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夜晚上9:55在內蒙邊陲小城滿洲里搭上臥舖火車,歷經將近12小時後,終於抵達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
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省的第二大城,掌控著進入內蒙古的要塞,又被稱為「鶴城」,因為這裡是世界瀕危鳥類「丹頂鶴」的最重要生長地區,我們此行來到齊齊哈爾,也是為丹頂鶴而來。
齊齊哈爾的達斡爾語是「天然牧場」之意,約6000年前即有滿族在這裡繁衍生息,清初這裡還是達斡爾族與錫伯族遊牧的地區。1961年清朝在這裡建城,工業在東北興盛後,齊齊哈爾便以鐵路交會地躍升為重要城市,於是美麗的大草原逐漸變成烏黑的工業城。幸好這裡還有丹頂鶴,提醒著人們不忘這兒曾經是個牧野蒼茫的美麗大草原。
齊齊哈爾是個因應交通網路興起的都市,火車站前人來人往,這對來自鄉村的老夫妻就在站前席地而坐,賣起了的蕈菇。
通往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道路是一條綠色隧道,在夏日裡鬱鬱蔥蔥,氣溫涼爽舒適,往來的車輛不多。
夏天是李子成熟的季節,路邊不時可見到撐著五百萬大陽傘賣李子的攤子,我們回程時停下來買了一些,超甜超好吃,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李子,一斤才一塊錢。
這裡是都市與鄉村的接攘地,偶爾可見大叔駕驢車經過,時光彷若回到農耕時代。
這台農機車很酷,載滿長長的樹枝,橫跨大半條馬路。
這位老兄也不遑多讓,車上載滿乾草搖搖晃晃。
王克舉先生是知名的攝鶴名家,他個人創建了夢鶴苑,以宣導鶴類保育和鶴文化景觀為主。
過去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倉。在黑龍江省放眼所見,夏日裡遍地都是玉米田。
零星的農家就建在玉米田與濕地的交匯地。
越靠近扎龍保護區,路邊取而代之的是無邊無際的大片濕地。這片由發達的彎曲河道及其河灘地交織而成的濕地,上面長滿了蘆葦等各種多年生禾草,豐富自然的植被,提供動植物絕佳的生態環境系統。
這些蘆葦可以保護濕地環境和野生動物,許多鳥類喜歡棲息在蘆葦叢中。蘆葦桿含有纖維素,還可以用來造紙和人造纖維。古代人也用它來編制席子舖床、蓋房子或搭建臨時建築。
扎龍保護區建於1979年,是中國第一個鶴類和濕地保護區,位於齊齊哈爾東南方30公里,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
「扎龍」為蒙古語,意為飼養牛羊的圈。扎龍濕地形成有12000年歷史,發源為小興安嶺西麓的烏裕爾河流至該區域失去明顯河道,河水漫溢形成了溪流河道縱橫、湖泊召澤密布的廣濶永久性淡水蘆葦沼澤濕地。
區內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水質清純,葦草肥美,被譽為鳥和水禽的「天然樂園」。每年四、五月或八、九月,約有二三百種野生珍禽雲集至此,遮天蔽地、蔚為壯觀。
扎龍保護區是北國江南,景緻優美。我們造訪時正值七月盛夏,柳樹青青,蘆葦翠綠,野花飄香,徜徉在這北國的水鄉澤國中,欣賞著野生珍离,一種真正回歸大自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保護區內樹上碩大的鳥巢,直徑至少有6-70公分大,這裡真是鳥兒的天堂。
濕地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度地帶,與森林、海洋並列為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三大自然生態系統。濕地因具有蓄水調洪、調節氣候、控制土壤流失、降底環境污染等獨特功能而被譽為「地球之腎」。
1992年中國加入「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扎龍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該公約的宗旨是承認人類同環境相互依存關係,並通過協調一致的國際行動,確保濕地及其生態環境得到良好保護而不至於喪失。
濕地可以涵養水源,調蓄河水流量,濕地中的植被可以減緩洪水的流速,所以說扎龍濕地是一座天然大水庫。同時也是一座超大型的污水處理場,扎龍濕地裡植物茂盛,尤其是蘆葦根系發達,水中生物種類繁多,他們都具有吸收、轉化毒物質的功能。
扎龍濕地具有高能量的生物生產力,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據統計,扎龍保護區內有各種禽鳥296種。其中以鶴類居多而聞名於世,全世界有15種鶴,中國有9種,而扎龍可見六種,包括丹頂鶴、白枕鶴、蓑羽鶴、灰鶴、白頭鶴等,因此,齊齊哈爾才有「鶴鄉」這個美稱。
扎龍濕地面積寬廣,不可能遍遊,我們只能走走濕地週邊,搜尋鳥禽,了解濕地生態。
扎龍濕地與地球上其他環境一樣,近來來面臨時乾旱化的威脅,一方面是全球氣候變化,造成雨量減少。另一方面,農地開發與人為截流使濕地退化嚴重。生態是環境的指標,人們不該坐視任由環境惡化,因為我們也是生態中的一員,當鳥類生存環境受到威脅,人類也不會有生存的空間!
