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景區位於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市以南約15公里 ,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景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裡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碧水丹峰、風光絕勝的美景。古人說它“水有三三勝,峰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武夷山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古人稱:“東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嶽,南有武夷”。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居住四十多年,設帳授徒,著書立說,使這裡成為中國東南文化的中心,被譽為“道南理窟”。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游峰景區位於武夷山景區中部,九曲溪六曲溪北,是景區的精華旅遊線路。我們到訪時已過下午三點半,景區管理人員擔心我們無法準時於景區關閉前出來,還貼心的跟我們要了手機號碼,以備不時之需。
武夷山幽靜的環境、秀麗的風光,吸引了歷史上許多文人雅士紛紛在這裡遊覽、隱居、著述、講學,留下數十處書院、寺廟遺址和百餘方摩崖石刻。
這裡就是朱熹紀念館,始建於唐朝。1200多年以來,歷經兵燹、火毀,屢經修複、重建。現有建物為20世紀80年代末所重建,是全國最大紀念著名理學家朱熹的建築物。我們進入時已過開放時間,只能附庸風雅與朱熹雕像合影。
結合自然與人文景觀是這一旅遊線路的最大特色,堪稱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典範。走在高大挺拔、蓊蓊鬱鬱的水杉步道間,青翠盡收眼底。
往天游峰的路程前段蜿蜒隱匿在九曲溪岸的蒼翠間,可以欣賞奇岩異石,山巒疊翠。
天游峰海拔不高,只有410米 ,但它獨出群峰,山巔四周有諸名峰拱衛,三面有九曲溪環繞,武夷山全景盡收眼底。
茶洞又名玉華洞,升仙洞,由登天游峰的登山口旁進入,我們因為進入景區的時間太晚,沒有進入一窺茶洞風貌,有點可惜。據說這裡就是武夷山第一棵茶樹生長的地方,現今洞裡依然有一片歷經滄桑的古茶樹。茶洞之奇,並不在於茶,而在於它“崢嶸深鎖”的意境。
人家說:到武夷不遊天游峰,就不算到過武夷。近代文豪郭沫若在攀上天游峰後,更是感嘆「桂林山水甲天下,不若武夷一小峰」,讓武夷名山勝水的名氣更加響亮。想要攀登天游峰一覽美景,得要有體力挑戰陡峭直上的828階才行唷!
隨著石階上攀,山下的九曲溪環繞,因前幾日的大雨,溪水混濁。憑欄遠眺,百景盡收,難怪天游峰被稱為「武夷第一峰」。在這黃昏雨後,山嵐漸起,給人置身仙境天上遊的感覺。
正當我身在美景中,接到台北家中來電告知,小兒子在校被誤傷眼角膜,緊急送醫治療,包住兩眼,觀察24小時。在這千里之外接到這樣的電話,頓時心情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求助家妹代為關切。幸好觀察24小時後沒事,否則我選擇放下一切出遊的信念會被打敗。身為母親,再怎瀟灑還是有許多牽掛呀!
武夷山有句順口溜:「不登天游,等於白游」,天游峰在武夷山中所佔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見,要觀賞九曲山水全景,天游峰是最佳選擇。
我們的其中一位女夥伴超級厲害,足蹬三吋高跟鞋登天游峰,無人可比,無人能及。
在空氣清新的雨後沿著石階慢慢爬上天游峰,一邊觀賞無以倫比的丹霞地貌和絕佳的人間勝景,一邊接受世界級自然遺產的洗禮,真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天游峰的石階雖累人,但每當氣喘噓噓停歇腳步駐足,眼前瑰麗多姿的山川景緻總令人忘卻辛苦。
有些地方的石階步道又窄又小,必須側腳小心踏穩才能前行,不知格友們看了是否害怕?幸好我們每週爬山,訓練有素,才能不畏艱辛,堅持登頂。
從茶洞起到天游峰頂共有828階陡直的石階,我們邊拍照邊賞景,總共花了40分鐘登頂,據說這樣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了。古越族的船棺就架於天游峰對面的懸崖峭壁中,我用景區的高倍望遠鏡看,怎麼瞧就是看不清到底船棺在哪。
天游峰頂有座仿古建築,構體古樸、莊嚴,飛簷翹角,匾曰「遨遊霄漢」,內供奉開山祖師彭祖及其兩個兒子彭武、彭夷的塑像。
相傳遠古時代,彭祖與他的兩個兒子來到這裡,率領當地鄉親,劈山搬巖,引水改道,栽樹種茶,做奇弄巧……終於挖了一條九曲十八彎的溪,豎了三十六座峰,鑿了七十二個洞,堆了九十九座巖,造了一百零八個景,使一個荒無人煙、水旱不斷、遍地豺狼的荒蠻之地變成風景絢麗、五穀豐登的寶地。因此,武夷山人世世代代稱彭祖為開山鼻祖,連山名都是用他兩個兒子的名字各取一字,叫武夷山。
登高憑欄四望,雲海茫茫,群峰懸浮,九曲蜿蜒,武夷山水盡收眼底,令人心胸開闊,陶然忘歸。
武夷山相關行程: