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行腳(八) — 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 — 自然與文化遺產就在生活裡的一個地方

 

絕大部份人看到堂安侗族生態博物館這個行程時,一定會產生一個刻板的印象,以為博物館就是一個室內的陳設與展覽,但來到堂安,顛覆你我傳統刻板的觀念。請您看完我的介紹就會明瞭……….

 

貴州省黎平縣肇興鄉堂安寨在1999年底被正式命名為侗族生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也是中國與挪威合作建設與保護的4座生態博物館之一。堂安侗寨位於距黎平縣城75公里處的肇興鄉一座大山的半山腰上,四面環山,梯田層疊,民居依山就勢,井然有序。寨子裡現有180多戶人家,近800人口。在已有700多年建寨歷史的堂安寨,鼓樓、戲臺、吊腳樓、石板路、古瓢井以及服飾等,至今仍保持著原汁原味、古樸濃郁的侗族風情特色。世界著名的挪威生態博物館學家約翰.傑斯特龍稱這裡為“人類返璞歸真”的範例。

 

在台灣,我們了解的生態僅止於動植物昆蟲生態。在貴州,我了解到人文也是生態的一環。生態博物館是另一種新理念、新模式,與靜態的特定建築的傳統博物館相比,突出強調保護和保存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2007.7.24 早上,我們來到了這個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小村寨,舉目四望一片蓊蓊鬱鬱,山巒疊翠,層層疊疊的梯田就在腳下,視野隨著這片美好的大地無限延伸,我又來到另一個桃花源。

 

 

 

若能成為此地一個安貧樂道的莊稼人,悠遊於美好的青山綠水間,何嘗不是人生一大享受?

 

圖中間是梯田間小溪上的一座風雨橋。風雨橋是侗寨的標誌之一,它不僅便利行人通過,而且可供行人小憩、避雨、會友和觀賞侗寨風景,整個建築為全木結構,我喜歡它鑲嵌在這片大地上一點也不突兀。

 

 

要入寨嘍!

侗族苗族通常在入寨前都有一個類似這樣的寨門。


 

進了寨門,成片的侗族吊腳樓呈現在眼前。吊腳樓是一種充分考慮地勢因素的建築,貴州多山,素有“地無三尺平”之稱,對于建築很不利。侗族人便因地制宜,建房時把大根的木柱插入岩石中,再在上面鋪上木板居住。房底是空的,便于通風防潮,既擴大了使用面積,又很適合當地潮濕多雨的氣候,可謂一舉兩得。吊腳樓一般是兩層或三層木結構房,多取材于當地盛產的杉木,木質堅硬,銜接處使用木榫,不用鐵釘,非常牢固,不少木頭的顏色都已變得青黑,看得出很有些年頭了。

 

 

剛從田裡割完蕃薯藤回家的老婦。

 

在肇興,旅行社為我們安排一位侗族青年做導覽,這位24歲的青年高中畢業,曾經在西藏當過武警,在西藏工作雖有不錯的收入,但長期待在高原地區對健康是一大傷害,於是他回家接受培訓,擔任導遊。

隨著到肇興的中外旅遊者絡繹不絕,從事旅遊相關行業是此地年青人最大的出路。旅遊業成為肇興農民打開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在這個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留鄉不需高學歷,所以這位年青人唸到高中就放棄升學。

一路走來我們可以看到,農業社會其實保留了很多人類生活的智慧,舉凡種植、農耕、織布、染布、竹編、建築………,這些傳統文化都值得保存與傳承,如何讓這些工藝技術不讓工業化的浪潮所淹沒?這些人類共同的資產,是需要人類全體共同來努力的。其實我還挺感佩挪威政府,不分種族,大老遠跑到中國西南山區協助建設保存這片人類的生態文化園。我想,這裡的教育規劃應該要不同於其他地方,如果能朝技職方向努力,對當地的文化傳承及生活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石板路旁的水小溝僅容得下一隻鴨子游水,卻清澈無比。孩子們看到鴨子在這樣一條小水溝裡游泳,興奮得追著看。

 

 

 

這邊掛個牌子表示這兒有學校,我怎麼都看不出是學校的樣子。

 

 

我們通常買西瓜都是買一顆或大半顆,但這兒的人很惜福,是一小片一小片的賣。

 

鼓樓是侗寨的標志之一,是侗族村寨人們聚會、議事、娛樂活動的場所。其整個建築為全木結構,沒有一釘一鉚。

 

 

 

這一路我看到許多小朋友小小年紀就懂得協助家務,想起自己也是因為小時候有做不完的家事,才練就今日對生活的駕輕就熟與正確的認知。其實,從小協助家務是學習生活的開始,但我們都市的生活方式剝奪了孩子學習長大的機會。

 

 

這股泉水清澈甘甜,我們在這兒短暫停留十分鐘就見到很多村民都來這兒挑水。

 

通往斜坡上吊腳樓的石板路。

 

這是侗族人祭薩的地方。

祭祀莎歲,也叫"薩瑪節"。侗語"薩"是祖母,"瑪"是大,"薩瑪"即是大祖母的意思。相傳在母系氏族階段,侗族有一位叫"莎歲"的女英雄,她在抵禦外敵入侵的戰鬥中屢建奇功,族人對她崇拜無比,她不幸犧牲後,族人為紀念她,將其奉為能給侗族同胞帶來平安和幸福的神靈,尊稱她為"薩瑪"。

