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難為,家長無奈

 

 

最近接連二位家長向我求助 關於 老師的問題,也許因為我有三個孩子,老么已是六年級,對於小學教育生態了解,算得上資深家長;而且,我一直擔任班級家長代表,與老師的互動經驗豐富。另外,這幾年在EQ志工團及家長會裡,溫暖的角色扮演得還不錯,讓我成為一個他人想要諮詢的對象。

 

 

 

第一位家長抱怨的老師「嚴以律己,嚴以待人」,教學用心嚴謹,做事及規劃活動有條不紊、一絲不苟。對學生的要求一如她的自我要求,要學生按照規定的方式寫作業、訂正作業、按時交作業,她每天必完成作業批改,那位小朋友的作業沒交,或那裡未確實訂正,完全掌握在她手中。像這樣用心的老師,被家長指陳功課太多,太過嚴苛;有時可能無法掌控情緒,高分貝的責駡甚至體罰也會出現,更有家長指出孩子已有恐懼上學的困擾。

 

 

 

第二位被指控的老師是許多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與孩子的互動亦師亦友,不只關心孩子的課業,也關照孩子的生活常規。最近,也不知那個環結出了問題,家長陳述這位老師未按時批改作業,測驗卷考完許久未發還,管教學生有時出現情緒無法掌控的情形,以罰寫方式處罰學生失當的行為,造成學生及家長的負面觀感。

 

 

 

 

這二位老師原本都是我心目中教學認真的老師,或許「愛之深,責之切」,也或許個人生活上出現亂了陣腳的情形,也或許是家長們太過心疼孩子,捨不得老師用比較嚴厲的方式要求孩子,親師間顯然有了很大的歧見。家長不敢找老師,深怕因為自己提出異議而使孩子往後受到不公的待遇,只好向我打探諮詢。

 

(平溪線火車)

 

親師是教育的合夥人,只有雙方的理念與想法一致,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否則犧牲的是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成長無法等待,不容許 家長與 老師慢慢磨合理念。

 

老師是教室裡的主導者,家長的角色應該是輔助教師,千萬不能本末倒置、宣賓奪主。過去曾有強勢的家長直接槓上老師,向學校控訴老師的缺失,最 後弄得 老師無心教學,自己的孩子在班上也待不下去,最後二敗俱傷。

 

 

(秋天也有油桐花唷!在平溪一帶的山區可見到桐花零星一叢叢的開在山野間。)

 

老師的力不從心與情緒失當免不了,人有七情六慾,就算做父母的我們,當履勸孩子不改時,也一樣會對孩子使出語言暴力與恐嚇,或者動手的情形。雖然不管任何形式的體罰對教育的作用都不大,但這是大人們最常用也最快速的方法。我可以理 解 老師難為,面對每一個不同資質與特質的孩子,希望他們有一致的學習與成長實在不容易,我 容許 老師用他的方法來教導我的孩子。孩子的一生將會面臨各種個性或做事方法的同學、老師、同事、上司、朋友,學會配合不同老師的要求,將使他的人生路更能適應不同特質的人,我沒有必要為孩子煩惱太多,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老師,這就是他人生功課,他必須自己修煉。

 

家長的無奈與焦慮也是可以理解的,校園裡教師管教不當的事時有耳聞,有些老師的個人EQ明顯有問題,或甚至到了不適任的情形,家長許多時候只能被迫接受。教育無法提供素質均一的教師,每到分班時刻,大家只好各自求神拜佛,祈求抽中上籤,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分到所謂名師,有如中頭彩;不幸遇到惡名在外的老師,就只好自求多福了。

 

(山芙蓉:每年9-11月隨著秋風來報到,此刻山野間到處都開著山芙蓉,花朵美麗嬌艷動人,隨風飄曳。早晨的山芙蓉花朵為白色,中午轉為粉紅佳人,傍晚時分則以深紅躲藏,完成一天多變的花開花謝。賞山芙蓉時別忘了一日看三回,才能欣賞到她的嬌艷多變。)

 

 

對於家長們的求助,我建議他們直接與老師溝通,畢竟這二位老師大多時候的表現都是令人讚許的。當我們不滿意他們的某些做法時,直接的溝通才能直接面對問題,或 許老師對於造成家長的困擾仍不自覺,或許家長無法了解老師的苦心,直接溝通才能創造雙贏的局面。雖然家長還是很擔心因為找老師談而造 成老師對孩子貼標籤,但我有信心,好老師是可以接受不同的聲音的。

 

我期許更多樂於奉獻在教育上,有愛心與耐心的人來擔任教職,畢竟教育是百年樹人的職業,如果抱持做完工作交差了事的敷衍心態,就請別選擇當老師這個工作吧!以免造成「老師難為,家長無奈」!

