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孃

 

 

桃金孃,常綠灌木,0.53公尺 高;葉對生,革質,卵狀橢圓形,長5~ 7公分,先端鈍,具3條脈,葉面有光澤,下方被毛。

花腋出,兩朵對生,花瓣五片,桃紅或粉紅,雄蕊多數,黃色花藥密如繁星。
漿果熟時呈紫色,可食。

 

園藝景觀樹種,種子具有養血止血澀腸固精;而根部則具有袪風濕止血止痛。

 

 

我第一次發現桃金孃是三月下旬在內湖的老鷹尖一帶,當時它未開花,只有透著粉紅色的花苞,我還不認得它。後來去關渡自然公園時,解說牌解了我的大惑,原來它叫桃金孃。

後來四月中再去內湖爬剪刀石,驚見它桃紅色的花朵,美麗迷人。日前去汐止水源路賞桐花,發現路邊成排的桃金孃已開始綻放花朵。

幾次與桃金孃的相遇,讓我深深喜愛它那很中國風的桃紅色花朵。

根據資料顯示,桃金孃分布在宜蘭、台北、台東、綠島低海拔地區,山麓較乾燥丘陵、坡地、山路旁。我能在內湖山上欣賞到它,可算是很難得的。

 

 

4~5月是桃金孃的花季,走在郊野,不妨一起來找尋它的花蹤!

 

 

雞冠刺桐

 

雞冠刺桐,蝶形花科,又名賽波樹,是豆科刺桐屬的小喬木。原產熱帶美洲,是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國花。花期在4-10月,花期相當長,很適合庭園栽培。

 

 

 

陰雨綿綿的天氣,我從內湖逛到汐止五指山上,再經由風櫃斗到北28-2縣道。自北28-2縣道開始至北28縣道,長長的山路兩旁栽種著雞冠刺桐,豔紅的花朵才正要綻放,再過一兩週,必定是一片火紅無限延伸。哈哈!我又期待偷得浮生半日閒追花去了。

 

綠樹配紅花,最美艷強烈的組合!

有興趣來賞花的朋友,也可以從萬里方向過來,走北28縣道即可。

 

多數的花仍然含苞待放

 

盛開的花朵

沾滿水珠的紅花更顯嬌羞

 

 

 

 

男人年過40不會只剩一張嘴,有求必「硬」

 

看到這個標題,格友們有沒有嚇到? 風信子何時開始對辛辣問題感興趣了?  非也!非也!而是我去拜訪了一間很特別的廟,是祭拜男人的「那話兒」的唷!

 

嘿! 嘿!請仔細瞧!「有求必硬」四個字寫在哪裡呀?

「硬」起來,飲食男女都愛呀!別臉紅!

 

 

百花宮,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廟,位於萬里北28縣道旁,只在路邊的珊瑚刺桐旁樹立一個寫著「百花宮」的旗幟。但是,裡頭供奉的神明很特殊,曾經有新聞媒體報導過。

 

由28縣道往萬里市區方向,右轉過橋,就可看見百花宮,一棟有日式風格的建築。

這條河是瑪鍊溪,百花宮就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環境清幽。

百花宮的由來,是在納莉颱風過後,建廟人受「陽神爺」顯靈托夢,說是在萬里與大武崙交界海邊有上等肖楠,要其取回蓋廟供奉。建廟人前往察看,果真有一上等木材,於是順著木頭形狀雕刻,竟然真的變成一尊男性生殖器的模樣。據說百花宮是全台唯一間陽神廟喔!

 

百花宮的名稱來自於橫聯:人獻入內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崇拜陽具的習俗,反而台灣人可能因民風尚保守,全台僅此一家。

 

來到這裡,不外乎求婚、求子、求財,前二項我都有了啊!那就點一柱香求財吧!

