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 — 塔下村和興樓

 

 

和興樓在眾多土樓的南靖名不見經傳,但因這裡非旅遊觀光熱點,未受到太多商業化的侵襲,即便樓裡經營民宿,卻沒有過多的包裝,投宿這裡可以看到土樓最實在的生活面,與樓裡居民一同起居,身臨其境體驗原汁原味的土樓民俗風情。

 

 

客家人祖先自五胡亂華時期開始自中原陸續南遷,遷徙的過程歷經艱難與滄桑,客居他鄉又飽受欺侮,於是產生了很強烈的護衛宗族觀念,便蓋起了如城堡般的土樓保護家人。土樓的客家人都是聚族而居,一土樓一姓氏,甚至繁衍到整個村莊都同姓,和興樓和我們住宿的裕德樓都在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這兒整村住的都是張姓宗親。

 

 

和興樓經營藝源客棧,是福建土樓寫生創作基地和福建土樓攝影創作、旅遊接待站,位於中國景觀村落、國家级歷史文化名村,有「閩南周庄」之稱的塔下村,是一座四層的圆土樓。四周山環水繞,林木葱鬱,溪水涓涓,清新怡人。

 

和興樓(藝源客棧)

網址:http://www.yykzh.com.cn/

 

 

 

 

土樓的煙囪出口在厚實的夯土牆上

 

土樓通常只有一個大門,門一關,裡面就成了一個固若金湯的堡壘,土匪攻個十天半個月都攻不下來!

 

土樓的廚房,令人懷念的大灶。我們一大早來叨擾,阿嬤才正要炒菜做早飯呢!這裡人的早餐跟我小時候一樣,因為要做農事,所以都吃乾飯。

 

和興樓的內部

中間那道磚牆是防火牆,客家祖先真是了得,技藝精湛,土樓融合了建築地質、生態、民族、倫理、風水、文學、美術…….等多門科學於一身,它的豐富度展現在每一個小地方,來到這裡一定要細細去品味

 

牆上的鐘顯示才7:30,此時我們已飽覽土樓風情,時間在此似乎比較好用

 

 

我好愛土樓的竹籃!

雞籠

土樓門口雕工精美的柱腳石

土樓裡人才輩出,牆上的畫作是我先前在路上攀談的那位婦女的兒子畫的,他還出了畫冊。她很得意地向我們展示她兒子的作品,並且拿出全家到縣城過年所拍的全家福,這是一個和樂的大家庭,子孫賢孝,兄弟和睦,她的生活可能比我們還富足快樂呢!

土樓人家原來也是茶農,阿嬤在家挑茶葉呢!

 

土樓通常會在兩側建耳房,作為浴廁及畜養牲畜之用。

 

和興樓的耳房建得很精細,應該稱得上大戶人家。

 

從耳房的細微處看樓主的用心!

 

 

晨遊塔下村(一)

 

鄉村遊早起是必要的,同行的夥伴沒有人錯過這個好時光。在塔下村的第一個早晨,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起個大早,順著福裕樓前的小徑往上遊逛去,這條鄉間小路順著溪流而築,兩旁間歇性地有學校或民居。

 

 

因為東邊有著小山丘擋著,陽光在7:30以前不會照進這個村莊,漫步在這靜謐的小路怡然自得而舒適。勤奮的居民早已開始了一天的勞動,有的在河邊洗衣,有的在園子裡採菜。一聲長而響亮的機車引擎聲由遠而近,突然在土樓前停下,取而代之的是「包子!蛋糕!」的叫賣聲。

 

這裡是塔下小學,只有一至三年級,四年級到國中的孩子必需到更遠的曲江住宿就學。感謝8/10剛遊畢塔下村回來的格友Michael豐富塔下小學的訊息。

這間是現代民居,中西合壁,整體仍不失與環境融合,屋主把它取名為「慶禎樓」,我喜歡它仍保有中國古民居的部份元素。

 

 

 

就在路上的這叢絲瓜棚邊,我遇到一位農婦在路邊採野草,除主動向她道早問安,並趨前看她採的是苦苣,她也主動告訴我是用來餵養兔子的,並親切地詢問我來自何處,當我告訴她:「我從台灣來的!」她開始興奮的與我聊開來,她告訴我她的父親在民國38年跟隨國民黨軍隊到台灣,後來定居在高雄,她也到過台灣探親,前二年她父親走了,現在還有一些親戚在台北……。也許悲歌己唱盡,也許往事已矣…..她淡淡的訴說著,就像談論一段平常的故事,但我內心開始揣度著這個時代悲劇……不勝唏噓!

