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植物(三)

台灣山黑扁豆,豆科。

 

台灣山黑扁豆

 

台灣山黑扁豆


 

川上氏蓳菜,蓳菜科。挺像台灣蓳菜,但它的葉子比較大些,長心形。

 

 

角桐草,苦苣苔科。

 

 

角桐草的花與花苞。它的花苞是個三角圓錐狀,很可愛!我以為它的名字跟花苞形狀有關,原來是跟牛角狀的果實有關。

 

 

紅檜,柏科扁柏屬。難怪葉子跟扁柏這麼像!

 

逆摸紅檜的小枝條,會有刺刺的感覺。用放大鏡一看,原來枝條上有個三角形鱗片狀的覆蓋片,難怪會刺人。

 

長梗盤花麻,蕁麻科。夥伴說,因為它的花一坨坨扁平狀,像是一盤花,花梗又長長的,所以叫長梗盤花麻。 我喜歡這樣的說明,好容易記起來!

 

 

冇骨消,忍冬科。

 

山壁上大片的冇骨消果實都紅了!

 

 

田代氏澤蘭,菊科。

 

 

田代氏澤蘭跟島田氏澤蘭有够像吔!田代氏澤蘭有一點點葉柄,而島田氏澤蘭沒有葉柄,萬一在似有非無間?就頭大嘍!

 

 

台灣羊桃,獼猴桃科。


 

 

路邊一棵台灣羊桃結實累累垂掛著,地上也掉了不少熟果,大家紛紛撿拾品嚐。

 

 

台灣羊桃的外形跟紐西蘭奇異果長得很像,只是個頭小一些。據說,奇異果就是引進台灣羊桃經過改良品種後的產品,因其果皮外面密被褐色毛,似澳洲駝鷸(kiwi),故稱為奇異果(kiwi-fruit)。

 

 

台灣羊桃全株皆密被赤褐色毛,嫩芽更是明顯。

 

 

野牡丹葉冷水麻,蕁麻科。

 

野牡丹葉冷水麻

蕁麻科植物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低海拔地區很容易有它們的踪影,似乎這個季節都在開花呢!

 

 

 

山苦蕒還是臺灣福王草?差別在於山苦蕒頭花舌狀花7-9朵(vs. 臺灣福王草5朵),總苞較短(8-10 vs. 12 mm),瘦果黑色(vs. 紅褐色),且山苦蕒瘦果先端縮成近似短喙,臺灣福王草先端截形,不成喙狀。

這麼難拍的東西,靠照片我分不出來啦!

 

 

西南冷水麻,蕁麻科。油油亮亮的葉子,很特別!

 

 

白花鼠尾草(早田氏鼠尾草),唇形科。

 

 

白花鼠尾草

 

小白頭翁,毛茛科。棉絮爆開,四處飄散。

 

 

才初秋之始,小白頭翁羞紅了葉?

 

 

紫草科。這是台北附地草?還是台灣附地草?(謝謝達人指導!應該是台灣附地草。)

台灣附地草的葉子長寬比例值大於2;台北附地草長寬比例值小於2。

台灣附地草分佈於中部及南部;台北附地草產於北部東部山區。

 

 

 

落新婦,虎耳草科。

落新婦的花梗上長了許多蟲蟲? 不是唷!是長蟲癭,很像蟲蟲吧!

 

 

這隻毛毛蟲很毛,不知是哪種蝶的幼蟲,待查。(褐帶蛾/黑胸帶蛾的寶寶

 

 

黃花三七草,菊科。

 

 

 

 

 

大雪山植物(二)

巒大秋海棠,秋海棠科。

 

 

芋葉括樓,瓜科。

 

紅果薹,沙草科。

 

喜岩蓳菜嗎?沒花,認不得。

 

??蓳菜

 

呂宋肺形草,龍膽科。

 

 

呂宋肺形草的幼株,葉背是紫色的。

 

 

蓬萊天南星,天南星科。(更正:比較可能是台灣天南星或長行天南星)


 

白珠樹,杜鵑花科。

 

苦懸鉤子,薔薇科。莖光滑無毛,深紫色,怎麼連葉背都紫色,不是灰白色,變來變去,我怎麼認得啊?

 

 

臺灣懸鉤子,薔薇科。

 

 

臺灣懸鉤子令人垂涎的果

 

 

波葉山螞蝗,豆科。

波葉山螞蝗,曾經被它的果實黏得滿腳都是,忘也忘不了!

