隻是伊貝鹿蛾,燈蛾科。
叩頭蟲
下方有一隻白翅橘條紋的是二斑叉紋苔蛾
螳螂的卵囊
這個季節走入山中,到處都可見到森氏紅淡比滿地的落花
,不妨放慢腳步,抬頭看看它優雅的花姿,聞聞它怡人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