 

美景當前,突然又來了一陣摩托車聲,定睛一看,咦!載著兩二個雞籠,有意思吔!快按下快門………以前我小時候在鄉下時也有這景象,只不過那時大家用的是腳踏車。

 

此行唯一看到一座有橋亭的橋

 

小溪裡有番鴨戲水

這是我心目中最好看的伯公(客家人稱土地公廟為伯公),簡樸中有古舊味,棒極了!此行我一路拍攝各地的伯公廟,我真是太愛它的原始風貌了,本來還想為伯公廟做專輯呢!

 

在和興樓前的小河邊洗滌,好令人回味哦!

 

一路閒逛到了一座大圓樓-和興樓,這裡也經營民宿,叫藝源客棧

 

 

 

有關和興樓的介紹請看:福建土樓 — 塔下村和興樓

 

 

 

 

 

小橋流水,土樓人家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被稱為太極水鄉,一彎S型的溪水過經山坳處,土樓就散布在溪水旁,青山綠水,小橋流水,土樓人家,構織成一幅和諧醉人的鄉村圖畫。

 

 

身在這麼美好的地方我捨不得貪睡,早上5點多就跟著大地一起醒來,看著天光在寧靜中漸漸亮起來。本來冀望聽到公雞叫我晨起,可惜這裡的人不喜歡公雞,因為牠不會下蛋,沒價值!

 

 

 

 

住宿的裕德樓對面是茶山,有的一階一排茶樹,有的一階二排,應該稱為梯茶園嗎?以前家裡種茶的我,看到這樣的環境可以想像此地農民的艱辛,延綿到頂的茶山,怎麼工作啊?想起來就怕怕!我順著農民走過的階梯往高處爬,撥開兩旁蘆葦的情景就像小時候翻過茶山小徑去坑底阿姨家,把我久遠的思緒再度翻攪上來。

 

 

 

 

為了一睹塔下村全景,登高才能望遠,但是不一定更高的視野就一定是最佳的拍照點,難怪同住裕德樓的日本記者到一定高度就不再往上爬。前面二張照片是我爬到最高點所拍,但可惜裕德樓被一棵山楂樹擋住了!

 

 

 

 

這張是我認為較好的拍攝高度,最近的一棟就是裕德樓。

 

 

 

 

這彎溪流清澈冰涼,讓我們這群孩子喜愛不已!在我年少的歲月裡,在邊河戲水追逐是稀鬆平常的活動,現在的孩子卻難以享受到!

 

穿越小溪的踏腳石

 

 

 

 

 

 

 

叫人沉醉的土樓夜晚

 

 

當夜幕低垂,土樓內的紅燈籠亮起,不禁讓人想起張藝謀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為土樓憑添幾許古舊與詩意。

 

 

飯後大家坐在土樓天井裡談天說地,把兩岸政治問題擺一邊,大家都很滿足於美好的現況,小老百姓要的,不就是這樣安居樂業的簡單生活嗎?

 

 

 

 

走出土樓,沿著溪流邊漫步,踩著星光,聽著蟲鳴。溪岸的居民悠遊自在,或打牌,或聊天,或吹簫,三五成群。我何其幸福,來到這樣一個世外桃源,悠然自得。

回到土樓盥洗後,搬張椅子坐在土樓大門口,仰望滿天星斗,吹著徐徐的微風,聽著潺潺流水與蟲鳴,繁華塵囂皆抛諸九霄雲外。在這裡,我享受著五星級的鄉野情趣,快樂似神仙!

 

 

 

 

會選擇住宿裕德樓(圍裙樓客棧)是綜合網友的意見,裕德樓收費不便宜,被網友戲稱為五星級的土樓。相較於附近土樓的收費,這裡的確貴了許多,但這裡是唯一在樓上設有洗手間的土樓。一般土樓內不設浴廁,必須到土樓大門外,對於來自都市的旅者是很大的挑戰。雖然這裡的收費五星級,服務也是五星級的哦!樓主隨時會親切地招呼我們,讓我倍感溫馨!