 

 

 

 

 

 

 

 

 

 

 

 

貴州行腳(七) — 肇興侗寨 — 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

 

2007.7.23  下午參觀完岜沙苗寨後,我們的車子再度沿著都柳江前行,兩岸依然是起伏層疊的山巒和葱鬱的杉木林,山林間不時可以看到吊腳樓村寨。當進入省道202公路後,終於來到我們想像中的貴州道路,路面是沒有舖柏油的碎石子土路,凹凸不平,坐在避震系統不佳的車子裡,就好像騎馬一樣,常常會震得你屁股跳離椅子。車子走過的地方,塵土飛揚,黃沙滾滾。幸好這段路約莫70公里,我們就這樣一路巔啊巔的,來到一個美麗的地方--肇興,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

 

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黎平縣南部,已有近2000年歷史,現有800餘戶,4000多人。民族風情濃厚,歷來被稱為[侗鄉第一寨]。寨子依山傍水,小河在寨中緩緩流過,沿河排列著侗族杆欄式吊腳樓,寨中街巷縱橫,木樓鱗次櫛比。

 

 

這是我此行最喜歡的住宿點--肇興賓館,雖是只有三星級,但這是一間以侗族文化為主題的酒店,我們就住在它的貴賓部。我們下車後,要沿著河邊走好幾百公尺的小徑才能到達住宿的貴賓部,所以,大件行李是不可能自行拖進去的。

我之所以喜歡是因為這間賓館在此一點也不突兀,它的外觀看起來與當地的吊腳樓相契合,全棟都是以杉木建造的,應該是取自當地的建材,雖然賓館很新,但一點都沒有新木料嗆人的味道。

 

我住在貴賓部的三樓,視野絕佳,上圖是我的房門口。

 

 

上圖是我與小兒住的雙人房,內裝雖普通,但舒適宜人。最重要的,住在此地擁有六星級以上的空氣與山水,也擁有六星級的視野享受。看了下面這張照片,我想,沒有人會否決我的說法。

 

 

這幾張俯瞰村寨的照片是從我住宿的走廊拍的,是不是很美?很寧靜?很祥和?

這裡遊客不多,但比起我一路造訪的村寨,這裡算是最有商業氣息的,有市集,有商店,但他們純樸得不會主動向你招攬生意。會來此地的團體很少,大部份是歐美遊客及一些背包客。走在村寨裡,當我看到coffee這個字的時候,有點回到過去,咒語又突然被解碼回到現實的震懾,一時間有點時空錯亂,回不過神的奇妙感覺。

我深深的喜愛這裡,真恨為何在榕江住二晚,而不是在肇興。如果有朋友想要走這條路線,我要強烈建議,多留點時間品味肇興。其實,因為這裡接近廣西,也可以從桂林玩過來哦!另外,黎平縣這二年有了機場,也可以選擇飛到黎平再走訪黎從榕三縣。

 

 

 

這裡基本上沒有所謂市場的場所,路邊大家聚在一起就成一個小市集,這裡的農產品與台灣鄉下阿嬤種的差不多。我就喜歡這樣不揠苗助長下的產物,沒有過多的施肥與包裝,原汁原味,好濃郁的風味,好簡單的富足………..

 

 

我也愛死了這些竹編的各種籃子或簍子,好後悔沒多帶幾個回台灣。

我買了個下圖中最右下方的那種提籃,當地人外出提飯的。這兒有好幾家在賣,普通大小,新的一個人民幣20元。我挑來挑去覺得缺少一點古味,後來看到一戶人家裡掛了一只超有味兒的,進去央求人家賣我,當地人捨不得,他說他很難再買到這麼好的手工藝了。後來到了一個店家,我嫌他這個不够味那個工不好,他索性將家裡用的拿出來給我看,裡頭還黏著米飯呢!好吧!就這個了!人民幣25元,付了錢還躊躇了一下。後來到了青岩古鎮這個漢人的地方,一個賣古藝品的店老闆誇我這個藍子買得好,應該要好幾十塊錢,這下我明白我買對了。

下圖最上頭的那個叫蛐蛐籠,其實就是裝蟋蟀的小簍子,其工藝非常細緻,一個人民幣十元。隨行的孩子每位都選購了一個,一路上就用這個抓蟲裝蟲,開心得不得了。

下圖最右上的是蝦籠,用來抓蝦子的。隔壁的是鐮刀鞘。上圖有鳥籠,有雞籠,有菜籃……..幾乎所有日常需要的容器都可以用竹子編出來,這些工藝的傳承我有點耽憂,真希望能永永遠遠的保存下去。

雖然工業生產的塑膠容器迅速又便宜又好用,但終究成為地球上的一大負擔。這些竹編容器古樸又自然,壞了回歸大地,一點不留痕跡,享受現代化生活一樣可以用它。如果大家能反思塑膠對環境的傷害,回過頭來使用這些環保器皿,將是對地球環境生態的一大貢獻。

 

 

 

這就是我買的用過的竹籃。

 

 

上圖為藍靛染料植物:馬藍。爵床科植物,被認為原產於印度北方盛產紅茶的阿薩姆地區;中國分布於亞熱帶的華南地區,自浙江省南部至福建、廣東、廣西、江西、貴州、雲南、海南等地。台灣北部栽種的馬藍又稱「大青」、「山青」或「山藍」。這張圖我拍攝自芭沙苗寨。