 

 

一場意外

 

孩子們下週要考試了,老師通知今天晨光不必入班,難得一天不用去學校,我心想:好好上班吧!早上九點多些,才剛拎起包包要出門,就接到讀書會夥伴的來電,她說她正要拿舊衣服給我,在路上摔傷了,與她擦撞的人要送她到國泰醫院。

 

 

她的聲音我很陌生,我知道不是很熟的夥伴,但是她說她要拿舊衣服給我,我確信是自己人。為了幫朋友募集「多背 一公斤 」公益活動的物資至泰北,我在讀書會向夥伴募集小朋友的舊衣,她是送愛心來的,路上受了傷,我得趕快關切。問了她的姓名,我依然弄不清楚她是誰,匆匆騎了機車趕往國泰醫院急診室,再打電話,才知她被送往仁愛醫院,我又匆匆趕往仁愛醫院。

 

 

終於在仁愛醫院急診室見到她,她是讀書會本學期的新夥伴,難怪我聽不懂她報給我的名字,我還是在幫她拿她的證件給員警時,才知道她的姓名。

 

 

她在仁愛圓環與同方向的機車擦撞,人車倒地,幸好頭戴全罩式安全帽,僅左顴骨擦傷;左手因為防禦支撐,傷得不輕,我見到她時,護理人員已為她做了簡單的固定與包紥,她的手顫抖著,手指沒了血色。看到夥伴因配合我的需求受傷,我很不忍也自責,原是美事一莊,結果讓她發生意外。

 

 

一個早上我就留在醫院陪伴照護她,帶她去照X光,聯絡慈濟的師姐及讀書會夥伴。三年前我因急性盲腸炎住院開刀,緊急間得到當時孩子一位同學的媽媽很多的協助與照顧,那份感激至今仍銘感五內,今天,我理當回饋新識的夥伴,更何況她是來送愛心的。

 

 

看她一方面因傷口疼痛難奈,另一方面因賴以掙錢的雙手受傷,而難過得淚眼婆娑,我真的很不忍,除了安撫,也只能為她拭淚。慈濟人的動員力量與關懷很令人感動,經我聯絡後,好幾位師姐很快趕來看她,協助她處理後續,安慰她。師姐的到來也讓我寬心不少,至少不是我獨自面對問題。

 

 

X光的結果顯示我的夥伴並沒有骨折,這是不幸中的大幸,也令在場的人鬆了一口氣。與她擦撞的是一位68年次的年輕人,也許他匆匆趕赴上班,才會不慎衍生這個意外支節。事情發生的當下,他的態度或許認為自己很倒楣,責怪了我的夥伴,讓我的夥伴覺得很不爽,但年輕人至少沒撒手不管,他馬上停車扶我的夥伴,幫她停好機車,載她到醫院就醫。很感激師姐從中化解二位當事人間的緊張情緒,經過一番溝通,二個人都願意退讓一步,最後達成和解。

 

 

下午一點多,終於完成和解程序,她的傷口也處理好了,吃了藥,可以回家休養了。我送她上計程車後,手上拎著她給我的愛心舊衣,找到我的機車,小心翼翼的騎回公司。

 

 

我之所以特別謹慎,是因為最近這附近不太平靜,前天,仁愛路安和路口才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位仁愛國中一年級的學生闖紅燈過馬路,被一位開車送小孩上學的媽媽撞上,送到醫院孩子斷氣了,撞人的媽媽也攤了。一場意外,二個破碎的家。在這個路口擔任導護志工媽媽將近十年的我,聽到這個惡耗全身起雞皮疙瘩,悲傷又難過,我無法想像一個母親如何承受這樣的傷慟,只能呼籲身邊每個人遵守交通號誌的重要性。生命的脆弱禁不起意外,為自己,為家人,都要好好珍愛自己!