上圖是土樓裡的洗手間,一層一間,雖是各樓層共用,但總是方便多了。

 

圍裙樓客棧住宿有雙人房也有三人房,雙人房RMB120一晚,三人房RMB150一晚,樓主很貼心的在每個房間擺了室內外拖鞋。土樓裡一樓有一間淋浴設備,土樓外有三間,清潔衛生。住在這裡就好像回到鄉下阿嬤家一樣。

 

404房的隔壁403房就是我在土樓二晚的窩。

我跟小兒子住的這間是一大床的雙人房,也有雙床的哦!

土樓裡沒有冷氣,即使夏天也不需要冷氣,太陽下山後地表冷卻得快,清晨還要蓋被子呢!

 

 

 

土樓的第一夜我異常興奮,輾轉難以成眠,凌晨將近2:00起身去洗手間,卻不知自已可曾睡著過,腦海裡儘是土樓的情景。再度回到被窩中,想著想著土樓……,伴著樓外有如冷氣送風的潺潺流水聲,再次起身已是早晨5:45老妹的morning call……

 

 

 

 

裕德樓的客家菜

 

裕德樓內有提供農家菜,是由樓主張校長的姪女及女兒掌廚。菜單是參考用的,主要還是看樓裡今天有哪些食材。

 

我們就在樓內的天井裡露天用餐,享受著向晚的涼意與農家美味。

南靖的客語與台灣常用的四縣腔或海陸腔都不同,仔細聽我只能聽懂一些些,比聽英文還辛苦。許多名詞的說法也很不同,點菜時很多時候是雞同鴨講,雙方描述半天,一點交集都沒有,只有點了再說。

 

上圖小朋友頭上頂的是我們所說的紅鳯菜,台灣的客語叫它為「紅菜」。你知道這裡的客家人叫它什麼嗎?

 

點菜的時候張校長說血蕨不錯,吃了補血,我從沒聽過血蕨這種菜,請教了張校長普通話和客語的說法,雞同鴨講,我完全不知這是什麼菜,等上到餐桌上一瞧,原來是紅鳯菜嘛!真是兩岸客家大不同!我上網查了紅鳯菜的別名裡沒有血蕨,這個說法只在閩粵一帶的客家區域裡。

 


 

河邊大嬸在挑洗剛採下的地瓜葉,這是我們的晚餐哦!現採的新鮮疏菜,吃起來相當過癮,而且是有機的呢!雞也是現殺的,我們點完菜後他們才開始燒水抓雞,新鮮自不在話下。

 

第一個晚餐我點的菜如下,含導遊司機17人二桌總共花費481元

土雞炖白牛乳根湯 一份60元(單位:人民幣)

白斬土鴨     一份50元

紅燒豆腐     一份10元

炸溪魚      一份26元

炒筍乾      一份20元

排骨筍湯     一份30元

炒血蕨      一份10元

炒地瓜葉     一份 6元

野木耳炒蛋    一份20元

 

第二個晚上我點的菜如下,總共花費425元

白斬土雞     一份50元

綠竹筍湯     一份30元

香米粿條     一份18元*

芋頭酸菜湯    一份15元

梅菜扣肉     一份18元

紅燒魚      一份26元

西紅柿炒蛋    一份 8元**

炒烟筒菜          一份17元***

菜花炒野菇    一份12元

糍粑       一份12元

 

* 香米粿條:乍看名稱會以為是我們這兒的粄條,其實差很多,起初我們期待的也是炒粄條,上桌才知完全不同。是一種用米做的粿,切成薄片,有點像是寧波年糕,再以炒客家粄條的方式炒,口感不如粄條好。

** 西紅柿炒蛋:就是我們這兒的〔蕃茄炒蛋〕,這個比較通俗,好像全中國都這麼說。

*** 烟筒菜:其實是白菜的一種,樓主用我似懂非懂的客語描述半天,我還是猛搖頭,連廚房冰箱都去翻找了,可惜樓裡現成沒這種菜,最後只好放棄,點了再說吧!真是被他考倒了,不就是一種包白菜嚒!我上網查了一下,找不到這種菜名,不知道這怪異難解的名稱是哪兒來的?

