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地質公園 — 特殊的地質

 

去過許多趟野柳,但腦海裡卻沒有親眼目睹女王頭的記憶。最近因為女王頭風化得厲害,大家開始討論起她的未來,也萌起我去一探的想法。

 

 

大熱天的中午一點多來到野柳,真有點擔心家人耐不住這酷暑,先看了票價,還好全票50元,半票25元,就算中途耐不住也不會心疼門票錢。

 

 

售票處的左手邊是野柳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到的時候剛好在播放介紹影片,拍得很不錯,也介紹得很詳盡,值得花5分鐘先去看看。

 

 

看影片是此行的前菜,前菜誘人,自然想多認識這兒的特色。當時我突然很有智慧,腦筋閃過要找人解說的念頭,於是轉身向遊客中心洽詢。很感謝服務人員親切的說明與安排,也很感激在大熱天裡解說員一聽說有人需要解說馬上承擔這項任務,讓我享受一個非常豐富美好的地質課,忘卻了這是一個酷熱的午后。

 

從萬里方向過來,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突出海面上的野柳。解說員說了,陸地向海突出的部份很大的就稱為半島,像是恒春半島;突出面積較小的就稱為岬,像野柳地質公園這塊就是岬。

沙棒,是古生物活動所遺留下來的生痕化石。

壺穴,因為海水挾帶上來的石粒落進岩石的凹處,石粒在潮來潮往中滾動,就把岩石鑽蝕成一個個像是用鑽孔機鑽出來的垂直洞穴。壺穴有大有小,也有穴中穴。

那些遠遠看起來像是一個個人頭又像是一朵朵菇菇的岩石就是蕈狀石。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層的砂岩層原本含有許多化石,這些化石溶解之後的碳酸鈣在周圍產生沈積膠結作用,使得上層的砂岩變得非常堅硬,當這些砂岩層被海水風化、侵蝕作用時,產生了差異侵蝕的現象。蕈狀石的一生可能歷經數萬年之久,依可分為誔生期、無頸期、粗頸期、細頸期、斷頭期。著名的女王頭就是屬於細頸期的蕈狀石。


海蝕洞,是因為海岸受波浪侵蝕而形成的陡高海崖。海崖下方近海水面的地方因為波浪侵蝕作用強,常會使得崖壁上被挖蝕成一凹壁。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漁民曾在這裡撿到媽祖的神像,所以此洞又稱為媽祖洞。

 

 

 

在野柳很容易就腳踩海膽化石,這一個是花紋最清晰完整的實體化石。

 

 

風化紋,形成的原因是地下水沿著節理擴散,在重複乾濕作用下,地下水中的鐵離子停留在岩層中,形成一道道的黃褐色紋路。

風化作用的進行可能造成岩石中含鐵鎂質礦物的氧化作用,結果形成氧化鐵的帶狀花紋。


新生成的氧化鐵再膠結砂岩顆粒,使岩石的硬度勝過未受風化的黃褐色砂岩,因此風化紋帶會突起於地表。但如果是含鈣質砂岩受風化而產生風化紋,風化紋帶則會下凹,因為鈣質的硬度大於氧化鐵

 

 

後這個角度看,實在像是一個個頭顱,頭髮髮形長短各不同,有趣極了!

 

這個更有趣吧!它叫燭台石,全世界罕見哦!生成的原因為:

  1. 岩層內夾雜的球形鈣質塊石因海蝕作用、海崖崩退,而出露在海蝕平台上。
  2. 由於鈣質塊石岩性強,抗蝕力大,錐形突起漸露。
  3. 錐形頂部,鈣質塊石的邊緣更因海水的侵蝕作用,產生環狀溝槽。
  4. 溝槽內經常有海水停留,使塊石周圍砂岩軟化而更易磨蝕。
  5. 海水沖刷使錐狀突起,終於雕塑成燭台的形狀。

 

這時到訪剛好是林投果實成熟的季節,鮮艷的橙紅色很美麗。但是,不能吃唷!