 

 

在肇興侗寨裡,每走幾步路就可以看到當地人家門口擺放著一個大大裝著藍染原料的木桶。

 

 

 

侗族人擅長紡織、刺繡。他們自紡自染的"侗布"是侗家男女最喜愛的衣料。"侗布"就是用織好的布經藍靛等染液反覆浸染、蒸曬、槌打而成。由於製作工藝複雜,"侗布"非常珍貴,侗族人除了自己用外,還作為贈送客人的最佳禮品。上圖的二位婦女就是在槌打侗布。下圖為晾曬侗布。

 

 

 

肇興侗寨裡的每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先民的智慧與用心,每一條小經的地面都如照片中一樣,用小石頭拼貼出各種圖案,十足的藝術。現代人用磁磚馬賽克拼貼圖案不算什麼,那是機械化的產物,大小如一,容易施作。但是,肇興侗寨的先民可就厲害啦!用石頭拼貼出這些圖案真是不簡單,難怪這是一個有2000年歷史的地方。我看了只能說佩服加感動!

 

不止是小徑的地面用大小均勻的小石頭拼貼,仔細看清楚!河邊坡坎也是用一顆顆石頭整齊紮實地砌成的哦!

 


 

 

上圖這位小女孩看到我手持相機馬上笑咪咪地走出門外,我示意要幫她照相,她馬上擺出一個很專業的pose給我拍,有別於其他孩子的害羞。她告訴我她就讀糼兒園大班,相信是環境不錯而且見過世面的孩子。

 

這是一個可以夜不閉戶的桃花源,當然孩子可以自由在門口玩耍,快樂無比。

 

這裡人飲用的是山泉水,每隔一小段距離就會有這樣可以取水的地方,水質清澈。

寨中到處是這樣的街巷縱橫交錯,看到地上的舖面嗎?有沒有為人類的智慧與用心生活的態度所感動?

傍晚時分,這位婦女就在宅子旁用大鍋煮起豬菜。別人可能看不懂她在做啥,小時家裡養過豬的我一看便明白,而且還有幾分的回想與懷舊。

房子的牆上掛著"泰山石敢當"幾個字,原來侗族人也相信石敢當具納福、驅風、辟邪、止煞、防水、消災的功能。

青山綠水好風光,好一個人間天堂。

 

 

侗族村寨多建於山麓或溪流河畔,所以凡侗族人聚居地區,有河必有橋,橋上有廊和亭,能擋風遮雨、供人畜通行,故稱為「風雨橋」。「風雨橋」是漢人的稱呼,侗家人稱之為「花橋」。橋樑對於侗族人溝通村寨之間的聯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整座橋樑不費一釘一鉚,完全運用力學原理以杉木穿榫建成,結構嚴謹,佈局精湛。

肇興侗寨共有4座建築獨特的花橋跨越在穿寨的溪流間。

 

風雨橋不僅提供交通上的便利,也讓村民門有個休憩聊天的場所。

 

 

 

這裡就是肇興侗寨唯一一條主要且能行車的街道。

此在地,大街上牽著牛悠然而過,一點也不希奇。

 

 

這是大街上唯一的一間碾米店,在上方的漏斗中倒入稻穀,下頭就分離出白米與米糠。

 

肇興侗寨裡有五座鼓樓,分屬五個大姓。依照儒家觀點依次被命名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鼓樓是侗族聚會議事的地方。每座鼓樓都有相應的戲台和花橋,顯示出侗族村寨的特徵,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與民族風情于一體。
 

 小朋友隨意在大街邊上就可以玩起彈珠來。
 

我原本要照這些正在玩泥巴的小男孩,但他們一看到相機,馬上湊過來擺好pose。

按下快門後又來了一個,再照一張。再按下快門,又有一個沒入鏡。
 

 

哇!大家排排站好哦!要照嘍!這下總算全都到齊入鏡了!

 

夜暮低垂時分,寨子顯得更寧靜祥和了。

 

肇興的夏夜一片安謐,檐廊上高掛著紅燈籠,只有後山的蟲蟲們,高興地演唱著奏鳴曲。

 

 

我無法讓自己錯過清晨的肇興,早上6:00準時走出門外,看著當地人在河邊梳洗,聽著雞啼聲此起彼落,鳥兒在枝頭歡唱,不時夾雜著幾聲狗咈,遠處炊煙裊裊,空氣中散發著米飯和著炭的香氣……….我坐在檐廊下,盡情地呼吸,盡情地享受,努力地想把這一刻的美好留住………..

 

 

 

貴州處處山青水秀,我想是因為這兒沒有現代化的入侵污染。這裡河水不深,卻可清澈,人們在河裡洗滌撈魚。

 

 

陶淵明桃花源記……..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若說這裡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侗族人懂得對大自然存在著一種非常謙恭的姿態,對自然界的一樹一石,山川大地,比我們多了好幾分的崇敬。這樣的原生態生活結構,是不是更值得我們效法與省思?