 

除了上述的不同,連客家七粑(糍粑)的吃法也很不一樣。台灣的客家七粑是取一大坨放在有花生糖粉的托盤裡,大家用筷子剪一小口一小口來吃。但大陸客家從南靖土樓到廣東梅州的七粑都像湯圓一樣,一小顆一小顆的,沾上粗花生粉及芝麻,放在像是溼潤掉的白沙糖漿裡,跟台灣的客家甜湯圓吃法很像。

 

在這裡吃客家菜不能以台灣客家菜的標準來思考,這裡比較像早年阿嬤為我們準備的豐盛佳肴,簡單而味美,配合自然脈動的時令新鮮,給人沒有虛華的富足。

 

(野木耳炒蛋)

(白斬土鴨,肉質甜美,非常好吃!)

(土雞炖白牛乳根湯,後來有請廚房為我們刴塊,否則整隻還真難處理。)

 

這裡的竹筍湯有著濃濃的筍香,在這裡我又找到流失已久的兒時美味。這兒的湯是可以續碗的哦!真過癮吔!

 

上圖是這兒的早餐,除了圖片上的,還有葱蛋花生及稀飯。但醃菜類真是死鹹,難以入口,幸好稀飯挺好吃的。

 

從鹹死人的醃菜就知這兒的客家菜重口味,幸好其他的菜為因應觀光已改善很多。總之,行走這裡不能以台灣客家菜的標準來要求,但鄉野間不時會有令人驚喜的野味,我一直以好奇來品味,享受客家祖先中原南遷在艱困中留下的飲食文化!

 

 

閒逛裕德樓的鄰居 — 振源樓

 

振源樓只是一間普通的方土樓民居,因為在裕德樓隔壁,又剛好遇到樓內的大嬸,我那喜好田野訪查的慾望就跑了出來,跟大嬸隨便攀談幾句後便進入樓內參觀。

這是一戶種茶人家,樓內散發著我所熟悉的製茶香,主人親切地泡茶與我們話家常。

 

這是樓門正對面的祖堂,一樣是供奉著觀音。

放暑假的小朋友在溪裡抓的小魚,他們在天井旁幫忙清洗,為晚餐加菜。

 

土樓的一樓通常是各家的廚房與餐廳,二樓為穀倉及農具間,三四樓才是臥室,每一戶都有各自從一到四樓的使用空間。上圖是其中一戶的廚房,圖左邊階梯狀的部份是煙囪,土樓的煙囪很特別,是從外牆排煙出去的。

這又是另一戶的廚房,在這裡我見到幼時用過的火爐、火箝熟悉的灶間恐怕只有像我這樣懷舊的人才特別有感觸

土樓裡的竹編容器菅茅花掃把都令我懷念與喜愛。

 

看到竹椅,我找回許多童年的記憶。土樓裡的生活簡單樸實,我喜歡這樣與自然合而為一的滿足,簡單的豐富……..離去前他們親切地邀約我們留下來一起吃飯,這樣的盛情,將永存我心中……..

 

 

 

這裡讓我想當包租婆 — 南靖縣書洋鎮裕德樓

裕德樓是塔下村最具特色的土樓,始建於1802年,1926年遭軍閥燒毀,1972年由僑居海外的宗親出資重建,因為修建時需求房子的只有六戶,所以只修建前半樓,後半樓僅蓋上護牆瓦,在半山遠眺像是女孩飄逸的圍裙,所以人們叫它「圍裙樓」。

 

 

 

 

 

土樓前半樓高四層,每層有10個房間,2部樓梯。一、二樓為樓主使用的空間,三、四樓20個房間做為營業客房,我們在這個樓裡住了二個晚上。

 

 

樓主是退休的小學校長,姓張,約莫60初頭的年紀,親切熱情,不時看到他在樓裡忙進忙出,一會兒泡茶招待我們,一會兒打水給我們洗手,好像隨時擔心招待不週,充分顯現客家人好客的一面。我仔細觀察過,晚上10點我們進房休息了,張校長還在忙東忙西,早上5點多起來又看到他進進出出在張羅,在他身上,我看到客家父執輩辛勤的身影。張校長的兒子 張 老師也在樓裡協助,我在網路上查到相當多關於他為旅客安排行程及導覽的資料,他們經營的「圍裙樓客棧」果然名不虛傳,我在這裡享受到他們最真誠親切的服務。

 

裕德樓(圍裙樓客棧)http://www.wqlkz.com/index.asp

乍看土樓內部,會令人想起周星馳電影裡的場景,想像自己是個包租婆或包租公,令人震撼驚嘆!