 

據說只要撫摸這尊陽具造型的陽具爺,保證有求必「硬」,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走到百花宮後方,我發現百花宮位於二條溪流環繞的小島中,所以廟前後都各有一條橋連接。

從廟後方的橋看瑪鍊溪

從百花宮後方可以下到溪畔,也可以看出這座廟的確位在一個溪水環繞的小島上。

 

看完我的介紹,有沒有令你眼界大開?年過四十的男人都應該來這裡走一趟,讓你的婚姻更幸福美滿唷!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

 

 

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沈沈的夜徘徊在木棉道,輕輕的風吹過了樹梢……,啊!愛情就像木棉道,季節過去就謝了,愛情就像那木棉道,蟬聲綿綿斷不了

 

 

這是我唸書年代的民歌,每年木棉花開,內心總要輕快飛揚地啍唱起這首歌,追憶著年輕時代的浪漫情懷。

 

 

 

 

 

三芝北18公路有一段長長的木棉花道,即使沒開花,在車輛稀少的鄉間公路欣木棉夾道,也覺得美麗迷人。

 

 

 

但是,我更期待那有如炙熱愛情的火紅木棉花開。於是,我滿心期待在春天與他有個最美麗動人的邂逅。

三月下旬,台北街頭被木棉花點綴得熱情火紅,來到三芝的木棉道,連花苞都未見著。我深怕錯過這美麗的邂逅,上網查資料,希望在最佳時機造訪,沒想到網路上找不到任何有關三芝木棉花開的照片或資料。

 

於是,我問了三芝的格友,她給我的回應是:啊哈!妳可能要失望了,三芝的木棉花道不開木棉花! 

朋友問了路過的當地人,當地人也說:三芝太冷了,木棉不開花!

 

一心想追花的我不信邪,四月下旬又來到三芝木棉道,枝頭依舊空空如也。

幸運的是,老天回報我蔚藍的晴空,讓這長1.6公里的木棉花道即使無花也美麗動人。

 

 

我不死心地沿著公路追花,啊哈!皇天不負追花人!就在找了約一公里後,居然看到一棵開著火紅木棉花的樹吔!

 

 

或許三四月的浪漫追花情蘊釀許久,枝頭上稀疏的木棉花居然讓我興奮不已。

 

 

花開得多不多不是重點,但每一朵花都是我美麗的期待與等候!

 

 

北部的春天仍冷鋒一波波的來,溫暖不足的氣候讓這裡的木棉樹無法開出火紅燦爛的花朵。四月底了,除了少許稀疏的花苞,大部份的枝枒都開始吐新芽,或許下一次的造訪,會變成滿樹綠葉的林蔭大道。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三芝北18公路,往石門妙法寺方向,是一條平靜迷人的鄉間公路,這裡有我今年追花的浪漫記憶。我會一直等候,期待守候到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

 

 

由縣101公路三芝往北新莊的路上,咦!樹上怎麼掛了一團團白色的東西,我還以為是塑膠袋飄到樹上去了呢!停下來瞧瞧才發現,滿地都是棉絮吔!

原來是美人樹的果子成熟了!如拳頭大橄欖球狀的果子成熟後暴裂開來,果殼掉落,棉絮飛散。

 

有的棉絮還掛在枝頭上,一團團白色的棉花掛樹梢,好有趣哦!我童心未泯,撿了一團棉花回家跟小朋友分享。

 

木棉又叫英雄樹,因為他在森林裡總是高大挺拔。美人樹,開著粉紅色有如豔紫荊的花,的確如美女般漂亮。今天的遊山玩水行,很高興能有一場英雄與美人會。

 

 

龍洞灣與靈鷲山無生道場

 

龍洞灣是斷層陷落所形成的海灣,也是東北角海岸面積最大的海灣,海水清澈,生態豐富,此地展望極佳,可遠眺鼻頭角、三貂角。遠處坐落於龍洞岬崖上的寺廟是西靈嚴寺。

 

 西靈嚴寺是觀海聽潮的最佳景點,該寺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

 

正殿前的別致對聯,上聯七個「見」,下聯七個「齊」,我還沒有慧根、慧眼,無法悟出其深刻的含意。

我依著西靈嚴寺前的步道往上走,這裡真是觀潮賞景的好地方,有著湛藍的海水,堅硬陡峭的岩壁,海浪拍打在岩石上,激起朵朵美麗的浪花,寬濶無垠的視野,正可釋放塵凡壓力。

 

 

這裡也是磯釣客的最愛,縱使每年都傳出釣客意外落海的不幸事故,礁石上依然站滿甘冒風險的釣客。

 

龍洞灣也是一個潛水的好去處,就在西靈嚴寺前,幾位剛上岸的潛水客就把魚獲掛在腰間,酷哩!我馬上過去請他讓我拍張照。

從西靈嚴寺俯瞰龍洞灣美景



 

青山環抱下的龍洞灣,擁有清澈湛藍的海水

位於龍洞灣內,以浮潛畢業典禮轟動全台的貢寮鄉和美國小,因為這裡豐富的海洋資源,連校門口的外觀設計也很海洋。

 

自往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山路上俯瞰貢寮溪出海口與福隆沙灘,記憶中的福隆沙灘好大一片,現在怎剩這麼一丁點啊?!

