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從礁溪方向過桶后越嶺的後段,沒能走完全程,心裡老是記掛著這個傳說中美麗的山林。今春的四月初,有個正當的理由躲進山裡,因禍得福走完桶后越嶺古道,我滿心歡喜享有這快樂的一天。
桶后越嶺古道西起烏來鄉孝義村,終止於宜蘭縣礁溪鄉,屬於山地管制區。屬烏來山區三大古道之一,另二條分別是:哈盆越嶺古道和福巴越嶺古道。早期是泰雅族人打獵或遷徙走出的路徑,日據時代,為了伐木以及便於統治原住民,進一步把小山徑開成越嶺道路,現已成為登山建行的熱門路線。
桶后林道係出入桶后地區唯一道路,為維持林道暢通確保行車安全、保護水源地水質及維護溪流生態景觀等因素考量下,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自九十三年八月一日起開始實施『車輛總量管制』措施,每年1、2、3、4、11、12月份每星期五、六、日執行管制,5/1至10/31止每日管制,管制日管制時間為24小時,前往桶后活動前3日至60日,必須向新竹林區管理處提出申請核准,在路經烏來鄉烏玉檢查所出示核准通知查驗,並辦理進入山地特定管制區手續後始得進入。
當我們通過這個管制站時,看守的保全人員還很貼心地提醒我們記下林務局線上申請的網址:http://tonho.forest.gov.tw/apply1/form_input1.php。想要造訪的朋友,請預先申請,免得千里迢迢到了這裡被打回票。
車過檢查哨後,就是桶后林道,到登山口全程12.5公里,前段為水泥舖面,後段為柏油路面。我非常喜歡桶后林道的道路二旁,未經人工清理,肥沃濕潤的環境恣意生長著成片的非洲鳳仙花、水鴨腳秋海棠、紫花霍香薊………;在這裡,我看到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自由發揮,我也找回孩堤時代鄉野的純樸自然,內心滿滿的喜悅與感動。
上圖是自桶后林道俯瞰桶後溪U型河道,河道兩旁綠樹圍繞,溪水清澈,這也是大台北區的水源之一。
桶后林道旁的瀑布
桶后林道旁的攔沙壩。這樣的工程或許能一時阻隔土石流的擴大,但能够對抗大自然的威力多久?我們真的需要這些人為工程來對抗大自然嗎?野溪裡原本存在的小生物又該往哪裡去?在這山裡,我們能不能留著最自然的環境,一切的消長,就交給上天?
潔淨清澈的桶后溪,因為有著青翠山巒的照映,顯現出藍寶石般的璀燦色澤。溪畔的河床地平坦,據說夏天踴入許多來此露營的人;美麗的風光人人愛,也希望愛山水的人都具有公德心,共同來維護這片美麗的淨土。
桶后吊橋是桶后林道的終點,汽車只能開到此。自此之後才真正進入桶后越嶺古道,步道全長約7公里,單程邊走邊拍照,大約要3個多小時。步道前段開濶平坦好走,只是雨後的泥土路不免泥濘,幸好我穿了雨鞋前來,走起來亳無顧忌。春天路邊的紫花霍香薊開得正熱鬧,讓人真正體會到「數大變是美」,邊走我邊讚嘆這美麗的小野花,內心的欣喜無以言喻。
又是一個水泥攔沙壩,旁邊還有魚梯,只是這魚梯看起來是乾涸的,似乎起不了作用。
在這裡,我們遇到一群自行車騎士,裝備看起來頗專業,只是,他們來遊山玩水而已,並沒有要挑戰的意願,騎了一小段路就回頭,說是要埋鍋造飯去了。
走了約15分鐘,跨越過溪水就是大礁溪山的登山口了。
大礁溪山的登山口
寬濶平坦的步道上長滿了車前草
桶后溪天生麗質,溪水清澈潔淨。
紅螢與禺(ㄩˋ)毛茛(ㄍㄣˋ)
大片高大挺拔的杉木林令人神清氣爽,我跟著抬頭挺胸了起來。
綠蔭下的步道舖滿落葉,化做春泥更護花,小徑二旁的野花野草有了落葉的養份補給,每株都長得強壯茂盛。
步道沿著桶后溪的右岸前行,大約40分鐘後,開始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幾處坍方點都必須小心翼翼通過。上圖已看不到步道的路基,我們必須跳躍在石頭上或涉水通過。
這段路完全被土石流截斷,河床上留下許多至少上噸的大石塊,就連要二人合抱的大樹也被一塊沖到這裡,無言地躺在石堆中讓歲月任其腐朽。在這裡,我無法想像,當老天發威時,那種天崩地裂的慘烈狀況是何等的懾人,難怪許多大山的子民都懂得敬天愛地,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好幾處就如上圖般,整片土石由山壁崩塌而下,掩蓋住步道,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地踩踏在碎土石堆上穿越而過,感恩好心人,在這樣的路段往往都有人綁上繩索,讓大家可以更安全地通過。
路邊肥美的水鴨腳秋海棠
坍方路段段除了跨越土石堆,有時也要橫走在窄小的岩壁邊,通過這些地方,是對一個人身心最好的考驗與磨鍊。
牛乳榕紅色的新芽夾雜在綠樹叢間,令人賞心悅目!
