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柱蘭

通常想拍野生蘭都得跋山涉水,深入原始林中,但今天介紹的這種,搭捷運就可以去拜訪了。

它就長在學校、公園、河濱、醫院、工廠或山徑的草地上,從平地到海拔300公尺間。

冬末初春,只要是向陽的草地,運氣好的話,就能遇見它散佈在草皮上,譜著春之序曲。

 

 

 

 

2013.1.31這一天,冬陽和煦,藍天白雲,按奈不住想追花的心情,一早搭捷運追到這片草地上。

看見草地上一株株探頭的小花,心情跟著花兒綻放,開心極了!

 

 

看花兒伸出黃色的大舌頭,是不是很頑皮可愛呢?

 

 

 

 

它是—-線柱蘭 Zeuxine strateumatica,蘭科線柱蘭屬。

 

 

地生蘭。

 

 

根莖短,斜上。莖淡棕色,直立。

 

 

 

 

 

 

葉無柄,淡褐色,線形至線狀披針形,漸尖頭。

 

 

 

 

花序幾無柄,花多而密。花小,白色,唇瓣黃色。

 

 

花莖自莖頂抽出,密生10-40朵小花,花朵半張,花徑0.3-0.4cm,花長0.6-0.8cm。

 

 

花有多大?數據過於抽象,用10元硬幣比一比就知,它是如此的迷你!

想要拍得這個角度,必需先用謙卑的態度,五體投地趴下。

唯有放低身段,與之同高,才能看見其美麗。

 

 

 

 

 

 

要拍青春陽光的小蘭,一定要選擇早上,所有的花朵都向陽,濃濃的春意,叫人心曠神怡!

 

 

來張藍天版的,真是青春洋溢!

為了拍這張,我的臉都貼到泥土地上了!

 

 

 

 

這天,暖和的草地上除了我在拍小蘭,還有一個阿伯在挖瓶爾小草。

他說,前幾天來此,看到有人在挖,據說可做藥,藥舖裡不便宜,他就跟著挖!

我不敢跟阿伯說不能挖,我只說,大家都來挖,這種草越來越稀少了!(我真是膽小啊!

 

 

 

 

 

 

 

 

 

 

 

 

 

 

我原本打算去拍一小時就離開的,但是,天氣好,花兒美,捨不得離開!

一個人在草地上趴了二個小時,才依依不捨踏上歸途。

 

前些時日聽一位老師說,拍生態是在做與天地合一的瑜珈!

誰說不是呢?那天趴了二個小時之後,居然隔天身體好幾處平常延展不到的肌肉都感覺到有點痠痛,真的有運動到。

出門拍小花,除了知性學習,感性的心靈饗宴,也有身體的運動,真是很不錯的休閒娛樂呀!

 

 

 

 

 

 

 

 

 

 

 

扁球羊耳蒜

有些野生蘭不稀有,但我卻一直沒有機會好好記錄,像這株扁球羊耳蒜即是。

植株很常見,但通常不是花開在高高的樹上,讓人站在樹下望花興嘆;就是遇見它在低矮處,卻不是花期。

2013.1.19 這天運氣很好,跟好友去走潭灣古道,在沒有預期下遇到二次。不只在盛花期,而且容易拍攝。

多數時候我不刻意期待爬山一定要遇到什麼花,往往驚奇就在不經意中出現,叫人喜出望外。

 

 

 

我以為今年又錯過扁球羊耳蒜的花期,完全沒有預期會跟它相遇!

當我轉身看見它垂掛著二串白花在邊坡樹幹上,興奮得當場尖叫出來!

哇~扁球羊耳蒜!好美好漂亮啊!

 

 

 

 

 

 

扁球羊耳蒜 Liparis elliptica ,蘭科羊耳蒜屬。

 

 

常見於低海拔山區的附生蘭,尤其在溪畔的水同木上,更是容易見到它的踪影。

坪林一帶溪畔的水同木上,幾乎每一棵樹都找得到扁球羊耳蒜。

 

 

這回我見到的二處,都不是附生在水同木上。不過,的確是生長在比較潮濕的雜木林間。

 

 

這叢附生在細葉饅頭果的樹幹上,垂落串串清新的花序,真是叫人喜愛!

 

 

 

 

 

 

扁球羊耳蒜的假球莖又扁又圓,在所有羊耳蒜中,最容易辨識!

每個假球莖頂生二葉,葉片長橢圓形,紙質。

 

 

 

 

 

花莖自莖頂新葉間抽出,花期約在秋末至冬季。

 

 

花莖長約10-15cm,總狀花序著花30-60朵,花徑約0.7-0.8cm,花色為帶透明之白綠色。唇瓣捲曲,邊緣波浪狀。

 

 

 

 

分佈於海拔200-2000公尺潮濕的環境

 

 

這是二年前第一次遇到它含苞待放在步道邊的倒木上,渴望許久,終於今年一償宿願,賞到它盛開的花朵,真是開心呀!

 

 

 

 

 

 

 

 

 

 

 

毛鞘線柱蘭

2013.1.20 那天在新竹海拔400多米的淺山拍到這株XX線柱蘭,喜不自勝,以為拍到了12月份在南投中海拔山區竹林下遇到的阿里山線柱蘭。

不必拔涉幾百公里到南投,在新竹就能拍到,能不開心嗎?

 

高興了幾天後,整理資料,要po文了,才仔細跟近似種的毛鞘線柱蘭做一番比對。

糾纏在一堆資料中良久,搞得一頭霧水,難分難解。

 

阿里山線柱蘭與毛鞘線柱蘭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我把簡誌上的描述做了整理如下:

阿里山線柱蘭

葉卵狀披針形,亮銀色。

花序有毛,具多花。

花長約4 mm,花被綠褐色。

唇瓣白色,唇片方形至長橢圓形

毛鞘線柱蘭

葉淡綠,長卵形,背灰白,莖微紅

花莖有毛,花被片暗綠色,外被毛。

花長5 mm,唇瓣寬處為3.5 mm

唇瓣白色,二裂片略成Y字型,裂片略成長方形

唇瓣基部囊內腺體疣突狀。

我首次拍到這種,單看簡誌描述,不清不楚?霧煞煞?!

奇怪的是,網路上許多同好都說:「毛鞘線柱蘭—-葉鞘有毛」。是不是檢索表中說的葉柄邊緣有細突?

簡誌上有說:毛鞘線柱蘭的唇瓣基部囊內腺體疣突狀」。不過,我非研究者,無法拆解小小花放大來看。

那,到底我拍的是誰呀?……..

 

頭大良久之後,我還是決定依據我的觀察與資料,暫時判它為—–毛鞘線柱蘭。

 

 

毛鞘線柱蘭 Zeuxine tenuifolia ,蘭科線柱蘭屬。白色的唇瓣比較寬而短。

 

 

阿里山線柱蘭 Zeuxine reflexa蘭科線柱蘭屬。唇瓣裂片比較細長。

(感謝格友寮下、立石齋同意借圖比對)

 

仔細比對二張照片,是不是發現二者的唇瓣不同?這是我判它為毛鞘線柱蘭的第一個原因。

期待有緣拍到阿里山線柱蘭時,我能一眼認出來!

 

 

 

 

 

上圖中葉柄邊緣看起來有細突,應該是毛鞘線柱蘭。阿里山線柱蘭的葉柄為全緣。這是我判它為毛鞘線柱蘭的第二個原因。

 

 

莖微紅

 

 

花被片暗綠色,外被毛。

 

 

 

 

一邊開花一邊結果莢,自花授粉。

 

 

果莢

 

 

網路上有同好觀察到,阿里山線柱蘭只在中、北部零星幾個點觀察到,全都生長在竹林附近。

而毛鞘線柱蘭族群在全省低海拔次生環境,中南部尤多,北部與東部則較少。

依發現地,更讓我確認,我拍到的就是毛鞘線柱蘭。

 

 

線柱蘭屬的蘭花小不隆咚,實在吸引不了路人的注目,只有我們這些花痴才會眷顧它。

 

 

看這群夥伴,拍得多認真啊!如此多用心專注的目光投射在身上,小蘭若有情,必定感動萬分!