 

往無生道場的五百羅漢步道全程二公里,蜿蜒在綠林裡,走起來舒適宜人。步道旁每一尊石雕羅漢的神態表情都不同,是用青斗石所雕,錯落安座於步道林間,演述著佛陀時代,常隨佛學的聖眾弟子的行誼故事。

 

靈鷲山並不是這座山的名稱,而是佛教團體的名字。因為開山的心道法師苦行至此時,發現這裡的山勢跟印度佛陀弘揚大乘佛法的靈鷲山很像,於是把道場取名為無生道場,創立了靈鷲山這個宗教團體。我爬的這座山正確名稱應該是貢寮的荖蘭山,從鼻頭角方向遠遠就可看見山上的十一面觀音塔,當然不可能看清楚,只能見到一個尖形物,靠近才能感受到它的氣勢。

 

我站在十一面觀音銅像前俯瞰無生道場12公尺 高的青銅觀音雕像及周圍的舍利塔林,這裡視野極佳,可以眺望整個三貂角及無邊無際的太平洋。

 

觀音道場與多羅觀音舍利塔林

 

無生道場的天眼門,必須在此換證才能入內。
 

天眼門眼睛造型表現佛教藝術的新風格,左右眼分開看亦如一對鷲鳥造型,門柱石刻則為世界各大宗教的古老修行圖騰,象徵人類對宇宙自然現象的各種探究,也充分表達靈鷲山「尊重、包容、博愛」的華嚴精神。

 

 

舍利塔林,為佛弟子憶念佛陀萬德莊嚴所設,塔內有佛像及舍利、經典、 袈裟三寶聖物,庇護加持著眾生的信心。

 

這座觀海台建於屋頂平台上,視野廣濶,可以環伺週邊的山海景觀,靜座於此,可以讓山濤海浪先滌內心煩憂,也可以體悟心道法師所言:「浪有高有低,海水依舊是海水;生活有苦有樂,心依舊是心。」

 

 

 

同天行程請閱讀:

金瓜石陰陽海與黃金瀑布

你所不知的鼻頭角特殊職業

鼻頭角步道賞花行

 

 

 

鼻頭角步道賞花行

 

東北角海岸最突出的岬角就是鼻頭角,身歷其境才知這裡的海岸有多麼豐富美麗。我們從鼻頭公園這頭開始走稜谷線步道,經過海濱社區時,白髮蒼蒼的老婦坐在家門口曬太陽,臉上的皺紋一如鼻頭角,曾經走過多少歲月的滄桑。經過社區後,我們沿著枕木階梯拾級而上,步道旁生態豐富,樹立著許多解說牌供遊客認識大自然。

 

 

春陽暖烘烘的,我雖邊走邊駐足張望,但也很快就汗水淋漓。願意流汗,只為貪圖大自然的綺旎秀麗。

 

站在這山青海藍的天涯海角,我擁有最富足的心靈享受。

 

枕木階梯到上高點就是稜線步道,左邊有一涼亭可聽海觀潮。

 

稜線邊坡下的海岸地質豐富多變,海流經過造就的豐富漁場,吸引著許多釣客甘冒生命危險垂釣。

 

在涼亭處遠眺,可見無耳茶壺山、基隆山等層層峰巒相連到天邊,山海相連,壯濶瑰麗。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處處都是美景。

山腳下碧波萬頃,驚濤拍岸,激起朵朵美麗的浪花。

 

 

走在這山海交界的步道上,令人感到舒適自在,怡然自得。

 

其實,我攝取的鏡頭何止於此,每走幾步,我就忍不住按下快門。在這山之顛,海之涯,美得令人開懷,美得令人想留下永恒。

 

鼻頭角燈塔就在對面臨海的鼻頭岬角前端,另有燈塔線步道可以走到那裡,我幾年前去過,這回就沒再走這段。

 

鼻頭角稜谷線步道蜿蜒在稜線上,坡度緩和,視野遼濶,海天山景,一覽無遺。

在稜谷線步道上往南眺望,最遠處是台灣的極東點-三貂角,近處是龍洞,分別形成三貂灣及龍洞灣,在這裡可以看盡東北角瑰麗多變的岬灣地形。

 