 

 

粗毛小米菊,菊科。

 

 

狗筋蔓,石竹科。

 

 

台灣馬蘭,菊科。

 

 

裂葉蔓黃菀,菊科。(感謝達人鑑定,正確為小蔓黃菀莖較細,堅硬,直立或略斜升的,高10-100 cm,葉三角形或狹三角形。葉厚革質,1-4 cm長,頭花單一或常3-10(-15)於莖頂成鬆散的繖房狀排列。 特有種。分佈於海拔800-3,000 m石生環境。

 

 

林氏茜草,茜草科。

 

林氏茜草

紅面番,菊科。

 

 

白花鼠尾草,唇形科。

 

 

白花鼠尾草

 

 

白花鼠尾草

 

 

鬼懸鉤子,薔薇科。達人說,它一大二小的葉子像米老鼠,這個比喻很好,讓我對它印象深刻。

 

 

鬼懸鉤子,全株密被紅褐色刺毛。

 

 

西施花,杜鵑花科。

 

 

臺灣黃鵪菜,菊科。

 

 

南投月桃,薑科。

 

 

 

 

大雪山植物(一)

台灣厚距花(別名:紅果野牡丹),野牡丹科。花期過了,賞果吧!

 

杜鵑花科的珍珠花也結果了,紅色的果實在綠葉的陪襯下,亮眼迷人!


 

珍珠花葉厚具革質,橢圓形,全縁,雨面光滑。老莖光滑,深褐色,幼枝被毛。

 

珍珠花植株

 

台灣佛甲草也開完花結果了!

 

石葦,水龍骨科。孢子囊群圓形,不具孢膜,密生於葉背中上段。

 

台灣杜鵑,杜鵑花科。

 

台灣杜鵑

 

 

陰石蕨

 

 

南燭,杜鵑花科。

 

 

台灣念珠藤,夾竹桃科。果實一粒粒串在一起,像念珠一樣,真有趣!

 

 

太平山冬青,冬青科。(達人老師說,葉子基部相當鈍,葉表面的脈又相當明顯,直覺是 刻脈冬青 。)

 

本來不想認識刻脈冬青,沒想到後來發現一棵有花的,就拍起來認識一下吧!

 

 

待查(謝謝達人!不知是鞍馬山越橘?巒大越橘?)(起低ㄟ說:應該是鞍馬山越橘,巒大越橘葉子比較嬌柔。)

二位達人都說是鞍馬山越橘,八九不離十了。以後有機會遇到鞍馬山越橘,一定要觀察仔細!

 

 

蔓竹杞,紫金牛科。

 

 

小椒草,胡椒科。

 

 

叢花百日青,羅漢松科。

 

東方肉穗野牡丹,野牡丹科。(起低ㄟ認為看起來像是肉穗野牡丹,東方肉穗野牡丹的花柄很長,葉緣鋸齒較明顯。)

您認為呢? (達人老師說,是東方肉穗野牡丹哦!)

 

 

東方肉穗野牡丹,通常只有4片花瓣,這株很特別,居然有6瓣。


 

倒葉瘤足蕨,瘤足蕨科。葉片基部裂片朝下逆長是特點。

 

倒葉瘤足蕨,葉片基部裂片朝下逆長是特點。

 

待查,它的葉縁很特別,像車過布邊一樣。(第一位回應的達人說是屯鹿紫金牛,起低ㄟ認為是紫金牛,加里 ga le認為是苗栗紫金牛,我查了論壇中的圖鑑覺得也很像裡蓳紫金牛。 怎會這麼困難啊!)(最後答案是:硃砂根

 

 

台灣樹參,五加科。

 

沒有花的植物超難認,除非它很有特色。像台灣樹參就很有特色,鳥爪般的葉子看過就記得。

人也要有特色,平淡無奇無人識,一定要很強,不然就搞怪,人家才會看見你!

 

 

 

 

 

大雪山林道自然觀察

2010.9.11 早上七點自台北出發,花了三個多小時來到大雪山林道,與一群植物達人一起拈花惹草。


 

看著鳶嘴、稍來、小雪山步道的導覽圖,心好癢,我還沒爬過呢!

 

 

自橫嶺山隧道旁起登,爬一段鳶嘴山,稍加彌補期盼的心!

 

 

一出發就先來段陡坡下馬威,嶙峋的岩塊叫人不敢輕怱這座山。

 

 

明明左邊就可以踩踏石頭輕鬆上山,領隊還是要秀一下攀岩特技。

 

 

山壁上發現一隻紅圓翅鍬形蟲,牠一直爬來爬去,害我拍不清楚!

 

 

其實,我挺喜歡爬這樣的山徑,比走階梯步道有趣太多了!

 

登山步道穿梭在林間,涼快舒適,隨著地形的變化,需要大腦與四肢並用,具有挑戰性。

 

一路都有大繩索輔助,安全無虞,大家加油!


 

上到鞍部,林間吹來一陣雲霧,頓時彷若身處神山仙境,夢幻美麗,大家驚喜連連!

 

 

林下佈滿細根與落葉,鬆軟無比,好像踩在地毯上,走著走著,心都跟著跳躍了起來。

 

 

深呼吸一大口氣,享受芬多精的洗禮!