 

 

 

 

 

 

 

你聽過侗族大歌嗎?多聲部,沒有伴奏,沒有指揮,還可以模仿自然界的蟲鳴鳥叫或高山流水的聲音,那天籟之音豈只是繞樑三日?當地人老老少少都能唱,舉凡談情說愛,婚喪嫁娶,節慶祭祀……人生中所有大小事好像都能用歌聲來解決處理。

侗族人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

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也是國際民間音樂藝術中不可多得的一顆璀璨明珠。侗族大歌中的複調式多聲部合唱,中外民間音樂罕見,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值和欣賞價值。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會结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請您欣賞下面這段侗族大歌的表演:

 

 

 

 

 

最後,我們全體受邀上台同樂。

 

超大的蘆笙。

 

 

不只在肇興,即使在貴陽市的熱鬧市區,我一樣看到人們拎著剛買的雞逛大街。

大叔大嬸帶著自己養的小豬仔來趕市集。

一根擔子挑起二隻小豬仔,小豬仔就裝在自編的竹簍裡,大部份的台灣人可能都沒看過。

 

侗族原生態文化會不會在現代旅遊的衝擊下而消失呢?當我走過以後,我相信原生態文化有其強大的一股魅力,相信人們能感知其文化的震撼,我想它不會消失,而且有可能教化遊客,讓所有外來者知道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應該把它變成永恒的範本留下……..永遠是中國最美的鄉村古鎮。

 

 

 

 

貴州行腳(六) — 岜沙苗寨 — 貴州南部一個奇特而傳統的槍手部落

 

2007.7.23 離開榕江縣後,車子蜿蜒在曲曲折折的都柳江岸,行過一山又一山,路的兩旁一邊是山,一邊是江,江的對岸是一個個的苗寨或侗寨。

 

苗寨及侗寨的房屋都是取材當地的杉木所建,要如何區分是侗寨或苗寨呢?苗族的房屋是有美人靠的吊腳樓,而侗族的是屬於杆欄式吊腳樓,通常侗寨會有鼓樓,看到有鼓樓的寨子就是侗寨。

 

 

這些吊腳樓,和諧地鑲嵌在大自然的青山綠水間,是不是令人感到舒暢?

 

 

 

 

快到從江的路上,一座新建完成的鼓樓,據說將是全亞洲最高的一座鼓樓。這裡正在整地,不久之後,將會有一間現代化的旅館落成。

 

 

這座鼓樓的柱子足足需要三個人才能環抱,而且是整株原木的。

 

 

令人欣慰的是,整地興建旅館的同時,保留此地好幾株百年的大榕樹。照片中隱約可見的一棟建築是一間小學,而且是唯一的一棟,教室及辦公室合計不過八九間,大小約只有台灣小學教室的三分之二大。暑假期間正在整修,看起來非常殘破。這間學校沒有操場,只有一個半場的籃球場,靠近教室的榕樹應該就是伴隨孩子們玩耍的好地方。

 

貴州行最苦的莫過於解放時刻,一路除了飯店餐廳有正常的洗手間外,其他時候找個能掩蔽之處回歸自然勝過於當地提供的廁所。

 

我們停留此地的目的是上廁所,看到有學校很開心,以為找到了好地方,沒想到學校的廁所也是簡陋到不行,就在學校右手邊的駁坎邊,隔間地板都是用木板釘成的,走上去嘎嘎響,老舊的地板讓人覺得好像隨時會斷裂,當然沒有門,地上的木板挖個四方洞,往下可瞧見小花小草及污穢物。到這種地方通常要在門口吸一大口新鮮空氣,進去慢慢吐完再憋著,迅速完成迅速逃出,否則會被醺得作噁。

 

回想第一次拉車了二個多小時後,小朋友提出想尿尿,師傅(大陸的司機)在此曲折蜿蜒的山路間,還得尋找開濶能會車,不影響行車安全之處停車。一群小男生排排站在山溝邊,好不壯觀,可惜拍照不雅,畫面只能存於腦海或各憑想像。媽媽們循著一條通往梯田的小徑,想要找到一個隱蔽之處,沒想到爬上坡更開濶,眼前盡是梯田,田中的稻禾無法做掩護,猶豫半天後,決定左右謢法各持一把傘,中間的人就享受回歸自然解放的樂趣,既緊張又刺激。

 

 

 

岜沙,讀音很特別,要唸ㄅㄧㄚ ㄕㄚ,是純苗族村寨,距離從江縣城不過才7公里多,但他們還保持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原始古樸生活習慣和民風,千百年來,他們過著傳統的農耕生活,遵循著祖先的遺訓與信仰,代代相傳。所以有人稱岜沙為古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世界上最後的槍手部落],稱岜沙男人為[活著的兵馬俑]。

 

傳說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個兒子, 岜沙人就是第三個兒子的后裔。當年蚩尤被黄帝打敗,率領部落開始向西南的千年長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遷徙的先鋒部隊——九黎部落的一支。

 

 

這一身的穿著打扮够酷吧?

岜沙的男人把頭頂的頭髮束于頭頂盤成髮髻,稱為[後棍],頭部四週的頭髮則定期用鐮刀剃光,腰間佩掛著砍刀,火藥,肩上背著獵槍。身著土法染製的青布衣,宽大的直筒青布褲,頗有秦漢遺風。我們一下車,他們就鳴放火槍歡迎我們。

 

 

隊長示範如何裝填火藥。

 

 

到黔東南別的寨子是看女人,只有到岜沙看男人。黔東南少數民族的女人們平日還是身著傳統服飾,男人則大多與一般漢人差不多,而岜沙則是例外。縱使開發旅遊後岜沙人有了保育觀念不再打獵,但他們依然不忘狩獵傳統,習慣腰間别著砍刀及牛角火藥筒,出門時槍不離身。

 

與他們合照,我們像不像走入古裝劇中?