 

民國五十三年,漁夫林添禎為救當時在仙女鞋拍照而落海的台大僑生不幸身亡,此事經媒體報導,引起當時蔣中正總統的關心,所以在落海附近立碑紀念他的義舉。

這是條為安全禁止遊客跨越的紅線,起初我還以為是人工灌水泥使其凸起較明顯。後經解說員說明才知,原來是岩石以油漆劃上紅線後,形同替岩石上了一層保護膜,於是紅線部份的風化速度較慢,於是長久下來這個部份就顯得凸起了。

野柳的海岸有一些平坦的岩石平台,這就是海蝕平台。再經地層隆升作用,就會形成傾斜的海階地形。上面這些洞洞就是前面介紹過的壺穴。

 

野柳附近有許多人就在海蝕平台上烤肉或玩水或撈魚。

遠方的那座小島就是基隆嶼。

這些海裡的小魚聰明得很,要撈到它們可不容易,兒子在此試了一二十分鐘毫無所獲,只好打道回府。

 

下一篇介紹的是:野柳地質公園裡的奇形怪石

 

 

 

統一渡假村 — 新竹關西馬武督

 

 

十幾年前因為親戚的邀約而成為統一渡假村的會員,這是一個標榜結合健康與休閒觀念的渡假中心。但是,這十幾年中,因為小兒子的出生,待好不容易脫離了尿布奶瓶,老大開始有了課業壓力。要去渡假?對於中壯年的父母,還真是奢侈的享受!同時,肩負養家重任的壯年人,怎可能在平日抛下工作去渡假?做為可憐的小雇主是沒有平日休假幾天的權利的。所以啦!每年固定要繳的年費就成了壓力。因為繳了,就要把它消費完畢,否則時間一到就失效了。不繳,常要被統一追繳,不勝其擾。每年都在繳不繳之間掙扎(不繳要被扣保證金,也喪失會員資格),也在為何時點數到期而承受莫大的壓力!唉!做為渡假村的會員應該是很悠閒快樂的,而我們?卻是苦痛的壓力與負擔!畢竟,我們還不是有錢有閒的一族。

 

 

最近,又背負著要消耗點數的壓力,只好邀集兄弟姐妹姪子女,有空的大家來一起來到馬武督,先帶小朋友們去划草再玩水,玩到累趴再去吃自助餐,十足的給他慷慨一下!小朋友們可樂翻天了!

 

 

 

 

 

 

 

 

 

 

 

 

 

 

 

 

勤美 誠品綠園道

 

我們一群志工夥伴特地在六月底搭乘高鐵下台中,為的是參觀「勤美 誠品綠園道」。

 

 

我們在高鐵台中站換搭免費接駁公車在SOGO站下車,往前走一會兒,轉入右手邊是一整排高大的樹木,寬闊的綠廊道讓人行走其中舒暢不已,「勤美 誠品綠園道」就坐落在公益路這條綠廊道上。這棟建築真可謂得天獨厚,不但綠蔭圍繞,前方還有廣場綠地。

 

 

之所以來此參觀是被15萬棵植栽鑲嵌成亞洲面積最大的室外植生牆所吸引,同時,這棟建築也是與減碳節能及環保概念契合的綠建築。在課堂上與孩子們分享很多減碳節能的觀念,我們自己也得隨時補充知識。

 

 

 

 

初夏走在「勤美 誠品綠園道」旁的這條綠廊道真舒暢,聽著蟬鳴享受綠意

 

「勤美 誠品綠園道」的室外植生牆有三面,採用『無土栽培框格方式』工法,利用珍珠石、雲母石、泥炭苔作為介質,再提供水分、養分與微量元素,沒有土壤,還必須考量風向、日照、雨水等問題。若非業者有環保理念,絕不會花大成本來打造這樣的外牆。

 

 

我們來時正好有工人在為植栽〔理髮〕。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規劃者的用心,為避免經常要更替植物,都選用多年生植物,不同的區塊搭配不同顏色,不同季節不同的植物開花,給人和諧自然的美感。照顧起來也不容易,要定時修剪,補充陣亡的,才能一直保持生意盎然。

 

 

這些植物是種在一個個格子裡,每個格子達三十公斤重。那一顆顆白色的是燈光,據說夜晚點亮時像一顆顆星星,非常美麗!

 

室內還有一面從B2延伸到3樓,20公尺高的植生牆。

室內植生牆前有一張以匾額概念設計出來的板凳,它是一組兩張哦!裂開的匾額透過設計師的巧手,可真是〔妙手回春〕呀!這棟舊建築透過建築師的重新規劃設計,有了一番新氣象,誰說不也是妙手回春?