 

 

來到一棵二葉松旁,有夥伴給了樹幹深深的裂痕最佳的詮釋。他說:二葉松很懶得換去舊衣服,每年一件一件的往身上疊,所以造成它有厚重的外衣;而猴不爬每年勤勞換衣服,身上清清爽爽的。 

我喜歡這麼淺顯易懂的譬喻,超有趣的,不喜歡換衣服的二葉松與愛乾淨的猴不爬!

 

 

續行,在一個樹縫間眺望遠山,山巒層疊青翠,真是美好,心頓時跟著開闊。

 

 

我的鳶嘴山小試身手止於此,只剩一公里山路就登頂,可惜今日的目的是自然觀察,只好在此留下到此一遊的記錄後,循登山步道下大雪山林道。

 

 

 

林蔭下許多菇菇,顏色美麗多變。


 

也有一些造型奇特曖昧

 

 

就說呀!我不喜歡階梯步道,下山突然一個姿勢不對,走得膝蓋發酸。唉!歲月雖沒在臉上留下刻痕,但機件的老化騙不了自己。

 

 

大雪山林道的路邊沒有多少期待,有點失落,嘴巴喃喃自語:沒花!沒花!滿天下啦!(自己都覺得好笑

 

這麼空的山壁,又入秋了,大自然也要收工休息啊!

 

 

經過一個山洞,沒花、沒花,拍山洞的框景吧!

 

 

山洞外的岩壁上一株台灣羊桃依然欣欣向榮,只是,一樣,沒花!

 

或許行前對今天的大雪山有過多的期待,有點小小的失落。不過,收穫還是有的啦!花花草草就另行分享嘍!

 

 

 

北投永春寮溪溯溪遊

2010.9.4 從北投上清宮出發,隨興走永春寮溪步道。

 

 

步道上整排扶桑花,回憶起小時候鄉下人家最愛用扶桑做圍籬,紅紅的大紅花開滿籬笆,熱鬧又喜氣,好令人懷念!


 

步道只有一小段,就接到復興三路300巷。

 

復興三路300巷,路中央有一顆大茄苳樹,可能樹齡很老,值得保存。

 

走到復興三路300巷底可見永春橋,我們循著溪邊繼續向上游探索。

 

 

永春寮溪,98.8台北市政府才整治,現在已雜草叢生。花錢做容易,維護困難?

 

永春寮溪發源於大屯西峰及大屯南峰間山麓,有著險峻的地形與流水,過去這裡的居民深受颱風、大雨、土石流的災害所苦,所以市府做了兼具防洪、保育、休閒,以安全為基礎、生態為導向的整治工程。

立意良好,但才一年就雜草叢生。

 

 

雖沒能去六十石山看金針花海,但拍下這兒的金針與山,也頗有味道!

 

 

溪旁的山溝是一幅田園美景,超大條的冬瓜掛在駁崁上。

 

 

盛開的南瓜花

王瓜開花(葉子差異很大,是王瓜嗎?錯了請告知。)

 

 

王瓜的果實

 

 

農路的右邊是溪谷,左邊是農園,園子裡除了蔬菜,還有水蜜桃、杮子等水果,走在其間,享有久違的田園風。

 

 

杮子快熟了!

 

 

眺望關渡平原、八里

 

仰望藍天,魚鱗狀的白雲真美,令人心情開闊了起來!

 

 

筍姑(客家人都這麼說),一種吃竹筍的象鼻蟲。

好懷念的昆蟲,小時候家旁邊的竹圍、附近的竹園,多得不得了,陪伴我成長的昆蟲,在牠的鼻子上綁一條縫衣線拉著,牠就會轉圈圈飛,好像一支小電風扇。現在,找了好幾年,好不容易才看到這二隻,我們的環境,出現了嚴重的警訊!

苦蘵,茄科。小時候叫它ㄅㄧ ㄅㄛ 草,是陪我長大的植物,我也找它很久!


 

石牆蝶,紋路線條看起來像石牆,挺好認的。

 

 

農路底之後,我們就開始溯溪上行。

 

 

下圖有點恐怖,別嚇著!

 

 

 

走著走著,我正要攀扶這塊大石上行,眼前一坨東西,嚇得我尖叫倒退跑。

 

回過神,趕快拿出相機來拍。只怪自己眼力特別好,上回走第二,遇到眼鏡蛇,這回換走最前面,遇到龜殼花。

(謝謝蘇sir回應:頸後有連續的大塊黑斑逐漸向尾部分散,這隻應該是擬龜殼花。)

 

 

這隻龜殼花大約有120-150cm長,應該算很大了。

 

 

我們沿著溪谷上行,這一路都膽顫心驚,深怕石縫裡冒出蛇來。

 

 

潺潺的水流潔淨清澈,有蛙,只是沒拍到。有蛙就有蛇,真令人害怕!

