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綠淵潭

綠淵潭位於岳樺林景觀帶內,因岳樺蔭翳,潭水碧綠深窘而得名。
 

 

綠淵潭與小天池的入口分別在一同地點的馬路兩邊,參觀完小天池,跨過馬路就到綠淵潭入口。

 

長白山是遊客到東北必遊的景點,看看棧道上這整排魚貫而入的人龍就知道長白山有多熱門。

 

岳樺樹很特別,耐寒、耐旱、耐貧瘠,樹形很美,是長白山地區代表性的樹種。

 

千瘡百孔、傷痕累累的岳樺樹幹

往綠淵潭的步道就蜿蜒在岳樺林間,走在鬱鬱葱葱裡,聆聽著淙淙流水聲,心曠神怡,舒爽無比!

 

唯一的缺點就是,人太多啦!好不容易才能撇開人潮,留下一張清爽照。

 

從高處觀景台俯瞰綠淵潭

 

碧綠的潭水,很美吧!要拍這張幾張照片可不容易,除了耐心等待外,還要眼明手快,擠到觀景台邊。

 

綠淵潭,有如鑲嵌在森林中的藍寶石,色澤耀眼迷人。

從觀景台賞完綠淵潭,再前行一小段路,開始一段階梯[之]字形而下。

 

階梯陡,人又多,走走停停。

 

因為塞人,一小段路走了很久。

綠淵潭瀑布飛流直下,最高落差達26米,落下的飛瀑打在巨石上,激起迷霧般水氣,壯觀而美麗。

 

看看這些人群,要避開他們拍照還要有點技巧。

 

拍下人群,也不失人文吧!自我安慰!

 

綠淵潭邊

 

據說當起霧的時候,潭面霧氣蒸騰,更具神秘美!

 

 

不管自哪個角度欣賞,它都璀璨亮麗吸引人!


 

綠淵潭,處處美景,步步稱奇,真是人間仙境!

 

 

要離開了,我還頻頻回首,眼睛不捨挪離綠淵潭美景!

 

 

長白山相關行程:

離開鏡泊湖,前往長白山

長白山峽谷浮石林及冰水泉景區

長白山勝景長白瀑布

長白山小天池

 

 

 

長白山小天池

我們在長白山景區內的第二個景點是小天池,遊完長白瀑布後,搭乘環保車來到小天池景點入口。

 

小天池又名銀環湖。水面略呈圓形,周長260米,面積約5380平方米,水深10餘米。只有進水口,沒有出水口,池水終年不枯,保持不變,四周環繞著別具風格的岳樺林。

小天池的成因有二種說法,其一是冰川成因說,是第四紀冰川刨蝕的冰斗演化而成的湖盆。其二是寄生火山口成因說,是說小天池是與天池主火山口同時噴發的小火山口積水而成。

 

從入口到小天池大約需要走10分鐘的步道,一路都是蓊鬱的岳樺林,非常美麗!

 

步道邊有許多植物解說,對喜愛植物的我來說,這是最大的喜悅!

 

漫步在岳樺林間,享受北國夏日的清爽舒適,徜徉山間的綠意與幽靜,是身心靈最佳的洗禮。

 

小天池,曾經是雪山飛狐的外景拍攝點。我沒看過,沒概念。

包覆在岳樺林裡的小天池,神秘而幽靜,很適合電視電影取景!

 

長白山的天氣不太穩定,早上晴空萬里,但就在我們到達小天池時,飄了一點雨絲,沒有了藍天,小天池失色不少,不過,它依舊水面無波,靜如鏡。

 

小天池面積不大,可以順著池邊岳樺林步道漫步,靜靜品味它不同角度的風貌。

 

躲藏在岳樺林間的小天池

 

夏日林間底層綻放著各色小花

 

微雨的小天池,幾許詩意!