 

 

連服務台的設計都令人讚嘆不已,可惜礙於他人的智慧財產,裡頭許多特別的專櫃或設計規劃不便留下紀錄,有機會到台中值得去逛逛哦!

 

海上桃花源 — 馬祖(二十二) —  馬祖的路與街

 

看我拍這麼多老石板屋,有朋友好奇問:馬祖真是一個古老破舊退盡風華的地方嗎?

 

 

其實,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馬祖有迥然不同於台灣的風土人文,戰地背景的神秘,讓馬祖有如海上的桃花源,值得大力推展觀光。在許多建設方面也可以感受到地方政府的用心,尤其馬祖的道路建設最令我讚賞,高低起伏,綠樹成蔭,春天路旁一棵棵盛開的桃花,行在其中彷如走入令人神仙島國,悠然自在。退盡風華的石板屋有如神仙島國中的秘境,藏匿於某個未知的轉彎處,等待著你我的探索……….

 

 

馬祖改造後的街道,整齊劃一,也有7-11哦!

 

不同的是馬祖的7-11會有放假來此休閒的阿兵哥們!

 

這裡是馬祖目前最熱鬧的街道,有公車站,有補習班,有各種商店……..

 

地圖上的馬祖不如芝麻大,沒去之前以為是個小荒島,走一遭才知其豐富度。建議朋友們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樣才不會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

 

海上桃花源 — 馬祖(二十一) —  牛角社區

南竿狀似犀牛,牛角社區位於南竿的東北角,於是得名。與馬祖其他社區同樣受到漁業蕭條與國軍銳減的影響,許多石厝均人去樓空,幾成廢墟。因為一群藝文工作者開始嘗試以藝術打造家園,又為牛角社區重新注入了新生命………

 

 

牛角美麗的灣澳

 

牛峰境廟

 

 

 

 

依嬤的店是一間在網路上火紅的懷舊餐館

 

依嬤的店裡傳統的復古風,讓人彷如走入時光隧道

看看店裡牆上名人的簽名就知有多火紅

 

依嬤的老店就在附近不遠之處

懷古的建築與傢俱,有回家的感覺,總是高朋滿座!

 

 

牛角的窗台或小角落,總會不經意發現用心的裝飾,純樸幽雅簡單,人人都可以做到!

 

牛角社區是海上桃花源之旅的句點,入口有塊石碑引用杜甫的詩句: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春天的馬祖暖洋洋的,有各種鮮艷的花朵,也有飛燕,

有點慵懶舒服,又不失空虛!

真不愧為海上桃花源!

不滿三天的旅程:充滿美麗~豐富~懷念~

 

 

 

海上桃花源 — 馬祖(二十) —  馬祖酒廠與八八坑道

 

祖的香醇美酒遠近馳名,尤以馬祖老酒及八八坑道陳年高梁酒最受青睞。

 

馬祖酒廠成立於民國四十五年,位於南竿復興村牛角嶺山脊,復興村三面環山,北伸海峽,馬祖各種名酒皆引山坡附近之古井甘泉釀酒,井泉水質甘美,品質精純,酒味芬香馥烈,屬特級上品。

 

 

 

 

 

八八坑道於先總統蔣公八十八歲誕辰時興建完成,因此得名。原來是軍方戰備用途的戰車坑道,後來由於坑道中段塌陷,戰車撤走後,其適合的溫度溼度剛好用來存放酒。八八坑道距離馬祖酒廠僅幾百公尺遠,平常並不開放參觀,想參觀要先與馬祖酒廠預約。

 

 

陳年老酒必須存放至陰冷的山洞坑道中二年以上才能銷售,是福州風味十足的酒種。

走在坑道裡可以聞到香醇的酒香,讓人有種微醺的感覺。

 

 

昔日肅殺的八八坑道,今日醉人的美酒酒窖!

~物換星移~ 這就是馬祖!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九) —  南竿仁愛國小與大漢據點

 

我們會進入馬祖連江縣的仁愛國小主要是被他的生態池所吸引,早晨與夥伴探險,循著此起彼落的蛙鳴聲到此,看到如此多的青蛙正在求偶,不帶小朋友來觀察真是太可惜了,於是央求導遊空出一點時間給我們入內參觀。

 

 

可以這麼近距離觀賞到青蛙真是難得,不管大人小孩都趴下聚精會神看個够。

 

 

 

 

大漢據點就在北海坑道的對面,行程第二天去北海坑道時沒能順便參觀,改在第三天的早上來。

 

 

這裡是大漢據點的山頭上,弄個假人手持步槍有點怪異,是原本如此?是為觀光?反正很假很好笑!

 

 

我們從山頭上順著階梯往下走,走下階梯就可進入坑道。階梯兩旁用護牆圍起,好像迷你長城一般。不過,我想這階梯應該是為觀光用途而建的,在兩岸緊張的年代,海防可是很重要的。

面海的地方用大炮對準中國大陸,現在,只是觀光用罷了!

 

這樣的坑道馬祖處處皆是,當年駐守於此的軍人們可能未曾想過,有一天這些坑道成了觀光休閒之地,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繞完坑道由此出來,這裡遙望過去就是北海坑道哦!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八) —  南竿鐵板聚落探險(下)

 

鐵板社區重要的商店街道主要位於面向南澳口的斜坡上,從公路邊的仁愛綜合市場延伸而下。

 

 

由於鐵板面向中國大陸的海域,戰略地位很重要,早年台灣與中國緊張對立的時期,在此地駐紮有重兵防衛,二十年前我家弟弟也是在此服役。

 

 

過去村民的經濟來源,除了早期依靠漁業維生外,商業與服務業亦相當重要,因為當時大量駐軍,軍人消費成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尤其是從台灣徵調來此當兵的年輕人們,每逢休假無處可去的情況下,就只能在此吃喝玩樂,於是因應軍人休閒和飲食的店舖可說是門庭若市。

 

 

隨著大量撤軍,居民失去賴以為生的消費群,陸陸續續遷移到台灣,這裡處處繁華落盡的遺蹟…………

 

我與夥伴在仁愛國小遇見一位阿兵哥,行色匆匆的他只有短暫的休假,但很高興他願意帶領我們到仁愛社區街上,否則我們一直陷在雜亂曲折的石板巷中。

 

街道上空蕩蕩的,只好向店家問路。

這裡有好幾間阿兵哥的秘密基地,就是網咖啦!

街道上唯一的一棟木造房,還有美人靠哦!

 

林義和古井,民國30年由馬祖傳奇人物林義和部隊所鑿。

 

 

這個角落叫 〔1+6口袋公園〕,這個不起眼的角落原先是個髒亂堆滿垃圾之處,經由社區居民自發性整理美化後,成為一個可以聚會休憩的空間。

 

好久不見這個招牌了,以前鄉村的雜貨舖若有掛上這個招牌,就會協助郵局收取要寄的信件及賣郵票。

 

鐵板商店街的入口處,我們在走步道時遇見過這一家的男士,他也給了我們一些指引。

步道邊的金銀花,嬌羞地綻放在晨露中。

 

探險完鐵板社區已是8點多,晨霧一直未散,這樣的天候,讓夥伴們擔心起回不了家。

 

道路的左邊是海洋,希望下回再來時,馬祖用蔚藍的海岸迎接我。

 

 

我用晨間將近三小時,細細閱讀了津沙與鐵板!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七) —  南竿鐵板聚落探險(上)

 

鐵板社區探險是一段額外的旅程,因為骨子裡有著對新環境的好奇,促使我想一探這個曾經繁華一時的小村落。其他夥伴只想走走步道,但我想深入探訪這個社區,很感謝夥伴佩慧願意陪我一闖秘境,短短一小時,卻有著滿滿豐富的回憶。

 

 

鐵板社區隸屬於南竿鄉仁愛村,舊地名為「鐵板」,因該村澳口的海床有一大片猶如堅硬鐵板的暗紅色之沉積岩,每當退潮的時候就會顯露出來,因此「鐵板」就成為這個聚落的名稱由來。

 

 

 

老頭將軍廟,查不到簡介及由來。

又濃又重的霧,天地只剩黑白色調。

 

建於1775年間的三君子廟,經國先生到馬祖時,這個廟就是他的臨時辦公室,裡面空間約莫四五坪大。

為使廟宇能華蓋容蔭,經年永青,由福建移植二株榕樹種於廟旁。民國73年為保勝蹟,美化四周環境,修整榕樹後命名為『神榕』。神榕下為經國先生約談會議之所,後方防空洞規劃有寢室,現在這一區域規劃為經國先生紀念公園。

 