 

 

又趴又跪,憋氣再三,忍受蚊子叮咬,才能拍出小蘭的氣質!

 

 

我在拍此花時,一隻大銀腹蛛在花上逛上逛下,不知有何企圖?牠來作花媒?還是偷吃?

 

 

 

 

 

自本張照片以下是12月份在南投中海拔山區拍到的幼株,夥伴說它是阿里山線柱蘭!

放大了好幾棵的葉鞘,發現葉柄邊緣都有細突,我覺得可能也是毛鞘線柱蘭!

 

 

 

 

葉柄邊緣有細突

 

 

 

 

或許,有機會在花期再去看一次,比較能明瞭!

只是,一趟車程三個多小時,要够瘋狂才會為它奔忙!

 

 

 

 

 

 

 

 

 

水田林道自然觀察(二)

上篇:水田林道自然觀察(一)

這種要看果,果線形平直,是—-臺灣黃菫,罌粟科紫菫屬。

 

 

通條木,旌節花科。這是它的花苞。

 

 

通條木的穗狀花序類似中國古代的旌節,因此得名,也叫通條樹。

它的果實碧綠渾圓,成串如珠簾,令人想起老佛爺垂簾聽政!

 

 

柱果鐵線蓮,毛茛科鐵線蓮屬。

 

 

亨利氏鐵線蓮(薄單葉鐵線蓮)Clematis henryi var. henryi ,毛茛科鐵線蓮屬。

 

 

 

亨利氏鐵線蓮(薄單葉鐵線蓮)的葉背

只有亨利氏鐵線蓮(薄單葉鐵線蓮)是單葉,其他都是複葉。

 

 

田代氏鐵線蓮 Clematis tashiroi var. tashiroi ,毛茛科鐵線蓮屬。

有盾狀托葉喔!

 

 

锈毛鐵線蓮 Clematis leschenaultiana ,毛茛科鐵線蓮屬。

今年花期特別早,倏忽間就錯過花期了!上圖是它的果實。

 

 

台灣牛嬭菜,莢竹桃科。

 

 

台灣牛嬭菜的幼株

 

 

翠綠好看的筆筒樹葉子

 

 

芸香科飛龍掌冊也會有粗壯的藤喔!

 

 

木耳,拍完照後採收,變成我餐桌上的佳餚!

 

 

日本假蓬 Conyza japonica,菊科假蓬屬。

 

 

日本假蓬,一或二年生直立草本,植株高25-55cm,莖被長柔毛。

葉無柄,抱莖,下部葉倒卵形至長匙形,葉向上漸小,披針形。

頭花於莖頂成密生的繖房狀排列。

分佈於低至中海拔。

 

 

蔓黃菀 Senecio scandens var. scandens ,菊科黃菀屬(千里光屬)。

 

 

薄葉細辛Asarum caudigerum,馬兜鈴科細辛屬。

 

 

薄葉細辛開花嘍!它的花是所有細辛中最容易拍的,其他種的花都半埋在土堆裡。

 

 

薄葉細辛花的正面照

 

 

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禾本科狼尾草屬。

象草,由於大象愛吃而得名,英文俗名為elephant grass,也就是飼料作物的牧草。

 

 

蠍蛉

 

 

大葛藤,豆科。

 

 

大葛藤的枝條毛骨悚然,有托葉。

 

 

蜘蛛蘭,蘭科。

 

 

 

 

金唇風蘭的小寶寶

 

 

 

 

 

 

 

 

水田林道自然觀察(一)

 

2013.1.13 跟自然觀察列車夥伴規劃到尖石水田林道+關西鳥嘴山,天公不作美,降雨機率70%。

備用方案去谷關,但台中的天氣預報也不佳,一顆心一路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

經向台中人打聽,台中也下雨,別無選擇,還是前往水田林道。

全天雨勢不大,大家走在柏油路面的林道上觀察不減興緻,只是拍回來的照片濕漉漉的。

 

 