 

 

隱匿林間的小天池,在不同角度、不同天候,有它不同的美,難怪在長白山各景點中,名氣不小。

 

小天池的山光水色

 

池邊遊人如織,色彩豐富的穿著倒影在水中,形成美麗的一幅畫。

 

 

小朱,來自吉林省,在大連唸大學,笑容甜美可人,在敦化往二道白河的巴士上被夥伴撿來納入我們的團隊。年紀與我家女兒相仿的她,乖巧懂事,在長白山上一路跟著我們玩,我們也時時不忘特別照顧她。但很可惜,她為了拍美美的照片取下眼鏡,離開小天池時發現已太晚,回頭再也找不著,為此行留下一點遺憾與插曲。

我很希望小朱看到我們共同經歷的這段旅程,可惜目前大陸看不到台灣Yahoo部落格。我誠心地在此祝福小朱,有機會一定要來台灣找我們哦!

 

就在我們離開小天池的路上,陽光又露臉了,這就是善變的長白山。

 

夏日的岳樺林好美好美,尤其是走在林間的舒暢,無法言喻!

 

長白山相關行程:

離開鏡泊湖,前往長白山

長白山峽谷浮石林及冰水泉景區

長白山勝景長白瀑布

 

 

 

 

 

秋詩篇篇的武陵農場

深秋的武陵農場,色彩繽紛,耀眼奪目。大自然秋的詩篇,真是令人陶醉!

 

大片艷紫色的墨西哥鼠尾草正盛開,為浪漫情懷加分幾許。

 

 

近拍墨西哥鼠尾草

 

 

藤架上的紫藤也醉黃了葉子

 

台灣的深秋是繽紛的、浪漫的、多采的…….

 

 

濃濃的歐風,令人迷醉!

 

 

純淨的自然風光,讓我想倚偎在秋陽的溫暖裡,不捨離開!

 

 

看到台灣的銀杏已換上鮮黃的秋裝,我想念起大連街上結實累累的銀杏,現在可安好?

 

 

雪霸國家公園武陵遊客中心

 

深秋楓紅層層 楓紅裡有我的夢

就像我的感情 多過那楓紅層層

楓葉隨風飄零 落葉打醒了我的夢

 

楓紅楓紅不再有我的夢 一層層一層層

像我的感情 隨風任意吹送

希望在明年此時 編織幅美麗的夢

 

 

秋詩篇篇的季節,讓我想起蕭孋珠的楓紅層層」這首歌。那是好久好久以前的往事了,楓紅層層」陪伴青春年少的我,渡過幾許強說愁的歲月。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秋風掃落葉,抖落一地愁。

 

為賦新詞強說愁,愁上愁。唉!還是賞圖夢想浪漫比較實際吧!

 

 

 

 

 

 

 

 

 

 

 

 

 

 

 

 

 

色彩繽紛奪目的武陵農場

 

原訂二天的福壽山農場外拍行程,因為夥伴們的建議,隔天改到武陵農場。武陵農場入口處橋頭這顆紅透的楓葉,是攝影人士的最愛,是每個來此外拍的朋友必拍的景點,有學攝影的格友大多有拍這顆楓樹。我們到達的11/30已有點晚,紅葉已掉落不少,沒了氣勢,也少了人氣。

 

到高山地區外拍真是享受,山青水綠,白雲飄飄,空氣清新。我一點也不在乎是不是有楓葉,能沉浸在美景裡,已是人生一大樂事。

 

秋風起,紅葉飄落溪底,也飄散出醉人的詩篇!

武陵農場入口處的溪流

 

 

正當在橋邊躊躇該如何拍時,其他的攝影同好經過,熱情地指引,要我們快快進去拍,裡頭繽紛的色彩更美麗!

 

果然這一樹的艷紅不叫人失望,在藍天底下是如此的燦爛耀眼。

 

配上幾棟歐風小築,真是令人迷醉,有點到了歐洲的時空錯置感。

 

 

就算不攝影,也值得消磨一天在這裡,不管是發呆、看書、閒談,都是人間上乘的享受!

 

 

如果心靈暗淡太久了,需要一點強烈的色彩來調和,秋冬的武陵農場是最佳選擇。

 

攝影是視覺與心靈最佳的享受,對於景物的欣賞,把內心的感動展現出來。

 

老師沒看到,偷偷地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一張

 

 

不知您是否有同感,到了武陵農場,心靈都是彩色的了?

 

 

藍得澄澈,紅得艷麗,我陶醉在這遍紅葉裡!