雖是溯溪,但只有涓涓細流,林蔭下涼快舒適!

 

潺潺的流水好清涼

 

溯到山麓,回到大屯山與中正山的分岔登山小徑,我們選擇往中正山方向走。

 

 

途經一戶可能已經人去樓空的舊宅院,從堆砌的石牆規模來看,應該算是以前的大戶人家。

 

 

這裡的綠竹筍園荒廢無人整理,山徑旁的黃金露樹幹粗壯。曾經,這裡是古道!

 

 

眺望大屯西峰和南峰,綠油油的山林,和諧的視野,這就是愛往山裡跑的魅力。

 

 

倒地蜈蚣

好美的王瓜,像個小西瓜一般。

 

這個季節瓜果成熟,一路遇見好幾次王瓜,真是興奮!

 

 

王瓜成熟後變成亮麗的橘紅色

 

山路越來越眼熟

 

 

原來回到先前午後登北投中正山 走過的山徑,回到中正山停車場午餐。

難得拍到枯葉蝶,雖然拍得不好,還是要留下記錄。

 

 

中正山停車場裡的射干,鳶尾科。

 

葱蘭,石蒜科。

 

 

離開中正山停車場前,路邊一隻蜻蜓在斜陽的照射下,雙翅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順著據說是阿港伯當台北市長時代打造的登山步道回上清宮,這條步道看起來使用的人不多,可能太多石階了吧!

 

山腳邊的傳統農舍,濃濃的鄉土懷舊風。

 

 

順著右邊的山徑繼續下行

過熟的龍眼掉了滿山徑,香甜的果實引來不少美麗的彩蝶。(感謝Ling 告知,彩蝶是紅星斑蛺蝶。)

 

 

肉豆,也叫鵲豆或峨眉豆。以前鄉下家家戶戶的菜園裡都種,硬硬的豆莢實在不討好,記得我小時候很不喜歡吃,難怪市場裡少見,不是只有我不愛。

客家人為什麼稱它為雪豆咧?還是我的客語發音不標準?

 

 

肉豆的花

 

 

心還在滿山翠綠的喜悅裡,驚見步道一地落葉。 秋來了?歲月催人老啊!

 

 

回到永春寮溪通往中正山登山口

 

 

永春寮溪,北投一條小小的山溝,就足以讓我們晃整天,心情喜悅舒暢!

 

 

 

 

在戈壁裡順著阿爾泰山修車前行

2010.7.10 告別蒙古媽媽後,熾熱的中午我們在沙漠裡前行了大約一小時,車子突然停了下來。沒牛、沒羊,停車做什麼?原來是司機老大發現車子有異狀了。

 

我們的天才蒙古司機矸仔用口水塗了塗輪胎,就知道輪胎破了個小洞。

 

 

拿出快乾膠補。哦!不行!

用牙籤先給它塞起來。哦!不行!

那就用砂子給它塞塞看。哦!又不行!

看矸仔修車既天才又有耐心,但我快受不了了!

 

 

車壞在這麼壯闊的美景之下,心甘情願啦!

 

 

矸仔修他的車,我去四週探查!

 

天寬地闊任我行,心情奔放快樂遊。

 

空曠的沙漠裡,到處是散落的獸骨遺骸,無限的孤寂蒼涼!

 

生活在沒有資源的戈壁沙漠裡,只能順應天理、自求多福!生命遇到關卡,過不去就上天堂了!

 

 

山溝裡,處處羊屍。

 

 

 

備用輪胎先前已用過,沒備胎可用了,幸好只是微微漏氣,那就快快趕路,能推前多少算多少,離下一個目的地還有80公里呢!

 

 

一個小時後,車突然又停了下來,我以為又要修車了。結果,不是!

 

 

是我們的司機老大矸仔因為中午喝太多馬奶酒,腸胃超級順暢,要去找草叢啦!

 

我們下午一直沿著這個山脈前行,這就是蒙古戈壁南邊的阿爾泰山脈。

 

 

當北風吹過戈壁時,夾帶大量的沙塵,來到阿爾泰山脈被組隔在山前,於是堆積了與山脈平行的東西向180公里大沙漠。

 

 

沙丘高達150公尺,覆蓋面積965平方公里。

 

 

 

後面比較深色的是阿爾泰山脈,前方的是沙丘。

戈壁沙漠難得有雨,偏偏就讓我們遇到怪現象,突然西邊烏天暗地,就要變天了!

