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05通過3.4k指標,幸好古道在山腰上大致平緩好走,讓我們快馬加鞭趕到斷崖駐在所。
3:10抵達「斷崖駐在所」,此地己無駐在所遺跡,只有空曠的平台與解說留給山客憑吊。
1914年「太魯閣事件」之後,日人因強勢軍力進據太魯閣,為鞏固其統治勢力,在太魯閣地區共設置42處警察駐在所,派了四、五百名警察從事撫育和監督的工作;同時在各駐在所設立「蕃童教育所」,由日警負責教授簡單日語。
「斷崖駐在所」即為錐麓古道段道路開鑿後於1915年所設,原名為「東麓分遣所」,1920年改稱「斷崖分遣所」,1922年正式改為「斷崖駐在所」,於1934年廢止。往斷崖駐在所前行約50公尺,有一日本人設立之紀念碑,碑石鐫刻「故花蓮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紀念1916年發生的一件重大馘首事件,最初用木柱標示,到了1935年才改為現有的水泥墓碑。
斷崖駐在所前的指標顯示,這裡距離燕子口尚有3.1k。山壁上有一太管處的巡邏箱。
古道沿著山壁續行
俯瞰溪谷最遠處是燕子口停車場,真是興奮又奇妙的感覺,那裡就是遊太魯閣時解說員指著錐麓古道的地方,而今天,我居然站在高700多公尺的山崖上往下眺望,居高臨下的喜悅,真是太讚了!
錐麓古道纏繞在高聳的斷崖之上,壁立千仞,巔崖峻谷,驚險指數勘稱世界級。
穿山而過的中橫公路就在千山萬壑的谷底邊,由高處俯瞰,更能看出當初開路工程之艱鉅與困難。
再次俯瞰中橫公路燕子口
錐麓古道號稱東亞第一大斷崖路,是日治時期合歡越嶺的一部份,山路幾乎是沿著垂直的峭壁,一鎚一斧地開鑿出來,過程之艱鉅,難以想像。
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的東南稜,高達1660公尺的錐麓大斷崖便矗立在此,山壁間左右盡是高聳的岩壁,一半深入溪,一半聳入雲霄,景觀雄壯而奇特。
長在山壁上的狗娃花,菊科。
走在懸崖峭壁之上,不能貪戀美景,貼心的提醒,讓每個山客安然下山。
最驚險的錐麓斷崖位於3k處,位於中橫公路燕子口到九曲洞之間,全程大約500米,走在斷崖古道上,中橫公路就時隱時現在山谷間。
絕壁千仞,視野遼濶!
路寬60-70公分,驚險又刺激!
回首來時路,發思古之幽情。真難以想像,當年是如何開鑿出這樣一條天空步道?
在最令人驚恐的窄小路段,靠斷崖的一邊太管處加上護欄,增加不少安全感!
錐麓大斷崖有1600多米高,走在光秃秃崖頂步道上,心中的感動溢滿懷,眼前的風光壯麗雄偉,能够走上一遭,絕對會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
猿猴難攀、飛鳥難渡的斷崖,由於質地為堅硬的大理石,開鑿雖艱辛,但也不易風化,使得近百年的古道至今路況仍良好。
錐麓隧道,此段路為錐麓古道最精華的一段。
回望令人膽戰心驚的錐麓大斷崖
走過錐麓古道,人生無憾!
高山沙參,台灣特有亞種植物,鮮艷的紫藍色花朵,像是一盞盞紫風鈴隨風搖曳,很能吸引人的目光。
3:40走完錐麓斷崖,若不是冬日天黑得早,可以腳步放得更慢來欣賞!
眺望遠山,快四點的山色已漸昏暗。
怱聞谷間猿聲啼,大家快來看!
鏡頭不够長,無法拍清楚猴群,但是有一隻看得很清楚,在照片中間偏左方。這是我爬山這麼久以來,第一次清楚地看見猴群,真令人興奮!
可以看見布洛彎及巴達岡了!
4:00開始下坡,真貼心,有枕木階梯。
4:20距離燕子口還有1.4k,不斷的下坡階梯,走得膝蓋壓力好大,差點受不了!
通過巴達岡二號橋
巴達岡二號橋跨越百米深的溪谷,由橋上眺望溪谷,鬱鬱葱葱,山嵐氤氳。
位於燕子口附近北側峽谷間的巴達岡二號橋,在台8線178k處抬頭仰望可以見著。
過了巴達岡二號橋剩1.2k,此時是下午4:25,看著里程數字越來越小,心裡很喜悅,我知道自己一定能在天黑前平安下山,完成挑戰!
不知何種植物,有點像菌菇,但又很硬,長在路邊的大樹下。(蛇菰科,海桐生蛇菰)
4:35下到巴達岡,距燕子口1k。
巴達岡是太魯閣族語「麻竹」的意思,也有「突擊戰地」之意,可見當地民俗植物栽種與地勢上的戰略價值。
傳說中此地早期屬於巴卡奧家族所有,因山崩屋毀,社人遷至巴托蘭(現在之木瓜溪中游)。曾經荒蕪數載無人居住。約一百年前,呂可社人伊旁沙歪行經此地,窺出其為控制內太魯閣地區之太魯閣人到東岸交換漢人之食鹽、彈藥與武器之道路,遂率四戶三十二人在此居留。日治時期,設置招待所、俱樂部宿泊所,供作玻士岸(今富世)與塔比多(今天祥)間的休憩處,除此之外,亦設衛生所、蕃童教育所及警官駐在所,如今三層台地上只尋得警官駐在所的水泥地基與水泥柱等遺跡。
警官駐在所的水泥地基仍在,只是覆蓋在雜草之下,無限滄桑!
當年的駐在所,如今只剩二根水泥門柱供人憑吊!
合歡越嶺古道
1914年,日人因太魯戰役闢築了「合歡越」,由花蓮太魯閣到南投霧社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的古道主線。日人為強力治理太魯閣族人,鞏固駐防,將古道整修為理蕃道路,全長約70km,沿途每四公里設警察駐在所:1933年,原住民稍示順化後,進一步為發展觀光將之修築為「合歡越聯絡道路」,全程步行約需四天,是當時台灣熱門的登山健行步道。
縱觀歷史,日人雖為戰爭、統治及登山健行的需求,無情動用原住民數次血淚修築,卻也造就了合歡越道路路況保存最完整、景色最壯麗的錐麓古道段。
整樹結滿紅冬冬小果子的玉山假沙梨
5:10下到跨越立霧溪谷的錐麓吊橋,回到燕子口,圓滿完成全程10.3公里的錐麓古道行。
回到燕子口,天色已昏暗,走了將近七小時,身體雖已疲累,但內心卻感動滿懷,在一波波寒流來襲的這段期間,擁有好天氣走完錐麓古道,真是感恩!也感謝同遊的好夥伴們,大家共織這段驚險又美麗的回憶,我想我們都將永難忘懷!
取車後回花連市區,還沒離開太魯閣,天空已開始飄雨,回到花蓮市區,下了一夜的滂沱大雨,我不得不再次說感恩,幸運之神總是眷戀著我們。
前面行程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