桶鉤藤 Rhamnus formosana ,鼠李科。

材質堅硬且常彎曲,以前常用來做為木桶之提手。

 

大小二型葉片在枝條上兩側交替互生,是桶鉤藤最明顯易瓣的特徵。

 

 

塊莖小野芝麻 Lamium tuberiferum,唇形科野芝麻屬。

 

 

台灣敗醬幼株

 

 

糙莖菝葜,菝葜科。

 

 

莖表面滿佈疣,難怪叫糙莖菝葜。

 

 

糙莖菝葜的花

 

 

水雞油,蕁麻科霧水葛屬。

 

 

金線蓮,蘭科。

請參考:與金線蓮喜相逢

 

 

長葉羊耳蒜(虎頭石),蘭科。

請參考:長葉羊耳蒜(虎頭石)

 

 

長葉羊耳蒜(虎頭石)

 

 

蛇根草

 

 

淡綠羊耳蒜,蘭科。

請參考:淡綠羊耳蒜

 

 

倒卵葉車前蕨,書帶蕨科。

 

 

倒卵葉車前蕨的葉背

 

 

穗花蛇菰

 

 

黃絨蘭,蘭科。

請參考:黃絨蘭

 

 

黃絨蘭的蒴果

 

 

阿里山根節蘭,蘭科。

 

 

阿里山根節蘭

 

 

七葉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 var. polyphylla 黑藥花科。

 

 

申跋(由跋) Arisaema ringens ,天南星科天南星屬。 

 

 

白花瑞香 Daphne kiusiana var. atrocaulis ,瑞香科。

說到瑞香,我就想起cleyera老師說的一段故事。

大家可能懶得連結,我節錄如下,請老師包涵。資料來源:白花瑞香與台灣瑞香

百花門(二十七事)睡香:
廬山瑞香花,始緣一比丘晝寢磐石上,夢中聞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改編成白話:

一位雲遊四方的僧人到了廬山,但見奇峰林立於忽雲忽霧之間,行至山腰,登上一處峭壁稍作休息,眼看周圍覺得很舒服,於是他停下來,找到一方石坪,就睡了起來。

夢中聞到花香濃烈,一直到醒來,還記得夢中的事情;便在附近尋找香氣的來源,果然發現一株花木,散發著濃郁的香氣,就直稱它為「睡香」。

此事傳開後,四方的人都為之驚奇,說這是花中的祥瑞,因此就改稱之為「瑞香」。

南宋詩人「王十朋」的「瑞香花詩」,也說了這段故事:「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江南一夢後,天下仰清芬。」

 

待續…….

 

 

 

 

 

 

 

 

懷舊行


我出生的老屋就在現在娘家附近,走路約莫半小時。

十幾年前財團來開發,改變了這個貧瘠偏僻的地方,記憶中的土埆厝卻沒了,唯一剩下的,只有過去禾埕前的二株老蓮霧樹。

 

 

2013.1.6 這天,特別邀弟弟妹妹一起去看那二株老蓮霧樹。

十幾年沒去看它,它週圍的景物變化好大。

 

很久以前,蓮霧樹前是一棟三合院式土埆厝,我三歲以前住在這裡。

十幾年前,宏碁開發了附近大片廉價荒蕪的茶園。

我的叔公伯公不肯退讓賣地,有一天,一把無名火燒了無人居住的祖厝。

房子沒了,握有權狀的宗親把產權賣了,上面蓋起了廠房,圍起了圍牆。

 

這二棵蓮霧樹及樹後方一大片山林,產權仍屬於我的曾祖父。

也因此留下我可以懷念初生地的地方………..

 

 

 

走下蓮霧樹旁的石階,在荒煙蔓草中有一口井。

當年,我的爸媽每天都要走將近100公尺到井邊挑水回家用。

 

 

這是當年爸媽挑水踩踏過的石階,如今殘存少數比較完好的。

 

 

通往井邊的小徑旁長滿了這種植物,全株毛毛的,葉對生,看起來神似使君子,沒人知道它叫什麼?