 

 

二場意外就發生在身邊,感嘆良多,也提醒自己更要謹慎行事。

 

 

來到這裡也是一場意外,因為腳踝受傷無法爬山,只能延著大溪鴻禧山莊後邊的清幽小路輕鬆走,享受秋天的陽光、樹影、涼風,以及清新恬靜的空氣。

大溪鴻禧別館因禁不起長期虧損,將於十月底吹起熄燈號。

遠方的山上是我的家鄉,有我熟悉的山路與家園,幾個月沒回去了,有一點思念!

顯有車輛的小路兩旁林木高大,樹影婆娑,陽光自林間撒下,真是漫步的好地方!

往金面山登山口的路上發現幾棵超大的楊桃樹

樹上開滿一小撮一小撮美麗的小紫花,帶著淡淡的清香

未成熟的楊桃與花

大溪美華國小的小朋友在練陀螺,他們月底就要代表桃園縣參加比賽了,老師還未到前,小朋友就很有秩序地自行練習,他們的自律讓我感動。

 

人生得意需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場意外,遠離塵囂,漫步小徑,享受陽光樹影,蔚藍晴空。人生難得幾回醉,就順著感覺走,享受一下自己又何妨?

 

 

「影像視界」新開張 – 台北信義計劃區

  

早期我拍照,是為了記錄自己曾經到此一遊或歷經的活動。隨著擔任志工分享人文關懷,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角度開始在轉變,每個鏡頭開始有想說的故事、有想介紹的人文。

 

 

 

從沒學過攝影的我,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的影像拍攝更上層樓。在慈濟社大一起上影音剪輯的班長師兄建議我參加攝影課,我這初生之犢就自以為是地走入這個攝影高級班。原來這裡高手如雲,他們 都跟 老師拍了好幾年了,我連光圈、快門、ISO的運用都還搞不清。在教室裡聽老師解析光影變化、如何取景……..,二堂課下來,我幾乎快要被打敗。

 

 

 

 

我真不知該不該怪班長師兄,雖報名之初一再強調我完全不懂攝影,需要從頭開始,班長師兄還是一再強調說:沒問題的!我們都隨便拍。

 

原來他們都是已退休的人,有錢有閒,可以一期又一期慢慢地跟著老師遊山玩水慢慢磨,幾年下來總是小有成績。我,一個八爪章魚媽媽,忙忙碌碌之間,何來心性慢慢磨呀?

 

也許是捨不得放棄已繳的學費,硬著頭皮我還是強迫自己繼續上課。幾次的外拍之後,我發現跟老手一起學習,挫敗是自己要突破關卡。我就擺 明了跟 老師說:這樣的現場條件我不知道如何使用相機!老師也開始習慣我這個新手學生,除了從頭教起,也會拍給我看。

 

 

 

 

 

 

老師教的攝影很藝術,我還在「看山是山」的階段,不管如何,我還是很開心自己突破害怕面對的關卡。

 

 

部落格裡的新分類「影像視界」是我的學習成果,就厚著臉皮請大家一起欣賞指教嘍!

 

 

福建土樓 — 環極樓

 

環極樓坐落於湖坑鎮南中村,建於清康熙癸酉年(1693年)。全樓四層,高約20,樓的直徑43.20,周長130,底層牆厚1.70,牆頂0.9;第一層32間(廚房與餐廳),並設有一個較大的門廳與正廳,第二層34間(糧倉),第三、四層各34間(臥房)。樓的內環建有二廳十室(待客之用)與男女浴室各二間。樓內走廊寬1.56,樓外簷廊寬1.82。樓門高2.96,寬3.4,加釘了鐵皮。樓的內外各有水井一口。樓外附屬建築還有臥室16間、馬房8間、碓磨房6間。環極樓現住有21戶,116人。蘇卜臣裔孫在本鄉有400餘人,不少在南洋,其中僑居緬甸較多。

 

 

取名”環極樓",有一種說法是:北極星又稱北辰星,居子位向午方,常居其位而不見移,為天體眾星之主。有人作詩說:有水必趨東,無星不拱北,意思是眾星拱繞北極而旋轉。這座樓坐北壬子向丙午之位,所以取名環極樓;還有一種說法是:環即圓,圓(環)乃吉詞,環極,即願其吉祥(圓好)至極。

 

 

 

 

 

環極樓有個很特別之處,樓內部中心環不設祠堂,而是空曠的院落。在中心點上,用力跺腳或放聲呼喚、歌唱,可以聽到十分明顯的回聲,好像北京天壇的回音壁。

 

 

 

 

 

 

 

 

 

 

 

 

 

 