 

車子前進半小時,又再度停了下來,這次換另一台車出毛病了!今天下午好像特別不順遂,車子一路出狀況。

 

 

矸仔要更換輪胎

 

矸仔更換輪胎,大夥兒有的找遠地方尿尿,有的隨意拍照。

我們是一群樂觀的旅者,車子不斷故障並沒有擾亂我們的遊興,反而把看蒙古司機天才的修車方式當樂趣,我們同行的旅伴阿米哥還把司機矸仔的豐功偉蹟撰述專文報導:在蒙古看到的新鮮事之二「開車與騎馬都行」

 

 

拍拍曠野裡的獸骨,感受生命在大自然中的邈小。

 

 

生命在大自然中雖邈小,但卻各有其生存之道。

 

 

 

在這荒野裡,除了獸骨,就屬矸仔修車最有趣,大家圍著他瞧。

 

 

 

真是服了他!居然還有用打氣筒為車胎打氣的。

 

 

沙漠果然又下起雨來了!厚重的積雨雲飄下絲絲細雨,為這片黃沙之地灑水,讓我們免除了塵土飛揚。

 

 

阿爾泰山脈及沙丘一路伴隨我們前行

 

 

駱駝是沙漠最常見的動物,稀疏的草量讓每隻駱駝看起來瘦巴巴的。

 

 

一陣急時雨,如同我們的西北雨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天降甘霖,逗得戈壁上的蒙古人呵呵笑!

 

 

 

 

拜訪住在蒙古戈壁的牧民

2010.7.10 中午我們就停歇在這戈壁上的蒙古包家庭。

在戈壁裡,除了極少數零星的遊牧人家,放眼望去,滄滄茫茫,空無一物,吃飯時間去拜訪牧民成了最佳的選擇,除了有個遮掩風沙日晒之處,還可以瞭解遊牧民族的生活與風俗。

時間差不多,若遇到蒙古包,就要趕快去瞧瞧有沒有人在家,能否借個地方歇腳。沙漠裡,錯過這個家庭,要遇到下個蒙古包可能要再開車二小時。

 

 

 

他們家很簡單,只有二頂蒙古包,但在牧民中,應該算是富有的。怎麼說呢?首先,有二個蒙古包,門口還有太陽能發電板和摩托車。

 

這家人的爸爸和哥哥放羊去了,家裡只剩媽媽及三個小孩。很感謝他們的盛情,願意讓我們在他家停車煮飯。

 

蒙古包旁養了十幾匹馬,一匹馬可抵十頭羊,您說有錢不?

 

蒙古包的最裡面中間處放了色彩鮮艷的櫃子,櫃子上擺滿了家人的生活照。

 

 

蒙古包的一角正在製作乳酪。

酸奶煮沸後,將凝固的蛋白質裝入綿布袋中,濾去多餘的水份壓乾,切成塊狀置於蒙古包頂晒乾就成了好吃的乳酪。牧民自製的乳酪香濃醇,但是很酸,許多外人無法接受,我個人覺得好吃極了。

 

 

我們送一套募得的衣服給這家人,與他們結善縁,照片中二位小朋友穿的藍黃色運動服便是。

 

 

蒙古包媽媽隨即端出她特製的酸馬奶給我們喝,還特別交待,如果不常喝酸奶,請不要一次喝太多,不然你的腸胃會特別順暢。 因為她的交待,我們大夥共飲一大杯,深怕跑不及。 

後來才知道,原來蒙古媽媽請我們喝的,其實就是所謂的馬奶酒(Airag)。外蒙的馬奶酒是將鮮馬奶放置半天,讓它自然發酵而成,一點酒精的感覺都沒,難怪我們喝了還不知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奶酒。

 

 

蒙古媽媽特別厚愛我,大家都喝完馬奶酒後,又端了一大杯給我。天啊!在蒙古的習俗裡,接手過來的馬奶酒一定得喝完,不可杯底養金魚」。

其實,馬奶酒奶味香醇,我很喜歡喝,於是咕嚕咕嚕一大杯下肚,享受 大口喝酒」的暢快。後果可想而知,一個下午找草叢好幾次。嚇死我了

 

 

拜訪牧民,除了瞭解遊牧民族的生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借用人家的爐灶,我們的廚娘才有地方可以煮飯。

 

這個火爐位於蒙古包中央,是標準的蒙古包配置。火爐代表了家族的傳承與興旺,平日可炊煮,冬天是暖爐,是個神聖的地方,除了燃料,不可隨意丟垃圾雜物進去燒,這樣是不敬的行為。燃料通常是曬乾的牛糞與馬糞。

 

 

蒙古媽媽好悠閒喔!中午時間我們的廚娘在她的廚房忙得不可開交,她都閒閒沒事做,不用煮飯啊! 原來牧民沒有固定三餐的飲食習慣,夏天家裡有的是酸奶、優格、乳酪或油炸果,餓了就自行取用,沒有一定的用餐時間。

還有,大家都很好奇:你們去蒙古,是不是每天都大口吃肉?我們都被僵化的認知誤導了,其實我們每幾乎每天都吃素!不可思議吧!