 

 

 

 

 

左邊的就是指導我們的劉大師,他的攝影技巧很獨特,又有高山嚮導的經驗,對於什麼季節拍什麼、哪裡拍、如何拍,經驗豐富,在老師的教導下,每個學生都進步快速。

 

看看我們這群人拍照的架式是不是很不一樣?

 

請欣賞我們拍出不同角度的照片!

 

 

 

 

相關外拍行程:

楓情萬種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的黃昏與清晨

山中小瑞士福壽山農場

 

 

攀登芒花搖曳的金瓜石無耳茶壺山與半平山

 

無耳茶壺山標高580公尺,位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茶壺山因由遠處望去很像一個沒有壺耳的茶壺,因而得名。請您仔細端詳,是不是很像?

 

我們把車停在勸濟堂停車場,循後方礦道往上爬,地上是舖著花崗石的石階,只可惜材料雖高級,粗糙的施工品質卻導致花崗石破損或脫落,真是可惜!

 

無耳茶壺山」可以選擇爬階梯,或是走柏油路。

我們順著階梯慢慢往上爬,一路芒花搖曳,感受到濃濃深秋的蕭瑟與蒼茫。爬階階雖辛苦,但登高回首眺望山下的美景,遼濶的視野令人心情無比舒暢!
 

途中見到的舊採金坑口。金瓜石百年來歷經金礦開採的興衰與世代交替,如今雖繁華落盡,仍留下幾許悽美與純真供人憑弔。山城承載著滿滿的老故事,正等待著向你我訴說。

 

自坑口眺望金瓜石

 

登高遠眺,陰陽海、基隆山,還有羊腸般盤旋而上的公路,全都遠抛在腳下。

無耳茶壺山與對面的「基隆山」遙遙相對,無耳茶壺山是金瓜石的地標,因周邊視野良好,展望遼闊,登高可以俯視整個東北角海岸線,遠眺太平洋與腳底下的金瓜石聚落、台二線公路,山海美景一覽無遺。

 

這裡是柏油路的終點,若要偷懶,也可以開車至此再開始攀登。

 

登山口旁有個登山解說牌,我怎麼看就是不懂他的路程說明,從這裡去怎麼會先到半平山再到無耳茶壺山呢?我明明就在無耳茶壺山腳了呀?

走完半平山後我才發現,原來是解說牌戲弄人啦!半平山登山口也有個相同的解說牌,從那裡看就對了。製作者太不用心了,只改了現在位置,沒改路程說明,會害死一堆人!

 

照片中山壁上有二個已封閉的坑道入口

金瓜石地區的礦體在歷經近一世紀的經營,地下坑道交錯縱橫,總長度達600餘公里!除了坑道的長度驚人外,金瓜石部份坑道的深度並已達海平面下132公尺。目前這些礦道均已封閉,由於年久失修,處處具有落磐的危險。坑內巷道分岔甚多,仿若一座地下迷宮,不熟悉者進入坑內非常容易迷路。

此外,礦坑內除了有水平巷道外,還經常有用來傾倒礦石或吊運材料的垂直豎井,這些豎井深度可達數十公尺,並且常常就位在主通道旁,若不慎失足,性命恐將難保。因此,千萬別為了好奇而進入坑內,那是非常危險的事。

 

無耳茶壺山本身是一個礦體,組成礦體的岩石主要為矽化岩和頁岩,臺金公司通常稱之為獅子岩礦體,由地表往下可延伸達200多公尺。

 

角礫岩化作用

高溫的熱水在此地區也形成許多的角礫岩構造以及角礫岩礦筒。它是由高溫高壓熱水在地底下將岩石爆破,形成岩石具有破碎的構造。這種角礫岩的破碎構造在沉積岩內較常見到。

角礫岩筒之角礫成份以黑色頁岩為主,其次為白色砂岩及由深部帶來之安山岩角礫,在牛伏地區並有少數黑色或黃色之沉積石髓角礫。

 

來這裡爬山,除了可以擁有絕佳的視野享受,還可以吸收不少地質知識。快要登頂了,回首基隆山,已然在腳下。

東北角海岸的白浪濤濤歷歷在目

 

遠方的山巒在芒花的熱情演出下,也掀起一波波的白浪。


 

回首來時路,真不敢相信自己已走過腳下這些羊腸小徑,迎著呼呼的東北季風,不禁令人心生恐懼。

 

我要準備登頂,爬進茶壺裡,再繞過壺嘴出到往半平山的步道嘍!