 

上圖是土樓內部的樓梯。我住在四樓,拎個大行李箱著實不容易上下,幸好有導遊及張校長的幫忙,否則我還真沒法度!建議下次要來土樓的朋友,行李千萬要簡單些。

 

土樓內的天井中有個仿半月池的凹地,是基於風水的理由建造的,可以納財聚福

 

裕德樓比較小,這是天井中唯一的一口井,有的土樓規模較大,會有二口井以上。

 

偌大的天井是小朋友們快樂的園地,天井裡通常養了家禽,可樂著我們這群來自都市的小朋友。問起他們此行印象最深刻的事,保證是與雞鴨玩耍。

 

大人們到達土樓是目不轉睛盯著土樓瞧,小朋友則是被天井中的雞深深吸引,人手一隻品頭論足,給牠喝水吃飼料,跟牠話家常。這裡的雞似乎也特別溫和,乖乖地讓小朋友們抱上抱下。

 

裕德樓未修建的後半樓搭蓋有祖堂及廚房,不過,我參觀過的土樓祖堂都不供奉祖先,而是觀音,原因我尚不知道。

 

我築了多年的土樓夢就從裕德樓開始……..

 

土樓,我來了! — 從廈門往漳州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

 

抵達廈門後我們並未在這裡停留,上了車直奔我們的夢想之地-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

 

 

漳州對台灣人而言一點也不陌生,約有100萬台灣人的祖籍就在漳州。它位於福建省最南端,約有三分之一個台灣這麼大。我們要去的南靖縣,早期很多人移民台灣。在之後的土樓訪查中也證實,幾乎我們到過的土樓都有宗親移民台灣。南靖是一個與台灣淵源深厚的地方。

 

從廈門到漳州有高速公路,車程大約一小時,一路上是平原地區。這裡是福建的穀倉,路兩旁平的地方種水稻,溝渠邊或路邊或起伏之地則種植龍眼、荔枝、香蕉等水果。接近漳州時,路邊出現大量如上圖高三四層,開很多窗,沒裝窗戶的建築,引發我們的好奇心,問過導遊才知原來是種植菇類的菇寮。

 

像上圖的那樣二樓以上沒窗沒粉刷牆面的樓房在縣城附近道路旁隨處可見,這可不是種香菇的了,原來是農村居民經濟有限,手頭不够寛鬆就先蓋房子結構,先整理一樓供居住,等有錢了再粉刷牆壁或裝上窗子,對我們而言,這也算奇觀。

 

下了高速公路後車子開始進入丘陵區,這段路況還算不錯,雙線道水泥路面看得出剛舖設不久,很多地方的護坡都尚未施工完成。我想是因為福建土樓趕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才能享受舒適的道路,據說以前山路狹小曲折,造訪土樓相當艱辛。

 

這時路邊除了零星的梯田,香蕉、麻竹筍是主要農作物。沿途的路樹及較高陡的山丘上種的是檸檬桉,筆直的白樹幹很是好看(如上圖)。檸檬桉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又可提煉精油的經濟樹種,它耐寒耐熱耐貧瘠,在福建廣東一帶的丘陵地被大量種植。

 

上圖這座小山丘上種的是麻竹,沿途可以看到採收了一卡車一卡車的麻竹筍。

 

灰瓦、土牆、青山、綠水、梯田、藍天、白雲,車窗外一幅幅優美和諧的鄉村畫卷,看得我心花怒放。為了不錯過一路的美景,我捨不得休息,車子在山丘間穿梭,我則在車裡左右兩邊穿梭,用鏡頭留下美麗的瞬間。

 

 

看到土樓了!我開始興奮了起來。圖片上的景物躍然眼前,真是感動啊!