福建土樓 — 立本樓遺址

 

立本樓位於衍香樓後方,為蘇氏民居,始建於清嘉慶二年(公元1822年),座東朝西,占地約2100平方米,高4層,內通廊式。全樓設一個大門,4道樓梯,內有二口水井,祖堂設於內院中間。民國二十年冬毀於戰火,僅存主樓殘牆。主樓前弧形、單層附屬建築與位於南側的外大門圍合成一個院落,外大門僅存門框,附屬建築保存基本完好。懸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構架。

立本樓雖毀於半個世紀前,但高大的夯土牆卻仍高聳矗立,用另一種形式與天地共存。樓內生機蓬勃,綠意盎然。

 

 

毀損的牆有著如羅馬競技場般的雄偉壯闊,窗櫺的框架依舊,一個個的方孔即為內部杉木樑架支撐穿越的孔。

 

這樣的滄桑,令我不禁要想起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雖然不同的景,但同樣有著人去樓空的深深遺憾。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芭蕉樹在斷垣殘壁裡仍挺拔地延續著生命力

 

正午時分參觀立本樓遺址,艷陽下應該感受到的是較多的壯闊感,有如置身古羅馬。而我,遙想著過往人聲鼎沸的繁華,滄海桑田的無奈油然而生……….

 

 

爬磺嘴山

 

初秋的假日,兒子選擇了他老爸的懶散休閒方式,不願陪我爬山,我獨自參與格友Money的爬山活動。

 

隨著小男孩的長大,我希望他們忙碌的老爸有更多時間參與他們的成長,也讓平日繞在他們身邊叨唸的老媽我有點屬於自己的空間,早上7點鐘,我悄悄地離開睡夢中的他們,享受二十年來難得獨自出遊的一天。

 

Money大哥看到我獨自前往,馬上變更原本輕鬆的行程。改去哪裡?我弄不清楚,也不想問清楚,跟前輩出門,我儘管享受輕鬆自在。

 

車子行經大直、故宮、至善路,這一段我還認得,接下來的地方就陌生了。應該是往金山萬里方向走吧!我這麼想著。從未走過這條路,一路上我喜悅地東張西望。車子經過風櫃口開始下坡,途經靈泉寺及幾處古道的入口,這一路好陌生、好新鮮!

 

最後來到一個路的盡頭停好車,Money大哥指著前頭的二座小山問大家,要爬這邊繞一圈下來?還是爬最高的那座磺嘴山?還警告我說若能爬完磺嘴山下來,就能去爬玉山了。其實,我一點概念都沒有,只覺得眼前的山不比合歡山北峰可怕呀!帶著小孩都能爬合歡山北峰了,我自己來爬磺嘴山應該更不是問題,於是,我接受了這場考驗。

 

(回來後我查資料才知道,我們停車的地方屬於萬里鄉大坪村,是一處山區的小平原。)

 

這裡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管轄的區域,據說磺嘴山屬於生態保護區,入山是要登記申請的。我們循著水流豐沛清澈的水圳前行,我不禁暗自驚嘆:好純淨清澈的水啊!原來台灣還有這麼多美好的地方!

 

前行不久就進入林木茂密的森林區,小徑蜿蜒在溪谷邊,水聲淙淙,濕潤的山澗綠意盎然,清新脫俗,我愛極了這樣的地方!

 

 

40分鐘後我們離開溪谷,開始一段較為陡峭的山路,即使才10來分鐘,但足以讓人汗水淋漓。


 

鹿崛坪山,海拔645M。

 

左二的阿伯是路上臨時加入的,短暫的相逢也是縁。我們背後的山就是我們的目標,感覺上有點高,但我樂觀以對。


當我們靠近這窪水時,突然有一隻鳥因受到驚嚇而振翅起飛,據山友說這個水池有時會有成群的候鳥,今日無縁看到。

 

這段小徑泥土鬆軟,地上不時出現偌大的牛腳印,聽說這裡有自由放養的野牛。

上磺嘴山的前段路在林蔭下,舒適宜人。

接近頂部是一片莽莽草原,小徑淹沒在高過人的芒草中,除了必須奮力撥開草叢才得以前行,還要注意腳步有沒有踩穩,幸好穿了長袖,否則走一趟下來必會傷痕累累。

 


