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洞灣是斷層陷落所形成的海灣,也是東北角海岸面積最大的海灣,海水清澈,生態豐富,此地展望極佳,可遠眺鼻頭角、三貂角。遠處坐落於龍洞岬崖上的寺廟是西靈嚴寺。
西靈嚴寺是觀海聽潮的最佳景點,該寺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
正殿前的別致對聯,上聯七個「見」,下聯七個「齊」,我還沒有慧根、慧眼,無法悟出其深刻的含意。
我依著西靈嚴寺前的步道往上走,這裡真是觀潮賞景的好地方,有著湛藍的海水,堅硬陡峭的岩壁,海浪拍打在岩石上,激起朵朵美麗的浪花,寬濶無垠的視野,正可釋放塵凡壓力。
這裡也是磯釣客的最愛,縱使每年都傳出釣客意外落海的不幸事故,礁石上依然站滿甘冒風險的釣客。
龍洞灣也是一個潛水的好去處,就在西靈嚴寺前,幾位剛上岸的潛水客就把魚獲掛在腰間,酷哩!我馬上過去請他讓我拍張照。
從西靈嚴寺俯瞰龍洞灣美景
青山環抱下的龍洞灣,擁有清澈湛藍的海水
位於龍洞灣內,以浮潛畢業典禮轟動全台的貢寮鄉和美國小,因為這裡豐富的海洋資源,連校門口的外觀設計也很海洋。
自往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山路上俯瞰貢寮溪出海口與福隆沙灘,記憶中的福隆沙灘好大一片,現在怎剩這麼一丁點啊?!
往無生道場的五百羅漢步道全程二公里,蜿蜒在綠林裡,走起來舒適宜人。步道旁每一尊石雕羅漢的神態表情都不同,是用青斗石所雕,錯落安座於步道林間,演述著佛陀時代,常隨佛學的聖眾弟子的行誼故事。
靈鷲山並不是這座山的名稱,而是佛教團體的名字。因為開山的心道法師苦行至此時,發現這裡的山勢跟印度佛陀弘揚大乘佛法的靈鷲山很像,於是把道場取名為無生道場,創立了靈鷲山這個宗教團體。我爬的這座山正確名稱應該是貢寮的荖蘭山,從鼻頭角方向遠遠就可看見山上的十一面觀音塔,當然不可能看清楚,只能見到一個尖形物,靠近才能感受到它的氣勢。
我站在十一面觀音銅像前俯瞰無生道場12公尺 高的青銅觀音雕像及周圍的舍利塔林,這裡視野極佳,可以眺望整個三貂角及無邊無際的太平洋。
觀音道場與多羅觀音舍利塔林
無生道場的天眼門,必須在此換證才能入內。
天眼門眼睛造型表現佛教藝術的新風格,左右眼分開看亦如一對鷲鳥造型,門柱石刻則為世界各大宗教的古老修行圖騰,象徵人類對宇宙自然現象的各種探究,也充分表達靈鷲山「尊重、包容、博愛」的華嚴精神。
舍利塔林,為佛弟子憶念佛陀萬德莊嚴所設,塔內有佛像及舍利、經典、 袈裟等三寶聖物,庇護加持著眾生的信心。
這座觀海台建於屋頂平台上,視野廣濶,可以環伺週邊的山海景觀,靜座於此,可以讓山濤海浪先滌內心煩憂,也可以體悟心道法師所言:「浪有高有低,海水依舊是海水;生活有苦有樂,心依舊是心。」
同天行程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