第一次走桶后越嶺步道,我不知路的前方會有何驚喜,會有怎樣的挑戰,我帶著期待每一個轉彎處的心情在前進。
一路我都被這裡的生態與植物吸引著,從登山口到這個台電舊吊橋處只要一小時的,我們花了一個半小時,如果沒有夥伴的提醒,我想我會流連在這美麗豐富的山谷間。
原始自然的青山綠水就是如此迷人,大自然自有其破壞與修復的能力,過多的人工干預就違反自然,防堵的措施暫時止住天意,但下次就還你更嚴厲的眼色。
濕潤陰暗的山徑提供植物最佳的生長環境,尤其是各種苔蘚與蕨類,占滿了整個山谷,就連樹幹都不放過。
我享有這罕無人煙的山徑,心靈溢滿來自大自然的感動。
在綠蔭蔽日的杉木森林裡,清幽浪漫,偶爾躲入山林,洗滌心靈,最是暢快!
12:30了,指標距離鞍部還有45分鐘,我們決定到鞍部再午餐,夥伴不斷提醒我,這是不拍照的時間,這對我來說有點難,只能盡力嘍!
我後方的這棵樹長得很奇特,樹幹或樹根交織成中空的長形豬籠狀,彎拱在步道上。
不拍照很難,遇見美麗的野花還是會手癢。我不認得它,待查。白色的小花成片聚集在小徑旁,還真是漂亮呢!(阿里山卷耳)
經過夥伴的提醒,我真的收斂很多,少拍照的情況下,40分鐘抵達高點。距離鞍部只有10分鐘了,這裡的景觀與溪邊步道全然不同,少了高大翠綠的林木,多了幾許蒼茫。當我走在小徑上,路邊很多的石龍子因為我的打擾而倉惶逃逸,數量之多,我只能說驚訝。
本來我們要在鞍部午餐,這裡是桶后溪的源頭,沒料到乾涸一片,找不到水源,只好續行。我們往前走到桶后越嶺7公里標示處,接到去年所到的地方;這裡其實是一個荒郊野地,也是從宜蘭方向開車來的終點,或許大家都在這裡休息,滿地都是垃圾;回來後才發現自己二次都沒拍照,其實這裡應該有紀念意義,但是真的太髒亂了,一點拍照的慾望都沒有。
夥伴摸索下到路邊山溝的野溪取水煮食,吃完午餐都已經快4點了,夥伴再度提醒,我們要原路回去,7公里的山路來時花了將近4小時,回程不能再走走停停。我已經歷過來時部份路段的艱險,深知必須在天黑前通過那些路段,乖乖收起相機趕路,終於在夜色籠罩前安然通過坍方區,回到停車處,大地已一片漆黑。
對山林的喜愛讓我無懼於深山的夜色,黑暗中通過山村,點點燈火帶著溫馨的回憶,憶起童年造訪住在山地鄉外婆家的點點滴滴………思緒還在山野,但我還是得返回燈火通明的現實………不過,我期待著每一個可以出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