當在芒草叢中奮戰時,我覺得自己有如誤闖叢林的小免子,最後好不容易殺出重圍,重見天日,累得我坐了下來,動也不想動。其實,爬到山頂享受壯濶的草原與藍天是很令人感動的,辛苦還是有代價。

 

磺嘴山,海拔912M。

 

 

Money大哥說地上的這條是防迷線,是國家公園為了防止登山客迷路而設置的。因為這裡天氣很不穩定,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在雲霧中,有了這條指引線,就可以讓登山客找到下山的方向。

 


下到半山腰已是下午一點多,就地在一個平緩的空地野炊。何大哥說得好男主外,女主內」,看他的架式就知道,我可以儘管享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悠閒,他的香煎鹹豬肉有口皆碑,配上Money大哥的小酒,可讓我差一點醉倒在這山林裡。

 

山菊,從數百公尺到一千多公尺山谷、溪澗等陰溼地方常見的植物,有數種近縁種,常大面積聚集生長。由於葉型與八角蓮類似,讓我誤以為見到的是八角蓮,幸好懂得「於不欵處有疑」,回來查圖鑑後確認路上見到的是山菊。

 

酒精的作用讓腦袋有點茫然,簡簡單單的,無法去思考太多,我帶著微醺下山,靜靜地踏穩每一個步伐跟著走,直到回到溪澗邊,終於清醒了。

 

這片平緩的草原曾經是梯田,田埂還依稀可見,山腳邊前人墾拓時堆砌的石坎仍在,但已被淹沒在荒煙蔓草中,滄海桑田,令人不勝噓唏。

 

小小的土地公,依然孤獨地守護著這片人去樓空的山野。

 

再度回到林木森森的小徑享受芬多精,此時完全清醒的我,身心靈均輕鬆無比。當然,最要感謝何大哥的憐惜,一路幫我把背包背下山,歐巴桑搖身為深受寵愛的小女子,內心有著無法言喻的開心!

 

四點多,回到北基農田水利會大坪圳幹線,全程走了六七小時。我也很意外不常爬山的自己有毅力可以走完,Money大哥說我可以去爬玉山了,我不敢多想,只期許自己可以在忙碌中把握每一次機會,盡情享受大自然

 

我還是要非常感謝同行的每一位夥伴,因為你們的照顧,讓不常爬山的我可以更有毅力挑戰自己的體能。今年最開心的事,就是能認識各位登山前輩,帶領我重享大自然的懷抱!

 

 

 

衍香樓裡的午後時光

衍香樓的內廳仿府第式建築,有後堂、中堂、前堂,廳左右側有廂房。我們就在古意濃厚的中堂享用午餐。會留在這裡午餐,要感謝樓主蘇先生的真誠招待。

 

由於行前對土樓的資訊一知半解,以為到南溪這個地方每個樓都能供餐,實則不然。在衍香樓參觀完已是正午12點,原想在參觀環極樓時再用餐,但樓主蘇先生告訴我們,環極樓不供餐。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揣度樓主是不是想搶生意才如此說,但看蘇先生說得中肯,也就答應在衍香樓用午餐。我先點了菜,在他們備餐的一個鐘頭裡,我們就先去環極樓參觀,之後證實,環極樓果真不供餐,顯見在這純樸之地,人與人間是可以多點信任的。

 

環極樓的介紹留在下篇。先說說這兒的點菜吧!在衍香樓用餐比在其他地方更隨興了,真的要看他們有什麼,我們就點什麼,菜都是自己種的或鄰居種的,對我們來說,其實就是有機種植的當令蔬菜,每種菜都有我們平常品嚐不到的原味。

 

點菜時發生一點小插曲,蘇先生及女兒都一直推薦”黃瓜”,第一字的發音用客語,我這個客家人就直接給它解讀成小黃瓜,但蘇先生說用煮或炒都好吃!黃瓜怎煮啊?我用手比劃著小黃瓜或大黃瓜的大小,看來應該沒錯啊!又是一番雞同鴨講,現場又沒食材可看,點了再說吧!上桌一瞧,唉呦!原來是南瓜呀!就像我家把南瓜以客語說成「黃莆」,若非懂客語,還真被考倒呢!