夏天是蒙古高原水草最豐美的季節,牛羊肥、馬兒壯,牲畜盡情吃草繁殖,乳汁豐沛,牧民通常不會在這個季節宰殺牛羊。所以,他們夏天以白食為主,也就是吃乳製品;冬天人們需要熱量,才會宰殺牛羊吃紅食。

懂了嗎?不是到了蒙古就餐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這觀念是錯的!

 

猜猜看!這位小朋友是男孩?女孩?

 

 

每個人看了他一定說是女孩,秀氣的臉龐,綁二條小辮子,我們還為他別上二個美麗的小髮夾。

不知聊到什麼話題談起,才知這位小朋友是個弟弟。大家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還去偷看他尿尿,驗明正身。笑倒在地

原來蒙古的小朋友出生後不剃胎毛,直到三歲或五歲才為他慎重舉辦剃髮禮儀,這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習俗。所以,到了蒙古好像看到小妹妹特多,其實有很多是小弟弟哦!

 

 

這些是他們家的小駱駝,一匹駱駝可換一~二匹馬,所以我說他們家很有錢。牲畜是蒙古人的經濟命脈,養得越多,家庭經濟能力越好。

 

 

駱駝寶寶真可愛!

 

牠們就在距離蒙古包附近幾百公尺的地方吃草

 

 

牠們很怕生,看到我靠近牠們,就連忙排成一字縱隊走開!

我只想拍拍牠們可愛的模樣而已啊!

 

 

結果,我往前靠近幾步,牠們就走離我幾步,越走越遠。

 

最後,整群小駱駝被我趕回蒙古包旁邊。

 

蒙古包附近大多是礫石地,許多顏色與礫石相同的小蜥蜴竄來竄去,牠們的保護色讓人不易發現牠。

 

 

午餐終於準備好了,大家聚在蒙古包裡,有人坐床,有人坐地板,享受熱騰騰的一餐。

 

 

我們真的沒有大口吃肉哦!這餐還是馬鈴薯、胡蘿蔔、洋葱。今天好一點,加上一點罐頭肉末。吃過義大利麵、白米飯了,今天也換上長麵條。

 

一碗麵都還沒吃完,怱聞蒙古媽媽要去擠馬奶。好玩吔!這麼有趣的事怎可錯過,飯碗一丟,抓起相機,趕快跟去瞧瞧。

 

 

為啥一條繩子綁了好多匹小馬呀?原來綁住小馬,馬媽媽就會寸步不離地守在小馬旁邊,馬奶又不會被小馬吸光。怎麼可以利用馬性的弱點啦!好可憐!

 

蒙古媽媽熟練地擠著馬奶,兩手交替「咻!咻!咻!」,一下就把馬媽媽的奶給擠光了。

 

再看清楚擠馬奶的操作過程:首先,先把小馬牽到馬媽媽身邊,讓小馬吸幾口馬媽媽的奶。

 

等馬媽媽的乳汁分泌後,就把小馬拉開,換蒙古媽媽去擠奶。小馬無辜又無奈地站在旁邊被拉著。

 

無奈的小馬與笑咪咪的蒙古媽媽

 

 

好厲害!他們都知道哪匹小馬是哪個馬媽媽的孩子,重覆地一匹擠完換一匹。

 

 

哇!一下子一大桶香濃的鮮馬奶吔!

 

 

在這空曠袤廣的大漠,只有少量的水草綠洲,人必需依存動物生活。動物不但做為人類的交通工具,也提供牧民飲食所需的乳肉品,連動物拉出來的便便也不浪費,晒乾就成了最好的燃料。

 

 

所以說,沙漠裡的人要學會就地取材、無中生有,才能生存下去,相較於在台灣的我們,只能說我們是生活在豐饒的天堂。

 

 

蒙古牧民的生活條件雖簡陋,但卻保留了最質樸、最環保的生活方式,順應天理,善用資源,千百年來改變不大。但不知文明世界造成的全球暖化,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能承襲舊文化多久?缺水問題日益嚴重,間接衝繫到牲畜的食物來源,與牧民共生存的動物無法生活下去,人,也就無以為靠了!工業革命帶來的文明,讓許多傳統文化正在消失中。

 

 

草原上的牧民一年要搬好幾次家,紮營地附近的水草被牛羊啃食得差不多了,季節交替了,就準備轉移陣地。收起行囊家當,趕著牛羊,另覓一個合適的地方。遷移流浪,就成了蒙古牧民的家常!

明年此時再經過這裡,你不一定能再遇見他們,你永遠不會知道,他的家將會在何方!

但是,相逢自是有縁,蒙古媽媽的美麗笑容將永存我腦海,祝福他們一家人,永遠平安快樂!

