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寶貝佈置舒適的搖籃

 

 

春天郊野的步道上,只要用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像這樣一捲一捲的葉子。它的特別引起我的好奇與注意,我小心翼翼地偷拆一捲來看,裡頭有一顆蟲卵,這就是俗稱「搖籃蟲」的捲葉象鼻蟲為寶寶們準備的家。阿彌陀佛!我真是糟糕!居然摧毀了一位母親為孩子佈置的家園。

捲葉象鼻蟲很厲害,媽媽們會將幼蟲要吃的食草,像捲菸草葉一般,將一片完整的葉子捲成雪茄狀,名副其實的成為幼蟲的「搖籃」,卵就產在雪茄的中心,被葉片層層包覆,幼蟲由卵孵出後,就直接在媽媽所準備的「搖籃」裏,無憂無慮吃著葉片直到長大。

和捲葉象鼻蟲嬌小的身軀相比,要將一片比自己身體大幾十倍的葉片,靠口器切割與六隻腳的力量,捲成一個結實的雪茄狀搖籃,肯定要花很大的功夫,小昆蟲所展現的力量與毅力,遠遠超越體型的極限,不得不令人佩服萬分。

我至今沒機會也沒耐心去找尋與觀察捲葉象鼻蟲捲葉做搖籃的偉大工程,其實它為傳宗接代所做的努力,展現出生命美好的過程,令人興奮感動,很值得我們了解與觀察。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jfps.tpc.edu.tw/k995/001c.htm

我在許多地方都有發現捲葉象鼻蟲做的雪笳狀搖籃,您下回走入自然時,別忘低頭找尋,或許您也會發現許多蟲媽媽為寶貝們佈置的家園,請千萬別踩踏,把它推到路邊讓它長大吧!

 

 

 

這是另外一種昆蟲為寶寶佈置的搖籃,它把鳳尾蕨葉子的末端捲成一個圓球狀。至今我仍不知是哪位偉大母親為孩子努力所做的大工程,但我很佩服自然界的蟲蟲,它們的毅力與耐心,或它的能力,往往超乎它的體能十倍百倍,這些都值得我們觀察與思考。看見生物具備的一些特殊能力,人絕對不比它們厲害多少,實在應該更謙卑,學會與自然萬物共存共榮。

拉繩索攀登南港山九五峰

四獸山步道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有時候利用送走小孩上學後,一個人搭公車到福德國小,從慈惠宮開始爬,經由復興園,再從虎山溪下來,一個鐘頭剛好走一圈,達到運動效果。雖說是運動路線,走多了也會厭煩無趣。

前些天,決定改變路線,自己一個人經由福德國小右方的步道上到稜線,再爬上九五峰。那是一個有藍天的春天,雖然內心很興奮,但一個人走很無聊,我也很不喜歡硬梆梆的花崗岩步道。

 

山友Money大哥對各登山路線瞭如指掌,知道我的情況後,特別應允帶我走挑戰路線。我們把車停在真光寺,經由復興園右方的步道,走入一條未經整理的原始森林小徑。我想都沒想過,如此具親和力的四獸山市民森林,居然會有險峻的攀登路線。

 

抬頭仰望,此處的九五峰山壁垂直陡峭,必須拉繩索攀爬,看來沒幾人敢挑戰。

 

幸好我先前訓練有素,而且帶了綿手套,爬起來驚險刺激的程度不輸五寮尖或黃帝殿。

 

 

快上到稜線前的一處平台,視野遼濶,俯瞰黃昏迷濛的台北市,101大樓特別明顯而突兀。

 

 

我終於完成挑戰了,由上往下看,垂直的崖壁令人腳軟。

 

九五峰,375m,南港山的最高點。這天,我以攀岩的方式上來了。有Money大哥同行真好,除了為我帶路導覽外,還幫我拍照記錄。

 

好不容易完成挑戰,Money大哥又說要帶我走他多年前開闢的路線下山,驚險指數比來時路更高。我站在崖邊一瞧,天啊!垂直90度的石壁不但陡峭,而且沒鑿有可以讓腳著力的凹槽,只有垂著二條繩索,真是有够刺激的了。當下決定讓Money大哥先下,除了可以參考前輩的足跡,至少摔下去有人墊底吧!

 

前幾日的陰雨讓山徑濕滑無比,每踩一步都要戰戰兢兢,確認踏穩才能移動,我的鞋子與褲子因此沾了不少爛泥巴,幸好下山天已黑,否則我這身狼狽像一定引起路人側目。

Money大哥說,這條路線是十多年前一個暑假,他每天帶著工具及繩索來此開闢的,是通往九五峰最近的一條捷徑,他還很用心地在上山的路邊及地上,寫下路標。但在幾年前,曾因危險指數過高被市政府封住,最近又才有山友再度來此挑戰。

聽著前輩的尾尾敘述,我只有感恩與佩服,感謝Money大哥的「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讓我有機會在熟悉的山徑外,額外享受到攀爬的挑戰與樂趣。

 

 

挑戰三峽五寮尖

五寮尖是一條充滿刺激、冒險、挑戰的登山路線,與皇帝殿齊名,稜線峭拔險峻,攀爬起來既驚險又過癮。今天我們多了一組新夥伴的加入,她說她等了一年想去爬五寮尖,所以我們臨時決定走這個路線。

 

我們的車直接開到半山腰的濟公廟,從這裡起登,至少省了海拔100M的高度。這邊以前是一個煤礦區,上圖左是運煤流籠的機房,如今廢棄荒煙漫草中。

 

路邊的粗毛小米菊

出發前路邊的山素英,又名白茉莉。初見不相識,但見不到花蕊的筒狀花萼引起我的注意,趨近聞到一股淡淡宜人的清香,花瓣自7-11裂都有,回家一查,才發現原來就是能明目補賢的草藥材-山素英,她美麗的名字與我朋友的名字一樣,我很容易記得她。
 

剛出發就在竹林間爬坡,這段路植被茂密,環境溼潤。竹林間冒出肥美的桂竹筍,還見到前幾週只遇見花苞的羊耳蘭開花,真是興奮呀!

 

開花的羊耳蘭

這種蕨類的嫩葉整齊層疊而上,讓我想起貴州侗族人的鼓樓,不知侗家人是不是因為看了這種蕨類而產生的設計靈感?
 

最近常見著這種開著成串小白花的樹,但一直還不知道其名,這棵的枝椏較低,湊近一聞,一鼓淡淡的清香。(山香圓)

爬上高處主線後比較平緩,步道上還舖設有枕木,可以喘口氣,也可以邊走邊賞花賞樹。

最近爬山隨處都可遇見到這種植物,前陣子的嫩葉是銀色的,最近新芽終於冒出葉形,它就是-軟毛杮。

從這裡開始進入爬上爬下的路段

我很辛苦地爬上這個小山頭,馬上又得爬下來,我稱這段路為多此一舉,其實旁邊有路可以繞行而過,只有我這個第一次來的人才傻傻的爬上又爬下。不過,後來發現不枉這多此一舉,因為這塊大岩石可是有名字的,它被標示為雞冠山

 

四肢並用的挑戰,剛好給我這個坐辦公室的人一個磨鍊與運動的機會。
 

 

 

上到稜線,山路沿著稜線上的石塊前行,視野絕佳,但也驚險刺激。

把鏡頭拉向遠方,山徑就在大岩塊的三角尖端,好像走在恐龍的背脊上,幸好有豎立不锈鋼柱,還有繩索圍起來,走起來不如想像中可怕。

 

山徑上上下下,這一段路必須拉繩索垂降而下。

一小段路後,又須拉上繩索垂直上稜線。

呵呵!我發現自己膽量不小,沒有懼高症,還可悠哉地坐在稜線上享受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喜悅。
 

陰霾的天空下,青山彷如披上薄紗,另有一番朦朧美。

 

雖有繩索可以攀扶,但山徑二邊都是光秃秃的大岩壁,對於許多人來說,走起來可能膽顫心驚,一路哇哇叫。
 

 

回首望去,遠山一峰接一峰。

 

 

一路都遊走在險峻的稜線上,其實,只要小心步伐,一樣可以欣賞美景,我還邊走邊拍照呢!

 

來到五寮間不挑戰稜線,就跟矇起眼睛看恐怖片一樣,永遠無法體會到驚慫的感受。

岩壁邊的這棵樹剛吐新葉,未轉綠前的嫩紅,宛如初生嬰兒紅潤的臉龐,讓人感受到新生的喜悅。

 

 

到達稜線的盡頭了,這裡必須拉著繩索由將近80度的岩壁垂降而下,技術不好的人會驚叫連連。

 

圖左這位大哥看來登山經驗豐富,站在一旁不斷指導大家姿勢該如何才能順利垂降。

 

看別人爬比較恐怖,我自己上場時,一點害怕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得挺好玩的。

幸好最近有減重,否則我會像夾三明治般夾在這二塊大石中間。

最後因為大家到達鞍部時已飢腸轆轆,便放棄挑戰另一個山頭,在此享用午餐。我們的香煎鹹豬肉香味四溢,不知讓多少路過的山友流口水,真是不好意思!

用過餐後我們就從這裡順著古道下山,沒料到上山花了三個鐘頭,下山僅僅不到半小時就回到濟公廟,讓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汐止大尖山與秀峰瀑布

 

 

前些天,在一個晴朗的清晨選擇到汐止走大尖山步道,主要是想在週日的爬山外,增加自己的運動量。平淡的運動行程本不想記錄,但因禁不住濃濃春意的誘惑,腦海中一直無法忘情那天遇見的花花草草,還是為自己走過的足跡留下記錄吧!

 

我從天秀宮旁的登山步道開始走

 

登山口旁的駁坎上種了幾棵咖啡樹,除了有紅色的果實,還開著白色的小花,第一次見到咖啡花,真是開心!

爬到半坡,時間尚早,晨曦斜照,遠山披薄紗,美麗極了。

 

這一段路雖都是石階,但步道旁的植物豐富多樣。兩旁開滿通泉草的小紫花,也可見到不少台灣寶鐸花,我的眼睛開始亮了起來,不再只是想來運動而已。

樹幹上冒出紅紅的新芽,是不是很有生命力的喜悅!

 

這種植物挺常見的,拍了後才發現不知其名,想來是天南星科植物,從這個方向去查,應該是「羽葉天南星如果不對,請知道的朋友指正。


這種花香味濃得讓人退避三舍,相距十幾公尺都可以聞到它超濃的香味,可惜我還查不到它的名字。

 

登上大尖山頂,視野遼濶,腳下的汐止及遠方的南港都籠罩在春天的薄霧裡。

山頂還有一個涼亭供山友休憩遠眺

這棵楓樹的嫩芽正由紅轉綠,呈現另一番風貌。

 

大尖山登山步道前半段是連續的爬坡階梯,比較累人,過了山頂後就平緩好走了。

 

我喜歡走在樹木茂密的林間,踏在鬆軟的落葉上,享受陽光樹影與鳥語花香,怡然自得。在稜線上走一小段後,我便從天清宮修道院後方繞下到產業道路。

 

天清宮旁的杜鵑花開得正美

天清宮內一棵高大的金毛杜鵑正盛開

 

往秀峰瀑布的小徑,蜿蜒在山壁間,沿途清幽,風景秀麗。


山壁上怪石嶙峋,樹根盤根錯節在岩石間,予人無限想像空間。

 

小小一個山頭,景緻變化萬千。
 

秀峰瀑布,最近雨水不够豐沛,只見涓涓細流。

 

 

基隆白米甕砲台與仙洞巖隨意行

 

白米甕砲台是國家三級古蹟,在基隆港左側,高度約在海拔60-70公尺處,在荷蘭據台時期就築有堡壘建築,所以當地人稱之為『荷蘭城砲台』,而不稱為白米甕。現在所見的砲台建築,是日據時代重新整修的。

 

我對於砲台的歷史興趣不濃,倒是對於白米甕這個地名感到好奇。相傳荷蘭人攻陷基隆時,曾進行大規模屠殺,居民紛紛走避至砲台旁一處山洞,正當斷糧之際,石壁小洞卻神奇的地溢出白米,助居民渡過危難,後人遂將其稱為白米甕。

 

在碧海藍天的襯托下,4個半圓弧狀,呈一直線排列的巨大灰白色砲座,格外顯出萬夫莫敵的氣勢。前方突出的小山丘就是白米甕尖。

 

貨輪正要駛離基隆港,迎向大海。

 

最近中天電視台八點播出的「光陰的故事」就是在這裡取外景,每當看到這個場景出現在螢幕上,就不禁讚嘆攝影師的功力。在這裡擺張椅子,運用取景角度或柔焦處理,鏡頭乾淨清爽,演員坐在這裡不管是等待或沉思,看起來感覺美麗又浪漫,讓先前已造訪過的我心中暗自竊笑,也認真觀看攝影師如何運用鏡頭,感覺挺有趣的。

 

協和發電廠的這三根煙囪偶爾也會入鏡。其實這三根煙囪目標明顯,在汐止或基隆一帶爬山,許多地方都可以眺望到它。

要上白米甕尖,必需爬上這又陡又直的階梯,許多人看了現場可能要打退堂鼓,我也是在氣喘噓噓中,分段爬上去的。

 

白米甕尖,高102m,左側有壕溝,可以遠眺基隆嶼。因為四週的樹木擋住視線,並不是一個展望很好的地點,上來只為證明自己曾經走過吧!

 

倒是從白米甕尖的階梯下到一半時,遠眺炮台及三根煙囪的角度還不錯。

 

 

仙洞巖位於基隆港口西北側的山崖下,為一海蝕地形,隆起的山崖經過海水長年侵蝕及地形不斷上升,裡頭有個深約80餘公尺奇特的海蝕洞,是基隆地區最大的海蝕洞,日治時期的文獻指出,洞內各處可以聽到海濤聲的回音,可惜現在已無此情景。洞內壁上刻有多尊佛像,還有清領時期文人騷客於石壁上所遺留的墨寶遺跡,洞口更有一尊金色大佛像,可供前來的民眾流連欣賞及膜拜。

 

基於對神佛的尊重,也因我對宗教的不甚了解,未敢在裡頭拍照,只帶著虔誠的心進入參觀而已。海蝕洞中的奇特景觀令驚奇,其中一段必需側身穿越細小的夾縫,才能到另一洞中參拜上香,更上令我印象深刻,只要稍為豐腴的人,可能就會因擔心卡在石縫中而退避三舍。

 

 

佛手洞位於仙洞巖旁,也是一處天然的海蝕洞穴。洞內有數個走道分別通往不同洞窟,別有洞天各具景觀。

走入洞穴很有探險的新鮮刺激感,陰涼感受又如天然冷氣,十分特殊;在最深遠處洞窟的石壁上,有天然風化形成之石手印,惟妙惟肖有如佛手印,故名佛手洞。
 

登高遠眺基隆港。由於中國東南沿海各新興港口的掘起,基隆港的負載量已達飽和,加上這幾年經濟不景氣,1980年代基隆港區的繁忙榮景不再,看起來有點冷清與瀟條。

 

 

台北奧萬大賞楓行

 

日前,一位朋友向我展示她去陽明山上「台北奧萬大」賞楓的照片,那醉人的楓紅,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滿心期待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也讓自己陶醉在浪漫的楓紅中。

 

 

 

人習慣依自我主觀的想法在腦海中編織夢想,我那浪漫的賞楓夢也不斷的在心中構築著、盼望著。人生有夢最美,或許夢想讓一個人快樂積極。而我卻忽略了,我所織的夢是我主觀的期許,客觀的條件能否配合未知,因而我陷在築夢的框架裡,一但事與願違,失落的情緒張牙舞爪而來,也破壞了原應有的浪漫。

 

 

 

 

小插曲雖破壞了自己構築的浪漫賞楓夢,但真正到達現場感受到真實的視覺享受時,依然喜悅興奮。

 

 

 

三月暖春能够賞楓,主要是因為這裡的楓樹是嫁接日本槭樹,由於品種特性,其嫩芽期有一個多月是紅色新芽,滿樹紅透的優美景緻一點也不輸秋冬的楓紅。喜愛賞楓的人不必大老遠跑去加拿大或日本,也不用苦等寒流過境後的楓紅,只要偷得浮生半日閒,到陽明山的「台北奧萬大」就有同樣醉人的享受。

 

 

由至善路往陽明山平等里方向走,過了平等里,在一堆大耳朵發射台的附近,「台北奧萬大」就在平菁街的巷子裡。從上到平等里開始,路上不少地方都栽種了這種楓樹,但因奧萬大的數量比較多,所有參觀與攝影的人還是習慣擁入這邊。從平菁街的奧萬大入口起,路旁一簇簇深淺不一的艷紅,把青山妝點得更燦欄奪目。