這裡的恐怖指數比皇帝殿還高,站在光溜溜、四周空曠的壺頂,風呼呼的吹著,讓我這個短腿族驚叫連連,好不容易才挑戰成功!

 

看到大男人也坐下來挪動屁股通過,你就知道有多驚險,照片的左側可是垂直的峭壁吔!

 

繞過無耳茶壺山的茶壺部份後,我要下到下方的稜線,走到最遠處的半平山上。

 

下到芒花步道上回望無耳茶壺山,下坡路段也不好走,都是碎石礫,一不小心就會坐溜滑梯滾下來,走得我膽戰心驚。

走在稜線上,可以眺望整個東北角,可惜今天的天空有點陰霾,視線不是很好。風蕭蕭,芒花搖,再回首無耳茶壺山已遠遠抛腦後。感謝有人把稜線上的芒草割出一條路徑,只是,把割下的芒草丟在路上有點滑吔!

 

這一小段又要開始往上爬了,目標是前頭的半平山。

 

這一段是十幾公尺陡直的峭壁,從下方看起來很可怕,但是山壁上鑿有踏腳的著力點,還有三條大繩索,比起我攀岩挑戰南港山 輕鬆多了!

半平山有如恐龍的背脊一樣,稜線上岩塊嶙峋錯落,我們沿著稜線來到最高點,有個不像三角點的水泥柱和解說牌。我背後的是燦光寮山。

 

半平山看起來部份山體好像被刀削過一樣陡峭,所以有的指標稱它為半屏山,側看還真像屏風一般。

 

在半平山上遠眺延綿起伏的山巒,山頭都被芒花開白了。

 

同行的另一隊山友不畏稜線上冷颼颼的東北季風,就地吃起午餐,我們還是下山找個視野佳能避風的地方吧!

這一路的芒花飄逸真漂亮,回望半平山的山頭也很特殊壯觀。

 

這個山頭酷吧!前些日,我家老妹在格子裡發表一篇20091119 感動 ,描述三年前她帶孩子走稜線,夢想能將這幅美景化為一褔畫,果真有插畫家畫下這幅景象,讓她感動萬分!今天我也追尋著她的感動來此,我是享受走入畫中的感覺,既浪漫又興奮!

 

上圖資料來源:崔崔

 

我們選擇在可以望見前一張照片美景的路邊午餐,而矗立我眼前的這座山,怎麼看怎麼像大猩猩的背影。看著這座山,我腦海裡出現的不是山,是一隻大猩猩,不知有沒有格友爬過這座山跟我有相同的看法?

 

有點感嘆!今日沒有好的光線拍芒花,畫面顯得有點清冷。

餐後我們順著往神社遺址的步道下山

 

石階步道有點陡,走過的無耳茶壺山及半平山就在我們的右手邊伴我們同行。

 

從這裡看,更像阿公燒水的茶壺。怎麼會有這麼有趣的山?

 

沿著石階步道,通過鳥居來到日治時期的神社遺址,只能在此憑吊、懷古!

 

離開神社遺址,經過黃金博物舘,我們今天只當登山客,不進館參觀。回到停車處,還不到三點,結束今日將進五小時連走的爬山行。

 

 

 

到汐止錦峰山數三角點

 

九月份覓得浮生半日閒登五堵鄉長山與獅頭山 ,格友幻眼告知我照片拍到汐止市區的一座山叫錦峰山。我還真沒聽過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格友說標高只有80公尺,考考我總共有幾顆三角點,引起我的好奇,午後與友人相約來瞧瞧。

錦峰山,標高83公尺,修建有很好的登山步道,步道旁栽滿許多花草,比較像個山丘公園。山雖矮小,但只要找到視線好點的地方,展望良好。我們找到了第一顆三角點後,發現有山路可以把車子開上山,於是下山沿著靈菩寺的指標把車子開到山上。

 

 

靈菩寺

 

第一顆三角點

 

第二顆三角點

 

第三顆三角點

我們總共找到三顆三角點,不知對不對?挺有意思的,格友出的這道考題有如尋寶遊戲,我們事先未查任何資料,也不知如何走,全憑友人的登山經驗與對汐止的熟悉度找到,好玩又有趣!