蓬萊珍珠菜,報春花科。匍匐或蔓性草本,莖有稜,披柔毛。臺灣北、中部濱海地區春季開花植物。

 

 

這時候該是台灣野百合的花季,我們抱著期待的心情來尋花蹤,只在山崖處發現零星的花朵。之後在鼻頭國小前的公路邊山壁上發現開得較多,或許因為野百合有旺盛的生命力,長在山壁上沒有人為的破壞,才得以盡情綻放,只是,我無法拍下她純潔的容顏。

 

因為野百合生命力強韌,只要有足夠的陽光、水分和一些些的土壤,無論是海邊貧瘠的礁岩地,或是 三千公尺以上酷寒的高山,皆可見野百合綻放,恰似台灣人的刻苦與堅強,被視為本土生命力的象徵,早期的民運也以野百合作為追求民主的圖騰,是不可多得的自然資產。

 

整個東北角,都是這樣低矮的海濱植物。東北角雖然雨量豐沛,但因沙質地形,雨水容易流失,加上冬季吹寒風夏季水份蒸發快,嚴酷的地形不利植物生長,能在這樣條件下生長的沙丘植物都具有強韌的生命力。

 

東北角海岸因為受海蝕風化的作用,形成各種特殊的地質景觀,有海階海蝕溝、蕈狀石、豆腐岩等,是個天然的地質景觀教室。

蕈狀石

小薊雖多刺,但卻開著浪漫紫色的花朵。

鼻頭國小位於陡峭的海蝕崖上方,也因為在步道的起點處,所有的遊客都會順道參觀這所可以看山看海的學校。

 

鼻頭國小操場跑道邊長滿了成片的夏枯草,艷紫色的圓筒狀密繖花序群聚在一起很美麗。這種植物冬天生長,到夏至之後上半部便枯萎,因而稱為夏枯草。

 

春天的紫花酢漿草也開得很美麗,只是她的平凡很容易讓人們忽視。

 

在鼻頭國小附近的路旁看到一份有創意的候選人廣告布條

 

茅毛珍珠菜櫻草目。別名:濱排草

 

石板菜,學名為台灣佛甲草。名稱雖冠以「台灣」,但並不是台灣的特有種。除了在台灣全島的海岸礁岩上可以看到它們外,日本、琉球及菲律賓的海岸也有分布。佛甲草葉子細長且多肉,長得很像佛菩薩的指甲而被命名,但,台灣佛甲草的葉子卻呈湯匙形或倒卵形,葉柄不明顯。我個人認為它的葉子看起來跟馬齒莧很類似。

走在鼻頭角步道上,可以擁有豐富的視覺享受,也可以開濶胸襟,洗滌心靈。來到這裡,不妨放寬自己觀察的角度,來一場美麗的大自然饗宴。

 

同天行程請閱讀:

金瓜石陰陽海與黃金瀑布

你所不知的鼻頭角特殊職業

龍洞灣與靈鷲山無生道場 

 

 

 

 

你所不知的鼻頭角特殊職業

 

四月以來的東北角經常細雨紛飛,難得陽光露臉的週末,我來到位於瑞芳的鼻頭角富麗漁村浮潛公園,眼前一望無際的湛藍海洋,天邊點綴著朵朵白雲,藍與白的組合,是那麼的輕鬆迷人,我在這裡看海看人,放鬆自我………..

 

 

坐在涼亭前除了享受來自海洋的溫柔春風,欣賞海岸風光與漁港風情也挺有意思的。因附近海域是黑潮流經的重要漁場,相當適合從事垂釣、浮潛、潛水等遊憩活動

 

用鏡頭把遠方的礁岩拉近,上面站了許多釣客及潛水客。潛水客可以游泳過去,那釣客如何到達這塊外海中的大礁石呢?我在思索……….

 

被礁岩圍住的淺海區風平浪靜,是潛水客學習潛水的最佳場所,難怪這裡可以做為浮潛公園。

 

潛水教練帶著學員來此學習潛水,他們的這一身裝備可不輕,幸好浮潛區就在前面。

 

 

 

釣客如何抵達礁石上?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時,這一幕的觀察給了我最佳的答案。這位先生穿了連身雨鞋雨褲,帶著一隻狗狗,他要做什麼呢?