具有140年歷史的天后宮

 

仁愛社區裡的巷弄非常不規則,初到此處的我們只能憑自己的方向感隨意穿梭,在有趕回津沙用早餐的壓力下,實在很匆忙刺激。不意間發現了這個社區發展協會的招牌。

張望一會兒,不見來人,我們就從這條通道進去,進入後才發現這裡像是有人居住之地,裡面放了一些社區簡介,我們隨意取閱,仍不見來人。在這蛋丸之島,想必也不擔心宵小,門戶可以放心地敞開著。


走出建築物,發現它可真特別,木構造,有美人靠,我的思緒馬上連結到貴州苗族的建築,還真類似呢!我不明白?他們的先祖來自何處?在這裡有這樣的建築型式,這應該不是閩東建築呀!

 

仁愛社區曾經繁榮一時,但在馬祖轍軍後,居民銳減,巷弄間隨處可見傾頹的石頭屋。

 

繞來繞去的巷弄把我都搞糊塗了,一度陷入迷魂陣中。

 

 

 

 

殘垣斷牆成了種植防風最好的依靠。

茼蒿花

我還是要強調馬祖的生趣昂然令我很是驚訝,只要一點土地,一個角落,都能種出肥美的蔬菜及美麗的花朵,人對土地的依戀與親密,展現無遺。人性本質當如此啊!不管在貴州山區或馬祖小島,我都看到人們對土地的充分利用,人與土是如此之親近。

 

正當我們陷入迷魂陣中,遠處陣陣『嘓-嘓-』聲吸引了我,跨越這片菜園走上階梯,啊!仁愛國小在此,原來這兒有個生態池,正值蛙兒結婚望季,『嘓-嘓-』求偶聲不斷

 

馬祖南竿仁愛國小,嘿!我們是台北市仁愛國小的吔!

離島的仁愛國小也流行花草,大片薰衣草開得熱鬧!

教室旁還有一整片牆的金銀花,好久不見了!真想念金銀花,小時候家附近的田野間到處都是,香香的花朵是我扮家家最好的材料呢!曾幾何時,它卻成了記憶中的植物,得特別尋找才得以一覽芳踪!

 

 

海上桃花源 — 馬祖(十六) —  津沙-仁愛晨霧裡漫步

 

在津沙的這一晚過得很古早,寧靜得誰家駡孩子都一清二楚,只好早早上床。說早,對鄉下人來說可能也不算早,晚上10:00進入夢鄉。

 

 

早上會醒來是因為隔壁的夥伴開始盥洗了,這時才5:30,若在都市裡,現在還是睡得很深沈的時候。可是此時推開窗,我卻捨不得再回到被窩,寧靜安詳的小漁村罩著一層薄紗,有著一份神秘的美等待我探索呢!

 

 

這裡真的是〔一家有動靜,全村皆知曉〕,不到6:00,不用鬧鐘,大家都梳洗完畢不約而同走出戶外。我們決定依前一晚的約定,去走步道。

 

總算見識到馬祖的霧,濃得廟旁的山都看不見。

 

這是我們要走的津沙-仁愛風景步道起點。

 

美麗自然的石板階梯。

 

 

 

這些石板階梯帶我們從津沙聚落回到環海公路,途中在半山腰有一些完全荒廢的民居,不是門牆傾倒,就是爬滿薜荔,人去樓空的無奈全展現於此。

 

 

 

 

小徑旁生態依然豐富蓬勃,是不是可以為沒落的津沙重燃希望?

 

破曉的時刻  像霧般的美彩
可愛的鳥語  喚醒睡中大地

溫暖的晨光裡  親蜜的漫步
可愛的露珠  已陶醉綠茵中

記得這首歌嗎?鳳飛飛的〔碧城故事〕,清晨走在這裡,會讓人想唱這首歌!

 

 

清晨的這條公路幾乎沒有車輛行走,可以任我們悠閒地漫步

路邊一個小小的水庫,在馬祖,有很多個這樣的小水庫。

一群人就這樣走在霧裡閒逛閒聊,好不快活!

 

看到雲霧裡尚未發芽的樹枝,會讓人以為是冬天,其實這時正值春天呢!

 

 

過了這個軍營就到仁愛聚落了。

 

就在這個叉路與夥伴們暫時分手,他們直行,我跟佩慧從右邊小路進入社區探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