 

 

對面最前面的就是九月去爬的五堵獅頭山,右邊的廟宇是登山口所在的玉泉宮。

 

 

錦峰山步道,像是阿公阿嬤晨運的公園步道,也適合偷得浮生半日閒來此一遊。步道的盡頭前二年走山未修妥,仍用帆布遮蓋著。

 

 

步道邊的垂茉莉,半邊的花型很特別,還有長長的花蕊。

 

 

這種很像軟枝黃蟬的花很特別,較軟枝黃嬋花朵小,枝枒也較挺直,步道邊種了不少,我對它感到非常好奇!

 

原來它是軟枝黃蟬的親戚,叫做硬枝黃蟬,別稱為夾竹桃葉黃蟬、小花黃蟬或叢立黃蟬,是原生於巴西的熱帶觀賞植物,全株有毒。

 

據資料上說,因花蕾的形狀及顏色貌似即將羽化的蟬蛹,故名硬枝黃蟬,下次再仔細觀察看看。

 

硬枝黃蟬的蒴果,球形,長刺,結果率高,直徑約2-3厘米。

 

 

這是軟枝黃蟬,全株有毒。

 

 

山中小瑞士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在群山環抱下,擁有獨特的田園景觀,晨昏雲彩變化萬千,孕育出四季迥然不同的美景,真不愧為台灣小瑞士,贏得許多攝影人士的喜愛。

 

冬日的斜陽下成排高聳的杉木

 

不同角度的觀賞,不知您還喜歡嗎?

 

這些杉木真特別,筆直的枝幹上長著一簇簇的葉子,完全沒有枝枒。

 

 

不知名的花?像個美麗的燈籠。

原來是外來種的吊鐘花,感謝格友Arsue告知。性喜冷涼或溫暖環境,台灣高山較適合種植,難怪會在福壽山見到它的踪影。

 

場本部後方的果園,種著不同品種的蘋果與梨子。

 

在台灣要看到結實累累的蘋果不容易,只有梨山一帶才能見得到。這裡的蜜蘋果甜度高,青脆爽口,台灣的農業真厲害!

 

 

秋天是福壽山豐收的季節,梨子、蘋果、甜杮陸續上市,這一路我們品嚐了不少高山水果,也對經濟貢獻不少。

 

一簍簍採收好的高麗菜,真是壯觀!

 

 

使用農機車載送出菜園

 

 

 

我們到福壽山農場的主要目的是拍照,拍了楓葉與高山晨昏外,沒有太多額外的時間,我期待下回能在不同的季節來此,品味豐富多變的高山風情!

 

 

相關外拍行程:

楓情萬種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的黃昏與清晨

山中小瑞士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的黃昏與清晨

 

拍過醉人的楓紅,安排好住宿,我們要通過露營區去山頭拍夕陽。

 

斜陽投射在池邊,一輪明月悄悄掛高空,幽靜中有點孤寂。

 

 

前面三張美麗照片的現場在這裡,畫畫是加法,攝影是減法,若不是有獨特的攝影眼,大概就是拍出像這張的記錄照。老師常說,攝影要留給欣賞者想像空間,畫面要乾淨,不要什麼都留在鏡頭裡。

高山的初冬天已寒,走在這裡不禁令人縮起脖子打哆嗦,但還是有人很勇敢選擇露營。

過了露營區,這裡正在興建一些畫面中的小屋,是改良式的營帳嗎?像個小狗屋?