 

 

 

 

在戈壁沙漠裡遇見牛群

2010.7.10 會住在這個綠草如茵山丘間的蒙古包,可謂因禍得福。按行程計劃,我們沒有要住這裡,卻因前二天的沙漠大雨擾亂行程耽擱一天,撿到一個美如仙境的地方。

依依不捨告別了這個美麗的桃花源,我們將繼續戈壁沙漠的行程。出發前先到另一組蒙古包人家附近取水。

 

 

 

牧民的孩子,有著一臉滄桑的容顏。

 

大家提了空罐子去水井取水。準備水,有沒有水,成了戈壁旅行每日重要的話題。

 

離開那片荒漠中的綠野,我們的車又再度奔馳在空曠的大漠中。

 

一小時後,曠野裡出現了一大群牛。Stop! Stop! 」在這廣漠的大草原裡遇見牛群是件令人興奮的事,趕緊請司機老大停車。

 

壯闊的天地間,牛群低頭吃草,多麼美麗和諧的畫面!

 

白雲飄飄、和風徐徐、綠草青青,我心飛揚在大漠草原裡……….

 

 

 

不知何故形成這樣一顆顆隆起有如大石頭的地形,上頭卻是綠草如茵。

 


低窪處還有積水,濕潤豐饒的環境給了牛群最佳的活動環境。

 

 

從沒想過,戈壁沙漠也會出現這樣的地形,真是奇特!

 

 

遠處有蒙古包人家,或許因為有肥美的草地,牧民選擇在此暫歇居住。

 

 

美麗的光影,遼濶的草原風光!

 

 

褪去塵囂的煩憂,讓心像這片曠野一樣的空蕩,多麼的悠閒輕快!

 

 

戈壁沙漠不是空無一物,也不是只有單調的色彩,也有像這樣如詩如畫的風景!

夥伴大師夫妻攜手共遊蒙古,相偕坐看美景,羨煞眾人!

 

 

遊外蒙,每天車程二、三百公里,必需有顆寬廣的心,享受暫時抛棄一切的自由。不要管目的地有多遠,不要在乎原始簡單,不要擔心路況,丟掉文明社會的固定節奏與思維,輕輕鬆鬆看待身邊事,這是一個奇特的地方,與文明脫節的地方。

 

 

這裡是蒙古廚娘口中的 small town,這可顛覆了我們對小鎮的概念,空蕩蕩的地方也叫 town? 天和地是這片宇宙中最大的,沒有到過蒙古,你不會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大!

 

 

這是小鎮裡的公廁,不關門比關門來得好,不信可以試試看!

 

 

這裡是小鎮的供水站,來此取水的人絡繹不絕!

 

 

供水站裡是一口井,這裡有人在看管,要收費的。

 

我們送小禮物給來取水的小妹妹

 

 

幫忙取水是每個家庭裡小朋友的工作,提二桶水回家,也是很累人的,有時候要走大半公里遠呢!

 

戈壁裡看到小朋友在外活動,不是趕牛羊,就是去打水,簡單卻又很重要的工作。

黃橙橙的沙土地,放眼望去一棵樹也沒,夥伴只好貼牆站立躲太陽。

 

 

不管老少,這兒的人臉上顯露的都是滄桑。

 

 

每停歇一個地方,補給是重要事。除了找水、找食材,車子還要加滿油,再裝一桶備用油在車上。

 

 

續行在沙漠中,廣漠的天地外,遠方多了一排山丘。

 

 

單調的路程中,除了找廚娘哈啦,也彼此分享搜集來的旅遊資訊,或聊天。幸好有帶 蒙古國」這本書,可以補語言溝通不良的缺憾。

另一台車的夥伴覺得,這台車上有資深廚娘福氣,所以我們知曉很多。其實是我們善於主動分享、討論、詢問,事前做足功課。旅途的豐富度,除了導遊外,自己是否事先查閱過資料也很重要。

 

 

 

天蒼蒼、野茫茫,大地一片荒涼! 儘管如此,依然有人生活在這裡。

 

 

快中午了,我們決定在這片荒涼的大漠裡找個牧民家拜訪,送點禮物給他們,順便在他們家裡煮午餐。

 

 

 

 

 

 

登塔曼山及走巴福越嶺二日遊(五)

2010.8.29 三歲多的小朋友在大家的鼓勵與父母的陪伴下,昨日登上塔曼山,今天又走巴福越嶺,勇氣與耐力都令人佩服。只要大人願意帶領,每個孩子都會喜歡親近自然,喜愛自己生長的土地,讓他喜歡這片土地,比任何鄉土教育來得紮實有用。

 

 

大家休息喝咖啡,我在路旁發現一株短穗斑葉蘭(童山白蘭),趕快拿出相機來拍,它的植株約莫十公分而已,又在林下光線不足處,超難對焦。

 

 

巴福越嶺是條深山間的幽靜古道,全長17公里,若不是有接駁車輛,無法當日來回,否則就要分段走。

 

 

黃花鼠尾草,唇形科。

 

黃花鼠尾草

 

 

紅圓翅鍬形蟲

 

 

今日我們的目標是走到8.5公里處就要回頭,因為車子放在巴陵這頭。

約莫在13公里處喝過咖啡後,天空越來越暗沉,我決定加緊腳步前行,希望能完成今日的目標。

 

 

反捲根節蘭,好美唷!在蘇sir家找到答案的,感恩吔!

