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小時候在山裡常見到的植物,我老爸說它叫牛哈卵(客語意為牛睪丸),我也就一直這樣稱呼它。
好久不見它了,昨天在攀登南港山時,在叢林中遇見它,非常欣喜,就像遇見多年的老友般。只是,這下慘了!我一直稱它牛哈卵,就像我習慣叫我家鄰居阿花一樣,它到底身份證上叫啥名啊?
回家查了資料,毫無頭緒,不知從何下手,只好求助格友福欣,他是位植物通,馬上給我解了惑,原來牛哈卵的正式名稱叫台灣牛嬭(ㄋㄞˇ)菜!
台灣牛嬭菜分布在台灣全島中、低海拔森林中的半開濶地、灌叢中或林縁。
台灣牛嬭菜的葉子為單葉對生,具柄,葉片肥厚肉質,卵形或卵狀廣橢圓形。
原來台灣牛嬭菜是青斑蝶的最愛,是青斑蝶幼蟲的寄主植物。植株含阻礙動物生理之植物鹼,缺口處會流出白色乳汁,青斑蝶幼蟲攝食時會先咬斷葉脈或支脈,再由末端處食葉片。
蓇葖果條狀角形或瓜條形,長約12公分,綠色光滑,黑熟後從中間開裂,種子卵狀長橢圓形,扁平,有長4-6公分帶絲狀之種芒。。
我的童年生活經驗裡,與植物昆蟲關係密切,老爸常教我們,這叫羊角,那叫牛哈卵、羊屎烏…….,讓我對大自然產生深深的情感。阿花、阿牛叫久了雖親切,但在學校或其他公眾場合我總不能再叫她阿花吧!難登大雅之堂啊!現在開始為這些植物正名,過程其實很欣喜,還含有滿滿童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