 

這就是小有名氣的福壽山農場天池,幾乎已乾涸見底,少了水為主體,也沒有野花來相襯,天池失去了鎂光燈的焦點,只有我來憑弔記錄她。

 

劫後餘生的枯木,挺立山頭。

 

 

我們老師有三十年的高山嚮導資歷,為了追逐夕陽美景,腳程飛快,我在後頭追得氣喘噓噓,寒意全消。

 

今日無夕陽,只有天邊留下一抹回打遠山的餘暉。

 

 

少了夕陽心情依然暢快,畢竟人生有幾回能駐立高山眺望群峰,我的心與群山同享豪邁與壯濶。

 

蘆花搖曳著蕭瑟,初冬的寒意更顯濃重。

 

揮別最後一抹斜陽,等待隔天的旭日。

 

這一夜,我們幾個女生擠在福壽山農場露營區唯一的一間大通鋪,為的是方便隔日再到山頭拍日出。夜晚的高山氣溫已降到個位數,幸好有充足的熱水洗滌一身的疲憊,同時也趨走寒冷。或許因為興奮,或許因為不習慣硬梆梆的榻榻米,轍夜轉輾難以成眠。

隔日清晨剛過五點半,外頭還是一片漆黑,我們就打著手電筒準備要去拍日出。此刻的氣溫大約只有5-6度,寒氣逼人,大家都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風。想想真是瘋狂,冒著寒冷摸黑去拍照!


 

到達山頭時,遠方的天邊才露出魚肚白。

 

山溝還沉睡在美夢中

就只有我們這群攝影者才如此瘋狂,不畏寒冷守著山頭,守著朝陽。

 

等待美麗的金色光茫

 

請您一起來欣賞高山清晨的曙光!

 

 

 

 

 

 

 

 

 

 

 

 

 

 

 

 

 

照片中那個穿紅大衣的就是我啦!老師偷偷地把我入鏡了,特地要來做紀念。

 

 

 

 

 

相關外拍行程:

楓情萬種福壽山農場 

山中小瑞士福壽山農場

 

 

 

 

 

楓情萬種福壽山農場

2009.11.29與攝影班老師同學一起到福壽山農場外拍二天。車子沿著蘭陽溪谷邊的台七甲前行,一路雲霧繚繞,水氣濕重。過了思源啞口的台中宜蘭縣界,頓時雲開霧散,陽光露臉,天空湛藍,令人心情舒暢!

 

中午抵達梨山,山青天藍,沁涼的空氣舒爽無比。

 

用過午餐來到位於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的福壽山農場

 

最是吸引我們的,就是這遍楓紅層層的美景。

 

福壽山農場的楓葉是日本品種,葉子較小而紅,每年11月中下旬到12月開始轉紅,吸引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前來賞楓,享受北國醉人的秋意!

 

此行是我第一次來到福壽山農場,除了賞楓拍照,還多了份新鮮好奇!

 

置身於秋詩篇篇的美景,令人不醉也難,但此刻的我,必須收拾起浪漫,仔細思量老師的教導,如何帶回最美的鏡頭與大家分享!

 

我才剛踏入攝影的門檻,技巧還在磨練學習中,希望帶回的鏡頭能讓您感受到色彩絢爛的秋,請欣賞!

 

 

 

 

 

 

 

相關外拍行程:

楓情萬種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的黃昏與清晨

山中小瑞士福壽山農場

色彩繽紛奪目的武陵農場

秋詩篇篇的武陵農場

 

 

 

長白山勝景長白瀑布

長白山位於吉林省東部與北韓交界的山地,為東北山地最高部份。長白山有北坡、西坡、南坡三個旅遊路線,分別坐落在二道白河、松江河和長白縣。我們先遊覽的北坡是最經典最大眾化的路線,景點多,開發得早,配套設施較完善。

 

我們在2009.7.30這天造訪長白山北坡,早上8點多到景區售票口,就被景區的人山人海嚇到,或許因為夏季是造訪長白山最佳的季節,整個售票口及搭乘電瓶車處都是人擠人。這時候千萬別想當文明人乖乖排隊,得拿出學生時代擠公車的本領,眼明手快才能上得了電瓶車。

原本我們想先上天池,但是天池已太多遊客了,電瓶車司機建議我們先下車去長白瀑布。

 

要去長白瀑布的人也超多的,我一路嘖嘖稱奇,旅行過大陸許多地方,很少見到景區擠成這樣。


 

想要照相得搶快一點,前面的人照完就快快跑過去。我旁邊的先生你也未免太心急了,我還沒照好吔!你就做好預備動作,結果連你也入鏡啦!