 

反捲根節蘭的花很美,像是穿紫衣、戴高帽跳舞的仙子。

 

反捲根節蘭的全株

10:30來到12公里指標處

 

就在接近11公里處,斗大的雨滴飄了下來,當我準備好雨衣猶豫要不要前行時,有人回頭了,當下決定放棄前行。山永遠都在,但離預計路程還有二公里多,還是安全最重要。

 

八角蓮,小檗科,八角蓮屬。

 

台灣胡麻花,百合科。

回到溪澗邊,天空暗沉雨停,但雲霧已擴散到林間,趕緊煮食午餐。正當吃麵的時候,又下雨了,撐著傘,躲在林下迅速填飽肚子。

 

 

一點鐘收拾完畢往回程走,此時山嵐彌漫,迷濛的山林是一幅夢幻美景,只是大家可能擔心雨勢,一下子走得不見人影。

 

 

1:30回到氣象測候站,雨又停了!

 

 

雲霧繚繞的古道更有一番思古幽情

 

 

回到接近自然保護區前,陽光又露臉了,是個颱風前兆的天氣。

 

 

微頭花樓梯草,蕁麻科,樓梯草屬。

 

 

通脫木(蓪草),五加科。

你小學時候有沒有用過一種美勞材料包,裡頭有許多一條條五顏六色像保麗龍的材料?那就是蓪草的樹心喔!有沒有很懷念?

 

 

因為一場雨,把大家的潛力都激發出來,速度超快,2:20就回到拉拉山神木區。續行,回到自然生態館換上乾爽的衣服,踏上歸程!

感恩能有機會與這個溫馨的家族共遊二日,令人欣羨的手足情叫我既羨慕又感動,暗自期許,有機會也邀約自己的兄弟姐妹共享山林!

謝謝大師的邀請,讓我跟上這趟美麗的旅程!下回要爬中高級山,別忘了我在排隊等候唷!

 

 

 

登塔曼山及走巴福越嶺二日遊(四)

前面行程:登塔曼山及走巴福越嶺二日遊(一) 登塔曼山及走巴福越嶺二日遊(二) 登塔曼山及走巴福越嶺二日遊(三)

2010.8.29 過氣象測候站後的巴福越嶺古道山徑未清理,實在令我喜悅萬分,心情頓時又燃起了美麗的期待!

 

 

巴氏鐵線蓮,毛茛科。

 

巴氏鐵線蓮為多年生落葉性木質藤本,三出複葉。與最近花開得如火如荼的串鼻龍一樣,都屬毛茛科鐵線蓮屬,神似的植株讓我很快查到它的名稱。

 

巴氏鐵線蓮的花幾乎都向下開,像是白衣舞者的蓬蓬裙,優雅脫俗。

 

資料上顯示,它看起來白色的四片花瓣,其實是增大的萼片。不可思議!

 

 

高山藤繡球,虎耳草科。

 

 

黃花鳳仙花,鳳仙花科。

 

 

台灣紫花鼠尾草,唇形科。

 

達人說,要看葉背才能斷定是石月?還是鈍藥野木瓜?

 

這次我有記得拍葉背哦! 應該是木通科野木瓜屬的石月。

 

 

巴福越嶺古道從巴陵的海拔1700米下至福山的海拔400米,雖然落差有1300米,但分散在17公里長,算是平緩好走。

 

 

待查。(謝謝愛爬山的魚告知,黃金珠,菊科。)

黃金珠!我的朋友叫黃金珠,原來這株植物也是黃金珠,我永遠都不會忘了他們了。

 

 

狹葉七葉一枝花,百合科。

 

寄生於大樹幹根部的穗花蛇菰雄株,蛇菰科。生長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區,常見於悶熱潮濕的環境。

 

 

途經往拉拉山的登山口

 

 

波帶白鉤蛾

 

 

長梗盤花麻,蕁麻科。

 

 

蓬萊天南星,天南星科。台灣特有種,分布於中海拔山區。

 

紫花鳳仙花,鳳仙花科。

 

紫花鳳仙花

 

 

蘭崁馬蘭,爵床科。

 

 

原始的山徑,對喜愛自然觀察的我來說,處處有驚喜!

 

 

臺灣龍膽,龍膽科。

 

這一路真多臺灣龍膽,長在山徑上,開著淡藍色的小花,只是它小而不起眼,許多人踩踏其上而不知。

 

未完,請繼續分享:登塔曼山及走巴福越嶺二日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