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勝景長白瀑布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部與北韓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份。長白山有北坡、西坡、南坡三個旅遊路線,分別坐落在二道白河、松江河和長白縣。我們先遊覽的北坡是最經典最大眾化的路線,景點多,開發得早,配套設施較完善。

 

我們在2009.7.30這天造訪長白山北坡,早上8點多到景區售票口,就被景區的人山人海嚇到,或許因為夏季是造訪長白山最佳的季節,整個售票口及搭乘電瓶車處都是人擠人。這時候千萬別想當文明人乖乖排隊,得拿出學生時代擠公車的本領,眼明手快才能上得了電瓶車。

原本我們想先上天池,但是天池已太多遊客了,電瓶車司機建議我們先下車去長白瀑布。

 

要去長白瀑布的人也超多的,我一路嘖嘖稱奇,旅行過大陸許多地方,很少見到景區擠成這樣。


 

想要照相得搶快一點,前面的人照完就快快跑過去。我旁邊的先生你也未免太心急了,我還沒照好吔!你就做好預備動作,結果連你也入鏡啦!

 

嚇人吧!整條棧道滿滿都是人,長長的一條人龍延伸到長白瀑布,約有一公里長。

 

看到聚龍泉,代表溫泉區到了!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方圓1000多平方米的地方分布著47個大小不一,水溫不等,顏色各異的溫泉口,溫度大約在攝氏60度以上。邊上有幾家以溫泉為招牌的賓館,這裡可以泡溫泉,也是北坡景區內唯一的住宿點。

 

這裡的高熱溫泉也流行煮蛋,很多人買來吃,我嚐了一顆,口感還不錯。

 

快到長白瀑布了,回首來時路,整個山溝都是人潮。

淙淙小河,有如萬馬奔騰急流而下,激流撞擊石頭,泛起雪白的浪花。

長白瀑布是松花江之源,東北最大的瀑布。

 

步道邊有許多生態解說牌,可以了解長白山的植物。

 

只有夏天來長白山才有機會見到這些植物,冬天一片白雪皚皚,植物都被冰雪覆蓋了。

 

美麗的小山菊

 

「白山黑水指的是長「白山和「黑龍江,是東北兩大景觀代表,長白山南北長310公里,東西寬200公里,總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地跨中國大陸和北韓兩國邊境,終年山頭長白,冬季有殘雪,夏季則露出熔岩凝固成的白色浮石。

景區路邊販賣的長白山人參

 

長白山主峰白雲峰,山勢險峻巍峨,是一個活火山口,至今仍有地熱外溢,山頂積水成湖,形成長白山天池。天池從北面缺口閥門流出後,便稱為乘槎河,夾流在天豁峰與龍門峰之間,全長1250米。乘槎河盡頭,遇陡崖而墜落,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

 

從陡壁上飛流直下的長白瀑布,宛若銀河倒掛,兩條玉龍般的水柱沖向幽深谷底,形成深潭,濺起十數米高的白浪,鐘鼓雷鳴,奔騰浩蕩,與天然屏障金壁相輝映,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瀑布。

 

原本自長白瀑布邊有一階梯可以直上天池,但因土石流淹沒了步道,已經無法自此上天池了。

 

長白瀑布前美麗的岳樺林

 

岳樺與白樺同屬樺樹的一種,生長在海拔1800-2000米間,月平均氣溫在10-14度,生長季節常有八級以上大風。岳樺生長的地方土質薄,雨量大,年平均降水量達1000-2000毫米。一般的樹已經不能適應這種惡劣的自然條件,唯有最耐寒的岳樺頑強地占領這段空間。

 

長白山的岳樺一年只有三個月生長期,每年6月冰雪融化時,它們抽出嫩芽,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每年9月,當第一場雪飄落的時候,它們就收拾心情,讓樹葉一片片地飄落,養精蓄銳,等待來春。

 

岳樺林底層生趣盎然,開滿各種野花。

成片串串黃花,展現著夏日的蓬勃生機。

 

 

 

毛蕊老鸛草

 

岳樺林是由岳樺組成的矮曲林或稱矮疏林。岳樺能適應高山嚴寒的氣候和瘠薄的土壤,矮苗多枝,形成半叢生狀態,較發達的根系使它具有頑強的抵抗力,因此,岳樺林構成了長白山垂直分布結構系列的森林上部界限。

 

岳樺樹的板與白樺樹的皮很像,都偏白色,很高雅的色澤。

我真喜歡這片詩情畫意的岳樺林!

 

從長白瀑布出來,依舊人山人海。我以為這些遊客都是本地朝鮮族人,大多口操韓語,打探後才發現,這些遊客大多來自韓國,長白山是朝鮮族人的聖山,有大半在朝鮮,韓國人無法自北韓去觀光,所以都來中國朝聖。

 

 

在長白山景區觀光,進入山門後都必須換搭景區專用的環保觀光巴士,環保車會在各景點停靠,可以隨時選擇自由上下車!

 

 

長白山相關行程:

離開鏡泊湖,前往長白山

長白山峽谷浮石林及冰水泉景區

長白山小天池

 

 

 

 

 

長白山峽谷浮石林及冰水泉景區

 

長白山北坡景區要到早上8點才開始售票,山門外另有二個沒有時間限制的風景點,一個是峽谷浮石林景區,另一個是冰水泉景區。早上5:30用過早餐,住宿的農家院就幫我們安排妥車子,把我們送到峽谷浮石林景區。

 

峽谷浮石林距離長白山北坡山門6公里,浮石林內怪石林立,奇景疊出,谷雅峰秀,令人嘆為觀止。

浮石林由火山噴發後形成,被人們稱為 "火山峽谷" ,又因大部份成分由浮石組成,又稱 "峽谷浮石林" 。

 

它最初是一條5000米長,40米深的峽谷,總面積3.4公頃。西元1199年長白山發生了一次規模空前的火山噴發,噴發後形成了現在的奇特景觀。它的景色以秀、奇、險、幽著稱,集奇峰、瀑布、怪石、暗河、湧泉、綠樹、奇花、異草於一體,峽谷水不深而清澈,溪不長而潺潺,自然美景美不勝收。

 

 

通往峽谷的步道是以林區內的落葉松搭建而成

 

走在步道間,藍天白天、綠樹相伴。

 

 

長白山是滿清的發源地,此地是薩滿民族的神山,薩滿教主張萬物有靈,以薩滿作為人靈交通的使者,薩滿教崇拜的神靈包括自然神、動物神、祖先神以及人間神等。這裡供奉的是自然神-長白山山主 "超和占王" 。

相傳超和占王碼漢卡是薩滿民族的保護神,無論人間有多大的苦難和不幸,超和占王都能為人們解憂添福,永保平安。東北林區人特別重視山神,凡是祭祠、開業等要先拜山神,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生意興隆。

 

這裡人有個習俗,對於年很長的珍貴樹,喜歡為親朋好友或子孫後代繫一條紅繩,取長命百歲,與樹同齡之意,又被稱為 "吉祥樹" 。

 

這座浮石林沙峰叫 "達里當嘎" ,滿語就是影壁的意思,相傳當年老罕王努爾哈赤上山挖參,恰巧來到浮石林,累得實在走不動了,就把手中的索羅桿放在這座沙峰前面,靠著沙峰休息。因為這座沙峰把大風和雨擋住了,老罕王就睡著了,做了一個夢,夢見以後成為一代皇帝。醒來後,覺得此沙峰有靈性,便取之為達里當嘎,意思就是擋風遮雨,暗念從此走過有福之意。


 

招鷹手,有如人的一雙手在招鷹。滿族是以射獵著稱的民族,先民們很早就懂得捕鷹。馴化後,用來幫助獵戶捕獲獵物,俗稱 "放鷹" 。海東青,是獵鷹的一種,體型中等,比一般鷹、秃鷹小得多,但爆發力驚人,且性情凶猛,產於關外黑龍江、吉林一帶,是滿族人打獵必備的獵鳥,也是滿洲圖騰。

 

長白山海拔1800米以下,地下泉水非常豐富,這裡有許多個泉眼,分別用滿語取了好聽的名字,比如:色音姑出(好朋友)、阿瑪(父親)、格格(女兒)阿琿(兄)、瑪法(祖父)、額默(母親)。

其中格格泉的水清洌甘甜,據說用泉水洗臉能美白,保持皮膚滋潤,減少皺紋。每個遊客聽了解說後都去洗洗手,取些水拍打在臉部,希望洗後皮膚滑嫩,永保青春!

 

這座橋叫仙人橋,由於橋下經常霧氣繚繞,步入橋上如入仙境。

 

 

火山噴發形成的浮石林看起來很普通,但透過人們豐富的想像力,並附予穿鑿附會的滿族文化傳說,頓時豐富有趣了起來!

 

整個景區在夏天綠意盎然,是個天然的大氧吧,含有豐富的芬多精,漫步在步道間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美人松,又名長白赤松,生長範圍極其狹窄,僅生長在長白山北坡,在二道白河形成一小片純林,達8萬株,每一株都有身份證明,非常珍貴。

關於美人松,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涓涓天池水滋潤著長白山下的萬畝良田,人們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一條惡龍霸占了天池,堵住了天池的出口,頓時萬頃良田變得荒蕪,人們生活痛苦不堪。人們想了許多辦法都沒有制服它。這時一個勇敢的小木匠挺身而出,要去制服惡龍。他臨行時,對他年輕美麗的妻子說:你捧著一缸水在天池邊等我。說完小木匠手持雙斧跳入天池,他與惡龍搏鬥幾回合後,就上來喝缸水。他年輕美麗的妻子,天天在天池邊等啊等,日久天長,就化成了一棵婀娜多姿的美人松。

美人松很漂亮,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但卻沒什麼實用價值。

 

 

 

冰水泉地處氣勢雄偉、資源豐富、景色壯麗的長白山腹地,是三江源頭之一,受長白山火山爆發的影響,地殼發生一系列的斷裂和抬升,岩漿大量噴出地表,形成以白頭山天池為主的火山堆積,火山熔岩覆蓋的玄武岩石地貌。

冰水泉位於三道白河河谷中,由百湧泉、連珠泉、鹿飲泉、拱水泉等組成了一道靚麗的景觀,是長白山最大的冷泉群,它的出露高程1022米,山體總走向近南北,海拔高1000-1400米,相對高差200-300米,日流量每秒100升以上。冰水泉就像一個藍色的寶石鑲嵌在這個神奇的大地上。

 

一大早就吸引了大群的遊客想去嚐天然的礦泉水


 

 

冰水泉的水質純淨無瑕,清澈透明,水溫長年6.5度左右,泉水清涼爽口,是天然的礦泉水源。

 

民宿老闆特別交待,來這裡一定要帶空瓶子,裝天然的礦泉水喝。這裡擠了大批的遊客,大家紛紛在這裡拍照取水。

 

我也喝了唷!泉水冰涼甘甜,用來泡茶或泡咖啡一定很棒!

 

 

 

 

白樺枝葉扶疏,姿態優美,樹幹筆直,潔白雅致,我真喜歡它。

 

白樺樹的樹皮是白色的,紙狀分層剝離,可以用來做器皿,路上許多白樺樹就像這樣被剝了皮,幸好過一段時間它能長回去。

 

離開冰水泉後,我們就要進入長白山北坡景區嘍!

 

 

前段行程請閱讀:離開鏡泊湖,前往長白山

 

長白山相關行程請閱讀:

長白山勝景長白瀑布

長白山小天池

 

 

離開鏡泊湖,前往長白山

鏡泊湖在黑龍江省的東南陲,在地圖上看起來靠近吉林省,距離長白山是近在咫尺。實際上則不然,我們離開鏡泊湖,整整耗費一整天,才到達距離長白山最近的二道白河鎮。

這樣的距離與行程,對大陸人來說,根本就不覺得遠。難怪與大陸朋友相約,他說一會兒到,經常一等就是個把鐘頭,與我們在台灣的一會兒可能只是五或十分鐘,認知差異實在很大。

上圖是我們離開鏡泊湖景區後,車子繞行鏡泊湖的另一面,山勢不高,車行山路高點很容易望見鏡泊湖的全貌,鏡泊湖就如一面澄澈的明鏡鑲嵌在層疊的山巒間。這張照片看來水質混濁的模樣,是因為逆光拍攝的關係。

 

 

順光拍下的鏡泊湖,碧波萬頃。

 

公路就建在霸上,把鏡泊湖一分為二。

 

下午三點多,我們擔心自地下森林景區出來趕不上最後一班前往吉林省敦化市的巴士,特別包了鏡泊湖民宿主人的車子前往。除了前段繞行鏡泊湖,之後的一路儘是油綠綠的玉米田。

 

車過黑龍江省後,進入吉林省,公路品質明顯不同。或許吉林省較富裕,公路是平坦的柏油路,車行其間舒適多了。

 

車進入吉林省後不久,一位酒後騎機車的人自小路衝出來,攔腰擦撞上我們包車的後輪框,我們的坐車只有小小的擦痕,但機車騎士跌坐在路上賴著不起,一下子路邊擠滿來看熱鬧的民眾,警察也趕來了,雙方談判的過程態度都很不友善,但為息事寧人,最後我們的包車師傅氣呼呼地同意和解離開,但一路上可以感受到他憤恨難消,嘴巴止不住碎碎唸。這是一段有驚無險的旅程插曲,但也凸顯包車旅行的風險性。

 

談判與處理過程我下車在旁觀看,其實心裡有點緊張與害怕,忘了拍照存證。上圖我真正想拍的,是那輛載滿人的農機車,左邊那群正是圍觀車禍現場的人潮。

 

在大陸的地方公路上,超長超寬超高的載貨經常可見,像這樣真是超誇張!

 

 

我們在傍晚到達敦化市,原以為可以馬上轉車到距離長白山最近的二道白河鎮,沒想到早就沒班車了,必需等到隔日,只好在敦化市住宿一晚。

隔天一早上到敦化長途汽車客運站,準備前往二道白河鎮,在車站意外巧遇二位來自台北的背包客,年逾60歲的趙媽媽與她的鄰居王小姐,她們原本想去鏡泊湖,但相互交換意見後臨時改變路線跟我們走。

我們搭上8:30出發往二道白河的客運,半路上車票超賣,為了應付稽查,只見一群人被請下車,過了幾站後又見那些被請下車的人上了車,雖然我看不太懂他們玩啥把戲,但我發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種菊花很美很大朵,從牡丹江一直到長白山一帶的路邊到處可見到

 

 

從敦化往二道白河中間有段正在修路,車輛繞道,直到12:30才抵達。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陸真的很大,在地圖上短短的距離,卻耗了我們4小時,要上一趟長白山真不容易。

 

在路途漫長的客運車上,夥伴又認識了一位來自瀋陽的女大學生小朱,讓我們的組合增為七人。快到二道白河鎮時,車掌小姐熱心地幫我們聯繫農家院,還請民宿主人開車來接我們,半路就放我們下車,說是怕到了車站人多不好說話,其實,不知我們又被賣了多少錢,可能怕我們被其他民宿業者搶走吧!

這家民宿還不錯,位於二道白河火車站附近的巷弄裡,是個寬敞的三合院,經過幾日長途奔波我們,一下車看到蔚藍的晴空與寬敞的院子,第一個反應都就是:「可以好好的洗衣服!」

 

看我們在三合院裡晒滿了萬國旗

 

這家農家院的老闆叫于老大,我們在這裡住了二晚。我對女主人東北大姐大的果斷明快印象深刻,她是我所見過的大陸人中,非常會做生意的一個,對於每個住宿遊客上長白山的規劃安排一點都不馬虎,有條有理、清清楚楚的。離開前,我們還把這裡介紹給另一組比我們晚到的台灣背包客。

于老大的電話:1364-4333627、1370-4339123

 

 

出了農家院必需走一條約100多公尺長傳統的小巷,才能出到馬路邊。

 

馬路兩側都是蒼翠高大的美人松與綠油油的青草地。

 

我好喜歡農家院巷口的這片綠地,筆直參天的美人松,在晴空下蒼勁有力。

 

二道白河是上長白山旅遊的必經之地,位於長白山腳下,距離長白山北坡山門30公里,距西坡山門76公里,素有「長白山第一鎮」的美稱。是個風光秀麗、幽雅寧靜的小鎮,周圍林海環抱,城中古松長青,森林覆蓋率達94%,中心區域有一個美人松公園。

 

 

住進于老大農家院的這天下午,因為時間不够前往長白山,我們便放慢步調,在農家院裡洗衣服、睡午覺、閒逛。農家院巷口的這片綠草如茵、古木參天的綠帶,成了我們享受浪漫午後的好地方。

 

在都市的週邊有這麼一大片松樹林,是不是很幸福?

 

近年來大陸各項建設進步不少,我們不能再以過去偏見的角度來看他們,能有像這樣美好的環境,就是地小人稠的台灣所難以追求的。

 

夏日的午後,我在長白山腳下,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靜靜地聆聽松濤低語,有够悠閒浪漫吧!

 

白河火車站,位於二道白河地區的東北,白河站是個鐵路終點站,有通往通化、瀋陽、長春方面的列車。


 

新建的公路客運站就在火車站附近,這裡是二道白河鎮公路和鐵路交通要道。

 

向晚的斜陽穿透美人松林,形成一道道金光,詩意浪漫而美好!

 

 

 

來到長白山,特產少不了人參,價格實惠品質又好,只可惜做為背包客背不回家,只欣賞了解就好。上圖是新鮮的佛掌參。

 

二道白河鎮上的美人松林

 

 

前段行程:鏡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景區

 

後段行程:長白山峽谷浮石林及冰水泉景區

 

 

 

鏡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景區

到了鏡泊湖才知道,原來地下森林就是火山口森林。地下森林位於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處,坐落在張廣才嶺東南坡的深山內,海拔1000米左右,是大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約在一百萬年前,鏡泊火山群大規模爆發,火山爆發後,火山口塌陷形成大坑,隨著時間推移,坑口內部份岩石風化成土,長出參天樹木,形成原始森林,就是俗稱的地下森林。

 

鏡泊湖火山口由東北向西南分布,在長40公里,寬5公里的狹長地帶,上共有10個,它們的直徑在400米至550米之間,深在100米至200米之間。其中以3號火山口為最大,直徑達550米,深200米。

 

 

從火山口頂向下望,是一個林木郁郁葱葱的深谷,這便是舉世聞名的地下森林。我們沿著峭壁間的石階進入地下森林,要去體驗一下最大的3號火山口。

 

 

快要下到火山口底部,抬頭仰望,四周青翠欲滴,古木參天,樹蔭蔽日。

 

地下森林中蘊藏著豐富資源,有紅松、黃花落葉松、紫椴、水曲、黃菠蘿等名貴木材。有人參、黄芪、三山、五味子等名貴中藥材。有木耳,榛蘑、蕨菜等名貴山珍。

 

熔岩溢出口的標示,說明這裡是熔岩河的起點。

 

 

這裡是比較平坦的火山口底,森林茂密。

 

 

我們循著步道在火山口森林裡爬上爬下,也挺累人的,幸好平日大家一起爬山,體能鍛鍊得還不錯。

 

這裡也有可愛的花粟鼠唷!牠正咬著一些做窩的材料要回家,不巧被我撞見啦!

 

火山口底暗藏著火山熔洞,洞內氣溫反常,即使在七月盛夏,進入洞內感到寒氣逼人,泉水冰冷。

 

由 "坐井觀天" 火山熔洞往天空觀看

 

長在火山熔岩上的中藥材-九死還魂草

 

人們在這裡可以盡情想像萬年前熾熱的岩漿從此噴出的壯觀景色,感受大自然巨大無比的威力。

由雄獅岩洞往地下森林觀看

 

雄獅岩洞系火山噴發岩漿冷卻而成。洞內空曠,頂部峭壁危岩,懸空欲飛,地面怪石峻嶒,碎岩遍布。

 

 

 

 

靈芝是地下森林的特產,步道邊偶有小販賣靈芝。

 

 

夏日裡的地下森林鬱鬱蔥蔥,是個天然大氧吧,走在林間享受著大自然的清新,令人怡然暢快!

 

 

有關鏡泊湖行程請閱讀:世界地質公園鏡泊湖

 

 

 

世界地質公園鏡泊湖

鏡泊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市境內,距寧安市70公里,距牡丹江市8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山堰塞湖。

根據地質學家考察,鏡泊火山群在距今12000年、8300年和5140年有過三次火山噴發,噴出的熔岩奔瀉於山谷間,形成了世界最長的熔岩隧道,並阻塞牡丹江河谷,形成了世界第一大火山堰塞湖-鏡泊湖及眾多的小型堰塞湖。

鏡泊湖南淺北深,湖面海拔350米,最深處超過60米,最淺處只有1米。湖形狹長,南北長45公里,東西最寬6公里,面積約為91.5平方公里。

 

鏡泊湖在1982年被中國國務院審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

2006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

 

 

夏天的東北天亮得早,我們五點多已經跑到景區入口準備去玩了。

 

 

前一天洽談時,民宿老闆說他們家就在鏡泊湖旁,三分鐘就到鏡泊湖了,我們很開心,心想:太好了!一早起來就可親近湖畔,享受美麗的湖光山色。到了後才知道,民宿果然是在鏡泊湖旁,但是,是距離鏡泊湖景區入口三分鐘處。要看到鏡泊湖如鏡的湖面,還得搭電瓶車進入鏡泊山莊才看得到呢!

 

 

開往鏡泊山莊的電瓶車像一列小火車,造形顏色很童話討喜。

 

時間實在太早了,才六點鐘,工作人員還沒上班呢!台灣背包客童心未泯,爬上電瓶車開心地合照。

 

6:30電瓶車載我們來到鏡泊湖遊覽中心的鏡泊山莊,鏡泊湖在晨曦中秀麗而誘人,山巒鬱鬱蔥蔥,湖水湛藍,靜如明鏡。

 

 

我見到她第一眼的感覺是:怎麼這麼像日月潭啊?

 

 

或許因為是夏日,鏡泊湖四週蒼翠蓊鬱,風光明媚,景色宜人,碧波萬頃,在群山的環抱下,讓人真有置身日月潭的錯覺。

 

風光旖旎的鏡泊湖,四周峰巒迭嶂,青山綠水,幽雅恬靜,讓人忘記她是北國山上的湖泊,難怪會有 "北方西湖" 的稱譽。

 

鏡泊山莊是整個鏡泊湖觀光遊覽的中心,位於湖的北岸半島上,這裡只有一些小別墅和旅遊設施,整個湖周圍很少有其他建築物,只有山巒和葱郁的樹林,自然秀麗,清純優雅,這就是她迷人之處。


 

鏡泊湖主要的景點有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城牆砬子、珍珠門、道士山、吊水樓瀑布、地下森林等八大景。

 

遠方半島山上的是佛教聖地藥師佛廟,在清晨淡淡的山嵐裡,更顯莊嚴幽靜。


 

 

我們繞著湖畔漫步,晨曦和煦,山巒疊翠,碧波萬頃,令人心曠神怡!

 

鏡泊湖的畫舫

我們並未搭上遊船遊湖,漫步於湖畔,徜徉在鏡泊湖幽靜的湖光山色中。

 

湖畔有美麗的普公英相伴

 

綠蔭遮湖畔,輕舟逐浪歡。

 

 

走過這裡,鏡泊湖不再只是課本上響亮的名詞,而是一顆深印我心的北國明珠。

 

營造綠色的諾亞方舟,將人類文明世代傳承。

中國大陸的建設雖起步得晚,但對於綠色環保的概念一點也不落人後,也許人文素質參差不一,但我喜歡他們急起直追的努力。

 

愛林愛鳥愛山愛自然,護花護草護天護地護環境。

 

遊過鏡泊山莊附近的湖景,我們搭乘電瓶車到鏡泊湖的南門景區入口。這一路陽光普照,和風習習,清涼舒適,真不愧為避暑勝景。許多政府單位的訓練中心都設在景區裡,來這裡受訓兼旅遊避暑,不由得羨慕他們這項好福利。

 

吊水樓是滿語 "瀑布" 的意思。吊水樓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熔岩氣洞塌陷瀑布,是鏡泊湖最為著名的自然景觀。

 

吊水樓瀑布之所以懸崖黑漆,是因為構成的岩層都是玄武岩,牡丹江被堵塞後,氣洞塌陷後又經剝蝕作用形成的深潭,直徑百餘米,瀑布落差12米,常水位水簾幅寬40餘米,每到豐水期,瀑布從斷崖跌入深潭,飛流直下,十里聽濤,氣勢恢弘,景色十分壯觀。

 

 

夏季的吊水樓瀑布水量充足,吸引了跳水愛好者嘗試懸崖跳水,也吸引了遊客們的圍觀。

 

瀑布上方有位老兄準備跳水,我們到的時候,大群的人圍觀等他跳水。只見他在瀑布上方踱過來走過去,一會兒又作勢要跳水,不斷挑起遊客期待的情緒。

 

最後他終於在眾人的驚呼聲中一躍而下,馬上又從瀑布處攀岩而上。

 

 

離開吊水樓的回程中,遇見一群不知是南韓人還是朝鮮族的銀髮族婦女,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邊走邊開心地唱著歌。

 

看她們雀躍的模樣,比十八歲的小姑娘還要有青春活力,讓人忘了她們的年齡,也感染了她們的愉快樂觀!

 

這是我們住宿在鏡泊湖景區北門外的民宿,距離北門入口只有三分鐘,帶衛生間的標準間才80元一晚,簡單整潔,另外還可以為我們準備餐點。如果要感受早起漫步鏡泊湖畔,就要住宿在鏡泊山莊,但相較費用高出許多,而且也要事先訂房。

 

我們早早進入景區參觀遊覽後,將近十點鐘回到民宿,請民宿主人幫我們準備早午餐,用過餐後並包他們的車子前往鏡泊湖的另一個景區,相距將近一小時遠的地下森林。

 

 

昔日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倉

 

北大荒指的是中國黑龍江省北部的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嫩江流域等廣大荒蕪地區,位於中國最北部,冬季非常寒冷,耕作期間短,人口稀少。

這裡並非自古就荒涼無人開墾,曾經擊敗遼與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發達。清朝滿人為了鞏固其祖先的龍脈,嚴禁漢人進入東北地區,使得邊境千里人迹少見。直到中國五十年代進行大規模開墾,經營農場,才使得北大荒變成了如今的北大倉。

 

 

尚未來東北前,腦海中不斷想像著廣漠千里的北大荒,是何等的荒涼。但當我從哈爾濱搭乘長途客運前往牡丹江,一路放眼所見,儘是滿山遍野綠油油的玉米田,滿眼的翠綠,讓我驚嘆無比。

 

 

其實,北大荒大部份地區的土地十分肥沃,部份為低濕沼澤地,雖然生長季節短,但仍可種植玉米、小麥、大豆、甜菜、高梁等作物。

這裡是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高,因此有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 的美稱。

 

 

高速公路沿途都是滿坑滿谷的玉米,從平原到山丘,無盡的綠意延綿到天邊,讓我一路驚嘆連連,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已蛻變為北大倉。

 

隨著車子越往牡丹江走,玉米越來越高大,有的已開花。可以想像秋收時的遍地金黃,那是何等的豐碩與喜悅。

 

除了玉米,部份地區還可見到阡陌的稻田,東北的豐饒,讓這裡脫胎換骨,從人跡罕至的亙古荒原變成了中國最大的機械化糧食生產基地。

 

 

拜農業機械化大量生產所賜,一望無際綠油油的農作物看起來雖豐饒,但開墾也減少了不少濕地面積,造成生態環境的轉變。幸而這塊土地有大半年冰封期,老天就是要它休養生息,不是每一塊土地都要盡其用,休息是為了下一季的豐收。

 

北大荒蛻變為北大倉,是不是也讓您感到驚奇?

 

在牡丹江附近,一輛堆滿乾草的車子搖搖晃晃在我們所搭的巴士前面,乾草堆上還坐了一個人,看起來突兀又危險!

 

在牡丹江市我們並未停留,隨即接上往鏡泊湖附近叫東京城這個地方的客運。由於對路程完全沒概念,只好在客運上與當地人攀談,搜集資訊。客車司機一聽我們要去鏡泊湖玩,馬上熱心地幫我們介紹民宿,還幫我們聯絡民宿老闆開車來接我們。呵呵!原來司機還兼差拉客,不知我們那天被賣了多少錢?

 

 

前面行程請閱讀:齊齊哈爾未竟行程明月島

 

齊齊哈爾未竟行程明月島

 

從扎龍回到齊齊哈爾市區,聽從包車師傅的建議去明月島。我們在下午4點多些抵達,心想時間尚早,應該有時間瀏覽這個景區。

 

明月島是在嫩江中的一座江心島,與齊齊哈爾市區隔嫩江相望,相距僅7公里,乘船逆江而上,只需15分鐘便可抵達。

我們上了船,痴痴地等候船老大開船。或許已到傍晚時分,沒有遊客再往明月島,船老大悠哉地洗船,我們只能在船上乾著急。

 

 

直等到將近五點,船老大才慢條斯理的解開錨起航。不管上不上得了明月島,千里迢迢至此,能遊大名鼎鼎的嫩江也值回票價。

 

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長1370公里,流域面積28.3萬平方公里。流經松嫩平原齊齊哈爾段時,河流蛇行,水流速度緩慢,水面清澈透明。河寬400-1000米,江中沙洲島嶼眾多。沿江濕地沼澤廣布,湖泡相連。

 

渡江至明月島用的是一種老式渡輪,發動機和駕駛室在後面。

 

乘客及各式車輛都可以容納在柏油鋪的前甲板上。站在甲板上迎著江風的洗禮,可以充分感受到嫩江的寬濶宜人。

 


江邊有不少人來游泳或洗澡

 

嫩江裡的沙洲島嶼

 

渡輪漸靠近明月島,遠處巨大的仿古牌坊赫然而立,一條寬闊筆直的馬路直接通過牌坊伸展進去。

 

明月島被碧波環抱,盛夏時節,水光樹色相映成輝,有如置身世外桃源。只有0.8平方公里的明月島,因其形同一彎明月倒映在嫩江之上而得名。明月島最初只是一個雜草叢生的小島,後來經過不斷建設,才逐漸成了充滿自然野趣的風景區。

 

 

我們搭的這班船已是駛離明月島的最後一班,下船就只能住宿明月島,否則就離不開這個島了。

我們沒有下船,原船返回。在船上,迎著江風,享受著嫩江沁涼的空氣,感受著濤濤江水的富足,想像著冬日結冰的蒼涼與雪白………..

 

在大陸旅遊,經常碰到風景點在下午四五點就打烊,或沒了對外的交通工具。對於在島嶼上匆匆忙忙,善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我們來說,實在很難適應,這是多麼不便啊!

或許因為大陸的經濟才在蓬勃起飛階段,人們還不是太重視休閒旅遊,自然是時間到了就下班。況且,這裡的冬天在下午3點多就開始天黑了,大地一片雪白與枯寂,實在也該早早打烊休息。來到此,我們只好隨縁,留下一點遺憾與想像。明月島,將會是再來齊齊哈爾的期待!

 

 

齊齊哈爾的住宿不太貴,但要花點時間去比較。我們找到的賓舘離火車站不遠,含衛浴的標間一晚才60元,經濟又實惠。重要的是,賓舘前的這家拉麵店真好吃,我們自明月島回到市區,就在這裡打牙祭。因為肚子太餓了,忘了留下影像記錄存證,真是可惜!

 

 

 

想要了解我在齊齊哈爾的相關行程,請閱讀:

走進丹頂鶴的故鄉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扎龍濕地

丹頂鶴小檔案

在黑龍江省扎龍保護區看丹頂鶴放飛

 

 

 

在黑龍江省扎龍保護區看丹頂鶴放飛

看丹頂鶴放飛是遊客來到扎龍自然保護區不可錯過的節目。放飛的時間是固定的,去前一定要掌握好,錯過可惜。

主場的放飛時間一年四季都有,分別是上午10:10和下午2:30各一場。加場放飛則只在五一和十一黃金周和6/15-8/31之間。

扎龍有400隻人工飼養的丹頂鶴,每場輪流放飛幾十隻。放飛時間一到,幾位飼養員來到禽舍門口,丹頂鶴好像知道這將會是一場好玩的遊戲,紛紛走到門口,等著出來玩。

 

 

隨著馴養員的帶領與哨聲,幾十隻丹頂鶴先是快跑,雙腳再慢慢的離地騰空而起。

 

丹頂鶴屬大型水鳥,起飛時需要一定長度的跑道助跑,就與飛機的起降是一樣的道理。

 

遊客觀賞的場地與丹頂鶴的起飛跑道間,有一小塊沼澤濕地隔開。

 

成群丹頂鶴很快地在天空快樂地翱翔

 

它們飛翔的速度很快,很難拍到美麗的鏡頭。

 

丹頂鶴繞著禽舍和觀賞地附近的上空盤旋,遊客則興奮的以相機瞄準丹頂鶴猛按快門,目光隨著空中的鶴移動著。

因為這些丹頂鶴是人工飼養的,有些飛一二圈就降落下來討食物了。

 

 

有的則繼續飛翔


 

繞過飼養基地上空

這些丹頂鶴還真乖,飛個二三圈,遊客還沒看過癮,它們都降落了。


 

降落後快樂地跳舞

 

大家一起走向遊客前的起降地,真是訓練有素啊!

 

馴養員提著食物來了,大家快跟上去啊!

 

丹頂鶴開心地覓食

 

你發現沒?每隻丹頂鶴的腳上都有腳環做為身份標記唷!

 

 

所有的遊客圍著它們觀看

 

 

它們是扎龍保護區裡最美麗的主角

在濕地上自由自在的展現它們的美妙姿態

有時候會一起嬉戲打鬧

 

有時候相互追逐遊戲

 

有的三五成群去覓食戲水

 

當它們的隊伍太零散,馴養員會將它們趨集中。
 

與仙鶴相遇的喜悅,一定要留下最美的記錄與回憶!

 

馴養員與丹頂鶴

 

馴養員與丹頂鶴

 

丹頂鶴的放風時間結束啦!馴養員拿著長竿指揮,準備集合嘍!

 

別再玩啦!趕快排隊!

 

一個一個排隊走好啊!誰還在玩水,趕快上岸!

 

大家都跟上了嗎?

 

這個隊伍就像被老師帶著要回教室的小學生,總是有些人依依不捨地東張西望,或者根本就不想回教室!

 

其實大家都很乖啦!也都知道不能在外逗留啊!

 

丹頂鶴排隊的模樣跟鵝或鴨很類似,讓我想起小時候趕鴨子去池塘的情景,只是這些仙鶴身高將近一個人肩膀的高度,趕著它們一定很有趣!

 

回到禽舍了,大家乖乖回去休息吧!

 

就是有幾隻玩得不盡興的傢伙不願回教室
 

馴養員越是追趕,它們越是跑走。

 

我不想回教室,我跑給你追!

 

我飛呀飛!你們追不到我了吧!

 

丹頂鶴跟所有動物都一樣,每隻的個性不同,有幾隻就是頑皮愛玩,就讓它們多飛兩圈吧!也滿足觀光客好奇的慾望。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丹頂鶴的棲息地,請閱讀:

走進丹頂鶴的故鄉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扎龍濕地

丹頂鶴小檔案

 

 

在齊齊哈爾的另一行程:齊齊哈爾未竟行程明月島

 

 

 

 

丹頂鶴小檔案

 

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延年長壽的象徵。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生活在沼澤或淺水地帶的大型鳥禽,常被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

 

 

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 "三長" 著稱,直立時可達約1.5米高。它身披潔白羽毛,喉、頰和頸為暗褐色,長而彎曲的黑色飛羽呈弓狀,覆蓋在白色尾羽上。

 

 

 

 

裸露的朱紅色頭頂,好像戴了一頂小紅帽,因此叫丹頂鶴。

 

 

丹頂鶴是東亞地區特有的鳥種,體態優雅,顏色分明,被認為有吉祥、忠貞、長壽的寓意。

 

 

丹頂鶴是典型的候鳥,每年隨季節氣候變化有規律地南來北返遷徙。它多棲息於開濶的蘆葦叢或多草的沼澤地帶,主要以魚、蝦、貝類和植物嫩芽及種子為食。

 

 

丹頂鶴成鳥每年換羽二次,春季換成夏羽,秋季換成冬羽,屬於完全換羽,換羽時會暫時失去飛行能力。

 

 

全世界現存野生丹頂鶴約2000隻,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的扎龍濕地就有400多隻,占世界野生丹頂鶴數量的五分之一。丹頂鶴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

 

 

丹頂鶴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蒙古、朝鮮半島和日本,其中日本的900多隻丹頂鶴僅局限於在北海道棲息繁殖,以人生餵養。真正長距離南北遷徙的丹頂鶴只有一千多隻,所以丹頂鶴也被稱為極其瀕危的鶴類。
 

 

丹頂鶴每年四月初開始擇偶,每天清晨或傍晚,人們常能聽到它們發出的求偶聲,叫聲頻繁響亮,可傳二三千米遠。求偶時,雄鳥主動求愛,引頸聳翅,總是 "嗝--嗝" 叫不停。雌鳥則翩翩起舞,報以 "嗝啊--嗝啊" 的回答。雙方對歌對舞,你來我往,一旦婚配成對,就偕老至終。

 

 


 

丹頂鶴實行一夫一妻制,以家族為單位活動,每年3月中下旬回到繁殖地,4月初開始築巢產卵,一窩2枚,孵化期約33天。

雌鶴產卵後,就開始臥窩孵蛋,雄鶴左右不離,待在附近警戒,在孵化期中,只有當雌鶴出巢覓食時,雄鶴才代替雌鶴孵卵。

 

 

 

 

小鶴出殼24小時即能下水遊玩,85天就能展翅飛翔,當年10月下旬隨雙親南遷,到江蘇盬城一帶越冬。第二年返回繁殖地後不久,丹頂鶴爸媽就將子女驅趕出家,讓牠們獨立生活,牠們再重新組家庭產卵孵化。

所以丹頂鶴家族成員總是不超過4隻。記得2007年11飛來台灣金山清水濕地渡冬的丹頂鶴也是一個家族4隻。

 

我在扎龍保護區的濕地裡與丹頂鶴近距離相遇

 

 

我與夥伴開心地為它拍寫真,輪流與它合影,它只自顧自的覓食,完全不怕生,也不搭理我。

 

規劃旅行路線時,我很快就把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扎龍保護區納入,主要是為了一睹丹頂鶴的優雅風姿,見到它時,真是興奮莫名。

 

丹頂鶴在嫩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流域繁殖,在長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東為旅鳥,台灣偶見。

2004年1月有隻丹頂鶴飛來台灣過冬,也是台灣70年來第一次發現丹頂鶴,2004年9月它飛到新竹空軍基地,在趨離時不小心中槍,被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手術兩次,也在動物園住了三年,好不容易才在2008年送到韓國,本來準備今年11月要讓它飛回西伯利亞,可是丹丹卻在今年2月的飛翔訓練中不幸撞網身亡。

最近的一次發現丹頂鶴是在2007年11月下旬,4隻丹頂鶴飛抵金山清水濕地渡冬,造成愛鳥人士與當地民眾的瘋狂追逐,所幸台灣人的保育觀念已很成熟,它們在台期間並未受到干擾,安然在台渡冬後於隔年3月離去。

 

它常棲息在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

 

 

 

 

 

丹頂鶴羽色樸素純潔,體態飄逸雅致,鳴聲超凡不俗,在「詩經。鶴鳴中就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精彩描述。由於丹頂鶴的壽命可達50-60年,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喜歡將它和松樹繪在一起叫做「松鶴圖,作為長壽的象徵。

 

 

丹頂鶴在濕地環境中屬於食物鏈的上層,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物種。但它們現在面臨到一些威脅,比如棲息地的縮小與被破壞,偷獵等因素,面臨絕種危機。雖然經過多年的保護,但數量的回升非常緩慢,人們應該要停止破壞濕地與水文格局的行為,也要停止捕撈濕地中野生魚類,為水鳥留下足够的食物。

 

人類總以為自己聰明,想用智慧上的優勢改變環境,讓人生活得更好。但在想要更好的過程與轉變中,卻不自覺地讓自己走向一條不歸路,失去森林,失去雨林,失去濕地,失去讓世界美好的動植物……….。只有當人與自然共存共榮,這世界保有豐富度,人類的生活才會美好,才有美麗的未來!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丹頂鶴的棲息地,請閱讀:

走進丹頂鶴的故鄉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扎龍濕地

在黑龍江省扎龍保護區看丹頂鶴放飛

 

 

 

 

走進丹頂鶴的故鄉 —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扎龍濕地

前一夜晚上9:55在內蒙邊陲小城滿洲里搭上臥舖火車,歷經將近12小時後,終於抵達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省的第二大城,掌控著進入內蒙古的要塞,又被稱為「鶴城,因為這裡是世界瀕危鳥類「丹頂鶴的最重要生長地區,我們此行來到齊齊哈爾,也是為丹頂鶴而來。

齊齊哈爾的達斡爾語是「天然牧場之意,約6000年前即有滿族在這裡繁衍生息,清初這裡還是達斡爾族與錫伯族遊牧的地區。1961年清朝在這裡建城,工業在東北興盛後,齊齊哈爾便以鐵路交會地躍升為重要城市,於是美麗的大草原逐漸變成烏黑的工業城。幸好這裡還有丹頂鶴,提醒著人們不忘這兒曾經是個牧野蒼茫的美麗大草原。

 

齊齊哈爾是個因應交通網路興起的都市,火車站前人來人往,這對來自鄉村的老夫妻就在站前席地而坐,賣起了的蕈菇。

 

 

通往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道路是一條綠色隧道,在夏日裡鬱鬱蔥蔥,氣溫涼爽舒適,往來的車輛不多。

夏天是李子成熟的季節,路邊不時可見到撐著五百萬大陽傘賣李子的攤子,我們回程時停下來買了一些,超甜超好吃,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李子,一斤才一塊錢。

 

 

這裡是都市與鄉村的接攘地,偶爾可見大叔駕驢車經過,時光彷若回到農耕時代。

 

這台農機車很酷,載滿長長的樹枝,橫跨大半條馬路。

 

 

這位老兄也不遑多讓,車上載滿乾草搖搖晃晃。

 

王克舉先生是知名的攝鶴名家,他個人創建了夢鶴苑,以宣導鶴類保育和鶴文化景觀為主。

 

 

過去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倉。在黑龍江省放眼所見,夏日裡遍地都是玉米田。

 

零星的農家就建在玉米田與濕地的交匯地。

 

越靠近扎龍保護區,路邊取而代之的是無邊無際的大片濕地。這片由發達的彎曲河道及其河灘地交織而成的濕地,上面長滿了蘆葦等各種多年生禾草,豐富自然的植被,提供動植物絕佳的生態環境系統。

 

這些蘆葦可以保護濕地環境和野生動物,許多鳥類喜歡棲息在蘆葦叢中。蘆葦桿含有纖維素,還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纖維。古代人也用它來編制席子舖床、蓋房子或搭建臨時建築。

 

扎龍保護區建於1979年,是中國第一個鶴類和濕地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東南方30公里,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

「扎龍為蒙古語,意為飼養牛羊的圈。扎龍濕地形成有12000年歷史,發源為小興安嶺西麓的烏裕爾河流至該區域失去明顯河道,河水漫溢形成了溪流河道縱橫、湖泊召澤密布的廣濶永久性淡水蘆葦沼澤濕地。

區內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水質清純,葦草肥美,被譽為鳥和水禽的「天然樂園。每年四、五月或八、九月,約有二三百種野生珍禽雲集至此,遮天蔽地、蔚為壯觀。

 

 

 

扎龍保護區是北國江南,景緻優美。我們造訪時正值七月盛夏,柳樹青青,蘆葦翠綠,野花飄香,徜徉在這北國的水鄉澤國中,欣賞著野生珍离,一種真正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保護區內樹上碩大的鳥巢,直徑至少有6-70公分大,這裡真是鳥兒的天堂。

 

濕地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度地帶,與森林、海洋並列為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三大自然生態系統。濕地因具有蓄水調洪、調節氣候、控制土壤流失、降底環境污染等獨特功能而被譽為「地球之腎

 

1992年中國加入「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扎龍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該公約的宗旨是承認人類同環境相互依存關係,並通過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確保濕地及其生態環境得到良好保護而不至於喪失。

 

 

濕地可以涵養水源,調蓄河水流量,濕地中的植被可以減緩洪水的流速,所以說扎龍濕地是一座天然大水庫。同時也是一座超大型的污水處理場,扎龍濕地裡植物茂盛,尤其是蘆葦根系發達,水中生物種類繁多,他們都具有吸收、轉化毒物質的功能。

 

扎龍濕地具有高能量的生物生產力,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據統計,扎龍保護區內有各種禽鳥296種。其中以鶴類居多而聞名於世,全世界有15種鶴,中國有9種,而扎龍可見六種,包括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灰鶴、白頭鶴等,因此,齊齊哈爾才有「鶴鄉這個美稱。

 

扎龍濕地面積寬廣,不可能遍遊,我們只能走走濕地週邊,搜尋鳥禽,了解濕地生態。

 

扎龍濕地與地球上其他環境一樣,近來來面臨時乾旱化的威脅,一方面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雨量減少。另一方面,農地開發與人為截流使濕地退化嚴重。生態是環境的指標,人們不該坐視任由環境惡化,因為我們也是生態中的一員,當鳥類生存環境受到威脅,人類也不會有生存的空間!

 

 

站上小土丘上的觀鶴台,四野開濶!

 

站在觀鶴台上眺望,一望無際的蘆葦沼澤,風吹草低,隱約可見一些水鳥在濕地裡覓食。

 

近處是人工圈養鶴的禽舍,遠處也是無邊無際的濕地。

 

白枕鶴,「世界瀕危鳥類名錄列為易危種,全球目前估計有5000隻左右。分布外蒙古東北部,中國東北部和俄羅斯東南部,越冬地在朝鮮,日本南部和中國中部和東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

白枕鶴為扎龍保護區主要保護珍禽,每年3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約40隻的種群在此繁殖、停歇。食物主要為蘆葦旳根、塊莖和其它濕地植物,也取食昆蟲、小脊椎動物、種子和水稻的落穗。春季繁殖,4月到5月末產卵。巢是用乾的蘆葦和草築成,一窩產2枚,孵化期為28-32天。

 

全世界現存野生丹頂鶴約2000隻,扎龍濕地就有400多隻,占世界野生丹頂鶴數量的五分之一。丹頂鶴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蒙古、朝鮮半島和日本,其中日本的900多隻丹頂鶴僅局限於在北海道棲息繁殖。所以丹頂鶴也被稱為極其瀕危的鶴類。

 

丹頂鶴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鳥類,它的身體是白色的,脖子和尾巴為黑色,因頭頂上有一片紅色的冠而稱為丹頂鶴。

丹頂鶴因其兩腿和脖頸細長,走路時腿向後坐再前行,顯得姿勢非常優雅,尤其是在沼澤中站立和單腿休息時,襯著水中的藍天白雲,真是美麗。

丹頂鶴實行一夫一妻制,以家族為單位活動,每年3月中下旬來到扎龍,4月初開始築巢產卵,一窩2枚,孵化期約33天,小鶴出殼24小時即能下水遊玩,85天就能展翅飛翔,當年10月下旬隨雙親南遷,到江蘇盬城一帶越冬。第二年返回扎龍後不久,丹頂鶴爸媽就將子女驅趕出家,讓牠們獨立生活,牠們再重新組家庭產卵孵化。

 

 

來到扎龍,除了了解濕地生態,很重要的重頭戲就是看丹頂鶴放飛。時間一定要掌握好,錯過了很可惜。

主場的放飛時間一年四季都有,為上午10:10和下午2:30二場。加場放飛則只在五一和十一黃金周和6/15-8/31之間。

 

 

前方就是被訓練放飛的丹頂鶴飼養基地,放飛前半小時起,遊人陸陸續續來到這裡的亭子等待放飛。放飛前,這裡已圍了大堆人群,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欣喜與期待。

 

放飛時間到了,隨著馴養員的哨聲,幾十隻丹頂鶴騰空而起,繞著禽舍盤旋起來。無數架相機同時對著牠們猛按快門,每個人的心情都興奮到極點。

丹頂鶴屬大型水鳥,起飛時需要一定長度的跑道助跑。如遇惡劣天氣,比如5級以上大風和下雨時,丹頂鶴是不能起飛的,或者特別高溫的天氣,也會影響丹頂鶴的放飛效果。

 

幾十隻丹頂鶴同時在天空展翅翱翔,非常壯觀美麗!

 

降落後的丹頂鶴熟練地信步走向自己的領地,就在人群面前自顧地跳舞、追逐、戲水、打鬧和覓食。在藍天白雲下,丹頂鶴舞得如此動人心弦,攝人心魄,令人迷醉!

從丹頂鶴開始放飛,到在天空翱翔,到降落嬉戲,所有的遊客莫不屏氣凝神,專注地觀賞,畢竟全世界只有二千多隻的丹頂鶴,能在這兒近距離觀賞牠的仙風仙骨,綽綽風姿,真是太難得了!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丹頂鶴,請閱讀:

丹頂鶴小檔案

在黑龍江省扎龍保護區看丹頂鶴放飛

 

 

 

前段行程請閱讀:越夜越璀璨的滿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