 

嚇人吧!整條棧道滿滿都是人,長長的一條人龍延伸到長白瀑布,約有一公里長。

 

看到聚龍泉,代表溫泉區到了!

 

 

長白山溫泉屬於高熱溫泉,方圓1000多平方米的地方分布著47個大小不一,水溫不等,顏色各異的溫泉口,溫度大約在攝氏60度以上。邊上有幾家以溫泉為招牌的賓館,這裡可以泡溫泉,也是北坡景區內唯一的住宿點。

 

這裡的高熱溫泉也流行煮蛋,很多人買來吃,我嚐了一顆,口感還不錯。

 

快到長白瀑布了,回首來時路,整個山溝都是人潮。

淙淙小河,有如萬馬奔騰急流而下,激流撞擊石頭,泛起雪白的浪花。

長白瀑布是松花江之源,東北最大的瀑布。

 

步道邊有許多生態解說牌,可以了解長白山的植物。

 

只有夏天來長白山才有機會見到這些植物,冬天一片白雪皚皚,植物都被冰雪覆蓋了。

 

美麗的小山菊

 

「白山黑水指的是長「白山和「黑龍江,是東北兩大景觀代表,長白山南北長310公里,東西寬200公里,總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地跨中國大陸和北韓兩國邊境,終年山頭長白,冬季有殘雪,夏季則露出熔岩凝固成的白色浮石。

景區路邊販賣的長白山人參

 

長白山主峰白雲峰,山勢險峻巍峨,是一個活火山口,至今仍有地熱外溢,山頂積水成湖,形成長白山天池。天池從北面缺口閥門流出後,便稱為乘槎河,夾流在天豁峰與龍門峰之間,全長1250米。乘槎河盡頭,遇陡崖而墜落,便形成高達68米的長白瀑布。

 

從陡壁上飛流直下的長白瀑布,宛若銀河倒掛,兩條玉龍般的水柱沖向幽深谷底,形成深潭,濺起十數米高的白浪,鐘鼓雷鳴,奔騰浩蕩,與天然屏障金壁相輝映,為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瀑布。

 

原本自長白瀑布邊有一階梯可以直上天池,但因土石流淹沒了步道,已經無法自此上天池了。

 

長白瀑布前美麗的岳樺林

 

岳樺與白樺同屬樺樹的一種,生長在海拔1800-2000米間,月平均氣溫在10-14度,生長季節常有八級以上大風。岳樺生長的地方土質薄,雨量大,年平均降水量達1000-2000毫米。一般的樹已經不能適應這種惡劣的自然條件,唯有最耐寒的岳樺頑強地占領這段空間。

 

長白山的岳樺一年只有三個月生長期,每年6月冰雪融化時,它們抽出嫩芽,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每年9月,當第一場雪飄落的時候,它們就收拾心情,讓樹葉一片片地飄落,養精蓄銳,等待來春。

 

岳樺林底層生趣盎然,開滿各種野花。

成片串串黃花,展現著夏日的蓬勃生機。

 

 

 

毛蕊老鸛草

 

岳樺林是由岳樺組成的矮曲林或稱矮疏林。岳樺能適應高山嚴寒的氣候和瘠薄的土壤,矮苗多枝,形成半叢生狀態,較發達的根系使它具有頑強的抵抗力,因此,岳樺林構成了長白山垂直分布結構系列的森林上部界限。

 

岳樺樹的板與白樺樹的皮很像,都偏白色,很高雅的色澤。

我真喜歡這片詩情畫意的岳樺林!

 

從長白瀑布出來,依舊人山人海。我以為這些遊客都是本地朝鮮族人,大多口操韓語,打探後才發現,這些遊客大多來自韓國,長白山是朝鮮族人的聖山,有大半在朝鮮,韓國人無法自北韓去觀光,所以都來中國朝聖。

 

 

在長白山景區觀光,進入山門後都必須換搭景區專用的環保觀光巴士,環保車會在各景點停靠,可以隨時選擇自由上下車!

 

 

長白山相關行程:

離開鏡泊湖,前往長白山

長白山峽谷浮石林及冰水泉景區

長白山小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