 

原來他走入淺海區,把浮板拖回岸邊。

 

這一群走向浮板的人是釣客,我先前曾與他們擦身而過。

 

其中4人先站上浮板

 

穿雨鞋雨褲的先生拖著站在浮板上的釣客往水中行走

 

拖過礁石區

 

到達水較深點的地方,拖浮板的先生坐上浮板,並用雙手用力拉繩索,讓浮板得以藉力前行。

 

原來他的職業叫擺渡人,專門協助運送釣客到外海的礁石上,有時也幫釣客跑腿採買飲料零食。

 

把釣客送上岸了,他駕著浮板回到先前載客的地方。

 

第二批客人又上了浮板,他以同樣的方式帶他們渡過淺海區。

 

這是因為釣客需求而產生的特殊行業,據說每搭載一位釣客收費50元,他載這7位客人前後不到十分鐘,馬上350元落袋。但是,並非天天都是好日子啊!颳風下雨或冷颼颼的天氣,大概就沒有顧客上門了,也是一種靠天吃飯的行業。

事在人為吧!有創意懂得思考的人,總會在生命的轉彎處找到另一個合適自己的路徑。我不知道這位先生先前的職業,或許是個討海人。以前這裡一定沒有為釣客擺渡這個職業,但是,他看到需求,為自己謀一個生財之道。

我在這裡看海看人,看到了生命的艱韌…………

 

同天行程請閱讀:

金瓜石陰陽海與黃金瀑布

鼻頭角步道賞花行

龍洞灣與靈鷲山無生道場

 

 

金瓜石陰陽海與黃金瀑布

台二線經過水湳洞陰陽海時,可以看到右方一棟大型的建築物豎立在山坡上,這就是廢棄的台金公司。在金瓜石及九份的輝煌年代,曾經叱吒一時。由於以前鍊銅,產生了不少化學物質,外加金瓜石礦區在開採時礦石裸露,經雨水及地下水的溶解,形成了礦酸,這兩種因素也造就了陰陽海的景觀。

 

台二線旁的陰陽海

藍與金交織的壯濶海洋,只有身歷其境才能感受到其浩瀚美麗。

 

公路旁的小溪因為過去上游採銅礦,礦沙沉積溪床,加上菌類附著滋生,形成金黃色澤的特殊景觀。

燦爛的金黃色,將河床點綴得璀燦亮麗,在綠色的襯托下,更是耀眼奪目。

 

小溪旁就是雞籠山的一隅

 

 

 

廢棄的台金公司上方,可見到不少大型的、沿著山勢構築的煙道,是台金公司當年修築用來排煙的管道。千萬不要好奇進去「參觀」,因為這裡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砷化物,恐怕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金瀑布位在台金工廠的上方,而小溪的水來自上方的黃金瀑布。

 

小溪中這塊大石像極了自水中探頭出來的金蟾蜍,不知與它相遇,是否也能帶來些許財運?

 

 

要參觀黃金瀑布,得把車停在台金公司下方的大型停車場,再慢慢步行上去。我覺得這樣的規劃很好,走一小段路,順道欣賞被染成金黃色的小溪,也可以望山看海,愜意無比!

這個季節的水量不豐沛,但特殊的景觀與難得的晴天,吸引大批攝影的愛好者前來取鏡。

他們各個架式十足,耐心守候,就為美麗的剎那。

 

 

同天行程請閱讀:

你所不知的鼻頭角特殊職業

鼻頭角步道賞花行

龍洞灣與靈鷲山無生道場

 

20090415精選照片(林家花園)

 

 

好久沒上精選了,昨天中午突然e-mail信箱多出許多回應通知,我想我又中大獎了。最右上角那張名為"古意盎然"的照片就是我的作品,在林家花園拍的。

 

 

DSC05425 

 

 

若是照片所屬的這篇:我成了鎂光燈的焦點 上精選那就讚了,裡頭有我美美的照片,人氣一定大增,可惜沒人挖得到這篇文章,只好在這裡再打一次廣告。

 

 

上精選照片不是那麼的令人興奮,雖然人氣可能暴增,但那些回應都是很表面的道喜,不是我所期待的。我喜歡自文章分享中找到想法相近的格友,互動起來因為臭氣相投,很是過癮,算是新時代的另一種人際吧!