 

 

走過茂密的森林後,豁然開朗,岜沙寨子就在遠離塵囂的林海深處。

 

 

幾個當地的小娃兒好奇的盯著我們瞧,看來我們闖進了他們好奇的世界。

 

 

 

村民帶著我們循著小經上上下下參觀寨子。

 

村民腰上掛的靴子狀竹簍是鐮刀鞘,特別又環保,我太喜歡它了,很後悔沒帶一個回台灣。

 

 

這樣的水泥路據說是開發旅遊以後才有的,以前可是泥土路呢!

 

導遊說,苗族人的孩子一出生,家人就會為他種一百棵樹,孩子長大,樹也長大可用。真是有智慧啊!像我們這樣的使用,人的一生需要砍伐多少棵樹呢?我們這輩子種了幾棵樹?相較於沒有多少機會受正規教育的苗族人,我們是不是該感到汗顏?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下回用紙時,更該知福惜福啊!

你知道嗎?苗人用杉木蓋房子,屋頂就用杉木皮覆蓋,細的樹枝當柴火,一點都不浪費。

 

 

滿山遍野都是覓食的土雞,我們這群都市孩子好奇地到處追逐,每到一個村寨最好奇的就是滿山跑的雞,還問我牠們吃什麼?這些雞根本不需要餵養,牠們自由自在地隨處啄食小蟲。那如何分辨哪些是誰家的呢?反正白天抓也抓不到,晚上牠們自會歸巢回家,莊稼人自然很明白自己的雞是哪幾隻,就如同你不會認錯你的孩子般。

 

 

自村寨的半山腰向遠處眺望,是無窮遠起伏連綿的山巒,層曾疊疊。

 

 

利用邊坡高高架起的糧倉,下方通常會用幾塊石頭墊高以防基礎太潮或被蟲蛀。

 

 

 

照片右邊的架子就是禾晾架。苗族侗族人還保存古老的水稻收割晾曬方式,收割後的稻禾紮成捆,晾曬在禾晾架上,待乾後再放入穀倉中。因到訪的季節看不到晾禾盛況,下圖取自網路。

 

 

 

糧倉通常不與住家一起,以免火災時全部家當付之一炬,需要時再取一些來舂。逛村寨時巧遇一少女在取稻穀,任憑我[臘妹!臘妹!]叫好幾聲,她就是很害羞,不願抬頭給我照像。

 

 

每一轉身都是一幅美景,這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

 

 

穿過一片參天密林後,來到一處廣場,這是岜沙人的古蘆笙堂,用來迎客人、賽蘆笙、祭祖先的地方。這個廣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只是山頂一個被大樹包圍的平台,地上沒有舖水泥,保留傳統的泥土地,大樹下有一些村民自製的木椅,沒有一點對大自然產生負荷的現代產物,只有山風透過叢林,帶著來自遠古、來自自然、來自天地的回音。

在廣場邊的一棵大樹下,有祭祀後的香火,問過村民才知他們的祭祀方式很環保,崇拜自然山川的他們沒有祭拜偶像,不用祭品,只需一顆虔誠的心,一炷清香,代表了他們對大自然最崇高的敬意。

 

 

 

簡樸的杉木吊腳樓,裡頭看不到一點現代化的物品。

 

 

巧遇這戶的女人家帶著孩子在門口做手工,我們一群人便過去用糖果和鉛筆和小朋友交流。

 

 

 

這戶人家的屋簷下就晾曬著傳統的苗家服飾,看到沒?他們把百褶群用米漿漿得硬硬的,再披掛在圓形的竹簍上晾曬。

 

注意到沒?村寨裡的人大多是不穿鞋的,習慣不穿鞋的他們光著腳丫走得比我們還快呢!

 

 

最後,我們來到隊長的家參觀,這是他新裝修未完工的房子。

 

上下這兩張照片是從隊長家的後門往外拍的景象,無法記錄下的還枝頭上鳥兒悅耳的歌聲及徐徐的涼風,住在此地,真是人間天堂啊!

 

這是隊長家樓上的一張床,蓆子下墊的是用稻草編的稻草蓆。

在我小的時候,床舖很簡陋,用磚頭墊高幾塊門板就成了。我們家種茶,沒有稻草,冬天來臨前,爸爸也會去向鄰居要些稻草編成稻草蓆舖在草蓆下,使得冬天多了些溫暖。我年紀不大,但三十年前的台灣鄉村的確也是如此克難,感恩台灣的經濟起飛,我家茶園沒了,老房子沒住人了,兄弟姐妹沒人承襲農業。此行,讓我有點追憶,有點感慨,……….我想我是屬於大自然的……….