 

 

井邊的千年芋,據說小芋仔很好吃,但是,大大的芋葉,小小的芋仔,不合效益,沒人要種植,任其恣意長在山林裡。

 

 

他是我大弟,這大片產權仍在我們從未謀面的曾祖父名下的山林,是他休閒種植的樂園,休假時,來割割草、種種樹,享受山林野趣。

大弟腳邊有一口古井,是我爸媽來挑水的井,看得出來嗎?

 

 

這口井以前有井欄圍著,經過久遠年代,不堪風雨摧殘,已毀壞。

 

從前,有句客家俗諺說:「有女莫嫁銅鑼圈,挑水煮飯一晝邊。」

位在龍潭市區南方的銅鑼園台地,昔日缺水,地下水位低,居民通常選在地勢比較低的地方挖井。

家裡的飲用水必須用擔挑的方式,一擔一擔的往家裡挑。

本來挑水就已經够辛苦了,遇到天雨路滑,還要上下坡,真是苦不堪言。

疼惜女兒的父母,往往都不肯把女兒嫁給銅鑼圈人當媳婦。

我老媽很厲害,膽敢嫁來銅鑼圈,當年的確過了幾年擔水煮飯一晝邊的日子。

 

 

照片中有一條公路,由龍潭通往新埔。

我站的山崗,以前是個貧瘠偏遠的地方,在我老屋附近。

照片中的紅瓦房,是我的三阿姨家。

每次媽媽要找阿姨,就跑到這個山崗上大喊:「阿~姐~啊~」

阿姨聽到就會跑來出應答,或聽到的人也會叫阿姨出來。

就像古時候那樣,用呼喊的對話。

 

山崗下有一條河,河和公路間的田是阿姨家族的。

我們要去阿姨家,要爬下山崗,走過梯田茶園,

還要過河,走過田埂。

有時,阿姨會來接我們,怕小小的我們跌入河裡或田裡。

當然,阿姨與媽媽也能提早相見歡,哈啦一番。

 

那些年,我的年紀才個位數。

今年,86歲的阿姨過世了。

這個山崗也因土石流崩塌了一大塊。

歲月,就這麼匆匆過了40幾年……..

一切都在改變中….也繼續在改變中

 

 

因土石流崩塌的山崗

 

 

這是老爸用原木挖空製作的火爐,我小時候冬天都用它來烤火取暖,烤未乾的制服。

很久沒用了,最近,弟弟把它找出來,重新使用,好令人懷念!

 

 

那一天,腦海中浮現太多家鄉事….

週日,老媽說,我們的鄰居,富櫻同學的阿婆走了,93歲。

阿婆走的前二天還打電話給我老媽,要我老媽好好照顧好身體。

走的當天早上還跟另一鄰居聊天。

晚上,阿婆交待子媳:你們今日不要太早睡,我要來去走了…..

不久,晚上十點多,老人坐在竹椅上,真的變仙去了…..

⋯⋯

阿婆的孫女,富櫻,是我國中的班長,我至少10幾年沒見到她了。

我老媽常去找阿婆聊天,我倒是回去常聽到富櫻的阿婆的故事。

富櫻阿婆雖是我們鄰居,但我們二家相距約 一公里 。

 

那個年代的人事物逐漸在凋零,我很懷舊,喜歡偶爾挖挖當年事,享受悠遠的美好。

 

 

 

 

 

 

 

 

 

 

長葉羊耳蒜(虎頭石)

長葉羊耳蒜是我很早就認識的野生蘭,常見於中低海拔林下潮濕的岩石山壁。

植株很熟悉,卻沒特地在花期去認識它。

2012.12.29 特地去新店獅仔頭山追它的花,運氣不錯,正好是盛花期。

 

 

 

 

長葉羊耳蒜 Liparis nakaharai ,蘭科羊耳蒜屬。

 

 

假球莖卵形,橫向排列,一個一個密接,每一個假球莖上有二片葉子。

 

 

有的地方生長條件好,假球莖碩大,有些假球莖具三片葉子。

也因其假球莖歪卵狀,神似鵝卵石,又名「虎頭石」

 

 

每一假球莖具2枚對生的葉子,葉片細長,線狀倒披針形,長約15-40cm,寬約1-2.5cm,深綠色,帶光澤,葉軟革質。

 