 

 

不管如何,我還是非常感謝這二千多位來分享我的照片的朋友,更感謝四十幾位留言者,我還是會一一地回覆,希望有人還願意再光臨我的格子。

 

 

謝謝大家唷!也謝謝部落格小子給我機會!

 

 

精選文章:孩子,我覺得你很棒!

精選照片:970508上精選照片 970716女王頭上精選相片

 

桶后越嶺古道

 

去年底,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從礁溪方向過桶后越嶺的後段,沒能走完全程,心裡老是記掛著這個傳說中美麗的山林。今春的四月初,有個正當的理由躲進山裡,因禍得福走完桶后越嶺古道,我滿心歡喜享有這快樂的一天。

 

桶后越嶺古道西起烏來鄉孝義村,終止於宜蘭縣礁溪鄉,屬於山地管制區。屬烏來山區三大古道之一,另二條分別是:哈盆越嶺古道和福巴越嶺古道。早期是泰雅族人打獵或遷徙走出的路徑,日據時代,為了伐木以及便於統治原住民,進一步把小山徑開成越嶺道路,現已成為登山建行的熱門路線。

 

桶后林道係出入桶后地區唯一道路,為維持林道暢通確保行車安全、保護水源地水質及維護溪流生態景觀等因素考量下,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自九十三年八月一日起開始實施『車輛總量管制』措施,每年12341112月份每星期五、六、日執行管制,5/110/31止每日管制,管制日管制時間為24小時,前往桶后活動前3日至60日,必須向新竹林區管理處提出申請核准,在路經烏來鄉烏玉檢查所出示核准通知查驗,並辦理進入山地特定管制區手續後始得進入。

 

當我們通過這個管制站時,看守的保全人員還很貼心地提醒我們記下林務局線上申請的網址:http://tonho.forest.gov.tw/apply1/form_input1.php。想要造訪的朋友,請預先申請,免得千里迢迢到了這裡被打回票。

 

 

車過檢查哨後,就是桶后林道,到登山口全程12.5公里,前段為水泥舖面,後段為柏油路面。我非常喜歡桶后林道的道路二旁,未經人工清理,肥沃濕潤的環境恣意生長著成片的非洲鳳仙花水鴨腳秋海棠紫花霍香薊………;在這裡,我看到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自由發揮,我也找回孩堤時代鄉野的純樸自然,內心滿滿的喜悅與感動。

 

上圖是自桶后林道俯瞰桶後溪U型河道,河道兩旁綠樹圍繞,溪水清澈,這也是大台北區的水源之一。

 

桶后林道旁的瀑布

 

桶后林道旁的攔沙壩。這樣的工程或許能一時阻隔土石流的擴大,但能够對抗大自然的威力多久?我們真的需要這些人為工程來對抗大自然嗎?野溪裡原本存在的小生物又該往哪裡去?在這山裡,我們能不能留著最自然的環境,一切的消長,就交給上天?

 


潔淨清澈的桶后溪,因為有著青翠山巒的照映,顯現出藍寶石般的璀燦色澤。溪畔的河床地平坦,據說夏天踴入許多來此露營的人;美麗的風光人人愛,也希望愛山水的人都具有公德心,共同來維護這片美麗的淨土。

桶后吊橋是桶后林道的終點,汽車只能開到此。自此之後才真正進入桶后越嶺古道,步道全長約7公里,單程邊走邊拍照,大約要3個多小時。步道前段開濶平坦好走,只是雨後的泥土路不免泥濘,幸好我穿了雨鞋前來,走起來亳無顧忌。春天路邊的紫花霍香薊開得正熱鬧,讓人真正體會到「數大變是美」,邊走我邊讚嘆這美麗的小野花,內心的欣喜無以言喻。

 

又是一個水泥攔沙壩,旁邊還有魚梯,只是這魚梯看起來是乾涸的,似乎起不了作用。

 

在這裡,我們遇到一群自行車騎士,裝備看起來頗專業,只是,他們來遊山玩水而已,並沒有要挑戰的意願,騎了一小段路就回頭,說是要埋鍋造飯去了。

走了約15分鐘,跨越過溪水就是大礁溪山的登山口了。

大礁溪山的登山口

寬濶平坦的步道上長滿了車前草

 

桶后溪天生麗質,溪水清澈潔淨。

 

紅螢與禺(ㄩˋ)毛茛(ㄍㄣˋ)

 