 

離開岜沙前,在隊長家旁的一間小店裡,隨意翻閱了一本書,書名為[黔東南山寨的原始圖像],一本人民幣50元,其實不便宜,在沒有太多時間思考下,想想在台灣隨便一本書也要二三百元,於是就買了。買了之後上車細讀,才發現這本書真是太棒了。作者潘年英是一位侗族人類學家,二十多年來從人類學的角度一次次深入村寨訪查,對黔東南村寨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與描繪,這本書豐富了我的黔東南之行。

 

 

潘年英
 
二十多年作者一直在黔東南美麗的山地中行走和觀察,尋找自然與生命的自然狀態。寫擺貝、寫岊沙、寫小主、寫小黃、銀潭、光輝,寫這些在文明海洋中即將被淹沒的山頭最後的詩意,寫巨變與巨痛,如何發生在美麗的寧靜中。

潘年英,筆名帕尼,侗族,1963年生于貴州天柱盤杠村。在故鄉生活17年。1980年考入貴州民族學院,攻讀漢語言文學專業,1984年畢業,分配至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工作,從事民族學和人類學研究。1997年10月調入福建泉州黎明大學從教。2003年7月到湖南科技大學任教。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湖南科技大學文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大學期間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90年正式投身文學創作,作品散見于《上海文學》、《民族文學》、《青年文學》、《山花》、《花溪》、《天涯》等刊。 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4年當選為貴州省作協理事,1995年至今,任中國侗族文學學會副會長。 1994年獲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1996年獲貴州省政府茅台文學獎。部分作品被譯成法文和英文。

 

 

 

 

 

貴州行腳(五) — 車江三寶千戶侗寨 — 都柳江岸的天下第一侗寨

 

2007.7.22  侗族同苗族一樣是依山傍水建村寨的,也是過著農耕自給自足的生活。走進車江三寶千戶侗寨,彷如走入時光隧道,回到遙遠的古代,人們穿著自已織染的藍靛土布衣,荷著鋤頭,擔著薪柴,或扛犁下田,或在河邊洗衣服,一幅悠然自得的安逸圖畫。

 

侗族屬古代越人的一支,主要聚集在湘桂黔交接的地方,他們習慣同一宗族聚居在一起,大多時候是同一姓氏的人聚在同一村寨,每一個姓氏都有屬於自己的鼓樓,每戶的樓房都不得高過鼓樓。鼓樓是侗族人聚會的地方,下方有煹火,上有牛皮大鼓,村寨有聚會時,可依鼓聲的不同而知道所要通知的事項。

 

 

車江三寶千戶侗寨距離榕江縣城約莫10分鐘車程,這是修建後的入寨大門。

 

 

這就是鼓樓,有鼓樓之處必定有侗族村寨,其功能有點像我們現在所謂的社區活動中心。

 

鼓樓內部繪有大幅的畫,通常都是敘述侗族祖先的故事。

 

 

越過鼓樓後有一個操場大的廣場,是村民聚會或舉辦活動的地方。

 

 

在我高中之前,家裡並沒有洗衣機,每天傍晚用大灶燒水洗澡後,每個兄弟姐妹各自拎著自己的衣服到池塘邊洗。假日的時候有比較大籃的衣服要洗,有時便會與媽媽一同去,有時還有其他鄰居也來,記憶中去池塘邊洗衣服是東家長西家短聊八卦的時間。70年代以後,記憶中的河邊洗衣洗菜不複見,在千里之外的貴州侗寨都柳江畔,我拾回童年的記憶………

 

 

 

物換星移,曾幾何時,兒時池塘邊洗衣的苦差事,如今回憶起來確甘甜無比。

 

 

 

要搭船遊都柳江嘍!大家坐好不要動,一動船就搖攞得厲害,好可怕呦!

 

都柳江,珠江水系的西江上遊,曾經是黔南的航運要道,商賈雲集。公路取代水運之後,我們只能在此憑弔過往。

 

 

 

 

遊寨時,巷道邊幾隻剛滿月毛絨絨的小狗引起這群孩子的注意。

 

 

打赤腳,牽著牛,背著犂,準備下田去,五十年代的台灣鄉村亦如此,現在,這樣的鏡頭離我好遠!

 

 

你玩過這樣的翹翹板嗎?半倒的樹,坐上去,搖啊搖….搖啊搖….真是快活……

 

 

 

 

村寨裡真的很純樸,人們身著傳統服飾,一根扁擔就可以扛起生活裡的所有。

 


 

一條鑲嵌著十二生肖圖案卵石的花徑在清風鳥鳴下延伸,栩栩如生,人行其中,耳畔似有雞鳴犬吠。婦人擔著竹籃走過,引人發思古之幽情。果不其然,一隻雄糾糾氣昂昂的公雞正快步在我前頭走過.

 

 

 

大門半掩,我拿起相機按下快門馬上閃人,因為沒向主人打招呼就拍了.

每一戶的客廳陳設都十分簡樸,一個神位,幾張凳子……其中一戶的客廳一角堆了一堆的南瓜。那情景又讓我想起小時候家中的南瓜堆得比這戶人家還多,占去了井間的一大半,夏天餐餐南瓜湯,吃得我倒盡味口,很長一段時間對南瓜一點興緻也沒有,不知這戶人家的孩子是否也如當年的我?