 

 

土樓通常蓋在山丘與溪谷間的平坦地帶,星羅棋布散落在每個山坳處。它是中國南方的山中傳奇,曾被一名日本大學教授形容為「天上掉下的飛碟」。還一度引發烏龍事件,1960年代,美國以人造衛星空拍到福建山區一群「圓形不明建築物」,誤以為是導彈發射基地,大為驚恐,派出情報員深入福建山區調查後,才明白是一場誤會。

司機對這裡的道路並不熟,因為塔下村並非熱門的旅遊路線,一般只有背包客才會來這裡,行程是我指定的。雖然向旅行社再三叮囑,還是派了對行程路線不甚了解的導遊司機給我們,有點美中不足。導遊司機都是第一次來塔下村,途中還煩勞裕德樓主開車出來接引我們。

 

 

從廈門到書洋塔下村車程將近三小時,下午5:00,我彷如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兒時的農村,來到享有山中江南之譽的塔下村。 

 

 

 

走小三通去廈門

 

我的閩粵漫遊很特別,行程是我主導的。

 

將近二個月時間,我利用網路及書籍,搜集了許多資料。對於閩粵的了解,我可以說自己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到現在的色彩繽紛,真的下了一番功夫。哪裡有好玩好吃的,我查遍所有能查的資料,彙集整理出想要的經典行程,再交由旅行社安排導遊司機及住宿點。餐及門票都不含在與旅行社的洽談中,我一路必須為夥伴們覓食,這是大家所不曾經歷的體驗哦!

 

 

所以這趟出門沒有領隊,我必須自己帶隊到廈門找導遊。出發這天早上,我們9點就在松山機場集合完畢,台北的旅行社有來送行及辦理登機手續,省了我不少煩惱。10:00起飛的立榮班機,11:00左右就到達金門,行李從松山機場掛到水頭碼頭,我們不用在金門機場提領大行李。只需在金門機場找到立榮航空的小三通專用櫃台報到,交給他們機票、護照、台胞證,領一個午餐餐盒,他們就會指引我們上立榮航空專用的接駁車。從金門機場到水頭碼碼約莫20來分鐘車程,上了車有足夠的時間吃便當。

 

上圖就是立榮發的便當,還不錯吃,分量不是很多,大家都吃光光。

 

金門水頭商港旅客服務中心,就是水頭碼頭,金廈小三通就在此搭船。也許是小地方,看起來很簡單。

 

到了水頭碼頭我們必須先等待行李及在機場交給立榮櫃台辦理登船手續的證件,大廳沒有廣播系統,對於初次來此不熟悉作業程序的人很不便,呆呆的等來等去不知行李何時到,隨時得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免得錯過行李或證件。好不容易問到行李來了,必須自己出到服務中心大樓門口提進來。發證件時由服務人員一一唱名發下,一堆人擠在一起,各個把手伸得長長的,會不會弄錯不知道?感覺這裡的服務有點簡陋原始。

 

拿到行李證件後便可通關上船,我們銜接的是12:30的馬可波羅號。在這裡,我們必須自行拉大行李上船,對於年長者是比較不方便的地方。

 

這是船的內部,有空調,大約可搭載200個人。

 

首次走小三通的我們很好奇,大家紛紛上到二樓吹海風及照像。為了登高望遠,情願忍受烈日,還好有座椅及遮陽棚。

 

船行過小金門、大澄島、小澄島、大膽島……,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島。上圖是二膽島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與廈門對岸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遙遙相望。

 

更多大二膽資料,請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jw!dXVu8pCaBxba82s8QMnGygRlhz.M/article?mid=353&prev=-1&next=348

 

經過我們旁邊的另一艘船。許多大陸客喜歡來廈門搭這種船遊金廈海域,為的就是看上圖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及眺望金門。

 

 

接近廈門海域了,可以看到大陸水警在海上巡邏。

 

船行40來分鐘後,廈門灣內的高樓大廈就清晰可見了!