 

 

 

 

 

「台北奧萬大」透過媒體的傳播,慕名而來的人不少,非假日都不容易等到好的拍照角度,更何況是假日,還真得偷閒來呢!可以偷閒的朋友請參考「台北奧萬大」網站。

 

 

 

「台北奧萬大」的入口。裡頭有各種定食餐點與咖啡,賞楓季最低消費200元。我沒有要用餐,只想來此留下美麗的鏡頭,從巷口一路拍進來,已滿足了我的慾望。

 

 

 

 

楓紅襯托下的建築物,別有一番風味。

 

 

 

 

 

紅色的新芽此時最嬌艷,一段時間後會因氣溫回暖及降雨量等,葉綠素慢慢起了變化,而由紅轉綠。所以,三四月份是最佳的賞楓季!

 

 

賞楓紅的同時,別忘翠綠的槭樹新芽也清新動人,此時,還可以欣賞到它白色的小花呢!

 

如此浪漫的楓紅是否令您陶醉?錯過了今年就等明年嘍!

 

 

水杉

 

 

途經陽明山冷水坑的水杉園,滿眼的翠綠映入眼簾,令人心情喜悅。當下決定停車駐足欣賞,原來是被譽為「活化石」的水杉呢!

 

 

水杉被稱為中國的「活化石」,1948年正式公布於世,它被譽為20世紀植物學重大的發現,震動了整個植物界。原來水杉在一億多年前曾遍布歐、亞與北美洲,可是在300萬年第三期冰川來臨後,巨大的冰川吞沒了性喜溫暖濕潤的水杉,使它在地球上幾乎絕滅,只有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複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

 

 

水杉是高大落葉喬木,屬於杉科,水杉屬。樹高達35 -40左右,樹幹筆直圓滿,大枝不規則輪生,橫展葉交叉對生,葉子呈羽狀。

 

 

 

水杉枝葉密茂,樹姿優美;春來嫩綠,夏至青蔥,秋季金黃,臨冬轉紅,四季色澤變化多端,成為優美的觀賞植物。

 

在水杉園前眺望七星山,遠處迂迴的登山小徑清楚可見。

 

走在雲深不知處的三峽雲森瀑布

 

 

三月底的春天,冷鋒過境仍溼溼冷冷,要不要出門爬山,讓人躊躇不前。對於熱愛山林的我們,只要不刮大風下大雨,沒有安全上的顧慮,應該都無法阻擋一顆想遊山玩水的心。

 

我們往三峽方向走,許多路線都是可行性的考量,最後以哪座山看起來比較不會下雨當作目標,於是上了東眼山。車子蜿蜒在小小的產業道路上,跳動在眼前的是春雨滋潤後的山林,綠意盎然,神采奕奕,清新動人,我的一顆心隨著優美的景緻而飛揚。此刻很感謝自己有顆瘋狂的心,不畏天候才有可能飽覽山水美景。

 

 

 

 

 

車行到高處,彷如來到另一個雲霧飄渺的國度,原始森林裡的小徑布滿落葉,森幽的林間靜謐無人,徜徉在迷濛的十里雲霧中,心境浪漫而美好。

 

 

山徑雖浪漫,但也水氣十足,只能略為感受一下做為瓊瑤筆下女主角的情懷就離開,實在不適合在此漫步。

上圖是未成熟的紅肉李

 

往東眼山的路上,可以感受到早期台灣農民為生計打拼的辛勞,在高陡的斜坡上,滿山遍野的桶柑與李子,我只能以滿心的感佩來讚嘆。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年輕人不再務農,有些果園開始陸續荒廢,任其自生自長,或許這就是歷史的消長與變遷吧!