 

 

巷道旁的籬笆上爬滿著生意盎然的苦瓜藤。
 


 

古樸的村寨雖簡陋,但處處是美景,隨便舉起相機都可以拍得很美,不說你不知道,其實……….這是豬圈。
 

這位小妹妹很害羞,半掩著窗戶看人。

我問她:[可以照一張相嗎?]她才露出靦腆的笑容讓我拍,拍完要請她吃糖,她不好意思,就蹲了下去。一會兒,又偷偷地探出頭來瞄一下,我再三請她出來她都不肯,但她害羞的模樣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張照片我很滿意,我一定會把它託到她手中。

 

 

就在小妹妹家不遠,看到有一戶人家客廳有織布機,剛好家中有人,於是大膽詢問能否參觀?侗家主人很和善,請我們進去。主人告訴我們,家裡人穿的土布衣都是自己織染的。

 客廳後面就是廚房,有燒柴火的大灶及水缸,及一些些廚房用品。


 

我們到訪時已快中午,今天午餐掌廚的是國一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楊光亮,刀法熟練地切著辣椒。

 

弟弟負責生火,他利用長長的竹管吹幾下,馬上火就旺了起來。

 

 

兄弟兩分工合作,今天要炒的是韮菜,一會兒就可以下鍋嘍!

 

弟弟在爐灶上放下鐵鍋,倒入油,哥哥把菜放入開始拌抄,看他拿鏟子的姿勢,我就知道這是常做家事的孩子。他們媽媽說,家中的每一餐都由他們兄弟掌廚。相較於這回同往貴州的孩子們,他們兄弟顯得成熟老練而穩重,我想他們不會為了一點小事兄弟間爭得不可開交,他們知道,唯有家中的每一份子樂於付出,才會有飯吃。

我小時候與妹妹也和這對雙胞胎一樣,家中沒有瓦斯爐,必須你燒火我炒菜,合作無間才能換得一頓飯,爸媽忙工作,家事孩子們要承擔,誰都不敢嘔氣不做事,嘔氣除了沒飯吃外,還會招來處罰。記得燒柴炒菜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國中左右,那個年代沒有冰箱,家裡從不上市場,媽媽不會準備菜給你煮,有時先前採回來的菜沒了,還得自己到菜園裡找。現在的我仍然可以回到農耕日子,我知道什麼菜什麼程度可以採收,如何種植。窮困的年代造就我豐富的童年,也讓我練就了一身生存的基本技能。

我很感恩自己的人生可以從貧窮到富足,小時住家的地板從沒舖水泥的泥土地,到現在家裡的大理石地板,家裡舖上大理石的那刻,感動到不行。這樣豐富的成長經驗,是別人沒有機會體驗的際遇,我很知足,很感恩!

 

他們家沒有大餐桌或一張方桌,我想他們每餐大概就是這樣。桌上已有的是一小盆青菜煮豆腐,一小碗辣椒沾料,還有一道就是兄弟倆合作炒的韮菜。富足的我們,可以忍受幾餐這樣的簡單?

 

 

這一家的媽媽,我們請她示範如何梳侗族的髮髻,她取出了自己做的一件新衣服給我們看。

 

 

佩玲穿上媽媽拿出來的新衣服,穿起來很好看。

 

穿上侗衣,梳起侗族髮髻,侗族媽媽又拿出兩條銀項鍊帶上,佩玲真是美呆了,我們趕忙邀侗族媽媽一起合照。起初她不願意照,因為她用來盤髮髻的梳子借佩玲用了,沒把頭髮梳好不行照相,她很堅持,我告訴她請孩子留地址給我,我會幫她把照片寄過來,她才又重新梳好頭與我們合照。

我的女兒不認得佩玲,看到她的穿著覺得這個人看來好時尚。是的!我也一直覺得這身打扮很後現代,離開寨子的當夜我們就有點後悔沒買下來,回台後看到照片,不知佩玲是否更懊惱?

 

隔壁這位在一旁看熱鬧的媽媽聽到我要寄照片來,也馬上說要與我們合照。

照完像後集合的時間也快到了,就在我們決定使用了人家的新衣服該給點補償的時候,侗族媽媽也開口提了,我想,寨子開放觀光後,他們也學會從交流中取得一點補償做為家中的收入補貼,過去的他們真的很清寒,觀光是他們翻身的一點希望。這親切的互動絕對不只值人民幣十元,這是合理的。

但我自私的期待,文明人的市儈千萬別去污染他們,我喜歡他們的真與誠與善……….

貴州省榕江縣車江鄉五村一組的楊家,謝謝你們一家人的親切的招待,我一定把照片寄到你們手上。

 

 

貴州行腳(四) — 榕江縣城 — 懷舊市集

 

2007.7.21-22  越過千山萬水,經過將近4個小時的長途拔涉,終於來到舊名古州的榕江縣城,這是一個苗族侗族村寨都有的地方,我們可以從往來原住民的服飾及髮髻樣式來判別他是哪個族群。

我們在這個炎熱的縣城待了二天一夜,值得參觀的景點只有車江三寶千戶侗寨及古榕樹群一處,而且這二個點根本就在一起,多餘的時間讓我這個愛逛市場的人一點也不無聊,三進市集,捕回很多兒時鄉居的記憶。

 

這是從大街上進入榕江賓館的入口。

 

走進牌樓後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通往榕江賓館,這通道讓人想起標準的公家單位設計,而且兩岸皆相同。

 

沒錯!這裡就是榕江賓館,以前公家單位的招待所,現在改為民營旅館,目前是榕江最好的住宿地,準二星,其實還挺乾淨的,很像台灣的國民旅社。

 

從賓館走出大街上,好幾間這樣的玩具店,頗有古風,只是賣的都是當紅玩具的膺品。我家小朋友看別人買一個yoyo才 RMB10元,也想買一個來玩玩。不料我們再去時,10元的東西已漲成30元,可能我們看起來很像待宰的肥羊,怎樣價格都講不下來,對這樣的狀況當然要堅絕抵制,說不買就不買了。

 

榕江的主要街道就這條,人行道兩旁種的都是榕樹。上午時間可以看到很多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當地人擔著自家的農產品來此銷售,三三兩兩蹲在路邊,既可以做生意賺錢又可以跟朋友聊天,看起來他們是知足的。

 

大街旁可以看到賣狗肉的招牌,對我們而言是很不可思議的。

 

侗族婦女,你背娃兒,我挑擔,一起上街採買去!