 

這是今年五月底剛啟用的東渡廈金客運碼頭,我們的船將停靠於此。

 

停靠於港邊的新加坡郵輪。

 

往來金廈只需45分鐘左右,非常的便捷,踏上廈門的土地時才1:30。利用小三通一條龍套票的方式非常方便,前後只需4小時就可抵達廈門,比起經由港澳轉機,至少省了一半的時間,旅費也只要6000元左右。在行程規劃時我一直期待擴大小三通法令能通過,很幸運地這趟旅程能受用到。

 

上圖就是東渡廈金客運碼頭的大廳,比起水頭碼頭氣派多了。出了關,廈門旅行社的導遊就在這裡接團,我也完成了我臨時領隊的通關任務。

 

說實在的,一路我都戰戰兢兢,畢竟15人的旅途快樂與否都掌握在我的手上,幸好有老妹的幫忙,才讓我不致手忙腳亂。協助大家通關讓我沒有太多喘息的時間,但我甘之如飴,用心必有收穫,我樂觀以對!

 

 

 

我從土樓回來了!

 

2008.07.24我與親友一行15人趕上6/19剛開放的擴大小三通,從松山機場搭機前往金門,再從金門的水頭碼頭搭船到廈門。早上10:00松山機場起飛的班機,下午1:30我已踏上廈門的土地,傍晚5:00到達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的裕德樓,享受福建客家土樓風情。快速的時空轉換,讓我這顆已揚帆的心興奮到了極點。

 

 

 

 

(南靖縣書洋鎮塔下村,如江南水鄉一般的風光)

 

 

7/25-7/27這幾天我們踏遍了南靖及永定的各土樓群。土樓遍布在閩西南的丘陵間,紅土牆配黑灰色屋瓦,和諧地散佈在蜿蜒的山谷河岸,滄桑古樸而精緻。見到土樓的震撼難以言說,內心的驚嘆與感動至今仍洋溢心中。尤其三個晚上住了二個風格截然不同的土樓-書洋的裕德樓及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福裕樓,置身於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內,與古蹟合而為一的生活,我只能說:興奮、滿足、幸福!

 

 

 

 

(從高處眺望裕德樓)

 

 

 

 

 

(裕德樓內)

 

 

(在河的對岸拍攝福裕樓。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福裕樓有140年的歷史。)

 

 

 

結束參觀土樓後,接下來的行程我們繼續往西行進入粵東,拜訪了大埔、梅州、揭陽等客家祖先的祖居地,參觀客家民居及感受客家原鄉的鄉音、文化。大部份台灣講四縣腔的客家人都來自梅縣,此行深感梅州地區客家人的親切遠超過我的祖籍地揭陽,據說因為揭陽位於潮汕地區,潮汕靠海,海的子民原就較剽悍,多少缺乏一點親切感!

 

 

最後我們從潮州,過饒平未進入,經由沈海高速公路回到廈門。在廈門只細遊了鼓浪嶼,驚訝地發現小小的鼓浪嶼其實人文薈萃,值得慢慢品味!我們花了將近四個小時仍嫌不够,留下再度造訪的夢想!

 

 

 

原訂7/31結束旅程返台,旅行社的文件載明為我們訂好4:30的船,接金門7:30的立榮班機。我們準時於3:00到達碼頭報到,不知旅行社哪個環結出了狀況,當天沒我們原訂的班機,也沒有船班訂位。就算有船位回金門,但接不上立榮的最晚班機回台北。讓領頭的我一時間七上八下,帶著15位親友,不知如何是好?

 

 

幾經聯絡,台北方面旅行社無法給我合理的說明,我只好自立自強,當下決定帶著大家先搭船回到金門再說。很感謝夥伴們的配合,充分授權我做決定。我聯絡了我公司的秘書,請她詢問金門籍同事,金門哪裡有古樸的民宿接待我們。

 

 

就這樣我們多了一段意外之旅,在金門多留了一天一夜,住進了古色古香的閩南老宅,遇見了真情相待的「小倆口ㄟ番仔樓」民 宿林 先生,為這趟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我們一行人就住在這棟古色古香的民宿裡哦!)

 

 

 

九天八夜的行程,我用相機寫日記,帶回約三千張照片。龐大的資料要花一點時間整理,這一路的見聞我將依序為朋友們介紹,請您跟著我的鏡頭來一趟「閩粵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