 

花莖頂生,軸及柄均扁平,有翼狀物,莖上半部著生多花。

花莖長度約20-45cm,著花15-30朵,花徑約1.5-2.2cm。

 

 

花淡黃綠;萼片長橢圓;唇瓣提琴形。

 

 

花初開為淡綠色,而後逐漸轉橘黃,凋謝。

 

 

 

 

 

 

 

 

 

 

 

 

那天,在我觀察的秘密基地拍完後,不久又發現一整石壁的花海,將近上百支花莖把一整片岩壁點綴得熱鬧繽紛,我笑得合不攏嘴,好開心呀!

 

 

鏡頭難以裝載它的盛況,我站在石壁前拍了又拍,總覺得不滿意。

只有身歷其境,才知徜徉繁花盛開的喜悅有多幸福,依依不捨,只想把最美的記憶深深留住。

 

 

 

 

 

 

長葉羊耳蒜生長在山區原始林的樹幹基部,瀑布或山澗旁的岩壁,濕潤林內的岩壁或土石壁,喜歡潮濕、隱蔽或半透光的環境。

 

 

全省中低海拔都有分佈,以海拔700-1200公尺最多。

 

 

花期為秋冬季節。

當山林一片濕冷蕭條時,它悄然綻放,讓人在清冷的冬季裡,眼睛為之一亮!

 

 

 

 

 

 

 

 

 

拉拉山自然觀察行(下)

 

前段行程:拉拉山自然觀察行(上) 拉拉山自然觀察行(中)

晴空蔚藍如洗,天邊幾朵白雲,適合在山裡閒晃的好天氣!

 

 

踩踏著台灣紅榨楓的落葉前行,找尋著來自大自然的驚奇!

 

 

阿里山豆蘭

 

 

新竹石斛和阿里山豆蘭

 

 

掉落步道上的紅斑松蘭

 

 

這也是掉落的紅斑松蘭,怎麼地上這麼多?

認識它以後發現,山路上到處都是寶!

 

 

某種莪白蘭

 

 

耳形瘤足蕨,不具小葉柄,葉背和葉面同色,頂羽片羽裂、漸縮,基羽片漸縮成耳狀。

 

 

耳形瘤足蕨

 

 

華中瘤足蕨,具小葉柄,葉背和葉面同色,頂羽片基部有1-2對裂片。

 

 

華中瘤足蕨

 

 

山中雲霧多變,下午回程起了山嵐。

 

 

一束斜陽照射在山林間,繽紛飄緲的山景突然亮麗了起來!

 

 

台東莢迷

 

 

大葉海桐

 

 

大葉海桐

 

 

廬山石葦

 

 

廬山石葦

 

 

好奇特的菇菇,像麵線一樣一絲絲掛在腐木上!

 

這趟觀察行雖沒能拍到很多植物,但能遇到美好的冬陽,美麗的山景,也算是一趟成功的觀察之旅!

 

 

 

 

 

 

 

 

 

20130110〔湖桶古道輕鬆行〕上精選文章

 

 

 

左上角這篇 湖桶古道輕鬆行  上 2013.01.10 精選文章

歡迎錯過的朋友們來分享!

 

 

 

與同伴們約好要去宜蘭礁溪走聖母步道,做為下週登馬崙山的行前訓練。無奈一早到了礁溪都停好車了,雨越下越大,厚重的烏雲罩頂,只好回頭。還好…詳全文

 

 

 

 

2013元旦剛過,感謝yahoo部落格小子送來賀禮,讓我登上精選文章,而且一連登二天!

 

這趟湖桶古道輕鬆行是隊長小鴻安排的年度登馬崙山行前訓練,原本要去礁溪聖母步道,因雨被迫回坪林。

雖是小品路線,但沿路植物觀察,加上原本湖桶事件的人文,讓行程變得豐富起來,或許這是受到部落格小子青睞的主因。

 

日前,我們隊長小鴻與女友Emma在FB上發喜帖,有情人終成眷屬,我真是替他們開心呀!