有時候挑到市集銷售的擔子裡只有幾個大黃瓜,或幾把葱,或少許韮菜。
 

一根扁擔挑起街上所有的採買。

 

市集裡露天賣烤豬排。

這一攤賣的是烤各種鳥肉。

市集裡人潮川流不息,熱鬧程度與台灣的傳統市場差不多。

 

市集裡販售的新鮮胡椒子,有了它及乾辣椒來炒空心菜,真是美味加三級。

 

 

一袋袋各式的米等待出售,500g約人民幣5元,對當地人來說並不便宜。苗族或侗族人大多務農,自給自足,有自己的糧倉,每次需要時舂個三五斤米,吃完再舂。

 

市場裡二排的雞販排排坐著等待有人來買雞,公雞喔-喔-的啼叫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這樣的雞籠以前台灣鄉下也使用,我小時候60年代左右還有,不知何時起,這麼環保的用品已被不锈鋼製品或塑膠製品所取代。我好興奮在這裡再度看到它,我懷念它的環保,懷念已過世的父親也會編織雞籠的手藝,懷念著以前鄉居日子的美好……….

不管住在苗寨或侗寨的人們,承襲著遠古祖先在中原農耕生活的傳統,承襲著祖輩遺留的工藝,不管是竹編藝術或刺繡。此行讓我非常詑異,過去的千百年,我的祖先與苗家祖先應該沒有機會有所交流,但是很多生活器皿的編織方式,甚至生活模式都那麼的相似,讓我好感動,那是中華兒女原遠流長的文化啊!但台灣工業化的這二三十年,讓這些祖輩會的手藝都失傳了。當我和母親聊起這段見聞,她向訴說著家中某個祖父編織的提籃工藝是多麼的細緻,父親也會編竹器皿,工藝稍遜,到了我們這一輩,男不耕,女不織,家中沒有一個人會這些手藝了,聽來令人感慨!

 

這是另一種雞籠。農民挑著自家養的雞,自家種的菜,山裡採集的野味,可能要挑好幾里路,可能是天剛亮就出門,來到市集安逸的坐在路邊,沒有吆喝與叫賣,老老實實地等待顧客上門。

 

俗話說:“ 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 ”貴州因為地處溼熱,吃辣可以去溼解熱,所以貴州有句俗話說:[無辣不成餐]。這裡市場裡到處都賣有各式辛香料及辣椒。

 

我喜歡這個市場裡沒有太多現代文明的產物,用竹扁擔挑竹籃,賣著自家種的菜,樂天知命。與我們相較,誰比較快樂?誰比較幸福?

而且這些菜正是用我們所謂的有機種植,吃起來特別香,特別好吃。每回到大陸,我最愛吃的就是青菜。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吃的是家中自己種的菜,自己養的雞,幾乎不用上市場,離開鄉村到都市生活後,有好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適應市場販賣的青菜,對我而言,這些青菜吃起來沒味道。都市人少吃到鄉下阿嬤種的菜,哪裡了解吃到好吃的青菜的幸福感?

 

這些都是即可食的醃製品,每一盆都紅紅的,可見其辣度。

其實走進這兒的市集可聞到空氣中一股臭酸味,這是此地居民醃製食物散發的味道。貴州人除吃辣外也吃酸,不管雞鴨魚肉還是青菜,通通都可以醃製。

 

市集裡的魚並不大隻,因為貴州不靠海,沒有海魚,貴州也不時興水產養殖,所有的魚都來自河川,要吃自己向大自然去要,不然就只能上市場買這種別人打撈的魚。

我喜歡她們使用的竹籃。

這些河裡抓的魚種類不少,但不大隻。此行餐餐有魚,都是淡水魚,我想就是來自河裡的,味道非常的鮮美。

 

夏天是這兒李子盛產的季節,本想買些來吃吃,但試吃了一顆覺得不够味就沒買。最後一天領隊買了一些請我們吃,味道十足又香甜,還好有品嚐到了貴州的李子。

 

西瓜是榕江的農產,美味多汁,路上到處可以看到成堆等待販售的西瓜,而且此行餐餐的飯後水果都是西瓜。

 

7.22下午我們去了一趟古州苗王廟,這是旅行社規劃的行程之一。資料上說這裡是中國乃至世界絕無僅有的供奉苗族始祖的廟宇,被稱為[苗族天下獨一廟]………。原本懷抱著期望而去,導遊司機對地點也沒把握,找來計程車帶路,還向當地人問路。大熱天爬了一小段山坡汗流浹背,沒想到苗王廟整修中,苗王神像被當地巫師請回家暫時安置,所以我們只看到一間關起門的現代建築。建議往後想遊榕江者,這個點其實可以不用去看了,不如請導遊多講一些苗家故事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