 


衍香樓精緻的瓦當

 

方桌、長板凳、農家菜,在徐徐涼風下的百年廳堂裡,我們享用一頓古味十足的午餐,彷如時光回朔到阿嬤的年代,親切又悠遠。

 

 

 

這頓午餐的菜單值得為大家介紹:

煮南瓜 10元 x 2

炒苦瓜 12元 x 2

竹筍湯 18元 x 2

炒禾筍 15元 x 2

炒地瓜葉 5元 x 2

悶鴨子 35元 x 2

紅燒魚 12元 x 2

飯 8元 x 2

以上單位為人民幣,15人分二桌,這餐共花費230元。味美、氣氛佳,超值的一餐!

 

炒禾筍,用客家話唸就懂啦!禾筍就是茭白筍!

 

這道炒苦瓜苦中帶甘,味美十足,令人回味無窮!

這裡的每道蔬菜都很夠味,深深挑動大家的味蕾。在台灣我們大部份的時候都吃大量種植的蔬菜,缺乏蔬菜的甘甜味,來到這裡品嚐到有原始菜味的青菜時,真是開心與感動!

 


飯後請廚房切我路上買的西瓜,可以坐著吃,也可以拿著四處走動吃,那種自在的感覺是在都市公寓中無法享有的。

 

大廚料理過我們的餐食,才輪到她與小孩。我真的喜歡那扛著飯碗的自在,讓我想起童年總是端著飯碗到處逛的記憶!

 

我想要替樓裡的小朋友留下純稚的童顏,小朋友剛開始很靦腆。

 

但我用看螢幕中的畫面來跟小朋友搏感情,看到自己出現在相機的畫面中,小朋友很快就開心地配合。

 

感謝老妹為我側拍,留下這有趣的記錄過程。

 

 

 

 

 

 

 

衍香樓的午後是如此之悠閒,大家坐在門樓的長板凳上話家常,相較於都市人的匆忙,這才叫生活。門樓,是可以凝聚家族情感的地方。平常,大家會扛著飯碗來這兒吃飯聊天;下田回來,也會坐在這兒抬槓。

 

 

 

 

 

在土樓裡,小朋友們不需現代玩具,玩伴多,空間大,不管是無理頭的閒嗑牙,或是玩起躲貓貓,甚至你爭我奪,都是一種遊戲與學習。

 

 

如果有機會再來,我會想在衍香樓裡住上幾天,坐在門樓裡發呆,坐在溪邊聽水聲,走向後方不知通往哪裡的小徑,看看天空看看雲。呵!我太愛土樓了,自從土樓回來後,我總愛編織著再度置身土樓的夢!

 

 

延伸閱讀:

書香門第 — 衍香樓(一)

書香門第 — 衍香樓(二)

書香門第 — 衍香樓(三)

 

 

與格友去爬山

上週日受格友Money之邀,相約去爬山。我二手空空,帶二個男孩,又沒有交通工具,皮皮的就去附會。

 

其實,碰面之前我還真不知Money是何許人也,在部落格的互動中知道他喜歡自助旅行,想來是懂得遊山玩水之人,就接受了邀請。在科技時代,我嚐試用先進的方式認識他人。

 

早上7:30,我們在一個十字路口附近碰面,與他同行的還有他的三位朋友就如他在msn裡告訴我的,他們都很隨興,碰面才討論爬山的地點,果然三兩分鐘就決定好路線。我第一次加入他們,客隨主便,跟,就是了!

 

七個人開二台車,很節能減碳的出遊方式!車子過了深坑、石碇,路上停下來買現殺土雞,還跟老闆娘耍嘴皮要來一只小冬瓜,說是午餐的食材。呵!我見識到幾個大男人真行,買土雞送冬瓜,要比女人買菜送葱厲害多了!

 

他們幾位前一週來爬過這裡,說是只爬了一半,今天要完成未完行程。反正我們家老爺從不會帶我們來爬這樣的山,怎麼走都好。原來這裡是基隆河與景美溪的分水嶺,算是基隆河的源頭,前方的石壁內有顆石頭狀似觀音,人稱「石底觀音」。

往前行就沒有石階了,我們走在二山間的山坳處,有的只是前人的足跡,但在這人煙罕至的綠色森林中,前人走過的路很快就消失在荒煙蔓草裡,對我來說,像是闖蕩在叢林間一般,必須仰賴Money擔任前導,否則我可能迷失在這荒郊野外。Money看來熟門熟路,還不忘採集羊奶榕,因為午餐要煮羊奶榕雞湯。

 

喝水休息時間,也不忘趕快把羊奶榕剪成小段。

 

我很喜歡這樣不經雕琢的地方,各種植物恣意生長,林木茂盛,豐富多樣。行走其間舒適宜人,即使汗流浹背,也令人覺得暢快無比。

 

比較接近稜線的地方較涼快,腳邊少了許多小灌木,大多是一些蕨類植物。在這樣蓊鬱的林間穿梭上下,真是最棒的身心享受!

 

小朋友們覺得到這樣的地方爬山比走步道或爬合歡山來得有趣多了,在林間穿梭攀爬正符合孩子的探索慾。也許有時候會覺得累,但在初識的阿伯面前不敢耍賴;有時我見小兒面有難色,還是乖乖的跟著走,我知道他的體能是可以勝任的。給孩子挑戰自我的機會,他會變得更有毅力,做媽的我此時當然是要給他大大的讚賞與鼓勵嘍!

 

 

往石底觀音山的這一小段路有點挑戰性,需要手腳並用一起攀爬繩索。對我這個四體不勤的人而言,有點辛苦,幸好小時候是在山裡趴趴走長大的,還懂得如何手腳並用的技巧,時而抓繩索,時而抓樹根,熟悉之後覺得挺好玩的。感謝Money一路協助我照顧小兒子,讓自顧不暇的我可以專心管好自己。

 

 

大兒子可就喜愛這段路了,他邊爬邊跟我分享童軍課有學習到這些繩索技巧,他希望的畢業旅行或校外教學是這麼有挑戰性的…….可是,他也知道老師們無法擔負起照顧一大群學生的責任。其實,若教育可以不要太僵化,不要太強調智育,讓孩子們有面對挑戰與挫折的勇氣是很重要的,透過體驗活動來強化孩子的觀念,比教條式的說詞來得有效多了!

 

石底觀音山,高519M。三角點不很清楚,被Money大哥當椅子坐了。

 

只好拍樹上的標示留念,以示我們母子三人曾到此一遊。

 

從石底觀音山眺望先前爬過的山,蓊鬱茂密。

石碇通往平溪的路就在群山間的山坳處,從山頂眺望過去,房舍就星羅棋布在谷間。


 

12:30下了山,兒子們不忘想抓魚蝦。這裡是水源地,小溪潔淨清澈,裡頭魚蝦螃蟹都有。我留在這看顧孩子們玩爽,他們幾個大男人去準備午餐。

 

我就徜徉在這綠意環抱的小徑邊,看著孩子享受自然的歡愉,直到Money來喊我們去吃飯

 

與格友來爬山,初次見面,我享受到公主般的禮遇,平時伺候別人習慣了,被他人照顧真是受寵若驚。在山腳邊觀音寺前的涼亭裡,他們煮好了一大鍋麵,一大鍋香味四溢的羊奶榕雞湯,幾個罐頭,自己炒的花生,二瓶小酒。在這荒山野外,能受到如此盛情的招待,加上詼諧幽默的笑談,又對我這個歐巴桑左一聲美女,右一聲美女,絕非欣喜難忘所足以形容。

對於這幾個懂得享受生活的大男人而言,或許這只是每週例行的休閒活動,但對我這個終年奉獻家庭的歐巴桑來說,真是一次快樂又美好的爬山行呢!Money大哥問我:還敢不敢跟我們去爬山?我的答案是:這麼懂得休閒的夥伴,我當然要珍惜這份緣嘍!

 

 


 

15分鐘的悠閒

 

9月初某天在北投研習,用過午餐站在7樓窗前,眼前是公園的樹冠,綠意盎然,飛揚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我不想讓自己困在濃濃的便當味裡,抓起相機,獨自下樓閒逛!

 

公園裡樹木高聳參天,枝葉茂盛,雨後更顯清綠。其中幾棵開著粉紅的花朵的樹引起我的興趣,樹型很像木棉,但繁茂的花與葉讓我知道它並不是,在公園裡繞幾圈後發現,其中有棵樹上掛了名牌。喔!原來是「美人樹」啊!

 

美人樹和木棉樹是親戚哦!她們的樹幹都有刺,不過,美人樹的樹幹是綠色的,木棉樹是茶色的。她們的葉子都是手掌狀的複葉,不過,美人樹的葉子上有細細的小鋸齒,木棉樹的葉子非常的光滑。木棉的葉子比較大、樹型較陽剛,人稱「英雄樹」,相較之下,葉子較小、樹型較柔美的就是「美人樹」啦!