大片高大挺拔的杉木林令人神清氣爽,我跟著抬頭挺胸了起來。

綠蔭下的步道舖滿落葉,化做春泥更護花,小徑二旁的野花野草有了落葉的養份補給,每株都長得強壯茂盛。


 

步道沿著桶后溪的右岸前行,大約40分鐘後,開始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幾處坍方點都必須小心翼翼通過。上圖已看不到步道的路基,我們必須跳躍在石頭上或涉水通過。

 

這段路完全被土石流截斷,河床上留下許多至少上噸的大石塊,就連要二人合抱的大樹也被一塊沖到這裡,無言地躺在石堆中讓歲月任其腐朽。在這裡,我無法想像,當老天發威時,那種天崩地裂的慘烈狀況是何等的懾人,難怪許多大山的子民都懂得敬天愛地,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好幾處就如上圖般,整片土石由山壁崩塌而下,掩蓋住步道,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地踩踏在碎土石堆上穿越而過,感恩好心人,在這樣的路段往往都有人綁上繩索,讓大家可以更安全地通過。

路邊肥美的水鴨腳秋海棠

坍方路段段除了跨越土石堆,有時也要橫走在窄小的岩壁邊,通過這些地方,是對一個人身心最好的考驗與磨鍊。

 

牛乳榕紅色的新芽夾雜在綠樹叢間,令人賞心悅目!

 

第一次走桶后越嶺步道,我不知路的前方會有何驚喜,會有怎樣的挑戰,我帶著期待每一個轉彎處的心情在前進。

一路我都被這裡的生態與植物吸引著,從登山口到這個台電舊吊橋處只要一小時的,我們花了一個半小時,如果沒有夥伴的提醒,我想我會流連在這美麗豐富的山谷間。


 

原始自然的青山綠水就是如此迷人,大自然自有其破壞與修復的能力,過多的人工干預就違反自然,防堵的措施暫時止住天意,但下次就還你更嚴厲的眼色。

 

濕潤陰暗的山徑提供植物最佳的生長環境,尤其是各種苔蘚與蕨類,占滿了整個山谷,就連樹幹都不放過。

 

我享有這罕無人煙的山徑,心靈溢滿來自大自然的感動。

 

 

 

在綠蔭蔽日的杉木森林裡,清幽浪漫,偶爾躲入山林,洗滌心靈,最是暢快!

 

12:30了,指標距離鞍部還有45分鐘,我們決定到鞍部再午餐,夥伴不斷提醒我,這是不拍照的時間,這對我來說有點難,只能盡力嘍!

 

 

我後方的這棵樹長得很奇特,樹幹或樹根交織成中空的長形豬籠狀,彎拱在步道上。

 

不拍照很難,遇見美麗的野花還是會手癢。我不認得它,待查。白色的小花成片聚集在小徑旁,還真是漂亮呢!(阿里山卷耳)

 

經過夥伴的提醒,我真的收斂很多,少拍照的情況下,40分鐘抵達高點。距離鞍部只有10分鐘了,這裡的景觀與溪邊步道全然不同,少了高大翠綠的林木,多了幾許蒼茫。當我走在小徑上,路邊很多的石龍子因為我的打擾而倉惶逃逸,數量之多,我只能說驚訝。

 

 

本來我們要在鞍部午餐,這裡是桶后溪的源頭,沒料到乾涸一片,找不到水源,只好續行。我們往前走到桶后越嶺7公里標示處,接到去年所到的地方;這裡其實是一個荒郊野地,也是從宜蘭方向開車來的終點,或許大家都在這裡休息,滿地都是垃圾;回來後才發現自己二次都沒拍照,其實這裡應該有紀念意義,但是真的太髒亂了,一點拍照的慾望都沒有。

夥伴摸索下到路邊山溝的野溪取水煮食,吃完午餐都已經快4點了,夥伴再度提醒,我們要原路回去,7公里的山路來時花了將近4小時,回程不能再走走停停。我已經歷過來時部份路段的艱險,深知必須在天黑前通過那些路段,乖乖收起相機趕路,終於在夜色籠罩前安然通過坍方區,回到停車處,大地已一片漆黑。

對山林的喜愛讓我無懼於深山的夜色,黑暗中通過山村,點點燈火帶著溫馨的回憶,憶起童年造訪住在山地鄉外婆家的點點滴滴………思緒還在山野,但我還是得返回燈火通明的現實………不過,我期待著每一個可以出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