 

 

離開東眼山,我們改往三峽熊空地區的雲森瀑布,登山口在通往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路途上,蜜蜂世界附近,車子可以開到登山口。進入登山口後,一路是平緩開濶的山徑,起伏很小,原來全程的落差只有十公尺。步道兩旁原始自然,林木高大,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跡,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腦海裡馬上浮現烏來紅河谷越嶺古道 的記憶,據夥伴說,從這裡翻過一個山頭就到紅河谷,難怪有著類似的生態景觀。

 

步道的一側是山林,一側是大豹溪的上游,中坑溪的溪谷,山徑就沿著溪畔山腰前行,一路林木蒼翠蓊鬱,溪水淙淙,清新的空氣讓我滿足地深呼吸著,享受這迷人森林給我的心靈洗滌,心曠神怡,悠然快樂。


茂密的林間不時飄來陣陣柚花香,原來較平緩的山坡地種滿了柑橘或柚子。


把鏡頭拉近,可以發現樹上還留有少部份未採的橘子。這讓我想起了以下這則故事:

 

韓國北部鄉村公路邊的柿子園,在深秋採摘結束後,有些熟透的柿子不管長得多麼誘人,也不會摘下來,因為要留給喜鵲當食物。

原來,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了很大的雪,幾百隻找不到食物的喜鵲一夜之間都被凍死了。第二年春天,柿子樹開花結果時,一種不知名的毛蟲突然氾濫成災,那年柿子幾乎絕產。從那以後,每年秋收柿子時,人們都會留下一些柿子,作為喜鵲過冬的食物。

在收穫的季節留一些果子在樹上,給別人留有餘地,就是給自己留下了生機與希望。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留幾顆果子在樹上,那是一道人間最美的風景。

 

山徑邊高大而根部奇特的大樹

綿綿春雨嚇走了遊人,一路上罕無人跡,此山此景我獨享,逍遙又自在!誰說雨天不是出遊天?

 

快到瀑布前,山徑必須下切越過溪谷,這裡河床寬濶,但大部份被沖刷下來的土石所淹沒,在此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反撲時驚人的威力。瀑布在右方的溪谷前方,往瀑布的路在左邊,要略為借助繩索才能順利登上。

我就站在淹沒溪谷的土石堆上

 

可以想像土石流從這個山溝滾滾而下時,聲勢有多駭人!

溪谷邊的腐木上長了一朵很完好的白木耳,這還是我第一次見著野生的白木耳呢!

 

瀑布就在溪谷前方,轟隆隆的水聲清晰可聽見,但仍得經由左方的小徑繞過去。

含苞的蘭科植物-羊耳草,二度見到她,希望下週有機會遇見她深紫紅的花朵。

 

在此二度越過溪谷後,就能抵達瀑布前。幸好我穿了雨鞋,防溼防滑還可涉水,我像個頑童般的興奮踩水而過。

腐木上美麗的野生菌類


 


瀑布前像是舞動爪子的樹根

瀑布自崖頂有如水簾般傾灑而下,分成上下二層。瀑布前有許多巨石,可坐可躺,享受沁涼山風與瀑布水氣,有如置身仙境,無限悠哉。

瀑布前一潭潭或深或淺的水,清澈潔淨,水裡大大小小的苦花魚悠游自在。我們就在瀑布前的大石旁準備午餐,麻油雞的香氣散發在這曠野溪澗邊,特別的香醇美味。徜徉在幽靜的山水間放空自己,吸收大自然的靈氣,快樂賽神仙!

其實,雲森瀑布包含雲心瀑布與森山瀑布,我這天到訪的只是雲心瀑布而已。用完午餐後,山區的霧氣漸濃,空氣中的水氣含量越來越大,未盡的行程,只能留待下回再訪。我期待不一樣的天候,不一樣的季節,不一樣的夥伴組合,能擦撞出下一次不一樣的旅程。

 

 

基隆暖暖水源地與西勢水庫

 

若行旅的腳步匆匆,就看不到一個地方深層的歷史與人文。日前走訪一趟基隆暖暖地區,經過一個看似平凡的河川,因為駐足,而發現這個地方不但具有特殊的地理地質景觀,還是一個全台歷史悠久的水源地。

 

攔河堰截取上游東勢溪與西勢溪的水,經由旁邊幫浦間的設備,將水抽到岸邊的淨水廠,提供基隆地區用水,所以這裡稱做「水源地」。

 

 

在雙龍橋下由紅磚砌成的這棟幫浦間,是一棟巴洛克式建築,已有百年歷史,是暖暖地區僅存的古蹟,為英國工程師勃登在1899年所設計建造。目幫浦間內的機具早已廢棄不用,改以電動馬達取代。
 