站上小土丘上的觀鶴台,四野開濶!
站在觀鶴台上眺望,一望無際的蘆葦沼澤,風吹草低,隱約可見一些水鳥在濕地裡覓食。
近處是人工圈養鶴的禽舍,遠處也是無邊無際的濕地。
白枕鶴,「世界瀕危鳥類名錄」列為易危種,全球目前估計有5000隻左右。分布外蒙古東北部,中國東北部和俄羅斯東南部,越冬地在朝鮮,日本南部和中國中部和東部的長江中下游地區。
白枕鶴為扎龍保護區主要保護珍禽,每年3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約40隻的種群在此繁殖、停歇。食物主要為蘆葦旳根、塊莖和其它濕地植物,也取食昆蟲、小脊椎動物、種子和水稻的落穗。春季繁殖,4月到5月末產卵。巢是用乾的蘆葦和草築成,一窩產2枚,孵化期為28-32天。
全世界現存野生丹頂鶴約2000隻,扎龍濕地就有400多隻,占世界野生丹頂鶴數量的五分之一。丹頂鶴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蒙古、朝鮮半島和日本,其中日本的900多隻丹頂鶴僅局限於在北海道棲息繁殖。所以丹頂鶴也被稱為極其瀕危的鶴類。
丹頂鶴是一種非常美麗的鳥類,它的身體是白色的,脖子和尾巴為黑色,因頭頂上有一片紅色的冠而稱為丹頂鶴。
丹頂鶴因其兩腿和脖頸細長,走路時腿向後坐再前行,顯得姿勢非常優雅,尤其是在沼澤中站立和單腿休息時,襯著水中的藍天白雲,真是美麗。
丹頂鶴實行一夫一妻制,以家族為單位活動,每年3月中下旬來到扎龍,4月初開始築巢產卵,一窩2枚,孵化期約33天,小鶴出殼24小時即能下水遊玩,85天就能展翅飛翔,當年10月下旬隨雙親南遷,到江蘇盬城一帶越冬。第二年返回扎龍後不久,丹頂鶴爸媽就將子女驅趕出家,讓牠們獨立生活,牠們再重新組家庭產卵孵化。
來到扎龍,除了了解濕地生態,很重要的重頭戲就是看丹頂鶴放飛。時間一定要掌握好,錯過了很可惜。
主場的放飛時間一年四季都有,為上午10:10和下午2:30二場。加場放飛則只在五一和十一黃金周和6/15-8/31之間。
前方就是被訓練放飛的丹頂鶴飼養基地,放飛前半小時起,遊人陸陸續續來到這裡的亭子等待放飛。放飛前,這裡已圍了大堆人群,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欣喜與期待。
放飛時間到了,隨著馴養員的哨聲,幾十隻丹頂鶴騰空而起,繞著禽舍盤旋起來。無數架相機同時對著牠們猛按快門,每個人的心情都興奮到極點。
丹頂鶴屬大型水鳥,起飛時需要一定長度的跑道助跑。如遇惡劣天氣,比如5級以上大風和下雨時,丹頂鶴是不能起飛的,或者特別高溫的天氣,也會影響丹頂鶴的放飛效果。
幾十隻丹頂鶴同時在天空展翅翱翔,非常壯觀美麗!
降落後的丹頂鶴熟練地信步走向自己的領地,就在人群面前自顧地跳舞、追逐、戲水、打鬧和覓食。在藍天白雲下,丹頂鶴舞得如此動人心弦,攝人心魄,令人迷醉!
從丹頂鶴開始放飛,到在天空翱翔,到降落嬉戲,所有的遊客莫不屏氣凝神,專注地觀賞,畢竟全世界只有二千多隻的丹頂鶴,能在這兒近距離觀賞牠的仙風仙骨,綽綽風姿,真是太難得了!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丹頂鶴,請閱讀:
前段行程請閱讀:越夜越璀璨的滿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