 

這個公園不大,但旁邊有一條排水溝,岸邊綠樹成蔭。當我靠近時,一陣啪答聲引起我的好奇,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夜鷺被我驚嚇到,轉移陣地到較遠的一棵樹稍。再走前去一瞧,哇!令我興奮不已,岸邊的欄杆上站了一排好幾隻夜鷺,真是懊惱自己只帶了傻瓜相機,只能拍到這樣的鏡頭。

在溪流、水田或沼澤地區,常可在天色昏暗之際發現夜鷺的蹤影,牠總是縮著脖子,鬼鬼祟祟地移動著身軀,像個小偷一樣。牠們常常蹲著身體、站在水邊,以守株待兔的方式來等待食物。

夜鷺是台灣普遍的留鳥,由頭頂到背部都是石板灰色,翅膀和腹部則為灰白色。在牠們的頭頂上,有幾根長長的白色飾羽,好似掛在腦後的小辮子。而發紅的雙眼,更活像是熬夜苦讀、睡眠不足的學生一樣。白天多半躲在鳥巢中或躲在陰暗的角落,到了夜裡才邊飛邊叫地出外覓食,因此台灣人給了牠們一個相當合適的外號,稱呼牠們為「暗光鳥」。

 

 

正慶幸自己短短15分鐘能和好幾隻夜鷺巧遇之際,一轉頭,又飛來一隻樹鵲,牠「嚘兒-嚘兒-」的叫聲粗獷難聽,但我還是跟牠喜相逢

樹鵲,為台灣特有亞種。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或是山麓附近的雜木林以及果樹林,為普遍的留鳥。牠們大多棲息於高樹的中上層,飛行緩慢,飛翔時翼部白色斑和腰部之白色羽毛清晰可見。台北人很幸福,距離盆地週邊的山丘很近,所以我常在校園或行道樹上遇見牠們的蹤影,甚至,牠們也常到我家窗台來報到。牠的叫聲雖不討好,但身型卻挺好看的!

 

我喜歡自然觀察,抓住機會,短短十幾分鐘也可以有不同的心境轉換,即使在車水馬龍的市區,與自然相會的喜悅,能讓我在忙碌之餘有了一點新鮮的氣息!

 

 

書香門第 — 衍香樓(三)

 

衍香樓裡的馬廄,以現代的角度來看,這裡可是當年賓士級的車庫呢!

 

衍香樓的後方,遠處即是鼎鼎大名的古松。

 


 

據說這幾棵古松曾連續三年在夏秋之際的傍晚冒出縷縷青烟,除引起眾人的圍觀外,也大大提升了衍香樓的知名度。

這幅景象勾起我在潺潺溪流邊洗滌的記憶,令人無限回味!

 

思緒飄盪回小時候,爸媽在田間拔了整籃的魚腥草或仙草,也會要我們提到池塘邊蹲在石板上清洗藍天白雲下池裡波光潾潾,池邊一簇簇粉紅的野牡丹花盛開著,草叢間草蟬快樂地歡唱,遠處雲雀啾啾地飛向高空,這樣美麗的鄉村圖畫一直留存在我的記憶裡過往的美好,總會在來到這樣的山村一再被翻攪起來,想像著失去的悠遠與醉人………..

這位大伯洗的是肥嫩鮮綠的仙草

 

 

 

在衍香樓用過午餐,我獨自一人順著樓邊小徑,沿著溪流往上游漫步。

一邊是涓涓細流的小溪,溪邊偶爾幾棵柿子樹,累累的果實仍是綠色的;香蕉樹在這裡也不缺席,在陽光的照射下翠綠飽滿,遠處還有一棵山楂樹佇立在田埂邊。另一邊則是剛抽穗綠油油的稻田,而慘遭祝融毀壞的立本樓遺蹟就突兀地矗立在不遠處,艷陽下絲毫不減其滄桑

經過三棵古松旁,一位大嬸剛從田裡摘了二顆大南瓜要回家,我不好意思拍她的正面,只好待與她擦身而過之後,留下她豐收回家的背影

 

立本樓的遺蹟

 

層層的梯田,彎彎的小徑,我不知道要延伸到哪裡,獨自一人漫步,我不敢走得太遠如果有時間,如果有夥伴,我喜歡遊走在這樣的鄉野小徑,找尋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我還是走了一小段梯田小徑,回首青山田野間的衍香樓,就如嬌羞的少婦半掩在竹林間,多了幾許風蘊與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