幫浦間屋身及開口部皆飾有洗石子環帶,四角以柱予以強調。色澤搭配合宜,令人賞心悅目。

 

 

當年英國工程師勃登利用滲透壓將溪水滲入這口井內,再經由幫浦間把水抽到左岸的淨水廠。滲透井現已淤積,無法發揮作用。

暖暖淨水場原名基隆水道及水源地,由任教於東大的蘇格蘭人巴爾登負責調查與設計,1902年完工,為台灣北部僅次於淡水水道規劃實施的水道設施,為日人治台初期公共衛生工程的代表。

 

我站在雙龍橋上,一邊的溪水因攔河堰而碧綠如翡翠,兩旁綠樹茂密。

雙龍橋的另一側即為東勢溪西勢溪匯流後的暖暖溪,河床上有因氣候地形、地質的影響而形成的壺穴,非常的特殊。

 

暖暖溪畔的人行棧道


 

公路邊的一棵苦楝樹邊有棧道可以下到河床,因為地形的特殊,吸引一些新人來此拍婚紗照。

 

 

西勢水庫又稱暖暖水庫,原名為「基隆水道儲水池」,當地人又稱為「大埤」,是全省歷史最悠久的水庫。於暖暖溪上游西勢溪上,風景優美,為日據時代所建,屬小型水庫,標高 七十公尺 ,有效蓄水量為 五十五萬立方公尺 ,原供應基隆自來水之用,但目前是新山水庫供應不足時的備用水庫。

 

水庫大門入口處的「基隆水道貯水池記念碑」

這裡因為是水源地,保有純淨而自然的湖光山色,景緻優美。

一趟短暫的探密,沒料到有如此豐富的收穫。感謝自己是個好奇寶寶,喜歡探究追溯,讓普通而平常的行程,成為豐富的人文之旅。

 

 

 

 

我成了鎂光燈的焦點

 

台北縣政府推出「藝遊博物館,發票做慈善」活動,5/31前可憑一張發票入園參觀台北縣所屬博物館。今天我們特別選擇去板橋林家花園外拍,天氣陰霾,偶爾還飄著毛毛細雨,老師說是拍人物寫真最好的天氣。

 

我們還在學習,不是專業攝影,不需花錢雇用模特兒,自己人上陣就可以了。擔任模特兒的是資深美女,她年輕時有被攝影人士拍過的經驗,擺起姿勢來婀娜多姿,風韻十足。只是我從沒學過如何拍人像寫真,鏡頭瞄半天對半天,不知該如何下手。老師接過相機,喀嚓!喀嚓!遠拍近拍仰角拍,快門按個不停,一會兒工夫,拍出許多不同角度不同神韻的照片,美極了!

哈哈!見到老師把資深美女拍得風韻傳神,我比她年輕吔!我還穿了這麼搭景的衣服,怎能錯過讓老師掌鏡的機會。我貪圖老師的拍照技術,從未有被拍的經驗也要硬著頭皮上陣。於是把相機交給老師,模特兒我來當啦!

 

 

沒有當過model經驗的我,剛上陣還真手足無措,腳不知如何站?手不知如何擺?眼睛要往哪看?幸好有老師的指導,同學們也都是攝影新手,我不需要一直變換姿勢,大家拍得皆大歡喜。

 

大夥兒架式十足,鎂光燈都距焦在我身上,讓我享受短暫當美女被拍照的虛榮。每到快笑僵時,要拍的夥伴就會喊:「笑一個!」或「哇!妳笑起來好可愛!」,一群歐吉桑歐巴桑拍得不亦快樂乎!

 

 

 

拍了一個階段,大家紛紛檢視成果,或把相機交給老師,請老師指教一番。

 

 

 

今天我的收穫真不少,一輩子從未拍過這麼多照片,同學們的加加起來至少上千張吧!我還沒看到他們的作品,真令人期待吔!

 

 

一個早上都拍人,中午要離開時才發現沒拍到景,匆匆補了二張,不儘滿意。搭捷運來林家花園很方便,搭板南線到府中站,由3號出口出來,沿著府中路走到西門路後右轉,十分鐘以內可達。吃過午飯,飄著綿綿雨絲,想再入園拍照的慾望沒了,改日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