這幾年,他們一路相扶持,攜手悠遊山林,我見證了他們的愛情長跑、雪山定情盟約,與有榮焉。

更讚的是,當我知道他們策劃去瑞士自助旅行度蜜月,就厚臉皮說要跟。

感恩小俩口不嫌我當電燈泡,還容許我邀了一群護駕人馬。

我們八人,已經訂好明年五月底的機票,預計徜徉瑞士阿爾卑斯山脈二週。

Emma說要帶禮服去拍照,哦~有够浪漫的啦!我決定揹腳架去,參與他們的羅曼蒂克,分享他們的幸福!

 

人生難得遇見像小鴻與Emma這樣一對朋友,我可以一路參與他們戀愛、訂婚、結婚、蜜月,甚至未來生子。

想起來,就覺得很感動,我在FB裡回覆他們:我太高興了,比自己當年結婚還開心!

在此,祝福他們 才子佳人、永浴愛河!

 

 

我與小鴻、Emma共同走過的山路無數,比較難忘的大山有:

2010年:  登谷關七雄之東卯山(一) 奧萬大賞楓之旅(一)

2011年:  2011初夏合歡山拈花惹草行(一) 登武陵四秀之池有山(上) 登谷關七雄之白毛山(上)

2012年: 2012登雪山主東峰(五) — 攀上巔峰感動滿懷 登谷關七雄之馬崙山(上)

 

 

 

 

 

 

 

 

拉拉山自然觀察行(中)

前段行程:拉拉山自然觀察行(上)

2012.12.15 山徑轉個彎,夥伴們全湊在此,對著腐木上的菇菇發出此起彼落的讚嘆聲與快門聲!

 

 

依序生長的菇菇讓我們想起李唐華特技團搖盤子的演出,好精彩呀!

 

 

 

 

拍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什麼菇,管它的,上天賜的禮物,先拍回家再查。

 

 

 

 

回來後,厲害的達人查到,它叫滑菇,學名Pholiota nameko (T. Ito) S. Ito & S. Imai,俗稱Sticky Pholiota,別名珍珠菇、滑子、滑子蘑、滑鱗傘、光蓋鱗傘、光帽黃傘等。

隸屬真菌門、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同擔子菌亞綱、傘菌目、球蓋菇科(Strophariaceae)、鱗傘屬(Pholiota)。

初冬於野外,滑菇在枯樹幹、樹樁上群簇腐生。

菇傘初期半球形,後期平展,開傘後黃褐色菌傘直徑可達3-8公分,表面有一層黏液。

菌柄圓柱形,5-7公分長,柄上有黃褐色的菌環。

鱗傘屬有些成員有毒,但在野外通常表面會有鱗片而可和滑菇區分。

 

 

滑菇是食用菇,已被人工栽培,在菇傘半球型時採收,據說口感滑脆,有機會要買來嚐嚐。

 

 

 

 

 

 

上天賜予的禮物,難得見到這麼美麗的菇菇,就是要這麼拍,才能真正記錄它的美!

 

 

 

 

 

 

 

仰望大樹上長滿小膜蓋蕨,在冬日的晴空下換裝為黃綠色,被穿透的陽光照耀得閃亮動人!

夥伴有感它的美,情不自禁地讚嘆:哇!這就是小膜蓋蕨應有的冬日風情!

經她這麼一讚頌,山野都詩意了起來!

 

 

 

 

這一路的陽光空氣特別美好,冬日的小膜蓋蕨帶給我們豐富的視覺!

 

 

這麼美麗的光影不是常有,令人忍不住多看幾眼,多深呼吸,享受美好的芬多精!

 

 

小膜蓋蕨

 

 

小膜蓋蕨的腳丫子

 

 

蕨類,常讓人覺得很累!我不常留意它。

但是,今日的小膜蓋蕨很不同,換裝豐富的色彩,讓我看見了它,也想認識它。

 

 

踩踏著陽光樹影前行,有沒有花觀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很富足,好像吸足山中的能量,整個人的任督二脈都被打通,全身舒暢!

 

 

後段行程:拉拉山自然觀察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