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李金鏞祠堂與胭脂溝

 

李金鏞祠堂位於漠河通往北極村,金溝林場西部一座山腰上,建於1898年,1935年頽毀重建,1966年文革時被毀,1997年再重建,2007年擴建。整座祠堂為木質結構,雕梁飛簷,黑色匾額上的五個金色大字李金鏞祠堂蒼勁有力。

李金鏞,江蘇無鍚人,生於1835年,卒於1890年。清光緒十四年,他奉朝旨深入黑龍江漠河孤寒之地開礦屯墾,對中國北方黃金文化的形成貢獻很大。他188810月正式上山開礦,創辦漠河金廠,僅1889年清政府從這裡獲得黃金達 兩萬兩 ,1895年獲5萬多兩。由於李金庸的清政廉潔,不辭辛苦,苦心經營,金溝的黃金開採達到了頂盛時期。1890年李金鏞病故,經北洋大臣李鴻章奏請光緒皇帝恩準,在今漠河金溝林場附近為李金鏞建祠堂。

 

到北極村的遊客必然會到此一遊,這個季節,景區入口前一整排賣藍莓的小販。

 

藍莓就盛裝在杯子或小罐子裡賣,價格不貴,嚐一粒,哇!怎麼這麼酸啊!嚐嚐就好,不買了!

 

 

 

祠堂門前有長階通到山腳,兩側蒼松翠柏,綠草茵茵,野花嬌艷。

 

因李金鏞被稱為金聖,所以以往的淘金者在淘金前必先來此拜祭,此處現已成為一處旅遊勝地。

 

金聖”石碑後有關於李金鏞的介紹

 

 

邊坡上嬌艷的野花對我比較有吸引力

 

李金鏞祠堂前的山腳下就是胭脂溝的村莊

 

 

胭脂溝在平緩的大興安嶺山腳下,視野開濶。

 

 

“胭脂溝”之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這裡淘來的黃金,都被慈禧太后拿去向外國買了胭脂,供她自己享用;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隨著這裡淘金的人越來越多,因而有來自日本、俄國、朝鮮和中國的妓女達千人,妓院上百家,早晨妓女們洗臉的胭脂染紅了河溝,所以此處得名“胭脂溝”。不管哪個傳說才是真的,故事總是憑添景點的豐富度。

 

 

規劃中未來的胭脂溝,有沒有發現?是一條魚的造形吔!
 

 

胭脂溝紅瓦民宅旁種了一畦艷紅的罌粟花,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立刻請包車師傅停車給我們拍照。

 

美麗的花兒人人愛,夥伴拍照的神情多專注啊!

 

 

 

在〈漠河李金鏞祠堂與胭脂溝〉中有 10 則留言

  1. 原來哪一片紅色花是罌粟花

     我們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很短

    剛到時正好有官員在參觀

    我們留在車上等候   因此耽擱了些時間

    只有參觀李金鏞祠堂  胭脂溝遠遠看

  2. 原來哪一片紅色花是罌粟花

     我們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很短

    剛到時正好有官員在參觀

    我們留在車上等候   因此耽擱了些時間

    只有參觀李金鏞祠堂  胭脂溝遠遠看

  3. 原來哪一片紅色花是罌粟花

     我們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很短

    剛到時正好有官員在參觀

    我們留在車上等候   因此耽擱了些時間

    只有參觀李金鏞祠堂  胭脂溝遠遠看

  4. 原來哪一片紅色花是罌粟花

     我們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很短

    剛到時正好有官員在參觀

    我們留在車上等候   因此耽擱了些時間

    只有參觀李金鏞祠堂  胭脂溝遠遠看

  5. 原來哪一片紅色花是罌粟花

     我們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很短

    剛到時正好有官員在參觀

    我們留在車上等候   因此耽擱了些時間

    只有參觀李金鏞祠堂  胭脂溝遠遠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